梳棉机后罩板处附加分梳装置的理论探讨

合集下载

梳棉工艺与梳理器材设计探讨 - 中国纱线网 - 中国最大的网上

梳棉工艺与梳理器材设计探讨 - 中国纱线网 - 中国最大的网上

梳棉工艺与梳理器材设计探讨南宁锦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陆惠文、孔宪生摘要梳棉是纺纱工程的“心脏”,梳理器材(针布)是梳棉机的“心脏”。

尽管纺纱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但梳棉工艺和针布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仍然是“永恒”的主题,梳理技术仍是纺纱的核心技术。

本文的议题是:——梳理工序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梳理理念是什么?——经过我们的探索实践,对梳棉工艺及针布设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纺织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光关注本工序的某一指标。

在梳理过程中,棉结和短绒的关系是一对矛盾。

通常梳理隔距小、速度高的工艺生条棉结少,但短绒高;而在牵伸过程中,由于存在短绒集聚,则短绒高的生条成纱棉结高。

要防止梳理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我们提出了柔性梳理的理念,在排除纤维中有害疵点的同时重点讨论如何保护纤维,减少纤维的损伤,减少短绒,让短绒和棉结处在一个质量的平衡点。

同时,弄清在梳理过程中短绒和棉结产生的机理,可以达到既可以采用柔性梳理工艺,又可以控制棉结的目的。

关键词柔性梳理工艺针布转移率短绒棉结制成率1 梳理纤维的目的及关注要点1.1梳理纤维(梳棉工序)的目的——将团、束状纤维梳解成单纤维,使纤维平行伸直、充分混合;——去除纤维中的有害疵点(棉结、杂质、籽屑,微尘),有害纤维、不孕籽(短绒和不成熟纤维);——合理分梳,尽量减少因过度梳理造成纤维损伤,降低有效纤维的排量提高制成率。

保护纤维的长度,提高纤维的匀度。

——减少因梳理造成的棉结。

选用合理的针布齿形、密度的分布关系及改进相关工艺。

提高各分梳部件间的释放转移能力,在锡林和刺辊间,道夫和锡林间的一次性转移率越高纤维的损伤越小,梳理后的棉结和短绒也将越少,尽可能减少回击返花所造成的棉结和短绒。

——使经充分梳解的纤维凝聚成网、集合成条。

合理控制、均匀牵伸,提高传动精度,减少台差。

确保条干的均匀度,生条的内、外重量不匀。

1.2关注要点梳棉工序要达到以上五个目的,最终获得满意的成纱质量,树立科学的梳理理念很重要。

国外新型梳棉机的附加分梳件

国外新型梳棉机的附加分梳件

1 锡 林前 后 固定 盖 板
近年 来 , 锡林 前后 固定盖 板 在 国外 发展很 快 , 首先应用 固定 盖板 的是 英 国 C rl 司 , 前 固 ms 公 o 是 定盖板 。 日本 O O A 应 用 后 固定 盖 板 。瑞 士 FY D R e r 司使用 较 晚 , 1 3型梳 棉 机 第 一 次 采用 ie 公 t C/ 后分梳板 , 宽 9 l 的 一块弧 形 分 梳板 装 在后 用 0I i i1 i 罩板 中间位 置 , 久 也 就 改 为 盖 扳 式 的 3根 或 4 不 根. 而且 前后 都 安装 。 以后 Re r 4型 梳棉 机就 i e t C 定型 为前后 各装 4根 固定 盖板 , 图 1 见 。
( 图 5) 见
回转盖板总根数为 5 9根 , 工作 区为 2 0根。最新 的 Ma o 5 1型 梳 棉 机 则 为 前 6根 后 6根 , r lC 0 zi 并
配 有除尘 刀 和吸尘 系统 , 回转 盖板保 持 8 0根 和瑞
士 Re rC O型梳棉 机 相仿 ( ie I t 见图 7 )
2 D 70 掣 梳 棉 机 K4
导棉 作用 , 使纤维 起 浮 后 有 利于 后 几 根 固定 盖板
的分梳 C l型 梳 棉 机 纺 棉 时 为 了加 强 分 梳 作 5
维普资讯
第3 O卷
第 1期
棉 坊



20 0 2年 1月
C lnTe teTe h oo y ot xi c n lg o l
维普资讯

纺 织


第3 0卷
第1 期
Co o e teTe h oo y  ̄ n T xi c n lg l

梳棉机带吸风装置的后固定盖板系统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梳棉机带吸风装置的后固定盖板系统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S UN ng z Pe —i
( i dn n e i , ad n 10 3 C ia La o gU i r t D n og1 80 , hn ) o v sy
Ab t a t o aio e t ae d n n a A1 6 a d n c ie u d r s c o d t n s a b c tt n r a y tm i u t n s r c :C mp rs n tss r o e o 8 F c r i g ma h n n e u h c n i o s a a k sai a y f ts s i o i e wt sco h i d vc se u p e n t eb c l t t e s c in Olo e sd n n t i e .T e r s l s o a h q ip d sain r a y tm e i e i q ip d o a k p ae w h t u t i n i e a d o wo s s h e ut h wst t e e u p e tto ay f t s h i h o d h t l s e i f v r be t e r a i g t e t s d d s c ne t n mp o i g VF p r e t g ;On i e s cin h s n e r a l f c n t e y m s a o a l o d c e s n r h a u t o tn d i r v n M e c n a e h a n a e s u t a o rmak b e e e to h a d o fr n h l o s e u t n c n d fn tl mp o e t e y m u l y o mi g w i t i ss c o a e i y i r v h a q a t ・ ew d i i e i

提高梳棉机盖板分梳能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梳棉机盖板分梳能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梳棉机盖板分梳能力的技术措施总结提高A186型梳棉机盖板分梳能力的技术措施。

分析了A186梳棉机盖板分梳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采用多台梳棉机盖板重组或单台盖板优化排列的方法以保证盖板梳理区梳理隔距的准确性;对盖板进行双区分梳改造以提高盖板的分梳效果;加强生产中盖板的维护保养,可有效提高盖板平整度和针布锋利度。

认为:采取以上三项措施,可保证梳理隔距的准确,减少盖板充塞、提高盖板分梳效果及排杂能力,能有效减少棉结杂质,提高成纱质量。

关键词:A186型梳棉机;盖板;平整度;排列组合;双区分梳;棉结;杂质盖板是梳棉机的主要分梳部件,盖板梳理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分梳效果,从而影响生条棉结杂质及成纱质量。

实际生产中,影响盖板梳理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盖板针布密度、锋利度、平整度、清洁度、运行速度及梳理隔距等。

本文针对A186型梳棉机盖板梳理中存在的问题。

1A186型梳棉机盖板存在的问题(1) 盖板根数多、工作区运行时间长、充塞严重,分梳能力低。

A186型梳棉机共有106根盖板,其中工作盖板40根,工作区域长达1520mm。

盖板从进入到走出工作区时间较长,需5min~6min,短绒、棉结和杂质等对盖板充塞严重,覆盖部分针布,大大降低其分梳能力。

(2) 盖板速度低,排杂及排短绒能力差。

在锡林盖板的梳理过程中,短绒及棉结杂质主要以盖板花的形式排出,A186型梳棉机盖板运行速度较慢,最快档也只有274mm/min,影响着盖板花的排出总量,降低了其排除短绒和棉结杂质的能力。

(3) 盖板针布平面高低差异大、平整度差,各根盖板分梳隔距不一致,分梳效果差。

A186型梳棉机共有106根活动盖板,受盖板铁骨、针布以及包针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各根盖板针布平面有0.05mm~0.2mm的高低差异。

盖板工作时,各根盖板针布与锡林的隔距便也产生0.05mm~0.2mm的差异,这将严重影响到梳理隔距的准确性和盖板的分梳效果。

高产梳棉机附加分梳件针布的研究分析

高产梳棉机附加分梳件针布的研究分析
片 1 4齿 , 片 厚 0 8mm, 片厚 2 5mm, 距 3 3 齿 . 隔 . 片 .
异 , 高转 移给 锡林 棉 束 纤 维 的 梳 理度 , 轻 锡 林~ 提 减
盖板 的梳理 负荷 。在 国内 , 先 研 究 的是 在 刺 辊下 首 加装 工作辊 、 控制辊 等附 加分梳件 。
分梳, 以弥补 梳理速度 的加 速不足 , 确保 足够 的梳理
度 , C 、 5 、 6 、 K7 0 D 0 、 -3 MK5 如 4 C O C O D 6 、 K9 3 TC 0 、 、
可见 加装工 作 辊后 , 梳 开 棉束 重 量百 分 率 可 未
降低 4 . 7 4 0 %左右 。 分梳 板结构 简单 , 装 、 修 、 养较 分 梳 工 作 安 维 保 辊 方便 , 以 目前 国 内外 很多 高 产梳 棉 机上 都 采 用 所 了这 类分 梳板 。在刺辊 下加装 一组或 二组 弧形分梳 板 , 在 c / 、 4 D 4 、 A2 1等 型梳 棉机 上 都 这 1 3 C 、 K7 0 F 0
mm, 深 2 5mm, 齿 . 前角 5( A2 1型为 0 )齿 密为 。F 0 。, 3 . 齿/ 2 . m) , 91 ( 5 4r 一组 左倾 7 , 一组 右倾 7, a 。另 。
在光盖 板条件 下作红 棉束 随棉卷 一起 喂入 的测
试, 以观察刺 辊分 梳 棉束 的效果 , 在单 刺 辊 时 , 梳 未
行 —— 刺辊速 度/ r・ i。 ; ( rn ) a
— —
产 量/ k h ) ( g・ 。 。
在 刺辊 下 加装 一 对工 作 辊 , 它与 刺辊 间 产生 自
由分梳 作用 , 部 分 棉束 还 有 反 复分 梳 作用 。根 据 对

梳棉机附加分梳元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梳棉机附加分梳元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第一 、 二块 固定 盖板 针 向与锡 林相 向顺 齿 , 配合 针布
弧形板( 俗称小漏底)使刺辊处高压气流排出, , 同时
使 部分 杂质 短 绒排 出 。预 分梳 板 加 装 在 刺 辊 下 方 ,
相互握持转移分梳 , 三块分梳板逆 向配置起 出短 第
纤 维 和杂 质 , 一至 五块 顺 向起 到分梳 作用 , 纤维 第 使 在运 动过 程 中 , 从针 齿 间隙 中提升 排 除短绒 和杂 质 , 被吸 风系 统及 时排 除 。前 棉 网清 洁器 装在 盖板 的输 出高压 气 流处 , 借助 气流 动力 学原 理 , 释放部 分 气流 的 同时使微 尘 和杂 质 从 除 尘 刀处 排 出 , 高棉 网 的 提 质量 , 保证 梳理 盖板 区锡 林 间气流 的畅 通 。
固定 盖板 的 主 要 功 能 : 化 梳 理 , 调 整 理 功 强 强
断提高 , 梳棉分梳梳理五配套远远不能够适应强化 梳理 , 排除尘杂 、 短绒 , 降低棉结 , 快速转移的功能要 求。由此采用新型附加分梳元件 , 能够对纤维进行 预分梳 , 高排 除尘 杂 、 绒 能力 , 轻 主梳 理 区 的 提 短 减
负担 , 提高 成纱 质量 。 1 梳 棉机 附加 分梳 元件 的类 型及 作用 机理 梳 棉 机附加 分 梳元件 主要 有 : 前后 固定 盖板 、 棉 网清 洁器 和 固定 分 梳板 。分 梳元 件是 在梳棉 机 为提 பைடு நூலகம்高产量 和效 率 的基 础上 出现 的 。附加分 梳元 件 的功 能是起 预 分梳作 用 , 其功 能是 两个 强 面问 的分梳 , 同

生产技术
21 年纪代 识校 第 2 02 期
梳棉机 附加分梳元 件对成纱质量 的影响

梳棉机加装梳针分梳板对涤纶纱质量的影响

梳棉机加装梳针分梳板对涤纶纱质量的影响

叽 一~~ 一 ~ 一一一
关 键词 : 梳 棉机 ; 分梳板 ; 辊速 度 ; 漏底 ; 干 ; 刺 小 条 常发 性 纱疵 ; 强力
中图分 类 号 :S0 .23 T 132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01 45 21 )8 080 10— 1 (010 . 0— 7 0 3
强力 、 干及 常发 性纱 疵 的检 测 , 力 检测 用 Y 条 强 G ( )2 D B 0 1 X型 台式 电子 单 纱 强 力 仪 , 每个 方 案 的 每个纱 管进 行 4 0次检 测 , 即每 个方 案进 行 2 0次 0 强 力 测 试 , 保 证 检 测 结 果 具 有 较 高 的 准 确 以
1 1 试 验 原 料 .
1 试 验 方 法 及 结 果
试 验用 原料 为涤 纶 短 纤 维 1 5de x 8 m . tx 3 m,
涤 纶 卷 定 量 为 4 17g m。 1 . /
1 2 试 验 工 艺 流 程 .
质、 棉结 去 除的影 响 , 对纤 维长 度分 布及 成纱 质量 的影 响 已有 文献 报道 j而关 于 在刺 辊下 加装 梳 , 针 分梳 板或 小漏 底对 涤纶 纱质 量 的影 响至今 还 没
1 9 /m i 2 0 r n。
在纺 纱过 程 中 , 并条 采 用 同台 同眼 , 纱 和细 粗
纱 分别 在 同 台 同锭 上 进 行试 纺 2 . e 35t x涤 纶 纱 ,
上 述机 台生产工 艺 条件 均相 同 。
纱条 干 及 常 发性 纱 疵 用 Pe ir etr 0 0型 条 rm e s 0 T e7 干仪 进行 检测 , 每个 管 纱检 测 4 0m, 2中数 据 0 表 为 5个 管 纱 的平 均 值 。

从梳棉机发展和产品开发谈针布配套

从梳棉机发展和产品开发谈针布配套

从梳棉机发展和产品开发谈针布配套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棉纱的产品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纺纱的“心脏”梳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梳棉的“心脏”针布配套越来越被重视。

一方面梳棉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另一方面纱线(棉纺)新产品开发是层出不穷。

针布究竟该怎么配套,是许多棉纺厂关心的重点。

1 针布配套的基本原则1.1 针布配套需考虑的基本因素(1)被加工纤维的性质,如纤维的种类、长度、细度以及纤维的状态,纯纺或混纺。

(2)梳棉机的机型和各分梳件的速度。

(3)以锡林针布为核心,相应选配盖板、道夫、刺辊和附加分梳元件。

(4)纺纱要求,如所纺品种的号数、用户要求。

(5)棉纺厂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

2 针布配套的基本理念锡林盖板分梳区是整个梳理过程的关键,而锡林针布是其中最关键的梳理元件。

针布的配套,要以锡林针布为主体,相应选配盖板、道夫、刺辊和附加分梳元件。

锡林针布的选型应基本符合“矮、浅、尖、薄、密、小”这六个基本要求。

道夫针布以凝聚转移纤维为主,齿高、工作角、密度等参数变化不大,但为了在高产高速时有良好的梳理转移作用,齿尖可采用弧形变角齿尖、齿侧采用阶梯型(沟槽型)等齿形。

为了加强转移功能,道夫针布高度由4mm又重新趋向4.5-5mm。

道夫针布高度增加,这对梳棉机的道夫防轧装置的可靠性要求就更高。

盖板针布在纺不同原料时有较大区别,纺棉采用弯脚植针式针布,植针形式一般采用横密型和花纹型。

盖板针布的密度也是重要参数,一般在360-500多针/(25.4mm)平方。

植针的工作角一般为75度,随着锡林针布工作角的减小也趋向减小,72度的也有较多的应用。

纺化纤则采用直脚截切式的半硬性盖板针布,也称钻石型,齿尖呈现尖劈角,加大了扁平钢丝截面,增强梳理化纤的抗弯强度,密度较稀,一般为180~340针/(25.4mm)平方;180针采用了双列式,中间约1/3不植针,形成双踵趾面,形式独特,使用广泛。

用截切型针布也可纺低级棉与粗支纱。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与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与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

的 1 固定 盖板 隔 距 为 041 根 . mm,除 尘刀 隔距 为 05mm。 . 上述 试验 所采 用盖 板 密度均 相 同。
长 度 为 2 . mm.纤维 重 量短 绒率 为 68%.纤 维 根数 短 0 9 . 绒率为2. 0 9%.2 5%纤 维重 量 加权 平均 长度 为 2 .mm. 9 7 棉 结 为2 5 6 粒 . 杂质 为 2 1 儋. 见异物 率 为 0 8 1粒 可 . %。 5 1 2 工 艺 流 程 .
■ 辽东学 院 石东来 邵敬 党
在梳 棉机上 采用增 加带有 固定盖 板 的棉 网清 洁器来提 高产 量 提高 成纱 质量 已经 成 为一项 比较 成熟 的技术 . 而
关于 后罩板 处单独 加 装后 固定 盖板 与带有 反齿 导 向盖板棉
1 3 试验 条件 .
1 )试验 用棉 卷均 为 同一系列 清棉 机所 加工 。
g u e s mp o e ,t lg an t otei r v me t f l e u l ; u c r o aig a bce e l a g r p ri wi oa i s t ii l g h mp o e n i r a t b tn o rt la r l o sv q i y i p n we n wi
网清 洁器 ( 用不 同风 量 )的 对比 研究还 不 多见 . 们就 采 我 此 问题 进 行 了专项试 验研 究 。
1 加装后固定盖板 与带有反齿导 向盖板棉 网清
洁器的试 料 为新疆 棉 . 棉等级 为2 9 原 ̄ A I 原 2 A. FS
检 测 结果 :纤维 重量 平均 长度 为 2 . ml .纤维根 数平 均 49 T 1
mm; 后罩板 处 加带有 反齿 导 向盖板 棉 网清洁 器 ( ③ 拥有 3

梳棉机最新分梳针布的若干方面分析

梳棉机最新分梳针布的若干方面分析

梳棉机最新分梳针布的若干方面分析棉纺工程中,梳棉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单纤化程度、减少棉结杂质、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工序,历来被人们称为纺纱厂的心脏。

梳棉机对纤维进行梳理加工,是依靠锡林、道夫、盖板、刺辊的针布来完成的。

所以,这些分梳元件的型号、规格、适纺性的工艺配套对成纱的质量和布面外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现行棉纺的技工教材中对新工艺、新技术教学的滞后性,对梳棉机分梳元件仅以针布的结构特点为教学重点,不利于学生适应当前技术条件下对知识更新的要求。

针对当前新型梳棉分梳元件的发展趋向和应用效果,结合现在我国梳棉分梳元件工艺器配套的成熟经验,对梳棉分梳元件工艺配置的趋势论述如下。

1 锡林、道夫针布1.1 锡林针布从结构上来看,其趋向为矮、浅、尖、薄、密、小(工作角),对工作角、密度(纵、横向)来说应根据梳棉机锡林速度、单产水平及加工原料性能、纺纱特数而适当配置。

一般,加工原料的纤维长、含杂低,纺纱特数细,成纱结杂少,条干好的品种,要求梳棉机分梳,均匀、混合、除杂作用要充分细致。

如锡林速度较高,宜选用2525×01360、2525×01550针布,如锡林速度一般可采用2820×1365针布。

如加工原料长度短、含杂高纱纱号数粗,锡林速度中等,对针布规格的选配应特别考虑嵌破籽问题,工作角应大些,齿密应稀些,横向密度更应放稀。

齿深中等或浅些,一般宜采用2820×0570或2815×01880针布。

纺棉型化纤,因摩擦系数大、静电严重,长度长转移比棉纤维困难,因此,工作角应适应大些,齿密也应稀些,且更应注意纵向齿密的问题,如采用2815×1880或2820×1570针布。

1.2 道夫针布目前道夫针布的针高多为4 mm,工作角有50°、60°、65°三种。

工作角α小,对纤维握持能力增强,有利于锡林上纤维向道夫的转移,但均混作用较差。

梳棉机后固定盖板前加装棉网清洁器的风量研究

梳棉机后固定盖板前加装棉网清洁器的风量研究
题加 以探讨 。
1 2 工艺流 程 .
A0 0 2型抓 棉 机一 A 0 0 6型 混 棉 机 一 A 3 0 5型 多 滚
筒 开棉机一 A 3 06型豪 猪开 棉 机一 A 9 02型双 箱 给棉 机 一A 7 06型单打 手 清棉 机 一 A16 8 F型 梳棉 机 一 HIP — sA
邵 敬 党
( 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河 源 5 70 ) 河 100

要: 在梳棉机后罩板处 同时加装 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对改善生条及成纱质量 是有利 的, 而且棉 网清 洁器加装在后 固定 盖板前的综合效果最好 , 文章通过试验探讨 了此时的风量 问题 , 验结果表 明 , 试 本次试 验条件下 , 风量为 10m / 8 h时 使用 效果最佳 。
后上 罩 板
() 1 试验 用 的棉卷 为 同一 开清棉 机所 加工 。
() 2 纱线 细度 为 2 . x 生条 定量 为 4 3 / 7 8t , e .6g m。 () 3 梳棉 机有关 参数 : 刺辊 转 速为 l0 0 rm n 锡 8 / i,
除 尘 刀
吸 风 罩
林转 速为 36rmi, 固定 盖板 隔距 采 用 0 5m 其 4 / n后 . m,
他工 艺条件 均相 同 。 () 4 每个方 案 纺两卷 , 卷 分 3个 条筒 , 个 条筒 每 每 按风 量的大 小分 别定 为 方 案 1 风量 为 1 0m / ) 方 ( 2 h 、
3I上海纺织科技 2 l
S A GH I E I CE C H N A XT E T EH OO 工艺 研 究 L S IN E&T C N L GY
堡! 旦: 堂 : 塑 兰 篁 蔓

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相关、参数问题的探讨

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相关、参数问题的探讨

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相关、参数问题的探讨
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相关参数问题的探讨
许兰杰,曹继鹏
【摘要】摘要:研究了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有关参数的选择问题,指出后固定盖板齿密应在60~440齿/ (25.4 mm)2之间选择,工作角在85°~90°之间选择;老型号梳棉机,后固定盖板根数不宜过多,可在1~4根选择;高产梳棉机,近三十年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后固定盖板根数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纺棉时,后固定盖板根数一般在4~10根之间选择;纺化纤时,由于不加棉网清洁器,后固定盖板根数可以增加,一般在4~16之间选择。

后固定盖板隔距不宜过小,一般可在0.4~1.0 mm之间选择。

前固定盖板齿密应在240~950齿/ (25.4 mm)2之间选择,工作角在70°~85°之间选择。

前固定盖板根数纺棉时不如纺化纤时多,纺棉时一般在4~12根之间选择,纺化纤时一般在4~16根之间选择。

隔距在0.15~0.4 mm之间选择。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7)004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梳棉机;前后固定盖板;齿密;工作角;盖板根数;隔距
在梳棉机上加装前、后固定盖板,是提高成纱质量和的有效措施,后固定盖板主要起预分梳作用,前固定盖板主要起进一步的分梳作用[1]。

现代高产梳棉机无一例外地均采用减少回转盖板根数、增加前后固定盖板根数,设置棉网清洁器的配置模式。

要想发挥前后固定盖板的工艺效果,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固定盖板的有关工艺参数,如前后固定盖板的齿密及工作角、前后固定盖板根数、前后固定盖板与锡林的隔距等。

作者就以上问题做了探讨,希望能给纺织企业选择前后固定盖板。

梳棉工序疑难问题的六个实例

梳棉工序疑难问题的六个实例

梳棉工序疑难问题的六个实例实例一:小漏底与刺辊,大漏底鼻尖与锡林和刺辊,锡林与后下罩板,这几处的隔距对气流的影响作用是怎样的?01小漏底与刺辊的隔距小漏底入口隔距加大,进入小漏底的气流量增加,小漏底内部的气流与落棉的排除将有所增加。

但因小漏底入口切割附面层的深度减小,故第二落杂区排除的落物减少,所以总的落棉会减少,落棉含杂率有所提高。

小漏底出口隔距的大小影响小漏底内部的气压状况。

小漏底出口隔距加大,小漏底出口处静压增加,其静压的传导造成小漏底内部静压增高;同时流出小漏底的气流量增加,使得刺辊与锡林隔距点三角区处和小漏底出口处静压增高。

小漏底内部静压必须适当,过小不利于排除短绒。

过大则网眼排除的气流过急,容易使长纤维骑跨在网眼之间造成网眼糊塞。

同时,小漏底内部静压过高,易使入口处积聚纤维甚至挂花,间断的带入小漏底或落入车肚,造成棉网云斑或入口落白。

因此,小漏底与刺辊的隔距设置与后车肚落棉以及小漏底内部的静压关系密切,应合理设计。

如果小漏底网眼糊塞,收小小漏底出口隔距后改善不显著,此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收小大漏底出口隔距,放大后罩板入口隔距以及采用低压罩等办法来平衡气流得到满意的效果。

02大漏底鼻尖至锡林和刺辊间的隔距此间隔距直接影响大小漏底内的气压。

这一隔距应符合这样一个要求:使锡林和刺辊隔距点上下空间的压力比大小漏底中的压力稍大,并且使大小漏底部分鼻尖以下的压力逐渐下降而不是突然下降,以使由大小漏底网眼或孔隙中排出的气流尽量缓和。

当大漏底鼻尖和锡林之间的隔距很大时,大漏底的压力固然能缓和,但鼻尖以上部分的压力则迅速上升,鼻尖两侧及刺辊漏底压力上升,小漏底下落棉增加。

(这里面有一个静压力作用距离远近的问题。

大漏底长,静压的传递不如小漏底敏感)。

当大漏底鼻尖至刺辊间的隔距过大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这时小漏底部分的气流虽然大部分能被刺辊所带走,但由于气流都拥塞在锡林和刺辊之间,鼻尖以上的压力增加,小漏底和刺辊之间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增高,因而排出气流的速度增加,这时将会产生糊漏底的现象。

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王国才;肖建明
【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
【年(卷),期】2005(013)002
【摘要】分析了前固定盖板、后固定盖板、预分梳板和棉网清洁器在FA212型梳棉机上的分梳效能,对4种分梳元件的工艺配置及改善半成品、成纱质量进行了单因子及组合试验分析.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王国才;肖建明
【作者单位】重庆华诚四棉纺织有限公司,重庆合川,401521;重庆华诚四棉纺织有限公司,重庆合川,4015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3.22
【相关文献】
1.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J], 王国才;肖建明
2.A186型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J], 朱伟才
3.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J], 王国才;肖建明
4.A186C型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的研究 [J], 朱伟才
5.梳棉机附加固定分梳件分梳作用剖析 [J], 王介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梳棉机梳理作用的理论探讨

高产梳棉机梳理作用的理论探讨

高产梳棉机梳理作用的理论探讨高产梳棉机梳理作用的理论探讨张文赓(东华大学)编者按本文作者对高产梳棉机盖板反转,减少盖板根数提出了全新的梳理理论;否定前后固定盖板的“自洁”作用,认为是“接触分梳”分梳有限,不能替代回转盖板;棉网清洁器除吸除短绒,尘屑外,对周边气流、气压产生影响,应予防范。

希能引起梳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推动梳理理论的提升。

0 前言近代棉纺梳棉机向高产方面的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

梳棉机的结构和梳理方式也作了许多创新。

例如机械的部件与结构如何适应高速运转,增加刺辊部分分梳及除杂的能力,盖板反转并减少盖板根数,增加前后固定盖板和清洁器等等。

在这些改变或革新中提出了一些工艺理论问题,例如盖板反转对梳理作用有何影响,减少盖板根数是否合理,过去在正转时增加盖板根数是否多余或者是一种错误,有的认为时代的趋势是取消回转盖板,增加固定盖板。

也有认为固定盖板仅是辅助分梳,不能替代盖板锡林间的“主梳”作用[3],不同的观点集中到一点是对回转盖板和固定盖板的作用认识不一致。

1 盖板反转时的梳理作用作者在上文[1]中对盖板正转时的梳理作用与纤维运动提出了新的见解,即盖板有吸收和释放纤维与纤维束的功能,从而在锡林盖板区将纤维和纤维束以转移分梳和接触分梳两种分梳的形式使纤维之间及与杂质间产生分离运动而完成梳理的目的。

盖板梳理这种基本作用,在盖板反转时,仍然存在。

因为盖板与锡林没有结构上本质的变化,仅仅是运动方式的改变。

所以盖板反转时,纤维和纤维束的运动随之发生改变。

首先,盖板针间纤维充填的情况有了改变。

后区盖板充填的纤维层负荷比较大,前区进口处的盖板负荷较小。

但除进口的几根外,前中区盖板负荷也不会轻,因为盖板与锡林的速比有数千倍,假定盖板反转的速度为100 mm/min,则盖板走过全程的时间约为10 min。

台时产量40 kg,每分钟为0.67 kg,故盖板走过工作区全程所处理的纤维量约为6.7 kg。

而30根盖板的总纤维量不过50 g左右,相差悬殊,盖板充填的情况可想而知。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与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与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与棉网清洁器的对比研究辽东学院石东来邵敬党在梳棉机上采用增加带有固定盖板的棉网清洁器来提高产量、提高成纱质量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而关于后罩板处单独加装后固定盖板与带有反齿导向盖板棉网清洁器(采用不同风量)的对比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项试验研究。

1 加装后固定盖板与带有反齿导向盖板棉网清洁器的试验1.1 材料试验所用原料为新疆棉,原棉等级为229A,原棉AFIS检测结果:纤维重量平均长度为24.9 mm,纤维根数平均长度为20.9 mm,纤维重量短绒率为6.8%,纤维根数短绒率为20.9%,25%纤维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为29.7mm.棉结为265粒/g.杂质为211粒/g,可见异物率为0.58%。

1.2工艺流程A002型抓棉机→A006型混棉机→A035型混开棉机→A036型豪猪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F型梳棉机。

1.3试验条件1)试验用棉卷均为同一系列清棉机所加工。

2)试验用梳棉机锡林速度为346 r/min,道夫速度为25 r/min,刺辊速度为l 000 r/min,梳棉机产量为23 kg/h。

3)在后罩板处采甩①原机状态(后罩板形式不变):②后罩板处加两根固定盖板,两根固定盖板隔距为0.5mm;③后罩板处加带有反齿导向盖板棉网清洁器(拥有3根固定盖板),在反齿导向盖板后的两根固定盖板隔距为0~mm,反齿导向盖板隔距为0.43 mm,反齿导向盖板前的1根固定盖板隔距为0.4l mm.除尘刀隔距为0.5 mm。

上述试验所采用盖板密度均相同。

4)试验用棉网清洁器风量分a、b、c、d等4档.每一档风量相差60 mm,采用双侧吸风方式。

5)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生条质量进行检测。

6)试验取样方法:每个方案纺两个小卷(每卷5 kg以上),每卷取5个生条子样共随机取10个生条子样,进行AFIS检测,表1、表2数据均为10次测试平均值。

梳棉机盖板工艺的讨论

梳棉机盖板工艺的讨论

梳棉机盖板工艺的讨论梳棉机上盖板的作用最全面,作用原理最复杂。

它不仅有梳理作用,还有除杂、混和与均匀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还与产量、用棉量等直接相关;因其分梳、转移充塞原理极复杂,故多年来对盖板部分的改进最少。

锡林部分尚有金属针布的重大突破,而在盖板针布上却未能推广应用。

因此,对盖板部分的有关工艺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1 对回转盖板的工艺探讨1.1 盖板针上纤维受力与针间纤维层的关系研究盖板针上纤维受力与纤维层的关系是研究盖板根数、速度与回转方向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盖板针上纤维受力不同于锡林的根本之处是:(1)盖板速度很慢,不存在离心力;(2)盖板齿深一般在4.8mm 左右(下膝高3.5 mm),远较锡林齿深(0.6mm)大7倍之多。

因此,决定了盖板针间拥有纤维层,纤维层由少到多,是随着盖板的向前运行逐渐增多的,更确切地说,是随着盖板参与梳理时间(Tw)的延长而增多的。

纤维层由少到多的变化,影响了盖板行进在不同部位时,针上纤维受力的变化(见图1)图1中:R为切向力,主要表现为梳理力;U为法向力,主要包括纤维层弹力等;F为摩擦力,F=(Rx+Ux)·μ。

当盖板正转时,在靠近盖板人口部位处,针间纤维层很少,故U力小;而此处进入工作区的棉束较大,梳理力只大。

故主要表现为Ry ≥Uy+F(或Uy≤Ry-F),因此,在实现梳理的同时,纤维向盖板针内充塞,纤维层逐渐增多。

随着梳理时间的延长,纤维层逐渐增多,U力增大而R力随着棉束的减小(或少)而减小,故而针上纤维受力逐渐由向针内为主变为时而向(针)内Uy≤Ry-F(当棉束较大、厚时),时而向(针)外Uy≥Ry+F(当针面棉层薄时);或瞬间形成既不向内也不向外,即Ry+F≥Ry-F,出现纤维被握在针上的情况。

所以,纤维在此受到充分的、上下反复的多次梳理,保证了分梳作用的完善,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均匀、混和作用。

国内外试验证实:锡林每一转带人盖板工作区的纤维只有14%被锡林一次带出,而其余86%的纤维则大部分进入盖板针内(即Uy≤Ry-F);而锡林一转带出的其余86%的纤维,则大部分是由盖板针内向外(即Uy≥Ry+F)送出的,其送出的纤维多来自锡林此前100余转中进入盖板针内的纤维。

论坛▎欧怀林:梳棉机后部气流的分析与控制

论坛▎欧怀林:梳棉机后部气流的分析与控制

论坛▎欧怀林:梳棉机后部⽓流的分析与控制2017年4⽉15-18⽇,由中国纱线⽹主办,⾦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轮杯”全国梳理技术⾼峰论坛在美丽的西⼦湖畔隆重召开,来⾃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梳理界的顶级精英齐聚⼀堂,共同探讨当前最前沿的梳理技术,就梳理技术的发展⽅向达成共识。

业界知名专家,湖北荆州市神⾈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怀林先⽣做了题为《梳棉机后部⽓流的分析与控制》的专题报告,⾸次提出了梳棉机“线性”梳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梳棉机关键部位的⽓流控制与设备改进提出⼀系列措施与思路,对⽣产过程中解决梳棉机的⽓流问题、提⾼梳理质量与成纱质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整理编发,以飨业界同仁!1⽓流分析原理的把握及研究⽓流的迫切性:1.1在梳棉机⽓流分析中,主要运⽤⽓流附⾯层原理、管道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连续性⽅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对梳棉机⽓流进⾏分析。

1.2在梳棉机⽓流分析中,必须时刻抓住⽓流变化的五个要素:流速、流量、运动⽅向、静压、动压以及影响⽓流五个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①隔距切割⽓流变化造成流量的变化使得动压、静压的变化。

②截⾯积改变造成⽓流流速的改变从⽽产⽣动压与静压之间的相互转换。

③动压静压的变化造成⽓流流动⽅向的改变。

④流动受阻造成动压全部转换为静压引起的压⼒突变。

⑤附加吸风装置对⽓流五个要素的影响。

1.3梳理度与⽓流控制是⾼产梳棉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前,机器的结构、制造精度以及梳理器材进步发展很快,但对⽓流的分析与控制相对落后,必须加强这⽅⾯的研究与控制。

2梳理对⽓流控制的要求:2.1稳定有序,防⽌⼲扰。

理想的梳理模式是“线性”梳理模式,即:纤维在梳理过程中不产⽣横向移动、不产⽣纵向卷曲。

纤维从被刺辊抓取⼀直到凝聚到道夫上⾯、返回纤维在⼤漏底内横向位置不发⽣变化,纤维在从刺辊向锡林转移、锡林向道夫转移、返回纤维在⼤漏底内尽量不产⽣纵向卷曲。

这样的梳理模式才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梳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n fca o te q ai fy r .An rc p ct f 1 0 — 2 0 m3 h i rfre e e i t h u t o ans i l l y d a a a i o 8 i y 4 / Sp ee rd

Ad iin n t lt n o d t a i sa ai fa ol l o

梳 棉机后 罩 板 处 即锡林 与后 罩板 之 间的空 气流
动属 于斜 板 间的 气 流 流 动 , 且 是 密 闭 管 道 内 的不 而 可 压缩 气 流 流 动 , 据 文献 [ ] 根 1 的气 体 流动 理 论 , 在 管道 内靠 近 出 口处 必 有 一 点 的压 力 是 最 大 值 , 且 而 其 大小 受到 边界 层 条件 的直接 影 响 。本文试 图利用 这 一理 论对 梳棉 机后 罩板 处 附加 分梳 装置 进行 分析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6 期




V0 . 8 No. 12 6
20 0 7年 6月
J u n lo I t e R s ac o r a fI xi e e r h e l
J n. 2 0 u 07
文 章 编 号 :239 2 (07 0—150 0 5.7 120 )60 1.3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S 1 . T 14 1
Th o e ia ic s i n n n t l to f a ii n e r tc ld s u so o i s a l i n o dd to a a l
c r i q p e t a h a k s e fa c r a d ng e ui m n t t e b c he t o a d
r ltd wih g u er t eae t a g ai o,p e s r ifrn e, e i g u e a d b c h e e gh.T ec re tsau fr s ac r su ed fee c x t a g a k s e tln t h u r n tt so e e rh n
h ocp o uer i as ig ht th aks e eis aiu rs epi oe o t ni tecn et f ag t , s m n a a teb c et x t am xm m pesr o t hs l a o g ao u t h s u nw ci s
n tto a l l c iv v n b t e u , n h i u t g lc to h ud b t t xmu a d sain r f t w l a h e e e e etr rs hs a d ter mo n n o ain s o l e a e ma i m y a i e i h p e s r on ft e b c h e . r su e p i to h a k s e t K e r s c r b c h e ; a dto a ad n q i me t ma i m r su e p i t y wo d ad; a k s e t d i n c r i g e u p n ; i l xmu pe s r on
梳 棉 机 后 罩 板 处 附加 分梳 装 置 的理 论 探 讨
邵 敬 党
( 源职业技术学 院 , 东 河源 河 广 570 ) 100


对梳棉机后罩板处 的气流理论 进行 分析 , 提出隔距 比的概念 , 为后罩板处有一 压力最大处 , 认 其位 置与隔
距 比、 压力 差 、 I 出 q隔距 及 后 罩 板 长 度有 关 ; 时对 梳 棉 机 后 罩 板 处 的 研 究 现 状 进 行 了 归 纳 和 总 结 , 为 单 独 加 装 棉 同 认 网清 洁器 对 成 纱 质 量 是 有利 的 , 量 以 10 20m /为佳 , 独 加 装 固 定 盖板 对 成 纱 质 量 也 是 有 利 的 , 风 8 — 4 3h 单 隔距 应 偏 大 掌 握 , 根数 不 宜过 多 , 且 固定 盖 板 与 棉 网 清 洁器 配 合 使用 , 效果 更佳 , 提 出其 安 装 位 置在 后 罩 板 压 力 最 大处 为 宜 。 并 关键词 梳 棉 机 ; 罩 板 ;附加 分 梳 装 置 ;压力 最 大 处 后
sain r a o gf cl ae te y m u i o tt a y f ta n a i tt h a q a t to,lr e a g s p ee e o l l i l y a g rg u e i rfr d.Co i ain u e o b p rfe mb n to s fwe u i r i
S O Jn d n HA ig a g ( en nPo so a e nl yI tu , c a ,G a g og 5 7 0 , hn ) H y r e i l c o g s tt Hg n u n dn 10 0 C i a fsn T h o ni e  ̄ a
Ab t a t T i ril k sa t e rtc la ay i fte arc re ta e b c h e fa c r n r p s sr c h sa t e ma e h o e a n sso h i u rn tt a k s e to ad a d p o o e c i l h
o e b c h e ft e c r Srv e d.I i o sd rd t a u ta dto a n t lto fa we rf r i n t a k s e to h ad i e iwe h t S c n i ee ti s d iin i sa ain o b pu i e S h l l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