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重点(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重点内容概要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学的定义
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最本质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所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社会学就是对处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利益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研究,并据此分析社会的结构、功能与运行机制,解决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门科学。简言之,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不仅是从宏观上研究社会各部分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注重从微观上分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结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心理过程与社会过程。因此,从社会关系来研究社会,可以解决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之间的长期争论。微观社会学是根据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来解释人与人的关系,其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中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上,美国社会学流派中的交换理论、互动理论、本土方法论就是这类理论的代表。宏观社会学则力图通过社会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去揭示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美国社会学流派中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就是这类理论的代表。微观社会学侧重从人与人之间怎样结成社会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来分析问题;而宏观社会学则强调社会群体怎样形成社会结构,有些什么因素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此,这两个学派虽各执一端,而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来研究同一的问题——社会结构。若把这两个学派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既看到社会结构中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群体的影响,也看到社会结构中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对社会关系的影响,这样来研究问题就比较全面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正是社会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所以,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与特点来看,只有它,才是从社会关系入手去具体解剖、分析社会,揭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社会与国家社会、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从而认识整个社会结构,揭示社会运行的机制与功能,达到解决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的。而且,在诸多关于社会学的定义与对象的看法中,大多观点亦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或社会关系的,这一点也说明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揭示社会学的定义与对象是比较妥当的。
二、社会的含义
我们认为,社会是由社会行为主体——人、社会关系、文化这三者构成。就社会行为主体而言,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但是从社会结构的观点而论,个人并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因为任何社会功能并不是由个人所产生的,而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或组织产生的,所以,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只是一个群体或组织、社会的一个分子。但人这个分子并非像无机物一样,是被动的、无目的,相反,他是有生命、情感和思想的个体,能影响社会生活。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 页。由此而论,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构成了社会,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是建立在生产关系之上的,是一切交往的基础。生产关系决定和构成了社会关系,也就构成了社会。而且,社会是历史的产物,是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就是生产关系。
综上所述,不论人们认为社会的含义与本质有什么不同,但毫无疑问,人们都认识到了,社会是有一定关系的人们结合起来的群体。但就社会的定义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包括从古至今、自有人类以来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因此,这里的社会就等同于人类。因为人们不论是从纵的方面看,还是从横的方面来看,人类的历史总是连续的历史,各代人之间总有一定的社会
关系;而每一个体的人,都要与他人发生关系才能生存,整个人类便由于他们共同的本质也彼此联结,形成社会关系,形成一个社会。狭义的社会,就是指以人们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它可以小到两人,如一夫一妻的家庭,他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彼此交互作用最频繁,这也称之为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它是由行为主体、社会关系、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每个基本要素都有其特定内容。
行为主体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并非是单个的人。但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而出现的行为主体,并非是单个的人,而必须是个体的集合,即人口。人口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构成人口状况。人口状况即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增长的快慢、聚集的密度等等,对该社会的发展也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便没有社会。人口构成通常指人口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和社会构成。人类的生产包括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口的生产,都是社会生产。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口生产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生产的物质数量的多少影响人们的需求和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反之,人口生产可以起着加速或延缓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适度的人口生产可以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物质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过去,我国只强调人口数量,以为人口越多越好,不注重人口的质量,也不注意两种生产的协调发展,结果致使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质量不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适度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两种生产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文化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才构成社会。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人们交往、结合在一起的呢?这就是文化。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除了自然界以外一切人为的事物,包括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现象,即人们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和精神生活。我们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它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和人造物品表现出来的习惯、观念、思想和科学技术。自然界的物品不是文化,必须经过人类的加工制作,蕴含了人类一定的思想与感情,才形成具有一定
文化的物品。
构成社会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人际关系、群际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其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把社会的各种群体和分子联结在一起。它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和群体交往形成了信息、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渠道与形式。人们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传递信息,从一定的目的和利益出发,形成组织,构成社会。群体(组织)、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借助于各种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相互传输各种信息、物质与情感,从而构成社会关系。
社会作为一个客观实体,除了构成它的三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社会关系、文化以外,它的存在还要求一定的客观条件,即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地形、土壤)和各种自然资源,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仅指构成人们生活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那一部分,而非指整个无限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必须由自然界提供材料,因此,自然环境就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之一。
三、文化的含义
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等都研究文化,各种不同学科从各自的观点、研究方法与角度来研究文化,这就形成了关于文化的各式各样的定义。
社会学所研究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和人造物品表现出来的习惯、观念、思想和科学技术等。自然界的物品不是文化,必须经过人类的加工制作,使自然物蕴含了人类一定的思想与感情,这才形成具有一定文化的物品。我们从社会总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