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 直线的方程55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课件
和为2. (2)过点(5, 0),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
差为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探究
线段P1P2中P1(x1, y1), P2(x2, y2), 求线 段P1P2的中点P的坐标
y P2(x2, y2)
P1(x1, y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x0, y0)及斜率k存在) 2. 斜截式方程:
3. 两点式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直线方程模块 1.点斜式方程: y-y0=k(x-x0) (已知定点
(x0, y0)及斜率k存在) 2. 斜截式方程:y=kx+b [已知斜率k存在
•
2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 段,教 育里最 关键、 最重要 的基石 就是阅 读。
•
3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不 够重视 阅读, 尤其是 延伸阅 读和课 外阅读 。
•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 则灵” 四句, 简洁有 力,类 比“斯 是陋室 ,惟吾 德馨” ,说明 陋室也 可借高 尚之士 散发芬 芳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例1.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P1(2, 1),P2(0, -3); (2) A(0, 5),B(5, 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思维拓展
拓展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5, 0),
差为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探究
线段P1P2中P1(x1, y1), P2(x2, y2), 求线 段P1P2的中点P的坐标
y P2(x2, y2)
P1(x1, y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x0, y0)及斜率k存在) 2. 斜截式方程:
3. 两点式方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直线方程模块 1.点斜式方程: y-y0=k(x-x0) (已知定点
(x0, y0)及斜率k存在) 2. 斜截式方程:y=kx+b [已知斜率k存在
•
2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 段,教 育里最 关键、 最重要 的基石 就是阅 读。
•
3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还不 够重视 阅读, 尤其是 延伸阅 读和课 外阅读 。
•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 则灵” 四句, 简洁有 力,类 比“斯 是陋室 ,惟吾 德馨” ,说明 陋室也 可借高 尚之士 散发芬 芳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例1.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P1(2, 1),P2(0, -3); (2) A(0, 5),B(5, 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直线的两点 式方程 课件
思维拓展
拓展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5, 0),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直线与方程
另外,要特别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的 特殊情况.
•
6.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A1 x B1 y C1 0, A2 x B2 y C2 0.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 此解即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 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
•
解:直线 l : y kx 3 恒过定点 C(0, 3) . 直线 2 x 3 y 6 0 与 x 轴和 y 轴的交点设为 A, B , 则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 0) , (0, 2) .
直线 CA 的斜率为 kCA
0 ( 3) 3 ,对应的倾斜角为 , 6 30 3
直线与方程
•
知识点梳理
1. 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对于一条与 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 x 轴绕着 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 最小正角记为 ,那么 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和 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直线的 倾斜角为 0 .可见,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8
C.
2
D. 10
•
例 4 (2009 安徽卷) 直线 l 过点 (1, 2) 且与直线 2 x 3 y 4 0 垂直, 则 l 的方程是( ) B. 3x 2 y 7 0 D. 2 x 3 y 8 0
A. 3x 2 y 1 0 C. 2 x 3 y 5 0
则 l1 与 l2 的距离为
d
C1 C2 A2 B 2
.
•
典型问题选讲:
例1 经过 A(2, 0) , B(5,3)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是____________,倾斜角是_______.
•
6.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
A1 x B1 y C1 0, A2 x B2 y C2 0.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 此解即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 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
•
解:直线 l : y kx 3 恒过定点 C(0, 3) . 直线 2 x 3 y 6 0 与 x 轴和 y 轴的交点设为 A, B , 则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 0) , (0, 2) .
直线 CA 的斜率为 kCA
0 ( 3) 3 ,对应的倾斜角为 , 6 30 3
直线与方程
•
知识点梳理
1. 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对于一条与 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 x 轴绕着 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 最小正角记为 ,那么 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和 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直线的 倾斜角为 0 .可见,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8
C.
2
D. 10
•
例 4 (2009 安徽卷) 直线 l 过点 (1, 2) 且与直线 2 x 3 y 4 0 垂直, 则 l 的方程是( ) B. 3x 2 y 7 0 D. 2 x 3 y 8 0
A. 3x 2 y 1 0 C. 2 x 3 y 5 0
则 l1 与 l2 的距离为
d
C1 C2 A2 B 2
.
•
典型问题选讲:
例1 经过 A(2, 0) , B(5,3)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是____________,倾斜角是_______.
高中数学课件-专题9 直线和圆的方程 (共55张PPT)
2.自一点引圆 的切线的条数
3.弦长公式
考点5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 的位置关系
2.自一点引圆 的切线的条数
(1)若点在圆外,则过此点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 (2)若点在圆上,则过此点只能作圆的一条切线,且此点是切 点; (3)若点在圆内,则过此点不能作圆的切线.
3.弦长公式
考点5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距离公式 的应用
(2)已知距离求有关方程或有关量
借助于距离公式建立方程(组)得出参数的值或
满足的关系式,然后可结合题中其他条件确定方
程、点的坐标等.
【注意】若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求直线方程,用
一般式可避免讨论.否则,应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23
24
第2节 圆的方程及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8
10
考法2 求直线方程
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2.待定系数法
确定定点和斜率或确定两点, 套用直线方程的相应形式, 写出方程.
11
考法2 求直线方程
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2.待定系数法
一般步骤: ①设所求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 ②由条件(直线的截距、直线上的点、有关图形的面 积等)建立所求参数的方程(组); ③解这个方程(组)求参数; ④把所求的参数值代入所设直线方程.
1.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
2.两条直线 的交点坐标
3.距离公式 距离公式
考点5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
2.两条直线 的交点坐标
3.距离公式 距离公式
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考法3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应用
1.两直线平行或 垂直的判定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3.2.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ppt模板
1.已知直线l过点A(2,1)且与直线y-1=4x-3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
解:方程 y-1=4x-3 可化为
3 y-1=4x-4,
由点斜式方程知其斜率 k=4. 又∵l 与直线 y-1=4x-3 垂直, 1 ∴直线 l 的斜率为-4.又由 l 过点 A(2,1), 1 ∴直线 l 的方程为 y-1=- (x-2), 4 即 x+4y-6=0.
利用平行与垂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直线l1:y=k1x+b1与直线l2:y=k2x+b2 (1)若l1∥l2,则k1=k2,此时两直线与y轴的交点不同,即b1≠b2;反之k1=k2且b1≠b2 时,l1∥l2.所以有l1∥l2⇔k1=k2且b1≠b2.
(2) 若 l1⊥l2 ,则 k1·k2 =- 1 ;反之 k1·k2 =- 1 时, l1⊥l2 .所以有 l1⊥l2⇔k1·k2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别提醒:若已知含参数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求参数的值时,要注意讨论斜
若l与直线y=-2x+5垂直,求其方程.
位置关系 【思路点拨】 已知直线的斜率 ――→ 待定系 直线l的斜率 → 点斜式方程 或 已知直线的斜率 ――→ 数法 纵截距 → 斜截式方程
解:(1)(方法一)∵l与y=-2x+5平行,
∴kl=-2,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知y+3=-2(x-2),即2x+y-1=0. (方法二)已知直线方程为y=-2x+5, 而l与其平行,∴l的方程设为y=-2x+b, 又过点(2,-3),∴b=1,
+b中,常数k是直线的斜率,常数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一次函数表示直线,但直 线的方程不一定能写成一次函数形式.
2.直线l的截距
(1)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与y轴的交点(0,b)的____________. 纵坐标 b (2)直线在 x轴上的截距:直线与x轴的交点(a,0)的 . 横坐标a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课件
§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1-
2.1
直线的参数方程
-2-
首 页
课程目标
1.掌握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
式,理解参数 t 的几何意义.
2.能依据直线的几何性质,写出
它的两种形式的参数方程,体会
参数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脉络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3π
4
3π
= -1 + cos ,
4
3π (t
= 2 + sin
4
解:因为 l 过定点 M,且 l 的倾斜角为 ,
所以它的参数方程是
即
2
t,
2
(t
2
+ t
2
= -1=2
为参数).
为参数).①
把①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t2+ 2t-2=0.
解得 t1=
- 2+ 10
- 2- 10
,t2=
5
= 1 + t,
=
为参数).
因为 3×5-4×4+1=0,所以点 M 在直线 l 上.
4
5
由 1+ t=5,得 t=5,即点 P 到点 M 的距离为 5.
因为 3×(-2)-4×6+1≠0,所以点 N 不在直线 l 上.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PN|= (1 + 2)2 + (1-6)2 = 34.
π
6
即 α= 或
5π
3
时,|PA||PB|最小,其最小值为
1
6
2 1+4
6
-1-
2.1
直线的参数方程
-2-
首 页
课程目标
1.掌握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
式,理解参数 t 的几何意义.
2.能依据直线的几何性质,写出
它的两种形式的参数方程,体会
参数的几何意义.
3.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脉络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3π
4
3π
= -1 + cos ,
4
3π (t
= 2 + sin
4
解:因为 l 过定点 M,且 l 的倾斜角为 ,
所以它的参数方程是
即
2
t,
2
(t
2
+ t
2
= -1=2
为参数).
为参数).①
把①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t2+ 2t-2=0.
解得 t1=
- 2+ 10
- 2- 10
,t2=
5
= 1 + t,
=
为参数).
因为 3×5-4×4+1=0,所以点 M 在直线 l 上.
4
5
由 1+ t=5,得 t=5,即点 P 到点 M 的距离为 5.
因为 3×(-2)-4×6+1≠0,所以点 N 不在直线 l 上.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PN|= (1 + 2)2 + (1-6)2 = 34.
π
6
即 α= 或
5π
3
时,|PA||PB|最小,其最小值为
1
6
2 1+4
6
【精品课件】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的方程(两点式、一般式)
x C A
所以任意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 时为零)都表示一条直线.
问题探究
结论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
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其 中A,B不同时为0)表示.
结论二: 任意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 (其中A,B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 线.
y 4 x. 5
x y 1,
把P(-5,4)代入上式得 a 1. a a
直线方程为 x y 1,
即 x y 1 0. 综上:直线方程为 y 或54 x
截距为零不 容忽视
x y 1 0.
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直线方程,并画出简图。
(1)在x轴上的截距是2,在y轴上的截距是3;
⑤过原点
C=0
课堂练习
4.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m的值
(1)L在x轴上的截距为-3;(2)L的斜率为1.
小结
1.本节课都学了哪些知识点?
①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一一对应关系; 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概念; ③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By+C=0系数A、B、C的几何意义; ④直线方程的各种特殊形式和一般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 相转化。
直线的方程 ①过点P1(x1, y1),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
x= x1 ②过点P1(x1, y1),垂直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
y= y1 ③x轴: y= 0
④y轴: x= 0
问题探究
问题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第2节《直线的两点式方程》ppt参考课件2
y2 x0 3 2 3 0
整理得:5x+3y-6=0
中点坐标公式:
若P1 ,P2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且中点M的坐标为(x,y).
x x1 x2
则
2
y y1 y2 2
∵B(3,-3),C(0,2)
∴
M
30, 2
3 2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y2 y1 x2 x1
不是!当x1 =x2或y1= y2时,直线P1 P2没有两点
式方程.( 因为x1 =x2或y1= y2时,两点式的分母为 零,没有意义)
那么两点式不能用来表示哪些直线的 方程呢?
注意: 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于坐标轴
或与坐标轴重合的直线.
若点P1 ( x1 , y1 ),P2( x2 , y2) 中有x1 =x2 ,或y1= y2,此时过这两点 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2
思考题:
已知直线l 2x+y+3=0,求关于点A(1,2)对称的 直线l 1的方程。
解:当x=0时,y=3.
(0,-3)在直线l上,关于(1,2)的对称点为(2,7). 当x=-2时,y=1.
(-2,1)在直线l上,关于(1,2)的对称点为(4,3).
整理得:5x+3y-6=0
中点坐标公式:
若P1 ,P2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且中点M的坐标为(x,y).
x x1 x2
则
2
y y1 y2 2
∵B(3,-3),C(0,2)
∴
M
30, 2
3 2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y2 y1 x2 x1
不是!当x1 =x2或y1= y2时,直线P1 P2没有两点
式方程.( 因为x1 =x2或y1= y2时,两点式的分母为 零,没有意义)
那么两点式不能用来表示哪些直线的 方程呢?
注意: 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于坐标轴
或与坐标轴重合的直线.
若点P1 ( x1 , y1 ),P2( x2 , y2) 中有x1 =x2 ,或y1= y2,此时过这两点 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2
思考题:
已知直线l 2x+y+3=0,求关于点A(1,2)对称的 直线l 1的方程。
解:当x=0时,y=3.
(0,-3)在直线l上,关于(1,2)的对称点为(2,7). 当x=-2时,y=1.
(-2,1)在直线l上,关于(1,2)的对称点为(4,3).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方程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B两点旳坐标,表达出△ABO旳面积,然后利用
有关旳数学知识求最值.
解 措施一 设直线旳方程为
x y 1(a 2,b 1), ab
由已知可得2 1 1.
1分
ab
(1) 2 2 1 2 1 1,ab 8.
3分
ab a b
SΔ AOB
1 ab 2
4.
当且仅当
211 ab2
,即a=4,b=2时,S△AOB取最
3
若a≠0,则设l旳方程为 x y 1, aa
∵l过点(3,2),∴ 3 2 1, aa
∴a=5,∴l旳方程为x+y-5=0,
综上可知,直线l旳方程为2x-3y=0或x+y-5=0.
措施二 由题意知,所求直线旳斜率k存在且k≠0,
设直线方程为y-2=k(x-3),
令y=0,得x=3- 2 ,令x=0,得y=2-3k,
(3)若x1=x2=0,且y1≠y2时,直线即为y轴,方程 为 x=0 ; (4)若x1≠x2,且y1=y2=0时,直线即为x轴,方程 为 y=0 .
4.线段旳中点坐标公式
若点P1、P2旳坐标分别为(x1,y1),
(x2,y2),且线段P1P2旳中点M旳坐标为
(x,y),
则
x
x1
2
x2
y
y1 2
∴其斜率k=- A <0,在y轴上旳截距b=-C >0,
B
B
∴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
5.一条直线经过点A(-2,2),而且与两坐标轴 围成旳三角形旳面积为1,则此直线旳方程为 .
解析 设所求直线旳方程为 x y 1, ab
∵A(-2,2)在直线上,∴ 2 2 1
①
ab
又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旳三角形面积为1,
有关旳数学知识求最值.
解 措施一 设直线旳方程为
x y 1(a 2,b 1), ab
由已知可得2 1 1.
1分
ab
(1) 2 2 1 2 1 1,ab 8.
3分
ab a b
SΔ AOB
1 ab 2
4.
当且仅当
211 ab2
,即a=4,b=2时,S△AOB取最
3
若a≠0,则设l旳方程为 x y 1, aa
∵l过点(3,2),∴ 3 2 1, aa
∴a=5,∴l旳方程为x+y-5=0,
综上可知,直线l旳方程为2x-3y=0或x+y-5=0.
措施二 由题意知,所求直线旳斜率k存在且k≠0,
设直线方程为y-2=k(x-3),
令y=0,得x=3- 2 ,令x=0,得y=2-3k,
(3)若x1=x2=0,且y1≠y2时,直线即为y轴,方程 为 x=0 ; (4)若x1≠x2,且y1=y2=0时,直线即为x轴,方程 为 y=0 .
4.线段旳中点坐标公式
若点P1、P2旳坐标分别为(x1,y1),
(x2,y2),且线段P1P2旳中点M旳坐标为
(x,y),
则
x
x1
2
x2
y
y1 2
∴其斜率k=- A <0,在y轴上旳截距b=-C >0,
B
B
∴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
5.一条直线经过点A(-2,2),而且与两坐标轴 围成旳三角形旳面积为1,则此直线旳方程为 .
解析 设所求直线旳方程为 x y 1, ab
∵A(-2,2)在直线上,∴ 2 2 1
①
ab
又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旳三角形面积为1,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PPT
二、思想方法
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复习回顾: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 k tan ( 90 ) 倾斜角为 90 时,斜率不存在
(3)两点间斜率公式.
k
y2 x2
y1 x1
( x1
x2 )
二、直线的关系
(1)直线的倾斜角;l1 // l2 k1 k2 或斜率都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l1 l2 k1 k2 1
与直线l1:y=kx+b1平行的所有直线的方程为:y=kx+b
练习2.
1、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是
3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2; y
2
3 x2 2
(2)斜率是 2,在 y轴上的截距是 4 ; y 2x 4
2、判断下列各对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1)
l1
:
y
1 2
x
3
,
l2
:
y
1 2
y-b=k(x-0), 即y=kx+b。(2)
(0,b)
O
x
直线l与y轴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 方程(2)是由直线的斜率k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 所以方程(2)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注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并对比一次函数形式
例2.斜率是5,在y轴上的截距是4的直线方程。
3.指出直线y-4= 3 (x+3)的倾斜角和所经过的定点。
【解析】由点斜式方程的特点,直线过定点(-3,4),
斜率 k= 3 ,设倾斜角为 α, 则 tanα= 3 ,∴α=120°.
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复习回顾: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 k tan ( 90 ) 倾斜角为 90 时,斜率不存在
(3)两点间斜率公式.
k
y2 x2
y1 x1
( x1
x2 )
二、直线的关系
(1)直线的倾斜角;l1 // l2 k1 k2 或斜率都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l1 l2 k1 k2 1
与直线l1:y=kx+b1平行的所有直线的方程为:y=kx+b
练习2.
1、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是
3 ,在 y 轴上的截距是 2; y
2
3 x2 2
(2)斜率是 2,在 y轴上的截距是 4 ; y 2x 4
2、判断下列各对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1)
l1
:
y
1 2
x
3
,
l2
:
y
1 2
y-b=k(x-0), 即y=kx+b。(2)
(0,b)
O
x
直线l与y轴交点(0,b)的纵坐标b叫做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 方程(2)是由直线的斜率k与它在y轴上的截距b确定, 所以方程(2)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注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并对比一次函数形式
例2.斜率是5,在y轴上的截距是4的直线方程。
3.指出直线y-4= 3 (x+3)的倾斜角和所经过的定点。
【解析】由点斜式方程的特点,直线过定点(-3,4),
斜率 k= 3 ,设倾斜角为 α, 则 tanα= 3 ,∴α=12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A版)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PPT课件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复习引入
1、写出前面学过的直线方程的各种不同形式, 并指出其局限性:
直线方程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形式 限制条件
复习引入
2、 问题一:上述四种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都有其 局限性,是否存在一种更为完美的代数形式可 以表示平面中的所有直线? 提 示:上述四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有何共同特 征?能否整理成统一形式? (这些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新课讲授
1、 探究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问题二①: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都可以用形如 Ax+By+C=0(A、B不同时为0)的方程来表示?
结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 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来表示。
新课讲授
问题二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 是否可以表示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
例题精讲
4 例5、已知直线经过点A(6,- 4),斜率为 , 3
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
注意
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x的 系数为正,x,y的系数及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一般按 含x项,含y项、常数项顺序排列。
例题精讲
例6、把直线l的方程x–2y+6=0化成斜截式,求出 直线l的斜率和它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并画图.
则直线PB的方程是(
A.2y-x-4=0
)
B.2x-y-1=0
C.x+y-5=0Leabharlann D.2x+y-7=0
3、设直线的方程为 (m2-2m-3)x+(2m2+m-1)y=2m-6,根据下列 条件确定m的值: (1)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是-3; (2)斜率是-1。
复习引入
1、写出前面学过的直线方程的各种不同形式, 并指出其局限性:
直线方程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截距式 形式 限制条件
复习引入
2、 问题一:上述四种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都有其 局限性,是否存在一种更为完美的代数形式可 以表示平面中的所有直线? 提 示:上述四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有何共同特 征?能否整理成统一形式? (这些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新课讲授
1、 探究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问题二①: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都可以用形如 Ax+By+C=0(A、B不同时为0)的方程来表示?
结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 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来表示。
新课讲授
问题二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 是否可以表示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
例题精讲
4 例5、已知直线经过点A(6,- 4),斜率为 , 3
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
注意
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x的 系数为正,x,y的系数及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一般按 含x项,含y项、常数项顺序排列。
例题精讲
例6、把直线l的方程x–2y+6=0化成斜截式,求出 直线l的斜率和它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并画图.
则直线PB的方程是(
A.2y-x-4=0
)
B.2x-y-1=0
C.x+y-5=0Leabharlann D.2x+y-7=0
3、设直线的方程为 (m2-2m-3)x+(2m2+m-1)y=2m-6,根据下列 条件确定m的值: (1)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是-3; (2)斜率是-1。
人教版2017高中数学(必修二)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PPT课件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解得
������ = 8, 故 A(8,0),B(0,2). ������ = 2, ������ ������ 由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 =1,即 x+4y-8=0.
8 2
������+0 2 0+������ 2
= 4, = 1.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2-(-3)
,中线 BE 所在直线
=
������-0 , -3-0
化简得 7x+6y+18=0.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例2】 已知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 点为P(4,1),求直线l的方程. 思路分析:先由AB的中点坐标求出A,B两点坐标,再由截距式写出 直线方程. 解:由题意,可设 A(a,0),B(0,b).
变式训练1 例1已知条件不变,求: (1)A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AC边上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0 解:(1)由两点式方程,得 1-0
=
������-(-4) , -2-(-4) 1 2
化简得 x-2y+4=0. (2)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AC 边的中点 E -3, 的方程为1
������-(-3)
������+3 1+3
=
������-0 , -2-0
0-2 -3+1 , 2 2
,即
D(-1,-1). ������+1 ������+1 又直线 AD 过点 A(-4,0),由两点式方程得 = ,化简得
0+1 -4+1
(人教A版)必修2课件: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BC:x-4y-1=0,AC:x-y+2=0.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专题三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已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l1:y=k1x+b1,l2:y=k2x+ b2,则l1∥l2⇔k1=k2,且b1≠b2; l1⊥l2⇔k1k2=-1; l1与l2相交⇔k1≠k2.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有|2x0-y0+3|= 5
52·|x0+y20-1|,
即|2x0-y0+3|=|x0+y0-1|, ∴x0-2y0+4=0或3x0+2=0;
由于P在第一象限,∴3x0+2=0不可能.
联立方程2x0-y0+123=0和x0-2y0+4=0,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由题意,得|AB|=5,
∴(
3k-2 k+1
-
3k-7 k+1
)2+(-
4k-1 k+1
+
9k-1 k+1
)2=52,解得k=0.
∴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1.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解析] 设AB、AC边的中线分别为CD、BE,其中D、E 为中点,
∵点B在中线y-1=0上, ∴设点B的坐标为(xB,1). ∵点D为AB的中点,又点A的坐标为(1,3), ∴点D的坐标为(xB+2 1,2). ∵点D在中线CD:x-2y+1=0上, ∴xB+2 1-2×2+1=0,∴xB=5.
[剖析]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以直线斜率存在为前提的,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建立和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方 程.在错解中,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1,已经默认了 直线l的斜率存在,从而漏去了直线l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本 题中过P点且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恰好符合题意,所以错解丢掉 了一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