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S.BBE&Dolby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RS
什么是SRS呢?在我们大部分的音频播放器里都内欠有这种音效。
下面是对SRS 的认识及理解,希望跟大家讨论。
一 SRS 的出身
SRS是Sound Retrieval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音响还原电路,能重现真实的现场立体感。
是美国SRS实验室的最新音响科技专利,SRS的主功方向是双声道环绕,SRS()是它的注册标志。
SRS技术的发明人是阿诺德,克雷曼(Arnold Klayman)。
他是个音响爱好者,在从事心理声学研究时,发现了人类听觉系统对三维空间的声源的定位总是从而产生了SRS技术的雏形。
可以做一个实验,在前额处磨擦手指,然后慢慢地反手指移向头的一侧,使手指与前额和耳朵等距离,您会注意到音量的升高、且中、高频更强一些。
实验中,磨擦手指相当于产生一个稳定的音量,您的耳朵相同声的听觉以及对大脑的批示是不同的,这了取决于声音来自前方还是侧面,从侧面来的声音比较响,这是由于耳庭造成的。
当声音从前方来时,耳庭将很多频率元素从耳道反射出去,而侧面来的声音其反射与之不同。
这样从侧面来的声音强度大,到达的时间短,耳朵就将这些信息传到大脑,这被称为与脑相关的传播功能。
由于这种传播取决于声音的音量和方向,所以声波在传播中始终是变化的,提供给您大脑也必须是变化的细节,使您知道正在听什么,从什么方向听到的。
传统的双声道立体声不能营造三维环绕声场,并不是因为只用两个音箱,而是因为双声道录音时的麦克风没有人耳的耳庭,所以通过麦克风录音时对侧面的声音总不能像人耳那样,无论用多少麦克风也无济于事。
SRS系统则考虑到这些持续变化的传播功能,使听者听到的与原始演奏效果更接近。
二基本原理
RS根据立体声信号中能体现监场感的环绕声(反射声与混响声)分别记录在左、右声道中,将R、L两个信号相加产生一个总信号(R+L),然后再将两个信号互减产生两个差分信号(R-L)和(L-R),经SRS处理后的总信号、差分信号及周围的环境信息(反射音场和混响声场),提供给人耳系统。
对于麦克风和常规的立体声音响来说,由于“L-R”和“R-L”的差分信号麦克风“听”不到,立体声音响系统也不能复制,所以重放时没有空间感。
SRS对差分信号和总信号进行处理,最终的声音符合人的听觉系统并使空间信息得以恢复。
从而通过对真实演奏环境的恢复,增强了立体声像,使人从主观上感觉到声像的空间方位和分布。
三应用
SRS对于现场录制的节目(音乐会、电影)经处理后有非常惊人的效果。
如果播放的节目源中本身就没有给人的现场感的环境声,如采用多声道前期录音和后期合成制作的CD片,或是电脑合成音、效果就不像现场音乐会那么明显了。
SRS可以播放普通立体声节目源,也可以播放杜比环绕声编码节目,还可处理将单声道信号源,用立体声功放和两个音箱营造具有空间感的三维环绕立体声场。
SRS的音箱摆放和聆听位置没有限制,即使两个音箱摆得很近,或在房间任意走动,都可以听到空间感很强的三维环绕声场。
SRS可与现有的各种立体声音响组合成一套具有三维环绕声的音响。
实践表明档次越高的音响,越能体现SRS 的风采。
我认为,一对几百元的较好的有源一体化间音箱配上SRS即可成为一套性价比很高的SRS家庭影院音响系统,绝对符合个人消费原则。
SRS目前已获美国专利保护,在国外已获得17国专利权,还有45项专利正在世界范围内审理。
已有的授权公司有SONY、RCA、NEC等。
SRS 5250S由SRS LABS开发并许可,为执行SRS声音复制系统的三维音效处理器,由美国斯分尼克斯(SEPONX)公司生产。
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号称具有SRS功能的处理器,购买时首先应注意有无SRS实验室的注册商标,其次,是否有SRS特有的中置调整Center和空间控制Space控制电位器。
实际使用SRS5250S时,要将它接在音源与功放之间,如果功放前面有频率均衡器或音调电路,SRS 5250S应接在频率均衡器前面。
四与杜比解码环绕声系统比较
我们来谈一下SRS环绕声系统的杜比解码环绕声系统(Dolby Prologic)进行比较试听的结果:使用相同的两个音箱,并用开关对SRS和杜比进行多次切换,在使用SRS时专业人员常常检查后置音箱是否在工作,其实SRS就是前方主音箱在工作。
SRS放声清晰度比杜比逻辑高,环绕声为一连续的三维声场,充满整个空间;而杜比环绕声则来自五个音箱,听者感觉到的是一平面二维声场。
若将SRS置于杜比前面,使原来平面化的二维声场变化为具有空间感的连续性的三维声场,使人感觉到具有真实的监场感。
SRS环绕声使人从主观上感觉各声源分布在整个三维空间音箱不再是声源的点,各声源之间的掩蔽效应比传统的声源仅来自几个“点”的多声道系统要弱得多,所以SRS清晰度高于多声道环绕。
常规的立体声放音,背景噪声从两个音箱(两个点)重放出来,噪声集中在两个点上,而SRS系统放音时噪声分布在整个空间,与普通立体声系统的集中噪声相比,SRS的背景噪声对声音的信号干扰作用就显得很小了,所以SRS从声还原、放音清晰度和降低噪声方面均优于立体声放音。
BBE
实际上BBE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因为如果您在此之前玩过音响、AV系统的话,则肯定会对其略知一二。
在BBE Sound公司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BBE技术起源于1985年,而现在,BBE技术经过数代的发展,已经从最初应用于功放上面的专利技术而发展到从AV视听、随身听、广播、CD以及现在的数码音频技术等领域。
由于BBE Sound公司一直对于BBE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简单的说,虽然BBE技术的授权费用非常低廉,但想要得到BBE的授权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合作公司向BBE Sound提出申请后,BBE Sound首先就会派人对合作公司进行调查,在公司实力得到认可后,才会得到BBE的授权,而在使用了BBE技术的产品设计过程中,BBE Sound公司就会参于关于音效部分的设计,在最终的音质得到认可后,产品才可以加注BBE Sound的商标。
也正在这种严谨的运作方式,让BBE商标成为音响界象征高超品质的识别标志。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对于中国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不信任,BBE Sound目前还不对中国的企业进行直接的算法授权,因此,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多都是通过购买第三方国家的芯片得到BBE Sound 的间接授权。
说到这里,大家感觉到BBE技术离我们似乎很近,但又非常遥远。
因为在国内的普通家电产品中,可以得到BBE授权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因此也没有人去对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而了解其技术的人,又很少能有机会真正的体验到BBE 技术。
那BBE技术到低如何呢?在我们展开详细介绍之前,请大家试听一下下面的录音,由于我并没有太专业的录音设备,下面的录音使用了一个非常普通的AC97声卡,几台具有相同解码芯片的MP3播放器,以及一段比较有特色的音乐:
不含BBE的原
音BBE处
理SRS处理
从上面的试听应当明显能够感觉到BBE技术对于音质带来的改善,整个的音域似乎一下子比原音宽广了很多,高低音的层次也变得非常清晰,这种感受与传统的EQ所带来的效果明显不同。
那BBE到底使用哪种方法来提高音质的呢?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说的BBE技术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BBE技术在面向不同应用的时候有不同的分枝,而BBE是最基础的一项,根据应用不同,还包含:BBE - 最基本算法,所有其它分支都是建立在BBE的基础之上的
BBE Mach3Bass - 低音提升算法,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BBE ViVA - BBE的3D效果,适用于立体声电视、便携单体声音响等
BBE MP - 压缩补偿算法,适用于MP3、MD等使用有损压缩音乐格式的产品
BBE Optima - 简化的BBE相关算法,去除了调节项的BBE算法
BBE K3/K1 - 压缩/限制/自动增益控制,适用于专业节目录制
BBE T2/T2R/T2C/T2M - BBE电话技术,综合使用BBE MP及BBE K3技术来实现高质量的电话通话效果
那么BBE到底是一种什么效果呢?其实如果把BBE称为效果并不非常准确,因为从其出发点以至于最终结果来看,BBE技术是希望能够在普通的电子设备(功放)上还原出更加真实的音质。
大家知道,音乐信号从采集下来一直从扬声器回放出来这个过程中,音频信号可能已经经历了几十至数百个电子元件,而这些电子原件特别是电容以及带有电感特性的扬志器,都会使音频信号的相位发生微小的偏移,这种偏移通常会使高频信号更晚一些到达我们的耳朵,而由于人耳的听觉特性,而感觉到音乐变得更模糊不定,并且无法向亲临现场那准确的对乐器进行定位。
因此某些专业音箱便高音扬声器放置的更靠近听者。
而BBE技术便对音频信号的这部分偏移进行补偿,因此,听上去,使用BBE处理后的音乐,更加清晰。
除此以外,由于各种放大器性能以及晶体管、电源的特性造成一些瞬间变大的音乐信号来不急被放大,而造成信号畸变,这样的结果就会让人听起来音乐不够震撼,如下图:
信号源由于瞬间放大延迟造成的失真信
号经过BBE补偿后的信号
下面是由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上面几个测试音频的光谱图,很明显的说明了上述两个观点.
测试音频-源音
测试音频-BBE+BBE MP 测试音频-BBE+BBE MP
测试音频-SRS
BBE Mach3Bass 是建立在BBE之上,用于提升低频能力的算法,它不同于一般的EQ方式的简单提升,由于通过一定的误差修正,因此它在提升低频的同时,并不会让有感觉到其它频率,特别是中频(人声)的衰减。
BBE MP 这一算法对于像我们这些经常播放MP3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的诞生就是为了弥补这类有损压缩(包括MP3、MD、OGG、WMA等)所带来的损失。
通常,这类压缩算法会丢弃音乐中信号强度比较弱的部分,因为按照听觉理论上来说,那一部分的音频是人耳听不到的。
但在实际中,那一部分声音里可能会包含一些画龙点睛的细节。
因此加入了这部分补偿以后的音乐,会让人感觉到更加细腻。
从上面的光谱图上能够很明显的看出经过BBE-MP处理的音乐包含有更多的细节。
BBE ViVA 主要应用在立体声系统中,很多的3D算法都是通过混合、抵消左右声道中特定频率而使人有一种虚幻的空间感。
但这样粗略的方式同时会牺牲很大一部分位于听觉系统中部的声音(通常为人声),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提供了3D效果的同时,牺牲了非常多的音质。
而BBE ViVA正在针对这个问题而研制出来的算法。
也许说了这么多BBE的优势,已经让你变得急不可耐了,而确实,由于BBE 的入场资格要求的非常严格,因此我们很难在普及型的设备中见到BBE的踪影,不过前不久笔者见到iAudio的一款MP3播放器竟然带有了BBE音效,因此可以看出现在数码产品也开始注意到BBE的魅力。
相信随着BBE的知名度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带有BBE音效的产品出现。
Dolby
1994年12月27日,日本先锋公司宣布与美国的杜比实验室合作研制成功一种崭新的环绕声制式,并命名为“杜比AC-3(Dolby Surround Audio Coding-3)”。
1997年初,杜比实验室已正式将杜比AC-3环绕声改称为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Surround Digital),简称为Dolby Digital。
为了将立体环绕多声道的声音讯号存入电影软片,大量的声音必须被压缩录制,透过AC-3的音效处理,Dolby Digital共有5.1个声道:前左、前右、中间、左后环绕、右后环绕5个声道,而“.1”是指分离的低频效果声道(20-120赫兹),通常称作LFE声道。
不同于Dolby ProLogic,Dolby Digital是在记录时就以5.1声道方式记录,而Dolby ProLogic或者Dolby ProLogicII仍然将声音信息记录在两声道,只是在播放时由解码芯片解码为5.1声道,正因为如此,Dolby Digital带有更丰富的声音信息。
当初AC-3的发展是为了应用在电影院上,因为电影胶片上的空间有限,所以AC-3音效数据是存放在胶片上的齿孔与齿孔之间。
由于胶片上的这部分空间实在太小了,所以杜比实验室的工程师只好将他们认为人耳听不到的部分声音删除,以节省空间。
这种破坏性压缩使声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是为了满足在电影胶片上的应用,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AC-3采用6只喇叭的输出模式,除了超重低音部分外,其余皆是全频段立体声(48kHz、16bit),且现场拍摄时每个声道皆由独立的麦克风(拾音器)来录制,因此AC-3的后置环绕声道拥有完整的定位能力。
关于AC-3数据的流量,两声道是192Kbps(大约是未压缩数据的1/8大小);5.1声道的数据流量是384Kbps~448Kbps,最高可提升到
640Kbps,数据的流量越大代表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也就越好,可听到的细节也会更多。
AC-3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种类的音响系统很好地兼容,包括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双声道立体声甚至单声道系统。
它对每一种节目方式都有一个指导信号,并能在工作时自动地为使用者指示出节目的方式。
AC-3甚至可以将5.1声道的信号内容压缩为单声道输出,其声音效果要比传统的单声道系统好得多。
与传统的模拟声道相比Dolby Digital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宽广的频率响应和良好的声道分离度。
除了超重低音声道外,其余5个声道均是全频带输出,后置声道输出的又是立体声信号,各声道的信息压缩量远比Dolby ProLogic系统小,所包含的信息量极为丰富,而且每个声道均是满功率输出,因此能产生极为真实的临场感和包围感,定位感极佳,震撼力也是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所有的这些特点使得Dolby Digital能够为观众提供比以前的模拟音轨更好的、更令人难忘的娱乐体验。
Dolby Digital目前被美国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使用,也是DVD影片(DVD-Video)所使用的标准声音格式,因此它是目前带有DVD功能的组合音响支持最广泛的声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