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课件苏教版
祭奠
古代指在特定日子举行的 祭祀仪式,现在泛指对先 人或逝者的悼念和纪念活 动。
甬道
古代指陵墓中连接墓道和 墓室的通道,现在泛指建 筑物中连接两个空间的通 道。
相关成语、俗语积累
举世瞩目
形容事物非常引人注目,全世 界都在关注。
气壮山河
形容气势非常宏大,可以震撼 山河。
庄严肃穆
形容气氛庄重、严肃,使人感 到敬畏。
对分享交流环节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中 山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精神。
06 练习题设计与巩固提高
基础知识练习题
词语注音与解释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重要 词语进行注音和解释,如 巍峨”、“瞻仰”、“ 永垂不朽”等。
句子成分划分
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 进行句子成分的划分和分 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 构和含义。
• 勇于创新开拓:孙中山先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 该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开拓,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科技应用和新的管理 方法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05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01
02
03
04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4-5人,确保每组学生朗读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等重要思想,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人民当家 作主。他的民主革命精神体现在勇于 探索、敢于斗争、善于团结各方力量 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和 政治家。他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 性的理论和政策。他的开拓创新精神 体现在勇于破旧立新、善于借鉴外来 经验、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分析中山陵所体现的红色文化——《巍巍中山陵》教案2
分析中山陵所体现的红色文化——《巍巍中山陵》教案2。
中山陵的雄伟壮丽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学观念和尊严崇高的气质的体现。
由于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因此中山陵被赋予了具有革命情怀和红色文化精神的象征意义。
中山陵主要由墓道、石刻群、纪念堂、方阵和陵园五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都充分展现了中国革命先行者的民主思想、进步精神和伟大品格。
墓道是中山陵的一部分,是专为游客接待而设计的,也是中山先生历经风雨、跋山涉水走出未来中国的道路的缩影。
在墓道中,游客能够欣赏到一系列的石刻和彩绘。
其中的石刻描述了中山先生的人生历程和革命生涯,彩绘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谐、爱国主义、民主等精神,表达了中山先生一生追求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旷世伟业。
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山陵红色文化的整体性和具体性,是中山陵人文价值的典型代表。
石刻群是中山陵最为重要的景点之一,并被誉为“中山革命精神的丰碑”。
在石刻群主体中,刻有中山先生曾提出的国府组织政纲、“三民主义”等伟大思想的文字,悉数体现了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以及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通过观赏石刻群,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理念,以及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信念和热爱。
纪念堂也是中山陵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山先生事迹的重要展示区。
纪念堂的主要建筑是一座中央展厅,该展厅展示了中山先生的传记及其革命生涯、革命事迹和主要成就,而展厅两侧则悬挂着中山先生的头像。
这种尊崇和纪念,深深地表明了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繁荣稳定所作的突出贡献,并在广大中国民众心中树立了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无尚崇高的崇敬。
方阵也是中山陵的重要景点之一。
方阵上耸立的巨大门杆,以及门杆上面悬挂的中国国旗和“Liberation”的大字,寓意着中山先生”光复中华”的远大愿望,体现了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辉煌贡献。
方阵是中山陵对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和进步精神的最大表达,它在设计布局、造型雕塑等方面都力图呈现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巍巍中山陵》课件
精神
中山陵所传达出的科学民主、爱 国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对于 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 要的启示和影响。
四、中山陵的现状
保存情况
中山陵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和保护,各主要建筑构件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修缮情况
中山陵经过多次的修缮,不仅恢复了原貌,还添加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和装饰。
结语
历史地位
中山陵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无数英烈的崇高理想和壮丽事业。
现实意义
中山陵的存在和发展,提醒着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伟人崇高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
人文价值
中山陵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将激励着人们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 自己的力量。
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的重要代表之一,融合了中 西方建筑元素,充满了现代 感与庄重肃穆。
建筑材料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花 岗岩和青铜,以及其他经过 精心挑选和制作的优质材料。
二、中山陵的历史
1
建造背景
2
中山陵是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
驱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体现了人民对
先驱英灵的崇敬和纪念。
3
《巍巍中山陵》PPT课件
巍巍中山陵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本课件将 介绍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现 状,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一、介绍中山陵
地理位置
中山陵位于中国南京市雨花 台区,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 米,背靠茅山,面朝明孝陵。
建筑风格
建造时期
中山陵的建造始于1926年,经历了多年 的建设与完善,于1929年正式竣工。
探究中山陵的历史渊源——《巍巍中山陵》教案2
探究中山陵的历史渊源——《巍巍中山陵》教案2。
中山陵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即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称“国父”,民国政府挖掘了玄武湖区块,将区块填平,并在区块中建立了陵墓。
1926年,刚刚逝世的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被带回了南京,他的遗体被安置在陵墓内,陵墓正式定名为“中山陵”。
1931年,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开工,由于世界大萧条的影响,建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中山陵的建筑师和工人们始终坚持,最终于1929年完工。
中山陵的主体建筑群由碑廊、祭堂、永和殿、鸣凤楼和墓室五部分组成。
碑廊是中山陵的主入口,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孙中山的铜像。
祭堂是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进入祭堂会发现中间有一张床,床上放着孙中山的遗体,左右两侧是祭祀用的器物和文物。
永和殿建于祭堂的后面,是拥有香炉和钟鼓的礼拜大殿,供奉着孙中山和他的家人。
鸣凤楼作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最高点,高达49米,两侧是排列整齐的石雕。
墓室是中山陵的主体建筑群的最后一部分,其位于鸣凤楼的下面,只有陪同墓室内的石刻。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和艺术元素,体现了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历程和思想。
中山陵的历史渊源不仅特别,而且富有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它不仅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也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家园。
在现代中国,中山陵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纪念场所,为纪念功勋卓著的人物,提高国民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山陵的历史渊源和建筑风格不仅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民族情感。
通过探究中山陵的历史渊源,我们更能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巍巍中山陵》-苏教版PPT课件
-
2
钟山南麓
-
3
-
4
-
5
10
请同学们
9
8 读读课文5-11
7
6
3
5
4
2
1
半月形广场
小节,把课 3 后练习2的中
山陵钟形布 局图填完整。
-
6
10 墓室
9 祭堂
平台 8
7 石阶
3
6 碑亭
5 石阶
小
4 陵门
屋
2 墓道
1 石牌坊
3
小 屋
北
半月形广场-
7
让我们发挥团结协作精神, 一起来介绍中山陵。
-
17
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者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
-
18
-
19
这是一座平面方形的亭式建筑。
-
20
碑亭
亭内在龟趺上 立8米高的石碑 一座,上刻嵌 金楷书:“中 国国民党葬总 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 年六月一日”
-
21
-
22
祭堂是一座宽30米,深24.7米,高28. 7米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刘 叙 杰
-
1
孙中山(1866~1925)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和 民 主 革 命 先 驱 者, 为 中 国 的 独 立、 民主、富 强 而 奋 斗 了 终 生。在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他 的活动开拓了一个新 阶 段: 提 出 了 具 有 比 较 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 纲 领,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推 翻 帝 制, 建 立 了 共 和 国。
-
23
堂内立有12根
黑色花岗石圆柱,
护壁则采用黑色大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原文全文阅读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原文全文阅读作者:刘叙杰文章来源:会员提供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09/4/18 15:32:42-中山陵景区南京中山陵景区,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
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
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基本完成。
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前后施工六年,使用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童年6月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有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第12课《巍巍中山陵》
中山陵全景图
钟山南麓
中山陵博爱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
中间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 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杰作。
陵门
这是一座平面方形的亭式建筑。
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
正中立高达9米的丰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 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学习目标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 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 地位 。
2、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 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 的。
自学提纲(10分钟左右)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 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征的?
3、阅读课文5-11小节,把课后练习2的 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思考:作者 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
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
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 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
堂中央偏北处,置有孙中山的白大理石像一 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 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
4、文章第7至11段既分写陵园的主 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 平面布局?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 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 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是读者对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小结
中山陵的特征 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巍巍
(含义) 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从三个方面体现其特征:(1)用钟山的 雄伟气势衬托;(2)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其高 大;(3)从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 地位来表现。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教案:《巍巍中山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巍巍中山陵》。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中山陵的雄伟建筑和悠久历史。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引入:展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中山陵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猜猜这是哪个地方。
教师简介:中山陵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的紫金山南麓。
它是一座雄伟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中山陵的课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精讲点拨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中山陵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中山陵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课题:巍巍中山陵1. 建筑特点:雄伟壮观、设计独特2. 历史背景: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一生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找有关中山陵的资料,了解中山陵的更多历史背景。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中山陵”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中山陵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十二巍巍中山陵【课内阅读】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
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
在明间的檐下,悬持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
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
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
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
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1.选段第一节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B.以行踪为主的空间顺序C.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D.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3.把孙中山手书做成横匾,镌刻在门楣上,这样做是因为()A.中山陵是纪念孙中山的,当然应该用他的手书B.这是孙中山生前的遗愿C.“博爱”、“天下为公”是孙中山思想的体现,精神的写照D.孙中山的书法独树一帜,颇具个性4.从选段中你觉得陵墓的建筑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解说员,你将如何介绍陵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提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认识中山陵建造的意义——《巍巍中山陵》教案2
认识中山陵建造的意义——《巍巍中山陵》教案2。
一、建造中山陵的背景中山陵的建造始于1926年,这一年,国父孙中山去世,中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当时,为缅怀孙中山领袖的英名,中国政府和人民呼吁全国民众捐款,共同参与建造中山陵。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民族英雄。
然而,在国父英年早逝后,国家政局不断动荡,权力斗争不断,反对势力交织,每个人都为保全眼前利益而忘记了孙中山的遗志。
因此,为了缅怀孙中山领袖的英名,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山陵的建造被视为时代的需要。
二、中山陵的历史意义1.中山陵立为革命之先驱中山陵的建造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山陵被视为革命先驱的象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革命的精神品质。
对于孙中山先生而言,他不仅是国父,更是革命家,他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全面解放而奋斗终身。
他不遗余力地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摆脱封建束缚,推动中国社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因此,中山陵的意义在于它成为了一个全面反映孙中山先生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和革命理念的纪念物。
2.中山陵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中山陵的建造在发展和弘扬民族主义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孙中山一人便表现出极具战斗力和气魄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
中山陵于是也成为了一种高度像征性的建筑,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对民族国家的强烈意识和热爱。
在现代国家体系建立之初,中山陵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从而帮助发展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3.中山陵的文化内涵中山陵的文化内涵包含着中国民族文化的海量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熔铸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山陵能够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具有当代地位和历史贡献,因此被认为是文化价值深厚的重要建筑。
三、中山陵的历史影响1.传承精神文明中山陵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
《巍巍中山陵》(40张ppt)课件(共40张PPT)
巍巍中山陵
孙中山( 1866—1925 )伟大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 山)人, 1892 年毕业于香港西医 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 推翻清朝。 1905 年在日本联合华 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 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 年 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思想:民主博爱、天 下为公。
三、陵园布局组成
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体设计 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 “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 (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 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1)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 (2)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体现孙中山先生 的精神万年长存。 (3)使读者对中山陵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也表现 了设计者的思想。
④说明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山陵的关注
4.文章是按怎样的空间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解题:
巍巍中山陵
中山陵:明了说明的对象 巍巍:明了对象的主要特征。 “巍巍”不仅指陵园的高大雄 伟气势,而且指孙中山先生在 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中山陵总体布局示意图
北
墓室 (10)
(9)祭堂
(7) 石阶 (6)碑亭 石阶 (5) (4)陵门 墓道 (2)
顺序 由 外 而 内 的 空 间 顺 序
由 整 体 到 局 部 的 逻 辑 顺 序
方法
语言 准 确 简 明
中 山 陵
《巍巍中山陵》
介绍中山陵(5-11)
总体特点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 为一体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总体介绍
南:石牌坊、墓道
总平面布局 北:陵门——墓室
依次介绍
南—— 石牌坊、墓道、守灵卫士驻所、陵门
石阶、碑亭
北——
平台、石阶、祭殿 祭堂
墓室
研读探究
1、七至十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为什么?第 七段又是什么说明顺序?请举例说明。 2、第九段除了说明外,还有描写,哪些句子是描 写?有何作用? 3、第十段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祭堂的建筑体量和 建筑等级?你认为这里的“最”能去掉吗? 4、本文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的 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 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 形象?
不想说再见……
• 瞻仰了中山陵,请 你说一段话,或者 表达你的感受,或 者表达你对孙中山 先生的敬仰。
刘叙杰
叱咤风云 chìzhà 南麓 lù
断垣颓壁 yuán
突兀 wù
丘岗坡陀 tuó 山巅 dian 嵯峨 cuo e 奠基 diàn 灵柩 jiù 莽苍 mǎng
草莽 mǎng 巉岩 chán 淳朴 chún 深邃 suì 枝繁叶茂 庄严肃穆
竣工 jùn
牌坊 fāng
琉璃 liú lí 镌刻 juān
特征
1.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 2.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对象
第一段:(1)交代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 第二段:(2-4)说明中山陵园地理、人文环境的特点。
第三段:(5-11)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 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
第四段:(12)说明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园十 分重视。
巍巍中山陵-魏本万
教育部参赛_巍巍中山陵_魏本万教学背景: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
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孙中山,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介绍陵园建筑以空间为序,由总到分展开说明的方法。
2体会本文中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3学会扣住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形神兼备描写建筑物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本文运用优美的语言,多种说明方法,按照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从地理环境、陵园建筑、陵墓主人三个角度,表现了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写作特点较为丰富多彩,作者笔法娴熟,构思严谨,语言精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由远及近按照方位顺序描述和说明。
二、叙述特征鲜明,角度多变。
三、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中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 学会扣住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形神兼备描写建筑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扣住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形神兼备描写建筑物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要先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阅读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十二、《巍巍中山陵》【片段阅读】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赛入选的。
当时对送选的40余份设计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
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
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
钟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的钟山相吻合。
这一构思反映了设计人立意的深刻与精妙,令人叹服。
在具体设计方面,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术,特别是汲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在后来的实际使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陵园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
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
陵园用地面积2000多亩,前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
1.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2.在说明陵园建筑过程时,作者列举了大量数字,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请具体分析。
3.请结合加点词语,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课外类文】最豪华的墓地葛灵如果有人问当今世界上的墓地数何处最为豪华,知情的人会告诉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华侨墓园当推第一。
这些墓地与活人居住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毫无二致。
这些坟墓大都有二三层楼房那么高,四周有绿茵茵的大片草地,周围有铺设完整的道路,大门外有雕刻精美的狮子拱卫,墙上有精致的彩色玻璃窟门。
大厅内空调设备齐全,名贵的家具,新颖的沙发,彩色的电视机,甚至信箱应有尽有。
墙壁有的挂着死者生前的大幅照片,有的悬吊价值昂贵的挂毯,有的悬挂名贵油画,据说有一所墓宅的大厅上挂了一幅价值十七万美元的巨幅油画。
早在一百年前,这些墓地就开始建造了,它的建筑风格有中国的亭台式,有西方的大厦式,截至目前,在全国已有五千多所,小的似一间住房,建筑费仅有一万五千美元;太的如富豪宅邸,花费在百万美元以上。
(苏教版)七年级下《巍巍中山陵》课件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事业,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作出了 杰出贡献。中山陵的修建,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民族精 神的传承和弘扬。
作者生平与创作历程
刘大杰的生平
刘大杰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他的一生经 历了多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学发展。
通过提问和解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探究精神。
05 课后作业安排及要求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 择题和简答题,以巩固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本课所学的重点难点,进行 有针对性的练习,如中山陵的历
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可以借助教辅资料或互联网资源, 查找相关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民国时期政治文化背景简述
政治背景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 生了很多重大的政治事件。例如,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北 洋政府时期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则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文化背景
民国时期的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一方面, 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 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 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出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 现代化进程。同时,民国时期还出现了很多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巍巍中山陵》的创作背景
在创作《巍巍中山陵》时,刘大杰深入了解了中山陵的历史 和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山陵的雄伟气势和民 族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历史意义。
《巍巍中山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与历史的交融
《巍巍中山陵》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山陵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意义, 更通过文学手法将读者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民族精神。
《巍巍中山陵》课文赏析
《巍巍中山陵》课文赏析
《巍巍中山陵》课文赏析
(1)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
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山先生才有身后葬身于此的愿望,而又正因
为钟山的地形、环境,方才衬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2)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垂直高度差超过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接着用“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对平台见景进行总写,而后分写“阳光灿烂”和
“日出日没之际”两种情况,条理清晰,层次井然,一
步步带我们进入一个美仑美奂的建筑艺术殿堂的同时,
也让我们领略了文章结构艺术的严谨与精巧。
此外,古典风味浓厚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如“远
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一句,对偶、比喻综合运用,有声有色,动静相宜。
又如
喻晴日见景为“工笔长卷”,晨昏见景为“泼墨山水”,独具匠心地将景色与国画技法相结合,显得形象而生动。
句式上多用短句,节奏明快,音律和谐,与内容相得益彰,描绘出了平台所见壮丽阔大的景象。
这篇说明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中山林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谨慎的象征。
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感情。
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第12课《巍巍中山陵》巍巍陵园,高山仰止
巍巍陵园,高山仰止
——分析《巍巍中山陵》中说明对象的特点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精彩的事物说明文。
作者把中山陵的特点落在“巍巍”两字上,分别从地势、建筑、人格这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地势“巍巍”
★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南北宽度约3千米。
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这座山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山陵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城东郊的钟山南麓。
其实钟山并不是一座很高的山,主峰海拔约为460米,但是在周围丘陵和平原的衬托下,钟山显得异常雄伟。
于是,建造在这样环境中的中山陵也尽显雄奇壮丽,巍峨高耸。
二、建筑“巍巍”
★陵园用地面积2000多亩,前后施工6年。
★正面的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
★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
★祭堂与南端入口处石坊的水平距离为700米,垂直高差为73米。
在具体说明中山陵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确凿的数据,不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使人信服,还生动地体现了中山陵陵园建筑的“巍巍”。
三、人格“巍巍”
★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
★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
他的“博爱”精神、“天下为公”的思想,为世人所称颂。
在南京钟山建陵是遵从了他的遗愿。
陵园的设计处处着眼于孙中山先生的“巍巍”精神,体现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
巍巍中山陵说明方法
巍巍中山陵说明方法巍巍中山陵,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畔,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和纪念建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于1926年开始修建,1931年建成,并于195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杰作,被誉为“古代工艺和现代意识完美结合的代表”。
巍巍中山陵的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的特色,取意于孙中山先生“联合世界,以中舍外”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平、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中山陵的总面积约为8.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山陵实体,高约29.9米,建筑面积4442平方米。
它由山门、墓道、墓门和祭堂组成,富有排比对称的设计。
整个陵墓为黑色和白色相间的方形建筑,寓意着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进入中山陵的正门,首先是山门,上方镶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大字“中山陵”。
山门两侧是两个汉白玉的石狮子,寓意着威猛和庄严。
通过山门进入墓道,两边是六组石雕,分别是孝子、忠臣、忠烈、义士、民众和革命烈士。
这些雕塑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先烈的敬意和记忆。
墓道的尽头是墓门,墓门正上方刻有“中山陵”和“权谏海内存光诲”的字样,寓意着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家、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墓门正中是祭堂,祭堂是中山陵的核心区域,用于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仪式。
祭堂内设有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孙中山先生坚定、威严的形象。
在雕像的周围是24座花岗岩雕像,代表孙中山先生的国家和民族思想。
祭堂内还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图片、文物等珍贵文物,供人参观。
除了以上的主要建筑外,中山陵还有北公园、南山、思念亭等景点。
北公园是一个宽广的广场,可以容纳数万人举行集会和游行。
南山是中山陵的后山,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园。
南山上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致南京市民的信和捐献建筑经费的名单,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南京市民的感谢和敬意。
思念亭是中山陵最高点的景点,从思念亭可以俯瞰整个中山陵和美丽的玄武湖。
《巍巍中山陵》教案二:领略中山陵的建筑之美
巍巍中山陵,是我国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于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是一座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技术的杰出建筑作品。
走进中山陵,不仅可以受中国近代历史,也可以领略到中山陵的建筑之美。
本篇文章就来探究一下中山陵的建筑之美。
一、整体建筑风格中山陵整个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华,融合了各个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既高大、雄伟,又优美、精致的建筑艺术,整个建筑所展现的意境和气势,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整座陵墓高达61米,前后两个石狮子,意味着将孙中山先生生平中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劳动,借以垂范子孙。
二、建筑的主体——大殿中山陵的主体建筑是大殿,是一座巨大的矩形建筑,大殿长82米,宽41米,高约29米。
整体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十分相似,属于经典的中国式建筑,不同的是中山陵的大殿拥有现代建筑的技术条件和材料,展现出来的是材料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建筑的配套设施中山陵虽然是一座陵墓,但其配套设施一丝不苟,与今天现代化社会的建筑标准也丝毫不差。
它的配套设施包括了一座纪念馆、一座民俗博物馆、一座游客中心和一个音乐广场,将中山陵的建筑艺术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够在中山陵的陵墓之余,领略到中山陵周边区域的文化精髓。
四、建筑的花园景观中山陵的建筑艺术之美同样体现在其花园景观之中。
陵墓周边还有芦芽山、段腰阁、石舫、望江亭、清凉阁、无锡山、碑廊、古砖古瓦、名贵花木等标志性景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品味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理想去处。
五、建筑的艺术魅力中山陵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建筑设施之中,也表现在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真正理解上。
整个建筑的建造历程,也是重建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历史时期情感和认知,展现出来的是经典文化和现代追求的完美统一。
对于国家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的形象塑造,也具有无穷的启示作用。
总结:中山陵的建筑之美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它的建筑风格、建筑主体、配套设施、花园景观和艺术魅力让人们领略到了这座陵墓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说明文“十五字”法:
明对象 抓特征 理顺序 找方法 品语言
通读全文,你能在文中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 • 明对象 • --------中山陵 • 抓特征 • --------巍巍(高大) • 理顺序 • --------空间顺序 • 找方法 • -------列数字等 • 品语言 • -------准确、生动
中山陵石牌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刻有孙 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 色, 是一中西合璧的杰作。
墓 道
中山陵墓道,这是一条缓长的坡道,大道两旁密植着众多 树木,郁郁葱葱,使这条墓道形成了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
陵门
中山陵陵门,屋顶为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顶的设计采用了 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屋身用花岗岩石砌成,正中拱门楣上镌 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的金光大字。
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 在准确的基础上,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一 般有两种:一是平实说明;一是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就是用一些平淡朴实的语言进 行说明,而生动说明就是用一些形象优美 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写,也是为了更好的 说明事物。
阅读第九段,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 ①平实说明: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步 至54步不等,共290级。 • ②生动说明: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 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桥津,行人 车马…… 赏析: 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从碑亭到 祭堂石阶的分布情况。 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平台远眺的奇妙景色。
碑亭
中山陵碑亭,亭内正中立高达8米的石碑一座,上刻 “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 一日”,出自谭延闿手笔。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 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碑亭题字祭堂ຫໍສະໝຸດ 观中山陵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外壁 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正面 双檐连接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三个圆券门分别刻着“民族”、 “民生”、“民权”六字。
祭 堂 室 内
祭堂室内,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为黑色大理石,左右 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室内正中偏北, 是一尊大理石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坐像,雕像端坐平视,神 态安详,栩栩如生。
墓室内部
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 卧像及中山先生的大理石 棺就安放在这个圆形凹穴 中,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 栏以供瞻仰。
孙中山
孙中山的思想: 民主博爱 天下为公 孙中山的贡献:领导中国革命推翻 封建帝制
中 山 陵
自主学习1
快速阅读课文5-11小节,填写示意图。 (并用横线在文中划出相关部分)
自主学习稿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为大家介绍中山 陵的?)
北
墓室
祭堂 石阶 碑亭 石阶
平台
小屋
陵门 墓道
小屋
石牌坊
石 牌 坊
总结归纳
• 这篇说明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 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 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 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 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1段 第2-4段
交待了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
说明中山陵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 方案的择优和兴建情况。 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 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陵园 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
第三部分 第5-11段
第四部分
第12段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
巍巍中山陵
阅读第二段:讨论
这篇文章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 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 呢?
优美自然风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使 钟山显得雄伟壮观,作者正是借钟山的气势来 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阅读第四段:讨论
这篇文章是介绍中山陵的,那么作 者介绍钟形的设计又有什么用意呢?
钟形的设计与陵墓所在地钟山相吻合,同时彰显了孙中 山的博大胸怀、伟大人格和不朽业绩,进一步验证中山陵的 “巍巍”
本文的说明顺序:
1.由南到北 2.由下到上 3.由外到内
空 间 顺 序
本文抓住中山陵什么特征来写的?作者 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征的?
巍巍
“巍巍”是高大的意思。一语双关,既是 实指中山陵特征,又是暗喻孙中山精神崇高。
孙中山名言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 勿待明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 样爱国。
巍巍中山陵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 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 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 勋。他领导人民推翻清王朝,结束 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一个伟大历史功 绩。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史 上的一座丰碑,他不屈不挠的革命 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至今仍然具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