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12章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一、概念题1.名义汇率答:名义汇率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影响名义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相对利率水平和贸易平衡情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这些因素均可以单独决定两国之间的名义汇率,并由此产生了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等汇率决定理论。

公众预期对汇率水平能产生影响。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反映的是两种货币之间供给和需求的状况。

公众预期是公众对这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判断,反映出公众对某种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因此可以影响名义汇率的变动。

例如公众认为甲货币对乙货币应该升值,就会有更多的人卖出乙货币、买进甲货币,乙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甲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反映在自由浮动外汇市场上就是甲货币对乙货币的名义汇率的上升。

2.开放经济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严格来说,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个人可以和本地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发生自由的业务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经济中,货物进出口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存在限制。

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率来表示。

3.出口答:出口是进口的对称,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

将一定时期内所有出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出口总额,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的水平。

4.进口答:进口是出口的对称,指一国本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二版) 第12章开放经济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二版) 第12章开放经济

分工前
英国 美国
小麦

劳动天数 产 量
(吨)
150
120
劳动天数 50
100
120
100
产量 (吨) 100
100
240吨小麦,200吨酒
分工后
英国
美国
240吨小麦,400吨酒

200个劳动日产酒400吨
小麦
200个劳动日产小麦240 吨
分工之前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分工之后
120人(劳动1年) 80人(劳动1年) 1单位酒
100人(劳动1年) 90人(劳动1年)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
220人(可产220/100)
=2.2单位毛呢
170 人 ( 可 产 170/80 )
=2.125单位酒
/
局限性
斯密错误地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把交换作为人类固有的 本能。而实际上,分工先于交换而出现,是交换产生的前提。 此外,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 展的必然结果。绝对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 国家能否通过对外贸易获利这个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为静止 的世界,因而理论中所得出的参加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 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的长远利益。而且 该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当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贸易格局也随之 发生变化的情况。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限制
1
运输成本的限制
2
不完全竞争的限制
3
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最新经济学基础第十二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经济学基础第十二章-财政政策教学讲义ppt课件
11
MPC和MPS
关系:MPS = 1 – MPC
IN GOD WE TRUST
MPS = .25
IN GOD WE TRUST
IN GOD WE TRUST
IN GOD WE TRUST
MPC = .75
12
乘数效应
乘数是最初的总支出的变化所引起的总支 出的无数次循环开支后总额的倍数。
K=1-M1 PC
痛经
1.气滞血瘀:气海、地机、太冲(加热疗) 2.寒湿凝滞: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 3.肝肾不足: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
太溪。 4.气血虚弱: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 5.中极、次賿---热疗法
(十四)产后宫缩痛 1. 关元、合谷;2.十七椎、腰阳关、三阴交(加热疗) (十五)产后乳少 1. 气虚血弱:膻中、乳根、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热疗) 2. 肝郁气滞:太冲、内关、膻中、乳根(热疗)、少泽; 3. 对证选穴:膻中、乳根(热疗)膻中、少泽(热疗)。 (十六)产后血晕 1. 血虚气脱: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 寒凝血瘀: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十七)产后腹痛 1. 血虚: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加热疗) 2. 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3. 血瘀: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十八)绝经期综合征 辩证选穴: 1.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2. 心血亏损: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3.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加热疗) 4. 痰气郁结:中脘、膻中、气海、丰隆、三阴交。
只要MPC大于零的,消费者将会将减税的一部分用 于消费。最初的消费增加=MPC×减税额 总需求累积增长的数额等于最初减税数额的倍数。 支出的累积变化=乘数×最初消费的变化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二、判断题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对)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错)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X)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X)《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A、鸡蛋价格上升B、良好的天气情况C、牛奶价格上升D、收入上升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黑市交易D、A和C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8.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D)。

西方经济学十二章h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西方经济学十二章h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2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假设条件

国民收入决定




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 的;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 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 影响; 价格水平既定; 利息率水平既定,不考虑利率变动对国民收水平的影响; 投资水平既定
10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三、投资函数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而投资者的 决策又依赖于对该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利息率越高, 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显然,投资是 利息率的减函数。
11
资函数为:I=f(r) 线性函数为:I=e-dr (其中,e为自发投资,d为投资的利率弹性,dr为引致投资)
自发 投资
• 自发投资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
引致 投资
• 引致投资则是由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的变动 所引起的投资,且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 费水平变动呈正向关系。
12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函数I=I(r),是 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表明随着利率的上升, 投资需求量减少。
投资函数I=(r)
实际利率r
①消费总为正数;
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呈同方向变化; ③消费的增加不如可 知配收入增加的快。
6
云南大学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决定
⑸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Y
⑹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之 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12章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12章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考点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例题1-2016年单选题】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是()。

A.财政支出结构B.财政支出规模C.转移支付规模D.转移支付结构【答案】B【解析】财政支出规模是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国际常见)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1)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到底被拿来做了什么事(是用于办教育了,还是加强了国防)。

(2)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办教育的钱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提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

利用这一分类体系下的统计数据,能够从微观层面清晰地追踪政府财政支出的去向和具体用途。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提示】利用这一分类体系,可以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还是收入再分配(转移性支出比重大)。

(三)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1.2007年开始,我国参照IMF组织的要求,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

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适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3.中国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中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一般公共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为(2020):(1)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2)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卫生健康、城乡社区、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灾害防治应急管理支出;(3)农林水、交通运输、资源勘探工业信息、商业服务业、金融、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粮油物资储备;(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债务付息、债务发行费支出。

经济学基础第12章

经济学基础第12章

经济学基础第12章第⼗⼆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节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平的这些短期⽬标⽽实⾏的各种税收和财政⽀出的变化,通常叫做财政政策。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由政府⽀出和政府收⼊两部分构成,其中政府⽀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付,⽽政府收⼊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政府⽀出(⼀)政府购买⽀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进⾏⽇常政务或公共投资必需的商品和劳务⽽形成的开⽀。

如,政府的基本建设⽀出、国防⽀出、⾏政管理费⽀出等都属于政府的购买⽀出。

它是⼀种实质性⽀出。

(⼆)政府转移⽀付政府的转移⽀付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偿地转移给企业或家庭,由他们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形的财政⽀出。

如,政府的社会保障⽀出、利息⽀出、企业补贴⽀出等。

另外:政府⽀出中还有⽐较重要的⼀项就是政府债务的利息⽀付。

三、政府收⼊财政收⼊按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主要来源)和公债收⼊。

(⼀)税收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为税。

(⼆)公债1、公债是指政府运⽤国家信⽤筹集财政资⾦⽽形成的以公众的债务。

2、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政府的债务。

3、中央政府的债务⼜叫国债,⼀般分为3种: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长期国债。

4、公债的特点:(1)公债的债务⼈是国家,⽽债权⼈是公民个⼈,双⽅并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2)公债是⼀种国家信⽤,其基础是以国家的税收⽀付能⼒为保证;(3)公债的清偿不能由债权⼈要求法律强制执⾏;(4)公债发⾏的信⽤是⽤国家的政府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发⾏条件中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四、预算⾚字与政府债务政府的预算⾚字等于政府⽀出减去政府收⼊。

如果政府的预算⾚字通过发⾏政府公债的⽅式来弥补的话,那么政府预算⾚字就等于政府新发⾏的债务总量。

(⼀)政府债务1、预算盈余或预算⾚字是指在某⼀即定时期内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与政府⽀出之间的差额。

预算盈余(⾚字)=税收-总⽀出(政府购买+转移⽀付+利息⽀付)若结果为零,则预算平衡。

经济学基础12第十二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12第十二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12第十二章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开放经济习题答案【案例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波动提示:本周期初始阶段,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增长的原始动力,之后,改革动力释放完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放缓,而亚洲金融危机又恶化这种趋势,进入谷底,此后,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刺激经济复苏,伴随99年后东亚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外部经济环境趋好,我国经济进入下一轮增长。

【案例讨论】让“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示:为了促进消费,政府在居民购买家电和汽车方面进行补贴,并且完善农村电网,并征收利息税以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并采取了其他措施。

进一步促进消费,政府需要根据现阶段特点,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保障,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着手。

【案例讨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提示: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增加;使出口品价格相对上升,出口下降;外贸盈余下降。

【案例讨论】中美贸易摩擦会否愈演愈烈?提示:中国提升出口产品附加价值,美国增加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

【复习与练习】一、选择题1.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 复苏、衰退、萧条、繁荣B 复苏、衰退、繁荣、萧条C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D 复苏、繁荣、萧条、衰退2.当某一社会经济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A 经济的生产能力超过它的消费需求B 总需求逐渐增长,但没有超过总供给C 存货的增加与总需求的减少D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3.现在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周期是指()A 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B 人均GDP值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C GDP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D 以上各项都对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增长的是()A 投资的增加B 就业人口的增加 C发展教育事业 D 人才的合理流动5.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 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 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 GDP不仅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反映经济福利程度D 以上说法都对6.小李欲出国一趟,需要从银行购入美元外汇。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经济学概述一、课题实训题1.经济学企图摆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要研究造成农产品的减产的因素,这种减产本身是否具有什么规律,等等。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研究造纸厂造成农产品减产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从造纸厂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人从造纸厂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减产的角度出发,认为是一件坏事。

2.(1)拼车是在交通拥挤、交通费用较高等条件下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拼车的人出于以下几个目的:车费分摊、避免等车,节省时间。

(2)通过上述分析,拼车可以减少自己外出的费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课后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B2.B3.B4.C5.B6.D7.C8.A(二)判断题1.F2.T3.T4.T5.F(三)简答题1.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答: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于一个人类面临的矛盾,就是资源的稀缺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问题的解决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稀缺意味着人类必须做出选择,而资源的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这个1问题是要考察你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对资源的稀缺性与多种用途又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如果仅从概念上区分是比较简单的,他们无非是回答了不同的问题,一个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另一个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不同问题时,很显然一个是存在一个价值判断体系的,另一个不存在这种价值判断体系。

上课课件 《经济学基础(第2版)》林根祥

上课课件 《经济学基础(第2版)》林根祥
(2)曲线AF上的任何一点都实现了大炮和黄油最大 产量的组合,是有效率的,但到底生产多少大炮和 黄油?
(3)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 到AF曲线(如G点上),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 用?
(4)怎样才能使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超出 AF曲线(如H点上)?
2021/1/24
《经济学基础》(第2版)
2021/1/24
《经济学基础》(第2版)
13
一、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
2.规范经济学
• 与实证分析法相对应的是规范分析法。
•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 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 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 准。
• 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
3.混合经济
• 混合经济是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
2021/1/24
《经济学基础》(第2版)
10
四个问题的解释:
(1)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 ——资源稀缺(经济学的根源) (2)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 • ——资源配置(微观经济) (3)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 • ——资源利用(宏观经济) (4)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 • ——经济制度(效率)
1.实证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 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 效果。
• 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的问题。 • 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
移,是说明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实证科学,其结论可以用经济 事实来检验。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和提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和提示

《经济学基础》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和提示第一章经济学概述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选择题1.C2. C二、判断题1.√2. √3. ⅹ三、综合分析题提示:主要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来说明。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选择题1.C2.B二、综合分析题提示:围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涵和范围,利用身边的实例来进行区别。

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选择题1.A2. B二、判断题1.√2.ⅹ三、综合分析题提示: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来阐述。

第二章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选择题1.A2.A3.A B4.A C5. B C6.A C二、判断题√√ⅹ二、综合分析题1.提示:根据书中所列需求表,画出需求曲线。

2.提示:(1)左移;(2)右移;(3)右移;(4)右移;(5)右移。

第二节供给理论一、选择题1.B二、综合分析题2.提示:(1)左移;(2)左移;(3)左移。

3.提示:右移、右移、左移。

4.提示:左移、减少、右移。

第三节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综合分析题提示:(1)需求向右下方倾斜,供给垂直不变;(2)均衡价格为8元,均衡数量为8000;(3)略;(4)均衡价格为12元,均衡数量为8000。

第四节弹性理论一、选择题1.B2.B3.A4.B二、案例分析题提示:(1)略;(2)一般来说,某商品(如本例中安全帽)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这类现象。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选择题1.D2.A B二、判断题1. ⅹ第二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选择题1.A2.B3.A二、判断题1.ⅹ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选择题1.A2.B二、判断题1.ⅹ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一、选择题1.D2.D二、判断题1.√2. ⅹ三、案例分析题提示:老王主要运用了消费者剩余理论,事先预想的价格为15元,商品的效用是同样的,而实际花费的是12元,得到了3元的消费者剩余。

经济学基础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的知识

经济学基础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的知识
专门贸易
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 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构成的一国的 专门贸易总额。
目前采用专门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意、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对外贸易额 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 是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总额。包括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 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 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用比 重表示。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对外贸易与 国际贸易地理
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 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
贸易。但事实是两国仍在进行贸易活动。
如何解释?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19 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他于 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发展和完善了古 典政治经济学,成为当时最著名 的经济学家。
大卫·李嘉图 ( David Ricardo )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与汇率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对外贸易与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 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 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经济学基础pp12

经济学基础pp12
目录
四、 产业内贸易理论
3. 规模经济论
大规模高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
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
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 互作用。
目录
目录
模块一 毛呢换葡萄酒:国际贸易理论
目录
历史上,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生产 一定数量的毛呢,英国需要90人劳动一年,葡萄牙则需要 100人劳动一年;酿制一定数量的葡萄酒,英国需要120人 劳动一年,葡萄牙则只需80人劳动一年。因此,英国发现 对自己有利的办法是向葡萄牙输出毛呢以交换葡萄酒, 反过来看葡萄牙,输出葡萄酒来交换毛呢也是有利的。 最后,英国集中生产毛呢,葡萄牙集中生产葡萄酒,然
的货币就会升值。一旦两国间价格比变动,两种货币间的汇率也会随之变
动。西方学者认为,购买力平价论尽管在短期内并不准确,但在长期内却 能为汇率的变化趋势提供合理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购买力平价理论 还指出了货币间兑换的实质,即购买力的比较。按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期
的货币贬值率和汇率水平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汇率越高,预期的汇率贬
目录
三、 汇率和利率的关系
(一)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资金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国的 国内利率等于另一国的利率与本国货币汇率的预期变化率之差。本国利率
式中,R为本国利率;R w为外国利率;ΔE
e为本国货币汇率的预期变
目录
三、 汇率和利率的关系
(二)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之间价 格水平的相对变化。若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相 对于另一国的货币来说下降了,那么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相应地另一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4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价格是现金的价格。通 货膨胀会导致现金的实际利率为负。 3.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总水平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总水平的影响与预期和时间 长短有关。一般说,在短期内预料之外的于需求拉上的 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高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 利润空间拉大,企业会增雇工人扩大产出,使就业和国 民产出增长。长期里,工人工资与物价变动的“时差” 消失后,通货膨胀使就业和产量增加的效果就会消失。
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
经济学基础
黄泽民 编著
1
《经济学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12 章
· 第3编〗 〖
宏观经济现象
2
《经济学基础》
· 第 12 章〗 〖
本章内容
目的要求
失业现象 通货膨胀现象 经济周期现象
了解宏观经济现象 了解其成因与类型 了解其影响
3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1 失业与失业率 1.失业 (1)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和参加社 会劳动意愿的人,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工作岗位, 而在规定时间没有获得就业机会的状态。 需要注意:第一,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 业者;第二,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第三,在 校学习者不叫失业者;第四,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 不积极去寻找工作的人不统计在失业者中;第五,有些 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 统计数字。
4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1 失业与失业率 (2)失业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危害 首先,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数量上的浪费。不同于 机器之类的资源长期闲臵仍能保持其绝大部分效能,劳 动年龄以内,劳动力闲臵一年就浪费一年,无法弥补; 其次,失业会造成劳动力质量上的损失。失业中断 了劳动者边干边学的进程,呈为技术上的落伍者;再次, 失业造成社会财富浪费。本可由失业工人创造的社会财 富没有被创造出来,相当于这部分财富被扔掉; 又次,失业造成失业者的困苦和人格尊严伤害。失 业者在贫困和痛苦中挣扎,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 影响情绪和家庭生活。
9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2 失业的类型 1.三种基本类型 (1)摩擦性失业与季节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 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如更换新 工作、新职业的等待;因为生育而休假等等。在这种情 况下,产生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即使在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时也会存在。其性质是劳动者 和工作岗位匹配过程中所形成的短期性失业。
17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2.通货膨胀的衡量 衡量通货膨胀水平通常使用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 率是—个时期的价格指数比另一个时期的价格指数增加 的百分比,即: 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 上期价格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一般包括三种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3)GDP平减指数。
Y-Y * =- a(u-u *) Y*
15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1.通赞膨胀的含义 在本质上,当流通中纸币发行量超过它所代表的贵 金属货币需要量,就发生通货膨胀。在现象上,通货膨 胀表现为是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在时空上,通货膨胀 是指物价水平相当幅度地普遍持续上涨。在理解这一定 义时,必须把握以下四点: (1)反映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是各种物品的平均价 格水平,不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物品的价格,而是所有 商品和劳务的总物价水平。
27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5菲利浦斯曲线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 间的关系,如图12-3所示::
21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3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 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如图12-2所示:
其过程有 三个波次价格 变动: a→b, b→c, c→d,
22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3 通货膨胀的成因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由于市场势力造成的。其过程是: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资率上升导致物价水 平上升,物价水平上升反过来又刺激工资率上升,形成 工资-价格螺旋。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导致工 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这类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市场 势力,也会通过提高产品的垄断价格,导致利润推进的 通货膨胀。 另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使成本提高,使供给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形成通货膨胀。
19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2 通货膨胀的分类 (3)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它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即年物价上涨幅度在10-50%(有的经济学家定义在 100%)的通货膨胀。对一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 不利影响。
(4)恶性通货膨胀。它是指年物价上涨幅度在50% (有的经济学家定义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发生时, 物价持续上涨,价格扭曲,货币体系崩溃,正常经济秩 序遭到破坏,会导致经济崩溃乃至政府更迭。
24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3 通货膨胀的成因 4.国际传导型通货膨胀 这是从国内国外区别来看的通货膨胀,本质上还是 归类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当一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生活消费品时,如果这 些商品的国外价格上升而本国对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缺乏弹性时,就很容易引起国外通货膨胀的传入,而导 致本国的通货膨胀。
16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2)物价是有“相当幅度”的上涨。如果每年的物 价水平尽管是持续上涨但上涨幅度很小,那就不能说是 通货膨胀。这就有一个“临界值”的问题,究竟物价上 涨多少才算是通货膨胀?这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具体情况 而定。 (3)物价是“普遍”上涨。物价上涨不是局部地区、 某种或某几种物品,而是全局性的、全社会性的、所有 地区的所有物品都在上涨。 (4)物价是“持续”上涨。—般以年为单位观察, 如果—年内上半年上升了5%。下半年又下降了4%,则 不属于通货膨胀。
18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2 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划分 (1)爬行的通货膨胀。它是指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 不超过2%-3%,同时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状态。它被看 做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国外,被认为是能 够刺激社会需求,是一种无害的通货膨胀。
(2)温和的通货膨胀。它是指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 在3%-10%之间的通货膨胀。它使老百姓感到一定压力, 但心理上尚可承受。
25
第 12章
12.2 通货膨胀现象 12.2.4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受损,使利润收入者受益, 后者的收益往往是以前者的牺牲为代价的。 通货膨胀对人们所拥有的财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 们拥有的财产或债务的种类。 2.通货膨胀对资源配臵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中,各行业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与成本上 升往往具有盲目性,因而会扰乱价格体系.引起资源配 臵的失调,降低整个经济的效率。
失业人口 平均失业周数 失业率= 100% 劳动力人口 52周
8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1 失业与失业率 (3)实际失业率 这是人们平常接触到的失业率,包含自然失业率和 经济衰退失业率在内的失业率(劳动统计部门公布的失 业率数据,一种含有季节性失业成分,另一种剔除季节 性失业成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将后者作为失业率 的更准确描述):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衰退失业率
5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1 失业与失业率 2.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在不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 业,但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仍然有人处在自然 失业状态(即下面即将论述的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 业)。此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 率。这是一种常态的失业率,即正常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l00% 所谓自然失业人口是指摩擦性失业人口与结构性失 业人口之和。经济学家估计自然失业率为5%左右。
13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3 失业的产生与失业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失业的产生及其原因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失业的根源是总需求不足。 失业是均衡就业量没有达到充分就业量的一种劳动力闲 臵状态,可以用图形12-1来表示这种情况:
14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3 失业的产生与失业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失业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奥肯定理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 经验统计规律。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用奥肯定律表 示。这—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 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 入增加2.5%。其一般公式为:
12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2 失业的类型 2.自愿性失业与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是指不愿意接受现行市场工资率(认 为过低),而宁愿选择退休或享受失业保险,相对于现 行市场工资率而偏好闲暇所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率而找不到 工作所形成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
6
第 12章
12.1 失业现象 12.1.1 失业与失业率 (2)经济衰退失业率 这是经济周期波动,确切地说是经济衰退造成的失 业率,排除了自然失业率成分。这类失业率有2种衡量 方法: 第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失业率:
失业人口 失业率= 100% 劳动力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