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达标训练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1.以下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2.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示区(如下图)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沙雕展示区.此次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表达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会越枯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分发生了( )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熔化3.如下图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在以下各图中,能正确描绘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5.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场的.根据对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夏天吃雪糕凉快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6.如下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展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展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参加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8.因其神秘的视觉效果,每年春晚完毕后,魔术揭秘总会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如下图,魔术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原因是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掺有下表中的物质是________,主要是利用该物质___________的性质.9.上海世博会使用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Array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10.林那么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那么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那么徐用自己的智慧保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那么徐看到的“雾气〞是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11.如下图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12.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例如中的形式,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好.三、简答题(9分)13.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4.(10分)在“探究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搜集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1)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2)该晶体熔点是____________℃.(3)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4)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15.(12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如下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测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液体外表的大小;②液体________的上下;③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3)进展实验、搜集证据(针对猜测①)①取两块一样的玻璃板.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一样的酒精,使两滴酒精外表大小明显不同,如下图.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____一样.④假设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外表的大小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16.(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到达90 ℃时,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所示.(1)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2)请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3)由实验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拓展提升】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丁所示.请你答复:(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2)图丙中,__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比拟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一样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丁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微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A.3.A.4.C.5.C.6.C.7.A.8.醋沸点低9.熔化汽化(或蒸发)10.液化汽化(或蒸发) 吸11.晶体固液共存12.电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日光灯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13.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向下飘,因为它的温度降低,密度变大.14. (1)海波 (2)48 (3)固液共存状态 (4)温度逐渐升高15. (2)②温度③外表附近空气流动(3)③外表附近空气流动快慢(4)有关 (5)控制变量16. (1)94 (2)如下图(3)当地的大气压偏低(或水不纯洁等,合理即可)【拓展提升】(1)92 (2)BC 增加(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或水的比热容大或冰的比热容小)(4)98 低于(5)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试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人体正常体温是()A. 35℃B. 36℃C. 37℃D. 38℃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 凝固B. 升华C. 凝华D. 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冰雪消融B. 雪松生成C. 露珠生成D. 冰瀑生成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 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C. 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7.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A. 晶体的凝固过程B.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C. 晶体的熔化过程D.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8.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A. 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 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C. 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D. 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9.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这是升华现象B.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凝固现象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这是熔化现象D.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液化形成的10.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 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升华现象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1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2.“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凝固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二、填空题1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沪科版(解析版)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答案】B【解析】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答案】B【解析】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因为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镜片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了水,故D错误。
故选B。
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A.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分别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会高于39.5℃2.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A.10℃B.20℃C.35℃D.55℃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压强约为6110Pa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第4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B.该物质的熔点为4℃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12min7.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8.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以上都可以9.如图所示,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3.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4.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7.雷州半岛常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今年2月21日我市在廉江高桥镇发射了6枚火箭,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凝华、液化D.升华、液化8.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A.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9.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10.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测试卷(沪科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重点题型+基础卷】重点题型归纳题型1:温度与温度计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是23℃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7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100℃【答案】B【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6~37℃,故A不符合题意;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40℃,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小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答案】热胀冷缩-22【解析】[1]大部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越往下越大,因此应读零下,读数为-22℃。
3.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
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2);【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解析】[1][2][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等。
故操作中正确的是图丁;甲乙两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题型2:判断物态变化及其现象4.“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
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A.熔化和凝华B.液化和汽化C.汽化和熔化D.凝固和升华【答案】B【解析】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
故选B。
5.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鹅塘明梅村山顶树上挂的冰柱B.钟山十里画廊荷叶上晶莹的露珠C.富川麦岭田野里凝重的霜D.姑婆山山顶轻柔的雪【答案】B【解析】A.冰柱是由于水的凝固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水蒸气的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霜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雪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练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测试卷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温度、温度计、体温计1、4、10物态变化2、3、5、7、8、9、10、11、12、13、14、15、16水资源危机、节约用水 6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D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山东省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房间的温度解析: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山东省冬季的最低气温是-13 ℃左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人感觉舒适的房间的温度为22~26 ℃.2.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解析:由图知: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可以判断海波为晶体,故A错、C 正确;海波在AB段吸热,固态海波升温,故B错;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为8 min-4 min=4 min,故D错.3.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解析: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但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同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4.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解析:体温计的示数是38 ℃,它的分度值是0.1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体温计的液柱不会自动下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5.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解析: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发生即达到沸点,并且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6.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主要措施就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C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7.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凝华B.熔化C.汽化D.凝固解析:冰块“消失”,是从固态变化为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B正确.8.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A )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解析: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项符合题意;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属于汽化现象,故C项不符合题意;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某物质从200 ℃开始熔化,直到250 ℃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升高,并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所以是非晶体.10.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91 ℃,从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液态(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解析: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如题图所示水的温度是91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11.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钨的熔点是3 410 ℃,它的凝固点是 3 410 ℃.解析:晶体是固态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结束,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灯泡的灯丝是由钨制成,它的熔点是3 410 ℃,同种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也是3 410 ℃.12.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 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试管壁有小水珠,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解析: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温度计C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13.有一天,李蒿捡到一个打火机,他淘气地将打火机的出气口拔了下来,只听“嗞……”的一声,里面的东西喷了出来,李蒿吓得把打火机扔了出去.过一会,当他去拣地上的打火机时,发现周围的石块上结了一层霜.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凝华.解析:把出气口拔出后,打火机里的液体会迅速汽化,汽化吸热,使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石块上.三、实验探究题(14题16分,15题18分,共34分)14.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水银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 357酒精-117 78(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甲(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如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质量不同.(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写出一种即可).解析:(1)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 ℃,水银的沸点是357 ℃,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在水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都等于水的沸点,而由于水底部的压强较大,汽化产生的气泡体积较小,越向上水的压强越小,气泡的体积也越来越大.(3)由图3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4)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水太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当水质量适量,水的初温不低时,可能是火力太小.所以要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度或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等.15.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1)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67 ;(2)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甲(选填“甲”或“乙”);(3)该晶体的熔点是78 ℃;(4)该晶体在76 ℃时 ,处于固体(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甲从第8 min温度保持不变,但第10 min温度为67 ℃,明显降低,所以错误;(2)由数据知,甲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为晶体;乙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为非晶体;(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78 ℃不变,所以熔点为78 ℃;(4)晶体在76 ℃时,未达到熔点,还没开始熔化,为固态;(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四、简答题(共14分)1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样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此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液化、凝华、熔化.(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熔化.解析: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是液化,变为小冰晶,是凝华,液化、凝华都放热;小冰晶变成小水滴是熔化,吸热.。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疫情期间坚持做晨检。
小明某早晨测量体温时,示数为36.3℃,他应该判断自己的体温()A. 偏低了B. 属正常C. 偏高了D. 无法确定2.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 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3.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
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A. 0℃B. 36.8℃C. 68℃D. 100℃4.有一天小明要出去买菜,因为还是在疫情期间,他戴好口罩,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到超市门口,保安人员拿着测温枪往小明额头上扫了一下,测温枪显示的示数是36.3℃,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明的体温不正常 B. 小明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C. 戴好口罩可以隔离病毒D. 测温枪测温利用了电磁波5.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 熔化吸热B. 熔化放热C. 汽化吸热D. 升华吸热6.下列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河面上形成雾C. 深秋,草地上形成霜D. 严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7.常温常压下,酒精、汽油、水和水银(汞)四种物质都是()A. 燃料B. 导体C. 液体D. 金属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冰棒周围冒白气C. 冰雪消融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9.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 熔化B. 蒸发C. 沸腾D. 升华10.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凝华1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 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1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13.如图所示,人们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为运输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A. 汽化吸热B. 熔化吸热C. 凝华放热D. 升华吸热14.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15.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4题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2.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升华 4.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A .水凝固时放热B .水汽化时吸热C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A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6.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和凝固B .汽化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升华和凝华 7.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B .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C .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D .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8.2015年10月5 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小的凝固点C .较低的熔点D .较低的沸点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 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 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秋冬时节,沭河两岸、青峰岭水库周围经常出现浓雾,雾的构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2.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作B. 烧水时在壶口上分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 衣柜了的樟脑丸逐渐增加是汽化现象D. 霜的构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3.以下四幅图中,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图甲:该图可以反映出海波熔化的进程B. 图乙: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罐内C. 图丙: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图丁: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会变小,这是升华现象,需求放出热量4.如下图的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深秋,喷淋后在草叶上出现〝冰挂〞B. 水蒸气在凉玻璃杯构成水珠C. 夏季,推在户外的雪人没消融却变小D. 晾晒的湿衣服逐突变干5.〔1〕如图为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结曲线,以下对图象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A. 晶体凝结曲线B. 晶体熔化曲线C. 非晶体熔化曲线D. 非晶体凝结曲线〔2〕第〔1〕小题选项中的A项和C项图像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态B. BC段表示物质在放热C. EF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 GH段表示物质温度在上升6.以下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刚从水中出来,觉得特别冷B. 水烧开时冒出少量〝白汽〞C. 夏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 晾晒的湿衣服逐突变干7.以下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替代沟渠输水B.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C.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朝阳、通风处D. 给墨水瓶加盖8.以下现象,需求吸收热量的是( )A. 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霜的构成B. 雨后山上雾的构成C. 冰冷的冬天,室外湿润的衣服结冰了D. 养鱼缸里的水一段时间后变浅了二、多项选择题9.如下图的〝水浴〞加热装置中,M容器和N容器中盛的都是水,当M容器中的水被加热至沸腾时,对N 容器中水的状况判别正确的选项是〔气压为一个规范大气压〕〔〕A. N容器中的水不会随之沸腾B. N容器中的水将不时不时吸收热量C. N容器中的水温度到达100℃后不会沸腾D. N容器中的水温度不会到达100℃10.下面关于蒸发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蒸发时必需从外界吸收热量B. 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作C. 蒸发是在液面和外部同时发作的汽化现象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11.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资料,内层为导热资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如下图,开水倒入杯水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坚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 能够处于固体B. 能够处于液态C. 能够处于固、液混合态D.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三、填空题12.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资料________ 热量,________ 成液态〔填物态变化称号〕,然后按构件外形重新结晶.13.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温标,它规则在一个规范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规则为0摄氏度,把________的温度为规则100摄氏度.14.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我国第一个南极迷信调查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 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07℃ 78℃水银﹣39℃357℃15.某品牌空调器运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紧缩机经过使制冷剂不时发作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选填〝降高温度〞或〝紧缩体积〞〕.16.英国迷信家研收回〝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________〔填物态变化称号〕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逝,此进程需求 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四、解答题17.寒冬的某一天早上,爸爸送小洁上学,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路途看不太清楚。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练习题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 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2.如下图所示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冰凉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3.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 固态B. 液态C. 固液共存状态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5.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A. 氧B. 氮C. 二氧化碳D. 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B. 液化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液化后汽化8.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观点你认为合理的是()A.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和人体体温接近的温度B. 宜城夏天最高气温可以达到23℃C. 用湿抹布擦电冰箱冷冻室内壁时,抹布会粘在上面是因为水发生了凝固D. 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60℃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常看到从壶嘴中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门,看到从门里放出“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 冬天,人在室外讲话,常常会看到口中冒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热而形成的D. 通常所说的“白气”,其实质是雾状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0.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A. 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B.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D. 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11. 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积水干涸C. 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2.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汽化B. 凝固和液化C. 凝固和凝华D. 汽化和升华二、填空题1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__,此过程会________(吸热/放热).15.“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较冷,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________,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时感觉到暖和是因为________,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2020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第十二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2.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39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3.如图是邵阳市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雾的形成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雪化成水B.湿衣服变干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5.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6.如图所示,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8.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用来降温的是()9.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上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液化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升华现象10.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
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
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11.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是()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C.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D.防止水蒸气液化12.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列的哪种方法()
A.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
B. 用自来水冲洗
C. 在沸水中煮
D.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2.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 38℃,39℃
B. 39℃,40℃
C. 38℃,40℃
D. 39℃,39℃
3.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 无锡盛夏中午室外气温可达39℃
C.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 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 湖水表面结冰
B.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 点燃的蜡烛在高温下变软了
D. 水沸腾时冒出“白气”
5.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青草上的露珠
B. 冰凌上滴下的水
C. 山间的薄雾
D. 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
6.将冰块放进外壁干燥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 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 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相比不易冷却。
这主要是因为()
A. 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
B. 油层阻碍了热的辐射
C. 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
D. 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9.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固
D. 熔化
10.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B.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
11.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12.我们的家里每天都“上演”着大量的物态变化,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 放进冰箱的水结成了冰
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 煮菜时锅盖内侧出现大量水珠
D. 用湿手从冰箱取冻肉时,手会与冻肉粘在一起
13.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14.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会越甜. 这是由于加热的过程中,糖水里的水发生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使糖水中的水份不断减少()
A. 凝固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16.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 ,水的温度是________ ℃.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则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固体甲在第10分钟的状态是
________。
乙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18.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_min;加热至第1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
19.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0.干旱地区为了农作物的生长,会进行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固态的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粒或成小水滴;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人工降雨.
21.寒冬的早晨,小聪看到自家厨房的窗玻璃上布满美丽的“窗花”,他看到的“窗花”通常会凝结在玻璃的
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他使用液化气做饭时,摸摸钢瓶,会觉得温度________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________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蒸发时________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23.如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24.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甲、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图丙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26.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是做水沸腾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________;
(2)实验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直到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摄氏度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沸腾后的规律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B
6. B
7. C
8. D
9. A 10. D 11. B 12. B 13. C 14. C
二、填空题
15. 38.5;5.25
16. 乙;42
17. 甲;液态;需要
18.10;液态
19.熔化;吸;液化
20. 升华;吸收;凝华;熔化
21. 内;降低
22.10-6;吸收
23. 吸收;汽化;液化;凝华
三、实验探究题
24.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平齐
25. (1)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2)试管内物质受热不均匀,温度升高太快,实验现象不明显.
26. (1)88
(2)变大
(3)100;吸热但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