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 《政治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术语总结

高考政治 《政治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术语总结

高考政治|《政治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术语总结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什么?(重要)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地位)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宗旨+执政理念)③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性质)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思想)⑤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⑥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2、中国共产党怎样做某事?(重要)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⑥贯彻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1、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重要)(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

(3)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汇总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经济生活1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智能答: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

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活: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2互为替代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转而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3互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对生产: 1调节生产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亦然2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提供降价空间。

3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4 优胜劣汰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对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4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对投资者增强信心,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创造有利都外部环境。

4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提供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都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都社会生产都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缩小历史一流下来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或者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火主义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经济生活集锦

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经济生活集锦

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经济生活集锦2014届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考点集锦经济生活一:1.全面认识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2)价值决定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

(4)纸币的发行量。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就会引起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影响商品的价格。

2.通货膨胀解决方法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B、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增加税收)C、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D、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

E、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3.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与物价水平。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4.国家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应采取的措施(1)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生产决定消费。

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本上还要靠发展生产。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必须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4)居民的收入预期也影响消费。

这就要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因此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7)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影响着消费。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5.消费与财政、税收消费水平与国家的财政、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做好主观题是非常重要的,主观题的分值非常大,主观题的得分直接影响着总分数,那么你想知道主观题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政治必背主观题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2014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唯物论(或辨证的唯物论)包括三观: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1、自然界的物质性(小杰杰遇见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都可以这样答)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和利用规律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

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根本任务的要求2.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3.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7.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一)宏观方面1.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5.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

6.有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对国家1.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2.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6.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9.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10.有利于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11.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2.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循序。

13.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14.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对社会1.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

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内需,稳外需。

4.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5.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6.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原创精品】2014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含13年最新高考真题)

【原创精品】2014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含13年最新高考真题)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 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 下,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 局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发展。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 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使整 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 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 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 的关键。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天津 2011-12)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 7% 的经济增长是 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 标。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 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 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 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全国Ⅱ2009-39)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 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 不同。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 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国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 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 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 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 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 遇。 (海南 2008-26)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 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 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臵 于社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汇总

2014高考政治主观题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第一、经济意义描述国内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义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014届政治必背知识(大纲版)

2014届政治必背知识(大纲版)

高三高考冲刺——政治核心知识必背哲学板块:答题模式:原理内容+方法论+材料分析哲学范畴:一、(辩证)唯物论板块(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时必须用到的原理(大范畴)★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联系材料具体分析。

★2、规律客观的,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求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

联系材料具体分析。

3、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联系材料具体分析。

(二)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分析材料(具体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联系材料具体分析。

2、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联系材料具体分析。

★二、(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时必须用到的原理(大范畴)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

材料中×××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2.联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要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中的各种联系、复杂联系。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材料中×××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5、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整体处于统率部分的决定地位,部分也制约着整体。

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常识主观题答题术语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常识主观题答题术语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常识主观题答题术语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政治常识》答题模板一、关于政府的政治学依据(原因)和政治措施的公共答案(一)政治学依据(即回答“为什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政府应该行使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政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4.政府这样做的意义(1)有利于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2)有利于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3)有利于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保障和尊重人权)(4)有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5)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6)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二)政治学措施(即回答“怎么办?”)1.行使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坚持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3.自觉接受监督,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二、关于公民的政治学依据(原因)和政治措施的公共答案(一)政治学依据(即回答“为什么?”)1.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2.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4.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不正之风和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仁德教育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 (1)

仁德教育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 (1)

仁德教育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必背——经济生活部分一、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其他因素。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分配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4、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7、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坚持四项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生产的产品才算最终完成。

2014广东政治高考主观题冲刺阶段背记内容

2014广东政治高考主观题冲刺阶段背记内容

2014高考最后冲刺政治主观题背记内容经济生活模板一:关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政府:(1)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3)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6)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消费环境。

企业:(1)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2)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要努力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模板二:关于企业经营成功的措施(企业如何应对竞争?)(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其他因素(看材料而选择):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新形势下,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形成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

模板三:关于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如何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模板四: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4高考政治复习精华

2014高考政治复习精华

2014高考政治复习精华汇集多位名师的讲课笔记,经实践效果极佳,现在推荐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们在2014年高考成绩添上几十分。

一、中国共产党活动及依据:1、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贯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根据材料选择)。

永葆先进性,增强执政能力和水平。

5、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5)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6、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民主党(政协)活动及依据:1、各民主党是参政党,要行使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参与国家管理,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3、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①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能力及技巧的培养

2014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能力及技巧的培养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能力及技巧的培养高考政治主观题是学生的薄弱点,不掌握技巧容易失分,要培养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它考查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很多同学反映看到材料觉得很多点都可以写,不知道重点答哪些原理,最终一题写了十几个点才得到了一至两个点的分,这集中反映答题能力和技巧的欠缺。

一、主观题易失分点错误一、不会审题这是合肥一模问答题最后一题的第2问(多媒体展示一份试卷),题目是“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成功的哲学依据。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答案,这题8分她只得了两分,原因就是不会审题,角度切入错误,原理不清,答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意识的作用虽然切到题了,但原理又不知道展开回答,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体现在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改造世界、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错误二、脱离材料,不会阅读材料从中获取信息这是江南十校联考问答题最后一题,“结合信息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安徽建设文化强省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多媒体展示一份学生试卷)这个学生只得了4分,不会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只围绕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答,没有清晰的答题思路。

信息中明确显示了提高四个能力,我们答题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从“四个能力”切入,①凝聚引领能力----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③文化产业竞争及创新能力-----文化创新的途径④调动六千万江淮儿女建设文化强省的热情---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错误三、不会原理结合材料,只是单纯罗列原理错误四、一些细节性问题也影响得分如组织答案层次不清,罗列原理、不会结合材料分析、还有字迹不工整导致阅卷老师看不清、时间把握不好题目没写完等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份典型试卷。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经济常识基础知识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一、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任何国家和任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始终是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

2、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含义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劳动者生产力劳动工具生产对象反作用决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关系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生产关系就需要变革和调整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过程必须有许多要素的参与,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和不足,都会影响社会生产的进行。

1、劳动者的劳动(1)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1)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2)特点: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

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其生产必须借助于土地才能进行。

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都可以追朔到土地。

3、资本(1)包括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2)特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4、经营管理(1)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

(2)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5、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13个基础知识点小结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13个基础知识点小结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13个基础知识点小结基础知识导学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归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原理原理归纳: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个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同时,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也会发生矛盾。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反对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否认个人利益,更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顾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原理归纳: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在性质上,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大小之分。

另一方面,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个人活动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的制约,个人活动还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我们的政治生活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我们的政治生活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我们的政治生活政治常识整理前言我们的政治生活1. 政治及其与经济的关系2.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3. 学习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4. 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什么是政治?政治,指的是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政治与阶级:1.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2.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3.从世界范围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存在,阶级斗争就仍是政治的一种突出表现。

政治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政治植根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2.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为什么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就是阶级统治权,掌握了国家政权,就拥有了一套带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拥有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手段,使之成为最重要、最强有力的阶级斗争工具,就能制定法律,把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依靠国家政权的特殊强制力贯彻执行。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什么是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

思想政治素质主要由思想认识、思想感情和思想方法等要素组成;政治素质主要有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等要素构成。

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1.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人的其他各种素质具有主导作用2.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3.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怎样提高色相政治素质?1.要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2.亚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3.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什么是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所持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经济生活1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智能答: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

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活: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2互为替代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转而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3互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需求量减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对生产: 1调节生产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亦然2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提供降价空间。

3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4 优胜劣汰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对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4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对投资者增强信心,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创造有利都外部环境。

4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提供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都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都社会生产都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缩小历史一流下来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或者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火主义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做法:1 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 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 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我国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怎样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 根本上,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客观规律决定。

具体说,由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级状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3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做法:1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7、公司经营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⑴、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⑵、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竞争优势。

⑶、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

⑷、尊重价值规律,设备革新,人员素质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

8、就业:意义: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⑵、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状:⑴、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⑵、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⑶、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如何解决:⑴、政府:根本上应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规模,改善结构。

⑵、个人: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

树立正确就业观:⑴、树立自主择业观: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⑵、树立竞争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⑶、树立职业平等观:不歧视任何正当职业。

⑷、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就业。

9、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这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使我国各个地方、各个行业为了适应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由于生产决定分配,所以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使到我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劳动者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作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增强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多种所有者,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承认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是合法的,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多少作为确定所有者获得收入份额的依据。

这样就能够激励所有者积极地把生产要素投入于生产中,并且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使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五条(1)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生产力(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更加注重公平(3)运用宏观调空手段,调整财政、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4)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人民收入(5)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1财政的作用A集中力量办大事1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2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都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3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支持高科技研究发展,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B人民生活有保障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12、科学发展观定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1)第一要义——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核心——以人为本。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开放)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3、如何(加强)建设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温饱型——小康型部分富裕,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总目标: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

做法:(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优化结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加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实现工业化,使其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工农、城乡、地区差别扩大趋势扭转。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注:全面小康进程的特点:不平衡发展。

有条件的可以发展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1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地位: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力关键。

做法:提高国民素质,科技兴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技术创新:①效率提高②经济效益提高③国际竞争力上升④促进经济增加、方式转变(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拉动。

③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3)统筹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①加大农业可以投入。

②推动产业化经营。

③确保耕地面积。

④工业反哺农业。

农村:①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②推动城镇化建设。

③城市支持农村。

农民:①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

②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落脚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