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考热点专题透析之中国城市规划

合集下载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章节知识重点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章节知识重点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章节知识重点第一节城市的定义: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指按国家行政建制的市和镇。

(按城市规划法,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镇)现代城市定义: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居点。

(包含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化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转变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的区域。

、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

)一、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二、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三、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墨子》记载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

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从防御要求出发。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内容: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一城市化/城市病,世博理念理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1)加强城镇化管理。

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素材内容例举1‚首都变‘首堵’,房子又贵得出奇,这北京真是没法住了。

‛近两个月,北京已有过两次全城大堵车,其中一次不过是下点小雨,却导致全市140多条主要线路拥堵达数小时,许多市民为此抱怨。

交通拥堵之外,房价高企、生活成本提高、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音……特大型城市集中暴发的‚城市病‛,让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一些人甚至开始逃离‚北上广‛。

而最近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公寓大火,更使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安全性感到担忧。

特大城市注定难以‚宜居‛吗?快速成长的城市将‚烦恼‛到何时?该如何治理已经出现的‚城市病‛?①‚城市病‛集中暴发,离‚宜居‛越来越远为了避开早高峰,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刘文波每天6点就要出门,赶往位于东三环的公司上班。

‚其实公司正常上班时间是9点,但如果7点开车出门,正好赶上早高峰,肯定会迟到。

2011年城市规划法规真题解析

2011年城市规划法规真题解析

一、单选1、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机动停车场的出入口应右转出入车道B.机动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需大于50米C.机动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地道、隧道需大于50米D.机动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桥梁需大于60米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具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五十米,距离交叉路口需大于八十米。

2、下列各组城市名单中,全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组是()A.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B.辽阳、岳阳、濮阳、庆阳、南阳C.韩城、邹城、聊城、晋城、运城D.厦门、江门、荆门、海门、玉门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无)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中不包括()A.填埋B.焚烧C.堆肥D.消化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包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堆肥厂。

4、根据《城乡规划法》,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地方政府规章D.部门规章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5、下列关于“四线”的定义,符合《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或《城市黄线管理办法>规定的是()A.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文物古迹及其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界线B.城市绿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风景园林和公园绿地范围的控制线C.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D.城市黄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煤气等地下管线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6、《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定义A.城市发展战略B.城市性质C.城市发展目标D.城市职能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011申论

2011申论

2011给定资料资料1: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我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文规定。

自200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的城市都做起了“大规划”,2003年至2004年“大规划”达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显示,那时有48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一些中小城市领导人要求按现有人口和产业规模的两倍乃至三四倍进行规划,大马路、大立交、大草坪、大广场分分上马。

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655个城市正在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而一些贫困县的“造城”行为就更发人深省。

例如:2010年5月,H市Q县历经10年建“新城”计划被曝光:这个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却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结果只留下了一堆“烂尾楼”。

资料2:到2009年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水平达46.59%,城镇人口达到6.2亿,其中包括并没有享受市民权利的1.5亿农民工在内。

据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中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镇人口也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2030年左右,城市化率将达到68%,中国城市化的推进步伐才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世界银行也称,到2020年中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数量将突破80个。

当城市化建设为我们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一些城市过分讲求现代化和多样化,失去了对自己城市的气候、山川形胜、历史传统、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等的认同。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锦绣中华”“仿古一条街”开始,经过90年代的“广场风”“新天地”,一直到21世纪初的“大学城风”以及“会展中心”,使我国的城市得了“规划减行病”。

2011公务员考试北京卷【申论】

2011公务员考试北京卷【申论】

2011北京卷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不实事求是,盲目追求大规划,导致规划与现有人口和产业规模不适应;(2)不创新突破,缺乏民族特性和城市特色,过分讲求现代化和多样化导致千城一面。

(3)缺整体考虑,城市安全保障缺失,相应的专项防灾减灾规划不到位;(4)缺内涵发掘,过分重视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古建筑等文物遗址的价值估量失当,未能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5)未长期规划,过时守旧的价值观造成建筑物寿命偏短,实属资源浪费。

(6)未全盘布局,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不到位,各部门协调不够,形成监管盲区。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2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让步商品经济,部分历史文物遭拆除破坏被毁,做商业用途;(2)城市改造失当,部分现代建筑与古址原貌不协调;(3)文化记忆逐渐消失,改造拆迁文物遗址让人们对城市产生了陌生感。

参考国外和国内城市的经验,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领导重视,加强组织管理,如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及相应的专家顾问组。

(2)制度保障,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将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政府工作日程,落实制度,加强保护。

(3)整体规划,保持历史延续,保留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严格限制城市改造,科学更新城市。

(4)敬畏历史,敬重民意,维持城市风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提升城市魅力。

3.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1)城市客观物质实体的拆除、改造和重建:一是整体布局,科学规划。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规划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规划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规划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40分)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2011•北京•第四题)【参考范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打造城市幸福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居住环境极大改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但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居民幸福指数。

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城市建设要给后人留下赞叹,不要留下遗憾。

”而做好城市建设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幸福指数的提高。

因此,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必须充分重视城市的规划。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最高标准一以贯之。

这就要求有关政府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一是要从人民需要出发,做好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住空间、出行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二是在规划过程中要保证人民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坚决杜绝“与民争利”、“强拆”等现象的出现;三是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规划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

其次,城市规划要有协调性和前瞻性。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指导工作。

过去存在部分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中受利益驱动,使规划缺乏有效的控制性和指导性,这种问题要坚决清除;二是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以现代化、有特色的标准制订各级各类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前段时间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在原址将重建一座五星级的国际化高端商务酒店,这无疑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最后,城市规划必须保持城市的特色。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它是城市的名片和特色,是居民的精神依托。

城市规划2011.12

城市规划2011.12

城市规划学案1.(2011年广东)(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

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8分)2.(2010年广东)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6分)3、阅读材料和“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巴西于1958年开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规划布局的基础是两条正交的轴线,由此形成的“十字”标志是它的象征。

城市中横贯东西的主轴线,布局行政、公共建筑;另一条是贯通居住区的弓形纵轴线。

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中心。

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

居住区由系列统一而稍有变化的街坊所组成,并列布置在南北道的两侧。

巴西利亚的规划,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巴西利亚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城市。

(1)巴西利亚的城市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利亚工业区选址的优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利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利亚严格的功能分区不合理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城市体系的规划我国行政区划:省(直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乡镇我国城市发展原则:限制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如珠三角城市体系,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以东莞、惠州、珠海、中山、佛山等为次一级体系,以镇为第三级体系二、城市选址(城市区位)三、城市用地规模规划、人口规模;城市性质规划;城市规模规划,要与城市的等级、服务范围、管辖区的人口、经济相适应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些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片面追求城市化水平,“超前城市化”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2011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2011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居民点的含义与分类:城镇与乡村型居民点的区别,城镇的不同规模2.城镇产生的原因;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因3.世界最早的城市;中国最早的城市及中国城市的特点4.城市的含义及其四个界定标准5.城市的级别: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15个副省级城市6.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7.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城市化的指标8.城市化的三阶段理论(反“S”曲线理论):各阶段的临界点和特点9.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特点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特点2.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及其城市构想3.传统工业城市和现代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规划思想及其城市设想5.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城市设想6.索利亚.马塔“带形”城市理论的规划思想7.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规划思想8.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9.卫星城镇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城市规划实践10.有机疏散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城市规划思想11.邻里单位、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理论12.《雅典宪章》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13.《马丘比丘宪章》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14.《华沙宣言》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具体工作内容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3.城市规划的类型4.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5.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6.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7.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单位和审批权限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城市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划分法、(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产业)、(基本经济部类产业和从属经济部类产业)2.城市规划区、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概念3.城市用地的权属4.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及案例分析;5.除进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外,城市用地选择还要考虑哪些因素(P206-211);6.城市用地的十大类及其含义(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二级类);7.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的比例和人均指标控制上下限;8.居住用地规划布置的三种形式及特点;9.工业用地的分类及其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适用条件)10.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关系)11.城市开敞空间和城市绿地的概念12.城市绿地系统的四种形态构成第五章城乡区域规划1.区域的分类2.区域规划的概念3.区域规划的几种新类型:国土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4.城市群的概念第六章城市总体规划1.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2.城市职能的分类及城市发展战略的三定;3.常见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及其适用条件4.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案的选择要求5.城市人口基础数据的处理方法6.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时人均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如何选择;7.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含义及其关系8.城市总体布局的几种形态9.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及布局内容10.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择优或方案比较的内容(案例分析)第七章控制性详细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2.规定性控制指标的内容(1)用地面积:征地面积、代征地面积(2)用地边界:红线、蓝线、黄线、紫线、绿线等(3)用地性质(4)土地使用的兼容性(5)容积率:楼板面积率、建筑面积密度、混合容积率容积率与建筑面积计算方法的关系(6)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楼层的关系(7)绿地率:绿地的内涵,计算绿地率哪些包括在内,哪些不包括在内?(8)建筑限高:高度的内涵,如何确定(9)建筑后退:退线距离和退界距离(10)建筑间距:按照功能不同的间距分类(11)行为活动控制:交通活动的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控制3.引导性控制指标的内容(1)建筑高度:从街道空间角度控制;高层建筑投影面积控制(2)建筑体量(3)建筑形式和色彩(4)建筑空间组合、建筑小品、居住人口密度、环境保护规定4.建设项目审批管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第八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城市交通的分类2.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特点:(1)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2)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3.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4.城市交通的交叉口类型5.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其中:城市内外交通的分离与衔接方式6.城市道路系统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7.城市路幅宽度及其特点8.城市横断面的几种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和特点9.何谓服务半径,停车场的服务半径(机动车和自行车)10.城市快速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1.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12.铁路中间站的几种布置形式及其特点13.港口的组成、其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岸线类型和分配原则14.公路交通与城市连接的基本形式15.航空港的位置选择要求16.城市道路网的密度要求第九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城市水务系统组成及水务管理内容2.城市用水分类和用水量预测方法3.城市水源种类和水源地选址要求(p441)4.城市水源的卫生防护规定5.城市水厂的选址要求6.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7.城市排水分类、排水制度及其适用条件和特点8.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要求9.什么是分质给水,何谓中水;10.各类管线敷设产生矛盾时,避让基本原则11.各类管线共沟敷设应注意的问题12.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两种方法及其特点(p481-482)第十章城市居住区规划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2.居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3.居住区规划等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分级控制规模)4.居住区用地组成及其含义5.居住区规划设计时的地形分析内容:高程、坡度、坡向、排水,了解各分析因素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6.住宅的类型: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独院式、并联式、联排式;梯间式、走廊式、点式、其他(台阶、跃层、错层、复式);塔式、板式(组合式、走廊式)7.住宅间距的确定:正面间距、侧向间距8.住宅朝向的考虑因素及其与风向入射角的关系9.住宅规划设计中的噪音防治10.住宅常见的集中平面布置形式及空间构图手法11.住宅群体常见的集中组合方式12.住宅规划设计中的节约用地方式1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14.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件项目和配件规模的要求1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及其包括的项目;16.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沿街线状布置、独立地段集中布置、沿街和成片集中布置结合)17.居住区道路按照功能不同的分类及等级的划分(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宅前小路)18.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9.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分行与混行结合p527-528)20.居住区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形式21.居住区绿地的组成22.居住区住宅建筑密度、容积率、平均层数、建筑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教材内容第6章经济与产业1.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2.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3.比较优势原则4.产业关联度:前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产业5.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6.外部性7.阿隆索的企业竞租模型第7章人口与社会1.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2.机械增长、自然增长。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知识点1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知识点1

2011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知识点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其一旦形成,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一、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

这些条件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背景。

(一)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地质、地貌、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综合起来的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以气候、地形和纬度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明显。

1.气候因素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地球上气温和降水组合好的地区是温带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更适于人们的居住、生存。

世界人口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如今没有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复存在,但是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地集中在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温带气候区,近几年有缓慢向亚热带气候区移动的趋势。

我国的大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地区。

美国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并有几十年来持续从“雪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其中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前1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全部在南部各州。

2.地形因素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也关系密切。

地势的高低起伏,坡度的陡峻和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产。

所以人们的聚集首先选择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不陡的地区。

世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00米~200米以下的平原区、滨海、滨湖区及沿江河地带。

海拔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低纬的高原地区或山间盆地区,由于气温直减率的影响,海拔虽高,但纬度低,温度仍然适中,适宜人们生活居住。

3.纬度位置因素地球表面纬度不同,获得太阳的热能不同。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所以世界大城市以中、低纬位置居多。

但也有纬度较高的城市,其一般都受大洋暖流的恩惠。

如斯德哥尔摩市,北纬59度20分;圣彼得堡城,北纬59度58分;还有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等均是位于高纬度但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城市。

2011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3

2011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3

关于工业革命与城市的发展这里不再论述,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城市。

中国城市诞生的公式:“城王权”+“市商业”=“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就性质而言,始终不曾脱离政治堡垒的特征,纯粹商业性的城市从不曾占到主流地位。

政治地位是城市的根本命脉,城市经济淹没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无关乎整个国计民生。

长期以来,商业不是一种目的,而是维持政治性城市自身生命活动的一个条件,一种需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商业可以看作是整个国家统治机器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但由于商品经济与封建统治者赖以立足的自然经济之间天敌般不可调和的矛盾,它又始终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其实,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不论在产生的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着如影随形般的关系。

《易经·系辞下》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尧舜时不仅产品交换的领域已相当广泛,并且有了贱买贵卖赢利的意识。

《管子·揆度》篇说尧舜时期“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说明黄河流域部落和西北、长江流域之间已有交换。

《淮南子·修务训》载“尧之治天下也”,“得以所有,易其所无,以所工易其所拙”。

《尸子》说舜“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

禹时商品交换成为治国安邦的大计之一,据《尚书·皋陶漠》载,禹在治水时曾说:“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

樊迁有无化居。

丞民乃粒,万邦作义”。

意思是:又和稷一道教民播种百谷,给人民提供粮食和肉食。

发展贸易以互通有无,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天下也就可以太平了。

这些都发生在中国城市起源的时期。

不过商业不是城市的直接动因,城与市很可能是分离的。

在考察中国初期城市的形态和性质时,张光直认为这种新的聚落形态包括这样一些要素:一、夯土城墙、战车、兵器;二、宫殿、宗庙及陵寝;三、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址;四、手工业作坊;五、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划上的规则性。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分析2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分析2

2、中国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事业的50年可以简单地分成前25年和后25年。

前25年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后25年处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

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会牵动政治机构、机制、管理方法、模式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尤其深刻的是观念上的变化。

这些变化,一定会影响城市规划从理念、原则到方法的变革。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为了适应快速城镇化的要求和面对今后的巨大挑战,分析这种变革,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认识这种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1城市规划从被动式走向主动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计划决定着城市的发展重点、速度和规模,而城市则被看作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的工业建设,城市规划则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是一种“被动式”的设计工作。

“设计任务”来自经济计划,设计标准来自国家制定的“定额指标”。

经济体制转轨后的25年,城市规划最具有实质性的变化是从“被动式”的设计走向“主动式”的规划。

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改变了资源配置的方式,从生产要素的计划配置走向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的配置;计划的作用从过去的主导地位转化为指导的性质,从而逐渐被“淡化”;经济体制的转型,影响着社会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提高了对城市在国家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这是具有关键性的一个重要变化。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的城市,以及由城市群构成的区域是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力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技术的基础和精神基础,也主要集中在城市(李瑞环,20世纪80年代中期)。

城市规划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被赋予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新的、主动性的、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为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城市规划的许多理念、原则和方法。

2.225年的深刻变革回顾一下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后25年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主要变革:(1)将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引入城市规划,作为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动力的依据,解决了城市规划的“前提”。

2011年城市规划师考试之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2

2011年城市规划师考试之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2

三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控制、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

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是指规划管理人员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进行制约、引导,并促使其达到管理目标,实现管理任务的过程。

控制类型:微观控制:是对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调控。

中观控制:是对地区详细规划的审批和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管理的调控。

宏观控制: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在比较大的地域范围,跟踪监控,并予以评价,提出意见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供城市政府决策,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二)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作用1、指导作用。

2、弥补作用。

在规划中间成果阶段先予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监督作用。

(三)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原则1、激励的原则。

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和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分水岭之一,即管理观念从强调权力到强调影响力。

2、协调的原则。

规划管理系统内部、规划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取得和谐、平衡、衔接。

按协调活动方面的不同,协调可分为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

协调的方式主要有:协商式、调解式、权威式和调整式四种。

协商式:是指有关管理系统之间或者规划管理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发生意见分歧,必须由各方通过协商对话进行协调。

调解式:是发生矛盾的各方无法通过协商对话形式进行调解,需要由第三者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出面调解、仲裁,达到协调的目的。

权威式: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奏效,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作出权威性裁决,并要求各方执行和服从,以求得矛盾解决,实现协调。

以上三种方式运用于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种不同系统主体之间的协调。

调整式: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确需要对某些城市规划进行某些调整,才能取得管理目标与实施情况的协调一致。

3、民主原则。

一是改变管理人员工作作风,上级管理人员必须尊重下级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重点解析2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重点解析2

三、我国城市流通空间规划探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流通空间与发达国家的城市流通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将使我国面临这些高效率的流通空间的挑战和竞争。

同时,也可以看到,伴随着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流通空间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并对未来的城市空间产生深远的影响。

未雨绸缪,这就需要在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层面上进行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促进城市流通空间的合理发展。

(一)合理确定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规模的确定是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基础,如前所述,我国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与发达国家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单体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提高竞争力,流通空间规模的扩大是当务之急。

在商流空间方面,购物中心、超级市场和多功能综合体等大规模的商流空间是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物流空间方面,大规模流通中心的开发和货物包装形态的大型化、集装箱化和托盘化,将促进物流的大量化,提高流通效率。

而物流的大量化,又促进了大规模流通中心的开发。

我国已开始着手大规模物流中心的开发,如深圳市开发建设的平湖物流基地首期规模达到2.6平方公里,在其中发展国内区域物流,在另外1.8平方公里范围内则发展国际物流。

[ 9] 除深圳外,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都在积极地研究和制定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这样,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将面临大规模流通中心建设的高潮。

当然,城市流通空间的规模不能盲目扩大,需要与一定地区、一定时期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相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

(二)注重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研究布局的合理化是城市流通空间规划的核心,城市流通空间分布的失衡必然造成空间资源在某些地区的浪费和在某些地区的不足。

围绕这一问题,国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对于商流空间中的零售空间的布局研究中运用雷利零售引力模式、赫夫的购物者吸引力定律、汉森的可达性模型等模式分析购物出行的分布和各级零售空间的影响范围,[10] 运用引力模式分析购物出行的分布,运用零售空间饱和度指数分析各级零售商业区各类零售空间发展的合理性等,这些分析研究为城市流通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创造了条件。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分析16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分析16

为了更好的帮助考生复习中这门课程,在此特地整理编辑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参加的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从康德以来,哲学家们思考的是时间,黑格尔、柏格森、海德格尔。

与此相应,空间遭到贬值,因为它站在阐释、分析、概念、死亡、固定以及惰性的一边。

而福柯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中迷恋空间,为此他常遭到人们的指责,但他所创造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却是极具个人特色的。

有些方法我们做建筑时也可借鉴。

虽然福柯的“权力空间”非我们建筑中所谈论的“空间”,但这两者之间却也象征性的存在着联系。

他所描述的人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权力产生知识,真理是一种权力,所有人都处于权力之中,权力无所不在,它充满了整个“空间”,毫无疑问这种意识形态自下而上的渗透也同样充满了我们做建筑的“空间”。

这是怎样的一种空间呢?它是无形的,却也是无所不在,它同样是一种社会结构,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平时我们不经意时无法意识到,但它却在无形中支配着我们,我们是被操纵的木偶!当然,正是这种被操纵才导致了我们每件作品的产生,那也不全然是坏事。

但是,是否还有另外一些更好的操纵形式呢?思考一历史文化传统道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权力羁绊约束着我们的设计。

我们的很多设计是被发现出来的,而不是被发明出来的。

发现是去找到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发明却是创造,是无中生有。

如果建筑的自我是被发明出来的,建筑本身就没有任何不可改变的规则、准则或规范,也就不存在什么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本质。

现在最迫切的是运用福柯的谱系学方法,“把压制的知识解放。

”例一:英国建筑大师齐帕菲尔德在浙江做了“良渚文化博物馆”四个方盒子,遭到媒体的批判说“缺少传统文化”,这让我们想起1927年时柯布西耶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也遭到保守落后势力“缺少传统文化”的批判。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西方革新派建筑师已经开始在规模宏大的纪念性建筑中向传统建筑进行挑战,7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等不管是多么“文化”的建筑都被推陈出新且被民众接受。

2011城市规划原理

2011城市规划原理

1.城市社会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a)。

A.人口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B.历史文化环境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C.地域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D.历史文化环境方面、人口方面正确答案:a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用地分类应达到(d)。

A.大类为主,中类为辅B.中类为主C.中类为主,小类为辅D.小类为主正确答案:d3.工程地质是属于自然环境调查内容中的(a)A.自然地理环境B.自然气象因素C.自然生态因素D.自然经济环境正确答案:a4.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

A.现场踏勘或观察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文献资料的运用正确答案:a5.在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中,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是(a)。

A.极差B.众数C.平均数D.标准差正确答案:a6.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都可以用(b)表达。

A.沙盘模型B.图纸C.透视法D.方格网法正确答案:b7.(a)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A.滑坡B.水土流失C.地震8.可以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是(b)类用水A.上层滞水和承压水B.潜水和承压水C.潜水和地表水D.上层滞水和地表水正确答案:b9.假如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其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的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c)。

A.最大风频之上风向B.最小风频之下风向C.最小风频之上风向D.盛行风向的两侧正确答案:c10.认识城市土地的(d),是进行城市经济评价的基础。

A.自然性B.经济性C.社会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d1.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法的是(c)。

A.指标量化B.条文规定C.总体规划引导D.规定性与指导性正确答案:C2.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附件内容的是(c)。

A.规划说明书B.相关专题研究报告C.相关分析数据D.基础资料汇编正确答案:C3.下列不属于实际工作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一般包括内容的是(c)。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四城市建设规划专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四城市建设规划专题

2011年国考申论预测卷之四:城市建设规划专题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根据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1.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

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最终服务于城市运行2.今年夏天,一些地区暴雨连连,造成有些城市里也发了洪水,街道成为一片汪洋,城市交通几乎陷入瘫痪,地下车库成了水库,为什么这样大的城市在极端天气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主持人:你说过今年暴雨之后发生内涝的城市不只一个,你在媒体上说过一句话,你说是因为这些城市有一些过于急功近利了,我不知道您为什么做这样的判断?杨保军:这个其实是我想了再三才要说的一句话。

城市建设有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又快被大家忘了,就是叫先地下,后地上。

主持人:对,建设可不就应该这样吗?杨保军:这不就是常识吗?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大家把常识都给忘掉了。

那什么叫先地下后地上?就是如果你的地下基础设施你都不牢靠的话,那么你的隐患就埋下去了。

主持人:比如说?杨保军:排水不畅的问题出现了,冷不丁的某条路就塌陷下去了,下场雨哪个地方又滮水了等等。

就是基础设施它包括了水、电、气、通讯、排洪,这些都属于基础设施,就是说在你还没有在上面盖房子之前,底下要干了这些事情。

基础设施有个特点,花钱非常多,多得远远超乎你们的想象。

主持人:是吗?杨保军:那当然,你10个亿砸下去,能够把两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做好就不错了。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的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城市规划要面对的是庞大的人口、复杂的经济结构和多元的文化需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先,中国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化带、湿地、山区等区域,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质量。

此外,也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城市规划要注重人文关怀。

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更是一个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规划和布局传统的历史建筑和街区,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

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规划城市的社会设施和公共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中国城市规划要注重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规划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城市规划中,应重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外,也要注重创新产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最后,中国城市规划要注重区域协调。

中国的城市规模庞大,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城市之间的交通规划和生态联通,完善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提高各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同时,也应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和布局城乡结合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人文关怀、创新发展和区域协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城市规划

中国的城市规划

中国的城市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规划是指在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下,对城市空间的利用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城市规划的意义及发展历程城市规划对于中国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居住、工作、教育、娱乐等功能的协调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城市规划可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都城规划,如北京的紫禁城和西安的长安城。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的城市规划逐渐形成了现代规划体系。

195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城市规划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起步。

此后,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了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实施。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制定应当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城市规划要以科学性为基础,依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其次,城市规划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再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要以民主参与为手段,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实现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和共治。

在城市规划的方法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城市调查研究、空间分析、方案设计和实施监督。

城市调查研究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通过收集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为规划提供依据。

空间分析是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案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环节,通过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探索最优的城市发展路径。

实施监督是城市规划的终端环节,通过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修正规划。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解析6

2011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解析6

一、首先是国家对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有总指标控制。

国家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4.1.1条把城市分四个指标级别,然后确定不同级别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并作为"强制性条文"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必须严格执行"。

因为"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这是还涉及到节省用地之类国策性的大问题。

例如南京市,规划2010时主城城市人口为300万,按第II级指标人均
75.1~90m2(南京取值81 m2)计算,总的城市建设用地即为243km2。

二、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建设用地单项人均指标应符合表5-3的规定。

这也是作为强制性条文硬性要执行的。

三、对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有比例结构的规定。

这也是强制条文,资料来源同一规范的4.3.1条。

这个结构性的用地比例合理与否,会影响城市空间、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平衡,所以也必须严格执行。

四、至于上面说的九大类用地,其指标国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现提供参考指标见表5-5。

当然,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国家也不是定死的,在同一规范的4.1.3强制性条文中有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政申论2011年公考热点专题透析之中国城市规划【编者按:应广大考友之请,中政申论网特推出2011年公考热点专题透析专栏,以帮助广大考生更为有效的了解当前的时政热点,明确申论复习的方向,从而增进对申论理解理】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一个高质量的城市规划,不是单纯的空间布局问题,更是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公共政策。

它既能引领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整体效能的提升,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协调互动,推动城市实现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加以妥善合理的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本身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盲目发展,部分城市进入“蔓延式”发展的误区,如不切实际的发展“国际大都市”。

二是规划缺乏前瞻性。

城市交通压力、人口密度大、公共设施缺乏、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等,都与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有关。

三是规划没有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照搬照抄现象盛行。

同质化的城市失去特色的同时也失去了城市的竞争力。

四是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的论证,特别是在工业发展的时代,很多城市为了追求速度,缺乏对环境的合理规划。

二、城市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部分官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城市的规划最少应该是30年,但五年一换的领导制,使得很多领导为了在任期内作出政绩,屡屡无视规划,违反既定程序,擅自批准建设,导致20年规划5年内完成的现象时有发生,超越了资源环境、经济承受能力和群众的实际需要。

另一方面,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先地下后地上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但地下基础设施是看不到的工程,也是最花钱的工程,这使得一部分领导干部只重视表面工程,轻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很多城市内涝等城市病屡见不鲜。

三、公共安全缺乏远见,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公共安全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

在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扩张不协调、城市人口密度大、疾病传播迅速、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限制等加剧了我国的城市风险。

而我国现阶段一方面公共安全意识淡薄,公共安全教育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严重不足、公共安全教育缺乏;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支撑条件等等。

另一方面,公共安全体系不够完善,公共安全理论和管理框架,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科技研究,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

这就造成城市安全存在隐患和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故的状况。

四、法律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出台了《规划法》,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中国的执法大多是运动形式的,缺乏长效机制,违法成本低,这就使得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铤而走险。

此外,缺少完善的监管体系,特别是社会监管方面,由于城市规划建设制度不够透明,而城市规划本身的长期性和技术性致使群众大多不了解城市规划,致使社会监管体系薄弱,出现了手续从简,先干再报批等现象。


四城市建设问题的现有进展
我国06年对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修订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突出“强制原则”。

要求编制城市规划,对涉及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

但是,对《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进行了修订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执行时并不够理想。

另外,国家开始有针对性制定规划或采取措施来预防或减缓城市灾害。

例如,针对城市火灾的《消防规划》、针对城市自然灾害的《减灾规划》、针对城市工业事故灾害的《重大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等等,这些规划和措施在减缓城市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五城市规划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的行为,因此城市规划一方面应当重视城市生态系统,体现前瞻性和先导性,充分预测城市的长远发展,给城市未来和后人留下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要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走城市品牌化道路。

同时还应积极借鉴国外城市建设的经验,例如巴黎对旧城区的改造就是值得借鉴的典型。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运行体制
城市规划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

国家应投入必要的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工作。

同时完善运行体制,保证规划的权威性,转变部分领导错误的政绩观,并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在政绩政绩考核中的比重。

三)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的城市风险管理体制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城市风险的问题,积极认识和分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隐患,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理与常规防范结为一体,以实现有效联动、快速处置,形成一个有条不紊、权责分明的风险管理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组织防灾演习、建立志愿者组织体系等提高民众安全意识和应对技能的非工程性规划,让民众对自己生活、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确认安全场所的位置和安全通道的路径,掌握防身和自救的基本技能。

四)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城市规划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强规划部门履行权利的方式与范围,更好更规范的指导当地规划部门与有关领导作出正确抉择并承担法律责任,使其决定谨慎化,科学化,权利执行明澈化,保障规划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众法制建设,增强其法制观念,并对规划过程中的违法者进行强制执行处理,做到违法必究。

同时,还应通过设立监督热线等形式,鼓励各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对城市建设进行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