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当堂作文是指在一节课上完成的一篇短文写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还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当堂作文的重要性。
当堂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
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所学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
通过这种及时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技巧,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写作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当堂作文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当堂作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进行构思,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找寻论据,展开论述,提出观点。
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堂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逐渐提高对自己写作水平的自信。
通过当堂作文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懂得怎样定下写作计划,怎样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作文,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查,从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当堂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如语法、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来进行表达和论证。
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我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
语文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生活离开了语文,将是一片沼泽,一方沙漠。
因此,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
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教得迷惘,学生也会学得厌倦。
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利用自己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时常在课余时间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并在自己所教的班里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总结。
一、充分利用晨诵和午读、坚持课前说话训练要写好作文,首先学生要能说。
为此,我积极的利用我校每天课前的晨诵和午读。
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每天让学生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有时候让学生讲故事。
初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二步,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话训练。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人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还开展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
第三步,说得优美。
这是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
“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
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态势语言的优美。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师生都能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充分利用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有人说“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课文是经过专家几经筛选才编到教材里的,书中的材料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而阅读则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
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有情有趣——让作文教学绽放精彩
44学子 2017.05XUEZI语文教学有情有趣——让作文教学绽放精彩孙兰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是有差异的。
我们的习作评价要见“文”(文章本身)更要见“人”(关注人的发展)。
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应引导他们去发现素材,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还要在评语中引导鼓励,才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迸发写作热情目前,有的教师把单一的班级教学改为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有的教师变“教”为“导”,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有的教师用典型例文集体评议、互相评议……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作文指导课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阅读入手,进行写作训练。
不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作铺垫,创设条件,只是在作文教学中为写作而谈作文,实际是舍本逐木,不会有好的效果。
兴趣就是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
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闪烁评价光芒老师的评价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然而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作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在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
奥地利教育家齐克泽曾说过:“我们不要促使孩子早熟,不要把成人的意见注入他们的脑子,这对孩子是有害的,小孩的作品修改工作要让他们自己做。
”学生间水平相当,在互评自评过程中不会出现教师“居高临下”的现象,更不会有“强扭硬塞”。
作文教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作文教学学习心得(精选多篇)作文教学学习心得本次学习(请你继续关注好范文网:),我深深感受到了走在作文教学前沿教师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通过听取“读写结合”经验介绍,我明晰了“读中悟写‘言’‘意’兼得的原则及科学、合理、灵活、富有创意的教学流程;通过听取课内外结合作文教学的经验介绍,获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一是抓起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养成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从一句话开始,循序渐进,加强积累,注重写话训练。
教师始终要以鼓励欣赏的态度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树立他们写话的自信心。
二是创造条件,构建平台,促进发展。
教师多给学生实践、展示、发展的平台,使学生轻松自由、真情地表达,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习作的兴趣,促进习作的良性发展,真正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论坛的三个话题,使我重新认识了作文教学、作文批改的症结,了解了解决的措施。
作文指导、作文讲评两个课例则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清晰、有效地教学方法。
同时深深折服于教师的专注与坚持,为其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
其实,写好文章的方法不外乎:积累、勤练。
除了个人的兴趣,教师的责任起到关键作用。
本次年会展示的作文教学,成绩有目共睹: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执导的方式更加灵活。
但正如陈主任所说:教学的改革,方法的运用都应以省时高效为最终目标,以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为前提。
作文教学任重道远,我们还应努力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与学生共进步同发展。
让我们一起“诵经典名著丰厚文化积淀抒真情实感谱写精彩华章”。
磨山中心小学2014.10.29学习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艺术心得体会教师:周雪2014年4月8日,有幸聆听了全国知名作文教育专家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他的课堂让我眼前一亮。
听完之后,我的感触非常深,受益匪浅。
贾志敏老师一直是小语界受人敬重和推崇的教育专家。
参加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展示课及讲座,我认为,贾老师的课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
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让作文教学如沐春风
唤醒学生自我意识让作文教学如沐春风摘要:本文介绍了学生自主作文的重要性,让学生放松写作心态,拥有宽松的写作环境,把学生的写作自由还给学生,做学生自主作文的唤醒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潜能,让写作成为快乐的事。
关键词:唤醒;意识;兴趣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13-01“写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周围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
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因而,学生的写作活动应当是自主性写作。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
为了升学考试,学生成了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作文课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写作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自主作文的意识,如何让学生写出有鲜活味道的作文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一、淡化写作难度,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作文难”,是事实,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怕作文。
那么,如何来转化这个难题呢?我认为:要淡化写作难度。
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教学时,以课文当作范文,结合一些写作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萌发写作意念。
如我教《孤独之旅》就指导学生留意自己的成长过程,回忆有过怎样隐秘的内心世界?是否有过伤感?今天自己怎样看待曾经有过的内心秘密与伤感的文章?诸如此类,学生是生活中人,对生活中的话题自然不感陌生,写起来自然不费力了。
二、优化作文模式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一)开放性的作文指导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可等老师的指导结束,学生早就失去作文的兴趣了。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在课堂教学中化“意外”为“精彩”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在课堂教学中化“意外”为“精彩”人教版新课标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到一些意外,不时会传来学生“不和谐”的声音,作为教师该如何捕捉教学意外,巧妙应变,把意外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使课堂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一、智慧,在意外时闪现在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课伊始,在请同学自由通读课文之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了下来,你佩服不佩服更羸?”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这有什么稀奇的,如果当时我在魏王身边的话,我也照样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听了这个学生的回答,我顺势引导:“如果照这个同学这么说,大家都有可能成为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喽,只是生不逢时啊!”有些同学都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我继续问道:“更羸的本领真的是显示在,他能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吗?”有的说:“我以为更羸的本领显示在,他能仔细观察,能从一只在常人眼里看来是极普通的大雁中看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也很悲惨。
”有的说:“我以为更羸的本事还显示在,他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经过严密的推测,最终知道这不但是一只受过箭伤,伤口还没愈合的大雁,而且是一只离开同伴,孤单失群的大雁。
”以上教学,学生的回答起先背离了教师质疑提问的本意,看似一个“错误”的回答,但是教师巧妙的引导将学生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由此使学生对“更赢”产生由衷的佩服,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在价值判断上,由单一的佩服“更赢射箭的技巧”转而发展到佩服“更赢”的其他道德品质:“谦虚、实事求是、仔细观察、”价值观得到多元地体现。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作者:陈靖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作者简介:陈靖,(1982.-),女,福建泉州人,福州英才中学语文教师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学生不惧怕写作,乐于写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主动握起笔杆,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生活精彩瞬间,积累素材,懂得运用写作技巧。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生活观察力积累写作技巧有趣化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关于写作中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作文写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而然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也就成了头等之事,而恰恰是这一要事,提到它,几乎成了学生和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害怕写作文,拿起笔总是觉得无从下手;而老师头疼的就是苦于如何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
下面就我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要谈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
一、让兴趣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乐于握起笔杆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它可能是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
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也就是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动力。
如果没有了兴趣,何来动力?学习怎能主动?其实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在为师之初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时就知晓的,那在实践中我们教师也就应以兴趣培养为入手,开展着教育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于不同的学生,这个过程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同时在这一步执行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耐心也是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因此教师心中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与信念,对自己有信心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也要有信心。
作文教学中几点尝试
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老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
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
一提到作文,往往退避三舍。
学生写作时,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愁眉苦脸,最后常常东拼西凑,搜肠刮肚“挤”出三五百字,敷衍了事。
在面对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的现状及一大迭充斥着文不对题、错字漏语、草率交差、分段不当、不知所云、标点错误等一系列问题的作文薄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真是心急如焚。
那么要怎么才能让小学生由怕写作文到乐于写作,并写好作文呢?我在教学中摸索出如下几点做法: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意创设场面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每周除了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外,还定期举行课外活动,如“猜谜语”、“成语接龙”、“画鼻子”“我说你猜”……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写“真”氛围,让学生言之有物,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在指导写一次活动时,我特地让班级的同学分成两组,到操场上举行一场拔河比赛。
赛前,学生们摩拳擦掌;比赛中,同学们齐心协力,使尽浑身力气。
比赛一结束,同学们由于身临其境,观察细致,写得很有味。
有时,无意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一天下午,快放学时,天边忽然出现了绚丽的彩虹。
学生兴奋极了。
我忙抓住时机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写作的最好题材。
”我让学生到走廊上细致地观察,学生们有的兴奋地跳着叫着,有的三五成群地边观察边讨论。
我要求他们把观察到的彩虹的色彩、形状、变化以及联想写出来,题目自拟。
这次作文不但内容真实,丰富多彩,而且想象力丰富。
如《美丽的彩虹》写道:“多么壮观多么奇异的景象啊,那是彩虹姑娘绽开的笑脸……”这次因势利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真实作文的乐趣。
二、注重生活积累,让学生有可写的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作者:王淑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1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但实际的作文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远。
因为学生们望“文”色变,他们觉得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来。
特别是近些年,有些教师为了升学、谋分数,误导学生弄虚作假,使学生写作迷失了方向,使作文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要还作文教学以本色,以下是本人对于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作文与做人统一,完善学生的人格古人云:“文以载道”、“文如其人”,讲的就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学生写作文和做人一样,要诚恳、务实、积极上进、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
(一)做热爱生活的人,写丰富多彩之文生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学习的源泉。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的味道,也给了我们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给了我们成功和失败,也给了我们欢笑和泪水;给了我们启示,让我们快乐,使我们感慨。
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我们是生活的主人公,要热爱生活,感激生活。
要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社会的实践活动、家庭的劳动,真真切切地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这样我们才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到千变万化的世界。
用这些体验和感悟写成的作文,就是丰富多彩的,就是有血有肉的。
(二)做真诚之人,写真诚之文真诚是立人之本,也是作文之本。
真诚之人必能真诚地待人,真诚地接物,真诚地去观察,真诚地去思考,真诚地去抒写。
其作文自然也就流露真诚之情,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人。
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如果缺少了真诚,那只能是矫接造作,无病呻吟。
(三)做积极向上之人,写积极向上之文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他能热爱生活,有远大的理想,在他作文的字里行间都会洋溢着他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传递着他对生活的执著与信心。
读他的文章,能振奋人的心灵,能鼓舞人积极向上。
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作文教学号称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考的不断革新,作文的比分有增无减,面对新的情况,传统的作文教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一轮的课程革新也正在全国逐步展开,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又将如何进行呢?下面谈点个人看法。
1 教会学生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古人说“无一物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定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了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不足的收集和研究。
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地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
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加毕业论文,也可交融。
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策略毕业论文,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有效作文教学的三种理念
有效作文教学的三种理念作者:张世殊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9年第06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通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本人认为在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坚持以下三种理念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积累理念我国古代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读书如销铜,聚铜火炉,大鞯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
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欧阳修在向他人讲作文之道时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之;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篇一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这里也强调了写作来于自悟,来于读书。
朱光潜先生曾引用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理论解释过写作对读书的依从关系。
他说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是讲平时工夫,“下笔如有神”是创作中的灵感来仪,即是说灵感是从读书工夫中出来的,“是在潜意识中酝酿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
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书多笔自重”。
阅读能提高人的眼界和识力。
文章读得多了,什么样的写法好,什么样的意识好,什么样的语言好,心目中自然有了标准。
多读、多积累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作文教学,教学生做好“无米”之炊
作文教学,教学生做好“无米”之炊1. 引言1.1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作文教学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文是学生表达思想、展现才华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表达能力。
在当今社会,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而作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环节,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1.2 无米之炊的含义“无米之炊”原本是一个成语,形容没有米而难以做饭,引申为没有基础却要完成某项任务。
在作文教学中,指的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和经验,却需要写出优秀的作文。
面对“无米之炊”的情况,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展开写作,甚至选择放弃。
作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无米之炊”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在没有经验和素材的情况下写好作文。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观察、思考和想象,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避免“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写出优秀的作文作品。
2. 正文2.1 了解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要着重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是一种语言艺术,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文教学经验谈
学 中 的 盲 目性 和 随 意 性 ,使 作 文 教 学 E趋 合 理 化 ,制 度 化 和 成 熟 t 化 ,体 现 出作文 教 学 的科 学 性 。 宏 观上 把 握 好 训 练 题材 内容 , 使 学 生对 作 文 训 练 有 一 明确 的 标 的 。这 就 要 求 指 导 者 积 极 关 注 生
一
因此 ,教 师 要 善 于利 用 学 生 摹 仿 能 力 强 的 这 一 优 势 ,在 结 合 课 文 传 授 写 作 知 识 的 基 础 上 ,指 导 学 生 仿 写 练 笔 ,达 到 既 巩 固 知 识 , 又锻 炼 能 力 的 目的 。
放 给 学 生 ,分 任 务 到 组 别 ,成 块 状 收 集 材 料 ;教 师 只 负 责 划 分 并 审 订 材 料 而 成 册 ,把 主 动 性 完 全
一
在 阅 读 这 些 内 容 不 同 风格 迥 异 的 众 多 课 文 的 过 程 中 ,理 解 一 些 写 作 方 法 的共 性 ,形 成 知 识 体 系 。
符合实 际。 “ 依样 画葫 芦”是贬 义 ,但 若 能 照 着 样 画得 像 倒 也 是
可褒 的 。古 人 画 竹 能 达 到 “ 竹 成 在胸” ,就是 事 前 经 过 千 万次 “ 摹
中 使 之 具 体 化 ,就 会 减 少 作 文 教
导 致事倍功半甚 至劳而无 功的结
果。
三 . 写 ,是读 写 结 合 桥 梁 上 仿
的首 次车 。
常 有 教 师 因埋 怨 学 生 作 文 缺
乏 “ 意 ”而不 准摹 仿 。其实 , 新 味要 求 学 生 作 文 有 “ 新 ” 创 ,不 落 俗 套 ,像 要 求 作 家那 样 ,这 不
2 o1O. O1文 学 教 育
让作文教学自由地呼吸
让作文教学自由地呼吸摘要: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是目前学生作文的通病。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爱上写作,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生活。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作文教育当中,需要重建文化视角,倡导人文关怀,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对整个“世界”的体验都纳入“生活”的领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体验生活自由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岂不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是目前学生作文的通病。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爱上写作,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生活。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作文教育当中,需要重建文化视角,倡导人文关怀,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对整个“世界”的体验都纳入“生活”的领域。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生活”活水来语言学专家周建设教授认为,言语生成是一个由客体到意象,由意象到词语,由词语到句子的过程。
即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形成意象,再由指称意象和传递意象的词语组成句子。
小学生的书面言语生成也符合人类言语生成的一般规律,只是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反映到小学生脑中更多的是一种图像。
小学生书面言语生成是一个从客体到图像,从图像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的过程。
小学生的言语生成是以图像为基础的,而图像的生成又来源于生活,因此,选择主题时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作文来源于生活,一般地说是来源于时代生活,或者说,时代生活构成学生作文的背景。
所以作文教育当中最流行的口号就是:走进时代,观察生活。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作文时的好素材,而且,作文要做到题材新颖、语句感人、感情真实,反映小学生纯洁无瑕的童心、天真烂漫的童趣,有一定的震撼力,就必须写生活中的事,因而,“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学生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
“生活小镜头”记录本,是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把生活中发生的值得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同时记下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可长可短。
初中作文教学几个问题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摘要: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视方法教学,轻视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教课文有计划,教作文无计划;教课文是硬任务, 作文教学是软任务;注重作文篇数,忽视作文认真讲评的问题。
这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把写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把作文教学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在一般的初中语文测试题中,”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分析”、”文言文”相并列的测试内容,因此,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却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考察与分析,在这里以期待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对今后的作文教学也许能有所帮助。
误区之一:重视方法教学,轻视生活体验语言积累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
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拟定作文题目、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
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 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方法。
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
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
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
久而久之,学生把作文写成新八股文了。
其实,这类问题,早在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存在了。
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谈过一个很好的意见。
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他还在一封信中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
当堂作文,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教学后,按照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即时完成的一种写作练习。
它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当堂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当堂作文中,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短文,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快的思维反应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将思维转化为文字。
而当堂作文的主题通常是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教学内容,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当堂作文有助于促进学生态度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堂作文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有效途径,不管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当堂作文都是一次锻炼,一次能够检验自身所学知识成果的机会。
而且,当堂作文还能够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得到尊重和肯定,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展现。
最后,当堂作文还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纠正。
当堂作文的主题通常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教师通过当堂作文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综上所述,当堂作文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态度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当堂作文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
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记《金陵文韵》随感参加工作以来,听了不少作文课,一直有一种感觉:大部分作文课,“教”的意味过于浓厚,但是,似乎大多都是收效甚微。
一直处于混沌的我,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这一次的南京之行,经历了听课、到大家一起探讨、领衔人的经验分享,不敢说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似乎找到了黑夜里大海上的一盏指向的灯——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自然状况下的习作教学,比刻意的习作指导收效更好。
我们都一直在说:“习作需要孩子们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
”可是,在有些课堂上我们是在为孩子们创造他们的感受,甚至在“指引”孩子们应该有怎样的感受。
试问,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还要去哪里找呢?当然,老师的指导在孩子们的习作中是不可或缺这是必然的,但是,这种指导,还是“无意”些更好。
从季锋老师、何捷老师的课堂和领衔人分享的一堂关于公平的“作文课”中,我顿悟了一些东西……一、“情”到深处文思溢,何愁词穷?说实话,季峰老师的课听了十分钟有余时,“见识短浅”的我有些杞人忧天了——怎么还没开始讲作文呀?但是转念一想,季峰老师这么有名,不需要我担心。
季峰老师的课堂让人找不到作文课的影子,但是我忽视了一点,他一直在激发着孩子们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定点投篮》,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的系列图片配感人文字的画面闪过,再到震撼人心的尼克·胡哲演讲的视频,无一不在激发着孩子们的情感——蕴含在内心深处的感动。
这一堂课,季老师没有激昂的语气,没有感人的长篇大论,却连在一旁听课的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自强不息的动力!那这堂课给身处于课堂之中参与讨论、思考的孩子们带来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更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不仅很快依据季老师给出的框架拟好了这一篇说理文的提纲,而且从这堂课中有所收获——季老师问一开始在后排投篮没投进觉得不公平的孩子,下次还是这个比赛规则,你会觉得不公平吗?孩子说,不会,我会多加练习,直到能投进,我深感震撼!这堂课,孩子们不仅能学会这篇作文的写作、有话可说,而且还学到了一份坚毅,决定了一份努力。
打破套话沉疴
打破套话沉疴“过桥帮忙推车子,过马路扶瞎子,路上捡到皮夹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留校擦桌子, 女教师为学生补裤子.”这是小学生写好人好事最常见的”六子”模式.“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红领巾.”“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角钱, 我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这是网友总结出的”小学生作文必杀句”.“命题亲情,就写雨中妈妈接我回家;命题友谊,就写自己与同学吵架,然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向同学道歉;而命题体验生活,大部分同学都会写自己学习了西红柿炒鸡蛋……”这是《天津日报》记者的采访发现.这绝不是好事者的”无厘头”搞笑,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套话作文低龄化现象.只要翻翻我们中小学生的作文本,就会发现,像这种编造痕迹明显,内容严重雷同的套话作文并不乏例证,而且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值得我们警惕.有人可能不以为然,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不都这么”套”过或”仿”过吗?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套话作文”和”初学仿写”的本质不同. 关于仿写,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做过形象而又精辟的论述:”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作文的起始阶段,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常识,老师不妨在结构,章法等方面指导学生结合例文进行”模仿——对比——借鉴”,但这个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套作,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构制”辞采篇章”的一种再创造,完成”积累——消化——模仿——提高”的知识技能转化的过程,即达到”师其神,不见其貌”的目的.而套话作文则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产生的,以虚构编造,刻板套作为表现形式,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为目的的虚假作文形式.这种套话模式一旦泛滥,必将极大地束缚学生个性语言的发挥和多元思维的发展,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涌现大量形式雷同,感情空洞的虚假作文,更会让作文教学的尊严彻底扫地, 学生作文的兴趣消失殆尽.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套话作文”的蔓延,重拾作文的尊严呢?摆脱扁平生活,丰富感受积累.冰心老人曾给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然而,当今中小学生大多在”制度化生存背景和应试教育机制之下”,整天只能在校园.堑堕耋!竺田与家庭之间机械平面地往返穿梭,”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展开不足而导致的扁平化”,让他们很少能有直面真假美丑,观照立体生活的机会.他们终日身陷作业重围,无暇领略路边风景,也没有机会和自然对话,连钟爱的课外书或电视节目在家长的督促下,在课业负担的重压下,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夜深临睡前的一声叹息,让家长揪心,也让教师无语.缺乏感受积累,缺少体察积淀,无法获取饱满的情感养分,也就难以产生人文精神的萌芽.这些都是当前中小学生作文过早走向套话的主要原因, 因为无话可说,只能没话编话,编造一些缺乏真情实感的假话,空话,套话.清代作家张潮有言:”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不断为孩子创造亲近自然,体察生活的机会.城市的孩子走进田野,切实感受王维笔下的闲散静穆,陶渊明世界里的悠然恬淡;农村的孩子走进城市,感受现代化进程的日新月异,人潮汹涌,车流滚滚,霓虹闪烁,高楼林立……鲁迅曾说:”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的确,我们要多让孩子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形体感触生活: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教室里的桌椅板凳;建筑工地旁,高温中农民工裸露的脊背;电视屏幕里,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的地震现场和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不屈意志;节日里家人的欢聚时刻,病房里亲人的黯然落泪……滋味有酸甜苦辣,情感有喜怒哀乐,真实的生活永远是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的交织.其实,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不乏真诚美好与温馨感动的片段,问题是老师们有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阅读品味这些动人的片段.打破应试桎梏,发展多元思维.有人曾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踏踏实实搞应试教田墨垦鍪量苎!育”来形容当下的教育困局,投射到作文教学上,便是许多老师一边大谈时髦理念,一边大讲应试技巧,从立意,选材,标题,开头,结尾到起伏,照应,细节,肖像等等,只要能吸引教师眼球,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老师就会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们传授所谓的作文技术.有人将中小学生的作文套话作了生动的概括:”道德高调化,情感单一化,人物脸谱化,语言公式化,事件典型化,意象固定化等等,已成流弊.”在学生的作文里,”词与词之间,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诗意的延伸和飞扬”.不仅如此,许多老师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人为地设置许多禁区,经常告诫学生,哪些多写能挣分,哪些若写易丢分,双眼紧盯分数却完全不顾真实感受.我不知道熟稔此道的学生今后会不会把这种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意识移用到生活中,但我认同”写东西不一定非要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义’的事情才可能渐渐多起来”(着名学者作家曹文轩语言).诚如斯言,中小学的作文训练,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大致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发展语言;二是训练思维,而不是培养他们成为专业作家.学生学习写作就是一种多元化,创造性思维的锻造过程.为了使思维更加灵动,流畅,为思考的结果赋予独特,创新的色彩,老师要允许学生在思维范围上突破传统,在思考方向上可以”异想天开”,在得出结论时允许标新立异.就像曹文轩告诫的那样:”还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地不分巨细地写写切身感受吧.写写春天天空下飘飞的柳花,写写夏季蝉鸣闹得不能入睡,写写秋日黄昏时的芦花如银狐的尾巴举在落日的背影之上,写写冬来时大地一片萧索的景象.”重视科学命题,鼓励个性表达.许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周记(日记)本上可以洋洋洒洒,处处闪耀着生活的光彩,飘散着情感的芬芳,不知为何却在作文本上下笔艰涩,思绪烦乱,所言非所感,所述非所思……其中症结,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一语道破,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着有意无意迫使或鼓励学生弄虚作假,胡编乱造的问题”,“没有做过好事,却要人人写一篇好事作文,这不是逼着学生造假吗?”在作文本上,学生往往需要应付老师留下的作文题,不得不硬着头皮编造一些苍白无力的话语,而真正精彩纷呈的生活却只能留待周记(日记)本上尽情挥洒了. 从这个层面看,一道高质量的作文题应该是促使学生愿意写,乐于写的催化剂,是解放心灵的推手,是”畅所欲言”的舞台.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科学的作文命题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贴近生活真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镜子.科学的作文命题要紧贴生活,着眼现实,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坦陈心灵,摆脱套话.二是符合年龄特点.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在思维,语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科学的作文命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能激智导趣,唤醒积累0三是尊重心理需要.袁浩老师说,”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作文命题也是这样”,因此命题时应从学生心理需要人手,不要出让学生为难的题目,多出利于它们表达和表现的题目,在作文过程中,他们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四是赋予表达自由.作文命题应留有供学生发挥的空间,命题时可多拟一些半命题作文, 甚至可以允许他们自主作文,在写作中不定框框,不设禁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提高指导效度,坚持”质”,”量”并重.当前中小学作文指导和批改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指导不足.在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精细化管理,对老师布置学生的作业量都做了详细规定,一个月,一学期要布置,批改多少篇作文都有详细规定,许多老师为了应付差事,面对繁重的批改任务,往往只能简单批阅,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二是过度指导.许多老师在审题,选材,表达方法等都逐一落实以后让学生去写,作文收上来以后再精批细改,圈点勾画,密密麻麻.应该说,这两种倾向都无法带领学生突破写作瓶颈:第一种倾向往往会让学生无法获得尊重,长此以往,学生不愿写;第二种倾向通常会让学生茫然元措,无所适从,即使写得再多,终究还是不会写.因此,教师要变革指导方式,提高指导效度.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有目标规划,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要注重整体目标设计,也要落实分项目标的序列化推进.在指导过程中不必精讲细改,而是尽量让学生自己面对习作能有所发现,有所反思,找出自己作文与训练目标之间的差距,再明确方向,然后针对训练,最终达到循序提高的效果.另外,教师的每一次作文批改和指导都不宜面面俱到, 而应该结合训练目标和学生作文实际来侧重某一方面.在具体的指导和批改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指导和评价方式,比如“教师批,学生改”,”学生互批互改”,”师生面批面改”,”网络互动讨论”等.合理,适量的作文训练是有效的,必要的,但”合理,适量”的”度”却没有统一标准,需要老师因时,因班,因人来动态把握.学校也应该鼓励老师将指导的主要精力放在启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上,而不必看其单位时间内批改了多少篇作文.(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邮编: 237400).堑鏊堕塑!!困。
让作文教学变得有趣、有效(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让作文教学变得有趣、有效(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让作文教学变得有趣、有效陕西眉县槐芽中学朱恒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关乎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目前,作文教学投入大、耗时长、收效微,令教者头痛,学者无趣。
作文模式化,内容苍白干瘪,言之无物,作文教学完全为应试所役使。
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使作文教学回归到语言教学的本位,值得思考。
1.抓好分项训练,落实语文本质教学。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积累少,写作缺乏技巧,可谓“胸无点墨”,其根本原因是缺乏扎实的作文训练。
作文是一项语言训练,更是一项实践活动。
现行教学应落实教材中的训练点,“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将教材中的基能点落到实处,真正体现语文作为语言的本质特点,应着眼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切不可起点过高,操之过急。
基础年级教学应抓好分项训练,教会学生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读后感、随笔、札记,评论等基本文体的常规的写法,并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素材。
如:记叙文可分解为叙事类和抒情类,叙事类记叙文又可分为一事型和多事型;议论文的教学可分解为“立论的角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论证的方法、议论的条理性”。
除此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真情实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就是要落实好命题、训练、批阅和讲评各环节,提高作文教学单位效益。
作文的成功与否与命题有着直接关系,命题时应充分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写作现状,做好教学的预设和指导。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贴近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会极大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老师动辄用高考作文来训练和指导学生写作,岂不知高考作文对学生综合能力极高,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一败涂地,严重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学生对作文“畏而却步”。
其实我们每一次作文何尝不是高考热身,只有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练好基本功,高考时才可厚积而薄发。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当堂作文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要求和布置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的一种任务。
当堂作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堂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能力。
通过当堂作文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捕捉主题,合理组织内容,进行思维的整合和输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堂作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句式变化和修辞用法等,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准确、生动,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当堂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书本、讲义等途径获取大量的知识,而当堂作文可以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
通过写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够把它们运用到写作中去。
写作也是对知识的检验,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检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当堂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应变能力。
当堂作文一般有限定的时间,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如理解题目、构思大纲、扩展论点、撰写文章等,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当堂作文也是对学生应急处理能力的考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思维跳跃、逻辑混乱、用词不准确等,学生需要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进行构思和写作,保证完成任务。
当堂作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
学生通常在课堂上完成当堂作文,这个环境相对比较放松和自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感受。
当堂作文的完成过程是充满乐趣的,尤其是当学生写完作文后,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赏,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并愿意多写、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
——记《金陵文韵》随感
参加工作以来,听了不少作文课,一直有一种感觉:大部分作文课,“教”的意味过于浓厚,但是,似乎大多都是收效甚微。
一直处于混沌的我,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这一次的南京之行,经历了听课、到大家一起探讨、领衔人的经验分享,不敢说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似乎找到了黑夜里大海上的一盏指向的灯——作文教学,“无意”便是最好,自然状况下的习作教学,比刻意的习作指导收效更好。
我们都一直在说:“习作需要孩子们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
”可是,在有些课堂上我们是在为孩子们创造他们的感受,甚至在“指引”孩子们应该有怎样的感受。
试问,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还要去哪里找呢?
当然,老师的指导在孩子们的习作中是不可或缺这是必然的,但是,这种指导,还是“无意”些更好。
从季锋老师、何捷老师的课堂和领衔人分享的一堂关于公平的“作文课”中,我顿悟了一些东西……
一、“情”到深处文思溢,何愁词穷?
说实话,季峰老师的课听了十分钟有余时,“见识短浅”的我有些杞人忧天了——怎么还没开始讲作文呀?但是转念一想,季峰老师这么有名,不需要我担心。
季峰老师的课堂让人找不到作文课的影子,但是我忽视了一点,他一直在激发着孩子们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定点投篮》,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的系列图片配感人文字的画面闪过,再到震撼人心的尼克·胡哲演讲的视频,无一不在激发着孩子们的情感——蕴含在内心深处的感动。
这一堂课,季老师没有激昂的语气,没有感人的长篇大论,却连在一旁听课的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自强不息的动力!那这堂课给身处于课堂之中参与讨论、思考的孩子们带来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更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不仅很快依据季老师给出的框架拟好了这一篇说理文的提纲,而且从这堂课中有所收获——季老师问一开始在后排投篮没投进觉得不公平的孩子,下次还是这个比赛规则,你会觉得不公平吗?孩子说,不会,我会多加练习,直到能投进,我深感震
撼!这堂课,孩子们不仅能学会这篇作文的写作、有话可说,而且还学到了一份坚毅,决定了一份努力。
无独有偶,我们工作室领衔人也在班上上了这样一堂关于“公平”的游戏“作文课”。
确切地说,不是一堂课,而是一段时间内预谋并实施的一次课,一次“用心良苦”、收效显著的课。
是这样的,吴老师组织了分组跳长绳比赛,较长的准备期间内期间一再修改比赛规则,让比赛规则越来越不公平,就连在修改规则中越来越占优势的孩子们都觉得不公平了!有的孩子很愤怒,有的孩子哭了……却又被一向民主的吴老师突然的“师威”震慑住了,敢怒不敢言,于是,吴老师便让孩子们写,有的孩子边哭边写……《天理何在?》、《早到的判决》、《可恨的老师》……仅仅看题目,就知道孩子们是有多少埋怨,多少委屈,在这样的情绪下,写出来的文字,怎能不是肺腑之言?怎能不情真意切?真真是“情”到深处文思溢,何愁词穷?
二、教于无形孩童爱,笔走如飞!
季峰老师的第一堂课带来的震撼还在心头,何捷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一顿“大餐”。
何捷老师教学了童话创作。
整堂课,似乎就是何捷老师陪着大家一起玩的一节课。
课堂以何老师的简笔画开始,虎大王出了一则开会通知,小猴、小兔、小猪和小马分别以不知道开会人物、不知道开会内容、不知道开会地点和不知道开会时间为原因没有参加会议。
扮演虎大王的何老师分别找他们问话,孩子们四组各选代表上台,孩子们不仅要表演得像这种小动物,就连找的不去开会的理由都要以这四种小动物的特点为依据,小猴是调皮的,小兔是胆小的,小猪是糊涂的,小马是忙碌的。
通过这样的要求,让孩子们,明白对于动物的动作、语言等的描述要符合其性格特点。
这还不够,虎大王又发话:“说的理由,越合理越具体越有利,不然就要被吃掉!”这么一句简单的话,看似刁难,却引导孩子们要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最后,大家又一起帮助虎大王把通知写完整了,笔走如飞。
这一堂课,孩子们感受到了语言、动作描写要符合角色性格特点,事件要说具体,还学会了应用文——通知的写作。
如此踏雪无痕的指导,我真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