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doc资料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构件,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快、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材料准备1.混凝土预制构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2.起重设备: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进行检查验收。
起重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运行平稳,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吊装工具:吊装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选用合适的吊装工具,进行检查验收。
4.固定件:固定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三、现场准备1.现场平整:在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场地上,应进行地面的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平整、干燥、无杂物。
2.现场测量:在安装前,应进行现场测量,确定构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并进行标记。
3.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安装步骤1.吊装:将吊装工具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上,进行吊装。
吊装时,应注意吊装工具的位置,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平衡和稳定。
2.定位:将混凝土预制构件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定位,保证构件的准确安装位置。
3.连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进行连接。
连接时,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连接件,保证连接牢固、可靠。
4.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固定,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干燥,不得有杂物、积水等影响施工的因素。
2.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鞋、安全帽等。
3.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吊装工具的牢固,避免因吊装工具松动而引起事故。
4.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平衡和稳定,避免构件倾斜、侧翻等情况发生。
5.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时应注意连接件的数量、型号和安装位置。
6.固定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时应注意固定件的数量、型号和安装位置。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的高度提升,质量控制与品质要求成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要求,并分析其中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
一、材料选用与管理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控制始于材料的选用与管理。
首先,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材料,如水泥、砂石、骨料等。
其次,要严格管理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例如,水泥应符合标准要求的标号和强度等级,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粒形和稳定的物理性能。
二、模具制作与维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直接受制于模具的制作和维护。
模具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脱模力等因素,以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
同时,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持模具的表面平整、清洁,并检查模具的固定、加固等部分是否完好。
三、混凝土搅拌与浇注在混凝土搅拌与浇注过程中,应严格掌控材料比例和搅拌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搅拌机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清洗,以防止混凝土内部含有杂质。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出现死角和虚假浇筑现象。
四、养护与保养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是保证其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湿润和恒定的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养护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保养,如涂刷防水剂、防腐剂等,以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
五、品质检测与监控品质检测与监控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抗冻等性能进行定期检测。
同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六、施工技术培训与人员管理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的培训与管理。
人员应熟悉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掌握相关技术要点。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
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详细解读一、新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分 10 章、6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没有太大区别。
二、新规范适用范围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配套使用, GB50300为基础标准,各类验收规范均在本标准的框架下制定。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同样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评定,而 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前提。
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三、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与 GB50204-2002(2011 版)相比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 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配套使用);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6-2011 配套使用);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 取芯法。
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
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大类。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是将各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机械进行安装,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一种结构形式。
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包括模板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的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构件的浇筑振捣和养护,脱模与堆放等。
一、构件制作工艺依照生产过程中组织构件成型和养护的不同特点,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可分为台座法、机组流水法和传送带法三种。
1.台座法台座是表面光滑平坦的混凝土地坪、胎模或混凝土槽。
构件的成型、养护、脱模等生产过程都在台座上进行。
2.机组流水法机组流水法是在车间内,依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将整个车间划分为几个工段,每个工段皆配备相应的工人和机具设备,构件的成型、养护、脱模等生产过程分别在有关的工段循序完成。
3.传送带流水法模板在一条呈封闭环形的传送带上移动,各个生产过程差不多上在沿传送带循序分布的各个工作区中进行。
二、生产预制构件的模板现场就地制作预制构件常用的模板有胎模、分节脱模、重叠支模等。
预制厂制作预制构件常用的模板有固定式胎模、拉模、折页式钢模等。
1.胎模胎模是指用砖或混凝土材料筑成构件外形的底模,它通常用木模作为边模。
多用于生产预制梁、柱、槽形板及大型屋面板等构件,如图5-40所示。
图5-40 胎模(a)工字形柱砖胎模;8)大型屋面板混凝土胎模1-胎模;2-65X5; 3-侧模;4-端模;5-木楔2.重叠支模重叠支模如图5-41(a)所示,即利用先预制好的构件作底模,沿构件两侧安装侧模板后再制作同类构件。
关于矩形、梯形柱和梁以及预制桩,还能够采纳间隔重叠法施工,以IT“ 11 -X-1 rirrt-H*图5-41 重叠支模法(a)短夹木倒夹重叠支模;(b)间隔重叠支模1-临时撑头;2-短夹木;3-M12螺栓;4-侧模;5-支脚;6-已捣构件;7-隔离剂或隔离层;8-卡具3.水平拉模拉模由钢制外框架、内框架侧模与芯管、前后端头板、振动器、卷扬机抽芯装置等部分组成。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1)混凝土浇筑要求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称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铁皮,使用时其水平倾角不宜超过30°。
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筒长700mm 左右,用钩环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挡板。
②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
如果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以后,再浇筑上面一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由于受振动,已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lOO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
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
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⑤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
如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留置在乎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
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7.2.1混凝土预制梁(板)(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接的城市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的施工及验收。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GJJ99-2003、J281-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等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工程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应规定。
2 术语2.0.1混凝土预制梁(板)指桥梁上部结构梁(板)在专门场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施工,然后运至桥位进行安装的结构。
3 基本规定3.0.1 预制梁(板)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0.2 预制梁(板)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0.3 预制梁(板)采用胶囊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胶囊上浮。
3.0.4 预制梁(板)在吊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梁(板)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垫石)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5 预制梁(板)安装前,墩台支座垫板必须牢固。
3.0.6 预制梁(板)就位后,梁两端支座应对位,梁(板)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必须密贴,否则应重新安装。
3.0.7 两梁(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8 雨期应避免在雨中进行预制混凝土浇筑。
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专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扣4.1.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放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4.1.3 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
4.1.4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制构件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预制技术的代表,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以及应注意的技术规范。
二、材料选用1. 水泥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要求。
2. 砂、石预制构件所使用的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石》(GB/T 14684-2011)的要求。
3. 钢筋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用钢筋》(GB/T 1499.2-2018)的要求。
4. 钢筋焊接材料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用电弧焊条》(GB/T 5117-2012)的要求。
5. 预应力钢束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预应力钢束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束》(GB/T 5223-2014)的要求。
三、制造工艺1. 模板制作预制构件的模板应采用优质材料,表面应平整、光滑,且不得有翘曲、龟裂、开裂等缺陷。
模板的制作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2. 钢筋加工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应经过切割、弯曲、焊接等加工工序。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螺纹钢筋》(GB/T 13788-2008)的要求。
3. 预应力钢束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应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张拉应采用专用工具和设备进行。
预应力钢束张拉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457-2008)的要求。
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化浇筑,浇筑前应进行振捣处理。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5.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养护的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详细介绍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二、预制构件生产阶段1.材料选择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并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不得随意调整。
钢筋应符合GB1499.2标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预应力钢筋应符合GB/T5224标准。
2.生产设备预制构件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护。
生产设备的运行应符合要求,设备的故障和损伤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3.模板制作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检测和维护。
模板的结构应牢固,尺寸应准确,表面应光滑平整。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模板。
4.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应准确无误。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5.浇注和养护混凝土的浇注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裂缝和变形。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预制构件运输阶段1.运输方式预制构件的运输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运输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倾覆和碰撞。
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预制构件的保护,避免造成损伤。
2.运输路线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勘察和检测。
运输途中应注意道路的通畅和安全性,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
3.运输速度预制构件的运输速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危险。
四、预制构件安装阶段1.安装方式预制构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8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湘政发〔2014〕1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和指导文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验收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
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构件制作及检验、装配式施工验收、进场工程质量验收、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施工验收。
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及验收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规程》均在编制中,为及时指导实际工程,结合此两本规范的要点编制本工作导则,包含以下要点:1. 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及验收的内容;2.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施工验收的内容。
本导则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中路65号,邮编:410011)主编单位:XXXXXX参编单位:XXXXXX本规定主要起草人:XXXXXX1 总则 (4)2 基本规定 (5)3 构件制作及检验 (5)3.1一般规定 (5)3.2原材料及制作准备 (5)3.3构件加工与制作 (8)3.4运输与堆放 (14)3.5构件生产质量检验 (16)3.6构件质量验收 (17)3.7标识与产品合格证 (19)4 装配式施工验收 (20)4.1一般规定 (20)5 进场工程质量验收 (22)5.1一般规定 (22)5.2主控项目 (22)5.3一般项目 (24)6 安装施工质量验收 (26)6.1一般规定 (26)6.2主控项目 (27)6.3一般项目 (32)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5)7.1一般规定 (35)7.2主控项目 (37)7.3一般项目 (38)7.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8)1总则1.0.1.为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检验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验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及验收标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全面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以供参考。
二、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标准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该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定位;(3)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
2. 模具制作模具制作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
模具制作应注意以下事项:(1)模具应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不应有裂缝、毛刺等缺陷;(2)模具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定位和固定,以保证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3)模具应坚固耐用,以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坏。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2)混凝土的流动性;(3)混凝土的耐久性;(4)混凝土的施工条件。
4.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无漏浇;(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3)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等级进行确定。
5. 养护混凝土养护应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进行确定;(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验收标准1. 尺寸和形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并与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比较;(2)检查预制构件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并无明显的裂缝、毛刺等缺陷;(3)检查预制构件的定位和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构件,其具有制作精度高、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和性能,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通过详细的制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指导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生产。
二、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其品牌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砂:应选用细度模数适宜的水洗河沙或人工细砂,其级配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石子:应选用经机械碎石或天然碎石加工的粒径适宜的碎石,其级配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水:应选用清洁、无害的自来水或河水,其PH值应在6-9之间。
5.钢筋:应选用优质的冷拔轧制钢筋,其牌号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6.混凝土添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其种类和品牌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7.其他材料:如隔离带、密封胶等,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三、生产设备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设备应具有合理的结构、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
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四、制作流程1.原材料进厂验收:水泥、砂、石子、钢筋、混凝土添加剂等原材料进厂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退货或处理。
2.材料配合: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所需材料的质量,进行精确的配合。
3.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石子、水、混凝土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搅拌,直至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坍落度和强度。
4.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剪切、弯曲等加工处理。
5.模具准备:将模具清洗干净,涂上模具油,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无毛刺、裂纹等缺陷。
6.浇筑成型: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具中,用振动棒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充实、密实。
在混凝土中央放置预埋件和钢筋骨架,将预埋件和钢筋骨架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一、引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施工快速、质量可控、造价低廉等优点。
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本文将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材料、制作、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材料标准1.水泥: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其28d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
2.砂、石料: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砂、石料》标准,其级配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应符合GB/T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标准,其抗拉强度不低于400MPa。
4.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添加剂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添加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制作标准1.模具制作:模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应符合以下标准:(1)模具尺寸公差不大于±2mm;(2)模具表面平整度不大于0.5mm/m;(3)模具垂直度不大于2mm/m。
2.混凝土拌合:混凝土应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浇注:浇注前应进行模具清洁和涂模剂处理,浇注时应均匀、连续、避免渗漏,浇注高度不宜超过1.5m。
4.养护: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温度不低于5℃。
四、质量检验标准1.外观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凹凸、毛边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光滑。
2.尺寸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公差应符合以下标准:(1)长度、宽度、高度公差不大于±5mm;(2)对角线差不大于10mm。
3.强度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应符合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
4.水密性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水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2-2009《建筑水密性检验方法标准》。
五、结论本文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材料、制作、质量检验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标准。
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范围
根据工程要求,本次施工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和安装。
二、施工要求
1. 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详细了解相关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并
确保具备相应工艺水平和施工经验。
2.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做好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3. 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确
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4.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模板的安装和调整,确保预制
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满足要求。
5. 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以确保混凝土
均匀分布且无气孔。
6. 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工作,包括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龟裂和强度不足。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相
关安全规定。
2. 在高处作业时,应使用安全绳和安全带,并确保施工平台的
牢固和稳定。
3. 在搬运和安装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应采取合适的机械设备和
工具,避免人身伤害和构件损坏。
四、质量验收标准
1.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缺陷
和变形。
2. 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并经过相应的试验和检测确认。
3. 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合理、严密,施工质量可靠、稳定。
以上为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以
上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10-2002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2月20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节约时间和劳动力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模具制作、混凝土搅拌、浇筑、养护等方面。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选材、施工方案制定等。
其中设计和选材是决定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方案制定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1. 设计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强度等参数。
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2. 选材混凝土预制构件选材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在选材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
混凝土中的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是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到现场环境、材料运输、施工工艺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
三、模具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制作是保证构件尺寸和形状精度的关键。
模具制作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并保证制作的模具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模具的材质模具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振动和压实的作用。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钢板、木材、玻璃钢等。
2. 模具的制作精度模具的制作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在制作模具时,需要保证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模具的拆卸和组装模具的拆卸和组装应方便、快捷,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同时需要注意模具的拆卸和组装过程中对模具的损伤和磨损。
四、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搅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应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方法及工艺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方法及工艺一、概述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工地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它具有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方法及工艺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
二、原材料准备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粉煤灰、膨胀剂等。
在制作之前,必须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检验,以保证制作出的预制构件质量稳定。
1.水泥: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
检查时要注意检查水泥的包装、标识、生产日期等。
2.砂: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或细砂。
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砂的颗粒度、含泥量、含尘量等。
3.石子:石子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
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石子的颗粒大小、含泥量、含尘量等。
4.粉煤灰:粉煤灰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粉煤灰。
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粉煤灰的细度、活性等。
5.膨胀剂:膨胀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膨胀剂。
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膨胀剂的品牌、含量等。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用途、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选定合适的配合比。
1.配合比设计原则(1)按照预制构件的用途、工作环境等要求确定配合比。
(2)按照混凝土原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子、粉煤灰、膨胀剂等。
(3)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预制构件的用途、工作环境等要求。
(2)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子、粉煤灰、膨胀剂等原材料。
(3)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4)进行配合比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配合比的修正。
四、混凝土搅拌与浇注混凝土搅拌与浇注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的核心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
在搅拌与浇注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浇注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1.混凝土搅拌(1)将选定的水泥、砂、石子、粉煤灰、膨胀剂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称量,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修改20110113)
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材料和部件 (4)4.1 混凝土 (4)4.2 钢筋与钢材 (5)4.3 保温材料 (5)4.4 钢筋连接套管与连接件 (6)4.5预埋件 (6)4.6 门窗框 (6)4.7 外装饰材料 (6)4.8 防水密封胶条 (7)5 模具设计和组装 (8)5.1 模具设计要求 (8)5.2 模具组装要求 (8)6 构件制作 (9)6.1 一般规定 (9)6.2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要求 (9)6.3 养护 (12)6.4 脱模与表面修补 (13)7 构件质量验收 (15)7.1 一般规定 (15)7.2 质量验收 (15)7.3 结构性能检验 (18)8 标识和产品合格证 (20)8.1 标识 (20)8.2 产品合格证 (20)9 存放和运输 (21)9.1 存放 (21)9.2 运输 (21)附录A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表 (23)表A.0.1 模具检查表 (23)表A.0.2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检查表 (25)表A.0.3 混凝土浇筑前其他部件检查表 (27)附录B 构件质量验收表 (29)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31)引用标准名录 (32)条文说明 (33)1总则 (34)2术语 (36)3基本规定 (37)4材料和部件 (39)4.3 保温材料 (39)4.4 钢筋连接套管与连接件 (39)4.5 预埋件 (39)4.6 门窗框 (39)4.7 外装饰材料 (40)5 模具设计和组装 (41)5.1 模具设计要求 (41)5.2 模具组装要求 (41)6 构件制作 (42)6.1 一般规定 (42)6.2 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要求 (42)6.3 养护 (43)6.4 脱模与表面修补 (43)7构件质量验收 (44)7.2 构件质量验收 (44)7.3 结构性能检验 (44)8标识和产品合格证 (45)8.2产品合格证 (45)9 存放和运输 (46)9.1存放 (46)19.2 运输 (46)2Contents1 General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4 4.1 Concrete Material 4 4.2 Reinforcement and Steel5 4.3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5 4.4 Joint sleeves and Connectors 5 4.5 Embeded Parts6 4.6 Jambs 6 4.7 Over Coating 64.8 Waterproof Strip 75 Design and Assemblage of Mould 8 5.1 Design Requirement for Mould 85.2 Assemblage Requirement for Mould 86 Production of Components 9 6.1 General 9 6.2 Production Requirement of Pro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9 6.3 Curing 126.4 Demoulding and Surface Treating 127 Acceptance of quality 14 7.1 General 14 7.2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 Components 147.3 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178 Designation and Conformity Certificate 18 8.1 Designation 188.2 Conformity Certificate 189 Stacking and Transporting 19 9.1 Stacking 193旗开得胜9.2 Transporting 19 Appendix A 21 AppendixB 2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 27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841.0.1 为加强装配整体式结构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使构件生产各环节处于有序的受控状态,保证构件质量,制定本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1预制构件制作:1.1 模具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 钢筋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 混凝土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
1.4 饰面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144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石材与混凝土之间连接件的耳钩、锚栓等的数量、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4.5涂料饰面的构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线槽应顺畅,对于大于1mm的气孔应进行填充修补。
1.5 门窗框1.5.1门窗框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门窗框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5.2门窗框的品种、规格、尺寸、性能和开启方向、型材壁厚和连接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5.3门窗框宜预埋在墙板构件内,生产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框进行固定。
1.5.4门窗框应采取纸包裹和遮盖等保护措施,不得污染、划伤和损坏门窗框。
1.6 构件成型1.6.1构件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6.2混凝土成型应振捣密实,振动器不应碰到钢筋骨架、面砖和预埋件。
1.6.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同时应观察模具、门窗框、预埋件等是否有变形和移位,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补强和纠正措施。
1.6.4混凝土表面应及时用泥板抹平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
1.6.5设计图纸指定某处需做毛面时,一般有以下方式:1)在混凝土未完全凝结时用铁耙在构件表面平行拉毛,一般要求间距5cm左右,深度4-6mm2)待混凝土凝结后用铁钎人工凿毛,但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裂缝损伤构件。
3)在钢模上涂抹缓凝剂(也称露骨剂),待脱模后用高压水枪冲掉涂剂露出骨料形成自然毛面,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将涂剂冲刷干净无残留。
1.7构件养护1.7.1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
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静停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2h;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C/h ;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55°C,恒温时间不宜少于3h;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C/h ;5)养护时应注意预埋窗框的变形。
1.8构件脱模1.8.1预制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T可拆模起吊。
1.8.2应根据模具结构按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构件方式拆模。
1.8.3预制构件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
1.8.4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稳起吊的要求。
1.8.5复杂节点,如窗台下方滴水线处,构件厂应该提供合理可行的脱模方案1.9 构件编号构件编号应该米取统一的形式。
构件编号需要表示如下信息:楼号、楼层(楼层范围)、构件名称、模板号、出场日期等。
2运输与堆放2.1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上应设有专用架,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
2.2 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堆置。
现场堆场应设置在吊车工作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置通道。
2.3 现场运输道路和堆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
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2.4竖立式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倾倒,并支垫稳固。
2.5 平叠式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支垫位置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
一般叠放层数不应大于5层。
3成品保护3.1预制外墙板饰面砖、石材、涂刷表面可采用贴膜保护。
3.2 预制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涂抹防锈漆,防止产生锈蚀。
3.3预埋螺栓孔应用海绵棒进行填塞,防止混凝土浇捣时将其堵塞。
外露螺杆应套塑料帽或泡沫材包裹以防碰坏螺纹。
3.4 门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
3.5 对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易损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套件加强保护。
4现场施工4.1构件吊装4.1.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按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编号清点数量,并对构件上各个不同作用的预埋金属件做好区分标识和作业注意事项的交底。
4.1.2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形状来确定配套吊具,宜采用可调式横吊梁均衡起吊就位。
4.1.3塔吊的起吊能力和钢扁担的承载力均应该经过提前计算,防止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4.1.4按设计图纸校核楼面预埋连接件及接驳钢筋等。
4.1.5按标高线预调标高顶撑件。
4.1.6打胶衬条如为现场粘贴,粘贴前应先扫净混凝土表面灰尘,涂上专用粘结剂后压入粘牢衬条。
衬条接头处宜45度切口搭接不留空隙。
4.1.7构件根部应系好缆风绳,人工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就位。
4.1.8预制构件吊装校正,可采用“3+T的形式,即XYZ空间三向与垂直度的校正方式。
以预制外墙挂板为例:1)在PC墙板内侧弹出一米水平标高线(控制Z向),用水平仪测量PC墙板内侧的一米水平线,用底部标高顶撑来调整板块标高或高低肩。
2)在PC墙板内侧弹出板宽竖直中心线(控制X向),在施工层地面也弹出相应的板宽竖直中心线、人站在5米外目测地面与PC墙板各自弹出的竖直中心线是否在一直线上,可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平行位移。
3)在楼面弹出内外进出边线(控制丫向),用硬尺测量PC墙板两侧端至地面弹出的内外进出边线的距离是否一致,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进出。
4)用垂直靠尺或线锤测量板块的垂直度,以内侧斜撑杆来调整倾斜。
如有两根斜撑杆时,严禁一根在紧固状态下调动另一根,这样会使PC墙板内部产生应力造成损伤。
4.1.9待3+1 ”校正调整完成后立刻紧固各处连接件,须循环均匀紧固。
常会出现一端紧固时导致另一端走样的情况,所以在全部紧固之后还需再测量一遍定位。
4.1.10当采用饰面砖外装饰时,控制相邻板与板之间、层与层之间饰面砖缝对直。
外表面十字拼缝处四角高低差应满足质量检测标准。
4.1.11预制构件与楼层预埋连接件形成可靠连接后,再脱钩、松钢丝绳和卸去吊具。
4.1.12预制外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连接件应紧固到位不可虚松。
4.2 与现浇结构相关的施工4.2.1叠合外墙板竖向板缝处由内侧填塞直径30圆形PE棒至设计要求位置,再以砂浆嵌实封缝,宜用掺防水剂或微膨胀砂浆。
4.2.2叠合墙板内侧预埋锚固螺杆若遇钢筋作业干涉时可临时取下,钢筋作业完毕后应立即复原锚固螺杆,并旋拧至设计要求深度。
内侧模板封闭前应复核锚固螺杆或锚固钢筋的数量与位置。
4.2.3内侧模板钻孔与拉结螺杆的定位应与叠合墙板内侧预埋件位置相对应,如发现有缺失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磋商补救措施。
4.2.4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随时观察预制构件定位状况,如有跑位等较大偏差出现时应即刻暂停浇筑,当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2.5临时斜撑杆、连接件等应在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4.2.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由厂家进行专门培训,取得培训方认可后方可作业。
灌浆工作业前应明了灌浆范围,事先做好封边密闭等工作。
4.2.7现浇面与预制构件面相接时应预留防裂伸缩缝,后期嵌补密封胶,不得用砂浆嵌补。
4.3 防水密封胶4.3.1事先对防水密封胶的性能、质量和配合比进行检查,耐老化与使用年限应满足设计要求。
打胶衬条的材质应与密封胶的材质相容。
4.3.2预制外墙板外侧水平、竖直接缝的密封防水胶封堵前,侧壁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打胶衬条应完整顺直。
4.3.3防水密封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注胶应均匀、顺直、饱和、密实,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缝现象。
4.3.4预制外墙板连接缝施工完成后应在外墙面做淋水、喷水试验,并在外墙内侧观察墙体有无渗漏。
4.4 外表面修补441施工中如有构件外表面磕碰破损、甚至开裂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评估受损程度,制定修补措施。
4.4.2造成防水接缝处有缺损,修补时应格外注意后补范围边圈与原件之间的接槎牢固,以免雨水从后补边圈缝隙渗入。
4.4.3塔吊扶墙楼层处预制构件有预留开洞时,孔洞后补作业应按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实施。
4.4.4脚手架预留孔洞以及PC板板外侧连接孔洞的修补应保证内部后填料的密实,需制定专项修补方案。
4.5脚手架4.5.1脚手架搭设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连墙件可利用窗洞口伸入建筑物内固定,或事先在预制构件预埋接驳件。
如利用PC墙板接缝设置连墙件,必须严格做好后道防水密封作业。
4.5.2脚手架承重着力点或临时设施不可落在尚处于拼装阶段的预制构件上,严禁将拼装过程中的预制构件作为传力构件使用。
4.6套筒灌浆4.6.1套筒与灌浆料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4.6.2套筒材质及灌浆料的材质要求参见《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钢筋套筒连接用灌浆料》。
4.6.3套筒灌浆操作应由供货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认可,施工方应固定灌浆操作员,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操作。
4.6.4水平PC板缝灌浆填充前应清理界面处渣物,并做好周围密封措施以免漏浆。
4.6.5灌浆路径过长时应做分仓处理,宜3~4个套筒为一个仓格。
4.6.6套筒灌浆在同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同时要求监理旁站,逐个逐项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确保节点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