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性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性格特征

汪梦涵

[内容摘要]:曹操是一个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千百年来最具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功过得失,后人评论之多,意见分歧之大,堪称世所罕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史书的记载,又有来自于《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艺术再现。《三国演义》充分渲染了曹操的诡谲奸诈、残忍少信的一面;同时,又描写了曹操忧国忧民、崇礼尚法、唯才是举的一面,揭示了这位乱世枭雄复杂的双面性格。他“奸”中有“真”,“真”中有“诈”,是孔孟之道和申商之学的完美结合者。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枭雄双重性格

曹操,一个乱世所造就的枭雄,他富有传奇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他的为人、行事,千百年来总是褒贬不一,终难有一定论之说。但在民间,大多认为曹操奸诈、狠毒,“曹奸”一词至今仍在曹操的故里亳州被普遍使用,“奸雄”成了曹操的代名词。事实上,人们的这种认识与《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塑造是分不开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既奸诈又颇具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并没有一味的丑化他。因而,小说在写他奸诈、残忍的同时,也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敢做敢为,善于引纳人才等种种长处。所以,曹操的形象虽然“恶”,却很有生气。他的性格比其他人物更复杂,也更具吸引力。透视《三国演义》,你会发现曹操“奸”中若有几分“真”。也许正是这“真”的缘故,使我们明确感受到这位奸雄有时也会“奸”的痛苦、“奸”的无奈。可以说,《三国演义》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说不尽的曹操。

一、创业之艰难、忧国之沉重

(一)从小看大的少年行径

《三国演义》对创建魏、蜀、吴三国基业的领袖儿时的情况都作了一些交代。孙权“碧眼紫须,生有异相”并且“仁慈宽厚”。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生得“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并且说他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

为天子,当乘此车盖。‟”○1理想可谓大矣!而只有曹操,罗贯中没有什么美辞,只说他本姓夏候氏,因其父为中常侍曹腾养子,故改姓曹,“有权谋,好机变”, ○2并举了一个曹操儿时好机变例子: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心生一计:见叔父到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故问其故,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其过,嵩并不听。”○3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6页,作家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3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8页,作家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这一例子写了幼时曹操的奸诈,但细细品味,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小曹操的机智和极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童心未泯、贪玩无度不能算是幼时曹操的罪行,但却因此被叔父向父亲告密,并遭受父亲责备,这就迫使机智的曹操不得不想一个万全之策,以保护自己的童真童趣和身心不受责罚。事实证明,曹操的计策是可行的,他用机智战胜了管制他的大人。虽说曹操已取得父亲的“信任”,但他并没有肆意放纵自己,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而是读了好多有用之书,成了一个文武皆精、胸怀大志一代英豪。由此看来,《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极富理想和反抗意识的少年曹操形象。

(二)艰难创业,实现价值

黄巾起义给曹操、刘备一个实现理想的初步台阶,刘备三兄弟在这次镇压起义战争中一步走红,成了天下英雄。但曹操与农民起义(黄巾)作战时,都应属于被动应战,从未主动出击,此时的曹操面对生灵还是较为理智的。他不像刘备总是自告奋勇地去大开杀戒,发点战争名誉财,以赢得好名声。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董卓开始把持朝政,他骄奢粗暴、滥杀无辜、放荡无度,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满朝公卿整日以泪洗面,苟且偷生。此时只有曹操敢于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孤身一人到戒备森严的相府去行刺董卓,这种勇气和正气都是令人震撼的,他浑身洋溢着赤胆忠心的侠义之气,如果说曹操也想做点赚名声的买卖的话,这种买卖以生命或流亡作代价也太大了,可见此时的曹操是一个一心想报国的忠贞人士。

历经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的汉朝已是名存实亡。各路诸侯拥兵自重,称王称霸,如袁术等辈甚至公然称帝。他们整日你争我夺,战火不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战乱之中受害最深的是老百姓,他们背井离乡,暴尸野外,处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1的惨象。为了结束军阀混乱,统一皇权,曹操开始了争霸天下的艰难征程。在逐一消灭各路军阀时,曹操每次征战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多次历经死神考验和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他几次险些被吕布活捉;多吃袁绍败仗,由于断粮险些全军被困;大战张绣 ○1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二版第23页。

时,丢失大宛马、侄儿、长子及爱将典韦;与马超韩遂之战,他割须弃袍,狼狈到了极点。“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是曹操军事生涯中最为惨败的一次,对其打击可谓大矣!大起大落,几经生死换来了北方难得的平静局面,使汉朝得以维护皇室汉统。如若没有曹操,真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1 生灵涂炭不知要延到何时。曹操的功业,实在是应天顺人的大功大德。

(三) 屯田讲武,初遂心愿

赤壁之战后,曹操从民生的角度考虑,自觉退回中原,以休养待机,开始搞起了经济建设。这时,曹操显示出了超人的治国本领。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惩治豪强,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营,使北方中原出现了难得的安定繁荣景象。他励精图治,为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他最初报汉的心愿。此时的曹操虽说像历代帝王一样,大造宫殿,广收美女,追欢逐乐,但他更注重演武修文,从而使中原地区军

事力量雄厚,为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正是因为曹操,北方地区才出现了国家安定,士民殷富,百废俱兴的景象,从而为晋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曹操的创业史是艰难的、辉煌的,是一部令人钦佩的创业史。他的成功史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天才、机遇、勤奋三结合的成功之路。

二、双重人格的领导风范

(一)爱才与杀才

曹操爱才最为后人公认,是最没有争议的。《三国演义》中对他爱才,善用人才的部分展示很多。“吾任天下之贤力”,○2他几乎见一个人才爱一个人才,并且总是千方百计让其为己所用。三国中应该说曹操的人才最多,文有孔融、杨修、王粲、陈琳等大文人;武有徐晃、张辽、许诸、典韦、夏侯渊等一代武将;并且身边有一群卓尔不群的智囊团,如郭嘉,荀彧 ,荀攸,程昱等一流谋士。良禽择木而栖,正是因为曹操爱才,这些或桀骜不训,或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第274页,作家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陈寿著:《三国志,武帝纪》第18页,湖南岳麓出版社,1990年版。 自命不凡的人士才能甘心情愿为其效命。事实证明,曹操这棵大树正是他们可依的最可靠的归宿。

曹操和接触的每个人才之间都发生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弥衡当众侮辱他,曹操因其是大文人,并不杀他;徐庶心依皇叔,无奈滞留曹营,曹操对此心知肚明,依然让其安居温饱,守母庐墓;陈琳骂了曹操祖宗三代,只骂得曹操出了一身冷汗,但曹操仍未杀之,反而让其做自己的秘书;曹操重金赎蔡琰的佳话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对对手的人才曹操也是爱惜有加,并常思为己所用。长坂坡中赵子龙左冲右突,万马千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何等神勇!事实上,赵子龙的一世英名全是来自曹操的成全。若不是曹操爱惜赵云之才,特令不准放冷箭、抓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