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中的暴力倾向和应对策略

心理学中的暴力倾向和应对策略

心理学中的暴力倾向和应对策略暴力倾向是指在冲突和压力面前,个体依据自我利益或情感需要,选择使用肉体或心理手段对他人进行攻击或控制的倾向。

心理学中,暴力倾向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对于那些常被认为是具有暴力倾向的人群,如犯罪嫌疑人、暴力家庭成员和心理问题患者等的研究更是关键。

暴力倾向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个体心理机制、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应对暴力倾向需要针对这些因素展开全面有效的干预和管理。

一、暴力倾向的形成因素1. 个体心理机制个体的心理状态扮演着其暴力倾向的主要角色。

在心理学中,对个体的性格、情绪、认知和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诸多影响暴力倾向的因素。

首先,无力感和挫败感是暴力倾向的重要心理基础。

当个体遭遇挫败时,会出现自我价值感下降,自卑心理增强,进而转化为攻击行为。

其次,情绪稳定性和冲动性会影响个体的暴力倾向。

情绪生发会使人变得更加容易冲动,从而误解情况并采取进攻性的行为。

最后,认知因素同样影响到个体暴力倾向。

当个体的信念系统包含攻击他人是最佳解决冲突的途径时,暴力行为就会产生。

2. 环境因素个体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暴力倾向产生影响。

贫穷和社会排斥是一些人接触和选择犯罪的主要原因。

此外,社会文化传统和鼓励也会对暴力倾向产生指导意义。

许多文化认为,男性具有领地和权力,他们经常通过暴力来掌握或维护这种领域。

3. 其他因素个体的暴力倾向还可能源于遗传因素、药物和经验等。

二、应对暴力倾向的策略1. 心理治疗当一个人对暴力倾向产生强烈的渴望或实施暴力行为时,心理治疗是减轻或缓解暴力倾向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治疗的重点是帮助个体面对源于心理原因的暴力倾向,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借助技能和技术社交技能、安全技术和渲泄技巧的训练有助于减少暴力倾向。

社交技能倡导从而认识他人的需要,并正确表达个人需求和情感。

可以对加害者进行控制行为的技术有逆思考,逆暴态度和逆奖励。

渲泄技巧和技术包括如呼吸、放松和运动等方法,这些有助于去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犯罪是社会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对于犯罪预防和司法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犯罪行为。

一、动机与心理冲突犯罪行为往往源于罪犯内心的动机与冲突。

犯罪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

外在动机包括贪婪、报复、嫉妒等,这些动机通常与物质利益或情感因素有关。

内在动机则涉及到心理上的追求和满足,例如权力欲望、控制欲望以及激发寻求刺激的欲望。

心理冲突是罪犯内心的一种紊乱状态,可能因多种原因产生。

一方面,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可能来自童年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失去亲人等。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可能引发心理冲突,比如失业、家庭破裂等。

这些心理冲突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能会促进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心理评估与预测为了更好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心理评估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心理评估通过测量罪犯的人格特征、心理功能和心理病理状况等来获取一系列信息,以便对其潜在的犯罪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实践中,心理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心理测试、个案分析和采访等。

通过这些手段,心理专家可以对罪犯的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和社交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判断罪犯潜在的再犯倾向和犯罪类型。

三、心理治疗与矫治犯罪心理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罪犯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还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矫治方案提供了依据。

心理治疗是矫治罪犯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犯罪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罪犯认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并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罪犯再犯率,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施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罪犯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同时,治疗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倾听罪犯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

四、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与犯罪预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还在犯罪侦查和犯罪预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线索和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追踪犯罪嫌疑人。

第四讲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四讲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2)技能与犯罪
技能的缺乏与犯罪的关系 某些特殊的技能与犯罪
(三)犯罪主体的行为因素
1、参与错误的活动 2、选择不良的行为方式 3、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 4、模仿和学习不良行为模式
二、影响犯罪的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是独立于主体外的客观环 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和具体的情境因素等。尽管这些因 素必须通过主体才能起作用,但人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受制于客观, 因而客观环境因素对于犯罪心理的 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精神障碍因素
先天遗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各种精神障碍 也是导致犯罪的重要主体因素。 主要包括: 1)精神病 2)毒品、酒精中毒症 3)精神发育迟滞(“智能障碍”或“低 能”)
(4)其他生物化学因素
1)内分泌异常的影响 2)营养成分不均衡的影响
(二)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
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即指犯罪主体原有的 个体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这些 因素与其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个性倾向性因素 2、气质因素 3、性格因素 4、能力因素
3、性格因素
(1)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 以及与之相应的惯常行为方式。 性格类型: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外倾型/内倾型 优越型/自卑型
(2)犯罪者的不良性格特征 )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残暴、狡诈等 2)性格的情绪情感特征 愤怒、恐慌、仇恨、嫉妒 3)性格的意志特征 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缺乏自制力 犯罪意志的顽固性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思维偏激、道德感缺乏等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对照表
神经过程的 倾向性 高级神经 气质 典型 活动类型 类型 基本特征组合 特征 强 不平衡 外倾 兴奋型 胆汁质 高兴奋性 强 强 弱 平衡 平衡 不平衡 外倾 内倾 内倾 活泼型 安静型 抑郁型 多血质 高灵活性 粘液质 高耐受性 抑郁质 高敏感性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现出团体化、低龄化的倾向。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毒品、邪教并称为危害社会的三大公害。

从罪行类别来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

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的确令人痛心疾首。

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而且损害他人权益,危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定。

青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自然有很多社会因素。

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心理成因。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模仿心理内外化机制理论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机制的基本观点是:吸收各种外间的消极因素,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整合犯罪心理,生发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

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从内化机制上看,是吸收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等消极因素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由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启动的。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这既是作为动物的基本心理本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但是,不加鉴别地模仿和学习一些不良因素,也会使人走向邪恶乃至犯罪。

常见的可能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消极因素有:以崇尚暴力为噱头的武侠小说,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游戏,以压制和驯服为方法的家庭暴力,以漠视人格、摧残心理、戕害精神为手段的人际关系冷暴力等。

对这些暴力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诱因。

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家庭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暴力。

孩子不听话,不顺从自己的指导和意图,一个耳光,几个巴掌下来,孩子听话了。

虎爸虎妈们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成功,却忽略了这种行为的消极结果。

他们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此后,孩子们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遇到同类问题,就可能拳脚相向,暴力相加,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

试论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点、改造难点和改造对策作者:刘瑞清发布时间:2007-09-26 16:14:16 点击数: 2一提起暴力型罪犯,人们通常会自然地联想到杀人放火、抢劫、爆炸等充满血腥的场面,对那些实施此类暴力犯罪的罪犯的态度不能只是愤恨、仇视,更应本着“改造人、造就人”的原则运用劳动、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对暴力型罪犯进行改造。

北京市第二监狱本着“恨其罪过救其人,拭灰拂尘净灵魂”的科学态度,对所管的暴力型罪犯进行心理分析,探索提高暴力犯改造质量的新途径。

一、暴力型罪犯心理特点暴力型罪犯是一个不安份的犯群,他们大多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常受紧张困扰,心神不定;敢为性和敏感性强,遇事易激动,情感反应强烈,易受情绪和情感左右,敢于冒险;对环境抱有敌意和攻击性,争强好胜;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容易采取公开对抗的方法;处理事情不计后果,事后又非常后悔;好面子,哥们义气思想严重,对小团伙、小帮派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暴力型罪犯改造难点由于暴力型罪犯存在上述心理特点,改造暴力犯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此试从罪犯个体因素和个体之外的环境因素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个体因素1、攻击性心理影响攻击性又称侵犯性,是一种根深蒂固和持续不变的行为类型。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受微小刺激就会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且难以自制,可出现争吵或暴烈的攻击行为。

“性如烈火,一触即发”,就如《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鲁智深。

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与平时不一样,他们在间歇期却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事后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生,往往认识与行为脱节,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例如有一次某分监区正在工地上组织罪犯挖电缆沟、其中两名罪犯因为争抢一把铁锹发生争执,一名罪犯竟然用铁锹把另一名罪犯的脑袋打了一个大口子。

事后打人者受到禁闭、集训处理,想想非常后悔,连自己也认为因为这么点小事不值得。

2、挫折影响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

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

李锋教育叛逆专题/wtzl/pnzt/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兴旺。

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增多,大学生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学校政治思想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寻觅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1大学生暴力犯罪的主要特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得相对独立、成熟。

但是大学生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他们敏感、好奇、喜欢模仿、爱冒险,如果缺乏指导或者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

如果引导得当,这些特点就是优点。

比如大学生思维十分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可以引导他们创新,大学生爱好冒险,可以引导他们探索未来。

(1)大学生暴力犯罪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大。

例如,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

大学生犯罪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他们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大。

(2)暴力性犯罪手段残忍。

暴力性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拓展知识,以满足青少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信任、信服,从而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学习。

(2)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共19页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共19页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2019-04-02 22:00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官网暴力犯罪是自然犯罪的典型表现,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在其《善恶的彼岸》中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着你!”让我们沿着哲人的思路,以犯罪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

第一层次:暴力犯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犯罪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存在“天生犯罪人”(至少在整体上不存在,极少数个案除外)。

当你与恶的力量生活在一起足够久的时候,你也会受到它的影响,哪怕你浑然不知,哪怕你本来是在与它对抗中存在。

正如尼采所言,“与恶龙纠缠太久,你也会变为恶龙”。

具体而言,耳濡目染恶的行为方式,会降低你对它的敏感性与防卫性,它渐渐地浸透到你的身心之中,进而改变你对暴力行径的态度与情感。

一旦它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身心的一部分,在合适的条件或者情景诱发下,它就会成为诱发恶的行为动力。

所谓“凝视深渊”并不一定是直接参与“深渊的活动”,也可能是观察或一般性接触。

这就是心理学中“间接观察同样具有行为感染与模仿的强化效果”之“旁观者效应”。

这种恶的影响力在两种人群中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人生观尚未成熟定型的青少年,“成人感意识”与“精力旺盛”使他们容易受到暴力原始力量的诱惑,成为“英雄主义”(实为“哥们义气”)的牺牲品;二是刑事司法人员(尤其是刑事警察与暴力罪犯矫正警察),他们每天接触人性的阴暗与邪恶比普通人的机会多得多,自然就存在着较大的被“感染”的风险。

环境感染是暴力犯罪动机来源的最为显性的体现。

但是,为什么同样处在消极环境中,有的人成为了暴力犯罪的追随者或潜在后备力量,而有的人却仍是循规守道者?第二层次:犯罪思维模式的驱动邪恶的环境让人从事暴力犯罪,其进一步的驱动力来自:邪恶的力量内化成为了接收者自身的一部分。

换言之,接收者主动地接纳了暴力的观念、暴力的方式与情感,认为暴力是一种可取的,甚至是优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

政策建议与对策
建立完善的暴力犯罪心理研究体系,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针对不同类型的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强化暴力犯罪心理干预机制,提高干预效果。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暴力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新研究手段,如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注重跨文化比较研究,提高研究 的普适性和应用价值
跨学科合作研究
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利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究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治 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暴力犯罪心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为预防和治理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 沟通能力。
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社会预防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强化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暴力犯罪行为 提高公众对暴力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家庭成员行为: 家庭成员的犯罪 行为、暴力行为 等不良行为可能 对个体产生不良 影响,增加其暴 力犯罪心理的风 险。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家庭问题可能导致子女形成暴力犯罪心理 社交圈子:与不良青少年交往,模仿和形成暴力犯罪心理 媒体影响:暴力内容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传播,可能引发犯罪心理 社会压力:失业、贫困、社会不公等压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暴力犯罪心理
家庭干预
家庭环境对暴力 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成员间的沟 通与支持
家庭教育和价值 观的引导
家庭治疗和心理 辅导的必要性

第四讲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第四讲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影响侵犯攻击行为的因素:欲求的程度、 个体的人格特征、挫折的突然性因素。
外罚性反应最容易导致暴力犯罪行为的产 生。当一个人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 即将这种激怒的情绪通过向社会或他人实 施攻击行为或报复行为来得到补偿,从而 求得心理的平衡。
三、评价
(一)可取之处
理论上: 研究领域扩张到无意识中,
性本能说
主要观点:性冲动是产生犯罪 心理的唯一原因,是一切犯罪 的原动力。
权欲说
主要观点:人具有保存自己、 追求优越、崇尚权力的欲望; 当这种欲望长期得不到满足时, 就会形成自卑感;犯罪就是人 为了克服自卑感而进行的过度 补偿的结果。
挫折攻击理论
代表人:多拉德(Dollard.J.)和米勒 (Miller NE)。
那些处于下层社会的阶级由于无法取得同 中上层阶级竞争的优势,便会产生一种紧 张状态,并导致破坏法律的行为发生。
标签理论
代表人:贝克(H. Becker)和利莫特 (Ednin Lemert) 。
主要观点:行为人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 立法者、司法者、社会舆论给其贴上了越 轨者的标签。
社会对确有一定越轨行为的人贴标签,反 而会刺激、加强或者促成了被标签者的恶 性转化,从而进行更多的犯罪活动。
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理论主张观察学习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家庭观察学习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家庭成员的示范和犯罪鼓励父母的攻成员的示范和犯罪鼓励父母的攻击和言语表情亚文化的犯罪率击和言语表情亚文化的犯罪率符号示范如宣传暴力色情的电符号示范如宣传暴力色情的电影电视书刊等对人们的犯罪影电视书刊等对人们的犯罪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
在社会的约束和监督之下,人的侵 犯本能处于隐蔽状态,但在发怒和 激烈争斗时,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 出来。
利欲本能说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_OK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_OK
淡薄
(4)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
18
(三)诈骗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
犯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寻找目标,包装自己,进行前期
准备后,开始对被害人实施诈骗。
诈骗的行为过程,也就是行骗与受骗双方的心理互动过
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
准备期 接触期 行骗期 结束期
行骗方 包装 选择目标 )诈骗犯的心理特征
1、犯罪动机:牟利,获取财物
2、人格特征:
(1)善于伪装,具有两面性:外部印象诚实、和气、实际
上极端自私;表面上笑容可掬,实际上冷酷无情,笑里藏刀
(2)有较强的冒险意识和自负心理,自我评价过高。 (3)不良性格特征:贪婪、无责任心和罪恶感、法制观念
30
(三)贪污、受贿犯罪的行为特征
1、善于伪装,手段巧妙 2、连续性强 3、共同犯罪突出
31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心理概述
(一)定义: 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的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侵害公民
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破坏社会秩序,公共安全 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以及使这些法益受到威胁的行为。 类型: 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叛乱、暴动 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纵火、爆炸 侵害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暴力犯罪:杀人、伤害、强奸 侵害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暴力犯罪:抢劫、绑架勒索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聚众斗殴 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家庭成员
25
3.现状
2010-12-21 南方都市报 :今年11省部级高官获刑, 其中7名被判 死缓,4名被判无期徒刑
1 陈绍基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
2 王华元 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
3 王益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暴力袭警,是指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务或明知是人民警察而故意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

所谓暴力行为,是指殴打、捆绑、拘禁等侵害民警人身权益及侵害民警生命权的行为,同时包括毁损民警正在使用的武器、警械及其他警用装备的行为。

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6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英勇牺牲,3429名民警受伤;2002年,全国有75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663人受伤;2003年,全国有84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4000人受伤;2004年有4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786人受伤;2005年,全国有2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932人受伤;2006年1月至3月,全国有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06人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共发生暴力袭警案件403起,有519名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实施暴力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共计783人。

2008年1至7月,暴力抗法袭警233起,导致民警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7人、轻微伤198人。

①当前暴力袭击事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由个体突发性抗法向有组织的集体性抗法发展;二是由以犯罪嫌疑人出于拒捕目的的袭警向以泄愤为目的的挑衅性袭警发展;三是违法行为人的成份出现多元化趋势;四是数量增多,恶意程度增加。

从侮辱谩骂、威胁、诬告等精神伤害,到围攻阻挠、暴力抗法、殴打袭击等人身伤害,甚至使用枪支、刀具、棍棒,采用爆炸等手段伤害公安民警。

警察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执行者、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妨害警察执行公务为目的的暴力袭警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活动,伤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更是对整个国家的法律权威的公然挑战和损害,是对社会正义的严重亵渎。

暴力袭警行为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降低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是什么原因促使暴力袭警者如此冒险地对警察权威进行公然挑战,是什么样的心理驱使他们公然向民警挑衅、示威甚至施暴,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暴力袭警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出他们袭警的动因。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

共基本特征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质。

暴力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其不仅给受害人的身心照成伤害,且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不安全感。

如同其他犯罪一样,暴力犯罪的成因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打开网页看新闻,有一类新闻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件,当我们看到一些案件报导的时候,大家都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出于什么心理?而犯罪心理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的马加爵、厦门公交燃烧等和国外的挪威枪杀案以及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一种不安全感。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暴力犯罪犯罪人心理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人的主要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是我国犯罪学界关于犯罪原因结构的最有代表性的认识。

犯罪的外因,指犯罪主体以外的一切促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犯罪主体以外的社会环境即因素。

犯罪的内因,指犯罪主体本身的诸种促成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的犯罪意识。

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犯罪人的心理因素作为犯罪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犯罪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在暴力犯罪行为中尤为明显。

通过对多种不同的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暴力犯罪人往往具有以下心理特征:一、认知特点1、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暴力犯罪者特别是以简单、原始方法实施暴力犯罪的人,大多只有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他们愚昧、野蛮、美丑不分,他们很多只受过很低的教育,有的甚至都没有进过学校,因此,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较低也不奇怪。

2、问题解决方式的缺陷。

一般人遇到矛盾或问题时,大多都能按照合法、正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便一时不能解决,也能调节、解自己的心理需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暴力犯罪心理

暴力犯罪心理

暴力犯罪心理
第21页
(四)在时间和空间场所方面,行为人在夜晚 和街道里巷被暴力犯罪加害可能性最大
暴力犯罪心理
第22页
暴力犯罪心理
第23页
二、暴力犯罪被害人与加害人互动关系
(一)暴力犯罪加害发生前,潜在被害人与加 害人互动关系
在加害行为发生前,加害人与潜在被害人大多 属于彼此不认识陌生状态,而属于彼此间有一 定社会交往相对较少。
人类没有发展处自然性武器和处于保护物种而 进行仪式性攻击,而是发展出了毁灭型技术性 武器。
暴力犯罪心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46页
2.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本能;能量宣泄
暴力犯罪心理
第47页
3.行为主义 挫折-攻击说 J.Dollard:攻击是挫折结果 L.Berkowitz:攻击仅是挫折可能反应
所期望目标被阻止实现 产生挫折、愤恨 愤恨使得个体倾向于或准备好作出攻击行为 外界诱发刺激
日常生活中经过不停复述,习得认知脚本
以牙还牙
个体评定脚本加工、保留和应用
K.Dodge,1988敌意归因模型
敌意归因偏差
敌意对待世界,缺乏社交技巧,受到家庭虐待,建 立敌意-支配互动模式,直接采取攻击处理冲突
暴力犯罪心理
第51页
憎恨型暴行又稱偏見導引之暴行(Bias-Motivated Violence),係指「植基於種族、膚色、宗教、少數民族、 性別、障礙、性向或民族血統之偏見,而以恐嚇、侵擾、 肢體之暴力或威脅之伎俩,對特定人員、財物、家庭或 其支持者攻擊行為」。此類暴力行為極轻易流為青少年 (14-24歲)個人或團體所觸犯,以尋求刺激或莫名之報 復。
男性在反社会型因子上得分高于女性
女性在偏执型、分裂样、回避型因子上得分均 高于男性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

精神分析:暴力的心理分析让我从总结我们对心理现实(psychic reality)正常和反常体验的模式开始。

临床和认知研究证据都表明,对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关系的正常意识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发展性成就(Fonagy & Target, 1996; Target & Fonagy, 1996)。

儿童通常从一个在其中精神状态(mental states)不作为表象发生关联的心理现实体验,发展到对内部世界越来越复杂的观点。

这一更复杂的观点具有精神化的能力作为其特征:设想自身和他人想法和感受的存在,将这些同外部现实联系起来(但只是松散地联系)认识。

儿童最初的心灵体验是:在内部状态和外部现实之间似乎有一个确切的对应。

我们将这一模式称为“精神对等”,以强调对幼儿来说,精神事件就力量、因果关系和含义而言同物质世界事件是等同的。

将内部和外部等同必然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幼儿会将表象与现实等同(它看起来怎么样就是它怎么样),而且受幻想歪曲的想法和感受会投射到外部现实,不受对这一歪曲的任何意识所调节。

或许因为想法和感受要被体验为具体“真实的”会很可怕,幼儿发展了解释精神状态的另一种方式。

在“假装模式(pretend mode)”中儿童将感受和观点体验为完全表象或象征性且对外部世界没有意义。

他的游戏没有形成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的桥梁。

只有逐渐借助和一个能同时一起容纳儿童真假观点的依恋人物的安全接近,这两个模式的整合才产生一个心理现实,在这样的心理现实中感受和观点既为内在的,也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安全感的背景和自体发展理论我们已经提到,精神化的出现深深镶嵌在儿童原始的客体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在同看护人的镜像关系(mirroring relationship)中。

我们认为,婴儿只是逐渐认识到他有感受和想法并慢慢对此加以识别。

了解到他的内部体验由父母借助其表情和其它反应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这一变化出现了。

体验的初级表象(primary representations)组织到这些心灵和身体状态的次级表象(secondary representations)中(Fonagy & Target, 19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