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A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生马加爵从小性格孤僻,加之自卑的因素和大学同学的关系相处的不好,一次打牌因与同学发生口角,遂起杀念,接连杀害四名大学同学,最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执行枪决。
案例分析:此案例系为故意杀人,所以马加爵被判处故意杀人罪,并被依法剥夺政治基权利终身,执行枪决发生惨案的因素------------------(一)自身因素1长相丑陋一般认为,长相与性格有关。
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都是慈眉善目,性情暴躁、铁石心肠的人总是长着一幅凶相。
这是因为,人的任何一种情绪都会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一种经常出现的情绪构成了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一种经常出现的面部表情会凝固下来而成为面相。
马加爵小的时候长得还算可以,可是后来越长越难看,显然跟他的心灵扭曲有关。
2言语障碍,性格孤僻:马加爵自幼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爱交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家中缺乏语言环境,长大以后又不主动与人交往,他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与左脑有关,而左脑又是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的中枢。
语言能力差的人控制能力也差,容易冲动,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事,甚至违法犯罪。
他也曾试着和别人沟通,但每次都是遭到嘲笑)3自卑家境贫寒,交际能力差,长相丑陋,是其自卑的原因。
自卑常常会引起多疑和恨。
马加爵内心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蔑视,甚至挑衅,甚至也会将别人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因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时刻准备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与人争斗4情商低情商低的人不会察言观色,不理解别人的感受,难以与人产生心灵的互动,容易引起尴尬和窘迫,甚至出现冲突和互相伤害。
而马加爵就是这样的人。
5易冲动,一意孤行(二)家庭因素1家境贫寒2家庭教育不当,马加爵的父母马加爵的父母都不善于表达感情,家庭气氛非常压抑。
(三)被害人因素1唐学李和杨开红因在妨碍马加爵计划而被杀;龚博生日时没邀请马加爵被马加爵怀恨在心;2邵瑞杰和马加爵打牌发生口角,邵瑞杰批评马加爵为人直接引发惨剧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案教案例分析.doc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南昌某酒店凶杀案专业:预防医学班级:031501学号:2015103009姓名:李红雨一、案例情况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110接到报警称,南昌某酒店发生命案,有1人死亡。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大厅走廊里有血迹,并伴有浓重的血腥味。
一名男子(付某)因伤及颈动脉当场死亡。
另一名男子(王某)受伤已被送往医院救治。
警方勘察现场后知悉,酒店没有失窃任何财物,死者和伤者也没有财物损失,遂排除了因财起意杀人的可能性。
由于伤者身中七八刀,警方初步判断为仇杀。
经过排查,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从酒店后墙翻墙而入,由后门进入酒店,由此判断为酒店内部人员作案。
在走访调查中,警方发现酒店员工张某从3日开始就没有上班,形迹可疑,但周围人反映张某与死者和伤者都没有恩怨。
经过运用技术手段,警方最后锁定张某就是犯罪嫌疑人,4日上午张某被抓获。
嫌疑犯资料1.姓名:张某2.性别:男3.民族:汉4.出生日期:1989年12月6日5.身高:171cm6.特征:体态结实,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7.家庭情况:父亲以前很健康,很少病痛,曾是煤矿的小股东,1994年张某5岁时,突然发病当天死亡;母亲伤者身中七八刀为酒店内部人下手。
自父亲过世后母亲外出打工管不了家,姐弟俩靠外公外婆舅舅们抚养,除母亲收入外只有父亲留下的一笔抚恤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拮据。
父母无人格、精神上的异常,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分两类,一类是人格问题,一类是心结问题。
心结问题有三种:意结类犯罪心理、知结类犯罪心理、情结类犯罪心理。
情结类犯罪心理有5个特征:犯罪动机具有发泄与泛化性;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犯罪多有表达性与满足感;犯罪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心结多与情绪创伤有关。
张某属于情结类犯罪心理。
首先对象很泛化,带有明显的发泄性质;他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就是智力正常、但情感方面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非常孤独;同时有表达性和满足感,他要表达他自己的一种情绪,做完以后,他有一种满足感,所以他不会觉得后悔;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他不是精神病,但又让人感觉很疯,他的心结和情绪创伤有关。
法律心理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
被告人张某与被害人李某系同村邻居,双方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
在一次争执中,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导致李某重伤二级。
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心理问题的思考。
二、案例分析1. 案件基本情况(1)被告人张某,男,32岁,初中文化,农民。
(2)被害人李某,男,30岁,初中文化,农民。
(3)案件发生时间:2019年5月。
(4)案件发生地点:A区某村。
2. 案件经过2019年5月,张某与李某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
在一次争执中,双方言语冲突升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3. 案件审理(1)被告人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被害人李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表示对张某的谅解。
4. 案件分析(1)法律心理因素本案中,张某和李某的法律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价值观:张某和李某在土地纠纷问题上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② 法律意识:张某和李某在纠纷过程中均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
③ 情绪控制:张某在争执过程中情绪失控,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2)心理因素本案中,张某和李某的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竞争心理:张某和李某在土地纠纷问题上均存在竞争心理,导致双方矛盾加剧。
② 仇恨心理:在纠纷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仇恨心理,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③ 逆反心理:张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表现出逆反心理,对判决结果不满。
5. 案件启示(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2)关注邻里纠纷,化解矛盾,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3)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当事人控制情绪,理性处理矛盾。
三、结论本案通过分析被告人张某和被害人李某的法律心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揭示了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背后的心理问题。
为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应当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关注邻里纠纷,化解矛盾,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当事人控制情绪,理性处理矛盾。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引言
本文通过对犯罪心理学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不同个体在犯罪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一些对于犯罪预防与犯罪心理干预的建议。
二、案例背景
本章节主要介绍选定的犯罪案例的背景信息,包括犯罪者的个人生平、社会环境、犯罪动机等。
三、犯罪类型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选定案例中所涉及的犯罪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谋杀、抢劫、性侵犯等,以及不同犯罪类型之间的关联和心理特征。
四、犯罪者心理分析
本章节将详细分析选定案例中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包括人格特质、心理偏执、攻击性倾向等因素,并探讨这些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五、犯罪动机分析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对选定案例的犯罪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心理动因和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六、犯罪预防与干预
本章节将提供一些犯罪预防和犯罪心理干预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加强法律宣传等措施,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附件:
本文档附带案例资料及相关研究报告,供读者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心理动因以及犯罪行为的学科。
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与内心特质和与行为有关的个人特质。
在犯罪心理学中,人格特质常被用来解释犯罪者的特殊心理特征。
3.心理动因:心理动因是指引导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
在犯罪心理学中,心理动因解释了犯罪者为什么会做出犯罪行为的原因。
犯罪心里学案例分析杨新海案例
对杨新海案件的分析从杨新海所犯的案件及还有未举出的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新海已失去了正常人的情感他已经是一个十足的杀人犯强奸犯盗窃犯抢劫犯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嗜血的魔鬼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姓名:成英姿
杨新海案例
1 杨新海的犯罪记录 2 犯罪案例 3 对犯罪人物的心里画像 4 杨新海的结果 5 对杨新海的分析 6 案件对我们的启示
从杨新海所犯的案件及还 有未举出的案件中,我们 可以看出杨新海已失去了 正常人的情感,他已经是 一个十足的杀人犯,强奸 犯,盗窃犯,抢劫犯,他 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嗜血的 魔鬼。
6 案件对我们的启示 我们要有效的控制,减少和预防 犯罪,关注自己的心里健康,调控自 己的情绪,远离犯罪,避免被犯罪侵 害。
2 真实案例
河北邢台县祝村镇李道村, 孙胜军李树枝夫妇是当地农民,种地为生, 女儿孙圆圆和儿子孙红波在邢台县的西大树中学读书。2003年8月5日, 孙胜军、李树枝和15岁的女儿孙圆圆被杀,儿子孙洪波当时没跟父母妹 妹在一起,得以不死。他在当天早晨最早看到亲人的尸体。现场的情景惨 不忍睹,李树枝在床上,头朝里侧着,满头都是血,血已经凝在头发上, 干了。被子从床上搭到地上,进来的人们掀起被子,看到孙胜军蜷着趴在 地上,后脑流出了脑浆。将尸体扳过来,发现他的右眼处被砍,满脸是血。 另一间屋里,孙圆圆仰身躺在床上,下身没有衣服,两条腿半搭在床沿上。 杨新海被抓获后供认,那把用来砍人的斧子是当夜从本村一村民家偷 的。在案发当晚之前的一个晚上,杨新海曾骑着自行车从邢台市来到李道 村,进入孙家,并进 杨又骑着自行车来到李道村,将自行车远远地放在村边,从田地里走进村 内,估计孙胜军一家人睡了,才进到院内。孙家院内一角搭有黄瓜架,杨 在黄瓜架下躲了大约50分钟,听到孙胜军打起了呼噜,才进屋下了毒手。 作案当晚,他也没翻到钱。他选择孙胜军一家下手,是因为这家有小姑娘。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罪犯侧写1、房门和窗户均没有撬动痕迹,受害者没有挣扎斗争痕迹,【凶手可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2、受害人一家平时门户谨慎随手锁门,且张某回家时用钥匙打开房门,λ凶手离开现场时可能把门关上,【表明凶手行凶后冷静】,把现场处理得较好;λ凶手如果把门锁上,可能是用周某的钥匙,或者自己的钥匙,【凶手可能是受害人的父母或胞兄】;λ排除激情犯罪的可能;3、凶手杀死受害人的手段残忍,头部共有五处击打伤,说明凶手反复击打死者,且屋内可能的凶器有两处:门口叠放的圆凳,小房间内的方凳,说明凶手可能分两次击打死者,λ【凶手极端仇视受害人】;4、受害人在张某回家后并未死亡,说明凶手没有确保受害人死亡,【无作案经验,排除杀手作案的可能】;5、打开的煤气阀可能是为了引起爆炸,根据现场门窗情况(大门关闭,窗帘拉起),凶手可能想等室内煤气到一定密度引发爆炸,λ说明凶手可能想利用爆炸销毁不能带走或当场销毁的证据;λ【说明凶手可能对这个家庭没有留恋和爱惜,毫无感情甚至充满仇恨】;6、爆炸、纵火倾向,随着年龄递增逐步递减,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数纵火犯心理变态,【凶手可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且有心理挫折】;7、如果凶手想利用爆炸销毁证据,说明他并不清楚张某的下班时间,或者不清楚张某当天将在五点下班;同时他又清楚张某肯定是五点以后回家,因为根据邻居证词,凶手可能在击倒受害者后谨慎的布置了现场;【说明凶手较为了解受害人家人作息】;综上,心理学专业同学给出的总述为【男性,受害人熟人,不排除其胞兄作案可能】;【身体瘦弱型,性格冷静内向,平时比较懦弱,嫉妒心强,记仇】;【童年有可能被虐待过,来自离异家庭或暴力家庭可能性大】;【智商中等偏高,可能高中文化程度,未接受高等教育原因可能和家庭暴力等因素有关】;【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可能有轻度强迫症,可能有心理障碍史】。
二、犯罪过程假设凶手是受害人认识的人,首先凶手在受害人信任的情况下进入房间,受害人等凶手进屋后还去做作业,凶手可能在屋内寻找某物,因为一些原因凶手决定袭击受害人。
法律心理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
被害人王某(男,28岁)在下班途中,被嫌疑人李某(男,32岁)持刀刺伤,致王某重伤。
案发后,李某逃离现场。
经过侦查,警方在李某的暂住地将其抓获。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运用法律心理学知识对李某进行心理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侦查心理分析1. 李某的犯罪动机分析根据案件材料,李某因个人恩怨对王某怀恨在心,蓄意报复。
李某在作案前,曾多次与王某发生口角,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李某在作案时,情绪激动,行凶手段残忍,表现出强烈的报复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李某的犯罪动机属于“动机冲突型”,即由于个人利益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导致其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2. 李某的犯罪心理分析(1)心理需求分析:李某在作案前,存在一定的心理需求,如发泄情绪、寻求报复等。
这些心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导致其心理失衡,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人格特征分析:李某具有冲动、易怒、偏执的人格特征。
这些人格特征使其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在作案过程中,李某的情绪波动较大,表现出冲动、残忍的特点。
(3)认知偏差分析:李某在作案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
他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可以通过伤害他人来得到发泄。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其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3. 李某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析在侦查过程中,李某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
具体表现为:(1)合理化:李某试图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如声称自己是为了自卫而伤害王某。
(2)否认:李某对犯罪事实进行否认,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3)投射:李某将自己的犯罪动机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王某也是故意伤害自己。
三、侦查策略与措施1. 加强心理疏导:针对李某的心理状态,侦查人员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侦查工作。
2. 深入调查取证:侦查人员对案件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收集证据链,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持。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及其心理动因的学科。
通过对犯罪案件的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犯罪行为。
本文将通过分析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来探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2024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案。
两枚炸弹在终点线附近爆炸,导致3人死亡,264人受伤。
经过调查和审判,两名兄弟塔梅克兰与达霍兄弟被确定为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在分析这起案件中,犯罪心理学家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心理学家会深入研究犯罪者的生平背景和心理特征。
塔梅克兰兄弟出生于一个战争肆虐的地区,这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们的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离异,他们在一个单亲父母家庭中长大。
这种背景往往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增加犯罪的风险。
犯罪心理学家还会对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学习状况、亲友关系等进行调查,以寻找潜在的心理问题。
其次,犯罪心理学家会分析犯罪者的心理动机。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爆炸者塔梅克兰兄弟据称是宗教极端主义者,受到恐怖主义宣传的影响,对美国社会和价值观抱有敌意。
他们认为通过攻击公共场所能够制造恐慌和破坏社会秩序。
这种心理状态表明他们可能是因为宗教、政治或社会因素而受到激发,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狂热和憎恨。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探究这些动机,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者的心理过程和决策方式。
最后,犯罪心理学家还会研究犯罪者的行为特点和手段。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塔梅克兰兄弟选择了公共场所和大型体育活动作为攻击目标,这是因为这样的场所可以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恐慌效果。
他们使用压力锅制作炸弹,这是一种简单易得的材料,可以隐藏在背包中,降低了被发现的可能性。
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和选择,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关如何预防和应对类似事件的建议。
总结起来,犯罪心理学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A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A在犯罪心理学的领域中,每一个案例都像是一本充满谜题的书,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和探索。
今天,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个令人深思的犯罪案例。
这是一起发生在一个宁静小镇的谋杀案。
受害者是一位名叫_____的年轻女性,她在一个深夜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案发现场一片混乱,家具被翻倒,物品散落一地,显示出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搏斗。
警方在初步调查中发现,受害者生前与周围的人关系较为复杂。
她有一个前男友_____,两人分手后关系紧张,前男友曾多次对她进行骚扰和威胁。
此外,受害者的邻居_____也与她存在一些纠纷,因为一些琐事而产生过矛盾。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前男友具有明显的作案动机。
他在分手后无法接受失去受害者,内心的愤怒和嫉妒可能驱使他采取极端行为。
他的骚扰和威胁行为表明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冲动行事。
然而,邻居的存在也不能被轻易排除。
虽然他们之间的纠纷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某些特定的心理状态下,小矛盾也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犯罪的导火索。
进一步调查发现,前男友在案发当晚没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他声称自己在家中睡觉,但没有其他人能够证实这一点。
而邻居则表示自己在案发时外出散步,但同样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在审讯过程中,前男友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不安。
他的眼神闪烁,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并且多次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这一系列的表现都暗示着他可能在隐瞒某些重要的信息。
相比之下,邻居则显得相对镇定,但过于镇定的态度也让人感到有些可疑。
通过对案发现场的仔细勘查,警方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
在受害者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枚不属于受害者的指纹,经过比对,这枚指纹与前男友的指纹相匹配。
此外,在门口的地毯上发现了一些陌生的脚印,经过分析,这些脚印的尺寸和形状与邻居的鞋子相符。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线索还不足以确凿地认定凶手。
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往往能够揭示真相。
警方决定对两人进行更深入的心理测试。
在前男友的心理测试中,他在面对与犯罪相关的问题时,反应时间明显延长,血压和心率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犯罪心理学案例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案例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案例如下:
1.案件描述:
犯罪嫌疑人名叫孔某,男性,25岁,身高190厘米,体型壮硕。
他被指控在一个月内连续杀害了5个人,手段残忍,且没有明显的动机。
2.心理分析:
孔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复杂,父母离异,他从小就缺乏关爱和安全感。
这种成长环境可能导致他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成年后,孔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倾向。
在犯罪过程中,孔某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变态特征,如缺乏同理心、冷漠无情、享受犯罪过程等。
这些特征表明他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3.结论:
孔某的犯罪行为可能是由于他的心理变态特征和精神障碍所导致的。
对于这种类型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资源,以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分支,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动机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犯罪行为。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犯罪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一名年轻女性在夜晚回家的路上遭到袭击,抢劫者不仅抢走了她的财物,还将其残忍杀害。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抢劫者是一名附近居民,他没有犯罪前科,而且在社区中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
心理分析:首先,抢劫杀人的行为本身就表明了犯罪者具有极端的暴力倾向。
通过对其个人生活和社交圈的调查发现,犯罪者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暴力倾向,因此可以推断其暴力行为是针对特定目标的。
这种行为模式与一般的盗窃行为有所不同,暴力行为往往与犯罪者内心深处的愤怒、不满或者恐惧有关。
其次,犯罪者选择在夜晚袭击受害者,这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谋性。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往往与犯罪者的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有关。
可能是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触发了犯罪者的情绪,激发了其内心深处的冲动和愤怒,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
最后,犯罪者的低调和社区中的良好形象也是一种心理掩饰。
犯罪者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表现出与实际不符的外在形象,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与犯罪者的自卑感、焦虑感或者社交恐惧有关。
结论:通过对这一案例的犯罪心理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犯罪行为往往不是简单的行为结果,而是内心深处复杂心理状态的体现。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干预犯罪行为的发生。
总之,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是一项复杂而深刻的工作,需要深入挖掘犯罪者的内心世界,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状态。
只有通过深入的心理学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为预防犯罪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分析该学生形成犯罪心理的因素有:
社会因素:消极的社会意识,一个人一旦接受了这种影响,它也就成了这个人犯罪心理形成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对形成犯罪心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的社会意识,大多与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相冲突的思想意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封建思想意识和腐朽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是导致一些人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而青少年心理还未成熟,易受消极的社会意识影响,同时,大众传媒的不良诱导对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影响,大众传媒一旦染上淫秽,暴力,反动的内容,将直接成为犯罪的诱因,因为它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激发了人们的本能欲望,诱发了消极情绪的发发泄减弱了对犯罪的敏感度和抑制力,提供了可以模仿的犯罪手段和方法.现在的青少年看了大众传媒关于犯罪的电影电视,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着电视电影那样作案,并觉得理所当然. 如今,暴力色情文化充斥着网络电视以及各种媒介,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每天都可以在电视网络中看到枪杀、武打、色情的场面。如今青少年热衷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现在电子游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青少年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折点,一方面,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心智发展不成熟,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差,对各种诱惑缺乏分辨力和抵抗力。这些有害的文化很容易侵蚀到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该中学生杀死其外公后并将其碎尸,一切弄“妥当”之后,安然回学校继续上课,也可能就是模仿了不良的大众传媒.
2、青少年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现在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生理上的突飞猛进,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他们不愿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认知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诱,上当受骗,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犯罪团伙,不知不觉地就走上了犯罪道路。(2)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青少年时期兴奋性高,情绪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有时,当个人需要受到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差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是理智的控制能力却显得无能为力,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的粗暴方法向有关当事人或无辜群众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3)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该中学生平时都是外公照顾,与父母少沟通,自不然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青少年自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变化,所以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其实马某不是为了钱,在心理上,这是一种对男友的憧憬和对事物的好奇心。
我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小孩子那么容易学坏?因为在小孩子的观念之中,他们不懂得对错,只要是什么东西让他们觉得帅气,甚至吸引他们,他们就会去模仿。
比如,某些小孩觉得黑社会很帅气,自然就开始学,而且小孩子有反抗心理,你越是制止,他就越是想学。
到最后愈演愈烈!
而我想马某是一种懵懂无知的青年,她对这个世界既充满了好奇,又不懂其中的危险。
所以当提到毒品时,她就会觉得,哇,吸毒好帅,哇,这些人好了不起,有钱!哇,好有趣!
结果因为这种无知的好奇心,她就陷入了毒品的圈套,而真正的触发器,是她的男友。
男友说是男友,其实相当于充当了父亲的角色。
因为马某对他很顺从,马某的心灵里缺少一种父爱,所以当他遇到对他好的人时,她就会言听计从。
就好比一个小孩,一个坏叔叔给了他一个棒棒糖,他就乖乖跟这个坏叔叔走了一样的道理。
马某是把男友当成了父亲,而“父亲”的教导则是偷运毒品。
马某自然是言听计从了。
所以,这是起无知的犯罪,马某就像是无知的小孩,缺少父爱,而这种性格正造就了对事物的好奇和对别人的言听计从。
所以才犯下了贩毒的罪行。
跟钱倒是没多大关系了。
1。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终结版)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终结版)《犯罪心理学》课程案例案例1【女性犯罪心理】一、基本案情小苏,某公司研发部小组长,年龄30岁。
在校期间,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
她和女同学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和男同学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她很渴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她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名初中教师。
父母在其小学四年级(10岁)时,因父亲外遇而离婚,此后由母亲一人独自抚养长大。
她是父亲在其39岁时才得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前她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得到了全家人的关心和宠爱,性格比较外向、乐观开朗。
但父母离婚后变得比较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更加的刻苦希望给母亲一丝安慰。
母亲在离婚后情绪比较低沉,常常对她面前埋怨她的父亲。
父母离婚三年后小苏的父亲再婚,她母亲知道消息后吃安明药自杀,但因被邻居即时发现而送进医院。
当时她很憎恨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父亲对婚姻的不忠而带来的、痛恨破坏自己幸福家庭的第三者,同时也埋怨母亲的不坚强。
母亲的自杀给她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和冲击。
她暗下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不去依靠任何男人自己保护自己。
在那之后在家中她变得特别的懂事和成熟,她体晾母亲、在家中尽量承担着家务。
父亲在离婚后对她关心较少。
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直努力做让母亲骄傲的女儿不让她多担心。
23岁大学毕业后回到昆明在一家公司做研发工作,因她工作认真努力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欢迎。
26岁时看着身边的女性朋友一个个的成家,而自己却还孤身一人,母亲也经常催促她。
在好朋友的介绍下和一名公务员进行交往,但在交往半年后因性格不和而分手。
在分手之后她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到了工作中,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而升职为研发部的小组长。
以此同时公司研发部引进了一名新的部长,在看到新部长(张宇)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她潜意识中对父亲压抑的爱被唤醒了。
小苏对张宇产生了说不清的爱慕之情,从此她一直关注着张宇。
她知道他已经结婚,自己和他是不可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药家鑫撞人杀人案
09应用心理学(一)班
学号:100209059
姓名:程秋霞
案例梗概
1、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2、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
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
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3、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罪犯资料
1、姓名:药家鑫。
2、出生日期:1989年11月7日。
3、去世日期:2011年6月7日。
4、籍贯:陕西西安。
5、学历: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
6、家境:家境是普通工薪阶层,母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已经退休;其父亲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前些年离职自谋职业。
7、其他:在校表现很好,生活中也能与人为善。
案件审理过程中学校为其出具了13份奖励证明,其校友、同学、朋友、邻居向法院递交了4份请愿书,其本人也交上了悔过书。
案件分析
1、案发前: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
2、案件过程:药家鑫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3、案发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
同年4
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4、后果:(1)、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2)、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3)、药家鑫的极端行为最终给两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犯罪原因分析
一、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内外因素分析
(一)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1)年龄因素。
各国犯罪统计表明,犯罪高发年龄,大都处在14、15岁至25 岁这一年龄段。
该例中药家鑫正处于22岁左右,属于犯罪高发年龄。
(2)性别因素。
研究表明,犯罪人往往根据自身性别特点来选择犯罪种类和手段。
而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暴力犯罪。
本例中犯罪人是男性,其犯罪手段极端残忍暴力。
(3)神经类型因素。
主体的神级类型所表现的心理特点,使其在选择犯罪种类时体现出各自特色,如:兴奋型的人更容易发生暴力犯罪。
本例中犯罪人神级类型趋于兴奋型。
2、心理因素:(1)个性倾向性因素。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该例中犯罪人利己主义的动机夸大为残忍的杀人动机。
(二)主体外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大社会环境因素和小社会环境因素。
本例中犯罪人的杀人行为从小的方面看是为了避免受害人的索赔,从大的方面看则是为了逃避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
2、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域、季节、时间因素。
研究表明,白天和黑夜对犯罪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犯罪人的作案行为多在黑夜,致使黑夜的犯罪率高于白天。
本案件便是发生在晚上。
3、情境因素,包括侵害对象。
本案中犯罪者因担心受害者看到自己的车牌号要求自己承担责任,而引发或强化了其自身的犯罪动机。
二、涉及犯罪的心理结构
(一)动力结构因素,有强烈的、畸变得需要及兴趣爱好的匮乏等。
本案中则是犯罪人基于驾车失误及逃避责任的犯罪动机,它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
(二)调节结构因素,主要指错误或扭曲的意识。
此处犯罪人驾车撞人致使其受伤,在可以抢救并承担责任时却为了一时的逃避而对被害者痛下杀手,然后逃逸。
(三)特征结构因素。
该例中主要包括特定气质及的心理,犯罪人趋于兴奋型且因撞伤路人而具有极其害怕、焦虑及无措的心理。
(四)心理状态。
犯罪人担心、焦虑无措的心境及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必要伴随条件。
促成犯罪的主要原因:激情杀人
1、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
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2、该案例中,药家鑫在一时激情下向受害人连捅8刀,使一场交通事故演变成了一起刑事故意杀人案件。
案例引发的深思:
1、年轻灵魂的陨落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学校要注重青少年社会观、人生观及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3、青少年应学会通过正确的且对他人、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解决一些突发状况。
4、人的学习与成长并不仅仅指智力的提高,我们还要注重自己情商的发展,争取时时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