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歇训练法对机体能源物质代谢的影响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3.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的特征,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4.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5. 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6. 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7.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8.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9. 耐力素质: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使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10. 遗传度:是指某一特定的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的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的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二、填空题1. 竞技体育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部分组成。

2.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有(竞技性)、(集群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观赏性)、(功利性)。

3. 运动训练学的的主要学科特征是(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4. 运动训练可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 竞技能力的遗传一般规律是(连续性)、(相关性)和(阶段性)。

6. 运动员选材可分(自然选材阶段)、(经验选材阶段)和(科学选材阶段)。

7. 骨龄在运动员选材中主要用于(发育类型的判定)。

2022年上学期《运动训练学》考试试卷(B)

2022年上学期《运动训练学》考试试卷(B)

A 、个人战术B 、集体战术C 、小组战术D 、心理战术 5、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准确完成专项技术能力的项群是( ) A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B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C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D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6、训练中加大负荷的主要形式不正确的是 ( )A 、直线式适合于起点较低的初学者B 、阶梯式适合于优秀运动员及初学者C 、波浪式适合于等级运动员及初学者D 、跳跃式适合于优秀运动员及初学者 7、依据训练任务及内容可将周训练分为( )A 、大周期、小周期B 、基础训练周、补充训练周C 、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D 、双周期、单周期8、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发展柔韧素质的手段是( )A 、动力拉伸B 、被动拉伸C 、俯卧背伸D 、原地纵跳 9、关于心理能力训练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与运动员竞技能力无关B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有着不同要求C 、心理能力训练课划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两大类D 、运动员水平越高,竞技越激烈,心理能力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相对就越大10、运动队人员构成主要成分是( )A 、教练员与运动员B 、领队与教练员C 、教练员、运动员与队医D 、教练员、运动员、队医与科研人员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1、运动技术的合理和有效是相对的。

()2、游戏法和比赛法只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的训练。

()3、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

()4、单纯发展有氧耐力的练习强度相对要小,一般说不低于最大强度的70%。

()5、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之间的转移属于同类转移。

()6、动作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

()7、静力性练习一般多采用较小负荷量,以递增重量的方法进行练习。

()8、能否取得训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训练中的运动负荷。

运动生理学考研——题库8

运动生理学考研——题库8

1.简答评定心泵功能的生理学指标?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与方法有:(1)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安静时心跳有力徐缓、运动时心率增加幅度小、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均是心脏功能较好的标志。

(2)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出量是指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二者均与心肌的收缩力量成正比心肌的收缩力量越大、心脏搏出量越多、射血分数越大、心脏泵血功能越强。

(3)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随着机体的代谢状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增加。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身材高大和矮小的人,由于新陈代谢的总量不同,因此在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时,心指数较心输出量更准确。

(4)心力储备。

它是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这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储备能力的有效指标。

2.简述运动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善?长期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脏功能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三种不同的状态。

①在安静状态下,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和普通人由于机体的代谢水平相同,心输出量并无太大差异。

但普通人的心率快,搏出量较小,而运动员则表现为心动徐缓,搏出量大。

②在定量负荷运动时,有训练者心率的增幅小,而心搏量的增幅大,心输出量的增幅亦较普通人小,表现出心泵功能的节省化现象。

这是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肌工作的机械效率提高,在与普通人完成相同的运动量时,能耗少,更加轻松省力,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减小。

③在完成极限负荷运动时,运动员的心泵功能表现出较高的机能储备量。

虽然,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与无训练者差别不大,但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却明显大于无训练者。

一般人心搏量最大可达 120mL,心输出量约为 20—25L·mn-1,而有训练者心搏量可高达 160mL左右(优秀运动甚至高达 180-200mL),心输出量最大可达 40L·min-,表现出很高的心脏机能储备量。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体能是人们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包括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活性等多种要素。

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

而间歇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从其基本概念、特点、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间歇训练的基本概念间歇训练,又称为间断训练,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的锻炼过程中,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工作与休息的交替,提高训练效果。

其核心理念是在短时间内以高强度的运动刺激身体,然后通过短暂的休息或低强度活动恢复,以达到提高体能和促进脂肪燃烧的目的。

(1)间歇训练的历史间歇训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芬兰运动生理学家和长跑运动员发动。

他们发现,通过强度与休息相交替,运动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机能。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了间歇训练在提高有氧和无氧能力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并逐渐成为现代运动和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2)间歇训练的分类根据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间歇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这种训练模式通常包括高强度运动(如冲刺跑、快速骑行等)与短暂休息或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

其主要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提升心肺耐力和促进代谢,提高燃脂效率。

中等强度间歇训练:相对于HIIT,这种类型的间歇训练强度适中,适合广泛的人群。

常见方式包括结合有氧和力量训练,通过设定周期进行不同形式的锻炼。

低强度间歇训练:此类训练适合初学者或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通过较长时间的低强度活动与短暂休息交替进行,以增强基础体能。

二、间歇训练的特点(1)提高代谢率研究表明,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基础代谢率。

高强度运动后,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来恢复肌肉组织和补充耗损的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后燃效应”。

因此,即使在完成锻炼后,体内的新陈代谢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有助于长期减少脂肪储存。

(2)节省时间对于繁忙的都市人而言,时间是一项重要资源。

短跑项目运动时动用的功能系统、训练和营养的补充

短跑项目运动时动用的功能系统、训练和营养的补充

短跑项目运动时动用的功能系统、训练和营养的补充作者:张彩丽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5期摘要:分析生理学中短跑项目运动员运动时动用的人体的能量供应系统的特点,得知短跑项目运动时动用的人体功能系统为磷酸原(ATP-CP)系统和糖酵解系统,并运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的有关知识提出短跑项目运动员相应供能系统的训练和短跑运动员营养的补充。

关键词:短跑项目功能系统营养补充前言1.短跑项目运动时动用的功能系统Margaria曾计算了体内能源物质最大功能的总容量和输出功率,并比较他们之间各自的特点,把能源物质按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分成三个系统。

即磷酸原(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其中磷酸原(ATP—CP)系统和糖酵解系统是短跑项目中主要的两大功能系统。

1.1磷酸原(ATP—CP)系统及其供能特点磷酸原(ATP—CP)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

它是由肌肉内的ATP和CP这两种高能磷化物构成,ATP与CP同样都是通过分子内高能磷酸键裂解时释放能量,以实现快速供能。

因此,在运动时供能系统中将CP一起称为磷酸原系统。

磷酸原系统供能不在其数量的多少,而在与其能量的快速可动用性。

在三个供能系统中,其能量输出功率最高。

凡是短时间极量运动时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由ATP—CP系统供给。

任何强度的运动,开始首先供能的都是ATP—CP系统,其特点是:①分解供能速度快,重新合成ATP速度最快。

②不需要氧。

③不产生乳酸。

④ATP—CP供能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50W /Kg体重,是三个供能系统中输出功率最高者。

⑤维持供能的时间短。

1.2糖酵解系统及其供能特点当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量消耗不仅量大且速度快,有氧供能不足。

而ATP-CP大量消耗时,糖的无氧酵解便开始参与供能。

当氧供应不足的程度为氧化供能需要量的2倍以及肌肉中ATP-CP被消耗的量约为原储备量50%左右时,为了迅速再合成ATP以保证持续运动的能力,骨骼肌中的糖原便大量无氧分解,乳酸开始生成。

浅析间歇训练法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

浅析间歇训练法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

浅析间歇训练法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摘要]间歇训练法是在训练中安排适当的间歇,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量,而田径作为周期性运动项目,由于其技术动作特点,在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从间歇训练的的五个组成要素进行阐述,探讨了如何更好的运用间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关键词]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有氧供能;无氧供能;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方法的运用。近年来田径各项运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与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是分不开的。田径作为周期性运动项目,由于其技术动作特点,在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训练总量和强度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在运动员原有的基本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的基础上,又改进了间歇训练法。间歇法即是在训练中安排适当的间歇,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量。这种方法在多年运用中,至今已产生了种种运用方法和名称。然而诸多的变化总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由下列五个要素组成:(1)每次练习的强度;(2)每次练习持续的时间;(3)间歇时的长短;(4)间歇时采用的休息方式;(5)重复练习的次数(组数)。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间歇训练法,试述以下几点看法:1.间歇训练法要符合有机体能量供应的学说。从间歇训练法的分类和完成的主要任务看,它属于对有机体基本能力即运动素质的训练法,并非属于动作学习类的训练法。因而,如何安排上述五个要素,如每次练习的强度,间歇时间的长短等等,都应符合运动生理学有机体能量供应的学说,其基本原理及构成间歇训练的数据都要据此来考虑。人在运动时,能量供应有两种形式:有氧氧化供能和无氧氧化供能。其中无氧氧化供能又包括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情况下的非乳酸能(依靠肌肉中原先储存的三磷酸腺苷及磷酸肌酸供能),以及乳酸能(糖元无氧分解供能)两种形式。肌肉活动时供能形式始终处于这样一个顺序:非乳酸供能―乳酸供能―有氧氧化供能(即无氧氧化供能―有氧氧化供能)。非乳酸供能随工作强度的不同,这一过程可持续几秒至十几秒钟。乳酸供能产生在人体处于缺氧的情况下,当组织缺氧达70%时,它即开始,直至供氧系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为止。不同的运动项目属于何种方式供能,则取决于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的关系。速度类项目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如100米、200米跑,当工作完成时供氧系统仍末进入充分的动员状态,所吸入氧气还来不及发挥作用,所以属于非乳酸供能;5000米跑以上耐力类项目欠氧债不多,则主要是有氧氧化供能;持续时间稍长,强度较大的速度耐力类项目,如400米、800米跑,则以乳酸供能为主要方式。实际上, 这些项目进行的时间就是不同供能方式的持续时间。因此,要提高速度就要加强非乳酸供能能力;要提高速度与速度耐力就要加强乳酸供能能力;要培养一般耐力就要加强有氧氧化供能能力。当把这三者对应起来后,首先就决定了间歇训练法中的前两个要素:练习的绝对强度与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见表)。其中,发展无氧氧化供能能力的强度指标,定在“接近极限”和“最高速度的90―95%”,是为了要保证机体在工作时能处于“无氧”的状态。每次练习的时间定在“3秒―8秒”和“20秒―2分”,实际也就是非乳酸供能和乳酸供能所能持续的时间。发展有氧氧化能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指标是否定得太高、太短?这是因为有人在对供能情况作进一步研究后指出,在发展有氧氧化能力时,用无氧氧化的工作方式可取得较大的效果。在进行短时间大强度的工作时,无氧氧化分解的产物对呼吸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物,在完成这类工作后的最初10秒―90秒内耗氧量会大大增加,心脏的血输出量也增加。当然这是仅从心血管系统角度考虑的指标,如从运动支撑器官考虑的话,这些器官耐久力的提高还有赖于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把发展有氧氧化供能的练习持续时间控制在1分―1分30秒也是从上述原因考虑的,其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吸氧的最大值能在休息间歇中出现,以利于提高呼吸系统的能力。2.间歇时间的长短和休息方式。有氧氧化供能能力发展所采用的间歇时间,主要是考虑不让在上一次练习后已进入工作状态的肌肉微血管收缩,使有机体进入工作状态比较容易。采用积极性休息的目的是加速机体工作后的恢复过程,加快消除上一次练习后的代谢产物。同时,间歇时间不长,即第二次练习是呼吸、心脏处于较高水平时,随着一次次地重复,耗氧量在末达最高点前将不断增加。当工作和间歇保持一定关系时,就会出现机体需氧量与当时耗氧量的平衡。到那时,重复练习就可持续较长的时间,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超过运动员原有最高耗氧量的水平。这对提高呼吸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刺激。要能用无氧氧化工作方式来发展有氧氧化能力,关键也就在于选择工作与休息结合的最好方式。非乳酸供能能力间歇时间的长短主要考虑:(1)、非乳酸能“偿还”氧债,通过速度较快,经2分-3分间歇后即可基本“还清”;(2)、磷酸肌酸在肌肉中的储备不是很多,在第3――第4次重复时已消耗殆尽,所以组间的间歇要安排7分――10分,以便把肌肉中的乳酸氧化掉。此时进行活动性休息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神经中枢具有较高的兴奋性,以便承担下一次高强度的练习。乳酸供能能力的间歇逐步缩短,是根据练习后血乳酸的最高含量来定的,通过实验证明,用表中所述练习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工作,血液中乳酸的最高含量的出现不是在练习刚结束时,而是在练习过程中。并且随着练习一次次的重复,血乳酸含量最高值的出现逐步接近练习的结束时。为了使有机体对酸性产物的适应性得到提高,只有在血液中乳酸含量较多时练习才更有效,所以随着血乳酸含量最高值越来越接近于上一练习结束时的水平,下一练习的开始也就应向上一练习结束时的水平靠拢,具体安排时则要逐步缩短间歇时间。由于要保持酸性产物在血液中的含量,不需要加快恢复过程,因而休息方式也就不需要做任何积极性的休息。这类机能能力的发展,正因为是机体处于代谢产物较多时的状态,所以运动员主观上的反应比较强烈,难以忍受,是不足为怪的。3.间歇训练法中重复练习的次数(组数)。练习重复的次数(组数),则是根据有机体能否再按上述四项指标范围内工作决定的。因为表中所列的指标尽可能的保证了不同机体机能能力的发展,如果重复时偏离了这些指标,也就是有机体已不能根据预定任务进行工作,就不宜再继续下去。在这里我们是把无氧氧化能力(乳酸、非乳酸能力)、有氧氧化能力单独列出进行分析的。在实际训练中是极少如此单独安排的。而且有氧氧化供能是其它两项的基础,无氧氧化代谢产物都需要有氧氧化过程给以消除;有氧氧化过程可最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元的贮藏量,肌糖元贮藏量又与无氧氧化能力直接有关。从这一点上来讲,高度的无氧能力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有氧过程基础上的。所以,即使是100米跑的运动员,也不应仅仅只安排发展无氧氧化能力的训练。不过当我们知道了发展不同机能能力的基本原理后,举一反三是不难的。许多发展不同机能能力的间歇训练法也是由此而引伸出来的。间歇训练法的这五个构成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不能机械地来看待每一种要素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比较复杂。因此,当我们要分析某一类间歇训练时,必须从它的主要任务入手,对每个要素指标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才会得出对它客观效果的评价。上文简述了间歇训练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组合间歇训练法的参考数据,当我们考虑训练的负荷、课的任务、训练对象的具体条件时,可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即可在训练中运用自如。参考文献:[1] 美. R.A. 伯杰(周石等人译).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重复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复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复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从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运用实践进行探讨:分别从概念的界定,训练特点及两者的之间运用要求,通过训练项目的训练目的将 2 种不同运动训练方法综合运用到一次或多次训练过程中。

其目的是为基层训练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间歇与重复;方法运用;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009-01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相关重复训练和间歇训练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2.比较分析法分析重复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比间歇训练方法。

并分析其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3.案例分析法利用训练100米项目为例,分析重复训练和间歇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2.1概念的界定2.1.1重复训练法是指在训练实践中多次重复同一练习,2 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适应性机制,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体能。

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

2.1.2间歇训练法主要是指在训练实践中对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使机体继续进行反复训练的方法,严格间歇训练过程,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运动负荷得到明显的增强。

通过不同类型、间歇时间、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2.2两者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2.1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不仅用于田径、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也可用于球类等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身体训练中。

但是,两者无论在练习的运动强度上,还是联系的间歇上都截然不同。

重复训练法在练习强度上严格掌控,即每个练习按强度进行,对练习的时间不做严格要求。

人体内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三大供能系统

人体内三大供能系统在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它们是:1、A 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

2、无氧呼吸供能系统3、有氧呼吸供能系统.(1) 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约1~3秒。

(2)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

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

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

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大约维持6~8秒左右的时间.(3) 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无氧酵解约能维持2~3分钟时间.(4)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二、不同活动状态下供能系统的相互关系安静时,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时,骨骼肌内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供能的一般特点表现如下。

(一)安静时:安静时,骨骼肌内能量消耗少,ATP保持高水平;氧的供应充足,肌细胞内以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有氧代谢供能。

线粒体内氧化脂肪酸的能力比氧化丙酮酸强,即氧化脂肪酸的能力大于糖的有氧代谢.在静息状态下,呼吸商为0.7,表明骨骼肌基本燃料是脂肪酸.(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在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骨骼肌内ATP的消耗逐渐增多,ADP水平逐渐增高,NAD+还原速度加快,但仍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上升,肌内脂肪酸氧化供能增强,这一现象在细胞内糖原量充足时就会发生.同时,肌糖原分解速度加快,加快的原因有两点:(1)能量代谢加强.(2)脂肪酸完全氧化需要糖分解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协助才能实现.在低强度运动的最初数分钟内,血乳酸浓度稍有上升,但随着运动的继续,逐渐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什么叫间歇训练法

什么叫间歇训练法

什么叫间歇训练法,训练过程是如何控制,以及如何在训练中正确运动间歇训练法。

对于运动训练来说,如果想提高成绩,一定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

对于田径训练来说,业余选手经常接触的有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等等,在这些训练方法中,最难掌握而且见效最快的就是间歇训练法。

今天开始,就由我与大家共同来学习关于间歇训练法的相关理论内容。

什么叫间歇训练法?一、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的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选手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

在间歇期内,运动器官(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就双腿的肌肉)可以得到休息,而此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

如果运动时间短,练习期间肌肉运动引起的内脏功能的变化,都是在间歇期达到较高水平。

无论是在运动时还是在间歇休息期,可使呼吸和循环系统均承受较大的负荷。

2、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专项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

专项不同,速度不同,训练时的强度自然也不会相同,经常采用同一种负荷对人体进行刺激,人体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这个问题在运动原则中有表述,记不清的同学可以回去复习一下相关内容。

对于不同的专项,要采用不同的强度来对身体进行刺激,以产生有利于提高成绩的变化。

3、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各项能量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不同的专项,能量代谢也不会相同。

针对不同的能量代谢,要采取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用来提高专项训练中能量代谢的效率和速度。

4、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

在激烈的比赛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情况,如800或1500中经常会采取变速或急加速的方法来超过对手和卡位。

如果缺少相关的训练,此时就会力不从心,节奏发生变化,跑姿跑态由于体力原因保持不稳,就会贻误战机以至于发挥失常。

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从事中等强(江南博哥)度的有氧运动时,动用的能源物质有多种,参与供能的比例常会增加,成为供能的主要物质的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低于60%~6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中,尤其是在60%最大摄氧量以下强度的超长时间运动中,脂肪成为运动肌的重要供能物质。

在运动4小时末,脂肪氧化供能达到最大程度,约占供能总量的90%。

[单选题]2.腹直肌收缩时,下列哪种动作是可以完成的()A.仰卧起坐B.仰卧两头起C.背越式跳高D.滑步推铅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腹直肌收缩时完成的动作是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是髋关节的屈的运动,背越式跳高腹直肌舒张,滑步推铅球主要是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单选题]3.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有利于动作完成,这一动作是利用()A.状态反射B.内脏反射C.翻正反射D.牵张反射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状态反射表现为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举重提铃瞬间头后仰属于状态反射。

故选A。

[单选题]4.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采用的练习方法是()A.负重弯举B.负重深蹲C.悬垂举腿D.俯卧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俯卧撑可以锻炼肱二头肌力量。

[单选题]5.运动后机体恢复最快的物质是()A.磷酸肌酸B.肝糖原C.肌糖原D.ATP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不能被储存,ATP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并及时合成。

故选D。

[单选题]6.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力量运动疲劳与恢复的特点是()A.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B.不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C.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D.不容易疲劳,容易恢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青少年儿童参与运动时疲劳号恢复的主要特点是容易疲劳,但是恢复速度也快。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

如何利用间歇训练提高体能在现代运动训练中,间歇训练(Interval Training)因其高效性和多样性而受到越来越多运动员及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与传统的有氧训练方式相比,间歇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体能,还能够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脂肪燃烧,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间歇训练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一训练方法提高体能。

什么是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一种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活动的训练方式,它通常包含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随后是休息或低强度运动的恢复阶段。

这种“工作-休息”的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增进代谢效率,并打造更为灵活 agile 的身体条件。

间歇训练的生理基础从生理角度来看,间歇训练能够刺激心肺系统和肌肉系统,在短时间内提升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氧气消耗。

借助于高强度的运动刺激,身体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最终形成更强大的体能储备。

此外,间歇训练也可促进乳酸阈值的提升,使得运动员在高强度下保持更长时间的表现。

间歇训练的类型根据运动目标和个人体质,间歇训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形式。

1. 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是一种推崇短暂而剧烈的运动方式,其核心是在极短时间内施加大量负荷。

一般而言,HIIT 的工作阶段持续约20秒到3分钟,然后再进行10秒到2分钟的恢复。

这种方法适合希望快速提高爆发力和耐力的人群。

2. Fartlek(速度游戏)Fartlek 源于瑞典语,意为“速度游戏”,是将不同速度和强度结合的一种跑步方式。

与 HIIT 不同的是,Fartlek 更加注重运动中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可以在户外跑步时随时调整速度,是一种非常适合长跑爱好者的方式。

3. TabataTabata 是一种特定形式的 HIIT,由日本医生田畑泉发明。

它通常包括20秒高强度锻炼后随即进行10秒休息,共进行8轮,总时长为4分钟。

这项训练模式可以快速提升体能,同时优化肌肉力量与耐力。

间歇训练的基本原理

间歇训练的基本原理

间歇训练的基本原理
间歇训练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通过不断的高强度工作和恢复期的交替,可以提高心输出量和最大摄氧量。

2. 间歇训练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在运动后的数小时内,基础代谢率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有助于燃烧更多热量。

3. 间歇训练可以引起后期过补偿效应,在高强度间歇训练结束后,身体会试图补充能量储备,加快新陈代谢,继续燃烧热量。

4. 间歇训练对肌肉产生更强的应激刺激,可以有效提高肌力和肌肉量。

5. 间歇训练对延缓衰老和维持身体活力有益。

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可以刺激身体分泌蛋白质激素、睾酮等激素。

6. 间歇训练时间较短而效果明显,非常时间高效,吸引了大量缺乏时间的人群。

7. 间歇训练增加训练的新鲜感和挑战性,可以减少乏味感,更容易坚持。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间歇训练可以带来的优势,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训
练方案,以免过度训练。

间歇性运动让锻炼事半功倍

间歇性运动让锻炼事半功倍

运动与健康间歇性运动让锻炼事半功f文/甘琴梁丹丹图片提供/壹图+11今.大众的健康观念越来M l I越强.运动健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健身房中.公园里.操场上.到处可见挥汗如雨.积极锻炼的身影。

很多人认为.运动一定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会见到效果。

但是.忙于工作的中青年人很难一次性抽出大块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而体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又不太能够坚持进行长时间的运动。

那么,是不是只有长时间的锻炼才有效果?是不是每次运动锻炼都需要拿出两三个小时来进行?如 果不能拿出整块时间.可不可以化整为零.每次运动20分钟、每天运动两三次?间歇性运动与持续性运动到底哪种效果更好呢?令人惊讶的真相—间歇性运 动有更好效果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有的人认为运动只有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间歇性运动肯定不如持续性运动效果好:也有人认为,只要运 动的总时间相等、消耗的能量相同,无论是持续性运动还是间歇性运动效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近年来,很多研究却提示一 个令人惊讶的结果:间歇性运动方式 可能是更好的运动方式。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来说,采用间歇性运动方式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挪威科技大学的运动专家简•赫尔格鲁德指出:"高强度.间歇性的运动是其他运动效果的两倍,这就像锻炼者找到一种可以起两次作用的药片一样。

我们应该马上抛弃旧的运动方式。

"了解“超量恢复”为什么运动要有间歇期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个概念—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是指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后,能量恢复过程的阶段之一。

在此阶段中.肌肉或肌群在经过适当的运动练习之后.会产生适度的疲劳和形态功能等方面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通过适当时间的休息.可以使肌肉力量和形态功能等方面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并且在一定时间之内,还可以继续上升并且超过原有水平.这个阶段就是超量恢复阶段。

随着休息的时间延长.肌肉力量和形态功能又会逐渐下降回到原有36-2021.5 +去孑镙破运动与健康的功能水平。

间歇训练的作用

间歇训练的作用

间歇训练的作用
间歇训练是一种将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或休息期间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提高耐力:间歇训练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提高身体对持续高强度运动的适应能力。

2. 增强代谢:间歇训练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并且在运动期间和之后也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有助于减脂和体重管理。

3. 改善心血管健康:间歇训练可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提升运动效能: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肌肉爆发力和速度,使运动员在各种体育项目中表现更为出色。

5.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间歇训练往往要求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期间保持专注和集中,从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总之,间歇训练通过提高心肌耐力、增强肌肉力量和速度、改善心血管健康和促进脂肪燃烧等多种途径,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间歇训练有什么好处?

间歇训练有什么好处?

间歇训练有什么好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是一种在有氧和无氧训练之间增加和减少锻炼强度的训练方法。

间隔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性能和恢复。

你时间紧迫吗?您是否有兴趣在不到传统耐力训练五分之一的时间内提高您的有氧能力和运动表现?如果是这样,那么间歇训练正是运动生理学家所要求的。

事实上,研究证明,与每周5 小时的传统耐力训练相比,每周只需1 小时的间歇训练就可以提高您的耐力和从剧烈运动中恢复的能力。

运动员知道间隔的魔力。

他们一直使用它们来提高他们的表现,并且他们知道间隔有助于加快恢复速度,因此他们可以在能量爆发(如冲刺)后快速前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什么是间歇训练,描述它的好处和证明它有效的研究,我将向您展示如何设计间歇训练计划。

间歇训练有几个优点:通过间歇训练,体能和表现会迅速提高,通常只需几周时间。

一些运动员,他们报告说在进行两次间歇训练后速度就有所提高。

间歇训练可以改善恢复时间。

恢复对于网球、篮球、足球或曲棍球等运动的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这些运动需要连续停止和开始,或者耐力自行车骑行或公路比赛,在这些运动中您遇到山坡并需要快速赶上山顶以保持你的步伐。

如果你全力冲刺或爬山,然后需要两分钟来恢复,你的表现永远不会很好。

它永远不会奏效。

研究证实,间歇训练与传统的有氧训练类似,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体能。

在一项比较间歇训练与传统训练的研究中,与传统耐力训练 10 个半小时相比,受试者在两周内进行两个半小时的间歇训练,提高了他们的体能和许多有助于有效利用氧气的酶的活性。

同一时间段。

在另一项比较两种训练方法的研究中,受试者在为期六周的每周训练五天后,增加了相同数量的储存葡萄糖(糖原)和脂肪的使用,但间隔受试者每周只训练一个半小时相比之下,耐力受试者每周需要四个半小时。

一些间歇训练计划可能过于严格。

在一项针对连续两周每天进行间歇训练的受试者的研究中,氧气容量增加,但无氧容量没有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过度训练和每日间歇训练导致的疲惫。

间歇训练法介绍:5大好处

间歇训练法介绍:5大好处

间歇训练法介绍:5大好处间歇运动5大好处间歇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换运动强度。

除了在两个动作间做短暂休息外,调整强度及快慢等方法,都可算是间歇训练。

而一般以减肥为目的运动的人,也可以在运动菜单中加入间歇运动,因为间歇训练不只能提升热量燃烧,还有助于突破减肥停滞期!以下就是间歇训练的5个好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间歇训练能增加速度透过间歇训练,你的运动强度会被迫增加,虽然时间短,但强度高,接着身体适应后,你的速度也会增加。

同时身体机能的提升,便不容易疲劳,使你能在高强度的状况下维持更久。

2. 间歇训练能提高运动后的热量消耗后燃效应(After-burn effect),指的是运动后,身体会持续消耗能量来修复身体,简单说就是会燃烧更多卡路里。

而越高强度的运动产生的运动后燃效应越明显,让你快速达成减肥目标!3. 间歇训练能节省时间如果你运动是为了燃烧热量,那间歇运动能替你省下不少时间。

除了运动后的热量燃烧,间歇运动本身就容易超过一般有氧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说,能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你的目标。

4. 间歇训练能降低休息时的心跳率安静心跳率下降是耐力训练后的适应结果,而间歇训练也会有同样或类似的情形,效果甚至有可能更佳。

总而言之,就是心脏变健康了,不需要跳那麽多下就能打出足够的血量,心跳率自然降低。

5. 间歇训练能增加运动乐趣长时间进行的任何运动只会让我觉得枯燥乏味,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那加入间歇训练绝对是最好选择!因为间歇训练能应用在任何运动种类之中,你只需要在你熟悉的运动中,变动运动的强度与休息频率就行!以下举个例子:长时间等速跑步→快跑50米后慢跑100米,再快跑50米后慢跑100米,循环下去。

你也可以用时间:快跑10秒→慢跑30秒→快跑10秒→慢跑30秒这样循环!间歇训练会比原先单调的模式有趣多了!注意:强度并非一定要很强,衡量自己体能,勿过度强迫自己。

有任何不适请立刻停下,身体状态不佳者操作前请询问专业教练或医生因为专业,所以专注。

在健身训练中,间歇练习法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健身训练中,间歇练习法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健身训练中,间歇练习法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间歇练习法的概念所谓的间歇练习法就是我们可以多组运动同时进行,但是中间的间歇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

时间的规定也是相当合理的,能够让练习者在间歇的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及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组词的练习。

2、间歇练习法的特点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会严格的规定这两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

可以通过时间来控制,同样也可以通过你的心率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严格的控制下一次练习开始的时间。

那么他和重复练习法有什么不同呢?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是根据健身人士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决定的。

但是间歇练习法是不能够通过自己主观感受来决定。

第二个特点就是当健身人士的身体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就需要继续进行下一次的训练。

不同的需求恢复的时间不同,如果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那么可以当你的心率恢复到一分钟100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练习了。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竞技训练,或者有更高的要求,间歇的心律达到一分钟130次左右,就需要进行第二次训练。

间歇练习法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机能以及运动能力,并且在练习效果方面会更好一些,特别是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耐力。

3、间歇练习法的要求在确定间歇的时间时,一般要考虑负荷的强度以及健身人士的体育基础和体质状况是怎样的?如果体质比较好的话,那么负荷的强度就可以大一些,间歇的时间也可以短一些,相反,如果体质相对差一些,负荷的强度就不能太大,间歇的时间也应该相对长一些。

在间歇的时间内并不是让你完全坐在那里,而是应该慢走,或者深呼吸,这样才能够促进机体的恢复,增加氧气的供应。

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先测试健身人士的体能指标,获得一定的数据来判断他们的最大强度,负荷水平以及适合他们的间歇时间。

对于间歇练习法,一定要切记,不能够把青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统一对待。

结语:很多健身人士公认的健身练习法的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趣味性比其他的健身方法会更好一些。

因为训练的动作可以改变,不像跑步,跳绳这一类运动方式,只能采取同样的训练姿势。

间歇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方法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健康和体型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间歇训练方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锻炼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间歇训练方法以及它的优势和实施方式。

一、什么是间歇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是一种将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的训练方式。

在间歇训练中,人们通过进行一段高强度运动后迅速切换到低强度运动,以此循环进行。

这种训练方式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和代谢效率。

二、间歇训练方法的优势1. 提高有氧能力:间歇训练方法可以使心肺功能得到全面锻炼,提高有氧能力。

通过高强度运动的刺激,人体的心肺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强度运动,提高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从而增强身体的耐力。

2. 燃烧更多脂肪:间歇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身体燃烧更多的脂肪。

高强度运动可以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的代谢热量,从而加速脂肪的燃烧。

此外,间歇训练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在运动后的休息期间仍然保持较高的能量消耗,进一步促进脂肪燃烧。

3. 增强肌肉力量:间歇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

在高强度运动中,肌肉会受到较大的负荷刺激,从而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增强。

此外,间歇训练还可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使肌肉更加强壮。

4. 提高运动效率:间歇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运动的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持续性低强度运动,间歇训练方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这使得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锻炼,更好地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三、间歇训练方法的实施方式1. 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在实施间歇训练方法时,需要选择一种高强度运动和一种低强度运动进行交替。

比如可以选择快速跑步作为高强度运动,慢跑或步行作为低强度运动。

在每次高强度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进行低强度运动,然后再次切换到高强度运动。

2. 控制时间和强度:在实施间歇训练方法时,需要控制每次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一般来说,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秒到2分钟之间,低强度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到3分钟之间。

变速跑、间歇跑、重复跑,训练的特点与区别

变速跑、间歇跑、重复跑,训练的特点与区别

变速跑、间歇跑、重复跑,训练的特点与区别一、变速跑训练源于1936年。

在澳洲芬兰盛行。

芬兰长跑明星维纶采用这种训练方法。

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三梅奥运金牌。

(5000米,10000米。

马拉松)。

变速跑训练一直流传到现在。

中国教练员采用次方法培养了许多优秀运动员。

(1)坚持多变性的原则。

通常以400米快100米慢;300米快,100米慢,600米快200米慢。

距离多变,时间多变。

场地多变,(法莱特克训练法要求变速跑场地在起伏不平的线路上进行)(2)变速跑是比赛中一种战术,常常是速度好的运动员,想拖垮其他运动员采取的战术。

直道快,弯道慢。

反复多少个,最后冲刺拿名次。

(3)变速跑适合青少年训练。

强度大。

量小。

绝对速度好。

是打基础的训练手段。

结合青少年体力恢复快的特点,这种训练效果最好。

(4)变速跑训练,关键是“变”字,快跑与慢跑的比例必须适合自己的水平,能力。

才能不断的进步。

例如:400米快跑80秒,慢跑40秒,跑15组。

400米跑80秒的节奏5000米的成绩16分40 秒。

在训练中不断缩短慢跑时间,提高无氧代谢水平。

你的水平提高了。

变字学问很大用脑子研究,分析,要有针对性,结合运动员的实际,当运动员训练,成绩停止不前。

进步缓慢时。

必须改变训练手段。

这是“变”字的作用。

(5)变速跑还可以穿插进行。

400米变,穿插600米变。

300米变。

目的是提高自己肌肉力量,适应维持高速度奔跑能力。

二、间歇跑训练的特点:(1)间歇跑的定义: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后,严格控制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训练方法。

此方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

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茵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捷克的长跑巨星扎托皮克运用此方法创造了18项世界记录。

(2)间歇跑训练的生理特点:机体通过较高负荷的心率刺激,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

在心率未恢复到安静水平时,进行下一次练习。

即使在间歇时间内,运动器官(肌肉)得到休息可抗疲劳,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多次重复刺激训练,使肺活量水平,肺通气效率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y wor :s o t ne e ds h r i t ̄
tmn n ;o y e p  ̄ e e i n r r i g x g n u t ;a wb c e e  ̄
中 图分 类 号 :88 1 c 0 .
1 研 究 目的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o5— 26 2 o )9一 o7—1 1o 0 5 (o 8 0 o 1
次数的增加 , 负荷时摄 氧量下降 ; 随着间歇次数的增 多, 问歇期 摄 氧量加大( 见表 ) 。
间歇训练法是 一种对 练习动 作结构 和运 动负荷强 度 、 间 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 , 以使机 体处于不完全恢 复状态下 , 反 复进行训练 的练习方法 。间歇训练法是从 2 0世纪 2 0年代 A . V H l的研究开始的 , 后许多教练员采用此 方法进行 训练 。 .i 此 系统研究间歇训练法是在 6 0年代 , 德国著名心脏 学家赖 因法 尔 和 长 跑教 练 施 勤 经 过 大 量 实 验 阐 述 了 间 歇 训 练 法 的 涵 义 。
刘伟 光 郭 , 信 王桂莲 ,
H U e W i—g a g u n ,GUO n Xi ,W ANG i—la Gu in


要: 本文采用文献 资料法和 实验 法研 究了运用短时间歇训练法运动时, 机体的 能源供给主要来源 A P T
C P和有氧供能的能量 ; 机体承受 负荷 时的能源供给 以 A P~C 1 P代谢 为主 , 负荷后 的间歇期里 A P~ P 1 C
tmmn ., e r s h w h t h r  ̄ i n r i ma fy f r g I e et o st a eo g ce e  ̄ s i mm P ~C n ’ h s t l A1 P a d ̄r b ce e ̄ .te ̄ o i n r h mmn n r ge e一 n e e e e d e d d d p n s ̄ i y o P~C l f n AT P,a d A P —C f e —t ig o  ̄ g n p o i g e e  ̄ .I i m r n T P o r r n n o e r v ̄n n r mn t s oe i o tn o d v lp o y e r vd n n r fr t i bn fa ̄ee .I as  ̄ mp r tt e eo x g n p o ii g e e  ̄ 0 h s a d o t ts t l o u et i t  ̄ . s h sme h y e h tbn f ̄ s s w a d o ee a ts c n
的恢 复主要依 靠有氧代谢供给能量 。对 于适合短 时间歇运 动项 目的运动 员, 展其有氧 能力比发展 无氧 发
能力更为重要 。提 高运动员以磷酸 盐 系统代 谢 的速度 耐力 性为特 征 的运动 能力 , 以采用短 时 间歇 训 可
练法。
关键词 : 间歇训练 ; 摄氧量; 有氧; 能 供
2 研 究 对 象 与方 法 2 1 研 究对 象 .


l 6 2 4 3 2 4 0 4 累积负{ 时间 【 8 寄 秒) 图1机体在问歇和持续 运动时的功率变 曲线图
短 时 间歇 运 动 负 荷 时和 负 荷后 的摄 氧量 统 计 表 (1) n 1
1 2 3 4 5 6
在短时间歇运动 中, 以多次重 复运动 是因为 间歇期 摄 可 氧量 的作用结果 。一是在问歇期机体通 过对外环境氧 的摄取 而产生有氧能量 , 并且运用有氧能量使在运动期 消耗的 A P~ 1 C P系统的能量物质肌 肉中的磷酸 肌酸得到恢复 ; 一是 补充 了 运动期在肌 肉和血液 中消耗 的氧储备 , 这样有利于下一个运动 期有氧能量 的产生 。由于肌 肉中 A P~C T P的储 备量极少 , 会 在运动 中消耗能量 的同时 , 在短时间内耗竭 , 不可能高水平地

塞 (W)
随着科学理论 的发展以及实践经验的积 累, 间歇训练法的使用
已得到了发展 , 许多优秀教练员进一步发现间歇训练法具有更 多的功能 , 理论专家对其进行 了合理 的分类 , 阐明应用各类 并
型间歇训练法机体能源物质的代谢特点 。本 文就 运用短时 间
歇训练法运动对机体各供能 系统能源物质代谢 的影响加 以分 析与讨论 , 为广大 同仁提供参考 。
Ab t c : ho  ̄ uig h e o fi r  ̄er i de ̄f et ti ppr ae s d nsotn  ̄ sr t T r a u s em t do t a ve a i n,Is ae m ks t y rit nt h le t e w n x m l u o h e
( 转第 4 下 4页 )
2 2 1 文献 资 料 法 ..
查阅了相关 的文献资料 , 为本研究提供 参考 。
维普资讯
短时 间歇训练 法对 机体能 源物质 代谢 的影 响
I fu n e o e a o im y t m f S o tI t r a a n n n e c n M tb l l s S s e o h r n e v lTr i i g次序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荷时摄氧量 负荷后摄氧量
43 9 23 1
46 8 25 2
40 8 26 3
40 8 23 4
43 7 23 5
43 6 23 6
抽取辽宁省沈 阳市体 育运动学校运 动员 6名 ( 为实验 男)
对象。
2 2 研 究方 法 .
( : 负 荷 时 间 8秒 ; 注 每次 每次 负 荷后 的 间歇 时 间 3 0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