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

合集下载

西南石油大学章程

西南石油大学章程

西南石油大学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明确学校的法律地位,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办学行为,实现依法治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为西南石油大学(英文名为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西南石大(英文缩写SWPU),学校网址为:/。

第三条学校法定注册地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第四条学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全日制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学校校训是“明德笃志,博学创新”。

大学精神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第六条学校遵循并探求高等教育规律,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之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

第七条学校设臵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

学校可根据发展需要设臵和调整学科及专业。

第二章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第八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和谐发展,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九条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普通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外国留学生等。

学校可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第十条学校依法自主招收学生,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实施普通高等教育,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

第十二条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

学校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全面推行学分制。

第十三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执行国家学位制度,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颁发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来校交通线路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来校交通线路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来校交通线路一、路线:从成都火车东站出发(一)长途客车(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也称县(区)际班(客)车。

该车站紧邻火车东站,在火车东站出口处有方向指示。

这里每天均有若干班次长途车定时前往新都客运枢纽站(终点站)。

在终点站下车,然后乘坐650(或X44A、X44B、X45、X43、X06)路公交车或出租车至西南石油大学。

(二)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犀浦方向), 在春熙路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方向),在石油大学站下车,从D出口出站,向西步行约400米至西南石油大学南门。

(三)成绵乐高铁(成绵乐客运专线)在成都火车东站直接搭乘成绵乐高铁,经过1站到达新都东(紧邻新都客运枢纽站)下车,然后乘坐650(或X44A、X44B、X45、X43、X06)路公交车或出租车至西南石油大学。

注意:需要提前在网络上查询最新列车时刻表,有些车次在新都东不停,请记清车次时间。

二、路线:从成都火车北站出发(一)公交1从火车北站步行250米到火车北站公交站,乘坐28(或34)路公交车至梁家巷站,步行550米至北门汽车站,乘坐650路公交车至西南石油大学。

注:650路是成都-新都往返的主要公交汽车线路。

(二)公交2步行450米,乘坐9路公交车,至地铁军区总医院站下车,到地铁军区总医院站乘坐650路公交车至西南石油大学。

(三)地铁乘坐地铁7号线(内环)经一站到达驷马桥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方向),在石油大学站下车,从D出口出站,向西步行约400米至西南石油大学南门。

三、路线:从成都火车南站出发(一)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韦家碾方向), 在省体育馆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方向),在石油大学站下车,从地铁站D出口出站,向西步行约400米至西南石油大学南门。

(二)成绵乐高铁(成绵乐客运专线)在成都火车南站直接搭乘成绵乐高铁到达新都东(紧邻新都客运枢纽站)下车,然后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至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转专业政策

西南石油大学转专业政策

西南石油大学转专业政策
一、对准本科院校的:
1、拥有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历,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技能,在考核合格后可转入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
2、有10年以上攻读本科学位的西南石油大学在职学历人员可转入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经过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试(此考核由西南石油大学相关学院进行)。

二、对准研究生院校的:
1、拥有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可以报考西南石油大学本科院校相应的博士研究生项目;
2、在职研究生可参加西南石油大学专业转换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可转换专业。

西南石油大学选课指南

西南石油大学选课指南

西南石油大学选课指南一、专业推荐1、石油工程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我校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具有国内一流的培养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高尚的科研道德、国际竞争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有较好的工科基础理论、较宽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并具备外语、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可胜任油气井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

为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人才需求,本专业设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班,部分成绩优秀且外语好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该班学习。

2、应用化学该专业(原油田化学专业)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油田化学工程研究中心。

设有油田化学和精细材料化学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油田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在石油钻采与集输领域、精细化工材料生产服务领域等从事技术研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机械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有“机械工程”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和“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支撑本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突出强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4、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我校油气储运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具有一流的培养能力。

西南石油的校训和精神

西南石油的校训和精神

西南石油的校训和精神
西南石油大学的校训是"爱国、奉献、创新、求实"。

其中,“爱国”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奉献”意味着要为社会、为人民、为学校贡献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意味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求实”意味着要踏实务实,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不仅追求理论上的完美,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南石油大学的精神是"求实创新,团结协作,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其中,“求实创新”强调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

“团结协作”体现着西南石油大学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同目标。

“自强不息”强调个体的努力和自我提升,要求个人不断追求进步,不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锐意进取”强调积极主动,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8.08
1993.07
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工程教研室
主讲《采油工程》,讲师;
1993.08
1997.09
西南石油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
主讲《采油工程》;
∕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固定管理岗)。
1997.10
2009.09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复杂结构井完井优化及控制理论研究
开展复杂结构井完井产能评价理论、复杂结构井完井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复杂结构井井筒流入剖面预测与控制理论、复杂结构井分段完井与底水控制、防砂及增产协同研究、复杂结构井智能完井优化与生产控制理论以及复杂结构井智能控制设备ICD和ICV研究等,逐形成复杂结构井完井优化及生产控制技术。
●完井筛管冲蚀评价与寿命评估;
●完井筛管筛缝参数与油气井产能、防砂效果协同关系及规律;
●砾石充填完井的砂粒参数、充填参数、孔眼参数与油气井产能、充填质量、防砂效果协同关系及规律;
●油气井投产方式与油气井完井管柱功能的协同关系及原则;
在上述和不限于上述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不同岩性油气藏完井技术政策界限的理论及评价方法。
●基于负压清洗孔眼的机理,考虑射孔参数、储层和流体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模型、流体非达西渗流规律预测保证孔眼清洁的最小负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研究孔眼的岩石应力应变模型与渗流的耦合模型以求解保证孔眼稳定、防止地层出砂的最大负压;发展射孔负压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射孔对裂缝起裂和压裂的影响,利用岩石力学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方法,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寻求不同井况裂缝起裂方位及破裂压力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中石油总部司局级软件成果奖5项次。
本人指导毕业硕士生19人,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生3(朱天寿、吴远能、李伟)人。
二、完井测试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
为获得油气藏可靠的测试信息,供试井分析专家解释评价油气层,油气井完井后的完井测试是主要的手段和重要的工艺环节。该方向有别于且服务于油藏工程中的“试井分析解释”方向。
①探边测试综合评价技术与特殊工艺井测试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主研4(校内1)
②探井油气层保护技术(特大型联合攻关),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主研14(校内3)。
本人指导毕业硕士生8人,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生1(余浩杰)人。
三、油田注水理论与技术
油藏工程中油田注水开发理论与方法和采油工程中油田注水理论与技术构成二次采油的理论与技术。油田注水理论与技术是实现油藏经营战略、控制油层压力、提高注水替油效率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措施。其研究内容:
在上述和不限于上述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发展射孔工程优化设计技术、负压射孔投产技术、超正压射孔投产技术、射孔酸压联作投产技术、射孔与完井测试联作技术、开发井射孔调层优化方法与工艺、水平井射孔参数控制底水技术、射孔井产能及生产动态分析技术等。
2、油气藏完井优化综合评价技术
●油气井完井井筒稳定性、油气井完井方式优化;
●注水系统沿程节点油田水的可混性、稳定性研究,预测各节点垢的生成和垢量及防垢措施。
3、油田注水质标准与水质调控调控决策技术:开展注入水对地层岩石及流体适应性研究,不断完善管材腐蚀评价预测方法与防腐措施、预测结垢趋势及粘土稳定性、深化细菌生衍繁殖条件研究,全方位探讨注入水对注水系统的负面影响,确定油田注水的水质指标体系;跟踪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专注油田注水开发不同阶段特别中高含水期油藏条件变化,开展注水水质、水处理、增注措施作业等的适应性评价,结合吸水能力分析模型和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建立油田注水水质调控决策技术方法及措施。
在该方向上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
①带水气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4
②有水气藏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研5
③油气井射孔工程优化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研4
④油井射孔优化设计软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软件展评一等奖,主研1
4、稳油控水系统工程方法: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油量递减加快,而促使产油量稳定,控制产水量增长幅度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困难。加强油藏精细描述,注重储采、产液、注水三大结构调整,发展各施其责的专项技术,以稳油和控水为优化目标,系统规划、组织、实施稳油控水的技术对策、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
在上述和不限于上述理论探索和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发展油田注水处理工艺技术、油田分层配注工艺技术、矿化度梯度注水技术、增压强化注水/周期注水工艺技术、优化注水工艺技术等等。
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学科专业、学位)
国内:1982.07西南石油大学,采油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87.07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学士。
国外:
外语程度
熟练
主要工作经历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工作部门
任职
1982.07
1988.07
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
政治辅导员、团总支书,学生党支书,脱产2年学习。
②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2008年度。
上述研究方向是老专家潘迎德教授学术方向的继承和发展,是我校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保护储层防止污染的深穿透负压设计技术”、“八五”总公司科技项目“非均质、非达西气井射孔优化设计”、总公司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射孔参数优化设计”开启我国完井优化理论研究的先河,以油气井产能及油气井安全稳定为目标函数,并以射孔完井优化起点,不断拓展研究专题、深化完善理论方法,使该方向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居于前矛,开发的相关的软件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占领国内所有市场。理论和方法研究促进了国内射孔技术从技术引进-射孔参数优化-负压射孔-超正压射孔-复合射孔各阶段的发展。继承和发展了我校在射孔完井研究中的优势,几乎承担了国内“射孔优化”方向的全部研究课题,建立和完善了射孔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借原CNPC在全国推广“油井射孔参数优化”的东风,不断推出了“气井射孔优化”、“注水井射孔优化”、“压裂井射孔优化”技术与软件;同时进一步将射孔优化技术从直井拓展到斜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大位移井、从射孔完井优化拓展到筛管完井优化、充填完井优化、从完井优化拓展到完井测试优化。从而使优化完井技术成为一种规范。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直属研究院和下属分公司的研究院所及部分基层生产、作业单位、各国际合作局的部分分支机构都采用了我校开发的射孔优化设计工具,总计推广射孔软件80余套;举办培训班,受训的局处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600余人;在油田注水开发方面,提出了“水质调控”的全新概念和方法,开发了“油田中高含水期水质调控决策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油田注水水质指标的确定方法与维护手段。
3
统编教材(部)(主编)
获国家发明专利(项)
(排名前2名)
获奖成果(有证书)共项;其中:国家级1项,部(省)级1项。
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成果(论文、专著、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或发表刊物与出版单位、时间
本人署名
次序
1、有水气藏油藏工程方法研究
国务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5
在该方向上个人获得省部级奖1项:
①《采油工程》(教材),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研4
个人获得局级科技奖3项。
本人指导毕业硕士生6人。协助指导毕业博生2人(王嘉淮、谢梅波)。
由于在上述主要方向上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业绩,个人获得2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①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中青年”,国家科技部评估组,2005年;
博士课《现代完井工程》(射孔2006)
余浩杰、朱天寿、李伟、谢梅波、吴远能
一、个人概况
姓名
王永清
性别

出生年月
1959.12
民族

联系电话(手机)
13880551867
电子邮箱
swpiwyq@
党派
中国共产党
身份证号
512901195906010011
参加何学术
团体、任何职务
中国石油学会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10
主编(2)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情况
目前主持的项目共10项;科研经费600万元,其中:国家级2项,部(省)级1项。
名称
来源
起止
时间
经费
本人承
担任务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示范工程—开发井投产层段优化2008ZX05048
国家
08-2011
120+25
负责2
火山岩气藏完井优化与产能评价2008ZX05054
2、油田水化学理论与方法:
●油田水地球化学研究,通过不同油田、不同油层、不同水层地下水的无机/有机化学组分分析,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确定地下水的性质,讨论油田水的可溶性特征。
●注水系统中各节点水体组分预测理论:一定组分的注入水,经地面管线、注入井筒、油层、采出井筒到地面的循环过程中,由于注入水与管材(腐蚀)、注入水与岩石(粘土化学)、注入水与原地(油)层水、细菌生衍繁殖等物理化学作用,流经特定节点时水体组分将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可模拟预测。
一、油气井完井优化理论与技术
油气井完井优化理论与技术是以获得油气井高产稳产为目标,确保油气井安全的理论、方法及配套的工艺技术;是钻井工程前确定完井及开采方式的依据,是油气井投产的重要理论与技术。其研究内容:
1、射孔理论与技术:
●采用有限元数学分析方法,研究射孔参数对油气井产率比、注水井吸水指数的影响规律,联系井筒流动与地层渗流预测生产井的产出剖面或吸水剖面,切实把握射孔井的生产动态,不断完善射孔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
08-2011
80
主研3
水平井完井优化设计研究CNPC
08-2010
156
负责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