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 拒绝攀比 过文明十二岁生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拒绝攀比过文明十二岁生日》。
十二岁的生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很重要。有人说,十二岁是花季,能听见花开的声音。在这个季节里,拥有十二岁的心情,十二岁的秘密,十二岁的故事,十二岁的梦想。这是一个寻觅阳光、寻觅歌声、寻觅诗意的季节。在父母亲手为我们点燃十二支生日蜡烛的时候,意味着我们要肩负更多的家庭社会责任,更要明白事理。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时刻,你是否会蓦然回首走过的岁月路程?你是否记得十二个春夏秋冬,父母寸步不离地牵着你的手,用身体为你遮风挡雨,用心注视着你的成长,用品行教育你做人?你是否明白你还未能给家庭创造价值,还是属于依靠父母给予经济来源的消费阶层?你是否能体谅父母的艰辛,能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美好生活弥足珍贵!父母的养育之恩弥足珍贵!
但是,有些同学在十二岁生日时大宴宾客、大操大办;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家境困难,却在十二岁生日宴上互相攀比,对父母提出过高要求,丝毫不考虑家庭负担,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甚至有的同学私自参加同学好友的十二岁生日,通宵达旦狂欢却让父母在深夜里四处寻找,痛心疾首,这种做法和成长的十二岁的我们是多么不相配啊!
同学们,现在十二岁了,应思考的是报答而不是索取。今天,让我们都来心存感恩、学会感恩、践行感恩。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用行动来感恩,来珍惜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因此,我倡议:
1、提倡节俭。我们坚决反对挥霍浪费享乐之风的盛行;坚决反对以各种名义,无节制地吃喝玩乐;坚决反对中学生涉足各种娱乐场所。我们应体谅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勤奋刻苦,学业有成,苦练本领,将来才能报答父母、报效国家。
3、关心体贴父母,理解父母。常说感恩的话,常读感恩的书,勤做孝敬的事,积极宣传感恩的美德,做践行感恩的先锋。
4、珍爱老师的劳动成果,珍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时刻,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人相处。5.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注意安全,爱护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6、举行一个形式简单,但意义深长的生日宴会。与家人合影,或购买蛋糕与亲朋好友共享,唱一首歌,写一幅字,画一幅画,做一首诗留给自己,亲手做一份小礼物赠送给生日的同学……形式可多种,意义却非凡。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让我们终身难忘的和谐、健康、平安的花季生日吧!
共同悼念坚强前行
国旗半垂,山河同悲。今天,我们以崇高的国家礼仪,哀悼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表达对两千多逝去生命的尊重。中华民族的心再次因灾难而紧紧凝聚在一起。
玉树强震,灾难来得无比突然,令人无比揪心。灾难面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决策部署,紧急调集救援力量,全力营救生命,全力搜救被困群众;灾难面前,各级政府和救援大军与人民在一起,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推进抢险救灾,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有力有序有效地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攻坚战。
灾难面前,十三亿人民在同胞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肩并肩共克天灾,用温暖的双手驱赶伤痛,安抚亲人。“我们都是玉树人”,响彻中华大地!
过去的七天七夜,高寒的运输线上奔涌着生命的暖流,成片的瓦砾之中跃动着日夜的拼争;各族人民迸发出纾解灾难的决心,以生命的名义,用无疆的大爱,托起面向未来的信心。
今天的玉树,朗朗读书声已在扎曲河畔回荡,新校园、新家园的蓝图,已经在规划重建之中。在共同的悼念中,让我们心手相连,走出伤痛,坚强前行。
国务院公告: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我们同样需要尊重那些不幸的遇难者,给他们以生命最后的尊严和最为沉痛的哀思。我们希望这一天,全国各地下半旗志哀,全国暂停一切不相宜的娱乐活动,全国人民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共同默哀,以此表达举国之沉痛哀思,祈愿所有不幸的生命得到安息。
让我们一起对在灾害中逝世的人表示悼念!!!
虽然远离地震灾区,虽然我们所能做的很少很少,但至少,请在今天,2010年4月21日,让我们一起诚心的为死难的同胞们致以最深的哀思。
愿亡灵得以安息,在天上继续美好安逸的生活,擦干眼泪,我们与你同在。也祝愿所有在这次地震中活下来的玉树同胞带着逝者的梦想,更加坚强的活下去。
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
今天,2010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青海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各族人民向不幸罹难的同胞致以深切的悼念。
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十三亿中国人再次为自然灾害中的罹难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这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截至目前,青海玉树地震已夺走2000多位同胞的生命。或失父母,或失子女,或失兄弟姐妹,其切肤彻骨之痛,全国各族人民感同身受。那些消逝的生命,是我们骨肉相连的亲人、血脉相通的同胞。他们的离去,是民之痛,国之殇。今天,让我们低首,默诉心中那份不舍的亲情挚爱;让我们追思,愿他们带着亲人的爱与思念安息长眠。
这是对生者的莫大慰藉。我们向往美好生活,但我们从来不曾畏惧灾难。如果灾难不可避免,那么每一次灾难,总是让中国人民变得更加不屈不挠,总是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顽强奋发。今天,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重建灾区美好新家园;让我们从挫折中奋起,携手并肩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是对生命的最高尊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位公民的生命都是最可宝贵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必将化作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恋,化作
推动民族团结、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今天,让我们沉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生命的尊严,焕发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力量,凝聚起中华民族坚不可摧、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
回望玉树地震发生以来的7天7夜,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物资运输如何困难、施救代价多么巨大,一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战斗始终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疾有序的展开;无论万水千山、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男女老少,全国各族人民情牵玉树震区、心系灾区同胞,爱的奉献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有“同人民在一起”的坚定信念,有党政军民协力同心的共同奋斗,有各民族同胞相濡以沫的彼此扶助,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历史将铭记今天,我们为遇难同胞肃立默哀,分担同胞遭受的痛楚与哀伤,共同在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
75岁老医生35小时驰援玉树地震灾区
他是我在灾区见到的年龄最大的志愿者。75岁的吴殿华,现在是河北衡水冀州职工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有着50多年治病救人的经验。
从唐山地震,到邢台地震,到汶川地震,再到这次的玉树地震,在30多年里,他已是第四次迅速赶到震区,担当医疗志愿者。
“虽然我过了70岁,虽然做复杂的手术我的体力跟不上了,但是我有经验。地震受伤的,大多是外科伤。外科伤及时处理很重要,科学救治很重要,要不然可能病人会有终身的后遗症,这方面我能出上力,这是我的专长,能看好一个人,我就没白来。”吴殿华说。
“大地震后,最缺的就是医生,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吴殿华对记者说,“不是我要来,是我不能不来。医生的价值体现在什么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玉树海拔接近4000米,一个很少上高原的75岁老人,要跋山涉水3000多公里,赶到条件恶劣的灾区救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家里人开始有些不赞同,但老人心意已决,连夜准备。
15日上午,吴殿华带着一支4人的医疗队,包括一名内科专家和一名护理专家,开车出发了。这一走就是35个小时没停,走过了5个省,终于在16日下午赶到了玉树灾区。
面对众多的病患,75岁的老人顾不上休息,也忘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带领着医疗小队,立刻在病人最集中的玉树州体育场展开了巡诊。
到灾区两天,虽然只能住帐篷、睡土地、吃方便面,吴殿华却精神抖擞,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
玉树地震志愿者:“既然逃过一劫,就想多帮帮别人”
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18日电(记者朱国亮、李志晖)18日,在玉树地震灾区已坚持了4天的志愿者高树友已明显有些疲乏,嘴唇干裂。
“昨晚发高烧,打点滴了。”高树友解释说,“原本想回,但又放不下这里。”来自吉林、在澳门工作的高树友是玉树地震后首个向青海玉树团州委报到的志愿者。
高树友和朋友陈云斐13日到玉树县结古镇,住在一招待所,目的是旅游兼考察当地药材。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玉树之旅会成为他一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
“第一次地震我们就感觉到了,跑出了招待所。由于震级不大,我们又返回了招待所,但门开着,衣服也没脱。”高树友回忆说,“不久,第二次地震来了,我们赶紧往外跑。大街上尘土飞扬,许多房屋坍塌,人们惊慌失措,狗叫声四起。”
幸运逃过一劫的高树友和朋友并没有想着如何离开这个危险的高原小镇,相反,他们自觉地爬上了邻近的废墟,帮助当地群众救人。“我们沟通虽然不是很通畅,但我们爬上废墟扒人时,他们向我们投来了感激的目光。”高树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