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
量。
它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有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规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需
求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供给:供给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某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
数量。
它是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4.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5.需求的收入弹性:它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动的反
应程度。
是消费者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需求
收入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Em=需
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弹性值为正的商品被称之为
“正常物品”,收入弹性值为负的物品破称之为“劣等物品”。
6.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7.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者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
合。
8.替代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进而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一种商品
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的商品。
其前提是消
费者实际收入不变。
9.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
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
购买量的效应。
1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
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并超过一定值后,增加该要素
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1.机会成本: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可能利益。
1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
是厂商继续留在原行业
中经营所必须获得的最低报酬。
13.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的现象。
14.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5.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所带来总
收益的增加量,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MRP=MP.MR。
16.边际要素成本(MFC):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所带来总成本支出
的增加量,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同产品的边际成本的乘积,即
MFC=MP.MC。
17.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
产量的组合的点的轨迹,也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即经济社会最优产出量
的几何表示。
18.帕累托最优状态: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
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
优状态。
19.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某人消费了某
种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也消费该种物品,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后,增加消
费者数量并不会使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即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
品的消费,任何消费者都不能排斥其他消费者对它的使用,即是说,任何一个消费
者都可以免费享用公共产品。
社会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部门或公共部
门来提供,而不是通过市场来提供的,如国防、义务教育、公共行政服务等等。
20.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指只要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无论将产权赋予何方,只要明确界定
产权,通过协商、交易的途径都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状态,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现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内部化,而无需抛弃市场
机制或引入政府干预。
21.“免费乘车者”问题:指经济中不用支付代价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
产生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
一种商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拥
有或消费该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该商品的消费之
外,他人对物品不付费也可以消费该商品。
二、简答论述题
1.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1)商品自身的市场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的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
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
也就是说,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2)相关商品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市场价格不变,而它的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其需求曲线位置发生移动。
如果这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或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或减少,需求曲线右移或左移。
如果这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或下降,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或增加,需求曲线左移或右移。
(3)消费者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该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反之,商品需求量降低,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如果社会收入的分配,倾向于处于高收入阶层的富人,或富人收入增加,而穷人收入减少。
富人收入增加,必然增加对奢侈品的消费,而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量未必会增加,甚至很可能因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收入相对减少而减少。
反之亦相反。
如果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同时平等地增加,则对一般消费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增加。
(4)消费者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更加偏好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反之,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5)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未来价格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下一期将上升或下降时,该商品在本期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右移或左移。
(6)此外还有政府等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等。
2.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供给的?
(1)商品的价格(P)。
商品的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最重要因素。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
格与供给量同方向变动;
(2)生产成本(C)。
生产成本的变动,主要来自于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
变化,生产成本与供给量反向变动。
(3)相关商品价格(Pr)。
某种商品本身价格虽无变动,但与之有关的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
响对这种商品的供给。
这里的相关商品是指互补品和替代品。
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厂商将转产替代品的生产,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要减少;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将要增加。
因此,商品的供给量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正比,与它的替代品的价格成反比。
(4)预期收益(Pe)。
厂商在决定当前售卖之时,总要对将来商品的价格变动做一番估计,从
而影响供给。
若行情要涨,生产者一般会减少当前的售卖;反之,则会增加当前的售卖。
(5)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供给。
一般地自然条件越好,供给量就
越大。
(6)其它因素。
厂商数量、厂商生产规模、信贷难易程度、利率政策、政治局势等,也会对
供给产生影响。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
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叫需求量的变动;由除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叫需求的变动。
4.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谷贱伤农”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谷贱伤农”的现象,造成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在丰收的年景里,由于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供给量大量增加,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较大幅度地下降,农产品的价格较大幅度地下降,会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上升,农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但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的幅度,大于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的幅度,其结果导致农民的总收入反而减少,即农民在丰年“增产反而不增收”。
5.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可以做出许多条,每一条曲线上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都相同,位置高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高,位置低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低。
(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
6.试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持续等量地增加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开始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某个特定值以后,再继续增加每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将是递减的。
(2)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这样的: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客观存在一个能够使各投入要素都能够充分发挥使用效率的最佳比例,当生产处于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状态时,各投入要素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总产量达到最大。
当只有不变要素的投入,而没有可变要素的投入时,生产不能进行,不变要素的投入完全是浪费;
在生产过程的开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的逐渐增加,就会使得不变要素逐渐得到越来越有效的利用,即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的组合越来越接近于最佳比例,此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增加的;当可变要素的增加到要素组合最佳
时的数量时,生产就处于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状态,此时,各要素的使用效率都达到最大,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也达到最大;此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则意味着在与固定要素的组合中,可变要素相对过多,而固定要素相对不足,偏离了要素组合的最佳比例,这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虽然可以使总产量增加,但总产量的增加量则出现递减现象,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①以技术不变为前提;②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③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④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都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
7.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3)每个厂商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4)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5)信息是完全的。
8.对于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结合图形回答)
(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定义。
(2)结合图展开分析。
(3)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为正值,所以,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
9.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请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在短期内,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可以改变,则该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位于平均产量最大值的点和边际产量等于0的点之间,如图所示: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在L2与L3之间。
在L2的左边,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大于每单位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增则意味着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递减,在售价不变的前提下,利润就增加,所以,理性的厂商不会将可变要素投入量停止在目前的水平上,还会继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以进一步增加总产量和利润量。
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相对于不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而言,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不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将会增加总产量。
在L3的右边,边际产量小于零,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会使总产量下降,理性厂商不会在此阶段进行生产,自然会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因此在L2与L3之间的区域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10.在短期内,只要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P低于厂商平均成本AC最低点,厂商就一
定会停止营业吗?为什么?
(1)不会。
(2)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表现为P=SMC。
(3)当厂商实现P=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也有可能收支相抵。
(4)当价格P位于平均成本AC最低点时,利润为零,收支相抵,所以该均衡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5)当价格P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最低点时,厂商正好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6)当价格低于厂商平均成本AC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最低点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仍会进行生产。
1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短期中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的产品数量。
由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P=AR,所以,该均衡条件也可写为P=SMC,完全竞争厂商总是根据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其利润最大化产量。
市场价格一旦确定,边际收益就被确定了,那么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均衡产量也就被决定。
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均衡产量也就相应变动。
从而在价格和均衡产量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把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坐标图上所形成的曲线就是完
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根据P=SMC 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商品的价格和厂商所愿意提供的(能使他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量的组合,都出现在厂商的边际成本SMC 曲线上,升且都出现在SMC 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由此可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SMC 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 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2.为什么说MR=MC 是厂商决策的基本原则?
(1)在现实经济活动过程中,在完全理性和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通常遵循“利润最大化
原则”。
即边际收益(MR )=边际成本(MC )。
其原因在于:
(2)如果
>,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
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即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3)如果
<,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
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减少产量。
(4)无论是那种上述情况,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有当
时,厂商才不会
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采用数学方式证明如下:
利润极大的必要条件是利润对产量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0dQ dTC dQ dTR dQ d πdQ
dTC dQ dTR = 则有:MR =MC
13.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不能。
因为,在长期,不仅厂商的生产规模可以调整,而且生产集团内的厂商数量也在变动。
如果代表性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原有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新的厂商会进入该生产集团,导致整个生产集团内总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不变,产品则供过于求,各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下降,各厂商之间的市场空间日益变小,直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整个生产集团内的各厂商才处于均衡状态,这养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14.试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较高的经济效率意味着以较少的成本生产较多的产量。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可以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
具体如下:
(1)完全竞争市场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所以,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此时,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等于最低的平均成本,而且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经济效率最高,提供的社会福利最大。
(2)不完全竞争市场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且垄断程
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①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利润为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较低,且等于长期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率次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
②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在垄断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不是相切、而是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若垄断厂商肯放弃一些利润,价格就可以下降一些,产量就可以增加一些,完全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
③寡头市场。
寡头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不能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完全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垄断厂商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经济效率略高于完全垄断市场。
由上可知,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完全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15.为什么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对于工资率(W)变动,劳动的供给量应作何反应,取决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W增加时,替代效应使闲暇减少,收入效应使闲暇增加;
当W较低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W和闲暇反方向变化,则W和劳动供给量L同方向变化,劳动供给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当W很高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W和闲暇同方向变化,则W和劳动供给量L反方向变化,即劳动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倾斜,斜率为负。
三、计算题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1P =20元和2P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213X X
U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
是多少?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
P 1X 1+P 2X 2=M 2
211X X X X P MU P MU = 20X 1+30X 2=540
MU X1=3X 22
MU X2=6X 1X 2
30
62032122X X X =
3X 2=4X 1 得:(1)X 1=9,X 2=12
(2)U=3888
2.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
求:
(1)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1)TC=⎰MC
=⎰3Q 2
-30Q+100
=Q 3-15Q 2+100Q+b
10个产量的TC=103-15×102+100×10+b=1000
TFC=b=500
(2)
①TC(Q)=Q 3-15Q 2+100Q+500;
②TVC=Q 3-15Q 2+100Q
③AC=Q 2-15Q+100+500/Q ;
④AVC=Q 2-15Q+100
3.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0.6Q 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 。
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1)TR=P.Q
=(8-0.4Q ).Q=8Q-0.4Q 2
MR=8-0.8Q
TC=0.6Q 2+3Q+2
MC=1.2Q+3
MR=MC=8-0.8Q=1.2Q+3,得
当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量Q=2.5,价格P=7,收益TR=17.5,利润л=TR-TC=4.25
(2)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总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0,即MR=0;
MR=8-0.8Q=0,Q=10
得当该垄断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其产量Q=10,价格P=4,收益TR=40,利润л=TR-TC= -52,即该厂商的亏损量为52。
(3)通过比较(1)和(2)可知:将该垄断厂商实现最大化的结果与实现收益最大化的
结果相比较,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较低,价格较高,收益较少),利润较大。
显然,理性的垄断厂商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而不是将收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总是以较高的垄断价格和较低的产量,来获得最大的利润。
4.已知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80-10P ,供给函数为Qs=-40﹢10P 。
求:
(1)请计算此时该商品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并画出该商品的供求均衡图。
(2)请分别计算均衡价格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1)Qd=Qs=80-10P=-40﹢10P ,得Pe=6,Qe=20;
(2)Qd=80-10P ,dP
dQ 就是线性需求函数的斜率=-10 Edp=dP dQ .Q P =-10×20
6=-3 Qs=-40﹢10P ,dP
dQ 就是线性供给函数的斜率=10 Esp=dP dQ .Q P =10×20
6=3 5.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434140B A Q =,A ,B 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 A =4,P B =3,求:当总成本TC =80时,为使利润最大化该厂商应投入A 和B 的数量。
解:434140B
A Q = MQ A =40×41
A 43-B
43 MQ B =B A 41
41
43
40-⨯
B
B A A P MQ P MQ = (40×41
A 43-B
43)/4 =(B A 4
1
41
4340-⨯)/3 TC=P A .A+P B .B=4A+3B=80,得:A=5,B=20
6.假定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80Q+Q ²,其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140-2Q ,请计算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利润。
解:TR=P.Q=(140-2Q ).Q=140Q-2Q 2
MR=140-4Q
STC=80Q+Q ²
MC=80+2Q
MR=MC=140-4Q=80+2Q,
Q=10,得:Pe =120,Qe =10,π=TR-TC=300
7.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函数为P=100-4Q ,分别计算P=60和P=2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解:
反需求函数为P=100-4Q ,则正需求函数为Q=25-4
1P
dP dQ 就是线性需求函数的斜率=-41 当P=60时,Q=10 Edp=dP dQ .Q P =-41×1060=-2
3
当P=20时,Q=20 Edp=dP dQ .Q
P =-41×2020=-41 8.某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函数为Q=100-2P ,成本函数为AC=MC=10。
试计算并比较该厂商以完全垄断的方式经营与以完全竞争的方式经营,其效率有何差别?
解:据假设,Q=100-2P ,则P=50-0.5Q 。
已知AC=MC=10
TR=P.Q=(50-0.5Q).Q=50Q-0.5Q 2,MR=50-Q
(1)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利润极大时,MR=MC ,即50-Q=10
得Q=40,P=30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利润极大时,MR=P=MC ,即50-0.5Q=10
得Q=80,P=10
可见,从产量和价格两方面的比较来看,该厂商以完全垄断的方式经营时的产量(10)小于以完全竞争的方式经营时的产量(80),而价格(30)则高于以完全竞争的方式经营时的定价(10),就是说,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