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路原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关于“电路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5页文档资料
关于“电路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电路原理”课程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
它既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所有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
在整个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电气工程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在电气与电子信息专业中占有的特殊位置,为了教好这门课程,不断改进“电路原理”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笔者在“电路原理”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一、“电路原理”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电路原理”课程的特点:(1)理论性:经典理论多,数学推导多。
(2)实用性:根据电路的模型可分析任何实际的电路。
(3)变化性:同样几个电路元件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构成不同的电路。
(4)基础性:由于“电路原理”属于专业技术基础课,对它的掌握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5)内容多:电路有直流、交流;动态、稳态;线性、非线性;时域、复频域。
“电路原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讲授的过程中面临如下主要问题:(1)电路定律多,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和应用。
(2)电路分析方法多,对不同类型的习题,学生不能很好地应用最佳的分析方法。
(3)处理电路问题时,容易产生数学化倾向,学生在学习电路定理和定律时,容易忽略定理和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而用数学方法代替了电路问题的解决,致使产生数学化倾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全面、完整、系统、有效地讲授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为讲授“电路原理”课程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1.变单向导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单向导入式教学,即授课教师主要通过板书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定律, 授课方式是面对面的灌输。
电工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探索与实践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 年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Q1002的研究成果。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非电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涉及面广,应用性强。
在电工学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树立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所在,也是课程教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我院电气工程系的电工教研室承担着能动、自控、机械、信息、管理五个系部24 个专业的电工学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围绕电工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核心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并付诸实践。
一、理论教学1.教学内容的选择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性质,从基础性、应用性出发,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且考虑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拘泥于教材。
我们虽然选择国家级的优秀教材、获奖教材作为学生的教科书,但即便如此,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我们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保留和继承传统的基础知识内容,删减过时的、与后续专业课程已无法衔接的内容。
同时,针对教材每一章节的内容,结合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我们精选出实际工程与课本知识点相对应的素材,使教学内容得到补充、完善和提高。
同时课程的教学应该增加能反映当前新技术、新知识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课堂教学素材不能局限于课本,而是源于发展中的自然科学,更重要的是教师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多看参考书,尤其多看一些与电工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最新科研方向的技术进展,把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充足的资料和信息提供给学生。
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建议。
比如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电工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可布置一些阅读、翻译专业外文资料等课外作业。
“电路原理”课程中培养学生工程观念的实践
础知识、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培养 学生基 本的电路 分
析能力,在基础课和专业课 之间搭建起重要的桥梁。本课程 具
启发是教 师在 教学 活动 中经常运 用的一种教 学方 法。通
有 内容 多、 论 性 强 、 习难 度 大 的 特 , 理 学 学生 在 学 习 “ 电路 原 理 ” 过启发,学生获得刺激信息,形成 探究的欲 望。习题课 中的启
性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合理地 组织习题课 内容 ,可以使学 在 阅读 和 理 解 题 意 之 中, 思 维 尚未 进 入 分析 解 题 阶 段 。 有 的 教
生 对 学 过 的 一 些概 念 、性 质 、公 式 进 一 步 深 化 、巩 固,对 电路 师对 解题 思路 进行了详 细分析,这在 实际上等于剥 夺了学生思
理论 的基 本思想、 电路理论的严 密性 、各知识模块 间的逻辑联 考的权利, 使学生丧 失了分析锻炼的机会。 因此 , 在习题课教学 中,
系进 行 强 化 ; 一 : ,通 过 优 选 题 型 , 又可 以 把 电 路 分 析 的 把握启发的时机和着 眼点是非常重要的。启发要有层次、角度 。 另 方面
到在课 堂讲 授、实验教学 、习题课 与课外 练习等教 学环 节中, 到精选 。原则上找一些能把 电路理论 知识与专业知识、实践技
应 注 意 贯 彻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的原 则 ,并 注 意 学 生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 能 紧 密 连 在 一 起 的有 关 习题 ,使 学 生 能 通 过 习题 课 领 悟 到 他 所
习积极性 ,树 立 理论联 系实际的 工程 观 念,提 高分 析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力,加快 了 学生 对知 识 的理 解。
关 键 词 :电路 原 理 ;习题课 ; 程观 念 工
《电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电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认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关注电路技术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应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1. 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动态。
电路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科学精神、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
2. 教学方法:系统讲授:全面介绍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案例教学:引入实际电路应用案例,讨论电路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验证电路定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电路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思政元素融入设计1. 科学精神培养:通过电路定理的推导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态度。
引入电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故事,激励学生追求科学真理。
2. 环保意识提升:介绍绿色电路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电路技术的环保发展。
讨论电路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创新意识激发:鼓励学生参与电路设计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入前沿电路技术和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热情。
4.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通过分组讨论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与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1. 知识评价:通过作业、测验和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报告、项目设计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思政素养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团队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情况。
论高职电路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论高职电路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摘要]本文对高职电路课程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从日常教学的几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课程内容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电路课程工程意识教学改革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由此可见,以能力为本位,强化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课题。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教育应注重能力本位”的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上将学生的学习解构为知识学习、操作学习、案例学习、模拟学习四个方面。
许多高职院校以之为指导进行教学调整和创新,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职业成长为依托,在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底蕴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职业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电路理论融合了物理学、数学和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果,其中工程技术的进展不断向电路理论提出新课题,推动电路理论的发展。
为此,在高职电路课程教学巾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丁程意识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文对高职电路课程教学中如何突出工程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电路技术的工程应用变化与课程现状(一)电路技术应用的变化近几年来,电路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发展,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结构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电路的设计理念已产生了重大更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成电路的目的从能量处理与传输扩展到信号处理与传输;二是数字电路的应用已经超过模拟电路,两者的混合系统也已广泛应用,并且形成了从固定参数向可编程系统设计的演变;三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日趋成熟,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已被集成电路广泛取代。
(二)课程现状多年来,虽然电路课程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主要选材和基本框架基本保持,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基于电路模型的分析,不讨论实际电路的元件建模背景;二是只讨论模拟数字电路与系统的知识。
2024《电路原理》教学大纲
2024《电路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电路原理》是一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设计技巧,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等进行电路分析。
2.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等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3.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和计算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4.理解电路中的电感、电容等元件的特性和作用,能够分析和计算包含电感、电容元件的电路。
5.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方案并进行实践。
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电流、电压和电阻1.3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1.4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诺顿定理2.直流电路分析2.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分析2.2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2.3超节点法和超网孔法2.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3.交流电路分析3.1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3.2正弦波和复数表示3.3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3.4交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计算4.电感和电容4.1电感和电容的基本概念和特性4.2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和并联4.3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分析5.电路设计5.1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2电路设计实例分析和实践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
2.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分析和计算能力。
3.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搭建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的基本 思想 、 电路 理论 的严 密性 、 知识 模块 间的逻辑 各 联系 进行强 化 ; 另一方 面 , 通过 优选 题型 , 可 以把 电 又 路分析 的方法 以及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技能传 授给
” + — - 十 +“ ” ” 卜 “- *・ ” + u + 十 —一 — — 卜 — 卜 — _ — 一” 一卜u — + ” + 一 + “ + “ + “ + ・ ・ 十 一 + ・ ・ + “ + 一 + 一 +
不成钢 ” 只能成为学生的“ 耳边风 ” , 了 要 知道 ,学 生的不遵 守纪 律 的品行不是 在教 非常认 真投入 , 花了大 量时 间和精力做学生 思想 工作 , 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 特 薄弱 的学生 ,更是倾 注了比普通 学生多得多的精力 , 但 并没有收到预期 的效 果 , 于是常常感慨道 :班主任真是 “ 难当, 好学生 吧 , 不用操 心 , 差学生吧 , 多少心都没用 , 操 整 天都是 白忙 ! ” 我也 曾有过 这种想 法 , 仔细 想想 , 但 才 发觉 这里 面至少有两个 问题 : 一 , 于学困生 的教育 其 对 和转 变不能操 之过急 。因为造 成这种状况 的原 因是非 常复 杂 的, 且 已经积 累到一定 的程度 , 而 养成 了一定 的 习惯 , 要想改变 当然 需要一 个过程 , 指望一两次谈话 、 辅
他看 “ ” , 小 了 无所谓地 伤害 了他 的 自尊 , 你可 能就要 付
f代价 的 !就算不付 出代 价 , 的所谓 的“ “ 你 教育 ” 也是无
效 的, 甚至是失败 的 ! 也许 就如很多教师抱怨学生 一样 : 某某屡教不改 !一 ~假 如教师屡 “ ,学生还是 “ 教” 不 改 ” 此时 , 师就要注 意 了 , , 教 自己“ ” 教 的方法对 吗 ?好
在“电路原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模型的, 而未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 故学生感觉枯燥 ,
El ligE .咖 l1 c l 嗍 l = 豳 = n
Ies nP i il f l t cl i ut T ahn d a r cpe o e r a C r i ec ig i n s E ci c s
X A I ,a g I i , I l n yn I O  ̄ - n ,L n L m -a l X C
h v h wn t a h s y a e fv r b eef c u ig t e ta h n r c s . a es o h tt e ewa sh v a o a l fe td rn h e c ig p o e s
; r Spc f lcr a c c i ;o ie ai te r i n ier gpat e e gn eigies p i lso e i 1 i ut cmbn s o yw t e gn ei rci ; n ie r a n e t e r s b ch h n c n d
影响学 生学 习兴 趣 ;
( ) 以理论联系实际, 4难 未分析和解决后续课程 中或 工程 实践 中 出现 的问题 。
(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重庆 4 03 ) 0 00
摘 要 :电路原理” “ 课程是电气和电子类专业 的- V主干技术基础课 程 , - ] 在教学过 程中要充分体现 出 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 , 课 调动学生 的学习
兴趣 和学 习积极性 ,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 ,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本文列举 了两个例子进行具体 说明: 一是便携式 闪光灯 电路分析 ; 二是家用电表接线分析。实践证 明, 采用这些方法和措施在教学 过程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 词: 电路原理 ; 理论联系实际 ; 观念 工程 中圈分类号 : P 9 ;- 2 T 31C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6 2 0 ) 1 l 5 3 1 0 一 8 (o 8 O 一 1一 O O O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术讲 解 ; 讲 解功率的判定 时 , 以手 机 的 充 放 电 为 例 , 说 明 电源
不一定都发出功率 , 也 可能吸收功率。在教学过程中 , 让 学 生 意识 到课 堂 上 所 学 知 识 和 他们 的生 活息 息 相 关 。 3 . 强化 实践 环 节 . 培养工程素质。 实 践 教 学 是 培 养 工 程 素 质 的 重 要 环 节 ,在 教 学 体 系 中 的 位置至关重要 。 当前 , 实 践教 学 的形 式 已经 呈 现 出 多样 性 的发 展趋 势 , 但 在多 样 性 中尤 其 要 注 重 与 工程 背景 相 结 合 。 ( 1 ) 采 用循 序 渐 进 的 分 层 次 阶 梯 化 实 验 教 学模 式 , 增 加 设
一
应用实例 。 例 如 对 以通 信 、 信号处 理 、 电 力 系 统 等 领 域 为 背 景 的 实 例展 开 讨 论 。 针对 课程内容广 、 定理多 、 概 念 比较 抽 象 的 特 点 , 教 师 要 思索 如何 在 有 限 的 学 时 内 , 对 本 课 程 进行 富有 成 效 的教 学 。 在 学 习新 定 理 、 新概念时 , 应 尽 可 能 地 和 具 体 的工 程 实 例 联 系起 来. 通过提出实例 。 解析知识点 . 再分析实例的方式 , 让 学 生 加 深 对 概 念 的理 解 _ 2 _ 。例 如 在 教 学 功 率 因数 的提 高 时 , 以在 淘宝
, . ’
刘 晓 燕
( 广 东 石 油化 工 学 院 计 算 机 与 电子 信 息 学 院 , 广东 茂名
摘 要: 大 工程 观 教 育 是 高 等 工程 教 育 改 革 的 发展 趋 势 . 它 强调 的是 综合 的 知 识 背景 、 工程 实践 能 力和 社 会 责任 感 。本 文 分 析 了《 电路》 课 程 的 特 点及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从 教 学 观 念、 教 学方法、 实 践教 学 等 方 面探 讨 了如 何 在 课 程 中突 出工 程 观点 。 培 养 学 生 的 工程 素 质 。 关键词 : 大 工程 观 《 电路 》 课 程 教 学改 革
以工程意识贯穿“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I SN 0 9 0 4 S 1 0 -3 4
E m i ky ce e. - al f @cc. t n : j n o
h t : ww .nz .e .n tp/ w d sn tc /
C m ue n weg n eh o g o p tr o ld e dTc n l y电脑 知 识 与技术 K a o
路, 抑制载波的调幅波的产生和解调电路 、 混频 电路 , 利用 m ls ut i im强大的分析功能分析 电路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 构 , 从而帮助学生 更好 的理解原理 以及应用 , 提高 学生 的分析 电路能 力。
Vo., ., a u r 01 18 No1 J n ay2 2
Te: 8 — 5 — 6 0 6 5 9 9 4 l+ 6 5 1 5 9 9 3 6 0 6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浅谈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浅谈在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核心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包括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浅谈。
首先,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讲授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电路实例,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来求解电路中的各种参数,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路分析中,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并结合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求解。
因此,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进行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让学生将电路分析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电路分析中,虽然有很多经典的解法和方法,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和挑战,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来解决。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实施中,通过具体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元素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思政元素一、引言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一门基础理论,也是电气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政元素融入1. 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时,可以介绍我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成就和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诚信教育:在讲解电路分析方法时,可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3. 团队合作意识:在课程中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责任担当意识:在讲解电路故障分析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路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分析1. 电路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2. 电阻电路分析:通过讲解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交流电路分析:通过讲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电路的暂态分析:通过讲解电路的暂态过程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 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电路图和动态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环节: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电路现象,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反思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反思“电路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涉及到电路、信号、功率等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将针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反思,旨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以促进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和安排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技巧、交直流电路、放大器、滤波器等方面。
然而,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容易混淆概念,导致后续的学习和理解受到影响。
这是由于课程设计与安排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深度。
因此,我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和深度,将电路原理课程分为若干章节,以便学生分阶段学习和应用相关方法;同时应把握好计算和分析方法的比重,注重实践应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动力和兴趣。
这是由于我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板式化,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此,我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互动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从而加强教学效果。
三、教师角色为此,我应该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成果。
综合而言,通过对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反思和总结,我相信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做好教师角色的定位来实现。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电路原理,熟练应用相关方法,提高对工程技术的掌握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一、教学内容的整合电路原理课程主要内容涵盖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非线性电路等方面,其后续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新型器件不断涌现,构成各种实际功能电路的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多端元件和集成电路已经成为构建实际功能电路的主角,由此进行电路原理课程内容的整合势在必行。
第三,结合实际电路进行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工程概念。
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注重分析理想模型构成的电路,学生缺乏从实际元件到电路模型的建模观点,理论与实际脱节。
我们在讲授电路分析问题时,应介绍现代电气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元器件,让学生进行电磁过程分析,给出相应电路模型,建立工程概念。
例如,在进行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时,引入常见的日光灯电路,介绍电路特点,给出镇流器、灯管的电路模型,再进行电路的分析,将抽象的电阻电感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相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在学完电路课程后,面对实际电路可以有效建立模型,进行电路分析。
二、理论教学方法的第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效应。
电路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的计算和数学推导内容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采用设问环节,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来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始至终都伴随疑问去听课,并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寻找答案,逐渐使课程学习从讲授型向研讨型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例如,在讲授戴维宁定理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无源两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模型形式是什么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得出答案,再引导学生思考含源两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模型会是什么形式,由此给出结论,进行推导,整个过程一直伴随问题进行,学生跟随老师引导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课堂讨论,活跃学习气氛。
例如,在讲授并联电容提高电路功率因数问题时,提出是否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提高得越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互动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电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
《电路》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观点和组成因素;2. 掌握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重要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二、导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观点: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用于传输电能的系统。
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形式。
2. 电路中的重要物理量:(1)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量,单位为安培(A);(2)电压: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单位为伏特(V);(3)电阻:电路对电流的阻碍水平,单位为欧姆(Ω)。
3. 电路分析方法:(1)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守恒定律和电压守恒定律;(2)欧姆定律:U=IR,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三、导学步骤:1. 引入问题:你知道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吗?它的组成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电路中会有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些物理量?2. 进修观点:讲解电路的基本观点和组成因素,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理论分析:讲解电路中的重要物理量,引导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5. 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归纳: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对电路的基本观点和计算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导学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稳固电路的基本观点和计算方法;2. 自主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 分析一个电路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书面表达解决思路。
五、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电路的应用领域,如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2. 进修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3. 参与电子竞争或科技创新比赛,锻炼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六、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电路的基本观点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从电力工程课程的教学_谈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
,
,
,
两 路 电源 采 用 一 回 工 作 一 回 备 用 自动 切
,
不 能 发 出 灯光 和 音 响 信 号 与 变 电 所 的 实 际
换 当 工 作 电 源 因 事 故 跳 闸 时 备 用 电源 自动
投 入 同 时 跳 闸 断 路 器 位 置 信 号绿 灯 闪 光
。
。
,
情 况 相 比 还 有距 离
。
新 的理 论 多 数 是学 生 在 技 术 基 础 课 中 已 学
知 识 的 应 用 教 师 在授 课过 程 中 主 要 起 了 承 上 启 下 的 作用 使 学 生 善 于 从 整 体 的概 念 工 程 的 概 念 出 发 学 会 运 用 多 方 面 的 知 识 去分
, , , 、 ,
,
中 尝 试 了 一 些做 法
的 自学 能 力 应 用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以 及 综 合 与 创 新能 力 作 为高 校 学 生 除 了 学
。
、
,
的 电 源 侧 需 加 一 避 雷 器 可 以 用 电磁 场 中无
,
,
会 课程 的 具 体 内 容 外 更 重 要 的 是 学 习 方 法 的 学 习 这 一 点对 毕业 后 的 继 续 学 习 很 重 要
办不到的
。
,
所 使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提 高 了 动手 能 力 反 过
,
,
,
来 也 强 化 了 课 本 知 识 在 设 计 中 学 生 从 原理
,
。
这套实验装置 的 特点是 即模拟 了 现 场
的 操作 与 信 号 使 学 生 如 同 置 向 于 变 电 所 中
,
, ,
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电路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摘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十分重要。
电路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必须发挥起课程思政的作用,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寻找电路知识与思政的结合点,设计合适的实施措施,改革教学方法,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路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1 引言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明确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
2018 年11 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着重强调了“新时代高教40 条”,特别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要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2 电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电路原理是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测控、材料、计算机和物联网等大多数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开课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或者第三学期。
目前,电路原理的教学目标主要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涉及较少的素质目标,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上课时间讲授电路理论知识,下课离开课堂,其余时间少有机会交流。
电路原理课程面对的是进入大学不久的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加入思政内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入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在理论教授中增加思政教学,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思维和创新习惯,培养学生大工程观;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蕴含的德育元素,以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在电路原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启发式教学在电路原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引言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
传统的电路原理教学通常采用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
而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启发式教学逐渐成为了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启发式教学在电路原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希望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强调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具体问题和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注重启发式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二、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通常采用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师主导课堂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课堂上,学生大多是通过听讲和课本的阅读来获取知识,缺乏亲自动手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思维僵化,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三、启发式教学在电路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在电路原理课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动性。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应用启发式教学:1. 以问题为导向在电路原理课程中,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电路问题,让他们自己分析电路结构和参数,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实践为主导在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中,学生通常缺乏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和项目设计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路设备,进行实际的电路连接和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因为课程概念和分析方法多,理解困难;
(2)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刻,欠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科书中出现的例题和习题均是针对电路模型的,而未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故学生感觉枯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电路原理”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严谨。学生往往表面上似乎易理解,一旦深入就常易茫然,出现思维混乱。所以它是一门较难学好但又必须学好的技术基础课。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的周学时数有所压缩,该门课总学时数压缩到现在的60学时左右(本专科有别),但又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这样,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包括“电路原理”课程在内的几乎所有课程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针对这一形势以及该课程理论严谨、信息量大、逻辑性强、有一定难度等特点,在教学中以“启发思维法”为主,辅之其它方式的教学,力图在传授电路理论内容的同时,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归纳起来,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原理”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电路实验能力,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搭建起重要的桥梁。因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不能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侧重于学生学习技能、思维方法的训练。电路的教学要注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也是作好课堂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始。要进行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前就应仔细研究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深入掌握课程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难点和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学内容做到承上启下,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每次课的开始,先将上次课所讲内容的重点做简要回顾与归纳,接着提出新问题。既然有了要解决的新问题,学生就有了思考的目标,就能结合已学过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思考,思维自然就开始活跃起来。然后,再引出本次课要讲的内容,并用它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这种承上启下的讲授方法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新的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把学生引入思维活动状态,其最后结论是学生自己思维的结果,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电路分析方法这一部分的时候,“回路电流法”做了详细的推导过程,那么接下来讲到“结点电压法”的时候就不要直接灌输而是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方程,推导的过程也是复习前面知识的过程。最后教师只需明确强调一下“回路电流法”列写的是回路的KVL方程,而“结点电压法”列写的是结点的KCL方程即可。
三.巧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及逻辑性较强,客观上存在学习的难度,为了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讲授新内容和一些较深的概念时,纯粹的概念、定理讲起来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在电路原理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可以用教学情境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例如,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是一个实际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是通过电表记录缴纳电费的,那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会通过改装电表来偷电呢?在学生学习了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和测量之后,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引起他们思考,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而且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二.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在“电路原理”课程中,涉及到复杂电路时在黑板上作图版面不够且费时,单凭老师口头上讲解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难跟上讲课的思路和进度。针对这些情况,在讲这部分电路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拓,思维得到了激发,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明了,学生也能较易地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同时,使许多复杂问题和难以表达的形体都可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很好地表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分别作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动态过程,应用多媒体软件做出生动的动画效果,学生看后印象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但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者,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应充分将多媒体资源及其他资源共同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系统,注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4)难以理论联系实际,未分析和解决后续课程中或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理论的严密性,各知识模块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注意授课方式,选取适当的例题,并给予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将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学习电路原理的目的并非仅仅是知道几个结论,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训练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挑选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思考题,通过解题分析、电工实验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具体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反映经过这些训练,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将各部分理论知识有机联系,对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工科院校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师,如果在各自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突出对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将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