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课件1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学课件
中国交通很行,中国人民很行。”
我的班主任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她有一张爪子脸和一头柔顺的锈发, 两个浅浅的酒锅挂在脸上,笑起来十分米人。虽然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厉, 但她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我的同学欧阳铭是调皮大王,最不爱学习。在老 师的帮助下,现在也改歪归正变得热爱学习了。上次英语考试还考了全班第 三名。从欧阳铭身上我懂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粪 发涂墙,就一定能成为品学兼忧的 尖子生的。
好高鹜远 纷至踏来 惹事生非
兴高彩烈 蘖根祸胎 嘻笑怒骂
一张一弛 插科打诨 仗义直言
怨天忧人 人情事故
探源记字:有些词中的字是由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
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字。
再接再厉,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所以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实际上
该词最早记录的是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 时,人们都要在磨刀石上磨利鸡的喙,以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子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 “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制,“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 作“厉”。
缀学
惦量
戌边
赎于职守
切腹之痛
无耻滥言
扑溯迷离
繁冗拖杳
针贬时弊
气慨
义辨法:一定的语境往往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
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实际上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 据意义“巧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收到良好效果。
练习:请从意义上给下列词语纠错。 一愁莫展 不径而走 毛骨耸然 誓不两立 功亏一匮 川流不息 人情事故 百战不殆 责无旁代
(稗:一种杂草)
(裨:补益)
(殚:竭尽)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3年第五期点评关于“屌丝”目前网络上‚屌丝‛大行其道,不少网民——甚至一些女网民——以自称‚屌丝‛为乐事;对于此词不雅的批评,不少网民也以‚自嘲‛来为之辩解,说是以‚屌丝‛自居是为了‚提高抗打击能力‛;甚至声称要为‚屌丝‛正名。
本期《咬文嚼字》‚微言堂‛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很有必要。
谁都知道,‚屌”表示的是男性的私处,这真不是什么雅字。
把这个‚私处”展示出来,我真不知道与‚自嘲‛,与‚提高抗打击能力‛有什么关系。
古人大约也觉得将其著之竹帛有伤大雅,故而尽量避免使用此字。
你看《水浒》,梁山泊中的那班英雄豪杰动不动就骂人‚屌人‛。
书中人物粗鲁豪爽,如此骂人到也符合其性格。
但作为文人的《水浒》作者,大约也觉得这‚屌‛也太过粗野,故而一律以‚鸟人‛代之。
可当代这班网络潮人才不管这些,偏以‚屌丝‛自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甚至公然宣称:‚‘屌丝’是一个充满正能量,时刻准备去逆袭的群体!我是‘屌丝’我自豪。
因为我有梦想。
‛把‚屌丝‛和‚正能量‛,和‚梦想‛联系起来,也只有我们那班时尚潮人想得出,说得出。
难道世道有的变了,人们的廉耻心也变了?特别是那班女‚屌丝‛,如此粗俗之字,你怎么说得出口!本刊编辑认为,‚屌丝‛一词格调不高,低俗不雅,不宜提倡。
余以为然矣!“只”又变回了“祇”?《咬文嚼字》2013年第五期将全部‚只‛字均作‚祇‛,我不知道依据何在。
‚只‛作副词时,‚祇‛为‚只‛的繁体。
难道国家废除了‚只‛而重新启用了‚祇‛?作为一份语文刊物,《咬文嚼字》影响很大,必须规范用字,不能误导读者。
更为离谱的是,该刊甚至把‚祇‛作为量词‚只‛的繁体来用。
第22页《‚用脚投票‛为哪桩》一文说:‚还有更简便的,叫‘鼓掌通过’,不过需要两祇手一起‘鼓’‛。
这又把‚祇‛当成量词‚只‛的繁体字了。
其实作为量词的‚只‛读zhī,其繁体作‚隻‛,什么时候变成‚祇‛了?《咬文嚼字》用了一个别字。
汉字简化前,‚祇‛、‚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声调、意义完全不同。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1关于物理学
)+*(” 之形体的意思 ( 生理学 #!8>)/(/@8 保留了这层 意思) , 英语中特指形体 ( >/?*")+ +/,6/2?*")/, ) 时会 用 #!8>)M’7 这个词。但是, 这个字却是法语里物理 学一词的正确拼法。 物理作为一门学问的名称在中文中出现, 最早 大约见于明末清初方以智著的 《 物理小识》 一 书。 真正与 “ #!8>)+> ” 对应的中文 “ 物理学” 一词的正式 使用, 现在一般接受的说法是始自 3N44 年, 那一年 由王季烈先生重编、 日本人藤田丰八翻译的饭盛挺 造著 《 物理学》 中文本在上海刊行。但汉语里的物 理, 就字面直接理解应为关于一切自然存在之道理, 则正如 《 物理小识》 一书所表现的那样( 该书 3H 章 涉及物理学、 化学、 历算、 医学、 水利、 火器、 仪表等多 门自然科学知识和工艺技术) , 是自然科学之统称。 若要翻译成英文, 我想应是 "!7 (*%> *,0 #2),+)#(7> /6 ?*""72> *,0 "!7 %/2(0 "!78 ?*O7& 这一层意思, 诗圣 杜甫在其作品中多有阐明,如 “ 我何良叹嗟, 物理固 自然” , “ 挥金应物理, 拖玉岂吾身” , “ 我行何到此, 物理直难齐” , “ 高怀见物理, 识者安肯哂”等。 “高 怀见物理”一句被后人敷演成对联 “ 高怀见物理, 和 气得天真” ,是赠送物理学家的高雅礼品。而含有 物理一词的最佳诗句当属 《 曲江二首》 中的 “ 细推物 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读物理的人, 从名满 天下的李翁杨翁到藉籍无名之众都愿意用此句自勉 或自我安慰。此外, 唐时张说为上官婉儿诗集作序, 誉其 “ 敏识聆听, 探微镜理……” , 其中探微镜理一 词可为当前实验物理的绝佳写照。 汉语里另一个与物理有关的词叫格 ( 二声) 物
《咬文嚼字》ppt (1)
√
X
郭:‚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 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 而且附带语省略去了。 朱:‚你是‛是不带情感的判断,含有假定语气,也带 ‚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你这‛不仅是坚决的判 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 法来得更有力。 朱先生的观点:文学的语言跟情感有关。
讥刺‚你不是‛)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有风度‛是赞 美) (不合语法)
看似大同,实则迥异; 选择句式,需思量。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思考:‚你这‛真的‚大半表示深恶 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1. 长辈对幼儿:你这小淘气! 2. 水牛赞(郭沫若) 活也牺牲,死也牺牲, 死活为了人民,你毫无怨艾。 你这和平的象征, 你这献身精神的大块, 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 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 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 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 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 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 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咬
文
朱 光
嚼
潜
字
学习目标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 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 味妙语佳句,养成一字不肯放 松的谨严精神,还要敢于发表 自己的见解。
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 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 理论家。笔名孟实、孟 石,安徽桐城人。代表 作《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简》。 《西方美学史》是第一 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 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开平话(1)
咬文嚼字开平话(1)引子:先有开平城后有唐山市文/大唐瓦当方言和历史有关系吗?当然有。
老开平方言,绝对能代表唐山,确切的说,能够代表唐山本土语言。
可能有人会说,以一区之地代表整个唐山语言文化,岂不是不自量力!非也。
首先,俗话说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唐山任何某一辖区的方言土语都是个性鲜明的,比如原唐山辖属的渤海沿海地区昌、滦、乐,北部燕山山区的丰、玉、遵,东北部山区的迁西、迁安,以及靠近天津的丰南,在土语上都自成体系,都不能代表唐山市区的语言特点,而整体统筹总结唐山方言除非按照各县区细化目录,否则系统过于庞大,而只有开平和唐山近在咫尺,语言相近、习俗相同;其次要知道,说到唐山历史,无论如何绕不过开平。
先有开平城,后有唐山市。
虽然现在两地相距十多里,然而从历史沿革来看,直到80年代初,唐山市区的大部分区域,仍归开平管辖。
而且,唐山从一个屯垦村落因开平煤矿而兴,百年之间拓疆到一个河北经济总量第一的大型城市,居民中真正的唐山土著除了原市区周边的开平人,就是外地移民了。
唐山本土话并不纯正。
中国很多文化名城和古镇大多是在原址做大,而开平不是。
但唐山的历史却是从开平走来。
开平早在1404年就已经建城,开平中屯卫仅仅比著名的天津中屯卫晚一年,开平的守备将领大部分都是爵爷,包括永乐皇帝的儿子,级别相当于府尹,三品官,是个市级干部,跟应天府尹平级。
整个大明在北方,开平算得上是军事重镇,永乐皇帝曾两次驻跸。
永乐建镇那时候,唐山还是个由开平驻军屯垦落户而形成的人户不多的小村子,当然归开平管辖。
开平建卫时守城官兵就已近6000人,一部分是来自保定和正定府的军卒在此戍边。
在开平设卫建镇的过程前后,也开始了大批移民,山东、山西、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河北南部等地大批民众到此垦荒,开平现存214个村庄中,明代建制的达147个。
他们不仅带来了很多异域文化和民俗以及手工业技巧,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方言,对形成和完善开平人的语言格局有着深刻影响。
5咬文嚼字(1)
任务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任务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任务
要求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任务
路径
(方法手段)
任务教学师生活动设计
复习
与
任务
导入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福楼拜)
第1课《咬文嚼字》
前
后
你是没有骨气 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 风度
郭沫若 改字
你这没有骨气 的文人!
你这革命家的 风度
用字不同,意味不同
王若虚 改文
前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 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后 广出猎,尝见草中有虎,射之,
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 终不能入。
行文不同,意味同
推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韩昌黎 推敲
敲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用字不同,意境不同
前
独携小龙团,
来试惠山泉。
苏东坡 赋诗
后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壹 郭沫若改字 叁 韩昌黎推敲
味
贰 王若虚改文 肆 苏东坡赋诗
含
二:“道理也说不完”
英
咀 华 (方法指导二:划出阐述道理的
A数
B一
如
琢
如 磨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
条藤蔓(系 )离情。
——《移家别湖上亭》
悟道
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 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 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 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 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 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 文嚼字
朱 光
潜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咬文嚼字实用》课件
该课件融入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通过学习,学生可以 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习《咬文嚼字优秀实用》PPT课件,不仅提高学生的语 言文字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创新等方 面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
01
02
03
基本语言知识
演讲中的应用
清晰传达信息
准确、生动的用词有助 于清晰传达演讲者的意
图和信息。
激发听众兴趣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 引起听众的兴趣,使他
们更容易被说服。
塑造良好形象
恰当的咬文嚼字有助于 塑造演讲者的专业形象
。
引导情绪氛围
通过咬文嚼字,可以引 导听众的情绪和氛围,
增强演讲效果。
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提高沟通效率
提升社交能力
通过咬文嚼字,学习者可以学习到 各种社交场合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咬文嚼字可以帮 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 利进行。
03
实用咬文嚼字技巧
理解词义
总结词
准确把握词义是咬文嚼字的基础
详细描述
在语言交流中,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咬文嚼字,我们可以 深入了解词语的内涵、外延以及使用情境,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咬文嚼字优秀实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咬文嚼字的意义 • 实用咬文嚼字技巧 • 咬文嚼字的实际应用 • 咬文嚼字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教师用书:第1单元 咬文嚼字 Word版含答案
咬文嚼字本课话题——怀疑精神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表示寺里有人应门。
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韩愈对“推敲”的意见几乎成了定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但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而是敢于怀疑,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没有创新。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
这个断言,流传了一千八百年。
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真理。
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
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
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质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2.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4.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
——罗曼·罗兰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流涎.( ) 憎.恶( ) 茗.烟( ) 斟酌.( ) 镞.( ) 鲁莽.( ) 剥啄.( ) 意蕴.( ) 清沁.( ) 灞.桥( ) 付梓.( ) 【答案】 xián zēng mínɡ zhuó zú mǎnɡ zhuó yùn qìn bà zǐ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嚼⎩⎪⎨⎪⎧咬文嚼.字( )倒嚼.( )咀嚼.( ) (2)恶⎩⎪⎨⎪⎧深恶.痛绝( )恶.心( )恶.果( ) (3)晕⎩⎪⎨⎪⎧晕.倒( )晕.船( ) (4)藉⎩⎪⎨⎪⎧狼藉.( )蕴藉.( ) 【答案】 (1)jiáo jiào jué (2)wù ě è (3)yūn yùn (4)jí jiè2.语境辨析法(5)乘.( )车至集文物考古、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我们看到再现的2 000多年前的千乘.( )之国激动不已。
高中语文上册:第15课《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课件(1)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 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笔名孟实、孟 石。代表作《文艺 心理学》、《诗 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 史》(第一部系统 论述西方美学历史 的著作)等。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jiáo) 没镞 (mòzú)
岑寂 (cén)
锱铢必较 (zīzhū)
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 启示:各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 的锤炼,我们更应该“咬文嚼字”。
分析第二部分: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 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 示是什么?
1).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 见草中有虎。”
• 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 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 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于 平淡的表达。
• 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 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
写法启示:
• 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 活中要做有心人。
• 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 道理,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解 说要到位。
B.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 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 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 言之成理就行。
2.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 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 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 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 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 敲。
shū sì
yú
xiàn chíchú
朱光潜《咬文嚼字》
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心随 思处 索留
自刻 励苦
出推 新陈
炼时 吻求 合精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的高低密切 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 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 让我们明白语言文字的套板反应是要不得的。
昨夜( )枝开。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对联以表彰他, 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 来讽刺他。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情感不同。
实例④—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水中清茶,味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水中明月,视觉)
指读书应力求广博,观其大略,有所“会意”,不 要固执于个别字词。只有这样,才能博览群书,获 得渊博的知识。
—“炼字”题型答题模 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字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画面)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来。(点手法)
①营造了某种意境
第四步:(析作用/情感) ②增强了感染力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 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 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 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 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 词典上的解释是含贬义的。
朱光潜(1897--1986)
咬文嚼字1
“推敲”说明的道理:
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 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 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人”一句的修改 《史记》李广射虎一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段的改写 “僧推月下门”一句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的推敲
文字和 思想情 感关系
识记生词
xián
mí ng
zī zhū
倒 涎
没 镞 蕴 藉 王 嫱
yùn jiè
茗 烟
剥 啄 俗 滥
dú làn
锱铢必较
cén
zú
bō
岑 寂
bà
清 沁 付 梓
zĭ
qì n
灞 桥
qiáng
尺 牍
流弊:
尺牍:
的钱或很小的事, 锱铢必较: 都十分计较。
推陈翻新: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
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 发展。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 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 文嚼字 。( A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 意思? 如果都不是,那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 呢?(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但是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在阅读或写作上对字句斟酌锤炼。
讨论:
《咬文嚼字》ppt[1]
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 对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字来讽刺他。 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小故事
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 “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 丙则长叹一声:“在吃中国。” 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得不同意味。 食文化在中国。 想吃美食,到中国去! 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 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
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 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 的完美。
(主旨句)
启示:
1、文字与思想有密切关系,有时连一个 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渃那样的 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要不断斟酌文字。
5
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 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 而独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 “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马南邨《不求甚解》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 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 果,而不在繁简。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云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事例:“推敲”的故事
说明的道理:文章中字眼不同, 意境就不同。用什么字要看表现 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 推敲思想情感。
朱光潜《咬文嚼字》ppt课件(30页)
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文中语句回答。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 和情感。
• 题目的含义: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 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朱 光 潜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 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笔名孟实、孟 石。代表作《文艺 心理学》、《诗 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 史》(第一部系统 论述西方美学历史 的著作)等。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jiáo)没镞 (mòzú)
岑寂 (cén) 锱铢必较
(zīzhū)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 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 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 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 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 为“一字师”。
分析第二部分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 请各用一个成语。 A. 正面:点石成金
红杏枝头春意浓(闹)
——这一“闹”字,可见其杏之 红,其红之浓。无“声”的景象 附上了有声的意味。视觉与听觉 被彼此打通,传达出精微的感受。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放(燃)。
——杜甫《绝句二首》之二
——“燃”字不仅写出了山花 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山花一 种动态美。
•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 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烟榻 (tà) 蕴藉 (yù付n梓jiè)
(zǐ)
尺牍 (dú)下乘 (ch倒én涎g)
《咬文嚼字》PPT公开课课件
有些词语在上下文中没有明确的解释,需要根据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等来推断词义。
实例分析
实例一
《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通 过分析上下文中的线索和逻辑关 系,推断出某个词语的含义。
实例二
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一段文字,通 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语境选择词 义的方法,理解并解释其中的某 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态。
汉字的演变过程
02
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历程,以及
简化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形态与结构变化
03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运用,以及汉字结构的繁
简变化。
汉字构造特点及文化内涵
汉字的构造特点
以象形为基础,结合指事、 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法, 形成独特的汉字构造体系。
汉字的文化内涵
创新原则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可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使语 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实例分析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 媚。”——比喻手法,将笑容比作阳 光,生动形象。
“他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夸 张手法,言过其实地表达了他的饥饿 程度。
“大海咆哮着,愤怒地拍打着岸边的 礁石。”——拟人手法,赋予大海人 类特质“咆哮”、“愤怒”,增强了 感情色彩。
课程结构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介绍课程背 景和目的,然后分别讲解各个知识 点,最后进行总结和回顾。
课程安排
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进度,确保观 众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02
汉字文化及其传承价值
汉字起源与演变过程
汉字的起源
01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以及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
咬文嚼字学案1
(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说明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3),“推敲”。说明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说明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句子意蕴丰富,会使文章增色,达到艺术的妙境
(5)套语的实例。说明避免套板推陈出新
学习难点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B.本文中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C.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D.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是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A.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我们今天为文要想写出个性,也不可忽视字的联想意义。
B.文学的文字有时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而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因而,科学不必顾到联想的意义,而应重视直指的意义。
C.古今人都赞赏“推敲”故事中“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作者认为二词并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贾岛要表现的意境是什么。
D.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运用了文字联想的意义,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总结与升华
讨论:两人见解不同,应该怎样看?
答:两人见解并不矛盾。“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如果为的是开阔视野、获取信息,那么“不求甚解”能大大提高效率;如果意在领悟作品的思想精髓,揣摩写作艺术,则最好能“咬文嚼字”。再则阅读经典作品,尤其是文学类的,要正能吸取其中的营养,还是得下“咬文嚼字”的功夫。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对于阅读障碍比较大的作品,开始不妨“不求甚解”,以后再慢慢“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就豁然贯通了。“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构不成彼此否定的关系,它们的存在也不会排斥别的读书方法。
咬文嚼字——咬一咬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释义
咬文嚼字——咬一咬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释义朱光潜先生1943年撰写的《咬文嚼字》,已收进现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
朱先生《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其涵义,是《辞源》(1979年修订本)所注释的“指词句上的推敲”。
朱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并且还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卒读全文,豁然开朗,你不能不敬服朱先生的超人的慧眼和不同凡响的见解。
朱先生的这一独到的见解,再加上那么多翔实精当的例句,尤其是鞭辟入里的剖析,让中学生去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在《咬文嚼字》中,朱光潜先生还说: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这话,无疑是很对的。
按朱先生的这一观点,我便想对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释义”来咬嚼一番。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释义》,共三条,其一是: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例: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朱先生的这个释义,与《现代汉语词典》,甚至更多的当代辞书的注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可是,它们多没有例句,于是,人家就无话可说,或者,你想说,也很难说得好;既然,朱先生有例句,我们不妨先从朱先生的例句入手来咬嚼一番,看一看朱先生例句中“咬文嚼字”的涵义及其褒贬,与朱先生自己的“咬文嚼字释义”及其褒贬,是否吻合?或许,你从中还能弄清楚朱先生的“咬文嚼字释义”,到底确当与否?朱先生的例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是句子的大前提,“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是关涉着是否能够领会马列主义理论“精神实质”这个大前提的告诫之语,其意思是说:如果“一味地咬文嚼字”,就不能领会马列主义理论精神实质,反之,要领会马列主义理论精神实质,就“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或者是说: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必须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言下之意:单纯地咬文嚼字是不可能领会马列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的,还必须……,还应该……。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甲】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乙】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这两句诗,粗看有 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 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 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 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 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 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事例: 王若虚改《史记》
(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 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 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 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 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 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 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 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 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 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 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 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法国)
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苏轼写诗(正面事例)
说明的道理:善用联想,意蕴丰富。字 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 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 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 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 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 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P42第六段
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第三段)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 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三段) 3、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 系…… (第五段)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 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第五段)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第五段) 6、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 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第七段) 7、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 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第七段)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 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 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 光芒,树上有几只可爱的鸟儿 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流 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
伤感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 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 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 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 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 课文中的话来加 以解释:
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 松的谨严”,无论阅读或写作。 P41第三
段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 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 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 字句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 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 “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 理。
——施耐庵《水浒》10回《林教头风雪三神庙》
结论: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练习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 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 “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 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 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 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 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
•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 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 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一“老”一“肥”,形容词作动词, 把莺雏长大、梅子成熟写得形象生动, 呼之欲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韧,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 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 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3、《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说明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4、“柳面桃腰”等套语的评述,说明
套板反应,易生流弊
拓展训练:炼字
练习一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 中的“早”字? (数、一)
8、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 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八段)
字找 眼出 的文 句中 子包 含 有 “ 思 想 情 感 ” 的
讨论二:
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 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 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 的完美。 (主旨句)p43最后一段
答案: 小处不可随便 结论: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练习四 古代有个书生,在门上挂了幅对 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 “六七八九”,有个地方官路过,马 上给他写出了横批,并派人解决了书 生的生活问题。你能猜出这幅对联的 横批是什么吗?
答案: 缺衣(一)少食(十)
结论: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 现出特定的内容。
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
说明的道理:滥用套语。全无新意。字 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 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 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 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P42第七段
总结归纳: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说明了哪些“道理”?
实例 道理 郭沫若改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
下列名句为何要将原来的“到” 换成“绿”?
春风又到( 绿 )江南岸
——“绿”较之“到”写活 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 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 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 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 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上例的“春风 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 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今天, 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
王若虚改《史记》···········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
(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
韩愈改诗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 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 )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 找辞藻、乞灵··············套用滥语全无新意 ··············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
事例:“推敲”的故事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敲 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云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说明的道理: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用什 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 是推敲思想情感。 P42第五段
用“敲”原因理解
说明的道理:字数不同,情境不同。文章 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而不 在繁简 P41第四段
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 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还是枣树。”改成“在我家的后园, 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枣树。”好不好? 原句虽然给人重复之嫌,但正是这样的 “病句”才给人以联想、回味。在语调上, 这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 鲁迅的语气和文字,在这里显示为一个 徐缓的情态,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 作家心中愁闷,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寻找 一份暂时的安宁!
为何填“一”呢?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 “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 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 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 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 为“一字师”。
练习二
(林冲)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 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 )C 。 (A、大 B、快 C、紧 D、密)
名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业。”
一、咬文嚼字的含义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 中 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 A ) 切不可一 味地咬文嚼字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 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
讨论一: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 道理”。 文章举了哪些“实例”?说明 了哪些“道理”?
事例: 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
(l、2段)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 “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 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 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 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 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说明的道理: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句式不同表达效 果,表达情感大不相同。 p41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