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重构 解读《南泥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重构解读《南泥湾》
(作者:彭筠)
《南泥湾》和它的作者靳之林一同历经半个世纪的政治波澜和辗转,当它再度回归我们的视野之中时,被重构的已不只是南泥湾军民当年的辉煌壮举,更折射出建国以后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共和国六十年来呕心沥血走过的历史足迹息息相关。
1941年3月,八路军359旅在旅长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开进南泥湾;
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59年,靳之林接受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博物馆委托创作大型革命历史画《南泥湾》;
五十年前,靳之林用油画的方式再现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五十年后,我们尝试用史学的方式去解读《南泥湾》。
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术史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重要事件:“鲁迅艺术学院”的成立、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双百方针”的确立等等。
建国初期,艺术沿着先前确立的毛泽东文艺路线,开始朝着建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现代民族国家形象方面拓进。
面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艺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图绘革命历史、歌颂共和国英雄的政治任务。
大多数艺术家都怀揣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革命历史画创作的时代潮流中,自觉自愿地用图像铭记一段段逝去的历史以供后人缅怀和教育。
靳之林也不例外,《南泥湾》无疑是这一历史阶段的绝佳写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讲话”精神直接推动了延安传统的形成。
“从劳动和土地结合过程中去找寻构图,在民主的阳光下去发现色彩”。
延安木刻、连环画、宣传画等艺术形式极力描绘现实的生活场景和朴实的农民形象。
面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这一中共革命史中的重大题材,靳之林又将如何正确地反映历史的真实,以教育人民?同时又如何在现实主义的形式之下将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完美地融为一体?
靳之林1947年至1951年就读于北平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毕业后留校
任教。
靳之林在作品《罗盛教》、《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等之后,他的革命历史画创作实践在《南泥湾》达到了顶峰。
靳之林力求在《南泥湾》中消弭过去所接受的古典油画技法训练的痕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毛泽东式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取向。
不同于《开国大典》近似壁画的宏大辉煌、《地道战》的戏剧性张力、《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碑意味,《南泥湾》以一种宏大叙事取胜,整体上以平缓而亲切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没有对抗和冲突,没有高大突兀的人物形象,甚至整体色调也融于一种温暖的金黄色。
作者在这里以近似“艺术性的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方式还原了一种真实的“在劳动中,在群众中”的大生产图景,塑造了军民一心、万夫莫敌的新中国形象。
稍稍联想建国初期的国家处境,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正需要以南泥湾艰苦奋斗的垦荒精神激励全国民众。
《南泥湾》作为中国历史画中的恢弘巨制,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还原了那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同时也以一种艺术的真实构筑起不断成长和壮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形象。
然而,在这一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新的历史也正逐步衍生。
作品《南泥湾》和它的作者靳之林一同历经半个世纪的政治波澜和辗转,当它再度回归我们的视野之中时,被重构的已不只是南泥湾军民当年的辉煌壮举,更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共和国六十年来呕心沥血走过的历史足迹息息相关。
(作者: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