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传承:李派扬剧传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传承:李派扬剧传承研究

作者:龚晓娇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6期

【摘要】扬剧是发源于扬州,流行于镇江、南京、上海等地的地方剧种之一,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它以扬州方言为载体,又以古老的“香火戏”、“花鼓戏”为基础,广泛的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而逐渐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又俗称“扬州戏”,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扬剧。2006年扬剧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得到了更多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之一,其老一辈的传承人在其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扬剧传承人、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传承”主体——扬剧老一辈艺术家李开敏、李学宽夫妇、其子李政成和其儿媳葛瑞莲一家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家族传承模式的方法、特点以及价值和意义,为扬剧艺术传承发展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扬剧;传承;李开敏;李政成

一、李开敏的艺术人生

李开敏,扬剧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行当,全国第二届“金唱片”获得者,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她13岁开始了她的扬剧舞台生涯,至今已有50年了,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她的一生都致力于扬剧,将扬剧的艺术薪火代代相传。她是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的弟子,有“淮扬正宗之花”的美誉,李开敏老师博众家之所长,追求自己的演唱风格,从实际出发,终于形成了唱腔跌宕有致、清丽流畅、婉转柔美的声腔特色,创造了观众喜欢的“李派”。她为扬剧倾尽一生,全家都致力于扬剧的事业,因扬剧结识了她的丈夫李学宽,李学宽是扬剧团的一名演员,两人因为扬剧而喜结良缘,共同热爱着扬剧并为之努力。这种家庭的氛围也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孩子,二儿子李政成如今是扬剧团的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更有“扬剧王子”的美誉,儿媳妇葛瑞莲亦是国家一级演员,扬剧表演艺术家。

李开敏老师生于战乱时期,父母在她的降生不久后分离,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善良、勤恳的品质深深的影响着李开敏老师,造就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在她十三岁那年,因为偶尔的机会跟着表姨母去剧场听扬剧,从此李开敏被扬剧深深的迷住。十四岁那年,参加了扬剧团的面试并顺利通过,自此开始了投身于倾注了她奉献一生的青春事业。十七岁首次登台,演唱了第一出戏是《玉簪记》,扮演陈妙常而一炮走红。1996年,李开敏老师有辛参加了江苏省戏剧训练班,学习了王万清老师的虚声唱法、武俊达老师的乐理知识等大师的指导,这次的学习使李开敏老师终身受益。

扬剧在百年的沧桑岁月中形成了三大流派:金派、高派、华派,各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特色。金派(以金运贵为代表)唱腔字多腔短、音域较窄,高派(以高秀英为代表)其演唱吐字清楚、音域幅度大,代表性的唱腔为“堆字大陆板”,华派(以华素琴为代表)其唱腔风格采

众家之所长、刚柔并济的特点。李老师汲取各流派的演唱精华,在细微处努力的专研,李派弟子又是儿媳妇葛瑞莲认为刚柔相济、玉润珠圆是李派的演唱风格,“她除了继承了高老师刚健、高充的演唱风格,还悉心端摩过华丽明快的华(素琴)派唱腔,和委婉、缠绵的金(运贵)派唱腔,并广泛汲取了锡剧、越剧、黄梅戏等兄弟剧种的艺术精华,所有这些统统纳入她智慧的炉腾,溶冶锻造,终于形成了她那高充中不乏柔美,委婉中略带刚强,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的独特演唱风格”。

二、第二代传承人李政成

李政成,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扬剧团团长。曾获得2004年中国戏剧梅花奖、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第三届扬剧节优秀表演奖等,他出生于梨园之家,从小受到妈妈李开敏的扬剧熏陶,9岁便进入了扬州市杨剧团,跟着许多名师学习,如:扬剧艺术家姚恭林、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等。李政成从小学是学武的,他的武打老师从小就告诉他:“只要有天赋,嗓音迟早会唱出来的,但是武功却是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出来的。”在老师的影响下,他自然是重武偏文的。1988年,李政成进入扬剧团,立刻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扬剧不像京剧昆曲这样的大剧种对武戏那么重视,团里拍戏也多以文戏居多。”李政成回忆。被定性为“武戏演员”,李政成只能接演“沉香”这样的角色。在这样的境遇下,李政成在1992年迫于生计选择了停职留薪,离开了扬剧团。自己和朋友们组建了一支乐队,开始了商演之路,并迅速小有名气,当时的年薪竟是10万元。

李政成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证明了自己,不仅能武也能文。由于背离了扬剧艺术家母亲的希望及自己当初奋不顾身的选择,他始终放不下一颗热爱扬剧的心,最后选择回到扬剧剧团。尽管这一番的历练,李政成扎实的基本功结合现代发声的技巧,形成了文武混搭的艺术风格。2002年,凭借主演的大戏《史可法》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并荣幸的拜戏剧大家裴艳玲的弟子。至此,李政成的艺术生涯开始迎来了巅峰,继承了母亲的唱腔风格,唱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李派”风格。其妻葛瑞莲是李开敏老师的弟子,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旦行,获得上海白玉兰广博电视大奖新秀奖、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银奖、首届江苏省茉莉花大赛金奖等。1981年考入的扬州市戏剧学校,如今在扬剧团工作,葛瑞拉深受李开敏老师的喜欢,嗓音甜美且唱腔清新,能够把握不能年龄层次的女性人物。李政成的成功,离不开葛瑞莲在背后的支持与鼓励,也离不来母亲对他的影响。

三、结语

戏曲艺术发展不断繁荣的标准之一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流派,师出名门又自成一派,如:程砚秋拜师梅兰芳却自成程派等。李开敏在扬剧剧坛之所以能青出于蓝而又自成一派,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之外,也是她善于学习吸收博采众长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指民间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即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或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依靠他们的传承才得以延续。”家庭传承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延续了扬剧的活态传承。扬剧传承人

作为音乐戏剧传承的活态文本,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开敏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承给了他的儿子及弟子们,李派唱法在李政成的继承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冯成杰.扬剧的风格与流派[J].剧影月报,2009.

[2]葛瑞莲.刚柔相济玉润珠圆:扬剧李(开敏)派演唱艺术浅析[J].剧影月报,2008.

[3]王耀华.戏曲艺术流派的形成、现状及其启示[J].当代戏剧,2009.

[4]戈弘.乐苑拾萃[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张美林.精忠贯艺功高鸿志——李政成探索引领、创新发展扬剧艺术成就谈[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4,(5):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