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首先,资源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以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为特征,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资源挑战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过度消耗资源到保护资源的转变。

这意味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在能源方面,要提倡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资源利用方面,要加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其次,资源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

由于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加大,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为了应对资源挑战,我们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和吸纳创新人才,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变。

第三,资源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资源挑战意味着我们无法一直依赖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发展,必须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这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一体化的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

这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需要企业和个人的参与和支持。

最后,资源挑战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资源挑战是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为了应对资源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资源挑战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高效能、创新驱动、可持续和开放合作的要求。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当今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封闭与贫穷,迅速转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逐渐崛起的超级大国。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投资和出口为驱动。

近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其中投资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第二,城乡、地区发展不均衡。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加大,这种差距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绿色发展不足。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比较严重,环境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层出不穷,但总体上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仍然较少。

第一,加强创新驱动。

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应该加强研究和开发,逐步提高我国创新能力,注重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努力打造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等新产业。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应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促进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以此促进我国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注重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

我国应该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和质量,积极推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总之,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取得更高的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这不仅昭示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而且也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

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解读。

以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更充分的了解,并且取得广泛的共识。

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一)单纯追求GDP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主要采用的指标是经济增长。

它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或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GDP)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仅仅强调的是数量增长。

这种单纯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1)单纯追求GDP会导致忽视发展经济的目的。

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为了增长的增长则把增长或追求GDP当作目的,这就会忽视很多有利于文明身体健康的公共事业。

(2)单纯追求GDP导致为了增长而不择手段,由此引起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而且还对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激励,结果是污染环境,使资源不堪重负。

(3)单纯追求GDP还会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如果GDP 被当作唯一的目标或主要的目标,这会使地方政府形成GDP 导向的政绩观,如此,数量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目标,提高质量或者为此需要的技术创新被忽视,其结果就是集中于制造环节这一产业链条的低端,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经济增长采取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最明显地表现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三高一低”的特征。

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比重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而且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进一步地提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需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向和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从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推动制造业由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增强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占比。

服务业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要着力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引导消费升级,带动内需增长,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清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更加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由规模扩张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其中一个核心的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以及这一转变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个体制下,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并通过指令性的分配资源、定价和生产决策来实现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是经济的主体,商品价格往往由政府控制。

这种体制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二、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兴起在1978年以后,中国领导层意识到计划经济的弊端,并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被采取,包括农村包产到户、开放沿海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等。

这些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的种子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发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兴起。

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私营企业的兴起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加强。

价格和资源配置逐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经济的发展和决策权更多地交给企业和个人,而不是完全由政府决定。

三、迈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为WTO成员国,中国承诺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降低贸易壁垒、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以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是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过去几十年里,政府逐步推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引入竞争机制、上市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并加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四、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转向市场经济带来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和影响。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转型升级:由过去的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创新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 稳中求进: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但稳中有进,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也意味着我国可以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转向内需:消费、投资和出口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尤其是内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4. 开放合作:通过开放合作来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新常态的一个特点。

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化,并将继续推进国际化程度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5. 管理调控: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管理和调控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有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变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变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中国经济变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这一变革的原因、目标和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五年计划进行组织和调度。

国家通过集中配置资源、统一安排经济活动、实行政府垄断等方式,控制着经济的方向和发展。

这种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首先,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有限。

由于缺乏市场竞争,资源分配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较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其次,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的机制受到限制。

再次,计划经济下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难以实现。

二、中国转向市场经济的原因中国决定转向市场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首先,国际形势的改变促使中国作出调整。

上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和国际贸易自由化潮流的兴起,使得全球不断涌现出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需要适应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与国际接轨,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也是转向市场经济的原因。

计划经济模式在长期实践中显现出一些局限性,并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决定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和策略中国转向市场经济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目标和策略,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体系,增强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开始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规范。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完善市场体系,加强产权保护,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机制建设。

此外,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外贸自由化,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

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

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这一转变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并分析这一经济转型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和挑战。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1. 起步阶段起步阶段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通过五年计划来指导经济的发展方向。

国家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分配,集中控制经济命脉,以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2. 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阶段始于197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阶段,中国逐步放开市场经济,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外开放。

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GDP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创造了条件。

3. 现代化建设阶段现代化建设阶段是指从改革开放至今的时期。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并且可以看到现代产业结构逐渐形成。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加强,中国经济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这一转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和过程:1. 特点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一转型模式的特点包括放权、市场化、竞争、效益等。

中国通过大力放权、市场化改革,鼓励竞争,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2. 过程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现了这一转型。

中国民众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中国民众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中国民众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始终备受全球瞩目。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民众经济也在经历着一个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困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成本劳动力是其竞争力的基石。

大量的人口红利使得中国能够迅速吸引外来投资和人力资源。

然而,劳动密集型经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对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依赖,形成了相当庞大的劳动力储备,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紧张等。

二、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崛起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兴起,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性,还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壮大起来,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技术密集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崛起带来了许多机遇,首先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将被机器人替代,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创造更多高技能的就业机会。

同时,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然而,技术密集型经济的转型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的不足。

虽然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是实现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关键。

同时,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政府应积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资环境。

四、建议与展望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民众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举措:首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发展的变化

中国发展的变化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涵盖了经济、社会、科技和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

经济变化:
1.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都对经济增长起到
了巨大推动作用。

2.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基本
生活品到更多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

社会变化:
1.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面貌和基
础设施得到了巨大改善。

2.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普及程度大幅增加,人民的健康和
教育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科技变化:
1.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技
术、电子商务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数字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支付、
电子商务等成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地位变化:
1.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方,积极参与国
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2.全球影响力: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为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些变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迈向现代化的不懈努力。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 计划经济模式(1949-1978):在建国初期,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工等行业,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和资源配置。

2. 改革开放模式(1978-2001):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市场,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成功地推行了农村经济改革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01-现在):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力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一阶段,中国逐步完善市场体制和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

中国还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4. 高质量发展模式(当前):中国正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高质量发展。

这包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中国还在加强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都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为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选择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

在中国的开放历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选择。

下面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一、主要内容1.从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

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将绿色可持续发展摆在了优先位置。

主要措施包括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等。

2.从依靠资源输入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

依靠资源输入驱动的发展方式容易陷入资源约束和技术低端的困境,对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不可持续。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要不断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作用,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等。

3.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外需协调发展的发展方式。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波动和风险。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提出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能力,培育内需市场。

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民众购买力,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体化提高,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4.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将人民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主要措施包括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加大扶贫力度,推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体化提高,增加居民收入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三个新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

然而,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表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国际竞争力也难以提升。

特别是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很大。

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争取其中很低的附加值,换取巨大贸易顺差,以及大搞建设、重复投资的宏观政策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

有鉴于此,我国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转变。

第一,从依赖出口到激活内需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5年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2007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世界排名跃居第二位。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急剧减少,经济波动幅度加大。

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若把经济增长维系于外部市场,而不是发展国内民生将是一种战略性失误。

政府再次提出激活内需,是具有经济增长战略意义的。

因为在没有内需支撑的情况下,外部需求萎缩,经济下滑就不可避免。

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上涨推动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又反过来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仅仅在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上做文章,形势不可能有实质性改观。

如果不能把解决民生问题落实到激活内需的行动中,这一战略就会像十年前提出拉动内需一样陷于流产。

第二,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消费增长速度。

2001——2006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高达21%。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阶段特征】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1.19世纪40—8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19世纪40年代,外国在华设立企业(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展起来。

这些新现象又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因此,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通过资本输出,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许多矿山、土地资源,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清政府政策放宽,百日维新、清末新政以及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权利的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之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经济便走下坡路。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存在3种经济形态: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经历了逐步瓦解的过程,但仍占中国社会的主体。

餐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由前期的商品输出为让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这样的3个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帝国主义列强如美国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倾销商品,尤其是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2)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

(3)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摧残,日益萎缩。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采取了消灭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
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开始快速崛起。

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种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国开始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3.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港口等的建设,这些设施的建设提高了交通和物流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 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断放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限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这促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5. 科技创新的应用:中国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这些创新的应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提高了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6. 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这带来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和互补。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挑战是多方面的,但中国经济的实力和潜
力也在不断增强,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竞争局势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渐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由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转向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个人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与使用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竞争局势日趋激烈,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1.过度消耗能源能源就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展观念的限制,通常实施的方式就是通过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消耗的整个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粗加工的模式,由于资源的附加值比较底,因此,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也就处于低级阶段。

由于资源过度消耗,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走集约式经济发展路线是我国政府当前必须实施的,其现实意义不可替代。

但是,真正意义上要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对土地、河流、空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关资料来分析,以及我国煤量、石油消耗的增长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依然居高不下,这是当前研究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2.科技创新能力低科技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保障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的因素。

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在整个国际经济竞争局势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我国真实的现状是高端知识型人才比较少,而低段劳动型人口比较多,在国际经济局势分局中,我国自觉承担了初级劳动力分配的责任,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属于劳动生产型,例如:生产无数双袜子可能才能换来一台所谓的进口汽车。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向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向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向当代中国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决定了今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向。

1.由高速支撑型向中速平稳型转变。

任何国家的经济及其发展模式,都需要一定的增长;任何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都以一定的增长为前提。

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证明,由工业化所催化的工商文明、金融资本、城市化、服务消费、组织管理以及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在一定时期都经历过10年或者更多年份的高速增长,其后逐渐进入中低速甚至负增长时代。

我国已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奇迹,但粗放型、量的扩张型的高增长,无论从资源、环境还是国际市场等来讲,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路子会越走越窄,出路在于转型升级,集约增长,创新发展。

当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有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应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等国内国际诸多有利条件,今后一个时期仍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比如9%左右),但总体来看应以平稳中速增长为基本趋向(比如7%—8%左右)。

2.由过度依赖外需型向更多依赖内需拉动型转变。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尤其是对人口大国来说,则必须适时调整战略,坚持走内外需并重或稳外扩内的发展路子。

3.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

毫无疑问,一定时期的高投入也是必要的。

然而,长期高投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中大量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问题。

高投入必然带来高能耗,使资源、能源压力很大。

高投入、高能耗必然带来高污染、高排放,使生态环境压力很大。

高投入还难以避免地带来重复建设,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过高投入更会导致挤压消费,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影响,国内需求不足。

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从量变到质变: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量变和质变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在中国经济的转型中,量变和质变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量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也为经济的量变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产能扩张,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些数量的增长为经济转型积累了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然而,单纯的数量增长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人口老龄化等新挑战,中国经济需要实现质的飞跃,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环保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过去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产业为主转向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创新驱动。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实现量变向质变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

同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技术转移和运用效率。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创新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必须进行调整。

中国政府提出了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战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

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这些努力有助于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调整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转型绿色化。

说说中国的经济发展

说说中国的经济发展

说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腾飞的华丽转身。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逐步实行了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理念。

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深化了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导逐渐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化方向转变。

经过近年的努力,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制造业也迅速崛起,从世界的“加工厂”转变为“创新工厂”,推动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三、创新驱动发展在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正在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通过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不仅在高铁、5G等领域表现出色,还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积极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总结起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多种手段实现了长足进步。

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问题和不平衡发展等。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各国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创繁荣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

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

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技术水平不高、社及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这也是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

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早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一、1958-1966年初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大跃进”时期,“左”的思想占了上风,经济决策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错误,服从于实现“大跃进”的目标,经济体制也有很多突然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

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

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

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

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

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

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

“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1、消耗了大量资源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

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

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

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

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

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

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

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

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

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 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

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像勒不住缰绳的奔马,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仅河北省就年产钢铁5000万吨,有钢铁厂205家,平均生产钢铁5万吨,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4、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

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

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在我们这个正在迈向小康的社会里,“丰裕中的贫困”依然触目惊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因此,有观点认为,适当的、阶段性的“不平等”、“不公平”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而“利大于弊”。

在这种认识下,一些原有的违背基本公平原则的政策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新的还在陆续出台。

比如,当前仍未被废弃的户籍制度就是一个带来更多不公平的制度。

类似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了改革的成果,却没有或很少承担改革的风险和代价;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承担了大部分改革的风险和代价,同时却未能或很少享有改革的成果。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1、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首先,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

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我国的资本密集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还不够发达,也需要大力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之上。

再次,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化。

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物耗、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可以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可以更新机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从而节约物化劳动的投入和使用。

同时,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科技进步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

总之,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为促进科技的进步,就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以自身企业为主体,科技人才高度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改力度,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目前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科学技术进步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

同时,随着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以及中国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