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听赏)彼得与狼湘教版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一、《彼得与狼》曲目特色一开始,乐队把每一个角色分别以七种不同乐器,奏出七个具有特征的短小旋律主题: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
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爷爷的主题音乐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大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
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
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7、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最后,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二、《彼得与狼》音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彼得与狼》音乐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3)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本课选取的是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交响乐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音乐形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感受交响乐的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知道交响乐的组成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能够理解并感受《彼得与狼》的音乐情感。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
2.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彼得与狼》的音乐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彼得与狼》的背景。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情感变化,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演奏或合唱,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彼得与狼》的音频、视频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交响乐常用的乐器。
3.合唱队: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包括交响乐的组成、特点等。
让学生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演奏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合唱《彼得与狼》的部分片段,加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听赏)彼得与狼-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彼得与狼-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彼得与狼》这一乐曲的听赏和分析。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分析《彼得与狼》这一乐曲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能够感受和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3.能够独立完成《彼得与狼》这一乐曲的绘画作品。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1.让学生们闭目静听一段盪漾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2.引入《彼得与狼》这一乐曲,询问学生对该歌曲或其名字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部分:讲授1.分享《彼得与狼》这一乐曲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让学生对音乐背后的故事情节有所了解。
2.介绍歌曲的乐器和旋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歌曲。
3.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第三部分:活动实践1.给学生分发素描纸和颜色笔,要求学生独立画出《彼得与狼》这一乐曲的形象,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并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3.整理学生的画作,制作成展板并在班内展示和交流。
第四部分: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和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总结本节课通过听赏《彼得与狼》这一歌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独立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审美素质,并提高了对音乐的鉴赏和欣赏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熟悉并欣赏这首作品。
此外,学生对故事的认知和想象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
3.运用想象力,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法: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交响乐相关知识PPT。
3.准备乐器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分辨音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师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深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响乐相关知识,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音色。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彼得与狼》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彼得与狼》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彼得与狼》
一、教学目标
1.能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逐步懂得“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
2.能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各种听赏活动,能听辨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赏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三、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听过或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二)辨——音乐角色
1.介绍人物
ppt出示故事中的角色,使学生了解《彼得与狼》中的角色及其特点。
2.认识乐器,感受音色。
(1)提出学习要求。
(2)ppt出示乐器图片,学生认识演奏的乐器。
(3)聆听音乐,感受各乐器音色,
(4)通过“听一听”“猜一猜”“辨一辨”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音乐中各。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
这首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描绘了彼得与狼之间的故事,富有戏剧性和生动性。
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2.引导学生感受《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分析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教材内容、图片、音乐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视频:准备《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便学生欣赏和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语言,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欣赏和感受。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首交响乐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力。
(听赏)彼得与狼-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彼得与狼-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本节课的内容是“彼得与狼”的听赏,通过听爵士乐团演奏的《彼得与狼》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了解爵士乐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爵士乐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能够辨别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及其所表现的角色;•能够通过听赏,感知和理解乐曲的情感表现。
能力目标•发现和感知音乐中的细节情感表达;•通过绘画、言语和舞蹈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情感目标•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文化,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和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气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请学生们观看《彼得与狼》动画片的简短片段,让他们猜猜这首乐曲是什么,作用是什么?2. 学乐曲•在播放乐曲前,通过简单的导入,让学生感知乐曲中主要角色和乐器的声音。
彼得:听到的是哪个乐器的声音?小鸟:听到的是哪个乐器的声音?狼:听到的是哪个乐器的声音?•播放爵士乐团演奏的《彼得与狼》音乐,老师让学生用心感受乐曲中主要角色的声音。
•听完后,让学生自己画彼得、小鸟、猫、鸭、爷爷、狼等主要角色的画像,并标注乐曲中的各个乐器。
3. 分享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彼得与狼画像,并分享他们的想法:你们画的彼得和狼是什么样的?这个乐曲让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乐曲中的哪个角色最具有感染力?•观看电影《彼得与狼》(古典音乐启蒙动画)的片段,并对比学生们的画像,看看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进一步的思考与表述•提出问题:“乐曲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角色?”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
•有一些学生可以选择用舞蹈、朗诵或其他形式,表达对这个角色的喜爱与评价。
•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来描述这首乐曲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环节富有趣味性,既展示了音乐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课堂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意见,扩展了对音乐的理解。
湘文艺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彼得与狼》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童话作品,选自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
这首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勇敢的彼得和狼之间的故事。
乐曲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为不同的角色赋予了不同的乐器音色,使得音乐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欣赏古典音乐的美妙,同时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交响乐以及乐曲的结构、音色等方面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理解《彼得与狼》,激发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年代等。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和分析,《彼得与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欣赏《彼得与狼》的音乐美。
2.难点:引导学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分析乐曲的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音色等特点。
3.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哼唱旋律,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彼得与狼》的介绍、乐曲结构分析等幻灯片。
2.音响设备: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文件。
3.乐谱:准备《彼得与狼》的乐谱,方便学生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以及《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乐曲。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文件,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乐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哼唱《彼得与狼》的旋律,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乐曲。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1彼得与狼湘艺版 (1)

五年级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案教学内容: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二、能力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三、情感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教学重难点: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刻画出来的人物和动物的性格特征,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教学:1、认识故事人物,熟悉描写它的音乐。
师:同学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交响童话故事,名字叫《彼得与狼》。
这是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和以往的故事不同,它是用音乐来讲述的,这样的音乐体裁就是交响童话。
在这个故事中有七个主人公,每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
下面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这七个主人公吧。
(出示课件,七个人物的头像,并播放它们的相关音乐)2、欣赏《彼得与狼》师:一天清晨,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公相遇了,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事:少年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子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子,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套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下面让我们赶快来听听音乐是如何讲这个故事的。
(听,多媒体出示音乐和动画)3、通过音乐游戏,回忆主题,辨别乐器音色、熟悉各人物性格。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4)

第三课时: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2、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欣赏《彼得与狼》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2、完整听赏,并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3、听赏:(分段听赏)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回答……)4、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故事要简捷)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5、揭题: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整听赏乐曲的部分,让学生根据音乐讲述故事,在这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6、放音乐《彼得与狼》,学生创作画面。
(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
)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童话音乐创作连环画,是一个大胆又创新的尝试。
我们都知道"想不如说,说不如做。
"通过画一画促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1》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1》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主题1》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欣赏并学唱《彼得与狼》主题音乐。
该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以童话故事《彼得与狼》为题材,通过音乐描绘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和情节。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是,对于交响乐这种形式的音乐,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他们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可能也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彼得与狼》主题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彼得与狼》主题音乐,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故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彼得与狼》主题音乐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彼得与狼》主题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讲解法:教师对《彼得与狼》主题音乐及其作者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学唱《彼得与狼》主题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彼得与狼》主题音乐的旋律、故事情节、交响乐的构成要素等。
2.教学视频:播放《彼得与狼》主题音乐,以便学生欣赏和学唱。
3.乐谱:《彼得与狼》主题音乐的乐谱,供学生学唱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彼得与狼》主题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新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彼得与狼》

新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彼得与
狼》
《彼得与狼》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堂乐器音响PPT教学过程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聆听《彼得与狼》1.该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并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性节展开,所以吸引学生聆听是不成问题的。
但该作品演奏的时间较长。
达20多分钟,因此复听一次,在一节课内是有困难的,所以在一节课内只能听一遍。
2.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内容,要求大家仔细听音乐,并提出以下要求:(1)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
(2)每人准备一张纸,边听音乐边画出童话音乐的过程图。
这样以便听完后自己讲故事、做表演。
如:或(3)在听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动作相互交谈,但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聆听。
同样也要求教师不要插话,也只能用动作与学生交流。
3.听完后,组成七人一组(宜学生自由组合),并各自担任其中一角色,听音乐片段做即兴表演。
4.插放其中一片段,如最后彼得用绳套把狼套住→结束,学生根据音乐的情节发展,七人一组作即兴表演(或讲故事)。
5.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含时间及学生情绪),可适当调控次数及形式。
6.小结:了解
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色。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听赏)彼得与狼》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听赏)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听赏曲目。
这首曲目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展现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魅力。
通过欣赏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也能体会到音乐在表现故事情节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交响乐的深入了解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往往注重旋律,而对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不够关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紧密结合。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的乐器。
2.能够感受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魅力,理解音乐在表现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的乐器。
2.难点:感受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魅力,理解音乐在表现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乐器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结合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乐器图片及音乐片段。
2.音响设备: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
3.纸笔:用于学生记录和绘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与故事的结合。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紧密结合。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结合的看法。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4.巩固(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特点,再次强调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乐器特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交响乐作品,找出音乐与故事相结合的地方。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2)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2)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
乐曲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勇敢的彼得和狼之间的斗争,教育孩子勇敢、机智地面对困难。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彼得与狼》,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彼得与狼》这首乐曲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耐心聆听、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乐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
2.分析乐曲的交响手法,领略交响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交响手法,理解乐曲的情感变化。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交响手法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彼得与狼》乐曲。
3.教材:准备《彼得与狼》的乐谱,供学生分析、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与故事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操练(15分钟)分析乐曲的交响手法,如:乐器编制、旋律、节奏等。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再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与故事的融合。
5.拓展(10分钟)介绍《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第十册第九课音乐教案《彼得与狼》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湘艺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学生能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各种听赏活动,能听辩交响童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2.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
3.通过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教学重点:1.能听辩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各角色的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1.能听辩出演奏各角色的乐器。
2.能在交响童话的音乐中听出不同的乐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角色面具、道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带来一个特别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是讲一个聪明的小孩子彼得智斗大灰狼。
这个故事非常非常的吸引我,因为它是用音乐来讲的。
故事里面不同的角色都是用交响乐中不同的乐器扮演的。
它就是俄国的普罗科耶夫创作的《彼得与狼》。
另外,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消息哦!今天《彼得与狼》儿童剧组要来我们班招募演员哦!我们一起去参加交响音乐活动吧!二、音乐趣味活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当中的角色吧!同学们要仔细听,待会有闯关活动等你们参与哦!1、介绍童话故事角色及乐器。
(1)长笛是小鸟。
(播放小鸟主题音乐)(2)双簧管代表“呱呱”的小鸭子(播放小鸭子的主题音乐)(3)单簧管代表蹑手蹑脚的猫猫(播放小猫的主题音乐)(4)大管代表老爷爷,他有点唠唠叨叨(播放爷爷的主题音乐)(5)圆号代表坏蛋大灰狼(播放大灰狼的主题音乐)(6)主人公彼得是个勇敢的少先队员,他是由我们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这样的弦乐组合扮演的,这个主题我最喜欢了。
(播放彼得的主题音乐)(7)木管乐器代表的猎人。
(播放猎人猎人行进音乐)(8)定音鼓代表猎人的步枪。
好威风啊!(播放猎人的枪声)师总结:同学们,相信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应该对这个音乐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我们一起来闯关吧!你们在每一环节中答对一题就可以获得一朵小花,获得花最多的便可以得到“优秀演员”的奖状哦!你们加油哦!2、音乐闯关活动第一关:听音乐记住童话故事的角色看看谁最快记住了这些角色的主题音乐?(教师播放某主题,请学生说出角色。
湘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湖南文艺出版社教材第十册中的第九课,作者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
它通过乐器的演奏讲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
使孩子们受到教育的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全曲长27分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将音乐以片段与精简的形式出现,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后续欣赏。
从作用上来说,这首作品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具有的音乐鉴赏能力的综合,又是学生对进行后续学习的激励与鼓舞。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根据音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
但由于学生现在处于过渡时期,教师在对音乐知识的讲解中应尽量避免枯燥乏味,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学生比较喜欢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较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因而能够创造出较好的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1.能听辨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以及说出相应乐器名称。
2. 主动参与师生音乐互动,并能与同学愉快的进行角色扮演。
3.通过学习,体会真善美、假恶丑及团结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以及说出相应乐器名称。
主动参与师生音乐互动,并能与同学愉快的进行角色扮演。
五、策略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视听教学、教师的指导讲解、赏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你讲我听故事会。
2、简述作者。
3、引入课题。
(二)新课学习,侧耳倾听1、认识新“朋友”,交响大“家园”。
(认识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等乐器)2、乐器角色对对碰。
(1)听表现“彼得”的主题音乐①听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出彼得怎样的性格特征。
②用“啦”声跟琴模唱“彼得”的主题音乐。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九课 (听赏)彼得与狼|湘艺版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学
习
目
标
1.学生能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各种听赏活动,能听辩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2.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
3.在参与音乐课堂活动中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彼得与狼》是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交响童话,流传广泛,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曲目之一。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穿插听赏、对比、辨别、认知、选择、想象、创作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能主动探究、体验、对比、辨别、模拟地去学习音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7个角色的特点,和8种乐器的名称和音色表现。
年月日
学
校
阅
评
阅评人:
年月日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问
题
预
设
学生对乐曲内涵不理解
突
破
策
略
语言讲解,示范引导,情感体验。
课
后
反
思
这首乐曲特地采用了童话故事这种轻松直观的方式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是一部典型的“听音乐,识乐器,讲故事,乐表演”的古典音乐作品。通过对这首乐曲的欣赏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西洋管弦音乐的认识理解,为今后在这方面的欣赏上提供更好的保证。
课题
《彼得与狼》
备
课
寄
语
你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你每备一节课,就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一次触碰,生命与生命的一次对话。设计教案,如果没有考虑学生的存在,纯属“目中无人”,这样的教案即使再完美,对学生而言都毫无意义。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4》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4》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主题4》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著名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为主题,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教材中提供了主题4的音乐片段,供学生学习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交响乐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交响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交响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知道交响乐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主题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交响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示范法:播放交响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交响乐的感悟。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奏主题4,体验交响乐的协作乐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作品介绍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交响乐作品。
3.乐器:为学生提供主题4的乐谱,让他们分组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主题4》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讲解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表现手法。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主题4的乐谱。
引导学生分组演奏,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课件,深入分析主题4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交响乐的感悟。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其他交响乐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并评价。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九课 (听赏)彼得与狼|湘艺版

《彼得与狼》交响童话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分别扮演的“角色”,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三、教材分析《彼得与狼》的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写成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
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
这首交响童话通过音乐的描绘,加之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由一种乐器来扮演。
弦乐四重奏明亮的旋律表现了勇敢坚定的彼得,灵巧的长笛扮演小鸟,双簧管表现笨拙的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狡猾的猫,大管描述着老爷爷的絮叨声,三支圆号奏出的不和谐音响代表着穷凶极恶的狼,猎人们的枪声则由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
故事与音乐穿插,孩子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交响乐队的构成,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四、导入新课1.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师: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
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
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听赏)彼得与狼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听辨出交响乐中代表角色形象的音乐主题,并说出相对应乐器的名称,加深对西洋管弦乐队的了解。
2.能在视听过程中很好的掌握故事的情节主线,并进行简单的角色模仿。
3.能对照图片说出双簧管、大管、定音鼓的名称,听辨其音色。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一定的欣赏交响音乐的能力,能听辨出常见乐器及其音色。
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
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作品,熟练掌握每一种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的音色,掌握各种乐器所代表的不同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能随音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精彩的故事拓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喜欢的童话故事都是通过什么方式知
道的?
例如:歌曲《小红帽》、音乐剧《龟兔赛跑》、动画片《美猴王》等等。
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种新的讲述童话故事的形式--交响童话。
(简介“交响童话”。
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是标题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以童话故事为题材,通过管弦乐的形式表现,结构方式灵活。
属于交响诗范畴。
《彼得与狼》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
)
二、新课讲解
(一)展示多媒体影像课件,分别听《彼得与狼》中代表七个音乐形象的乐段,听一听各种乐器的特点,并进行角色的简单模仿。
1.介绍《彼得与狼》中出现的角色,并播放代表彼得、小鸟、小鸭子、猫、老爷爷、大灰狼、猎人的乐段,听一听,说一说各个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
彼得---小提琴音色圆润饱满,刻画出少先队员彼得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形象。
小鸟---长笛长笛音色明亮,适合表现轻巧、欢快的情绪。
刻画小鸟机智、快活、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快乐的唱歌、跳跃的形象。
小鸭子---双簧管音色柔和柔软,和小鸭子的叫声很像。
表现小鸭子摇摇摆摆、走路时有点笨拙,一步一蹒跚的形象。
小猫---单簧管单簧管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音色纯净、清澈优美,表现小猫机灵、胆小、可爱,走路时无声无息的形象。
老爷爷---大管音色低沉庄严,适合比现缓慢的情绪,表现老爷爷声音低沉、动作老迈而且唠叨不休的形象。
大灰狼---圆号圆号声音浑厚,适合表现阴森可怕的情绪,表现大灰狼阴险狡诈、强大残忍的形象。
猎人及枪声---管乐器及定音鼓音色丰满,其滚奏模仿效果逼真,表现猎人勇
敢机智、步伐坚定,经验丰富,及激烈的战斗场面。
2.根据教师讲授的故事,让学生说出简单的角色出场顺序。
彼得—小鸟—鸭子—小猫—老爷爷—狼---猎人
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故事经过是沿角色出现的先后来发展的。
(二)听全曲,在每一个角色出现时模仿其音乐形象,随音乐律动。
模仿各个音乐形象,为下节课的表演做准备,同时,加入模仿,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刻画的角色形象,有利于深入了解音乐内涵。
(三)学生音乐活动
根据音乐,鼓励学生自我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创编和拓展,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了解了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交响童话,并再次认识了西洋管弦乐中的乐器,聆听了这些乐曲所演奏的动听的音乐,知道了这些乐器在《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中所代表的角色以及各种角色所代表的性格特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也知道了我们更应该对野生动物进行积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