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8章习题课1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在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的练习与答案的参考对于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辉祖所著的《工程力学》一书,以其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众多学子学习工程力学的重要教材。

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呈现这本教材的课后习题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第一章的习题。

在这部分中,主要涉及到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例如,有一道题是关于一个简单的支架结构,要求画出其受力图。

对于这道题,我们需要明确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判断是固定铰支座、活动铰支座还是其他约束类型,然后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准确地画出每个构件所受到的力。

答案中,我们清晰地标注了各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且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受力图易于理解。

第二章的习题重点围绕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展开。

其中,有一道计算题要求计算多个力在某一点的合力。

在解答这道题时,我们首先将每个力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力,然后分别计算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合力,最后通过勾股定理求出总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的给出过程中,每一步的计算都有详细的说明,让学习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的内容是平面任意力系。

这一章的习题难度有所增加,涉及到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的应用等。

比如,有一道题是求解一个复杂结构在给定载荷下的支座反力。

解题时,我们先对力系进行简化,找到主矢和主矩,然后根据平衡方程列出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支座反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中不仅给出了最终的结果,还展示了求解方程组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方便学习者对照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四章是空间力系。

这部分的习题对于空间想象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有一道题要求计算空间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以及对某点的矩。

在解答时,我们需要运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知识,通过三角函数等方法求出投影的大小,再根据矩的定义计算出对某点的矩。

答案中会详细说明投影和矩的计算过程,并且配以适当的图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空间力系的概念。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解:取DC杆上的C为动点,OAB为动系,定系固结在支座上。
由 ,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如图示:
即:
7.图示平行连杆机构中, mm, 。曲柄 以匀角速度 2rad/s绕 轴转动,通过连杆AB上的套筒C带动杆CD沿垂直于 的导轨运动。试示当 时杆CD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CD杆上的点C为动点,AB杆为动系。对动点作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如图(a)、(b)所示。图中:
解:设该力系主矢为 ,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1.5kN
kN
kN

由合力矩定理可求出主矩:
合力大小为: kN,方向
位置: m cm,位于O点的右侧。
2.火箭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火箭的推力 kN与运动方向成 角。如火箭重 kN,求空气动力 和它与飞行方向的交角 。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在A、C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 和 ,在B点受到支座反力 。 和 相交于O点,
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 必沿通过
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思考题:1.√;2.×;3.×;4.×;5.√;6.×;7.×;8.×;9.√.
1.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求此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mm/s)
故 =100(mm/s)
又有: ,因
故:
即:
第四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思考题
1.×;2.√; 3.√;4.√;5.×.
习题四
1.图示自行车的车速 m/s,此瞬时后轮角速度 rad/s,车轮接触点A打滑,试求点A的速度。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 1 -第8章 杆件的拉伸与压缩8-1 填空题:8-1(1) 如图拉杆的左半段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右半段是直径为b 的圆杆。

两段许用应力均为 ][σ,则杆的许用荷载 =][F ][4π2σb 。

8-1(2) 图示拉杆由同种材料制成,左部分是内径为D 、外径为D 2的空心圆杆,右部分为实心圆杆,要使两部分具有相同的强度,右部分的直径应取 D3 。

8-1(3) 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其斜截面上切应力随截面方位的不同而不同,而切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与轴线间的夹角为 45° 的斜截面上。

8-1(4) 图中两斜杆的抗拉刚度为EA ,A 点的竖向位移为EAFa 2 。

8-1(5) 图中结构中两个构件的厚度b 相同,则它们的挤压面积 =A αcos ab。

8-1(6) 图中结构中,若 h d D 32==,则螺栓中挤压应力、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三者的比例关系是 9:24:8 。

题 8-1(5) 图题 8-1(1) 图题 8-1(2) 图题 8-1(6)图F题 8-1(4) 图- 2 -分析:222bs 3π4)(π4d F d D F =−=σ, 2tπ4d F =σ, 22π3πd F hd F ==τ,故有 9:24:883:1:31::tbs ==τσσ。

8-2 单选题:8-2(1) 图示的等截面杆左端承受集中力,右端承受均布力,杆件处于平衡状态。

1、3两个截面分别靠近两端,2截面则离端部较远。

关于1、2、3这三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 .三个截面上的正应力都是均布的 B .1、2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 C .2、3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 D .1、3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8-2(2) 若图示两杆的材料可以在铸铁和钢中选择,那么,综合强度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 C 更为合理。

A .两杆均选钢 B .两杆均选铸铁C .① 号杆选钢,② 号杆选铸铁D .① 号杆选铸铁,② 号杆选钢8-2(3) 图示承受轴向荷载的悬臂梁中,在加载前的一条斜直线KK 在加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D 。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解得: P F P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在木桩的点A 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C ,在绳的点B 系另一绳BE ,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E 。

然后在绳的点D 用力向下拉,并使绳BD 段水平,AB 段铅直;DE 段与水平线、CB 段与铅直线成等角α=0.1rad (弧度)(当α很小时,tan α≈α)。

如向下的拉力F=800N ,求绳AB 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题2-4图作BD 两节点的受力图 联合解得:kN F F F A 80100tan 2=≈=α2-5 在四连杆机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8章 弯曲刚度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8章 弯曲刚度


后 答


解:由挠度表查得:
FP al 180° × 3 EI π Wal 180° = ⋅ 3 EI π 20000 × 1 × 2 × 64 180° = ⋅ 3 × 200 × 109 × π d 4 π ≤ 0 .5 ° d ≥ 0.1117 m,取 d = 112mm。
θB =
ww w
6 ( 246 + 48) ×10 × 200 ×10 × π × 32 × 10−12
2
co
m
8—3 具有中间铰的梁受力如图所示。试画出挠度曲线的大致形状,并说明需要分几段 建立微分方程,积分常数有几个,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什么?(不要求详细解答)
习题 8-3 图
后 答


习题 8-4 图

习题 8-4a 解图
解: (a)题 1.
wA = wA1 + wA 2
wA1 =
⎛l⎞ q⎜ ⎟ ⎝2⎠
87图示承受集中力的细长简支梁在弯矩最大截面上沿加载方向开一小孔若不考虑应力集中影响时关于小孔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有如下论述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eBook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习题详细解答
(第 8 章) 范钦珊 唐静静

后 答


2006-12-18
ww w
1
.k hd
aw .
co
m
(教师用书)
−3 9 4
(
.k hd
解:由挠度表查得 F ba 2 wC = P l − a 2 − b2 6lEI
(
)
习题 8-9 图
8
aw .
)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题2-28图
2-29均质长板AD重P,长为4m,用一短板BC支撑,如图所示。若AC=BC=AB=3m,BC板的自重不计。求A、B、C处的摩擦角各为多大才能使之保持平衡。
题2-29图
第三章空间力系
3-1在正方体的顶角A和B处,分别作用力F1和F2,如图所示。求此两力在x,y,z轴上的投影和对x,y,z轴的矩。并将图中的力系向点O简化,用解析式表示主矢、主矩的大小和方向。
5-5某传动轴,转速 ,轮1为主动轮,输入功率 ,轮2、轮3与轮4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 , 。
(1)试画轴的扭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扭矩;
(2)若将轮1和轮3的位置对调,轴的最大扭矩变为何值,对轴的受力是否有利。
题5-5图
对调后,最大扭矩变小,故对轴受力有利。
5-6图示结构中,设 、 、 均为已知,截面1-1、2-2、3-3无限接近于截面 或截面 。试求截面1-1、2-2、3-3上的剪力和弯矩。
题2-6图
2-7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a,b,两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a)(b)
题2-7图
(a) (注意,这里,A与B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定方向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b)
2-8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反力。
(a)(b)
题2-13图
1作受力图,BC杆受力偶作用
2.对AB杆列平衡方程
所以:
1.以BC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1.以AB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2-18如图所示,三绞拱由两半拱和三个铰链A,B,C构成,已知每个半拱重P=300kN,l=32m,h=10m。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d)(e)(f)(g)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b)(c)(d)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7 (f)(g)8 第二章 平面力系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第二章 平面力系 9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题2-6图
2-7 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a,b,两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a) (b)
题2-7图
(a)(注意,这里,A与B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定方向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b)
2-8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反力。
题2-10图
2-11 滑道摇杆机构受两力偶作用,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O1=OA=0.4m,m1=0.4kN.m,求另一力偶矩m2。及O、O1处的约束反力。
题2-11图
2-12图示为曲柄连杆机构。主动力作用在活塞上。不计构件自重,试问在曲柄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M方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2-13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N,,,,。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mm。求:(1)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并在图中标出作用位置。
题2-20图
显然: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以ABC杆为研究对象
以CD杆为研究对象
(式4)
由1、2、3、4式得:
2-21试用节点法求图示桁架中各杆的内力。F为已知,除杆2和杆8外,其余各杆长度均相等。
2-22平面桁架结构如图所示。节点D上作用一载荷F,试求各杆内力。
2-23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
(a) (b)
题2-13图
1作受力图,BC杆受力偶作用
2.对AB杆列平衡方程
所以:
1.以BC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1.以AB拱由两半拱和三个铰链A,B,C构成,已知每个半拱重P=300kN,l=32m,h=10m。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工程力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全解】第8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习题解

【工程力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全解】第8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析习题解
(A)y3 z3、y4 z4 是主轴; (B)除 y2 z2 外,其余三对均为主轴; (C)除 y1z1 外,其余三对均为主轴; (D)仅 y3 z3 为主轴。 正确答案是 B 。
习题 8-9 图
8-10 图示直角三角形截面中,A、B 分别为斜边和直角边中点,y1z1、y2 z2 为两对互 相平行的直角坐标轴。试判断下列结论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39 —
σa
=
−175Ea Es
= −175 70 200
= −61.25 MPa(压)
8-14 从圆木中锯成的矩形截面梁,受力及尺寸如图所示。试求下列两种情形下 h 与 b 的比值:
(1)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尽可能小; (2)曲率半径尽可能大。 解:(1) σ = M z = M z = 6M z
正确答案是 A 。 解:若用右手系,y 轴坐标朝上为正,则由 h1 = b1 得
Sz
(I)
=
3 2
b1h12
>
0

Sz
(II)
=
−2b1h12
<
0
若考虑正负号,则应选 A;若考虑静矩的绝对值,则应选 B。
8-7 图示矩形中 y1、z1 与 y2、z2 为两对互相平行的坐标轴。试判断下列关系式中, 哪一个是正确的。
解:变形谐调:
FNs = FNa Es As Ea Aa FNs + FNa = FP
(1) (2)
⎧ ⎪⎪FNs ⎨ ⎪⎪⎩FNa
= =
Es As Es As + Ea Aa
Ea Aa Es As + Ea Aa
FP FP
(压)
(1)
σs
=
FNs As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题解g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题解g
图(a2)
2 ∑ M D = 0 , FA × 3 + FC × 2 = 0 , FA = − kN (↓ ) 3 2 ∑ Fy = 0 , F = 1 kN 3
b 解 图(b1)
FD = FC = 25 kN
图(b2)
FA = 75 kN , M A = −200 kN ⋅ m
c 解 图(c1)见下页。
62
∑ M C = 0 , FD = 0 , ∑ Fy = 0 , FC+ = 0
图(c2)
∑ M A = 0 , FB × 2l − ql × 3l − q × 2l × l = 0 , F =
∑ F y = 0 , FA =
d 解 图(d1) 图(d2)
5 ql 2
1 ql 2
FA = FC = ql (↑ ) FC+ = ql (↓ ) , FB = 2ql , M B = −3ql 2
8-4 已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求各自的载荷图。
(a)
(b)
8-5 利用载荷与内力的微积分关系及对称性和反对称性作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
(b)
(c)
(d)
61
8-6
作图示各组合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a)
(b)
a 解 图(a1)
∑ M E = 0 , FC = 1 kN, ∑ Fy = 0 , FE = 3 kN
c解
∑ M A = 0 , − q × 2l × l + FB × 2l + ql 2 = 0 , FB =
∑ Fy = 0 , FA + FB = 2ql , FA =
3 ql (↑ ) 2
ql (↑) 2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合订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合订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合订版在学习工程力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程度的重要环节。

而范钦珊合订版的工程力学教材更是众多学子深入探索力学世界的有力工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本教材课后习题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工程力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它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受力情况的科学,对于工程领域的诸多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机械设计、建筑结构还是航空航天,工程力学的原理都无处不在。

在范钦珊合订版的教材中,课后习题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和题型。

这些习题的设计旨在帮助我们逐步深入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静力学部分,习题可能会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分析。

我们需要清晰地分辨出各种力的类型,如重力、摩擦力、拉力等,并准确地画出受力图。

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力的平衡条件,为后续的分析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动力学部分,习题可能会围绕牛顿运动定律展开。

要求我们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

这就需要我们熟练运用公式,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关系。

对于材料力学部分的习题,常常会涉及到杆件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问题。

我们需要计算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这不仅考验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求解的问题。

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原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检查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以一道典型的静力学习题为例: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F = 50N,同时受到一个与地面的摩擦力 f = 20N。

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解题步骤如下: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F 和摩擦力 f。

工程力学第8章剪应力分析习题及解析

工程力学第8章剪应力分析习题及解析

第8章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8-1扭转切应力公式r(p)^M x p/I p的应用范圉有以下几种,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等截面圆轴,弹性范囤内加载:(B)等截面圆轴:(C)等截面圆轴与椭恻轴:(D)等截面圆轴与椭恻轴.弹性范鬧内加较。

知识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难度:易解答•正确答案是A cTip) = M x p/l?在推导时利川J'等截面鬪轴受扭后.其横截血保持平血的假设•同时推导过程中还应用了剪切胡克定律.婆求在线弹性范刑加載。

8-2两根长度相等、直径不等的圆轴受扭后.轴表iftlJJU线转过相同的角度。

设直径大的轴和直径小的轴的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分别为耳吨'和r2max,切变模虽分别为Gi和G2O试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A)(B)(C)若G、>G“则有r Inux > r2nux:(D)若G>G“则有右叭沁。

知识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难度:易解答•正确答案是c °因两恻轴等长,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角度,指切应变相同,即/,=/,=/由剪切胡克定律2“知> °2 时,f lnux > r2max °8-3承受相同扭矩且长度相等的直径为山的实心恻轴与内.外径分别为D2(a = d2/D2)的空心圆轴.二者横截面上的垠大切应力相等。

关于二者重之比(M/WJ有如下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l-a4严;(B)(l-a4)V2(l-a2):(C)(l-^Xl-a2):(D)(1 一a」)的/(I一小)。

知识点:组合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难度:难解答•\6M X I6M正确答案是D即A-d-a4)7D2匹=如=必W2人D;(l-a2)习题8/图⑴代入(2〉.得8-4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圆轴,里层和外 层材料的切变模址分别为Gi 和Gi.且G = 2G 2. 圆轴尺寸如图所示。

圆轴受扭时.里、外层之间无相对滑动。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著)
解得:
FAD 2F 1.2 kN AB、AC 杆受拉,AD 杆受压。
FAC FAB
6 4
FAD

0.735
kN
8
《工程力学》习题选解
3-1 已知梁 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 M,梁长为 l,梁重不计。求在图 a,b,c 三种情 况下,支座 A 和 B 的约束力
M
l/2
A
B
l
(a)
《工程力学》习题选解
M1 M2
A
B
FA
50
FB
解:(1)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A、B 的约束力组成一个力偶,画受力图; (2) 列平衡方程:
M 0 FB l M1 M2 0
FA FB 750 N
FB

M1 M2 l

500 125 50
750
N
FD

1 2
F
FA
5 F 1.12F 2
2-4 在简支梁 AB 的中点 C 作用一个倾斜 45o 的力 F,力的大小等于 20KN,如图所示。若 梁的自重不计,试求两支座的约束力。
F
A
45o
B
C
45o
解:(1) 研究 AB,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
DF
E
FA
A
α
45o
C
B
FB
(2) 画封闭的力三角形:
0cos0coscosbbabmmflmflmffl?????????????32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力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单辉祖 谢传锋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与BC杆的受力图(a) (b) (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与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与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 F F F FF F F C A GA yC A x 200020110/1tan sin ,0,cos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课后答案第8章

工程力学课后答案第8章

第8章 压杆稳定习题:1.【解】d 图临界力最大,b 图临界力最小。

2.【解】σBC =11.25MPa <[σst ]=16.83MPa ,BC 杆满足稳定性要求3.【解】最合理的情况为AB 、BC 两杆同时失稳,此时F 最大。

()βθ22222cr cos ππcos AC AB AB l EI l EI F F === ()βθ22222cr sin ππsin AC BC BCl EI l EI F F === 两式相除得到βθ2cot tan =即()βθ2cot arctan = 4. 【解】由于杆端的约束在各个方向相同,因此,压杆将在抗弯刚度最小的平面内失稳,即杆件横截面将绕其惯性矩为最小的形心主惯性轴转动。

32123min min b bh hb AI i === 欧拉公式适用于λ≥p λ,即min i l μ≥p2πσE 由此得到 l ≥m 76.1m 10200102105.032π103032π693p =⨯⨯⨯⨯⨯=-σμE b 故此压杆适用于欧拉公式时的最小长度为1.76m 。

5. 【解】(1)F cr =329.64kN(2)n =2.29<[n st ]=2.5,结构不安全6. 【解】(1)求挺杆的柔度挺杆的横截面为圆形,两端可简化为铰支座,μ=1,i=d/4计算柔度λ=μli=4μld=4×1×0.2570.008=128.5λ1=π√EσP =π√210×109240×106=92.9挺杆是细长压杆,使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力(2)校核挺杆的稳定性I=πd464=π×0.008464=2.01×10−10m4P cr=π2EI(μl)2=π2×210×109×2.01×10−10(1×0.257)2=6.31kN工作安全系数n=P crP max=6.311.76=3.59所以挺杆满足稳定性要求7. 【解】[F]=53.31kN8. 【解】(1)F cr=355.31kN(2)bℎ=0.525。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工程力学实验课后题答案之欧阳歌谷创编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工程力学实验课后题答案之欧阳歌谷创编

工程力学欧阳歌谷(2021.02.01)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构件AB ,BC 或ABC 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 )(b )(c )(d )(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a ) (b ) (c )(a )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欧阳歌谷创编2021年2月1(d)欧阳歌谷创编2021年2月1(e)(f)欧阳歌谷创编2021年2月1(g)欧阳歌谷创编2021年2月1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PF P 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f=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40m 。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主编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单辉祖主编

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

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解:1-2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杆的受力图。

A(BF((W(AW(F(F(F(FW(AW(F(c)(a)解:1-3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梁的受力图。

解:(e)BB(a)B(b)(c)F B(a)(c)F (b)(d)(e)FWA1-4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拱ABCD ;(b) 半拱AB 部分;(c) 踏板AB ;(d) 杠杆AB ;(e) 方板ABCD ;(f) 节点B 。

解:(d)D(e)F Bx(a)(b)(c)(d)(e)W(f)(a)D(b)B(c)BF DF CBF ABF BC1-5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结点A,结点B;(b) 圆柱A和B及整体;(c) 半拱AB,半拱BC及整体;(d) 杠杆AB,切刀CEF及整体;(e) 秤杆AB,秤盘架BCD及整体。

解:(a)(b)(c)(c)(d)ATFBAF(b)D(e)(d)(e)2-2 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 1和F 2作用在销钉C 上,F 1=445N ,F 2=535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解:(1) 取节点C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注意AC 、BC 都为二力杆,(2) 列平衡方程:’CBF 1F12140 sin 600530 cos6005207 164 o y AC o x BC AC AC BC F F F F F F F F F N F N=⨯+-==⨯--=∴==∑∑ AC 与BC 两杆均受拉。

2-3 水平力F 作用在刚架的B 点,如图所示。

如不计刚架重量,试求支座A 和D 处的约束力。

解:(1) 取整体ABCD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画封闭的力三角形:(2)211 1.1222D A D D A F F FF F BC AB AC F FF F F =====∴===2-4 在简支梁AB 的中点C 作用一个倾斜45o 的力F ,力的大小等于20KN ,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 圆截面外伸梁,其外伸部分是空心的,梁的受力 与尺寸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已知FP= 10kN,q=5kN/m,许用应力[σ]=140MPa,试校核梁 的强度。
习题5-11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9 悬臂梁AB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P=10kN,M= 70kN· m,a=3m。梁横截面的形状及尺寸均示于图中 (单位为mm),C0为截面形心,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Iz =1.02×108 mm4,拉伸许用应力[σ]+=40MPa, 压缩 许用应力[σ]-=12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是否安全。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5 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其中力FP 的 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试: 1.已知FP、b、h、l 和β,求图中虚线所示截面 上点a 处的正应力; 2.求使点a 处正应力为零时的角度β值。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6 加热炉炉前机械操作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尺 寸单位为mm。其操作臂由两根无缝钢管所组成。 外伸端装有夹具,夹具与所夹持钢料的总重FP= 2200 N,平均分配到两根钢管上。求:梁内最大正 应力(不考虑钢管自重)。
习题8-6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1 2 ql 40
(c )
M c max
M d max
1 2 ql 2
9 ql 2 128
(d )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5悬臂梁受力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图中的尺寸 单位为mm。求:梁的1-1 截面上A、B 两点的正 应力。
习题8-5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7 图示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q 作用。 若已知q=2 kN/m,l=3 m,h=2b =240 mm。试 求:截面竖放(图c)和横放(图b)时梁内的最大正应 力,并加以比较。
习题5-10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3 从圆木中锯成的矩形截面梁,受力及尺寸如 图所示,试求下列两种情况下h和b的比值: 1.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尽可能小; 2.曲率半径尽可能大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4 工字形截面钢梁, 已知梁的横截面上只承受 弯矩一个内力分量, Mz=20kNm,Iz=11.3x106m m4,其他尺寸示于图中。 试求横截面中性轴以上分 布力系沿x轴方向的合力。
习题8-9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0 由No.10号工字钢 制成的ABD梁,左端A 处为固定铰链支座,B 点处用铰链与钢制圆截 面杆BC 连接,BC杆在 C处用铰链悬挂。已知 圆截面杆直径d=20mm, 梁和杆的许用应力均为 [σ]=160MPa,试求:结 构的许用均布载荷集度 [q]。

8-12 图示之AB为简支梁,当载荷FP 直接作用在梁 的跨度中点时,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超过许用应力 30%。为减小AB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在AB梁配置 一辅助梁CD,CD也可以看作是简支梁。试求辅助 梁的长度a。
习题8-12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6根据杆件横截面应力分析过程,中性轴在什 么情况下才会通过截面形心?关于这一问题有以 下4种答案,请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 (A)My=0或Mz=0,FNx≠0; (B)My=Mz=0,FNx≠0; (C)My=0,Mz ≠ 0,FNx≠0: (D)My ≠ 0或Mz ≠ 0,FNx=0 答案(D) M y z M z y FNx 中性轴方程: 0

Iy
Iz
A

8-17关于斜弯曲的主要特征有以下4种答案,请判 断哪一种正确:
(A) My≠0,Mz≠0,FNx ≠ 0,中性轴与截面形心主轴不一 致,且不通过截面形心; (B) My≠0,Mz≠0,FNx=0,中性轴与截面形心主轴不一致, 但通过截面形心; (C) My≠0,Mz≠0,FNx = 0,中性轴与截面形心主轴平行, 但不通过截面形心; (D) My≠0,Mz≠0,FNx ≠ 0,中性轴与截面形心主轴不一 致,但不通过截面形心;

M yz Iy
M z y FNx 0 Iz A
习题8-10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11图示外伸梁承受集中载荷FP作用,尺寸如图所 示。已知FP=20kN,许用应力 [σ]=160MPa,试选 择工字钢的号码。
习题8-11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习题讲解
第8章
弯曲强度问题
第8章习题课

8-4 长度相同、承受同样的均布载荷q 作用的梁, 有图中所示的4 种支承方式,如果从梁的强度考 虑,请判断哪一种支承方式最合理。
第8章
弯max
M b max
1 2 ql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