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盐法源流考(续)

合集下载

【盐的史话】中国历代盐政史略

【盐的史话】中国历代盐政史略

【盐的史话】中国历代盐政史略中国历代盐政史略一、古代盐政中国盐业源远流长。

远古时代,政事简易,国用不繁。

盐与百物同等,官不统制,任民自由产制运销。

夏、商、周三代,始在产地设虞衡之官,掌其政令,加以管理,许民以时采制。

周代并设太宰,掌诸侯邦国之贡赋。

诸侯岁有常贡,各以其地土特之产贡于王室,而盐为贡物之一。

史籍虽记周有“盐人”之设,“掌盐筴之政令,以供百官之盐”;考其职掌,大概不过分管诸侯贡盐之事,故此时尚无专门盐政。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

于是兴盐铁之利,推行“官山海”政策,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食盐的生产买卖加以管理,开中国盐政之始。

其法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运销,寓租税于官府专卖盐价之中,因其产盐于官制之外复有民制,盐史学者称为“部分专卖制”。

齐国由是富强,称霸诸侯。

所作《管子·海王篇》,为百代论述盐政之祖。

秦国自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发展生产,民得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而征税。

沿至始皇,一统天下,盐制未改。

惟征税过重,盐价昂贵。

史载,秦时盐利二十倍于古,盐商富累巨万,人食贵盐,小民贫困。

西汉初年,因循秦制未改,允许私人经营盐业,国家征税,税入归主管皇室财政的少府;但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收入不归中央。

武帝时,内修法度,外拓边疆,连年用兵,国库大空。

而盐商财累万金,不助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元狩四年(前119)采用御史大夫张汤建议,笼罗天下盐铁之利归官,排富商、锄豪强。

以齐地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大冶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并采纳其建议,派他们乘传车举行天下盐铁,在各地设置国家的盐铁机构,任命从前以经营盐铁致富的人为吏;将原由豪富占有的产盐滩灶收归国家,由官府直接组织盐业的生产、转输与销售,并不借手商贩。

其制盐法,由官府置备煮盐器具,雇民煮盐,给以工费;其卖盐法,设盐吏坐列市肆,贩物求利。

从汉字“盐”的前世今生,看古代中国制盐文化

从汉字“盐”的前世今生,看古代中国制盐文化

从汉字“盐”的前世今⽣,看古代中国制盐⽂化盐作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极⼤地推动了⼈类历史⽂明的发展,⽽汉字“盐”的字体演化也鉴证了古代中国制盐技术的提升。

▶ “盐”字的结构古“鹽”字由“⾂”、“⼈”、“卤”、“⽫”四部分组成。

▲颜真卿 “颜勤礼碑” 墨迹▶ “盐”的造字传说相传,炎帝带着夙沙⽒去拜见黄帝,并献出海盐⽤于调味,结果,⽐黄帝拥有的盐池⾃然⽣成的苦盐调出的⾷物味道鲜美。

黄帝知道夙沙⽒部落煮海为盐,于是,黄帝命仓颉造盐字。

仓颉结合夙沙⽒煮盐经过及⾝为炎帝之⾂等多重含义,就造出了“鹽”字。

▲仓颉造字图▶ “盐”字的出处仓颉造字只是神话传说,追溯汉字“盐”的出处,还要从⽂献中下⼿。

- 夏禹时期明代的邱仲深说过:“考盐名,始于禹,然以为贡,⾮为利也。

” 他得出的这⼀结论是根据《禹贡》,⽽《禹贡》称:“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

”《禹贡》⾪属于《尚书·夏书》的篇名。

《禹贡》历代以来被认为是地志⽅⾯的经典性著作,其成书的时间⼤概在周、秦之际。

▲《尚书·夏书》中的《禹贡》篇然⽽,有专家翻阅了《甲⾻⽂编》与《⾦⽂编》,都没有找到被确切考证的“盐”字,也因此夏禹时期是否已经有了“盐”的名称,⾄今还有存疑之处。

- 商周时期甲⾻⽂中没有被学者考证出的“盐”字,但并不意味着当时没有反映⾷盐的⽂字。

西周末年和东周初的⾦⽂中发现了“卤”字,“卤”的发现与最初使⽤,时间则在商代之前,甚⾄能够追溯到夏,乃⾄于夏之前的洪荒时代。

▲⾦⽂ “卤”在⾦⽂中,“卤”与“西”代表同⼀个意思。

当时的统治中⼼位于今天的河南中部以东及⼭东境内,河东及关陇地区都被认为是“西⽅”,也就是现在的⼭西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以“西”为“卤”,指的是两地出产的⾃然盐,即未经加⼯的池盐,例如⼭西运城的盬盐。

▲“卤”与“西”现代学者季旭昇,在他的论⽂《谈覃鹽》中,根据战国时期⽂物《包⼭楚简》和汉代的《说⽂》等著作中的相关描述得出推论,认为,在“鹽”字出现前,“覃”就是指盐。

明代海盐制法考

明代海盐制法考

度洁 朝 无 雨
,
,

盐 官志 》 其 书 已 佚

清 康 熙


雍 J五



则 今 日 厂 布 稻 麦 奠 灰 及 芦茅灰 寸 许 于地 上


使 平匀 中晴 界

明 晨醉 气 冲 腾 灰盐

则 其 下 盐茅 勃 发

,
洲 日起 淋 煎
:

按 此记述
,

系指 两淮所 行之 法
而在 长 芦

,
,
隆 之
,
, ,
_
,
,
·
:
:
`
,


,
,


,
!
,

,


翅 森

,
:
明 代 海盐 制 法 考
,
侵晓 先合 力 用 削 刀 削灰 趁 讼 随 以 碌 扒 碌 碎 更 用徐 竿 搅 使 极 细 极 平 方 担 潭
,
`

“ “
坑 灰 ” 所 含成 份 实 难 理 解
,

依 其记述

,

,
两淮
,
;
中海 水
·
68
`
` ,
(
.
益业 史 研 究
,
圈 . . 甲甲曰曰 . . 帕 `


一 九 / \ 八年 第 四 期


. 二
` 陌口 汉 侧 , 西

.
白` .
.

中国古代盐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盐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盐业发展史中国盐业历史非常悠久。

考盐之名最早见诸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最先发现的是海盐,五帝时代发现池盐,战国末期发现井盐……在整个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的制盐业在当时的世界上令人刮目相看,一项项先进的生产技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华夏文化的史册上。

上古时代:煮海为盐的传说中国历史上对盐的发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干,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

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缶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

他用手指沾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又鲜。

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那白白的细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

夙沙氏的传说自战国汉、唐至宋流传很普遍。

古籍《世本》一书记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宿沙氏始煮海为盐”的字句。

夙沙氏(即宿沙氏)是什么人?一种说法是“黄帝臣”,一种说法是炎帝的诸侯,一种说法是“夙沙瞿子”。

《吕氏春秋用民篇》载:“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神农即炎帝。

据考证,夙沙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上的古老部落,和传说中的洪荒时期的炎帝部落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推论,夙沙部落长期与海为邻,不仅首创了煮海为盐,而且大约在商、周之际就已在当地推广和普及用海水煮盐。

《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

”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当地已学会煎煮海盐。

这一发现与史载资料相印证,可以肯定至少在4700年前我国山东至福建沿海一带已学会煎煮海盐。

明刻本《盐法条例》考

明刻本《盐法条例》考

明刻本《盐法条例》考许 起 山摘 要:《盐法条例》一书,由两淮巡盐御史许三省编纂,成书于万历三年(1575),刊刻于万历四年。

此书流传甚罕,古今藏书目录绝少著录。

《盐法条例》共二十二卷,现存卷十一、十二两卷,主要收录了嘉靖十二年至十五年(1533—1536)诸位巡盐御史的奏疏和户部的回应。

这些奏疏,大多不见他书收录,故而此书在版本、校勘、辑佚等方面价值颇高。

这些盐务官员的奏疏和户部的回应,不仅反映了当时盐业生产、运输、销售诸环节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且可以从中了解到各级官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盐法条例》所记载的史实,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关键词:《盐法条例》;嘉靖朝;巡盐御史;奏疏中图分类号:K24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7)02—0014—06明代盐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春明梦余录》记载:“国家财赋,所称盐法居半者,盖岁计所入止四百万,半属民赋,其半则取给于盐筴。

”① 明朝统治者吸取宋元经验,结合本朝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约束效力的盐法条规。

这些条规,汇集在一起,由政府刊印,下发各衙门,遵照执行。

这种条规称为“盐法条例”,作为法律依据,必然较为简明、严谨、全面。

如清莽鹄立《山东盐法志》卷九《禁令》即收入“盐法条例”7条,约600字内容。

另外一种“盐法条例”,收入内容较为广泛,有数十万字之多,以供具体负责盐业的部门和官员参考。

本文所讨论的属于第二种《盐法条例》。

一、《盐法条例》简介《盐法条例》现藏上海图书馆,刻本,共一册,不著撰者,唯存卷十一、十二。

全书计七十四叶,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

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心镌书名、卷数、页码及刻工。

遇到“天”“皇上”“祖宗”“敕”等顶格,“国”“庙”“内”等下一格,其他内容下两格。

遇到官员姓名,往往只录姓,名以空格代替,如“户部尚书许”等。

所记盐政以时间编次,始于明嘉靖十二年四月,止于嘉靖十五年八月。

盐的历史演变

盐的历史演变

盐的历史演变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滋味和重要的功能,在各个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盐的起源和早期使用开始,探讨盐的历史演变。

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人类在早期就开始利用自然界中的盐源。

最早的盐源可以追溯到海水和盐湖中,人们通过蒸发和晒干的方式,将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被称为蒸发法,是盐的最初生产方式。

在人类社会逐渐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古代文明的发展使得盐的生产方式得以改进。

在中国,古代人们发掘了井矿,利用地下盐矿提取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被称为开采法,它将盐矿中的盐晶体提取出来,经过加工和加工后成为可供人们使用的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盐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盐被用作食物的调味剂,它能增添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此外,由于盐对细菌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古代人们还将盐用作保存食物的一种方式。

腌制和咸制食品成为当时人们广泛采用的食物保存方法。

然而,盐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方面。

在古代,盐被广泛用于医药、农业和其他领域。

盐在医学中被用作消毒和治疗感染的药物,它被认为具有杀菌和抗菌的作用。

在农业中,盐被用作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的肥力。

此外,盐还被用于制作皂类产品和染料,成为古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盐的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

在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克洛齐叶发明了一种新的盐制造方法,即氯碱法。

这种方法通过电解水溶液,将盐和碳酸氢钠转化为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盐的生产效率,还产生了其他有用的化学物质。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盐的生产变得越来越规模化,并且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使得盐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使得盐变得更加普及和易得。

如今,盐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学工业、制药等领域。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盐被用于腌制、发酵和保鲜等过程。

南通盐文化论稿

南通盐文化论稿

关于南通的盐文化张荣生(南通市盐务管理局)随着近年来历史学的延伸和系统论的普及,人们对一地文化的渊源根脉,也热心于探根究底了。

以南通来说,如果有人说,南通最早的先人是盐民,最早的产业是制盐,最早的文化是盐文化,那么,他一定会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如果从这个论点稍稍后退一步,说盐民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之一”,制盐是南通最早的产业“之一”,盐文化是南通文化的根脉“之一”,那么,他一定会得到更多、甚至是全体对南通历史文化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们的认同。

笔者溯自而立之年服务于南通盐行业,对古往今来南通盐业的源流演变粗知一二。

故不揣愚陋,就以盐文化为题,谈谈南通盐行业的兴衰变革对南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民俗乃至方言等方面的深厚久远的影响,借以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于保护、发掘、研究、乃至传承、宏扬盐文化的兴趣。

一、南通盐行业兴衰梗概远古时期,今南通市境内还是一片汪洋。

由于长江泥沙的沉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逐渐成陆。

成陆过程中生成了大片的滩涂和草荡,为煎盐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人首先在已经成陆的市境西北部地区煮海水为盐。

是为南通古代盐业的开端,亦为淮浙盐见于史籍之始(清嘉庆《两淮盐法志》)。

这些以煮海熬波为业的亡命人是市境北部地区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南通地区古代最早的先民。

南北朝至唐初,市境南部地区已淤沙成岛,有胡豆洲、南布洲、东布洲等岛屿。

许多因犯罪被流放,或因灾难而流亡的人们,来到这些沙洲开辟亭场,以煮盐为业(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这些在史籍上被称为“流人”的人们成为市境南部地区最早的拓荒者。

为监护煮盐,征收盐课,自盛唐开元年间起,中央政府在各煎盐亭场设官管理,是为市境南部地区最早设置的行政官员。

中唐以后,中国北方经济因战乱遭到破坏,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盐铁使第五琦、刘晏先后致力于发展淮南盐业,所产盐色洁白如花如霜如雪,备受当时推崇,号为“吴盐”(《辞源》1988年修订本),影响深远,为文人雅士吟咏所及。

中国历代食盐产地考据

中国历代食盐产地考据

中国历代食盐产地目录中国历代食盐产地 (1)一、先秦时期食盐产地 (2)二、秦汉时期食盐产地 (3)三、魏晋南北朝食盐产地 (3)四、隋代食盐产地 (4)五、唐代食盐产地 (5)六、五代十国食盐产地 (6)七、宋代食盐产地 (6)八、辽代食盐产地 (7)九、西夏食盐产地 (7)十、金代食盐产地 (7)十一、元代食盐产地 (7)十二、明代食盐产地 (8)十三、清代食盐产地 (8)参考文献: (9)中国古代人们食用的盐种有海盐、池盐、井盐、石盐(又称“崖盐”)等。

这些盐种分别产自不同的地方,自然条件各不相同。

古往今来,中国的食盐产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有到无,由少到多;有些消失了,有些淘汰了。

今天,我们来看看引人关注的中国古代食盐产地的分布与变迁。

一、先秦时期食盐产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我国至少已经有了海盐、池盐、井盐、崖盐四个盐种的食盐生产。

其中,崖盐又称“岩盐”、“石盐”,天然生成,直接开采即可。

海盐产地有青州、幽州、吴国、越国、闽越等5处;池盐产地有安邑盐池、羌塘、哈姜盐池、茶卡盐池、凉州青盐池等5处;井盐产地有巫臷国、巴国、蜀国5处;崖盐产地有凉州盐山1处。

先秦时期食盐产地的分布为秦汉以后食盐产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食盐产地秦朝自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6年灭亡,前后存在仅15 年。

有关这一时期的盐产地,史籍上没有记载,具体情况目前无从得知。

汉代盐产地总数为49处。

其中:堂阳、章武、千乘、都昌、寿光、曲成、东牟、完县、昌阳、当利、海曲、计斤、长广、海盐、泉州、海阳、平郭、番禺、高要、广陵20处为海盐产地,占总数的40.82%;安邑、晋阳、三水、弋居、独乐、龟兹、富昌、沃萧、成宜、沃阳、楼烦、朔方、广牧、西县、临羌15处为池盐产地,占总数的30.61%;巫县、临邓、南安、连然、胸忍、青岭、临江、南广、定毒、比苏、姑复、蒲江、南安、万寿14处为井盐产地,占总数的28.57%。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图1吉林尹家窝堡遗址发掘区全景
① 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五:饮食部二十三:盐[M].影印本.:!涼:中华书局,1995:3841. ②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淮S道八海陵监刺土成盐法[M].校^本.:!涼冲华书局,2007:2569. ③ 柳永.宋诗选注:煮海豌叫:1涼:三联书店,2002:4& ④ 周庆云.盐法通志:卷三十三:场产九制IZ].铅印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28(民国十七年). ⑤ 吉成名冲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皿口涼冲国书籍出版社>2013. ⑥ 脱脱宋史卷一百八十三:食货下五[M].校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4469. ⑦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安市尹家窝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7(8):59-69.
2.考古发现 据考古发现,吉林尹家窝堡遗址是一处辽金 时期的制盐遗址。该遗址位于大安市新荒泡(湖 泊)的西南岸,其西侧有面积广大的盐碱地。目 前,考古人员已对该遗址进行了一些试掘,发现 的盐业相关遗存有淋卤坑、灶址、烧火遗迹和人 工堆土遗迹(图1、图2)。在金代,此地隶属于肇 州。根据《金史•食货志》中关于“肇州盐”的 记载以及近现代当地取土制盐的习俗 ,发掘者认 咖遗址为毘制作遗余。结她址紧邻的盐碱 土资源来看,我们也认为该遗址的制盐方法确是 通过刮取盐碱土、淋取浓卤来熬盐,其中淋土法 的相关生产遗迹有淋卤坑和人工堆土遗迹。淋卤 坑由浅坑和深坑两部分组成,整体平面近凸字 形,通长约3米左右。浅坑平面呈长方形,坑壁和 底部涂抹白膏泥防渗,底部白膏泥层上部用圆木 和木板构筑低矮木架,将浅坑内的空间分隔成上 下两部分,北壁中间近底处有一圆形孔洞与深坑
关键词:淋土法;制盐琳;蛛类型;考古发现;倾演变
中图分类号:TS35

回望福盐千年传承

回望福盐千年传承

回望福盐千年传承核心提示: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盐,但从春秋战 国开始的食盐专营制度,使得盐业生产和销售都由政 府指定的专营企业经营,普通老百姓对之没有过多关 注,只知方便从超市或者小卖部买来食用,却对食盐 生产的历史和工艺了解甚少。

今年1月1日起,《盐业 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食盐市场将发生变化。

福 建是海盐产区,长期以来祖祖辈辈食用的都是福建自 产的海盐,改革后会给福建海盐,给我省消费者带来 什么影响?福建海盐又如何走向全国?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奔赴福建的盐场和食盐加工生产经营单位采访。

福建产盐溯至秦代福建人民世代食用的盐都是福建自产的日晒海 盐。

福建海盐,观之晶莹剔透,尝之咸鲜甜甘,小小 颗粒折射福建海盐深厚的历史。

引海为盐,福建海水制盐的历史,上溯可至秦 代。

先秦史著《世本•作篇》中,最早已有“夙沙氏 煮海为盐”的记载。

夙沙氏煮海为盐年代距今五千多 年,夙沙氏亦被称为“盐宗”。

史书记载,福建海水制盐历史可上溯至秦朝;唐 代,福建中南部沿海民间从事煎盐,唐至五代时期,惠安沿海有民户“煎盐”之利。

宋代,煎盐业有较大 发展,煎盐由几个盐户合用一幅盐灶锅,时称盐亭。

那时,惠安境内设有129所盐亭(含今泉港区域),主要利用浅海滩涂地淋卤制盐,凡近海皆可煎制。

至明代,惠安全县有盐埕8598盘丘盘,惠北沿海 盐地已发展到相当数量。

明嘉靖年间,制盐由煎改为 滩晒,在浅海滩涂上用海泥堆垒“丘盘”晒盐,即所 谓“有坎无堤”,工艺变革,但操作工艺生产工具仍 极为简陋。

因没有海堤作为防护,逢大风大潮,“丘盘”艮P 遭冲毁。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惠安县有盐 田386倾。

乾隆元年(1736年),惠安县有盐田36482公亩,盐丘4775丘,泉港区域盐田包含其中。

此后两 百年间,福建沿海盐田盐地都有很大扩展。

海盐文化之乡山腰往事历史推动制盐业的演进。

到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今泉港区域开始大规模围海建造盐田,制盐业 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遭遇 强合风天文大潮,大量田地被海水冲斜,却因此引进 围埕晒盐的方法,没想因祸得福。

《两广盐利疏》版本源流考

《两广盐利疏》版本源流考

存 在 疑 问 ,且 疏 文讹 误较 多 ,语 句不 通 、文 意相
违之处所在多有。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文献 的史料价值 。 最近笔者发现该疏还有另外 l 0 种版
本 ,其 中 7种在 时 间上早 于 这两 个常 见 版 ,且部
明成化 、弘治 以来两广总督韩雍 、叶盛等人创行 的旨在 向两广盐商征收军饷 的 “ 盘盐抽饷”制度
该疏两个常见版本分别收录在 《 明经世文编 》和
《 粤西文载 》之中② ,二者仅个别文字稍异 ,文
中讹误 亦 几 相 同。显 然二 者 同源 ,或 是后 者 源于
补这一缺 感,以进一步增强其史料价值 ,方便学
者 利用 。不 当之 处 ,敬 请方 家指 正 。
前者 。 然而 , 常见版的 《 两广盐利疏 》 , 其作者 、 出现时间以及是否获准实行 、内容是否完整等均
录的版 本 ,该版 本省 略 了从该 疏首 句 至 “ 切 照 两
间 、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者及完整程度等均存在差异。版本
出现时间最早为明嘉靖十四年 ( 1 5 3 5 ) , 之后 的嘉 靖年间还有 4 种 ,明万历 、天启 、崇祯各 1 种, 清康熙 、雍正 、乾隆、嘉庆各 1 种。奏疏名称分 别有 “ 巡抚都御史陈金奏议” 、“ 复旧规以益军饷 疏” 、“ 盐利 ” 、“ 两广盐利疏 ”和 “ 两 广盐议疏” 5 种 。奏疏的作者除 2 种版本未注明外 ,有 3 种
关键 词 : 《 两广盐利疏》 ;1 2 种版本;源流考
中图分 类号 :K 2 0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9 8 6 4( 2 0 1 5) 0 2 - - - 0 0 5 6 —1 1

8---邕州盐法 古已有之

8---邕州盐法  古已有之

邕州盐法古已有之关于邕州的盐法盐制,古籍记载只是片言只语,我们只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觅、梳理、解读,还原邕州盐道的前世今生。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朝廷岁拨本路上供钱,经制钱,盐钞钱及廉州石康盐,成都府锦,付经略司为市马之费,广东产盐多而食盐少,广西产盐少而食盐多。

东盐入西,散往诸州,有一水之便。

这一水之便为:以舟运于廉州石康仓,客贩西盐者,自廉州陆运至郁林州,而后可以舟运。

斤两重于东盐,而商人犹艰之。

自改行官卖,运使姚孝资颐重,实当是任。

乃是十万仓于郁林州,官以牛车自廉州石康仓运盐贮之,庶一水可散运于诸州。

凡诸盐之州,曰静江府、融、宜、邕、宾,横、柳、象,贵、郁林、昭、贺,梧,藤、浔、容州,各以岁额来请”。

宋朝政和五年(1115年)李彦弼作《筑隆兑二州记》(隆兑二州,今河池东兰,古代属邕州辖)碑文记载:“邕州古属化外溪峒,雨滋烟蕉,土壤毛跃。

饶桑麻谷粟之资,毓金银铜铁之宝,夥颤毯布马之货,趋蜜麝盐砂之商。

气候得中,无瘴疠岚疟之淫苦,风声差爽,有途路言语之交通。

厥民以忠义信好相尚,刻竹火书以为要结。

”这段碑文,把古代邕州自然条件、生产、交换、风俗作极为概括的叙述,文中也特别提到了“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壮族聚居区的生活状况。

《南宋盐权》记载,来自交趾的私盐,主要销往广南西路的邕州。

吴儆知邕州时,曾指出当地的情形:“缘本州与钦州、廉州、交州相邻,私盐出没,难以禁止”。

(《竹洲文集》卷二)。

钦州、廉州是广南西路产盐的州郡,交州则属交趾,亦应产盐,所以,会有私盐从这些地区贩运到不产盐的邕州。

绍兴(1131—1162)年间,邕州的官盐曾在官府准许下,夹杂从边境博易场,以物帛交易得来的交趾私盐出售。

清乾隆八年版《南宁府志》(食货志〃盐法)记载:“南宁府六州县,原额大引六百三十道九分,康照二十一年,将富川贺县二邑大引一百九十六道,匀拨宣化县横州各半代销,共大引八百三十三道九分。

原配运广东生盐,二十二年奉都部院吴题准,改食廉州府熟盐,迁年盐院颁布发引纸赴廉配兑三十二年奉盐院沙。

宫廷档案记载的光绪盐法志纂修

宫廷档案记载的光绪盐法志纂修

宫廷档案记载的光绪盐法志纂修回眸清代扬州纂修光绪《两淮盐法志》的这段历程,不仅有益于我们加深了解《重修两淮盐法志》的具体纂修过程,同时对于发扬优良传统文化,稽古振今,推进新时期地方志工作深入开展,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标签:光绪盐法志;清宫扬州御档“食货乃八政之一,而盐又食货之一也。

”《周礼》载掌盐政之官名为“盐人”,春秋战国时设官对食盐征税,汉武帝时实行食盐专卖。

历代政府通过制度、法令、则例等,来管理食盐的生产、转运、销售、征税等一切事务,通称盐法。

盐法上关国课,下裕民生,在古代社会的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两淮”曾是清代最大的盐产区,下辖30个盐场,所产之盐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

两淮盐业一直都是清政府的财政支柱性产业,为国家提供了巨额税收,时称“全国赋税之半来自盐课,而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

“两淮盐赋实居天下诸司之半,良法美意,居在可稽。

惟旧志撰次无体,纪叙未周,不可以训。

”两淮盐法志自明朝起就开始纂修,嘉靖《两淮盐法志》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刊印,由两淮巡盐御史杨选、两淮都转运盐使陈暹修,举人史起蛰、张榘撰。

全书共12卷,约30万字,是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两淮盐法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夫盐法以足国用,而盐志以佐盐法,二者相为表里”。

清政府高度重视两淮盐业,5次组织人员纂修《两淮盐法志》。

清朝的5部《两淮盐法志》记载了当时的盐务状况与盐法政策,是当时政府在两淮地区管理盐务、实施盐政、组织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征税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反映了当时许多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也是后人研究两淮盐业史的重要文献。

扬州作为两淮盐区的总部,自然成为朝廷官修专业志书——盐法志的最佳之地。

据《清宫扬州御档》有关记载,乾隆、嘉庆及光绪三朝盐法志(前两次修志详情未见档案史料记载)都是在扬州完成编修,新编辑的《清宫扬州御档续编》中也有记载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编纂具体情况的奏折。

一、回眸清代扬州数修盐法志清代纂修两淮盐区盐法志的传统从康熙朝开始。

中国2600年盐制演绎寻踪

中国2600年盐制演绎寻踪

中国2600年盐制演绎寻踪上世纪三十年代,自贡盐场抽提卤水的设备。

“开中制”明代四大奇书之一――《金瓶梅》第49回《请巡按屈体求荣遇梵僧现身施药》曾有这样一段情节:蔡太师的侄子蔡一泉,当时已任两淮巡盐之职,巡视东平府。

西门庆得知此事,百计打点,要见东平府御史宋乔年,遂托请蔡御史邀其至府一过。

西门庆大摆排场,清跸传道,大吹大擂,恭迎蔡宋两位巡按进东平府。

“叫海盐戏并杂耍承应”,这场酒席费了千两金银,排场惊人,“当时哄动了东平府,大闹了清河县”。

席罢,西门庆令手下把两张桌席连同金银器皿,已都装在食盒内,共有二十抬。

作者特意将这些金银酒器开了个清单:宋御史的一张大桌席,两坛酒,两牵羊,两封金丝花,两匹红段,一副金台盘,两把银执壶,十个银酒杯,两个银折盂,一双牙箸。

这一份大礼送上,两位巡按大喜过望。

蔡御史既得了实利,又得了盛名。

西门庆晚上的款待,又自是不同,细吹细打,笙箫和鸣,更有娇娘相伴。

蔡御史不胜感激,西门庆一看火候已到,便从容言道:“去岁因舍亲在边上纳过些粮草,坐派了些盐引,正派在贵治扬州支盐。

望乞到那里青目青目,早些支放,就是爱厚。

”蔡御史看了,上面写着:“商人来保、崔本,旧派淮盐三万引,乞到日早掣。

”蔡御史看了笑道:“这个甚么打紧。

……我到扬州,你等径来察院见我,我比别人早掣一个月。

”西门庆道:“老先生下顾,早放十日就勾了。

”这段简短的对话,勾勒出了明朝(小说中言为宋时之事,实写明朝社会)食盐制度的一些真实现象。

纳粮支边,领取盐引、至官府支盐、官府掣盐等,都是当时盐制中常用的专有名词。

西门庆作为提刑官,涉及食盐经营,甚至不惜千金之巨,向负责两淮盐务的“蔡御史”请求早派引盐以求厚利,却是明朝食盐经营实有之现象,这些细节都非常真实。

如果从盐制演变历史来解读这段话,那么小说所描写的现象与明中后期实行的食盐管理制度――开中法极为吻合。

所谓开中法,即由官府招募商人输粮于边疆,以支援边饷,由官府给盐引以偿粮草之值。

历代盐法概述

历代盐法概述

历代盐法概述
贾大泉
【期刊名称】《盐业史研究》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中国盐法,代有变迁,由简而繁,由疏而密,日趋完备。

就食盐的征税和专卖制度建立、形成和完备而言,大致可分为二个时期。

唐代开元以前为食盐征税和专卖制度的建立时期,唐代开元以后为食盐专卖制度的完全确立和日益完备的时期。

赋税是国家形成后的产物,有了国家就必须征收赋税来供养国家的官吏,否则国家就没有存在的经济基础。

在夏、商、周三代,盐与
【总页数】7页(P3-9)
【作者】贾大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3-09
【相关文献】
1.历代盐法源流考 [J], 王铭慎;曹天生
2.历代盐法源流考(续) [J], 王铭慎;曹天生
3.内蒙古自治区历代长城分布概述 [J], 王敏;李志忠
4.历代名方辨证治疗消渴病概述 [J], 何曜
5.概述历代医家对小建中汤的运用 [J], 向玖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文化的发展史

盐文化的发展史

盐文化的发展史在平常做菜的时候,最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那应该是非盐莫属了。

如果没有盐的存在,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就算原本风味在浓厚,恐怕也是食之无味,正是有了盐的存在,各种美食才仿佛有了灵魂一般,盐在保证食物原本风味的同时,还将味道扩大很多倍,使人们吃起来非常有滋味。

而很多口重的人群,更是无“盐”不欢,甚至盐放少了没有味道,连饭都吃不下去。

可见,盐在这广大人群之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人们的饮食永远离不开盐。

盐文化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已经有了超过4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盐的名字叫做“鹽”,意思是在器皿中煮卤。

有时候我也在想,一种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当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也侧面反映了,在中国古代的人民,就已经对盐有了依赖,跟我一起看看盐文化的发展史吧。

远古时期,夙沙氏造盐中国的盐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盐的发明还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传说黄帝手下有一位叫做夙沙氏的诸侯,这位夙沙氏通过煮海水,发明出了盐这种调味品。

由于设备太过简陋,提炼出的多是粗盐,颜色也有青、黄、白、黑、紫五样。

在《说文》中曾有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

《正字通》中也有对盐的名字的记载: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这段描述的就是夙沙氏造盐的历史,而他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因为是第一个发明出盐的人,被后代尊称“盐宗”,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供奉盐宗的庙宇。

殷商周时期,成立了专门“盐法”盐文化发展到了商周时期,由于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而且由于技术的缺失,造盐的过程十分浪费原料,因此在这一时期,盐的十分贵重的东西,寻常百姓可能根本吃不起,而成为了上流贵族的专属享受。

《周禮·天官·鹽人》中有记载: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賔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

记录的是在周朝,帝王就成立了专门掌管盐的部门,掌管盐的人就叫做“盐人”。

皇宫的盐都归盐人掌管,统一调配,各种盐的用处都不一样,祭祀的时候要用“苦盐”或者“散盐”,接待客人要用“形盐”,皇帝用膳要用“饴盐”。

长宁风物(45)长宁盐业史考(三)邹永前

长宁风物(45)长宁盐业史考(三)邹永前

长宁风物(45)长宁盐业史考(三)邹永前长宁盐业史考(三)有宋,监、军建制皆因为“盐”长宁县双河盐业辉煌的时期是宋代,当然,史证丰富的时期也是这一时期。

有宋,在今长宁县境域所建的第一个建置单位是淯井监。

《舆地纪胜》卷166 “国朝初置淯井监,属泸州。

”宋平定蜀中在乾德三年(965),宋在长宁设淯井监也应在此间。

监是个什么样的行政机构呢?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

府、州、军、监以上的大区称“路”,如四川初为西川路和峡西路,后宋真宗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4路。

但因路一级的军、政、财、监四权分散,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因而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员始终没有正式形成三级制。

古代作为行政体制的府、州我们十分熟悉。

军、监则相对陌生。

军、监都是两宋的行政区划中出现的新单位。

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

在宋代,军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监,也始于唐,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在宋代也演变成了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同时,宋代的军、监有两类:领县的或不领县的。

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隶于路,实际地位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隶于府或州。

所以,宋代县级以上、路级以下的区划单位有府、州、军、监四类,县一级的区划单位有县、军、监三类。

搞清楚了这一问题,我们也才好理解淯井监,及后来的长宁军是怎么回事,与盐政管理又是一种什么关系。

宋定四川,即设淯井监。

为什么?因为盐。

宋初井盐政策有三个特点:“一是大口大井由官府设监,直接经营;大口小井,或役民‘煎输’盐课,或募人包纳课利……。

二是官井与民井盐的销售,均不得越界;川外之盐亦不得入蜀。

三是盐务由漕司掌管。

”(《中国盐业史·古代篇》第349页)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到,淯井属大井,因其是大井,故宋朝廷设监管之。

关于这一点,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长宁军·风俗形胜中表述十分清楚,当时的长宁境域设监是因为“以盐官置监”。

3盐业法律的变迁

3盐业法律的变迁

3盐业法律的变迁教学目的:了解盐业法律的变化内容以及原因教学手段:讲座与研讨教学内容:一、立法目的的变化立法目的的变化:从盐法边计相辅而行到弃边政而专事财政搜刮明代的盐政立法基本上是承袭宋元旧制,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在明弘治以前,盐法和边计紧紧相连,盐政立法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国家对盐业的控制,通过输粮、输米或纳粮米及其他军用物资领取盐引到盐场支盐经销的方式,来解决边疆驻军的吃、穿、用,从而巩固边防。

这种盐政边政相结合的政策就是明代创立的“开中制度”。

开中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由山西行省针对军屯和税粮不足供给边地驻军需要时提出的:“大同粮储,自陵县(今山东陵县)远至太和岭(在今山西马邑),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

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

如此则转运省费而边储充。

”〔2〕同年九月,又召募商人往洛阳、开封、怀庆(沁阳)、西安、凤翔和临汾等地输粮而与之盐。

如输粮至洛阳一石五斗、开封及陈桥仓二石五斗、西安一石三斗者,并给淮浙盐一引;输米西安、凤翔二府二石,河南、平阳、怀庆三府二石五斗,蒲、解、陕三州三石者,并给解盐一引。

〔3〕洪武四年二月,又定淮浙山东中盐例:“商人输米临濠、开封、陈桥、襄阳、安陆、荆州、归州、大同、太原、孟津、北平、河南府、陈州、北通州诸仓,计道里远近,自五石至一石有差。

先后增减,则例不一”。

〔4 〕洪武四年五月双从中书省言,募商于延安、庆阳、平凉、宁夏临洮。

巩昌纳米七斗、兰县四斗、灵州六斗并于灵州给盐一引。

巩昌、临洮、兰县纳米一石五斗、漳县一石八斗、西和二石并于漳倒、西和给盐一引。

〔5〕从上可以看出,开中始于山西,继行于陕西、甘肃地边地,都是为北方和西北的边防服务的,纳粮济边是其目的。

后开中又推行于内地的一些军事重镇。

永乐即位,因燕都粮乏,曾专门集中在北京诸卫开中,“每引米淮浙三斗,河东二斗,四川一斗五升,听大小官员军民人等皆中,不拘次支给”,〔6〕“惟云南金齿卫、楚雄府、四川盐井卫、陕西甘州卫,开中如故,余悉罢之。

东台掌故8-----东台盐业两千年

东台掌故8-----东台盐业两千年

以下文字录自《东台掌故》,东台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中华书局出版。

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参考,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东台盐业两千年东台地滨黄海,自古盛产盐,历史上曾是全国的重产盐区之一,也曾因老政区内的“淮南中十场”而闻名天下。

据《史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吴王刘濞在封国(古扬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海煮海水为盐”(《史记·吴王刘濞列传》)以增加财源,扩张势力。

从此,开创了东台境内盐业生产的历史。

当时,由于西溪以东尚是海水滔滔的大海,所以境内盐区还在西溪以西一带。

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财经政策方面采纳桑弘羊等人的建议,实行国家垄断铸钱,盐铁官营。

在盐铁产制旺地设置盐铁官署,并没收私人煮盐铸铁器具,将盐铁产运销之权统一收归朝廷。

其时,在今盐城设盐渎县,专管产盐。

元狩四年(前119年)为解决国家财政急难,汉武帝招募民众煮盐。

《史记·平淮书》载,“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又称煎盐),官与牢盆(牢,粮食;盆,煮盐器具)”。

也就是说,官府提供煮盐器具,雇工煮盐,发给费用。

当时盐民煎盐纳官进行的是具有服劳役性的劳动,其地位低下,向来被视为“土民”、“贱民”。

尽管如此,煎盐还是开始成为一种正式职业。

汉时的产盐方式是直接煎炼海水结晶为盐。

煎具使用盘又称盘铁,一副盘铁由四角组成,每角又分多块,厚10~13厘米,每块重50余公斤,合则500余公斤,分户保管,彼此牵制,官方监督,以防私煎。

使用时拼成一盘,直径3米多,周围边高0.4米,用铁栓合成,底平如盂,缝隙经卤汁结塞不漏。

盘铁下为用土垡砌成的圆灶(即盐灶),四周设灶门七八眼用以烧草。

一灶配盘铁一副,有盐民数家,轮流共煎,亦称团煎、团煮,灶民之称亦始此。

盐灶周围弶芦芭障用以挡风,露天操作,遇雨即停煎。

一般在暑天或旱季举火,燃热盘铁,盐民们往灼热的盘铁上泼海水取盐。

烧一昼夜谓之一伏火,可煎六盘,每盘200公斤左右。

由于盘铁厚而大,难以烧灼,因此,每举火一次,通常连续生产半个月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
《 元史 ・ 食货志》 两淮之盐 , : 至元十三年 , 命
提 举 马里 、 张依 宋 旧例 办课 , 引 重三 百斤 , 范 每 其 价 为 中统 钞八 两 。十 四 年 , 立两 淮都 转 运 使 司 , 每 引 始改 为 四百 斤 。 十六 年 , 额办 五 十八 万 七千 六百 二 十三 引 。 十八 年 , 为 八十 万 引 。 十六 年 , 一 增 二 减
七年之间, 累增 为一 百五 十贯 。
《 古今鹾略》 :国家盐课大小引 目二百二十余
万斛 , 仓 银百 万有 奇 , 镇 银三 十万 有奇 , 太 各 闽广 二省 课 额无 多 , 池二 盐 捞 办亦 易 。长芦 、 井 山东 价 廉, 课充 惟 淮盐 居天 下 之半 , 次之 , 皆艰 于征 浙 而
言: 天历二年 , 以盐赋十分之一折银纳之 , 尝 凡得 钞二千余锭。 今请以银易官币 , 钞本给宿卫士。 从
之。
( ) 明
不许收买余盐 , 该劝借赈济米麦亦照例上纳。 《 嘉靖盐法志》 《 : 禹贡》 , 称 扬州之域 , 厥土惟
涂 泥 , 田惟 下 下 , 赋下 上 上 , 而盐 课 之人 , 厥 厥 错 乃 上 给 陵庙 之 祭祖 , 藩府 之 膳 羞 , 官有 司饩 于公 者 百 之 鼎 食 , 则货 之商 贾 , 于畿 赤 九 郡 暨河 之南 、 下 均
《 明史 ・ 食货志》 太祖初起 , : 即立盐法置局 , 设官令商人败鬻 , 二十取一 , 以资军饷 , 继而倍征
之 , 胡深 言 , 用 复初 制 。丙 午 岁始 置两 淮 官 。
《 续文献通考》凡天下办盐去处 , : 每岁盐课各
有 定 额 ,年 终 各该 运 司并盐 课提 举 司将 周 岁 办过
( 王铭慎撰 曹天生整理: 清) 历代 盐法源流考 ( 续) 《 明实录》 嘉靖六年 , : 议准以后开中 , 两淮盐
课 价 银 每引 以六 钱 为例 , 不许 任 意 增添 。
・ 7・ 3
若多余盐 , 照旧一分一斛割没 。 《 明史 ・ 食货志》 隆庆 四年 , : 御史李学诗议罢 官买余盐 , 报可 。 《 古今鹾略》 隆庆二年 , : 议决河盐引价 , 著引
维普资讯

3 6・
《 盐业史研 究》 0 2 20 年第 2期
历 代 盐 法 源 流 考 ( 续)
( 王铭慎撰 清) 曹天 生整理
( ) 元
府户科 , 出立案附卷作数 , 领 及查照缴到通关 内,
该 办盐 课 比对 原 额有 亏 , 照数 追 理 。
《 元史 ・ 食货志》 太宗庚寅年始行盐法 , : 每盐

引 重 四百斤 , 价一 十两 。 其 世祖 中统二 年 减银 为
《 古今鹾略》 洪武法制之成 , : 岁赋之 目有五 ,
日食 盐 之 赋 。
七 两 。 至元 十三 年 , 取宋 而 南之 盐所 人 尤广 , 既 每 引改 为 中统钞 九 贯 。 十六 年增 为 五 十万 贯 。 贞 二 元 丙 申每 引又增 为 六 十五 贯 ,至大 己酉至 延事 乙卯 占
赈米麦 , 仍照支盐分数上纳。 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已办未完者 , 严限追补完足 , 给与各年应支 , 各商
《 史 ・ 祖纪 》 元 世 :至 元 二十 六年 八 月 ,诏 两 淮 、 浙 都转 运使 司诸人 , 得 沮办 盐课 。 两 毋 《 元史 ・ 文宗 纪》 :至 顺 二年 二 月 ,中书省 臣
《 古今鹾略》 淮盐课二百万 , : 可当漕运米值全
数 ,次 浙 , 次长 芦 ,次福 ,次河 东 , 其数 与淮 相 总
当。
十五万引。三十年 , 以襄 阳民改食扬州盐 , 又增八 千二百引。大德四年 , 谕两淮盐运司设关防之法 ,
凡 盐商 经批 验 所发 卖者 , 官收 批 引牙 钱 , 不经 所 其 批 验所 者 , 本仓 就 收之 。 年 , 八 以灶 户艰 辛 , 官究 遣
《 古今鹾略》 景泰元年 , : 奏准近场卤丁 , 令于
盐 场 煎 办盐 课 , 乡灶 户 离 场三 十 里之 外者 , 丁 水 每
议, 停煎五万余引。天历二年 , 额办正余盐九十五
万七 千 五 十 引 ,计 中统 钞 二 百八 十 五万 二 百二 十 五锭 。 隶 之场 凡二 十有 九 , 工本 钞亦 自四两递 所 其
为 三等 , 拨见 引 。 分 淮南 定 银 九钱 , 北定 银 八 钱 , 淮 分拨 起 纸 。关 引淮 南八 钱 , 北七 钱 , 拨 到 司勘 淮 分 合, 淮南 七 钱 , 北 六钱 。 淮
《 古今鹾略》嘉靖十五年 , : 议准两淮 正余引盐 照 l五百五十斤为一包 , 1 3 内余盐二百六十五斤 , 每
二 百 斤 淮南 原定 价银 六 钱 五分 , 六 十五 斤 , 银 又 该 二 钱 一分 零 , 共银 八 钱 [ 整理 者按 : 原稿 如 此 , 据 根
江之西 、 湘之湖 , 上下数千里 , 而正余之输佐边费 者, 岁且百二十万余 , 东南诸赋, 视盐课才十六七
耳 , 涂 泥下 下 者上 上 矣 , 乃 古称 扬 一益 二 有 自哉 。
盐课 出给印信 , 通关具本人递 , 奏缴本部委官于内
维普资讯
增 至十 两云 。
岁 出米六石 , 或折收货物 , 置仓库收贮 , 委官专掌 , 按 季 查算 。 《 续文献通考》 景泰三年 , : 令两淮运 司各场灶
户, 有将该征粮草不分起运存 留, 愿折纳余盐者 , 每正粮米麦豆五斗 , 草五包束 , 各折征盐一小引。 《 续文献通考》 宏治二年 , : 令两淮运 司守支客 商, 自成化 十五年 以前无盐支给者 , 许收买灶 丁余 盐以补宫 引 , 免其劝借米麦。其成化十六年 以后 , 正 德 二十 年 以前 , 正支 不 敷 者 , 亦许 买 补 , 该劝 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