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番鸭坏死性肝炎的诊治

合集下载

番鸭得了呼肠孤病毒病怎么办?.doc

番鸭得了呼肠孤病毒病怎么办?.doc

番鸭得了呼肠孤病毒病怎么办?概述:番鸭是一种肉质厚嫩、饲养价值较高的肉用水禽,有白色、黑色和花色番鸭.由于番鸭容易感染呼肠孤病毒病,一些养户常感觉到很难饲养。

那么,番鸭得了呼肠孤病毒病怎么办?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发病特点有哪些?番鸭常见病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番鸭得了呼肠孤病毒病怎么办?1、发病鸭隔离治疗。

可使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药物防治细菌病的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保肝护脾的药物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来改善病情。

2、对病鸭做好管理,对行走困难的发病鸭加强护理,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给食。

3、对于没有治疗的病鸭,应及时淘汰。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发病特点有哪些?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绝大部分发生于纯种番鸭,但也有在半番鸭中发生的报道。

本病多见于10~20日龄的番鸭,发病率通常为30%~90%,最高可达100%,死亡率为60%~95%,严重的会出现全群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较少见。

番鸭常见病有哪些?1.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又叫雏番鸭坏死性肝炎、“花肝”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雏番鸭烈性、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出壳后8~40日龄易发,发病率、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主要发生于纯种番鸭,病程一般为1~7d。

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

雏番鸭出壳后数日龄至3周龄易感,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

3.鸭病毒性肝炎病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分DHVI、Ⅱ、Ⅲ,共3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最常见的为DHVI型。

传播快死亡率高,大多3~5日龄发病,3周龄以上番鸭很少发病。

4.番鸭鸭疫里氏杆菌病又叫鸭疫巴氏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病,主要侵害10~45日龄的雏鸭和雏鹅。

该病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与预防措施分析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与预防措施分析

性病 ,如 果感 染 发病 ,1 ~2 d 内雏 鸭 的发 病率 就 会 达: N5 o % 以上 ,
4~ 7 2 h 之 内共 8 羽死 亡 ,死 亡原 因与接 诊雏 鸭 病理 相 同 ,通 过试 死 亡率 也会 达N 5 o % 以上 。所 以本 文针对 雏 鸭病 毒性 肝炎 的发 病规 2
以我 们要 给 出预 防措 施解决 病 因 。 1 发病 规律 群 每天 进行 一次 消 毒 。其次 ,给 雏 鸭注射 高 免血 清每 羽0 . 5 m l ,对
发 病 的雏 鸭 可以 每天 l m l 的注射 。在对 雏 鸭 的水 和饲 料上 加入 复合 维 生素 和 消炎 药 ,控 制 病菌 的发 展 ,增 强雏 鸭 的抗 体 。再 者 ,对 鸭 病毒 性 肝 炎主 要 发生 于 雏 鸭 ,对成 年 的 鸭并 没 有很 大 的影 响 ,而 3 ~2 5 d 的雏 鸭 最 容 易 发 生 此病 ,并 且 发病 率 高 达 1 0 0 %。 雏 鸭进 行辅 助治疗 ,中 西结 合对 鸭群 进 行抗 病 治疗 。将 感 染 的鸭 雏 鸭 因不 同年 龄 死 亡 也会 存 在 很 大 的差 别 , 1 周 龄 的致 死 率达 到 群 不论 病 的轻 重 都应 该 在水 和饲 料 中添 加抗 病 药 物 ,曾强 鸭 群 的
律 、症 状 、 诊断 、 治疗 等 问题 进 行探 索 和研 究 ,并 提 出相 应 的解 验确 认亚 病毒 性肝 炎 。 决 方案 和预 防措 施 。
关键 词 :雏 鸭 ,病毒 性肝 炎 ;预 防措施
4 治疗
雏 鸭病 变后 我 们要 采 取 紧急 治疗 的方法 ,控制 疾 病 的传 播 ,
9 5 %,2 到3 岁 的致 死 率 达 N5 o % ,4 N5 周 龄几 乎 不会 死 亡 。一 般 免 疫力 和抵 抗 力 ,加 快 发病 鸭群 恢 复健 康 。 同时对 感 染病 毒 较重

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用 3 d 。
羽 ,0 日龄 时 出现 减 食 和零 星死 亡 , 主 即配 庆 大 霉 素 、 速 1 畜 肝 治 饮 水 治疗 , 药 后 病 情 未 见 明 显 好 转 , 亡 逐 日增 多 。发 用 死
病 3d, 亡 1 0羽 。 死 0
2 临 床 症 状
病 雏 精 神沉 郁 , 立 、 眼 缩 颈 , 欲 减 退 , 度 腹 泻 , 呆 闭 食 轻 粪
如下 :
1 发病情况
2 0 年 5月 , 江 省 海 宁 市 某 养 殖 户 引 进 番 鸭 1 8 0 08 浙 0
5 治 疗 措 施
5 1 卫 生 消 毒 : 舍 、 具 、 境 等 用 百 毒 杀 ( :0 ) 底 . 鸭 用 环 130 彻 消毒 , 次 / , 用 3d 1 d连 。 5. 特 异 治 疗 : 鸭 病 毒 性 肝 炎 精 制 卵 黄 抗 体 肌 注 , 2 用 1ml , / 同时 使 用 新 必 妥 饮 水 , 50羽 用 1瓶 , 次 / , 羽 每 0 1 d连
方 3 独 活 3 、 寄生 4 、 仲 3 、 膝 3 、 艽 : 0g桑 5g 杜 0g 牛 0g秦
素 , 脉注 射 1 %葡 萄 糖 酸 钙 10m , / 静 0 5 l2次 d静脉 注射 , 度 速 应 缓 慢 , 物 不 得 漏 人 皮 下 。 同时 用 维 生 素 B3 l 药 Om 和维 生 素 B2 . g混合 肌 肉注 射 , l0 5m 2次 /。 在 注 射 葡 萄 糖 酸 钙 后 d
经 以 上 治疗 3d , 情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d 全 群 恢 复 后 病 5 后
健康。
驴 , , , 驴 驴 驴
驴 ,
— 驴 驴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近年来,沙县郑湖乡的水禽养殖业发展较快,郑湖乡庆洋村是沙县蛋鸭养殖基地,存栏量达8万多只,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重要途径,随着鸭产业的发展,鸭疫病也随之增加,混合感染趋向严重,影响了水禽养殖业的发展,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雏鸭病毒性肝炎便是养鸭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高致死性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鸭业。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基层鸭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鸭肝炎病毒最容易感染1日~21日龄的雏鸭,1周龄以下的雏鸭的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95%,2周~3周龄雏鸭的死亡率为20%~50%,大龄鸭也能感染,但发病率较低,成为病毒携带者。

雏鸭病毒性肝炎全年都会发生,发病率最高的是春季和冬季。

病鸭是主要传染源,排泄的粪便污染鸭舍、场地、饲料和饮用水,雏鸭采食受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和接触受污染的场地后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

饲养人员、交通工具、和老鼠等经过被污染的场地后向鸭场各个地方传播和扩散病毒。

二、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1天~2天,雏鸭大多为突然发病,很快波及鸭群,且出现多种不同的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多数病鸭精神萎靡、缩颈、扎堆、毛松翅垂,眼半闭呈昏睡,有的呆立或行动不稳,食欲减少或废绝。

发病12h~ 24h即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患鸭全身抽搐、运动失调、有的病鸭在地上翻滚、旋转,死前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出现神经症状后的病雏十几分钟或数小时后即死亡。

死亡雏鸭出现角弓反张姿态为本病的典型症状,具有诊断意义。

三、剖检病变眼观病变主要见于肝脏,剖检可见肝脏肿大1倍~2倍,质地柔软、脆弱,外观色暗或发黄,呈黄色或土黄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呈长卵圆形,内充满墨绿色或茶色的胆汁,脾脏肿大,充血或出血,肾脏充血肿胀呈暗紫色,心肌柔软、色淡,外观如煮肉样,有神经症状的雏鸭脑充血及软化。

雏鸭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防治

22 2022年第7期农技推广·畜禽养殖雏鸭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防治膜炎,肝脏上有针尖大的坏死灶,呈灰黄色,肠黏膜出现水肿并有点状出血。

3.雏鸭传染性浆膜炎 14~21日龄的雏鸭易发传染性浆膜炎。

病鸭头颈发抖,运动失调,昏睡,眼、鼻分泌物多,拉稀呈绿色,脑血管充血,脾肿胀呈斑驳状,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和纤维素性肝周炎。

4.鸭瘟 各种日龄的鸭都感染发病,但21日龄内的发病雏鸭很少发生死亡,病鸭食管、眼睑黏膜和泄殖腔有假膜与出血性溃疡。

五、预防措施1.饲养管理 不从发病鸭场、孵化场购买雏鸭。

做好病死鸭无害化处理。

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确保饲养场区卫生干净,在孵化、育雏、育成、肥育栏舍门前设置消毒池,定期清洗、消毒饲养用具。

采取封闭饲养,对35日龄内的雏鸭,供给适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2.增强免疫 ①雏鸭免疫。

对没有母源抗体雏鸭在1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Ⅰ型弱毒疫苗0.5毫升,对有母源抗体雏鸭适宜在9~15日龄接种疫苗。

②种鸭免疫。

母鸭开产前间隔15日注射2次鸭病毒性肝炎Ⅰ型弱毒疫苗。

六、治疗措施1.对发病雏鸭进行隔离并消毒 雏鸭群发病后立即隔离病鸭,防止疫情扩散。

使用0.1%过氧乙酸溶液对发病鸭舍进行喷雾消毒,1天2次,使用1%聚维酮碘溶液对发病鸭群进行带鸭消毒,1天2次,连续15天。

雏鸭群发病后立即隔离病鸭,防止疫情扩散。

2.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 每只发病雏鸭肌内注射抗鸭病毒性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并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3.使用感康多肽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 使用感康多肽每套注射1500羽雏鸭,注射1次;或者利用饮水饲喂感康多肽,每套700羽雏鸭集中2~3小时饮完,1天1次,连用2天。

衡南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421131) 曾湘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421001) 廖晓君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于感染鸭肝炎病毒并以肝脏呈现斑点出血性炎症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摘要介绍了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3周龄以下)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程短促、神经症状、肝脏肿大出血,现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笔者曾诊断一例,将其诊治过程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2007年11月2日,丰县王沟镇个体肉鸭养殖户蒋某饲养的2 000只樱桃谷肉鸭于18日龄时突然发病,先是个别鸭突然发病死亡,随后发病数和死亡数急剧增加,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 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随后短时间内出现神经症状,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角弓反张,最后衰竭死亡(图1)。

有的病鸭看不出任何症状即突然倒地死亡。

图13 剖检变化肝脏肿大,有点状出血,颜色变淡,表面斑驳(图2)。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有的脾脏肿大,部分肾脏出血和肿胀,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图3)。

4 实验室诊断4.1 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鸭肝、脾、肾压片,进行染色和镜检,未发现致病菌。

4.2 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肝、脾、肾等组织,接种于普通培养基,未发现致病菌。

4.3 免疫荧光试验在无菌条件下取肝脏病料制成组织切片,经固定之后,滴加抗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结果为阳性反应。

图2图35 防治措施隔离病鸭,病情重的病鸭立即扑杀,全场立即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液;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类药物,防止混合感染;加强饲料管理,搞好鸭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禁止闲杂人员出入鸭舍。

6 小结与讨论根据鸭群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该鸭群所患的传染病为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的特征症状为眼半闭、喜卧、死前有痉挛角弓反张的神经症状。

特征性病变为肝脏肿大、出血。

该病对3周龄以下雏鸭敏感,发病率、致死率均高,平时要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预防接种可用鸭肝炎弱毒苗肌肉注射2~3日龄雏鸭,保护率可达80%以上。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技术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技术
脾脏和肾脏也常有充血。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根据雏鸭的临床症状和解剖变 化,可以初步诊断该病。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包 括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染色、 PCR等。
与其他鸭病的鉴别诊断包括: 鸭瘟、鸭霍乱、鸭副伤寒等。
04
治疗与预防措施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预防交叉感染,控制疾病传播。
疾病通常通过接触感染或经卵垂直传 播,在集约化养鸭场中易引起流行。
02
疾病病因与病理
病因分析
01
02
03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该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 ,是导致雏鸭病毒性肝炎 的主要病原。
鸭舍环境
鸭舍环境卫生差、消毒不 彻底等因素可促进雏鸭病 毒性肝炎的发生。
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营养 不足等饲养管理不当也是 发病原因之一。
03
疾病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
雏鸭感染后,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无光 泽,两翅下垂,常呆立不动。
随着病情发展,病雏鸭出现运动失调,腹部着地,左右摇摆,频频用嘴在地上喙 食,最后衰竭死亡。
解剖变化
对病死雏鸭进行解剖,可见肝脏肿大、充血、质地变脆,表面有出血斑点。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囊壁出血。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病 毒性疾病,对雏鸭的生存和生长
发育构成严重威胁。
诊断技术对于准确识别和防治雏 鸭病毒性肝炎至关重要,应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且治疗效 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
的治疗方法。
研究展望
01
02
03
04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鸭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下的雏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现将其中一起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2005年1月,惠水县和平镇爬头寨养鸭专业户张某饲养的23日龄5000只樱桃谷肉鸭发病,当天死亡103只,到第6天共死亡l750只。

在饲料中混饲磺胺二甲嘧啶粉,没有治疗效果。

2临床症状鸭子突然发病,病程短。

病鸭精神萎靡,眼睛半闭,食欲废绝,嗜睡,行动呆滞;有的病鸭出现运动失调,两脚痉挛,排出白色或绿色稀粪,最后衰竭死亡。

3剖检弯化主要病变在肝脏,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变脆,外观呈土黄色或淡红色,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充满绿色胆汁;肾脏肿胀充血;脾脏有的肿大呈花斑状。

4实验室诊断免疫荧光试验:取病死肉鸭的肝脏涂片,固定后滴加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发现在肝细胞浆内有颗粒状的荧光,证明病死肉鸭的肝脏细胞内有鸭肝炎病毒存在。

5防治(1)用高免血清治疗,每只鸭肌注0.5ml。

(2)病鸭隔离,每天用百毒杀消毒鸭舍、用具、场地及周围环境等,每天3次,连用5天。

(3)用成都生产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鸭注射1ml。

通过上述防治措施,第二天鸭停止死
亡,一周后,鸭群恢复健康。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要点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要点
(2)、此外,可用无致病力的病毒株制成疫苗(弱毒苗),直接免疫刚孵出的雏鸭。
(3)、鸭病毒性肝炎防制的重点是雏鸭群,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
2、治疗方法
(1)、一旦暴发本病,立即给每只发病雏鸭紧急注射1~1.5ml雏鸭病毒性肝炎精制高免蛋黄抗体, 一般在注射抗体24h后即可控制死亡。
3、本病的死亡率因日龄而有所不同,7日龄以内雏鸭死亡率可达100%,8~20日龄的雏鸭死亡率在 60%,30日龄以上的鸭患病后基本不会死亡或死亡很少。
三、剖检诊断要点:
1、本病特征性病变是肝脏肿大,为正常的1~2倍,质地柔软且脆弱,色泽发黄或呈斑纹状,表面散 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10日龄以内的患病雏鸭肝脏多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日龄以上的 患病雏鸭肝脏多呈灰红色或土红色。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要点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为肝 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一、流行特点:
1、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春冬季节,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的雏鸭。 2、雏鸭发病呈急性暴发流行,发病迅速,具有高传染性和死亡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雏鸭日龄有 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发病鸭肝脏肿大,有大量密集的圆点状出 血斑点
发病鸭肝脏明显肿大、色变黄、呈块状出血
发病鸭肝脏肿大,色变黄,表面有大量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发病鸭肾脏肿大、充血、出血
2、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可看到斑纹。多数病鸭的肾脏发生充血和肿胀,胆囊扩张、充满胆汁,个 别患病雏鸭的胰腺肿大。
四、防制:
1、预防措施
(1)、在流行鸭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可以用活疫苗免疫产蛋母鸭。方法是在每只鸭开产前2~4周, 肌内注射0.5mL未经稀释的胚液,这样母鸭所产的蛋中即含有多量母源抗体,孵出的雏鸭可获得被 动免疫,能够抵抗感染,免疫力能维持3周。这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预防方法。

一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一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4532023粪,严重者会导致死亡[7],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肝脏肿大且质地变脆,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坏死点,脾脏和腺胃肿大出血等[8]。

此外,无论是健康家禽还是患病家禽其体内均有可能分离到腺病毒,表明该病毒可以在家禽体内广泛且长期存在,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2)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对FAdV-4病毒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用于预防FAdV-4的疫苗也不断被研制出来,包括灭活苗、弱毒苗等传统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4,9],对阻断FAdV-4的传播具有一定效果,为该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治疗上,有条件的可在发病初期对患鸡注射FAdV-4特异性卵黄抗体,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控制病情蔓延。

参考文献:[1]魏凤,张文通,苗立中,等.一株鸡源禽腺病毒4型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62(8):88-91,153.[2]程龙飞,孙卫东,刘友生.音视频解说常见鸡病诊断与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3]SAIF Y M.禽病学[M].12版.苏敬良,高福,索勋,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薛晓岩,张振兴,季佳,等.禽腺病毒4型的研究现状[J].动物医学进展,2022,43(4):102-106.[5]吕忠蕾.东北地区禽腺病毒4型的诊断与防控[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10):113-114.[6]Grgic H,Philippe C,Ojkic D,et al.Study of vertical trans鄄mission of fowl adenoviruses.Can J Vet Res.2006,70(3): 230-233.[7]魏燕鸣,龚文孝,杨影,等.鸡源禽腺病毒的LMH细胞传代及细胞传代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0,39(2):95-101.[8]栾勇娇,谢芝勋,王盛,等.血清4型禽腺病毒广西分离株GX2019-010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 2020,47(12):3793-3804.[9]刘延珂.引起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禽腺病毒4型中国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的研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8.一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谢颖仙游县畜牧兽医局福建仙游351200摘要该文介绍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过程。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技术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技术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技术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DVH)简称鸭肝炎,是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1950年,LevinePP和FabricantJ在美国首先报道了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1954年,Asplin报道鸭病毒性肝炎在英国暴发流行。

随后,加拿大、西德、意大利、印度、法国、匈牙利、日本等国均有报道。

1963年首次报道在我国的上海地区某些鸭场也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HV-Ⅰ型。

而DHV-Ⅱ型和DHV-Ⅲ型病毒分别于1965年发现于英国诺福克和1969年发现于美国长岛,DHV-Ⅱ型至今尚无其他国家的报道。

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了DHV-Ⅰ型的变异情况,Barnhardt株是在美国一个农场分离到的一个明显的血清学变异株,与DHV-Ⅰ型在中和试验中呈部分交叉反应。

在福州地区发现不能被标准DHV-Ⅰ型疫苗保护的鸭肝炎。

苏敬良等从疑似鸭肝炎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到1株与Ⅰ型、Ⅲ型鸭肝炎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免疫反应的小RNA 病毒,暂时将其病毒称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在该病的诊断上,依据其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和病毒定型必须依赖进一步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

目前,应用于DHV的血清学诊断主要有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等,下面就近年来的诊断方法做简要概述。

1临床诊断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潜伏期短,常突然发病,感染雏鸭首先表现为跟不上群,此后短时间内就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

病鸭身体侧卧、两腿痉挛后踢,头向后背,呈角弓反张样。

雏鸭在出现症状后1h左右就发生死亡。

剖检特征性病变主要在肝脏,常表现为肝脏肿大、质脆,外观淡红、土黄或斑驳状,表面有弥漫性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常呈褐色或淡茶色;脾脏和肾脏也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表面有出血点或呈斑驳状;心肌常呈淡灰色,质软有淤血,似开水煮样;此外,部分病例还可见喉、气管、支气管等有轻度卡他性炎症及脑充血、出血等现象[5]。

雏番鸭花肝病的防治措施

雏番鸭花肝病的防治措施

2023-11-05CATALOGUE 目录•疾病概述•病因与病理生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措施•案例分析与应用01疾病概述雏番鸭花肝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雏番鸭。

疾病定义患病雏番鸭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肝脏病变等症状。

症状描述疾病定义与症状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养鸭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分布情况传播途径易感群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饲养工具等传播。

主要影响雏番鸭,成年鸭也可能感染,但通常不表现出症状。

03疾病分布与流行病学0201患病雏番鸭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体重减轻,出栏时间延长。

生长受阻由于生长受阻,生产性能下降,导致产蛋量减少,孵化率降低。

生产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导致治疗成本增加。

治疗成本疾病对鸭生长和生产的影响02病因与病理生理雏番鸭花肝病可能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饲料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鸭群。

病因分析病毒感染鸭舍通风不良、湿度高、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雏番鸭花肝病的发生。

饲养环境不良如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能导致雏番鸭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病毒。

饲养管理不当肝脏损伤雏番鸭花肝病会导致肝脏肿大、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这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力下降。

病毒繁殖病毒在肝脏中繁殖,会破坏肝细胞,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并可能导致全身感染和死亡。

病理生理机制免疫系统受损雏番鸭花肝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鸭子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免疫应答雏番鸭花肝病的发生与鸭子的免疫应答有关,如果鸭子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毒,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03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理学检查通过剖检病变部位,观察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确诊。

观察临床症状雏番鸭花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杂乱、体重减轻等,可根据这些症状初步诊断。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文章摘要: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

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抗原性互不相关的血清型。

我国自1958年在上海发现本病至1996年前后,各地暴发与流行的鸭肝炎病原均属于标准DHV-I型,其疫情可以被标准DHV-I型疫苗及抗体良好控制。

1996年福建林世棠报道在福州地区发现不能被标准DHV-I型疫苗保护的鸭肝炎,1997年3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大面积暴发典型DVH,在使用传统标准DHV-I型弱毒疫苗及其蛋黄抗体防制时,控制结果出现多样性。

部分疫情可以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部分疫情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不力,往往需要重复注射抗体1~2次,免疫保护率在75%左右;部分疫情用标准DHV-I型高免蛋黄抗体控制的效果很差,发病死亡率在80%~90%,但使用本地分离强毒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高免血清则可控制。

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正在大面积流行DHV-I型鸭肝炎,其部分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强,其抗原性发生了变异,使得所流行的DVH发病日龄、发病死亡率均有增大倾向,采用DHV-I标准毒株的弱毒疫苗或相应高免蛋黄抗体的防制效果出现多样化,甚至常发生免疫失败。

因此,建立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和防制对策对本病的预防有重大意义。

1诊断1.1临床诊断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3~10日龄的雏鸭为高易感群体。

潜伏期很短,为1~4天,雏鸭突然发病,开始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不能随群走动,眼睛半闭,嗜睡。

出现这些症状1~3h后表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双腿作痉挛性运动,呈角弓反张姿态,俗称”背脖病”。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方法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方法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方法作者:徐远伟来源:《家禽科学》2022年第05期症状表现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能力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全年可发的特点,对雏鸭有极强的危害性。

养殖环境的卫生程度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几率存在一定关联。

雏鸭感染初期,表现出精神沉郁、持续喘息、神情呆滞、动作迟缓、少食拒食、缩颈静立、双翅脱垂等。

此外,部分雏鸭还出现腹泻。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加重,患病雏鸭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神经性症状,躯体的协调控制能力明显变弱,进而向侧方倾倒且难以恢复直立,并伴有双足持续性痉挛抖动,几小时后患病雏鸭死亡。

雏鸭尸体多见头部后弯,整体呈现出角弓反张的异常姿态。

解剖检查,发现肝脏多已发生出血性坏死,器官整体肿胀膨大,表观可见大量淤血性斑點,部分病变肝脏的颜色转为黄红色;胆囊充盈肿胀,内部胆汁多呈浅茶色或黄褐色;脾脏、肾脏肿大,且可见大量淤血;肠道内可见炎性病变与出血斑、出血点。

对雏鸭的脏器组织进行电镜下观察,还可见肝、胆等内脏细胞的细胞质出现气球样病变,脾脏的红髓、白髓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广泛性的病变坏死。

雏鸭感染病毒性肝炎存在一定潜伏期,多在1~7日之间,一般从患病到死亡时间通常不超过4日。

不同日龄的鸭发病症状与致死率也存在差异:不足7日龄雏鸭,感染率接近100%,死亡率处于95%的极高水平;在7~21日龄,感染率也接近100%,但死亡率会降至50%左右;21~42日龄,感染率在30%~90%,死亡几乎为零;超过42日龄,感染率比较低,且不会发病,但会成为病毒携带者,长期排毒。

治疗免疫接种是预防最有效的手段。

现阶段,一是对母鸭实施免疫注射,从而使雏鸭出生后获得母源抗体;二是直接对7日龄内的雏鸭免疫注射。

此外,还需做好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加强选种、引种时的检疫力度,尽可能地避免母鸭、雏鸭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药物治疗对患病雏鸭立即注射高免血清1 mL/只。

雏番鸭新肝病的防治

雏番鸭新肝病的防治

二、临床诊断要点: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逐减甚至废绝,缩颈,脚软,伏卧,有呼吸啰暗,有的死前有神经症状,排绿 色或黄色稀粪,病鸭迅速脱水、消瘦,病程短。
三、剖检诊断要点: 急性死亡病鸭主要特征性病变为: 1、心包积淡黄色液体,心肌有点状和条索状出血。 2、肺部发炎、出血和积水。 3、肝脏肿大、有密集相交的针点状、灰白色死灶和圆点状出血点,有类似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变。 4、脾脏肿大2~3倍,质脆、出血和破裂,发病后期表面有一层灰白色坏死纤维膜。 5、法氏囊肿大、出血,呈紫葡萄色。 6、肾肿大、出血。 7、脑膜出血。 8、胰腺出血和有坏死点。
5、雏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死前有角弓反张等特 性神经症状,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但不见有弥漫性坏死病灶;发病死亡率高 达90%以上。虽然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但对各种品种的鸭都易感。而本病 仅发生于纯种的番鸭,其他品种的鸭未曾见发病报道。当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时,紧急注射高免卵 黄抗体和血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6、鸭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都可发生的一种急 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发生急性禽出血性败血症时,肝脏的变化具有特征性,肿大,质地变硬,表面 散布着许多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这是鸭禽出血性败血症特征性病理变化。同时心脏表面及 心冠脂肪组织上有出血点,肠道中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显著,发生严重的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 肠内容物中含有血液。而本病肠道很少见病变。 7、雏鸭副伤寒:雏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各种家禽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 的雏鸭,可以造成大批死亡。雏鸭副伤寒感染大多由带菌鸭蛋所引起,死前也有神经症状。特征性 病变主要为:肝脏肿大,呈红色或古铜色,表面有灰白色的小坏死点。盲肠里面有干酪样物质形成 的栓子。使用抗生素能控制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治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治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治
唐樟辉
【期刊名称】《农村养殖技术》
【年(卷),期】2007(000)024
【摘要】(一)发病情况 2006年7月,广西兴安县某养殖户引进1200只番鸭
雏苗,16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畜主即用氟派酸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死亡一天比一天增多。

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拉稀,临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

发病5天,已死亡200多只。

【总页数】1页(P18)
【作者】唐樟辉
【作者单位】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县漓源阳光家禽有限责任公司,541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疗报告 [J], 唐樟辉
2.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治 [J], 唐樟辉
3.雏番鸭“病毒性肝炎”与“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J], 郑则乐
4.雏番鸭坏死性肝炎的诊治 [J], 刘建祥;樊丽
5.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坏死性肝炎混感的诊治 [J], 唐樟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鸭肝炎的治疗方法

鸭肝炎的治疗方法

鸭肝炎的治疗方法鸭肝炎是指家禽鸭子发生的一种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鸭子的肝脏受到损害,严重时会引起鸭子的死亡。

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鸭肠炎病毒,一旦鸭子感染了该病毒,就会引起鸭子的肝脏出现病变,进而影响鸭子的生长发育和鸭肉的质量。

针对鸭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诊断:在治疗鸭肝炎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正确的诊断,只有基于准确的诊断结果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观察、病毒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这些方法可以明确鸭子是否感染了鸭肝炎病毒。

2. 加强饲养管理:在治疗鸭肝炎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给予鸭子充足的饮水和优质饲料,增强鸭子的免疫力,促进其康复。

3.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治疗鸭肝炎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阿昔洛韦(Acyclovir)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从而减轻对鸭子肝脏的损害。

4. 益生菌治疗:益生菌是一种可以促进鸭子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有益菌群,可以增强鸭子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鸭子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通过给鸭子补充益生菌,可以减少鸭肝炎病毒的感染,降低鸭子对该病的敏感性。

5.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鸭肝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可以通过改善鸭子的免疫功能,减轻鸭肝炎的症状,促进鸭子的康复。

6. 传染源治疗:为了降低鸭肝炎的传播风险,需要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治疗。

鸭肠炎病毒主要通过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因此,对感染病毒的鸭子进行隔离,清洁消毒鸭舍和养殖设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总之,鸭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确定诊断、加强饲养管理、抗病毒治疗、益生菌治疗、中草药治疗和传染源治疗等。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鸭肝炎的发生和传播,提高鸭子的免疫力,促进其康复。

此外,鉴于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性较大,也需要持续地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图说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病例___

图说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病例___

图说病例图说雏番鸭病毒性肝炎病例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3.04.042李传新(江苏省滨海县畜牧兽医站江苏盐城224500)2012年6月7日,笔者在门诊接诊了某番鸭养殖户,反映自己饲养的97只10日龄内的雏番鸭不明原因死亡,每天死亡3只~5只不等,5天已经死亡了将近30只。

笔者通过问诊、观察病鸭的临床症状和对病死雏鸭的剖检,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对症治疗,除3只病重死亡外,其它病鸭全部治愈,也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主诉:这群雏番鸭是自家的母番鸭孵化的,日龄不等,每隔两天一批,共97只。

每批到了5日龄后就开始出现离奇死亡,上午还正常吃食,中午就发现生病并迅速死亡。

2临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饮欲均下降,两腿无力,步态不稳,跟不上鸭群活动,加以驱赶则卧地不起,排灰白色稀粪。

病情严重的离群独处,羽毛逆立,缩颈拱背,眼睛半闭,嗜睡,不愿走动,进而病情发展到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脚软站立不稳,身体倒向一侧,眼睛流泪,临死前出现两脚抽搐如游泳状(图1)、头向后仰的角弓反张姿态(图2),病程几小时或1天~2天。

3剖检病变剖检病死雏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图3、图4),有的成条纹状;胆囊肿大,充满褐色、淡茶色胆汁;脾脏、肾脏也有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出血(图5);剥去头皮可见头盖骨出血(图6);脑充血、水肿,其它器官无明显变化。

4综合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笔者诊断此病例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5治疗措施①隔离已经出现症状的病鸭,消毒鸭场环境及鸭舍用具,1次/天,连续5天。

②对症治疗:用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按图1病鸭两腿呈划水样图2病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头向后仰的神经症状图说病例图3病鸭肝脏呈土黄色,有出血斑图5病鸭肾脏肿大充血图6病鸭头盖骨出血药品说明混合青霉素对全部雏鸭进行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天。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有效防治办法 番鸭花肝病怎么办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有效防治办法 番鸭花肝病怎么办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有效防治办法番鸭花肝病怎么办
近几十年,我国番鸭产业快速发展。

由于番鸭品种的自身特点及各种新疫病的不断出现。

如水禽呼肠孤病毒病,造成番鸭养殖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雏番鸭“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对雏番鸭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传染病。

达龙易万抗快速控制由呼肠孤、鸭肝等引起的肝破裂、肝坏死、脾坏死!
发病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不愿走动,拥挤成堆,腹泻,拉黄白色或绿色带有黏液的稀粪,肛门周围有大量稀粪粘着,泄殖腔扩张、外翻,部分鸭趾关节或跗关节肿胀,脚软。

病雏番鸭耐过后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较少见,天气炎热、潮湿时发病率明显升高,本病多发生于7~35日龄,而最常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病程长短不一,病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神 经症 状 。 呈现角弓反张姿势 , 但 不
雏番鸭坏死性肝炎的诊治
刘建 祥 樊 丽z
太 明 显 等症 状 。
4 病 理 变 化
( 1 . 江 苏 省 扬 州 市广 陵 区 畜 牧 兽 医站 , 江 苏 扬 州 2 2 5 0 0 9 ; 2 . 江 苏 省 扬 州 市 开 发
大, 病 例 未 出现 部 分 典 型 的 病 理 变 化 ,
如肝脏土黄色 、 肝斑点状出血 , 角 弓反
本 病 原 为 呼 肠 孤 病 毒 科 ,正 呼 肠
孤病毒属 , 禽 呼肠 孤 病 毒 群 , 番 鸭 呼 肠
龄增长 ,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日龄
越小 , 发病 率 和 死 亡 率 越 高 。一 般 7 周
番鸭胚 肾细胞或 成纤维细 胞上复制 .
肝 脏 水 肿 ,并 有 许 多 针 尖 大 至 黄 豆 粒 大 出 血 点 。胆 囊肿 大 , 充满胆汁 。
脾肿大 , 呈斑 驳 状 。 肾肿 胀 , 血 管 明显 ,
呈 暗紫 色 树 枝 状 。
5 诊 断 治 疗
“ 肝 白斑 ” 病 等 。 经血 清 中 和 和保 护试
了发病急 , 传播 快 , 病 程短 , 出现 典 型
的 角 弓 反 张神 经 症 状 , 肝脏严重肿胀 、
多。 发病率达5 0 %~ 9 0 %, 死 亡 率 为5 0 %

8 5 %, 病 程 一般 为2 ~ 6 d 。随着 番 鸭 日
淤血 , 紫黑色等特征 , 由 于发 病 日龄 偏
摘 要 番 鸭“ 花肝病 ” 是番鸭的一种新 的急性 烈性传染病. 主要 引起 1 3 周龄
雏 番 鸭发 病 , 发病率为2 O %一 l 0 o %, 死 亡率 为l 0 %~ 9 5 %以上 。 病 鸭 的 主 要 症 状 为 严 重 下 痢, 迅速脱 水、 衰竭 死 亡 ; 特 征 病 理 变 化 为肝 、 脾、 胰、 肾及 肠 等 内脏 器官 形 成 大 小不 等 、
区 施桥 镇 兽 医站 )
中图 分 类号 : ¥ 8 5 8 . 3 2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4 1 4 ( 2 0 1 5 ) 1 0 — 0 0 6 8 — 0 3
剖 析 可 见特 征 性 病 变 在 肝 脏 。肝 脏严重肿胀 、 淤血 , 紫黑 色 。 由 于发 病
孤 病毒 。 具 有 典 型 呼肠 孤病 毒 形 态 。 禽 呼肠 孤 病 毒 群 各 病 毒 株 之 间 具 有 共 同 的 群特 异 抗 原 。异 源 型 毒 株 间 有 交 叉 中 和关 系 ,用 中和 试 验 证 明禽 呼 肠 孤 病 毒群 至少 有 1 1 个 血 清 型 。 由于 目前
关 键 词 番鸭
坏死性肝炎
病毒
疱疹病毒科
感染
诊断 防治
雏 番鸭 坏 死 性 肝 炎 又 称 雏 番 鸭 呼
肠 孤 病 毒病 。在 我 国广 东 、 福建 、 浙 江
2 0 0 5 年之 后 出现 另 一 类 病 毒 。除 了能 致 死 番 鸭胚 之 外 ,又 能 致死 鸡 胚 或 鹅
l龄 偏 大 .本 病 例 未 出现 典 型 的病 理 E
变化 。 如肝 脏 土 黄 色 、 表 面有 末 梢 灶, 如 不 能 及 时诊 断 及 控 制 , 极 易 造成 疫 病 蔓 延 . 给
血 管 扩 张 破 裂 而严 重 的斑 点 状 出 血 。
验 等 .证 明 此病 的病 毒 与雏 番 鸭 细小 病毒病病毒 、 小鹅瘟病毒 、 雏 鸭 病 毒 性 肝炎病毒 、 鸭瘟病毒 、 鸭禽 流感 病 毒 等
没有血清学关系。 1 病 原 及 流 行 病 学 1 . 1 病原 主要 特 性
也 有 的 毒 株 能 在鸡 胚成 纤 维 细胞 上 复 制 。对 热 有抵 抗 力 , 对 乙 醚 不敏 感 。不 能 凝 集 禽 类 和 哺乳 动物 红 细 胞 。
1 . 2 流 行 病 学 特 点
根 据 临 床 症 状 、流 行 病 学 和 病 理
变化 . 可 初 步 诊 断 为雏 鸭 病 毒性 肝 炎 。 本病 此 次 发 生 于7日龄 的雏 鸭群 , 出现
本 病 发 生 于 纯 种 番 鸭 .多 数 发 生
于1 0 ~ 4 5 E I 龄 ,以1 5日龄 左 右 发 病 最
番 鸭业带来很 大经济损失。 文章就雏番鸭坏死性肝 炎的诊 治措施做 了详细分析 . 以供
养 殖 户参 考 。
E t 龄 小 的 .肝 肿 大 ,呈 黄 红 色或 花 斑
状 ,表面有出血点 和出血斑 ,胆囊肿
大, 充 满 胆 汁 。脾 脏 有 时 肿 大 , 外 观也 类似 肝脏的花斑 。多数 肾脏充 血 、 肿
等 报 道 本 病 由禽 呼肠 孤病 毒所 致 。 由 于 患 病 雏 番 鸭 的肝 脏 具 有 特征 性 坏 死 病灶 , 故 被称为“ 肝炎” 病、 “ 花肝” 病、
儿全身充 血 、 出血 , 皮下水 肿 , 肝 脏 呈
“ 白点 ” 肝, 绒 尿 膜水 肿 、 增厚 、 充血 , 有 大 小 不 等 的 白 色痘 斑 样 病 灶 。也 能 在
胀 。心 肌 如 煮 熟状 。有 些病 例有 心包 炎 、气 囊 中 有 微 黄 色渗 出液 和纤 维 素
絮片
等 省 流 行一 种 雏 番 鸭 烈 性 、高 度 发 病
胚。 能 致 死 的 胚 胎具 有 特 征 性 病 变 , 胎
率 和 死 亡率 的传 染病 。2 0 0 1 年 吴宝 成

6 8・ 兽 医临 诊
L | V E s T O C KA N D P O U L T R Y| N D U s T RY N o31 8

高 达9 5 %。 1 ~ 3 周 龄 的 雏 鸭 不 到5 0 %。 本 病 此 次 发 生 于7日龄 内 的 雏 鸭 群, 发病急 , 传播快 , 病程短 , 出现 典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