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解读

合集下载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资源作者:麦敏谊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学科名称:思想品德年级(模块)名称:九年级(模块)章节:第四单元(填单元名称)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关键词(3~5个):理想与现实、缓解学习压力、学会选择、团队与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意义。

【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对独立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思维活跃,开始乐于质疑、争论,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尝试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感兴趣。

第九课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甚至会对共产主义产生质疑。

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怎么样的?真的能实现吗?以及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都存在着比较模糊的概念。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常会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关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具体事例、表格、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第十课的内容比较开放,但其所提倡的理想、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观点恰恰是大多数广州中学生所欠缺的。

广州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动力、自主选择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比较弱,更缺乏对现实社会现实的深刻了解。

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提供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体验、感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可紧密贴近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广州这个大城市的发展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很过强而有力的素材。

广州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新闻媒体、网络等资讯异常发达,学生和老师都可随意通过报纸、新闻和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帮助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解读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解读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三、课程目标 基于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 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规定为:“思想品德课 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 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 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 公民奠定基础。”根据这一总目标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情 感· 态度· 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道德· 心理健康· 国情 法律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心中有法
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与沟通
在集体中成长
权利与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法律与秩序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课程标准》是指导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教材编写、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一定要以标准 为依据。标准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 程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 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 规范和评价依据。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把标准作为 教学的依据和行动指南,把标准的要求细 化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五)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群众性和创造性,增强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公民 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树立法制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体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学会以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 基本行为准则。 能力目标: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 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 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 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以及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懂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 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了解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知道依法治国就是 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 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九年级第三四单元要点归纳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杨有文邮编341200[课标链接]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4.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5.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6.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7.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要点归纳]1.关注弱势群体。

(1)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2)范围: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农民工等。

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

(3)保护弱势群体的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维护社会平等。

(1)平等的真谛: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意义:保证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3)不均衡现象存在的原因:由于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4)平等不等于平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知识结构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知识结构教科版

I、了解-一、区别两组概念: 备二、我国的国家性质1★一、人民当丿2家作主I 1'^二、人民代表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1、公民与人民:人民与公民相比范围要小一些。

2、权利:法律概念;权力:政治概念、我国国家的性质是一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

n、人民代表大会制又度两会时•三、人民代表大『人民政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人民当家作主:是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2 :一)二)三)(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五、(宪法赋予的权力)两会: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的资格: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我国公民,才有资格成为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的产生:选举产生一一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或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或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适当方式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与其 1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

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对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_-、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 、任期:每届5年,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丨、职能: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四个“最高”)•、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一一体现并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大会一一是我国的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资源作者:麦敏谊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学科名称:思想品德年级(模块)名称:九年级(模块)章节:第四单元(填单元名称)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关键词(3~5个):理想与现实、缓解学习压力、学会选择、团队与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意义。

【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对独立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思维活跃,开始乐于质疑、争论,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尝试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感兴趣。

第九课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甚至会对共产主义产生质疑。

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怎么样的?真的能实现吗?以及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都存在着比较模糊的概念。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常会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关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具体事例、表格、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第十课的内容比较开放,但其所提倡的理想、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观点恰恰是大多数广州中学生所欠缺的。

广州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动力、自主选择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比较弱,更缺乏对现实社会现实的深刻了解。

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提供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体验、感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可紧密贴近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广州这个大城市的发展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很过强而有力的素材。

广州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新闻媒体、网络等资讯异常发达,学生和老师都可随意通过报纸、新闻和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帮助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九年级第五单元要点归纳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杨有文邮编341200[课标链接]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要点梳理]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既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既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意义: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要点归纳:第四单元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要点归纳: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十课聚焦两会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新时代。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3、正确区分下列概念: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⑵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⑶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⑷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⑸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⑻我国的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4、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是什么?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

主要职权: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九年级政治 第4单元《又到两会时》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 第4单元《又到两会时》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 教科版

第4单元《又到两会时》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1.正确区分下列概念(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世纪教育网(3)我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根本制度:制度(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组成(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2)组成: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各民主派、无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及应注意的问题(1)行使监督权的渠道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

②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

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2)注意问题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进行诬告和陷害,更不得张贴大字报或聚众闹事。

【特别提醒】监督权是公民参政权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

它主要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五项内容。

4.如何实施依法治国(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2)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3)机关要公正、严格执法;(4)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5.有关依法治国的知识点(1)主体:广大人民群众;(2)前提:有法可依;(3)中心环节:有法必依;(4)有力保障:违法必究;(5)重要环节:依法行政;(6)根本依据:宪法;(7)核心:依宪治国;(8)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关注地方两会从1月上旬开始,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大幕渐次拉开、闭幕。

一年之计在于春,地方两会集思广益、谋划发展,信息丰富、亮点纷呈,如何观察其中要点?(一)看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知识点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一、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政策?1、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基本政策: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三、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如何维护民族团结:1、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2、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3、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五、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七、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知识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九课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近共同理想1、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

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

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②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①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3、为什么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第一节 畅谈理想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第一节 畅谈理想

①动力 ②勇气 ③方法 ④条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4.某大学校长在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时谈到,要带着理想走进大学,带着智 慧走向社会。这告诉我们( ) A.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理想的历程
B.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C.理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D.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C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2.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其原因是( )
①人们对于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 ②人生是丰富多彩的 ③人的成长
环境是变化的 ④理想是不确定的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A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3.理想并不等于现实。我们有了理想,还应有把理想变成现实的( )
理想的作用
理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 的 人生
理想和幻 想、空想的 本质区别
拥有理想还应该要有把理想变为 现实 的动力、勇气和方法, 这就是理想和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
1
2
3
4
5
6
1.理想是石,敲亮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 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说明( ) A.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设想 B.在成长过程中,人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C.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D.理想总能够变为现实

九年级思品第4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第4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第4单元知识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九年级思品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思品是指思想品德的简称,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门课程。

九年级思品课程的第4单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

2. 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具有独特特色和深厚底蕴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经典文学、哲学思想、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等。

通过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

3.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准则。

包括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守信用、守法纪等方面。

学习社会公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 九年级思品教育的重要性:九年级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学年,也是思品课程的最后一个学年。

在这一年,学生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思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健全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为整个中学和未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九年级思品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

5.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九年级思品教育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也能更好地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总结起来,九年级思品第4单元的知识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公德、九年级思品教育的重要性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九年级思品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第四单元知识点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第四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情感管理等方面,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启示以及应用。

首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个人发展指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积极的自我身份以及实现潜能的过程。

我们探讨了个人价值的形成,强调了个体对自我的认同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

通过了解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塑造自己的人生。

其次,我们学习了社会责任的理念。

社会责任指的是个体对社会的关注和贡献。

我们了解了社会责任的内涵,讨论了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了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我们能够理解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情感管理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

情感管理是指认识、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

我们学习了情绪的分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情感管理的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学会如何积极应对各种情绪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第四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性。

信任与合作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学习了信任的构建和维护,以及如何积极参与合作。

通过了解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能够懂得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合作能力,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

人际交往是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我们学习了有效的沟通技巧、友善与亲和的表达方式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能够成为一个善于交往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九年级思品第四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个人发展、社会责任、情感管理、信任与合作以及人际交往等多个知识点。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

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公民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以及法律与人权的关系。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公民的道德责任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道德责任,这种责任涉及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首先,公民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品德。

诚实守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始终如一地遵循这一原则。

其次,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公民应当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不欺负他人。

另外,公民应当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公民的法律义务公民不仅有道德责任,还有法律义务。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基本准则,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法律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首先,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民应当遵守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遵守其他法律法规。

其次,公民应当履行合同义务。

签订合同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公民应当履行自己在合同中所承诺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要履行诚实纳税义务,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等。

三、法律与人权的关系法律与人权密切相关,法律保护了公民的人权。

首先,法律确保了公民的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是每个公民的天赋权利,法律对这些权利进行了保护,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

其次,法律在保护人权的同时也限制了人权的行使。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法律可以对人权进行适当限制,例如言论自由受到了言论侮辱和泄密的限制。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人权的救济途径,公民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人权。

综上所述,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公民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以及法律与人权的关系。

公民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法律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法律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权,也限制了人权的行使。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道德行为和法律遵守,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初三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初三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初三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初三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怎样理解艰苦奋斗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懂得)
中华民族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什么?(知道)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新时期为什么还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体会)
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知识点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有哪些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总体小康)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表现?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什么?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有哪些?我们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或必要性):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在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艰苦创业精神逐渐积淀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

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生活做起,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享受;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拥抱美好的未来

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拥抱美好的未来

第四单元拥抱美好的未来一、教材分析(一)本课地位学习是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的压力,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学会化压力为动力。

责任、使命与理想,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整体布局来说,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是全书的一个落脚点。

本课在承接前面三个单元和这个单元的前面二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发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走持续发展之路。

教材从学生主体出发,最后落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旨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彰显人文关怀的理念。

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学习压力、考试焦虑症的表现;知道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压力、考试焦虑问题的能力;能对升学与就业进行正确的选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确立最基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三)、对应的课标本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三章“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1.2和4.8编写。

第三章“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这要求我们的学生:1、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2、学会克服考试焦虑;3、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

第三章“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其中的“立志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要求我们的学生:1、知道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的长处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稿),按照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开始组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1 年,基本完成了修订任务。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它既遵循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又吸收了课标修订、课程改革 的最新成果,正如编者指出的“力求通过教科书实现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的再创造”。
教材突出综合性,以学生的生活主题为经,以课程学习内容为纬,综合设计 和编写教科书。一是内容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综合性要求。突破以往以往根 据学科体系编排内容的局限性,每个单元尽可能整合了与主题相关的道德、 法律、政治、国情、心理方面的内容。二是每个单元都将情感、态度、价值 观、能力、知识加以整合。突破以往偏重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在每个单元中 尽可能调动学生知、情、行在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教科书 考虑了前后呼应、层级衔接、螺旋上升。每个单元既相对独立,又是整个教 科书体系中相互联系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教科版教材的长处与不足
教材的不足
本教材毕竟诞生于新课程标准之前,虽然吸收了课程标准 (实验稿)修订过程中的一些理论成果,但是,它的不足 之处还是明显的:某些表述不准确,和新课程标准还有差 距。这种差距正是实验稿与新课程标准的差距。
例: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依法治 国”依据实验稿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编写, 但新课标已经删除了此条,新增了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 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赖 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落脚点变 了,立意更高了,但教材没有作相应的改进。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标准意识,把标准作为 教学的依据和行动指南,把标准的要求细 化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资 源和载体
(一)教科版教材的特点与不足 (二)本单元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三)单元结构 (四)单元课标 (五)单元目标
(一)教科版教材的长处与不足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三、课程目标
基于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 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规定为:“思想品德课 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 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 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 公民奠定基础。”根据这一总目标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情 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
二、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它 主要针对以往思想品德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 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 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 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 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 课程的基本原则。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解 读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课
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 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 综合性课程”。这是将思想品德课程区别于 其他课程的根本性规定。
准确理解和把握本课程标准以初中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综合道德、心理健康、 法律和国情四个重要领域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在具体的课程结构安排上,设置了三大主题——“成长中的我”“我与 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又分别在每个主题下安排三个部 分的内容。每个主题的最后一个部分都集中探讨了法律方面的内容, 每个主题的其他部分则主要根据初中生的生活以及不同时期身心发展 的特点来安排。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法律部分的系统性更强一些, 因此在每个大主题中,安排和呈现形式相对集中,置于第三部分。具 体如下表:
(三)单元结构
单元主题
二级主题
三级主题
会第 时四
单 元 又 到 两
第十课 聚集两会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人民当家作主 共商国是 选票的分量 基层民主 依法治国 与法同行 体验人大代表 走近政协委员
我们也来做“议案”
(四)单元课标(实验稿与2011课标比较)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课程标准》是指导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教材编写、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一定要以标准 为依据。标准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 程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 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 规范和评价依据。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知道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3.2.5
(二)本单元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在理论上阐述了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的联系。将 学生对社会的思考“转化”为积极地参与关注国情和社会生 活,参加国家管理的责任感和能力。让学生增进关心社会 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理解依法治国是全社 会的共同责任。
本单元与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民族区域自治)、 “市场考察”(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年级“财富论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单元在设计 思想上形成清晰的衔接脉络。即为前面所学知识做了法律 上的解释和补充,又为后面“国策经纬”所学知识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支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导向
四、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思路设计上力求增强课程 的时代性、针对性、整合性、时效性、主动性, 合理构建课程标准的逻辑框架。基于思想品德教 育目标,课程标准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 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 与国家和社会等关系,着重整合了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其中,道德教育是课程 的基础,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是课程的重要构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