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危险源?-集团公司刚刚发布的文件解读-2

合集下载

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是指1.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

2.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

一、危险源的分类、分级及辨识方法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就是指可能将导致人员危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毁坏或这些情况女团的根源或状态,由潜在危险性、存有条件和引爆因素形成。

危险源便是范围包括:(一)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人员。

(二)生产过程的危险有毒因素包含:严酷天气、道路状况、车辆技术状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二、危险源的分类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及服务管理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运输、作业场所、设施设备。

危险源分级,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 通常危风险就是指可能将引起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公列入一般危险源。

(二)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三、关键性危险源分级作业活动场所类分成三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2、二级关键性危险源:可能将引发很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危险源识别方法评价时应考量现有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环境条件;出现事故影响的范围和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有关人员曝露在该危险环境中的频密程度;法律法规的建议及严格遵守情况;引发事故或者紧急情况的可能性;以往出现事故的掌控情况等因素。

(一)公司各部门、管理科室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方法为1、轻易风险分析法:凡是具有以下条件的应认定为关键性危险源:一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二就是员工存有合理埋怨和建议的;三是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四就是轻易观测至可能将引致危险的错误并无适度控制措施的。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重点讲解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安全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

这两项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二)危险源的分类1、第一类危险源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比如,高压电、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气体等。

2、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等。

例如,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恶劣的工作环境等。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询问、交谈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危险情况。

2、现场观察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查看设备、操作流程、工作环境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

3、查阅有关记录查看过去的事故报告、安全检查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从中发现可能的危险源。

4、安全检查表法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按照表中的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确定工作活动和场所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工作区域。

2、分解工作活动将复杂的工作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步骤。

3、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方法,对每个工作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4、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记录危险源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危险源清单。

二、隐患排查(一)什么是隐患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概念解释

危险源概念解释

危险源概念解释危险源的概念解释在探讨危险源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危险”。

简单地说,危险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而危险源,正是这种危险的源头,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1.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可以被定义为任何可能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地点、人物、事物或情况。

这包括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社会心理的因素。

例如,一个未经批准的化学物质存储地点、一座高风险的火山、或一位带有潜在传染病的患者,都可以被视为危险源。

2.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危险源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产、生活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如建筑工地的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第二类则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的,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3.危险源的特点危险源具有潜在性、触发性和可控性。

首先,危险源通常是潜在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实际的危险。

其次,危险源的触发通常需要某种外部因素,如地震或人为失误。

最后,危险源是可控的,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其带来的风险。

4.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危险源虽然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但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只有当危险源与某种触发因素相结合,才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

5.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对于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首先,应当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估,识别出各类危险源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次,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审计,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对于那些无法消除的危险源,应采取适当的隔离和保护措施,以降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6.结论总的来说,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根源,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关键。

危险源

危险源

安全双体系基础知识为了使每位员工更好的学习领会双体系基础知识,使每位员工在生产中更好的按照要求做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双体的基础知识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两部分。

风险(危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概念国内常用)。

2、隐患:定义: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注:即为失控的危险源,是指伴随着现实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的危险源。

隐患一般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4个方面。

3、安全双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4、职业卫生双体系:风险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5、安全双体系和职业卫生双体系统称双重体系/66、风险点:分为一般风险(蓝色)、较大风险(黄色)、重大风险(橙色)、特别重大风险(红色),(对应为四、三、二、一级风险)7、风险分级管控分为: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四个等级,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8、隐患分类: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9、隐患排查:岗位级两小时一次,班组级每天一次,车间级每个月一次,公司级每个季度一次。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质、设备、环境或行为等先天的或后天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危险源是对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直接威胁的源头和根源。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按照种类进行分类,便于对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按照性质分类1.物理危险源:由于物理因素所形成的危险源,如电、高温、辐射等;2.化学危险源:由于物质本身或其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毒等;3.生物危险源:由于病原体或害虫等的存在而形成的危险源,如疫情、传染病等。

按照来源分类1.内部危险源: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物质、人员等因素;2.外部危险源:天气、交通等自然因素或外来人员、物品等因素。

按照行业分类根据行业不同,危险源也可能会不同,如煤矿、化工、消防等行业所涉及的危险源也不同。

危险源管控要点为了避免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必须对危险源进行管控。

这里介绍危险源管控的要点。

识别危险源首先要从生产活动中识别危险源并记录下来,包括危险源的种类、位置、性质等信息。

行为控制在人员进入高危作业区或接触危险物品前,必须进行行为控制,如佩戴安全带、穿戴防护设备等。

技术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对危险源实施控制,如加固、隔离、保护等措施。

管理控制建立危险源管理系统,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急措施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并减少损失。

危险源是生产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加以管控,则有可能发生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在危险源的管控上,需要通过识别、行为控制、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来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关于危险源的定义

关于危险源的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危险源的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危险源 名词解释

危险源 名词解释

危险源名词解释危险源是指存在于系统中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

一、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存在于系统中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

(一)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 Hazard)也叫做危险场所或危险区域,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又称为危险场所、危险区域,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有的形成于同一地点,有的则形成于不同地点,但它们都具有同一性质——潜在的危险性。

(二)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危险源辨识和分析对于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作用。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或项目的工作人员更好的认识现有的活动及操作过程,提高人员安全技术水平;通过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可以评价出那些需要消除的危险源并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将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使员工的操作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评价出那些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并通过进行改进的方法来改善这些因素。

通过危险源辨识还可以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最终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管理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思想。

在此前提下充分考虑工艺系统的结构、工艺参数、设备材料等因素,保证工艺系统稳定,避免盲目性。

要求充分收集国内外同类型企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掌握本公司各装置和工艺的实际情况。

在整个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应对评价的风险进行分级,找出关键性的风险,从而制订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安全生产。

危险源的基本概念

危险源的基本概念

危险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包括危险源的定义、分类、风险评估、管理及应急处理等方面。

1.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来自于企业的管理、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也可能来自于自然环境或外部环境。

危险源管理就是对这些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分为两类:固有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

固有危险源是指由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工艺、技术等固有特性所决定的危险源,如化工企业的化学反应过程、煤矿的瓦斯等。

人为危险源是指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等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危险源,如员工违反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不到位等。

3. 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分级和管理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LEC法、风险矩阵法等。

4. 危险源的管理危险源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权限;(2)定期进行危险源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不安全因素;(3)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预案制定,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危险源的应急处理对于危险源的应急处理,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储备、应急演练和培训等方面。

同时,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总之,危险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

危险源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危险源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危险源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由于危险源的存在,就存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是造成任何伤害的根源。

由危险源造成的伤害,可以是人员的伤害或疾病的发生、任何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的破坏等。

在我国的传统管理中,一般将“危险源”理解为“危险危害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类。

其中,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直接原因所作的分类,将危险和危害因素分为六类:一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二是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是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是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五是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六是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二、根据以上定义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可分为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

1、根源危险源:根源危险源在习惯上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这类危险源是直接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能量、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物理本质。

这些能量的存在可以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和机械能等。

能量的载体可以是行驶的汽车、运转的机床、高空存放的物体、高压容器等。

危险物质可以是易燃易暴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自燃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等。

这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体,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于这类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也称为固有型危险源。

2、状态危险源状态危险源在习惯上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在正常情况下,客观存在的能量、能量的载体以及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处于受到约束或受控的状态,所储存的能量不能意外释放,因此不会发生事故。

一旦这些约束条件遭到破坏或失效,能量及危险物质则处于失控状态,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些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条件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例如,作业人员失误、系统故障、环境恶化等。

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是指
3种:一是直接经验法二是事故树法三是事件树法。直接经验法是基于操作者对过去事故的回忆进行判断。其缺点是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往往造成认识的不准确,或产生错误判断。
事故树法也称事故链法,是由于作业环境的条件随时间变化而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从而形成事故链。事故树可以作为辨识危险源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着下列缺陷:第一,事故树过长,难以看出;第二,当影响因素复杂时,可能会将没有关系的因素联系起来。事件树是在系统安全工程学中用于辨识危险源的一种数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首先建立描述事故的故障树,然后分析各个故障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事件树分析,找到各类事故之间的内在关系。
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指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即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三个方面。1)危险源及其分类(1)危险源定义(2)危险源分类(3)危险源的评价标准(4)危险源的控制措施(5)危险源的安全技术(6)危险源的管理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危险源是指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危险源分类
2)危险源的类别与特点(1)按能量释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源性质的危险源如高温、明火、强辐射等;;另一类是机械能源性质的危险源如动力设备引起的危险源,压力容器引起的危险源,起重机具引起的危险源等。
3)危险源的辨识( 1)物质和能量危险源的辨识(2)系统和环境危险源的辨识(3)人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源的辨识(4)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善危险源的辨识(5)技术和设计缺陷危险源的辨识(6)设备和工艺缺陷危险源的辨识(7)其他不安全因素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定义
单物质的临界量可直接查表(GB18218-2000);多种物质用加权值计算。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生产场所是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储存区是指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区。
(3)有危险危害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
(4)危险危害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油料是危险危害因素,但它若不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爆炸的危险性就小。
(5)危险转化为事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危害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有弥漫的油蒸汽但周围无火源就可避免事故发生。
危险危害因素有如下特性:
(1)危险危害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它表示物质自身固有的潜在危险性和破坏力,如油料易燃、易爆的特性。
(2)危险危害因素固有的危险性质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危害因素的感度。感度愈高,危险危害因素易转化事故。如汽油和润滑油虽然都是可燃的,但两者能量转化的条件不一样,汽油比润滑油容易燃烧,汽油的危险危害因素感度高于润滑油。
2.5.1 危险源定义
1、危险源
广义的危险源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隐患。狭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物质。
2、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社会性和瞬间作用)。
或者失效或者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

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危险源是指一些在工作中可能产生事故、损害人员身体健康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能量和设施等,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如何判定危险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以下是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1. 火灾爆炸危险源。

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品或者有可能产生蒸气、粉尘或者静电等的物质,在储存、生产、输送以及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2. 机械危险源。

包括机械设备和工具等在运转、使用等情况下可能对人员和物品构成伤害的危险源。

3. 电气危险源。

包括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等容易产生电击、火灾等危险情况。

4. 化学危险源。

包括化学品和有害气体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等。

5. 物理危险源。

包括电磁辐射、噪声、震动、高温、低温等能产生对人体有害影响的因素。

6. 生物危险源。

包括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危险。

以上是常见的危险源的判定标准,但是具体情况需要视企业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合理、科学的判定危险源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于判定后的危险源还需要对其进行划分。

危险等级划分主要是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发生的概率等因素来进行评估的。

最后,企业要做好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这需要企业从管理、技术、安全防范、人员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一文读懂!(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及其辨识

危险源及其辨识

危险源及其辨识1、危险源涵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第一类危险源(1)概念: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共八种类型)①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②使人、物具有势能的装置、场所、设备③能量载体④失控下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场所、设备⑤失控下可能积蓄能量或突然释放的装置、场所、设备⑥危险物质⑦生产、加工、储存和废弃处理危险物质的装置、场所、设备⑧能导致运动的人体伤害的物体(3)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3、第二类危险源:(1)概念: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它包括人、物、环境(2)第二类危险源常见的类型①人的因素(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一般是“三违”现象;人的失误是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

②物的因素(不安全状态、物的故障)不安全状态是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物的故障指因零部件性能,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③环境因素(不良环境)系统运行的物理环境、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

(3)对以下场所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及安全规定要求的了解①对工作场所危险因素的认识②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认识③对机械伤害方式和位置及防护的认识④对电气设备事故和触电事故抢救预防的认识⑤对企业工作场所防火、防爆认识⑥对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⑦对危险品安全的认识⑧对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的认识⑨对高处作业安全的认识表一:机械使用危险源识别1。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定义1、危险源广义的危险源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隐患。

狭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根源因。

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解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买卖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

2、危险危害要素危险要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要素 ( 重申社会性和刹时作用 ) 。

危害要素又称有害要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以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要素 ( 重申在一准时间内的积累作用 ) 。

有时为了差异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收效,分为危险要素和危害要素。

在平时情况下,其实不把两者加以划分,通称为危险危害要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高出临界量的设施、设施、和场所等。

危险危害要素有以下特点:(1)危险危害要素是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表示物质自己固有的潜藏危险性和损坏力,如油料易燃、易爆的特点。

(2)危险危害要素固有的危险性质决定了它受管理弊端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变成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危害要素的感度。

感度愈高,危险危害要素易转变事故。

如汽油和润滑油诚然都是可燃的,但两者能量转变的条件不一样样,汽油比润滑油简单燃烧,汽油的危险危害要素感度高于润滑油。

(3)有危险危害要素存在就有发惹祸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危险要素的能量成正比。

(4)危险危害要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如油料是危险危害要素,但它若不与空气充分混杂形成混杂气,爆炸的危险性就小。

(5)危险转变成事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危害要素转变成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防范。

如有洋溢的油蒸汽但周围无火源即可防范事故发生。

3、重要危险源1993 年第 80 届国际劳工大会经过的《预防重要工业事故合约》中,重要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远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办理、搬运、使用或储蓄数量高出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外(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管理规定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管理规定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管理规定一、目的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二、危险源的概念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三、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存在状态、时态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1)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2)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3)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

2、危险源辨识类型七种类型(安全):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3、危险化学品的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进行辨识。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附件1中的表1与表2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公式(1)计算,若满足公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1≥∑=ni Qi qi(1)式中:q1,q2,...qn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存在量,单位为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t 。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表发烟硫酸硝酸(发红烟的除外,4、锅炉的辨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1)蒸汽锅炉单台额定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 流动、转换和做功,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 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以外释放。实际 上,绝对可靠的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 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把可 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危险因素称为第二 类危险源。
Hale Waihona Puke 可以列举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下: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3、能量载体; 4、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积蓄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 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6、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 7、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8、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以外释放的物体。
什么是危险源?
1、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 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能量或 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 或失效的危险因素,第二类危险源等同于事故隐患。 危险源的风险在于控制能量和危险物质异常释放的措施失效。
关于两类危险源的说明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 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把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 损害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的,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 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 量的能力源或拥有能量的能力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 如,运转的皮带、带电的导体等。
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之间的关系
• 谢谢您的阅读,您的持续关注是我们不断前 进的源动力,社区因你我的参与而更精彩!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 的直接原因。从系统安全的观点来考察,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 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即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
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 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 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