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与民主
互联网对政治和民主有什么影响
互联网对政治和民主有什么影响?
互联网对政治和民主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的方式,促进了政参与和民主策的透明度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速,人们可以通过获取政治信息,从而更加了解国家的政策决策联网也为民众达意见和参与的平台,促进民主识的增和参与的活跃。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政治信息传播的方式。
过去,政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体传播,到时间间制。
而互联出打破了这种限制,政治新闻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传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政治信息。
这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民众对政治事件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也促使政府和政机构更加重视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其次,互联网为民众参治决策了渠道。
通过互,人们可以在社交媒、网络论坛平表达自己点,参与政治讨论和社会议题这种广泛的参民众的声音更加多元,也为府策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意和建议。
同时,互联为政府提供更民众沟通的渠,可以通过网络民意调查、在线问卷等方式了解民众的意见和诉求,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决策。
然而,互联网对政治和民主也带来了一挑战和首先,互联网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保障。
在网络上,虚假信息、谣言等非法信息泛滥,很多时候会对政治决策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和不当言论可能会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如何在互联进行的信息管理和舆论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联网对政治和主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促进了政治参与和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互联网平台共同努力解决。
希望未来互联更好地发挥促进政治民主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因特网平台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互动
因特网平台上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互动陈 岳 朱懂东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以建设因特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迅速席卷着全球各个角落。
它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深刻的转变。
一方面,以因特网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推动全球化在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政治概念如国家主权观念、国家利益、民族主义等受到了严重冲击。
【关键词】因特网;全球化;民族主义【作者简介】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懂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北京 邮编:100872)【中图分类号】F113;D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0)09-0036-05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始终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政治议题。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全球化浪潮对民族国家的冲击大大增强。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面前,都力图扩大其政治、经济利益并增强本国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也利用网络为工具加强了自身的力量,改变自身的表现形式。
因此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在新的平台———因特网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后冷战时期因特网的发展 因特网是全球性开放的信息互联网络,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系统,是连接世界各国的计算机网络。
冷战结束后因特网的发展既是一个外延增长的过程,又是一个内涵扩张的过程。
1991年,由数家公司成立的美国“商用因特网协会”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子网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从而开始了因特网的“商业化”过程。
商业机构一踏进因特网这一领域,就发现它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直至1995年因特网才最终完成“商业化”过程,进入成熟阶段。
今天,因特网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上网人数以几何级数快速增加。
仅以中国为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00年1月公布的数字表明,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上网人数为890万人、上网电脑为350万台、全球信息网(WWW )网站为15153个。
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冲突与悖论
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冲突与悖论赵春丽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0 08 11[作者简介]赵春丽,法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网络民主。
北京!100048[摘要]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网络民主#应运而生。
用互联网推进和完善现实民主成为一种思路。
然而,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存在若干冲突:一是网民做主与人民做主的悖论,二是自由至上与民主集中的矛盾,三是传播无序与稳定发展的冲突,四是文化多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紧张。
必须充分重视和引导网络民主的发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冲突;扬长避短[中图分类号]D 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633(2011)01 006 05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获得飞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 2亿人,是网民数量第一大国。
互联网在中国引发深刻的政治效应。
互联网在增进民众政治参与,强化民主监督,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改进民主治理,以及提升社会资本、培育公民社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用互联网式民主即∀网络民主#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设想也由此产生。
然而,互联网是具有∀双刃性#的技术工具,网络民主这一概念也存在着模糊性,下面就具体分析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存在的若干紧张关系,以期全面认识网络民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优势。
一、∀网民做主#与∀人民做主#的悖论网络民主,主要是由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其主体主要是虚拟空间的网民。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法律上讲,人民做主是指合法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从政治上讲,人民是与∀敌人#相对而言的,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显然,∀网民#与∀人民#并不完全苟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民做主带来了社会主义主义民主主体∀人民#的模糊性。
网络发展对民主社会发展的影响
14. 网络发展对民主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发展对于民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网络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有助于促进民主的发展。
首先,网络发展促进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效率。
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多元化、分散化的沟通方式:在线投票、调查、讨论、回应等等,都有助于公众参与民主决策,这也是一种新的民主模式。
此外,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更新也很快,能够更好的掌握民意,促进民主决策的决定性和真实性,提高民意表达的便捷性,当民意被采纳后,被有效地转化为公共政策,有助于政府的责任可以外溢出去,加强民众政治参与感。
其次,网络发展也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使得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平竞争更加可能,更多的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在全民沟通中可以获得真正的利益。
特别是新兴的人民抗议社会运动,其中大量的年轻人由于年轻人投票率不高,投票权尚未得到真正承认,而网络发展使得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声音,给全民政策带来新的冲击力,这就更有利于政治对决的公平竞争。
总之,网络发展对民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促进了民主决策的参与,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使得投票权的争取得以真正的落实,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
读完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网络发展给民主社会带来的变革,促进了民主决策,改变了政治参与的方式,使得投票权得以真正落实,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
这一变化也激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如何运用网络科技来推动民主的发展,帮助社会迈向更加公正和高效的方向,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讨论的另一个话题。
承认网络发展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和公民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网络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沟通和信息传播,改善监督执法的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完善新闻服务,使得政府的政策实施更加及时、公平、有效。
此外,也应对全民进行普及网络知识和技能,强化网民的安全意识,以避免信息滥用和误用,促进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公民也可以采取一定的举措来帮助民主发展。
网络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其三,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
• 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网络赋
予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了个人责任,任何时候,责任都 是随自由而来的。所以,在网络江湖行走也和在现实世界 一样要负责任,应该说原有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标准或 准则在网络空间依然有效,只不过对不同的人所起的引导 或约束作用的程度会不同。在对“80后”、“90后”的大 学生进行的网络行为的多次调查也显示,在进行网络行为 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想到了或自觉不自觉地在遵循原有 社会的道德与社会规范。 虽然,网络的宽松环境固然会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 现象,但也正因为网络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特别是怀疑、 质疑、纠偏和挑战的权利,所以公众辨别真伪、分辨是非 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在参与了网络公共论坛、 参与了在博客中的各种讨论之后,在写博客和接受批评之 后,网民的理性无疑会得到提高和锻炼。
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信疑之间
• 快速变动和不确定性显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
显著的特征之一。其普遍的表现就是人们不再 对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确信无疑,而是充满 了怀疑和不信任,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 由此导致了伦理相对主义和道德怀疑论的盛行, 而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发展到极点就必然会产生 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等的判断与衡量标 准的丧失。也就是说在很多问题上似乎已经没 有标准可言。
信疑之间
• 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
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在各 领域的普遍使用,所以使得计算机犯罪影响到 了小起市民生活大至国家机密等的广泛领域。 电脑“黑客”的肆意横行一方面与我们的有关 的立法没有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年轻的“黑客”们缺乏社会与个 人的责任感有关,换言之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 滑坡及其对青年的影响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失范 和青年人游戏人生的价值观也有关。这也与社 会道德淡化的发展趋势有关。
浅析“网络民生”问题
浅析“网络民生”问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交流载体和社会联系形式。
由于人进入网络后成为“电子人”,其社会心理意识和思维行为方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由“电子人”组成的虚拟“网络社区”必然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点,这就决定了在“网络社区”特殊环境中生成并发展起来的“网络民主”自然也就会表现出特殊性,并以各种形式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呈加强趋势。
因此,及时研究、准确把握网络民主的形式、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对于引导和把握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虚拟化”:“网络民主”的形式特征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总有相对固定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活动和相互交流的领域和场所。
而在“网络社区”的社会关系中则缺乏那种曾是民主化政治的母体的交互式实践的基本层次:如集会、办公室、报告厅、公共广场等诸如此类的场所和形式。
“网络社区”联系媒介是“电子网络”,没有具体有形的活动空间或场所。
互动方式是以媒介为载体的电子传播方式,不仅把公民们彼此分开了,而且还取代了老式的政治场所。
“电子人”之间“没有出现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只有屏幕上的电子符号的闪烁”,“电子咖啡吧”、公告板、电子邮件、计算机在线会议甚至是可视图像会议等多种方式,将“电子人”联结成为因特网上的“虚拟社区”。
网络空间上像过眼云烟一样记载的是一种无形的政治。
“网络社区”的“电子人群”也是处于分散、隐匿、不固定状态。
这种“网络空间”所形成的“网络民主”只能是“虚拟的”。
它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物质以及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关系模式,界定或概括借助因特网的技术作用所形成的“网络民主”最显著的特征只能是“虚拟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参与建立一个电子“网络民主”建设进程中的对策思考客观地说,“网络民主”较传统民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具有有限性、破坏性。
从未来发展看,“网络民主”要成为一种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形式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新兴的因特网民主与政治生活
同的应 用整合到 了同一 界面上。因特 网的另一 个突破性进 非传 统的政治 民权 ,反战运动和学 生运 动 。欧洲 也爆 发 了
从 上世纪9 年 代中期 ,所有这 些系统都被 因特网取代 0 了 ,但支持这 些系统的技术还是相 当重要 的 ,它们不 同于 因特网 ,在 讨论信息与通信技术对 政治与 民主 的影响时 , 对这些技术也要给 予充分 的考虑 。
讨论 ,就要回顾过去5年技术和社会政治的发展历程 。 o
开发 出来 ,在今天仍 占主流 的一个因特网功能 。19年代 这种信念的 “ 90 政治雏形”。 上世纪6 年代美国的技术 解放文化道路 则与此完 全不 O 初 ,随着HTT 协 议和图像 网页浏览器 的出现 ,一 个全新 P 的 、高 质量的因特 网诞生 了。大多数用户 认为 ,这种 “ 万
1 向因特网的漫长道路 走
第 一个 计 算机 网络 建于 上 世纪 五六 十 年代 的美 国 , 这个 网 络主 要是一 个 科研 网 , 由美 国 国防部 的研 究部 门 建立 。这个部 门原先 叫高级研 究计划署 ( R A), 来 A P 后
2 上世纪6 年代 以来民主的觉醒 O
机结合在一起 ,后来的重点则放在 专 门的终端 与新兴的家 “ ntI 线服务系统 ,但英 国和德国 引进 后 ( Mii ”在 e 分别 叫 做快速 电视 电话咨询服 务 “ rce”和 电视文本 显示服务 P etl
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
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目前,信息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席卷全球。
据美国因特网理事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仅仅7年前,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还不到9万,去年即达1.7亿,到今年3月已超过了3亿。
[1]美国电脑工业年鉴公司预测,2002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9亿,2010年可达7.65亿。
[2]有人断言:“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将成为人类基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决定个人、企业、国家乃至全球的生存方式。
”[3]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能力,改善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项基本人权。
与此同时,也有人利用网络传播黄毒、侵犯他人隐私和进行其他网络犯罪,在一个全新的领域给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构成了威胁。
因此,研究因特网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对于促进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因特网对人权事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全部涉及并回答所有的问题。
本文试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对如何应对因特网在这一领域对人类提出的挑战作一初步探讨。
一、因特网是否属于言论自由保护的对象?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际上军火非法买卖管制条例》[4],1997年又出台了《出口管制条例》[5].在这两个条例中,美国政府禁止向国外输出加密的计算机软件。
[6]政府认为,软件不属于言论,而是一种军事器械,就像枪炮一样可能被人用作犯罪工具。
例如,网络可被儿童色情狂、恐怖主义分子以及其他潜伏于网上的可怕的人通过私人的、不可解读的保密渠道来从事各种邪恶的勾当。
由于加密软件的输出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禁止其出口。
[7]美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实际上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因特网及其软件究竟属不属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言论自由条款保护的对象?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因特网本身的特性,还是从公约的有关规定以及各国对言论自由的通常理解看,因特网都属于言论自由保护的对象。
浅谈网络环境下民主参与的影响及思考
浅谈网络环境下民主参与的影响及思考【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的崛起让民主参与变得更加便利。
网络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平台,同时也加强了民主参与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网络舆论的影响也对民主参与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安全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更是挑战民主参与的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谣言的传播和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也给民主参与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同时网络监管也需要与民主参与的平衡相结合。
未来,网络环境下民主参与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需要关注提升民主参与的质量和共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具有参与性和民主性的网络社会。
【关键词】网络环境、民主参与、影响、思考、便利性、舆论、网络安全、挑战、谣言、信息不对称、监管、平衡、发展趋势、质量、和谐。
1. 引言1.1 网络环境的崛起网络环境的崛起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壮大起来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平台。
在过去,人们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如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而现在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网络环境的崛起不仅扩大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民主参与的便利性和效率。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迅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参与到各种讨论和决策中。
网络也为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了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互动,促进了民主治理的实践和完善。
网络环境的崛起,使得民主参与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为民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民主参与的重要性民主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民意的表达上。
民主参与是指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政府行为的过程,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网络环境下,民主参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民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促进了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网络技术促进社会治理与民主参与的关键
网络技术促进社会治理与民主参与的关键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在社会治理和民主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的机会,使得民主制度更加全面和平衡。
通过网络技术,社会治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网络技术对于社会治理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和沟通方面。
随着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迅速发布政策和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策和政策方向,从而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和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这使得政府能够更及时地获取民意和反馈信息,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
网络技术还通过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效率,促进了社会治理的提质和效能。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政府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各类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与此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取各类政策、法规和业务信息,提高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和参与度。
这种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减少治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除了社会治理,网络技术还极大地促进了民主参与的扩展和深化。
在传统的民主制度下,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理论建设的渠道相对有限。
而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来。
他们可以发布观点和建议,参与在线辩论,与政府官员和其他公民展开互动。
这种民主参与的扩展,使得社会的意见多样性得以呈现,政府的决策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期望。
然而,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治理和民主参与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谣言和虚假信息,公众在参与讨论和决策时,需要辨别和筛选信息的真假。
其次,网络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地域差异、数字鸿沟等原因,一些人无法享受到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公众参与的机会。
“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的大众交流和社会联系媒介。
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人进入网络成为“电子人”后,其心理意识和思维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异,导致在“网络社区”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网络民主”表现出特有的显著特征,并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交互作用和影响。
本文试就“网络民主”的特征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作为正确引导“网络民主”发展方向,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网络民主特征民主政治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交流载体和社会联系形式。
由于人进入网络后成为“电子人”,其社会心理意识和思维行为方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由“电子人”组成的虚拟“网络社区”必然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特点,这就决定了在“网络社区”特殊环境中生成并发展起来的“网络民主”自然也就会表现出特殊性,并以各种形式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呈加强趋势。
因此,及时研究、准确把握网络民主的形式、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对于引导和把握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民主”特征分析“网络民主”是伴随网络政治 (Virtual Politics)概念而生的,后者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 (Mark Slouka)提出,可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即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而实现的“电子民主”、“数字民主”等新渠道、新形式。
也就是说,“网络民主”可以视为“电子人”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形成“网络社区”,依托“网络社区”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新兴民主形式。
由于“网络民主”所凭依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形式所具有的非物质性、非接触性、隐匿性、分散性,导致作为“网络民主”主体的“电子人”在主体意识和行为样式等多方面发生转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网络民主”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虚拟化”:“网络民主”的形式特征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总有相对固定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活动和相互交流的领域和场所。
网络对民主的促进作用课件
目 录
• 网络对民主的概述 • 网络在民主政治中的角色 • 网络在民主社会中的影响 • 网络民主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网络民主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CHAPTER
网络对民主的概述
民主的定义与特点
民主定义 民主特点
网络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定义
网络特点
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 等特点,能够实现信息的高速传播和 广泛共享。
传播速度
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使得公民 能够迅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新闻和事 件,增强了公民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 和参与度。
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
社交网络
公共讨论 民间组织
公民教育和意识提升
教育资源
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 得公民能够自主学习、提升自身 素质,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意
识和参与能力。
公民素养
VS
共同治理
网络民主将促进国际间的共同治理,应对 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政策制定和网络民主的推进
政策公开透明
公民参与决策
公民参与和网络民主的深化
公民教育
社会监督
WATCHING
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的问题
总结词
1
详细描述
2
解决方案
3
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的问题
总结词
01
详细描述
02
解决方案
03
数字鸿沟和不平等的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解决方案
CHAPTER
网络民主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和网络民主的互动
01
02
人工智能
区块链
03 物联网
国际合作和网络民主的发展
网络空间和民主主义
网络空间和民主主义曹正焕 随着产业的发展,为了增加利润而引进的许多技术被用于提高自由度、沟通和自治能力。
当今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传真机普及时间还不长,个人电脑就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电话拨号上网和利用光缆的高速因特网技术普及到大众,电脑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加之数码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无线网络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手机提供了规模庞大的无线网络,通过与PDA(个人数字助理)或笔记本电脑的连接,使全世界的有线与无线网络连成一片。
在自然和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的现实空间之外形成的这些网络,自身却创造出既独立又庞大的人工智能空间。
网络空间并不单指代表因特网的电脑网络,是指用数码信息沟通技术连接的所有社会领域。
这种新空间的出现与扩张对多样化生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它对多重民主的能力是侵蚀还是扩张?在那个空间里展开的矛盾性质是什么?那里有哪些主体性在形成?这些主体性的伦理又是什么?本文试图讨论这些问题。
一 虚拟空间———因特网因特网虽然不是现实的空间,却是一个实际存在且具有现实力量的空间,即虚拟空间。
它能引导我们走向日常事件的世界之外,在那里并不存在物理事物或自然实在。
尽管如此,它使我们感觉好像与它们有直接的关系。
虚拟的空间包括因特网以外的信息创造出来的感性世界,感性世界与虚拟空间这一用语相互对应。
虽然这个世界是由电脑拟造出来的(世界),人们却能进到里面直接浏览。
在这里人们可以互相交换电子邮件、聊天、玩网上游戏、加入会员网或作为网页浏览记录(Blogger)来活动。
人们可以身穿网上人形衣,头戴网上假面具,就像在现实世界空间的等价物里一样,如此可以构筑共同的领域。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多用户领域(Multi-User Domains)被用于能显示出情感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的虚拟空间。
把现实用括号括起来,并以此来独立地构拟出来的这个空间,也是一个智慧和情感的力量相互交接在一起并能组成共同点的伦理空间。
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社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中国,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互联网已经成为老百姓参与政治生活、表达利益诉求的常见渠道。
确切地讲,互联网原本是虚拟的世界,可是虚拟的世界反映了现实政治生活,成为现实政治的工具、载体。
所以,中国特色的名词——“网络民主”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民主对中国政治生活具有独特的功能(一)网络具有调节功能任何社会都有各种情绪、不满需要发泄,这种情绪不一定是政治性的,但可以影响公权力与民众的关系,任何国家都不能不重视。
在西方,社会的不满往往通过政党轮流执政来调节,所以多党制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社会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
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结构分化不大,社会调节器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强烈。
但在今天,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心理需要一定渠道缓冲,社会情绪需要以某种方式宣泄。
博客、论坛等等,在客观上就承担起社会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的功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待网络上的情绪发泄,需科学分析。
在各种各样的发泄中,有的纯属个人情绪的宣泄,有的的确反映了某种社会问题。
当下中国社会各种群体性事件中,过去参与者多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但近年来“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却大量地卷入群体性事件中,甚至成为事件的主力。
这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与当下社会结构分化有关。
在社会转型以及利益群体博弈的背景下,有的人原有价值观随之消解,或扭曲;有的因遇困难暂时无法解决而生出怨气;有的因出现消极腐败现象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下降;有的人只是一种简单的从众心理等等。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心理冲突、心理不满需要有发泄的渠道与机会。
因此,对待博客和各种“恶搞”,只要不触及政治上、法律上的底线和道德上的底线,似应以宽容的态度容忍其存在。
事实上,在多元的社会,在尊重宪法、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媒体需要有一定的包容性,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有特定的表达平台和通畅的表达渠道,能够反映到决策层。
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发展
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发展□吴振晖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文化,使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文化培育了网民的民主意识,虚拟实践了其参政议政能力,推动了政治的社会化进程,对中国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了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利用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注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渐进性,积极建设适应其发展的网络文化。
关键词:网络文化民主政治功用完善政治文化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主观取向,它和政治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政治生活的发展。
随着网络化向社会文化的全面渗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即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传播信息,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道德意识。
网络文化既是传统现实文化的网络化,又是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形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文化正在“以非常的力量支配人类的行为和观念”[1],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样,也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有助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和创新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和政治权利,总是受着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我国由于国情复杂,不论是民主制度本身还是民主实现形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络文化的个性特征,则对我国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政治文化,有助于促进公民政治参与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历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在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东西,是积淀于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价值与习惯取向,是中国政治物体和政治运作的观念依托。
”[2]中国是一个经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文明古国,传统政治文化极其深厚,文化的秉性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是发展民主政治最难突破的瓶颈。
网络技术发展在民主化方面的作用
16. 网络技术发展在民主化方面的作用读完有关网络技术发展在民主化方面的文章,我对这一话题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和社会的行为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首先,网络技术可以让人们进行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比如网络上的新闻网站、论坛以及社交媒体,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快速获取信息,同时也让不同的声音得以被更多的人听到,使民众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相互连接,共同应对重大国家和社会事件,甚至可以组织和参与新的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另外,网络技术也有助于民主化进程中的反腐败工作,因为它可以帮助政府监督和管理中央政府下属单位的运作,以确保其服从法律的规定,并遵守廉洁要求,减少贪污腐败的发生。
此外,网络技术也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发起联合行动和组织示威活动,来反对不公正的政策和法律,从而维护公民的权利。
总的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民主化和反腐败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改善信息传播和交流,增强人民参与民主活动的力量,还可以帮助政府实施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就一定能够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为人民争取到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网络技术还可以为媒体提供便利,使更多的声音能够得到宣传,以让公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媒体的努力,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政策,同时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同时,网络也是推动政治参与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渠道,人们可以借由网络各种形式的参与——例如发起签名请愿、发起社会实习项目等——来为政策的制定发声,而这一切都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可能。
另外,网络技术还可以促进小规模民主活动的发展,例如创建互动社区和参与小规模的投票。
这些新的技术可以让民众参与其中,并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投票时受到利弊相当的待遇,因此有助于加强民众对政府决策的支持或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购买 力平价 法P P) 计算机 知识普及 程度 以及公 采 P 和 民 自由程 度和政 治权利之 间的关系 。我 们打算用每千 人 中
的 因特 网用户数来 代表 因特 网的普及率 。最后 ,我们 用一 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国家 的民主化程度 。 我 们采用 了几种分析方 法来 判定 各变量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在 第一部分 的分析 中我 们进 行 了变量 分类 ,然后 分析 了变量之 间的关系 。我 们通过 这些方法来 搞清楚那些影 响
中国信 息界 2 1 年第0 月 总第2 期 0 2 6 1 6
海外论文
因特 网与 民主
佐 治 亚理 工 学 院
迈克 尔 L .贝斯特 基根 W.韦德 张进 京 译
摘 要 :本研 究分析 了1 9 - 0 2 2 2 0 年期 间 民主措 施与 因特 网普及之间的关 系,探讨 了因特 网在 全球 范围内对 民 9 主 的影响 。我 们分析 了1 9 - 0 2 的所有数据 ,发现 因特 网的应 用对 民主 的影响并不是特 别 大,只是 到 了 2 2 0年 9
到地域上 的扩展 ,引发虚 拟世 界之外 的传统 的 “ 多米诺骨 位 ,现在则超 过 了9 %。精英政 治原则 并不是说 要改变 统 0
牌”效应 。
治阶层的人员构成 ,而是说统 治阶层的人如 果不能像符 号 分析 师那样不断学 习 ,就不能继续 杲在 自己的位置上 。那 么民主又表现在 哪里 呢? 民主表 现在这些受 过教育 的主 张
2 0 年和2 0 年 ,这 个影响 才大 了起 来。我们推 测,这是2 0 年 时因特 网的迅速普及带给 民主 的 变化 ,所 以我 01 02 00
们认 为只是最近 因特 网才成 为 了民主化 的正 面推 动力量 。但是这一结论并不适 用于全球 ,我们 发现有些地 区并 不喜欢 因特 网与 民主 之间的正 相关关 系,这就意味 着 因特 网可能成 为 民主 的手段 ,也可 能成为专制 的工具 。 . 关键词 :因特 网与 民主 因特 网与政 治发展 因特 网与民主 管理
革 ,而且 能改变 自 ( 身 他们所说 的改变是 “ 后国际”的改 对 此争议颇多 ,除非 精英 与非精 英之 间的差距 以某种方 式
的 )。虽然 作者 没 有 明确指 出基 于 因特 网 的变 化是 民主 上 面促进民主一 节中所说 的增 强趋势是 一样 的 19年代 以来 ,因特 网在 90
全球 呈爆炸性增 长 。另外 ,因特 网推广的数据 现在也越 来
浪潮 到来之前 ,民主化 的主 流理论 认为民主取决于 经济发 展 。这 种理论是 西摩 ・ 马丁 ・ 利普赛特 于15年提 出并为 99 人们所普遍接受 的。 大 家都知道 ,在 苏联 ,人们 早就通过一 些简单 的电子 网络 ,也就是 因特网的前身来 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 ,传进 和传 出外国的消 息。19年凯德 泽就揭示 出俄 国的 第一 个 97
因特 网带 来 的 新 资 本 主 义 体 现 了 民 主 价 值 。 弗 兰
进 民主 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发现 ,从理论上讲 ,全球化和 克 ・ 韦伯 斯 特在他 的 《 球化 、信息 与变 革 》一 书 中指 全 全球市场 主要是 由因特网推动 的,这就 促使 各国政 府开放 出 ,因特网促进 了一种新型资本主 义的发展 ,这种资本主 通信 。信 息的 自由流 动不 仅促进 了商务资讯 的有 效交流 , 义 叫做 信息资本主义 。在信息资本 主义社会 中 ,新的世 界
是在 那些最近 民主化程度 提高 了的国家 )。这两个原 因对 本研 究是 很重要的。
泽 的理 论是解释 “ 第三次 民主浪潮 ” ,即苏联垮 台及欧洲 多种 民主政治体 制涌现 的少数几种理 论之一 。他 的理论使
政 治家和决 策者第 一次意 识到 了I 的潜 力。在这 一新 的 CT
海 外论文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o P 总第2 6 02 6] 1 期
的报道 。
教会 人们如何 组织起来共 同应对 世界上发生 的变化 。 在国 际层 面 ,因特网促进 了多 中心世 界结构的发展 , 单一民族国家 的优势 已经丧失 ,非政府 角色走上 了舞台 。 世界舞 台上 角色 的增加意 味着人民现在 可以在他们 的单民 可以对其表示赞 同。这样 民众就 能更 自由地 选择 自己的身
冲突还是 相对减少 了。因特 网的放 大效应理论 和世界事务
关 系。
些学者担忧 的是 ,如果 因特 网是统治 阶级 的统治手段 就
似乎表 明 ,因特 网有助 于维护和平 和世界各 国之 间的民主 不 能促进政治体 制中的民主变革 。也许最支持 这种观点 的
是 尚蒂 ・ 卡拉希 尔和泰勒 ・ 斯 ,他们在 《 博 开放的 网络 ,
份 ,使单一 民族 国家之间 的交 流和与世 界上其他角色之 间
的交流看起来更具 吸 引力 。这 里包含有很多 民主因 素。单
一
2因特 网促进 民主 的理论
“ 终止专 制”理论 ,这是广为人 们所接受 的因特网促
民族国家要赋 予他们的人 民民主权利 ,这样才能在世 界 舞台上取得合法性 。
现在 已经 有无 数的理 论在解释 ,为什么 电子网络 ,更 具体地说 就是因特 网 ,会对民主产 生影响 。本 文列举 了少 数几 种有代表性 的理 论 ,并根 据因特网对 民主化信息与通 先讨 论主 张因特 网促 进民主的理 论 ,然后再 分析 认为因特
网阻碍民主进展的理论 。
信流 ,对 社会资本和对 公共领域 的影响进行 了分类 。我们 族 国家之外 的诸 多权 力集合 中进行选择 ,可以与其交往 也
始 ,民主 呈上升走势 ,一些强大 的 、有影响 力的国家和地
区 ,如美 国和欧盟长 期以来一直主 张在 全世 界建 立民主体
制 。世 界上致力于揭 发暴政 ,维 护人类 良心 的非 政府组织
4 扼杀民主 的理论
马克 思主 义认为 因特 网是统治 阶级的一种 统治手段 。
一
(G N O) 越来越 多。另外 ,在过去几十年 中,各国之 间的
封闭的政权 》 书中列 出了几个实验例 子支持这种理 论 。 一
3因特网在 “ 国际 ”变革中的民主作用 后
罗 泽 瑙和 约 翰逊 认 为 , 因特 网不 仅 能放大 当前 的变 变 ,后 国际 是相 当于世 界 动荡 不断 加 剧的 当今 国际 而 言 的 ,但他们做 了些许暗示 。
联 的变量的系数改变对民主和各变量之间依存度的影响。
问题变 得相 当复 杂。政府 体制类型 ,因特网普 及程 度和 因 特 网的社 会作用只是 因特 网对 民主产 生影响 的少数 几个 因
民主的界限和衡量 ,就争议颇 多。 虽然分析起 来 困难重 重 ,但理 论界仍 在探索 因特 网与 民主之 间的关系 。争 论和严格 的 、以数据 为依据 的对这个 关 系的分析 毫无疑 问会使学者 和决策者都 能获益 。早期关
而且推 动了 “ 民主 ”信息的交流 。明显的例 子是 公民有权 劳 动力市场需要 的是 高度灵活 的 、契约式 的 、不断学 习的 揭露政府 滥用权 力 ,而滥用权 力有 可能导致任 何国家的政 工人 。赖克把这样 的劳动 力叫做 符号分析师 。在这个新 的
府违 宪 、暴虐 、欺 诈和失信于 民。因特 网的特点 ,如低成 市 场中 ,低效率 的官僚机构和 中间管理机 构将被取 消 ,他 本 、多向等 ,有助于 实现这样 的监 督。 因特 网不 仅能带来 们 的功能将被机器所取代 。 有价值 的不同意 见 ,而且能促进 民主化程度不 高但收入相 符号分析 师人数 的增加意味着 精英政治 原则重要性 的 对较 高的国家的人民追 求民主 。这样就 会使 民主 的理念得 增强 。1 8年 ,中国的统洽阶层 中只 有4 90 %的人具有大学 学
的确 ,除西方外 ,世界上只有很 少的人使 用因特网 ,而这 很 少的人中大多数 是精英 , 们不愿意看 到 自己的优越 褪 他 色。为什么精英 们要用因特 网把民主强加给 自己呢 ?所 以 消除 ,否则 因特网与 民主之 间还会像现 在一样隔 离。这同
于在这里国际 发展趋势 与穷人无关 。布 鲁斯 ・ 布艾诺 ・ 梅
因特网的全球化会给政 治体制及其运行带来什么样的影 响一直令学者们感到困惑。研究者和实践 者都在 问,因特网 究竟是不是民主体系和理 念的正面推动力量?一般来说 ,提 出这个问题的人都非常希望 能得到肯定的回答 。早期通信网 络 ( 例如语音 电话 )的推广 与民主的正相关关系可能是导致
特 网在 全球 对 民主 化 的影 响 。我 们 分析 了国 家人 均 GDP
升到一个 新的高度 。比方说 ,在集 权政治环境 中 ,因特 网 可能会 使统治者 的暴行更 为严重 ,而在 民主政 治环境 中, 因特 网就 有可能改善 民权 ,扩大政 治 自由。所 以 , 们只 我
确定因特 网对民主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政治产 出: 政治导 向 X因特 网要 素
这种乐观态度形成的一个原 因,另一个原 因简单说可能就是
人们对民主的愿景和因特网本身架构固有的。 但是 ,因特 网的民主化影 响从严格 意义上讲现 在并 没 有定论 ,造成这 种状况 的原 因很多 。诸 多潜在变 量使这一
民主的变量与民主之 间的真实关系 。 在第二部分的分析 中,我们采用了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 模 型 。在这 一模型 中 ,我们把可 能影响 民主 的因素作 为变
是很有价值 的。这个研究并 不是 示范性的。
在本研究 中 ,我 们分析 了民主 的度 量指标 与因特 网普
闻和消 息整合在一起 的 。凯德 泽认为 ,这 些消息可能是 刺 穿 苏联传 统媒体壁垒 的针 ,它们 促使传统媒 体做更 负责任
7 5
及变量之 间 的关 系 ,研究 了从 19年 至20年 1年 期 间因 92 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