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跟因特网的区别
以太网和因特网的区别?
以太网(Ethernet)和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领域中常见的术语,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概念和技术。
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LAN)技术,用于在局域网内部传输数据。
它是一种使用电缆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采用的是共享媒体访问控制(CSMA/CD)协议来处理多台设备之间的冲突。
以太网常用于家庭、办公室和数据中心等小范围的局域网环境,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2. 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它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互相连接而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提供了各种通信和信息服务。
因特网基于TCP/IP协议,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提供了许多互联网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总结起来,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用于小范围的数据传输,而因特网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和信息服务。
以太网是因特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因特网则是连接全球的网络基础设施。
以太网及TCPIP通俗理解
1 以太网------EtherNet:---------------------------参考图解以太网最早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于1980年DEC、l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成为一个标准。
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
IEEE 802.3标准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
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历经100M以太网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后,目前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常见的802.3应用为:10M: 10base-T (铜线UTP模式)100M: 100base-TX (铜线UTP模式)100base-FX(光纤线)1000M: 1000base-T(铜线UTP模式)2 UIP协议:uIP由瑞典计算机科学学院(网络嵌入式系统小组)的Adam Dunkels 开发。
其源代码由C 语言编写,并完全公开,uIP 的最新版本是1.0 版本,本指南移植和使用的版本正是此版本。
uIP协议栈去掉了完整的TCP/IP中不常用的功能,简化了通讯流程,但保留了网络通信必须使用的协议,设计重点放在了IP/TCP/ICMP/UDP/ARP这些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上,保证了其代码的通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uIP协议栈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而设计,因此还具有如下优越功能:1)代码非常少,其协议栈代码不到6K,很方便阅读和移植。
2)占用的内存数非常少,RAM 占用仅几百字节。
3)其硬件处理层、协议栈层和应用层共用一个全局缓存区,不存在数据的拷贝,且发送和接收都是依靠这个缓存区,极大的节省空间和时间。
以太网;因特网;万维网
因特网于1969 年诞生于美国。
最初名为“阿帕网”(ARPAnet)是一个军用研究系统,后来又成为连接大学及高等院校计算机的学术系统,现在则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五大洲150 多个国家的开放型全球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许多服务商。
普通电脑用户只需要一台个人计算机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因特网服务商连接,便可进入因特网。
但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
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 系统)等。
“因特网”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开头字母必须大写,指的是全球最大的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互联网络。
小写的“internet”(“interreto”),则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一个大型网络。
按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的网络系统可以通称为“互联网”。
这就是说,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
《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和“因特网”所下的定义分别是“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和“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 网发展演变而来的”。
关于以太网以太网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太网标准协议。
目前IEEE802.3为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的发展:•最早的采用共享媒体的争用型网络 ALOHA• 70年代中期由 Xerox Palo Alto 研究中心提出,数据率为2.94M,称为 Ethernet(以太网)。
•经 DEC, Intel and Xerox公司改进为 10M标准 (DIX 标准 ) 。
• 1985年定名为 IEEE 802.3,即使用 CAMA/CD协议的 LAN标准,数据率从1M到 10M (现已发展到1000M),支持多种传输媒体。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
(1章)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
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五层协议。
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
第3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
(7)域名 用抽象数字表示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为了提供直观明 了的主机标识符,TCP/IP协议专门设计了一种字符 型的主机命名机制,也就是给每个主机一个有规律 的名字,这种主机名相对于IP地址来说是一种更为 高级的地址形式,这就是域名系统DNS(Doman Name System)。 主机域名的一般格式为:四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 级域名,顶级域名的划分采用两种模式,即地理模 式和组织模式。在地理模式中,顶级域名表示国家 或地区,次级域名表示网络的属性;在组织模式中, 不显示所属的国家或地区,直接用顶级域名表示网 络的属性。
(3)HTML 网页是采用标准的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识语言)来创建的。HTML对网页的内容、 格式及链接进行描述,HTML文档本身是文本格式的,用任何 一种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对它进行编辑。 (4)超链接和超文本 在一个网页中,作为“连接点”的词或短语通常被特殊显 示为其他颜色并加下划线,称为超链接(Hyper Link)。当鼠 标指向超链接时,形状会变成小手状,这就是超链接的典型特 征。超文本是一种描述信息的方法,文本中的某些字、符号、 或短语可以起着“链接”的作用,即用鼠标点击后,立即跳转 到与当前正在阅读的文档相关的新地方或另一个文档上。用户 在阅读超文本时,不是按照从头到尾顺章逐节的传统方式去获 取信息,而是可以在文档中随机地阅读。
3.1.1因特网概念及服务
1.Internet概念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 算机网络,它是由全球数以万计的局域网、 城域网及广域网互联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 络。它是一个跨越国界、覆盖全球的庞大 网络。
2.Internet的常用术语
(1)网站与网页 通常,人们将提供信息服务的WWW服务器称 为WWW(或Web)网站。WWW网上的各个超文 本文件就称为网页(Page),一个WWW服务器上 诸多网页中为首的一个称为主页(Home Page)。 主页是服务器上的默认网页,是浏览该服务器时默 认打开的页面。 (2)URL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即统一资 源定位符,用于在Internet中按统一方式指明和定位 一个WWW信息资源的地址,即WWW是按每个资 源文件的URL来检索和定位的,URL即通常所说的 “网址”。
第2章Internet基础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 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主要 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 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
Internet基础知识_我国互联主干网 12
1.3 我国互联网主干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CHINAGBN简称金桥网,是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是我国 最早建设并获国家承认的具有国际信道出口的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之 一。 中国金桥信息网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通 信和信息服务。目前已有数百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ISP接入金 桥网。金桥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青岛、沈 阳、重庆、长春、天津、杭州、厦门、东莞、宁波、南京等大城市 建立骨干网节点,并在各城市建设一定规模的区域网,为用户提供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气象、铁道、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国家专利局、国家计委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以及 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5个城市的科研机构,共1000多家科
研院所、科技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CSTNET拥有科学数据库、中
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农业资料和文献情报等科技信 息资源,并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
8
1.2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三、普及及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 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开始提供服务。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
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
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
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一)1.计算机科学基础1.1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数据的表示·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1.3算术运算·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PU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存储器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2.2软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类型、配置·操作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信号、信道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模型的构成·数据传输基础知识·数据编码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概念及IP数据报的格式、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媒介的性能特点·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PSTN、N(B)-ISDN、X.25、DDN、FRN、ATM、xDSL、VSAT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3.3局域网技术基础·IEEE802参考模型·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以太网的分类及各种以太网的性能特点·以太网技术基础、IEEE802.3帧结构、以太网跨距·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4.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4.1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我国的因特网现状·通过PSTN、ISDN、ADSL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电子邮件、FTP、T elnet、BBS、ICQ、网络新闻组、网络传真、网络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应用4.2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基本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基本应用、KDE环境和Linux操作命令4.3应用服务器基础知识·DNS服务的基本原理·WWW服务的基本原理·FTP服务的基本原理·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原理5.网络管理基础知识5.1网络管理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概念、功能、网络管理标准和网络管理模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概述、管理信息库、SNMP操作5.2网络管理系统基础知识·网络管理系统概念·Sniffer的功能和特点6.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控制技术·防火墙基本原理·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网络防病毒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CA中心建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容灾系统·应急处理常用方法和技术7.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机构·常用的国内外IT标准8.信息化基本知识·信息化概念·有关的法律、法规9.与网络系统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概念·无线个人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广域网的标准·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和扩频技术,IEEE802.11·新一代网络管理系统·新一代网络技术(Ipv6,3G)·网络10.专业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英文词汇·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11.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构建·组网设计·组网技术选择·组网设备选择及部署·设备配置和管理·划分VLAN12.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概念、组成、设计及依据的标准·综合布线基础环境准备·线缆及相关硬件的选择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流程13.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的规划配置·DNS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FTP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代理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14.Web网站的建立、管理维护以及网页制作·Web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使用HTML和相关软件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如选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JSP、ASP、XML等动态网页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15.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计费进行监督和管理·简单网络故障的分析、定位、诊断和排除·小型网络的维护策略、计划和实施·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潜在问题分析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二)一最主要的三种网络(1)电信网络(电话网),负责话音通信,也就是打电话、接听电话。
Internet基本知识
Internet基本知识什么是Internet?在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
简单地讲,Internet 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但这并不是对 Internet的一种定义,仅仅是对它的一种解释。
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以TCP/IP网络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
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今天的 Internet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网络的涵义,它是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来概括Internet,但是这个定义应从通信协议,物理连接,资源共享,相互联系,相互通信等角度来综合加以考虑。
一般认为,Internet的定义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Inter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簇的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是一个网络用户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时也为该网络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Internet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
Internet的历史和发展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简答题:1. 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局域网是一种计算机化的通信网络,支持各种数据通信设备间的设备互连、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主要特点是:(1)覆盖一个小的地理范围,从一个办公室到一幢大楼,几公里的覆盖地理范围。
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所有的站点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大于10 Mb/s,可达1 Gb/s);(2)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络,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数据(比特)从一个被连通的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被连通的设备范围;(3)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连入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和各种外部设备等;(4)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称为组播) 。
2. 什么是对等网?如何连接?如果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相互使用其它计算机内部的资源(共享资源),这种网就称之为对等局域网(Peer to Peer LAN),简称对等网。
对等网是一组面向用户的PC机,它们基本上是平等操作。
通过各种通信介质实现,有线与无线的、有线的包括串口、并口、RJ-45网线、USB对接线等。
3. 简述Internet和Intranet的区别。
Internet是一个遵从TCP/IP协议,将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Internet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它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网络互联在一起。
Intranet也称企业内部网,它是Internet概念与技术在企业机构内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4.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O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
可理解为当数据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分割成7种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是按层次来管理。
这一模型被称作ISO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因为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的,所以常简称它为OSI模型。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的功能。
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和专用的功能等。
以太网详解
以太网详解1.以太网是什么?以太网(Ethernet)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的局域网组网规范,1980年DEC、Intel和Xe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了初版Ethernet规范—DIX 1.0,1982年这三家公司又推出了修改版本DIX 2.0,并将其提交给EEE 802工作组,经IEEEE成员修改并通过后,成为IEEE的正式标准,并编号为IEEE 802.3。
虽然Ethernet规范和IEEE 802.3规范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认为Ethernet和正IEEE 802.3是兼容的。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以太网分为标准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s)千兆以太网(1000Mbs)和万兆以太网(10Gbit/s),这些以太网都符合IEEE 802.3是兼容的。
2、标准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是最早期的以太网,其传输速率为10Mbts,也称为传统以太网。
此种以太网的组网方式非常灵活,既可以使用粗、细缆组成总线网络,也可以使用双绞线组成星状网络,还可以同时使用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组成混合网络。
这些网络都符合EE8023标准,EEE8023中规定的一些传统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如下。
①10 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
②10 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
③10 Base-T:使用双纹线,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④10 Boad-36:使用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
⑤10 Base-F:使用光纤,最大网段长度为2000m,传输速率为10Mb/s。
以土标准中首部的数字代表传输速率,单位为Mbis;末尾的数字代表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为100m);Base表示基带传输,Broad表示宽带传输。
3、快速以太网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项网络技术的普及,标准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网络数据流量和速率的需求。
1993年10月以前,人们只能选择价格昂贵、基于100Mbs光缆的FDD技术组建高标准网络,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10/100和百兆网络接口卡Fast NIC 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到应用。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 电脑资料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电脑资料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2、网络、互联网以及因特网(1)网络(work):由假设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2)互联网:将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因而也是“网络的网络”。
(3)因特网(Inter):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主机(host)是指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综上: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那么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开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开展的过程。
1983 年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构造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效劳提供者)构造的因特网4、Inter 和 Inter 的区别:inter: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那么,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5、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6、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展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效劳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是效劳的请求方,效劳器是效劳的提供方)(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效劳器。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l)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
2、FDDI网络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这种传输速率高达100Mb/s的网络技术所依据的标准是ANSIX3T9.5。该网络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具有多种优点:
1、较长的传输距离,相邻站间的最大长度可达2km,最大站间距离为200km。
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一般为10~1000Mbps,可交换各类数字和非数字(如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误码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这是因为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媒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4)以计算机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一般不包含大型网络设备。
邮件发送之前必须协商好发送者、接收者。SMTP服务进程同意为接收方发送邮件时,它将邮件直接交给接收方用户或将邮件经过若干段网络传输,直到邮件交给接收方用户。在邮件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由被记录下来。这样,当邮件不能正常传输时可按原路由找到发送者。
2.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广播式结构网利用一个共同的传播介质把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所有主机共享一条信道,某主机发出的数据,所有其他主机都能收到。在广播信道中,由于信道共享而容易引起信道访问冲突,因此信道访问控制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网络通信设备
以太网,互联网,Internet网之间的关系
以太⽹,互联⽹,Internet⽹之间的关系计算机⽹络我们在这⾥讨论的以太⽹、互联⽹、因特⽹都是计算机⽹络的概念。
和我们通常说的4G、5G等通信⽹络标准做为区分。
定义以太⽹(英语:Ethernet)是为了实现局域⽹通信⽽设计的⼀种技术,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是⽬前应⽤最普遍的局域⽹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互联⽹(英语:Net)是⼀个⽹络的⽹络,它是由从地⽅到全球范围内⼏百万个私⼈的,政府的,学术界的,企业的和政府的⽹络所构成,通过电⼦,⽆线和光纤⽹络技术等等⼀系列⼴泛的技术联系在⼀起。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WWW)、⽂件传输(FTP)、电⼦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因特⽹(英语:Internet)Internet(因特⽹)是⼀个专有名词,起源于美国的五⾓⼤楼,它的前⾝是美国国防部⾼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在1960年代就开始酝酿并在随后投⼊使⽤,1990年代之前,它都是和普通⼈关系不太⼤的东西,主要是科研机构和军⽅在使⽤。
现在已连通全世界的⼀个超级计算机互联⽹络。
关系以太⽹是⼀种最流⾏的局域⽹组⽹技术。
其中定义了软件协议、硬件标准、电器规格等等。
互联⽹就是将众多局域⽹等连接在⼀起。
因特⽹是最⼤的互联⽹。
可以将互联⽹等价于internet我们通常⼿机⾥连接WiFi使⽤的就是计算机⽹络,当你打开⼿机的4G或者5G的时候,代表你接⼊了通讯⽹络。
⼿机⾥WiFi使⽤的符合以太⽹标准的⽆线⽹络芯⽚,⽽4G或5G使⽤的是通信芯⽚。
⽆论是通过计算机⽹络或者通讯⽹络都可以连接进⼊因特⽹,通过因特⽹进⾏数据通讯。
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25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
每个端到端数据流划分为分组
用户A、B的分组共享网络资 源
每个分组使用全部链路带宽 使用所需的资源
带宽划分为“片” 专用分配 资源预留
资源争夺:
用户资源要求总量超过可 用的量
拥塞:分组队列,等待链 路使用
服务器
电缆头端 电缆分布网络(简化的)
家庭
43
电缆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FDM:
C
O
VV V V V V
N
I I I I I I D DT
D D D D D D A AR
E E E E E E T TO
21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网络资源(如带宽) 划 分为“片”
按片分配给用户
如果未被使用则资源 片空闲(非共享)
将链路带宽划分为 “片”的方法
频率分割
时间分割
22
电路交换: FDM和TDM
FDM
例子: 4 个用户
频率
TDM
时间
频率
时间
23
例子
从主机A到主机B经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发送一 个640,000 比特的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
1 Mbps链路
每个用户:
当“活跃”时100 kbps 时间的10% 活跃
电路交换:
N 用户
10用户
分组交换
有35个用户,概率 > 10 活 跃小于.0004
1 Mbps 链路
29
分组交换对比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
在数据传输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一旦某个节点故障,必须重新建立连接 连接建立后,数据的传输没有额外的延时 数据中不必包含地址域,仅需较短的虚电
自上而下--计算机网络
⾃上⽽下--计算机⽹络基本概念三⽹: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
ISP(因特⽹服务提供者):主⼲ISP 、地区ISP 、本地ISPIXP( Internet eXchange Point)英特⽹交换点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个进程进⾏通信。
OIS 的七层协议:应⽤层、表⽰层、会话层、运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协议:应⽤层(各种应⽤层协议如TELNET,FTP,SMTP 等)、运输层(TCP 或者UDP )、⽹际层IP 、⽹络接⼝层。
由上⾄下。
五层协议:应⽤层、运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第⼀章 物理层特性:机械特性、电⽓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数据通信系统: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传输系统(或传输⽹络)和⽬的系统(或接受端、接受⽅)源系统:源点:源点设备产⽣要传输的数据。
源点⼜称为源站或者信源发送器:通常,源点⽣成的数字⽐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进⾏传输。
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
现在很多PC 实⽤内置的调制解调器。
⽬的系统:接收器:接受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它把来⾃传输路线上的模拟信号进⾏解调,提取出在发送端置⼊的信息,还原出发送端产⽣的数字⽐特流。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
终点⼜称⽬的站,或信宿。
信号: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通信⽅式:单向通信(单⼯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双全⼯通信)⾹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为:C=B log2(1+S/N)式中:B 是信道带宽(赫兹),S 是信号功率(⽡),N 是噪声功率(⽡)。
该式即为著名的⾹农公式,显然,信道容量与信道带宽成正⽐,同时还取决于系统信噪⽐以及编码技术种类⾹农定理指出,如果信息源的信息速率R ⼩于或者等于信道容量C ,那么,在理论上存在⼀种⽅法可使信息源的输出能够以任意⼩的差错概率通过信道传输。
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是什么
1.Eth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是什么?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
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历史:以太网是由日本施乐公司与DEC和Intel公司于1980年合作开发的一个局域网协议。
Internet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
在这个互联网络中,一些超级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主干网络(光缆,微波和卫星)相连,而一些较小规模的网络则通过众多的支干与这些巨型服务器连接。
在这些连接中,包括:物理连接和软件连接。
所谓物理连接就是,各主机之间的连接利用常规电话线,高速数据线,卫星,微波或光纤等各种通信手段。
那么软件连接是什么呢?是全球网络中的电脑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换句话说,就是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2.Ethernet IP和profinet的区别EtherCAT(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以以太网为基础的开放架构的现场总线系统,EterCAT名称中的CAT为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控制自动化技术)首字母的缩写。
最初由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 GmbH)研发。
计算机网络各章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1、因特网的组成: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2、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两者的相同点与区别: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因特网核心部分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4、(1)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2)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3)报文交换:电报通信: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简谈以太网、局域网、互联网区别
简谈以太网、局域网、互联网区别
大家好,又到了每日学习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以太网、局域网、互联网区别。
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而局域网却不一定是以太网,只是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局域网是以太网,所以一般说局域网,大家都默认为以太网。
所谓以太网,是一种总线型局域网,是施乐公司创建。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有很多实现方式,有星型、环形、总线型等。
但是这些年来的经验看,以太网,也就是总线型的是最成功的,应用最广泛的。
题外话:正是由于以太网的成功推广,才使得它支持的TCP/IP协议随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是一种通信协议标准
万维网WWW 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
以太网: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
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
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
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
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万维网:
WWW 是Internet 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是Internet 上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服务,也是发展最快和目前用的最广泛的服务。
正是因为有了WWW工具,才使得近年来Internet 迅速发展,且用户数量飞速增长。
1、WWW简介
WWW 是World Wide 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
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the European 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所发展出来的主从结构分布式超媒体系统。
通过万维网,人们只要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丰富的信息资料。
由于用户在通过Web 浏览器访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再关心一些技术性的细节,而且界面非常友好,因而Web 在Internet 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走红全球,并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
2、WWW的发展和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等)获得信息。
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那种单方面传输和获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种主观的选择性。
现在,网络上提供各种类别的数据库系统,如文献期刊、产业信息、气象信息、论文检索等等。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及时、迅速和便捷。
到了1993年,WWW 的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解决了远程信息服务中的文字显示、数据连接以及图像传递的问题,使得WWW 成为Internet 上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现在,Web 服务器成为Internet 上最大的计算机群,Web 文档之多、链接的网络之广,令人难以想象。
可以说,Web 为Internet 的普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是近年来Internet 上取得的最激动人心的成就。
WWW 采用的是客户/服务器结构,其作用是整理和储存各种WWW资源,并响应客户端软件的请求,把客户所需的资源传送到Windows 95(或Windows98)、Windows NT、UNIX 或Linux 等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