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明确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管理要求,确保废弃物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
全部化验室的员工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合规处理。
2. 管理标准2.1 废弃物分类1.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分为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试验器材废弃物三类。
2.化学废弃物包含但不限于废液、废固体化学品和废溶剂等。
3.生物废弃物包含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活性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等。
4.试验器材废弃物包含试验设备、玻璃器皿和金属器具等。
2.2 废弃物储存1.化学废弃物应置于标有“化学废弃物”标识的容器中,密封储存。
2.生物废弃物应置于标有“生物废弃物”标识的生物安全袋或容器中,密封储存。
3.试验器材废弃物应依据实在情况进行包装和储存。
2.3 废弃物运输1.废弃物运输前,必需进行分类、包装和封装,并标明废弃物的性质和对应的标识。
2.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和污染,并定期检查运输容器的完整性。
3.废弃物运输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安全性和合规性。
2.4 废弃物处理1.化学废弃物应依据其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化学中和、固化等。
2.生物废弃物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灭菌处理或无害化处理。
3.试验器材废弃物应进行必需的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安全处理。
2.5 废弃物记录和报告1.每位化验室员工在处理废弃物时,需填写废弃物记录表,认真记录废弃物的信息。
2.废弃物记录表应包含废弃物的名称、数量、储存时间、处理方法等信息。
3.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事故,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3. 考核标准3.1 废弃物分类和储存1.废弃物分类准确无误,放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正确的密封储存。
2.废弃物容器标识清楚、可辨识,符合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试验器材废弃物的标准。
3.2 废弃物运输和处理1.废弃物运输过程中无泄漏和污染现象,容器完整无损。
化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废液定义:1、过期的药品,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二、化验室废液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药液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该管理制度,主管领导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三、化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四、废液的分类处理如下:1、化学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生物废液•生物类废液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3、综合废液•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五、化验室废液的具体处理:1. 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PH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1、化验室废液分:用水和洗涤剂洗涤玻璃仪器产生的废液;含废酸、碱和其它化学物质的废液。
2、化验废液收集原则:及时带手套收集;分开收集、倒入专门收集桶;定期送往市工业废物处理站。
3、化验室废渣,液分类
4、汞的处理措施:含汞盐废液可先调P=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再加入硫酸亚铁、生成硫化铁沉,静止沉淀后收集沉淀物,再定期集中处理。
5、铬的处理措施:铬酸洗液失效和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
含铬废洗液用废铁还原残留的六价铬为三价铬再用碱液或石灰石中和生成低毒的硫化物沉淀后集中处理。
6、有机溶剂的处理措施: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甲苯等通过洗涤,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
7、上述废液不得随意倾倒,必须集中处理,废渣按公安局指定地点处置。
废液废物的管理制度

废液废物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废液废物的管理,切实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经营、使用、处置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废液废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废液废物应按照国家标准的分类、包装、标识、贮存、运输、利用或处置,并可逐级转运到处置单位,禁止乱倾倒、乱排放、乱堆放。
第四条废液废物的管理实行“谁产生、谁运输、谁处置”的责任制度,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废液废物的管理,减少废液废物产生。
第二章废液废物的分类第五条废液废物应按照其性质、组分等特点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
1.有害废物是指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如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具有爆炸性、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废物,如医疗废弃物、化工废料等。
3.其他废物是指不属于有害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废物,但也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包装、贮存、处置。
第六条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分类,标明废物的种类、来源、危险特性等信息,便于管理和处置。
第七条有害废物、危险废物的分类应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第三章废液废物的包装、标识和贮存第八条废液废物的包装应根据废物的性质、数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确保废物不泄漏、不挥发、不外溢。
第九条废液废物应在包装、贴标、贮存时标明废物的种类、来源、数量、危险性等信息,便于管理和处置。
第十条废液废物的贮存应选择干燥、通风、防火、防水、防盗的地点,不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物质混存。
第十一条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应设立专门的贮存场所,对废物进行分类、分桶、分仓,保证废物不会相互交叉污染。
第十二条废液废物的贮存期限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确定,保障废物在贮存期限内得到合理处置。
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5篇)

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5篇)第一篇: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统一化验室验室废液(弃物)的处理程序,确保废弃物合理、规范、恰当处理,防止废液(弃物)处理不当对环境产生污染。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二、范围适用于化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弃物)。
1.废液类:a 低浓度(<5%)废液,样品分析残液;b 较高浓度酸、碱、盐类;2.废物类:a 废煤样,废弃化学试剂容器,废弃包装物;b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3.废气类:煤样挥发物,载气(氧气,乙炔气),分析过程中间物。
三、化验室废液(弃物)的管理1.化验室废弃物应按照相应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必须由相应责任人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
.质量管理员应对废液(弃物)的处置情况经常性监督。
3.废液(弃物)应明确标识,注明类别和收集时间。
对要处理的的情况应有废液(弃物)记录。
四、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1、一般低浓度废液(浓度小于5%),有机溶剂、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废液,低浓度可直接排放下水道。
2、较高浓度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处理,经技术人员同意后由检测人员处理:测定煤中氮;煤中氯、砷;煤灰成分项目的化学废液集中收集于塑料桶中,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如果呈酸性,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用废碱液中和,如果呈碱性,加入废酸中和,使废液的pH约等于7。
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3、化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采取通风厨或专门抽风装置,经空气稀释后排入外界。
4、一般化学试剂的容器,在试剂使用完全后,用自来水冲洗,继续使用或当作一般生活垃圾处理。
5、危险化学试剂的包装物,主要有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氨水,用清水反复冲洗其包装瓶后,做生活垃圾处理。
氯化锌包装桶使用完毕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后压扁作为废铁处理。
化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化验室废液的管理,保护环境及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废液的定义化验室废液是指在化验室日常实验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液体,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溶液、洗涤液、废弃试剂、废水和废液剩余物。
第三章废液的分类化验室废液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有害废液和非有害废液。
有害废液主要包括:酸性废液、碱性废液、有机废液、重金属废液等。
非有害废液主要包括:实验室洗涤水、生化废水等。
第四章废液的存储1. 有害废液和非有害废液应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容器中,以避免交叉污染。
2. 废液容器应标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废液名称、容器编号、存储日期等信息。
3. 废液容器应放置在密闭的存储柜中,以防止泄漏和挥发。
第五章废液的处理有害废液的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中和处理、焚烧处理、固化处理等。
非有害废液的处理应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生化处理、蒸发浓缩、过滤净化等。
第六章废液的处置1. 废液处置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严禁私自倾倒或排放废液。
2. 废液应委托符合资质的环保单位进行处置,确保废液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废液的监测1. 实验室应定期对废液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废液性质、废液浓度和废液量的监测。
2. 废液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第八章废液的紧急处置在发生化验室废液泄漏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泄漏、清理泄漏物、通风换气等,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安全。
第九章废液的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应对全体实验室人员进行废液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有害废液的识别、处理和处置方法,以及紧急处置措施等。
第十章废液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管负责化验室废液的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执行和监督废液管理制度。
2. 实验室全体实验室人员应积极参与废液管理工作,共同保护环境和健康。
第十一章废液管理的奖惩制度对遵守废液管理制度的人员和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废液管理制度的人员和单位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处理。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化验室在科教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管理对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实验室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程序和要求,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并保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四、废弃物分类与标识1. 化学废弃物:根据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如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等。
在废弃物容器上粘贴标签,标明废弃物名称、数量、化学性质等信息。
2. 生物废弃物:根据生物安全级别分类和处理,如生物1级废弃物、生物2级废弃物等。
在废弃物容器上粘贴标签,标明废弃物的生物安全级别和相关信息。
3. 放射性废弃物:根据放射性强度进行分类和处理,如高放射性废弃物、低放射性废弃物等。
在废弃物容器上粘贴标签,标明废弃物的放射性水平和相关信息。
五、废弃物处理流程1. 收集:实验室人员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要求,将废弃物投入相应的废弃物容器中,并将容器封闭,防止废弃物泄漏。
2. 标识:在废弃物容器上粘贴相应的标识,准确标明废弃物的分类和相关信息。
3. 暂存:暂存废弃物容器的地点应设立在专门的废弃物暂存室内,确保废弃物的安全保管。
4. 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化学废弃物应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生物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消毒程序进行处置,放射性废弃物应交由专门的单位进行处理。
5. 记录和报告:对废弃物的收集、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六、应急处理措施1. 废弃物泄漏:发现废弃物泄漏时,立即按照相应的处置程序进行处理,迅速清理泄漏物,防止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2. 废弃物污染事故:发生废弃物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实验室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废液处理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废液处理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规范废液处理管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人类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废液处理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生产企业中产生的各类废液的处理与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废油等。
第三条废液处理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全面推动废液资源化再利用。
第四条生产企业应制定废液处理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废液处理管理组织机构,责任到人。
第五条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得随意排放废液,必须进行规范处理。
第六条废液处理管理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处理效果良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七条生产企业应定期对废液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八条废液处理管理应进行专业化操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废液处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废液处理管理责任第九条生产企业应设立废液处理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废液处理工作,确保全面合规。
第十条废液处理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环保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组织、指导和监督废液处理工作。
第十一条废液处理管理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废液处理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废液处理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建立废液处理管理督查机制,定期对废液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废液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三条废液处理管理责任人应向生产企业领导汇报废液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第三章废液处理管理流程第十四条废液处理管理流程包括废液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环节。
第十五条废液收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分流,并投放至指定的废液收集设施中。
第十六条废液储存:将收集到的废液进行暂时储存,确保不会泄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七条废液运输:将储存好的废液按照规定的运输方式,运输至废液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废液处理:对废液进行相应的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第十九条废液处理管理流程中,需建立完善的废液处理记录,包括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记录。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4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将废弃物分为有害废弃物、非有害废弃物和可回收废弃物等不同类别。
2. 废弃物收集:为化验室设置正确的废弃物收集容器,标识清晰,以便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并及时更换废弃物容器。
3. 废弃物储存: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储存在标示清晰的密闭容器中,避免交叉污染和泄漏。
4. 废弃物标识:在废弃物容器上使用正确的标识,包括废弃物的名称、类型、危险性等信息,以便安全处理。
5. 废弃物处理:安排专业机构或合格的人员负责废弃物的处理和运输,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6. 废弃物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废弃物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
7. 废弃物记录:建立废弃物安全处理的记录制度,包括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量以及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情况。
8. 废弃物排放监测:定期进行废弃物排放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废弃物排放的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9. 废弃物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废弃物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措施、人员安全撤离等,以应对废弃物处理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10. 废弃物审查和改进:定期对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改进,保证其持续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与安全,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废弃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
第三条废弃物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处理。
第四条化验室废弃物应定期检查、清理、处理。
第五条废弃物处理应确保环境的安全与清洁,并达到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
首先,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应包括对废液的分类和标识要求。
具体来说,废液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加以分类,如酸性废液、碱性废液、有
机废液等。
每类废液需有相应的标识标记,以便识别和防范可能的风险。
其次,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应规定废液的储存方式和时间。
为了确保
安全,废液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容器应标明废液的性质、危险级别和储
存时间。
废液储存区应安排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易燃物的地方,以防
止废液的泄漏和可能的事故发生。
第三,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应规定废液的处理方法。
对于有害废液,
应优先考虑进行中和或调整PH值,以减少其对环境的伤害;对于有机废液,可以采用沉淀、蒸发、复配等方法进行处理。
废液处理过程中,需严
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废液与特定物质的反应引发事故。
此外,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还应明确废液处理的责任和流程。
责任可
以划分给专门的操作人员、实验室负责人等,流程则以废液产生、收集、
储存、处理和处置的先后顺序为基础,确保废液的全程管理和追踪。
最后,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还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衔接,并明确违反废液处理制度的处罚和处置措施。
此外,废液处理制度还应配
备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废液
处理制度的各项规定。
综上所述,实验室废液处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和环境卫
生的关键措施。
通过明确废液分类、标识、储存、处理和处置的规定,以
及废液处理的责任和流程,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废液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
危害,并确保废液处理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实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实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废液定义:1、过期的药品,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二、化验室废液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药液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该管理制度,主管领导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三、化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四、废液的分类处理如下:1、化学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综合废液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五、化验室废液的具体处理:1. 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PH 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2. 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化验室废液、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化验室废液、固体废物管理规定
1、化验室的废液、固体废物不得随意倾倒,必须按规定处理或收集后统一处理。
2、化验室废液或固体废物处理时,需配备消防器材,防止发生化学火灾。
3、废液储存容器场所应能够保证废物不受自然力和人为破坏。
4、储存容器必须维持密封状态,不泄漏且与废物相容。
5、废液应分类存放,不相容废液不得混合储存,且废物容器上须有明显之标识。
6、特殊废物如高温易燃爆或易腐败之废物应在低温下储存。
7、对于某些废酸废碱要经过中和后在进行排放处理。
对汞液的处理要撒上硫粉,形成硫化汞再进行处理掉。
8、对于废弃培养基要高温灭活处理后方可按生活垃圾处理。
9、化验室内设有废液槽、废液必须排入废水池进行转化处理或收集后由有关部门处理,不得任意排放。
化验室废液管理制度范文

化验室废液管理制度范文化验室废液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验室废液的管理,保护环境,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化验室内所有废液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废酸、废碱、废油等。
第三条废液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主动防控。
第四条废液管理工作由化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人员必须遵守废液管理制度,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第二章废液分类和标识第五条废液必须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废酸、废碱、废油、废溶剂等。
第六条废液必须在容器上标注明确的分类和性质,并能够识别安全风险。
第七条废液的容器必须具备强度和密封性,以防止泄漏和腐蚀。
第八条废液容器必须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和完好,废液容器的材质必须与废液的性质相适应。
第三章废液收集、储存和处理第九条废液必须及时收集,禁止随意倾倒。
第十条废液必须储存在专用容器内,禁止存放在普通容器中。
第十一条废液储存区必须设置防腐蚀、泄漏和爆炸的设施,废液容器必须与其他物质分开存放,以防止相互反应。
第十二条废液储存区必须保持干燥,必要时应进行通风。
第十三条废液必须定期运送至环保单位进行处理,不得擅自处理或私自转移。
第四章废液运输第十四条废液的运输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获得相应的运输手续和许可。
第十五条运输废液的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储液容器和防护措施,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第十六条运输废液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运输废液的路线必须选择合适的道路,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和水源地区。
第五章废液处理第十八条废液处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由环保单位负责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废液处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和技术,确保废液经过处理后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二十条废液处理单位必须及时向化验室提供处理结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证明。
第二十一条废液处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废液处理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废弃物是指化验室中使用后丧失原有用途或性质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废液体、废化学品、废固体、废器皿等。
第四条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包括废弃物收集容器的选用和标识、废弃物的分类和储存、废弃物的运输和交接、废弃物的处置等环节的要求。
第五条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单位、部门以及化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六条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由化验室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并由化验室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第七条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应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进口、统一监察。
第八条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章废弃物收集容器的选用和标识第一节废弃物收集容器的选用第九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专用容器,并具备防渗漏、防爆、防腐蚀等安全性能。
第十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数量进行选择,并在容器上做好标识,明确废弃物的种类。
第十一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泄漏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设置在专用的收集区域内,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并禁止将废弃物倾倒在其他容器或地方。
第二节废弃物收集容器的标识第十三条废弃物收集容器的标识应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危险性等信息,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十四条废弃物收集容器的标识应清晰可辨,防水防污,并定期检查,发现有破损或错误的标识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第十五条废弃物收集容器的标识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险等级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标识应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进行区分。
第三章废弃物的分类和储存第一节废弃物的分类第十六条化验室废弃物应按照性质、危险等级等进行分类,并在收集容器上进行明确标识。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为确保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及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内产生的各类废弃物。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3. 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四、废弃物分类与标识1. 废弃物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包括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可回收物和其他废物。
2. 废弃物应在产生时进行标识,明确废物的类型和属性。
五、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1. 废弃物应在特定的容器中收集,并妥善存放于指定的废弃物储存区域。
2. 废弃物容器应标明废物的种类、性质和存储时间,并设置防漏措施。
六、废弃物的运输1. 废弃物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泄漏、挥发或破损而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废弃物泄漏或破损。
七、废弃物的处理1. 废弃物处理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安全、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2.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八、废弃物管理与监控1. 废弃物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记录和台账,包括废物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
2. 废弃物管理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九、废弃物事故的应急处理1. 废弃物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范围和减少危害。
2. 废弃物事故后的处理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十、培训与教育1.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废弃物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2. 废弃物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废弃物处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意识和素质。
十一、责任与处罚1. 废弃物管理人员对废弃物处理的安全负主要责任,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2. 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若因违规行为引发废弃物事故,相关人员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二、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化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订。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安全处理管理制度的背景与目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避免对实验室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制定本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安全处理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废液、废气、废固体。
第三条安全处理标准本管理制度所涉及的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安全处理。
第二章废液的安全处理第四条废液的分类废液分为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和混合废液。
第五条废液的贮存废液应放在标有废液名称、编号、贮存日期、处理时间等信息的容器中,并储存在专用标识牌明确的废液储存区内。
第六条废液的处理废液应在特定设备中进行处理,受训人员应该全程监控处理过程,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第三章废气的安全处理第七条废气的分类废气分为常温下有机废气、高温下有机废气、酸性废气、碱性废气等。
第八条废气的收集与处理废气应在特定设备中进行收集与处理,受训人员应该全程监控收集与处理过程,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第九条废气的净化净化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氧化法、吸附剂反应法、物理吸附法等。
第四章废固的安全处理第十条废固的分类废固分为有机废固和无机废固。
第十一条废固的收集与贮存废固应该根据不同的特性,放入相应的贮存方式中。
在贮存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标准进行分类,编号,并储存在专用标识牌明确的废固储存区内。
第十二条废固的处理废固应在特定设备中进行处理,受训人员应该全程监控处理过程,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第五章废弃物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保证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应制定安全处理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对新进人员进行废弃物安全处理知识的培训。
第十四条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废弃物应当分类管理,并且要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标准的基础上细分。
第十五条废弃物的标识废弃物应在特定区域,进行标识:标明其分类、编号、归属、贮存日期和处理计划等。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实验室废液管理制度
化验室产生的废液主要分为用水和洗涤剂洗涤玻璃仪器产生的废液以及含废酸、碱和其它化学物质的废液。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废液,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及时带手套收集废液;
2.分开收集,倒入专门收集桶;
3.定期送往市工业废物处理站。
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废液的成分进行分类,包括废液类和废渣类。
废液类包含COD废液、氨氮废液、含重铬酸钾、硫酸汞、废硫酸等成分。
废渣类包含盐、对氨基苯磺酰胺混合物、显色剂(N-1萘基乙二胺盐酸)、含碘化汞(纳氏试剂)等成分。
除了废液和废渣,化验室还会产生危险弃物和生活垃圾。
危险弃物包括滤纸、含菌、化学品抹布、硫酸瓶器皿、化学储
液瓶、酒精棉球等。
生活垃圾包括纸、笔等。
废弃电池和日光灯也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针对不同种类的废液,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例如,含汞盐废液可以先调P=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再加入硫酸亚铁,生成硫化铁沉淀,静止沉淀后收集沉淀物,再定期集中处理。
对于含铬废洗液,我们可以用废铁还原残留的六价铬为三价铬,再用碱液或石灰石中和生成低毒的硫化物沉淀后集中处理。
至于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氯仿、甲苯等,则需要通过洗涤、蒸馏或分馏处理。
实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废液定义:1、过期的药品,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二、化验室废液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药液污染扩散;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该管理制度,主管领导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三、化验室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四、废液的分类处理如下:1、化学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2、综合废液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五、化验室废液的具体处理:1. 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PH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2. 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3. 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4. 洗刷用,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5. 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6. 有机溶剂回收于有机污桶内,采用蒸馏、精馏等分离办法回收;7. 重金属离子包括沉淀法等集中处理;六、废液处理时应注意事项: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必须边观察边操作;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要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4.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5.实验室废液因浓度高,易于处理时因大量放热火反应速率增加而致发生意外;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再处理实验室废液时应把握下列原则:1 少量废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大量反应;2 处理剂倒入时应缓慢,以防止激烈反应;3 充分搅拌,以防止局部反应;必要时于水溶性废液中加水稀释,以缓和反应速率以及降低温度上升的速率,如处理设备含有移设装置则更佳;七、废液处理时之安全措施:1.处理化学废液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手套和实验室外衣;2.应在通风橱倾倒会释出烟和蒸气的废液;3.为防止散逸出烟和蒸气,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4.高度活性的化合物、水活性化合物、高浓度氧化剂或还原剂,绝不可与其他化学废物混合;盐酸使用作业指导书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对本公司各部门使用盐酸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保证盐酸的安全使用,防止盐酸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使用盐酸的部门.管理对象盐酸及使用者.管理要求3.1 使用要求3.1.1 盐酸使用后,必须把装有盐酸的容器盖子盖紧.3.1.2 在使用盐酸时,决不允许用盐酸开玩笑.3.1.3 在传递装有盐酸容器时,决不允许抛递.3.1.4 在使用盐酸时,操作者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服.3.1.5 使用后,空的盐酸桶应按废弃物管理程序处理.3.1.6 稀释时,应先加水后加酸,以免飞溅.3.1.7 盐酸领来后应及时稀释,现场不允许存放浓盐酸.3.2 储运要求3.2.1 盐酸应存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存放的仓库应阴凉,通风并远离火种,热源.3.2.2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3.2.3领用时,必须有二人,领用者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服,并检查容器的密封性.3.2.4盐酸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分开存放.3.3 防护措施3.3.1 使用场所要求全面通风.3.3.2 操作者须穿橡胶工作服,戴好橡胶手套,配带化学安全防护眼睛.3.3.3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3.4 消防措施3.4.1一旦有火警发生,可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3.4.2仓库内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3.5 急救措施3.5.1 皮肤接触,应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3.5.2 眼睛接触,应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眼睛.3.5.3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3.5.4 食入,应立即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3.5.5 如有必要应立即送医院.3.6 泄漏应急措施3.6.1 应迅速撤离污染区内人员至安全区.3.6.2 应切断火源;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3.6.3 用干石灰吸收再倒入空桶内,再进行处理.氢氧化钠使用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保证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防止氢氧化钠对环境造成污染;1.2 使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使用氢氧化钠的部门;2 管理对象氢氧化钠及使用者;3 管理要求3.1 使用要求3.1.1 氢氧化钠使用后,必须把装有氢氧化钠的容器盖子盖紧;3.1.2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决不允许用氢氧化钠开玩笑;3.1.3 在传递装有氢氧化钠容器时,决不允许抛递;3.1.4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操作者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服;3.1.5 使用后,氢氧化钠空桶及应按废弃物管理程序处理;3.1.6 稀释时,应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以免飞溅;3.1.7 现场存放氢氧化钠,应保持存放处的干燥;3.2 储运要求3.2.1 氢氧化钠应存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存放的仓库应干燥、清洁,注意防潮、雨淋;3.2.2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3.2.3领用时,必须有二人,领用者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服,并检查容器的密封性;3.2.4 氢氧化钠应与易燃或可燃物、酸类分开存放;3.2.5 雨天不宜运输;3.3 防护措施3.3.1 使用场所要求全面通风;3.3.2 操作者须穿橡胶工作服、戴好橡胶手套、配带化学安全防护眼睛;3.3.3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3.4 消防措施3.4.1一旦有火警发生,可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3.4.2 仓库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3.5 急救措施3.5.1 皮肤接触,应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3.5.2 眼睛接触,应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眼睛;3.5.3 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3.5.4 食入,应立即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3.5.5 如有必要应立即送医院;3.6 泄漏应急措施3.6.1 应迅速撤离污染区内人员至安全区;3.6.2 应用清洁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的有盖容器,再进行处理;3.6.3 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统一化验室验室废液(弃物)的处理程序,确保废弃物合理、规范、恰当处理,防止废液(弃物)处理不当对环境产生污染。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弃物)。
1.废液类:a 低浓度(<5%)废液,样品分析残液;
b 较高浓度酸、碱、盐类;
2.废物类:a 废煤样,废弃化学试剂容器,废弃包装物;
b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
3.废气类:煤样挥发物,载气(氧气,乙炔气),分析过程中间物。
三、化验室废液(弃物)的管理
1.化验室废弃物应按照相应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必须由相应责任人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
2 .质量管理员应对废液(弃物)的处置情况经常性监督。
3.废液(弃物)应明确标识,注明类别和收集时间。
对要处理的的情况应有废液(弃
物)记录。
四、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
1、一般低浓度废液(浓度小于5%),有机溶剂、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废液,低浓度可直接排放下水道。
2、较高浓度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处理,经技术人员同意后由检测人员处理:测定煤中氮;煤中氯、砷;煤灰成分项目的化学废液集中收集于塑料桶中,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如果呈酸性,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用废碱液中和,如果呈碱性,加入废酸中和,使废液的pH约等于7。
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3、化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采取通风厨或专门抽风装置,经空气稀释后排入外界。
4、一般化学试剂的容器,在试剂使用完全后,用自来水冲洗,继续使用或当作一般生活垃圾处理。
5、危险化学试剂的包装物,主要有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氨水,用清水反复冲洗其包装瓶后,做生活垃圾处理。
氯化锌包装桶使用完毕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后压扁作为废铁处理。
6、一般实验用品:玻璃器皿、石棉绒、滤纸等。
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璃瓶等可以用洗液浸泡,然后清洗重新使用。
一般外包装材料、废弃纸品售给回收站。
木质包装箱少部分完整留用外,其余作为木材集中堆放待用。
7、废煤样运回原煤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