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悲歌话壮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悲歌话壮志
——浅谈辛弃疾的爱国情操
学生姓名:田彩霞指导教师: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词人。

英雄身处亡国之乱世,目睹故土沦陷之悲凉,他日夜忧患苍生、痛惜斯民,虽胸怀爱国之心和匡复之志、身兼沙场之略和经纶之才,却因当权者的昏庸而得不到重用,故时常悲愤交加、饮恨报国无门,英雄只能放歌词坛,唱出自己的悲壮之声和爱国情怀,于是在他的词中处处洋溢着气势磅礴、悲痛沉郁的英雄气概与襟怀磊落、慷慨淋漓的爱国情操。

因此辛弃疾做不成英雄,只好作词人。

关键词辛弃疾;悲歌;英雄;壮志;爱国
正文
一、舍生忘死为家国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亲见生活于金国统治下的人民生活之惨痛。

在这种残酷种族压迫的环境中沦陷区百姓不断奋起反抗。

他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一次大举南犯。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揭竿而起,组织了二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的义军,为掌书记,并劝耿京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

次年,受耿京的委派,辛弃疾等人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

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辛弃疾等人获知耿京被降金的叛徒张安国杀害,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金兵营地,将张安国生擒送到建康处死。

尔后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后来,洪迈为他作《稼轩记》时,用‚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1的话来赞扬辛弃疾。

辛弃疾率部驰归南宋王朝,原冀获得朝廷重用,再图恢复中原,不料其后南宋王朝当政者多主张和议讳言恢复之计,辛弃疾所上《美芹十论》及《九议》,希望朝廷消除苟安思想,反对妥协投降,积极做好准备,收复中原。

但弥漫着屈辱苟安的南宋朝廷根本无视辛弃疾的这些积极可行的建议,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他满怀无法排遣的郁闷,迸发出撕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展示了一个有抱负有才
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

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在被投闲臵散后,不得不全力从事词创作时,被剥削统兵作战之权的辛弃疾正是把词坛看作是他着意开辟的第二战场。

以词作为宣传工具不放过一切机会宣传抗战主张,激励救国情绪,表达忧国之情,抒发爱国志向。

二、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
一、辛弃疾爱国思想产生的根源
1、从社会政治背景来说:民族矛盾是辛弃疾爱国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每当民族压迫严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绪必然高涨。

在文坛上响遏行云的声音也必然是反侵略、反压迫、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祖国统一。

辛弃疾爱国思想在朝廷当权派的压制下升华。

南宋朝廷对从敌境过来的人称为"归顺人"存在歧视。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杀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朝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志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更受到歧视而不被信任。

仕途坎坷常遭攻击而不能久于其任,。

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可并未得到重用,二年后带着绝望心情,回到铅山故居,最后饮恨而逝,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

辛弃疾的一生,是奋发激昂、抗战爱国的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南渡以来,他‚不为众人所容‛,受压抑排斥,不被朝廷重用,报国之心无处施展,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

辛弃疾将其南归后所积郁在胸的一腔悲愤全部倾注进了《稼轩长短句》中。

2、从文化渊源上来说:儒家大一统政治理想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加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国家民族的危难之秋,自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思想并付诸行动,而反映与文学作品中,才能产生"扶事感时",激励人心的爱国之作。

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生态度对后世士大夫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南宋文学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辛弃疾爱国情怀中夹杂着儒家的功名事业思想,如《婆罗门引》:"男儿事业,看一曰,须有致君时。

"《破阵子》:"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满足"好都歌山河献君王"(《调仙歌》)的素志夙愿,积极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贯穿于辛弃疾整个生命历程。

抗金复国、重整河山已成为他一生不曾释解的情结。

在他作品中经常出现"正分裂"、"补天裂"、"整顿乾坤"、"西北洗胡沙"等句,就是这一主导激情的自然反应。

在词人的后半生备受猜忌、动辄得咎的情况下,惟其获至功名的希望愈小,他争取功名的呼声也就愈高。

3、从主观因素上来说:
首先,少年时期他完成了两方面的自我塑造,即国土沦丧引发民族尊严的自我强化;传统教育促进了自我理想的生成。

在此特殊环境影响下,他的独立意志与民族自尊心同步增长。

在抗金复国,重整河山这一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重大问题上,辛弃疾比某些非沦陷区出身的人有着更为具体的感受,有着更为强烈的屈辱感、紧迫感与责任感,并由此而强化成为他一生追求的大目标。

祖父的教育在辛弃疾少年的心田里播下了爱国理想的种子。

他借赴燕京应考之机,深入内地,观察动静,了解敌情,正是为日后的军事策划作准备。

民族自尊心的强化与自我理想的生长,是爱国行动与诗词创作的必要准备和积累。

其次,青年时期亢进斗争的锤炼。

后人谓辛弃疾所作是"英雄之词",其特点是力求把爱国壮志化为战斗行动,在统一祖国的不世之勋中,实现自己的才能抱负。

当海陵南侵,金国内乱时,辛弃疾审时度势,相机行动,群众二千人高举义旗;以大局为重,团结抗金力量,率部投归耿京;扶正驱邪,大义凛然追杀窃听叛逃的义端;深谋远虑劝耿京归宋并奉表南下,共图大计;张安国杀耿京投金;辛弃疾率五十骑于敌营五万众中生擒叛徒,并号召万人共同南归,献俘建康。

这一系列英勇行动又锻炼和丰富了辛弃疾自己。

其中有舍生忘死,力挽狂澜,聚众起义,毁家纾难的体验;有英雄与叛徒拼搏以申张正义的体验,有身处劣势;背水一战,以小胜众,死里求生的体验;有跋涉千里,昼夜兼程,纵马渡江,献俘行在的体验。

难怪四十年后,词人还以欢乐的笑调"追思少年时事",写出了当年的"壮声英慨",如《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录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在不足二年的短时间内,词人戎马倥偬的抗金战斗体验,成为他以后四十五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与创作泉源。

最后,贯穿一生的英雄气质。

辛弃疾以英雄许人,亦以英雄自许,通过对历史上武功卓著英雄人物的仰慕与歌颂,表达自己欲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恢弘大志。

其作品中仰慕和歌颂的英雄人物有诸葛亮、谢安、夏禹、孙权,还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和老当益壮的廉颇。

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人不惜笔墨,着意歌颂了他所仰慕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现了他坚持抗战的正确立场,表达了他渴望奔赴战场杀敌救国的强烈愿望。

这位老英雄临终大喊数声杀敌,在寂寞绝望和痛苦中走完了他六十八年的生命历程。

他是一个富有爱国思想的战士,也是一个有远见有才能的政治家,但"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宦,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

"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二、辛弃疾爱国思想产生的影响
1、蔚然开派的现实作用。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词最主要的特点。

自唐宋以来,词的内容一般都是写风月闲情、流连光景的感受。

风格柔靡,题材狭小。

北宋后期虽然也出现了苏轼这样题材较为扩大,风格比较豪放的作家,但毕竟仍然局限于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涉及时事和社会生活的较少。

北宋的灭亡打破了士大夫们安定享乐的生活,有识之士奋起抗金北伐,投身于火热的战斗中。

他们用词来抒发爱国激情,对侵略者的投降派进行口诛笔伐。

如李纲、宗泽、岳飞、张元斡、胡铨等,都曾写过一些气壮山河的爱国词。

然而这些作品数
量不多,辛弃疾则几乎是把他全部的爱国热情,几十年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反映时代和关心国事的词作。

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是任何一个宋代作家所不能比肩的。

他以诗词来抒发爱国忧民之情。

词人写道:‚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是的,历史行程倏忽,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壮声英慨‛之士虽然已似‚浮云影不留‛,但他的毕生心血凝结的、焕发着爱国主义的异彩的六百多首词章却犹如‚芳草春长在‛,永远为祖国人民所珍爱。

辛弃疾以其社会活动和创作的权威魅力,把一批抗战爱国词人聚拢在自己的周围。

通过酬答唱和、赠送留别、互相切磋、互相鼓励、追求着一种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引起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共振,给中国文化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得到了中国文学史的肯定,被誉为‚抗战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

其中辛弃疾、韩元吉、陈亮、刘过等被认定为该派的中坚力量。

他们以堂堂之鼓、阵阵之旗的男子汉英雄气概矫首高歌、歌唱时代最强音。

他们把英雄磊落的自我形象,激昂排宕的自我意识任情抒写,或寄予自然现象,或寄予古今英豪,或直抒胸臆,时时刻刻加以强烈的表现。

在题材和主体的取向上,辛弃疾为后人所推崇和师法,乃至在词坛上鼓荡起"稼轩风"出现了一个辛派词人群,使中国词史第一次实际上有了"派"的概念,其意义是绝不可低估的。

2、历久弥新的历史价值。

辛词的精髓在于他那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这正是辛弃疾凝聚力之所在,也正是辛弃疾能赢得历代崇拜者群起仿效的最根本的原因。

南宋末年,爱国志士谢枋得就曾与其同道数十人相会于辛弃疾祠堂,并以"吾尝必有成稼轩之志者"相期。

至于金元,明清之际,辛弃疾乃其《稼轩词》中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操,也曾对为本民族的生存而战斗的人们起过精神上的鼓舞作用。

那些追随辛弃疾的词人,如元好问、张野、王夫之、陈维菘等人,无一不是拳拳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

他们那忧戚国事,感慨兴亡的词与辛弃疾息息相通。

他们以辛弃疾为千古知音,从辛词里找到了自己的身影,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3借古抒怀激情荡志的艺术效果。

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

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

且看: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词的上片写夏禹治水功绩。

首两句既写功业,又写其辛劳。

写其辛劳,意在揭示其获致功业之由,寓意深刻。

次两句仍用对仗句式,以鱼与人之各得其所,说明夏禹治水的伟大成就。

下片写对夏禹的怀念。

头两句写即目所见。

红日西沉,白浪东去,着以‚又‛、‚长‛两字,意在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即时光虽然不断流逝,禹之于今已历‚悠悠万世‛,但禹之功绩却始终为人们所永志弗忘。

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

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

《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
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

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再如,嘉泰四年(1204)正月,宋宁宗赵扩曾召见辛弃疾,要他陈述伐金的意见,但仍没有采取他充分作准备的主张,就用了韩侂胄一批人物,盲目冒进。

这年四月,辛弃疾被派任镇江知府。

他始终坚持收复中原须有准备的主张。

可是韩侂胄只不过拿他作为北伐的幌子,并没有接受他的主张,这使他颇为国事担心。

他在镇江时,有一回登上京口北固亭游览,对眼前壮丽河山,触景生情,就以‚怀古‛为题,写了一首《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词中一气连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人之典,明人杨慎《词品》至以为稼轩词中压卷作非此词莫属,因为它典范地表现了稼轩词的悲慨清壮、雄劲健举的风格。

从手法上说,也是辛词善于借典抒情述理以及政论与抒情相融汇的代表之作。

作者写这首词时已经六十五岁了。

词的上片写江山依然壮丽,但象孙权(仲谋)、刘裕(寄奴)那样一代人物,现在都不见了。

‚英雄无觅‛,怀古实乃伤今,举出历史上西征北伐的有作为的统治者正是用一面镜子反照坐看大片疆土被分裂而长期苟安的当今小朝廷。

下片借用南朝宋文帝冒险北伐,企图建立汉霍去病追击匈奴、封狼居胥山般的功绩,但因准备不足,终于仓皇败退的历史故事来警告韩侂胄不应急于求立大功。

接着想起自己当年在山东起义渡江的往事,至今忽忽四十三年。

岁月流逝,人事几变,可是还有人在‚佛狸祠‛这入侵者的‚祠堂‛祭拜异族统治者——这是对乞和苟生者的一个重重的鞭挞。

一句‚他年再遇刘使君,愿为白袍虎将讨逆贼‛使得多少血性男儿热泪滚滚,已是满头白发的稼轩公凝视着积满灰尘的战甲,遥想着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征战岁月而深情感怀,迟暮的老英雄憧憬着有生之年能再遇到像蜀主刘备那样的贤君,愿作白袍虎将的赵子龙,追随旧主讨伐篡汉逆贼。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正是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

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三、男儿到死心如铁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稼轩词确是这位爱国词人的满腔热血的结晶。

尽管辛氏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所宝贵的东西,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激励着后人。

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2。

辛弃疾以其铮铮铁骨的爱国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作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浸润着这位抗金英雄壮志难酬的沉痛感叹和无能为力的愤慨。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辛弃疾的词,既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吟风赏月花情柳态,而是字字揪心,句句沁血。

一部《稼轩词》,给后人展示的是一代抗金英雄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血泪控诉,其间强大的爱国豪情自是感人肺腑、响彻云霄。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

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

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

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

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

这可以举他与同道志士、进步思想家陈亮的那些唱和之作为例。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陈在鹅湖相会。

陈亮辞去后,辛弃疾一再调寄《贺新郎》‚以见意‛,词篇激荡着一股郁勃怒发的情思。

如第二首中写道:‚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既沉痛于现状,又互为激励以‚补天裂‛的雄心。

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风波》)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

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

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

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

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

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

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他难道真的不可以去做一个如有的论者所说的‚田间快活人‛吗?
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

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
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

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注释
[1]“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1998、7出版,第207页
[2]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周汝昌主编《唐宋诗词鉴赏》(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第1531页,《贺新郎》
参考文献
[1] 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一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2] 周汝昌主编《唐宋诗词鉴赏》(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3] 刘坎龙编著《辛弃疾词全集校注》第一版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
[4]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7
后记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著名爱国词人。

他的词在中国词史上成就斐然,开创了一代豪放词的先河。

说他是爱国词人,我们不免要从其词中分析辛弃疾深蕴其中的爱国情操和他复杂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可见英雄悲歌话壮志,一腔忧恨寄词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