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感》读后感伍元鑫
观《谁动了我的幸福》有感
观《谁动了我的幸福》有感戴希关于幸福的定义,关于幸福的人,关于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在探索着,但是每个人对于幸福却都各不相同。
我还是比较喜欢范伟说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想拉屎,就一个坑你占着呢,你就比我幸福……《谁动了我的幸福》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成功男人牛飞拥有了一切却没有家庭和爱,有次他遇到了车祸,当他醒来时他却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和一个女孩的父亲,而且这个女人是他的初恋女友,他在这个普通家庭角色中从不适应到喜欢。
当他意识到爱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时,他从医院里醒过来了,他爬起来想要去寻找梦中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没有找到。
电影的结局是在他沮丧的时候遇见了她,最后他们结婚了。
两年后他们的女儿嘟嘟出生了,他们一起领养了一棵树,送女儿学钢琴,他辞了工作,接管了丈母娘的小店,带着自己的家人过起了梦里最平淡,最普通的生活,最后他说:“我花了36年的时间才明白,我这辈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是啊,有多少人都不明白这辈子自己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或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家庭、亲情,还是事业、名利?还是两方面都想得到?我想对于每一个人,答案都不尽相同。
牛飞从梦中醒来,不仅脑子醒了,心也醒了。
经历大彻大悟之后,他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幸福,原来真的很平淡:有自己心爱的并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就足够了,而不是犹如浮云的金钱和名利。
记得有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幸福就是“平淡”,幸福就是“真”。
电影来自生活,但生活不是电影,不可能那么完满。
电影里看到他们最终在一起了,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过度追求事业和名利,失去了人生中真正的幸福。
当他们一路走过来,再回首往事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
仔细回想,发现自己是个多么幸运的人,有身体康健、思想开明的父母,有敦实憨厚的老公,身边有一群真心实意的朋友,工作上有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除了缺一儿半女承欢膝下外,这一切都太美了!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是一个容易满足,但又不安于现状的人。
读《谁拿走了我的幸福》心得
读书心得《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钟丽(大)本书是被誉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的李跃儿所著。
她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
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 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
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经历,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 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 对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养也有深刻的意义。
每次合书时我都要闭眼享受般地做深呼吸,品味着书的墨香,仿佛自己也在经历。
一场童话般的童年,温馨而愉悦。
同时回味着书里一个个难忘又好笑的镜头……。
每看一个故事,越是让我明白:越是孩子,就越拥有人类最珍贵、最必要的东西。
教育孩子,应该要深爱他们,相信他们,融入他们,呵护他们以及给予他们自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擦亮他们的童真与善心。
然儿,作为教育者却让我不得不深思:这些我都做到了吗?我知道,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
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在实施爱的过程中是否也在同时扼杀着孩子们的童真?李跃儿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教师也可以分成这3类呢?虽然,教师上岗前都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吗?我有点惴惴不安了。
李跃儿说: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当我们将孩子喜欢的漫画书撕得粉碎的时候;当我们将兴致盎然地玩着电脑的孩子从电脑前拉开的时候;当我们以“补课、提高”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们一个个双休日的时候;当我们以一个个借口限制孩子出去与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们充当了一个多么残忍的角色啊!之所以如此,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
是谁丢了心事读后感
是谁丢了心事读后感是谁丢了心事,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作者对人性、生活和爱情的深刻理解。
作品以一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丢失了自己的心事。
心事,或许是那些无法言说的秘密,又或许是那些深埋心底的渴望。
作者通过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心事的珍贵,以及找回这些心事的重要性。
作品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读者能够深深体会到那种失落、寻找和重逢的心情。
同时,作品中对爱情的描绘也让人动容,它让我们相信,在这个薄凉的世界里,总会有那么一份真挚的感情等待着我们。
艺术风格上,作品采用了诗意的表达方式,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梦幻的气息。
这种风格不仅让人陶醉,更是为作品的主题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读完这部作品,我对自己内心的心事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总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内心的情感。
而正是这些情感,才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方向。
作品让我明白,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心事,勇敢地去追寻内心的真实。
从作品中,我汲取到了珍惜当下、勇敢去爱的力量。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爱情的执着。
我们要像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定地走下去,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心事。
总的来说,是谁丢了心事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它让我们懂得,珍惜内心的情感,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作品。
【结尾】感谢这部作品,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机会。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停下脚步,去寻找那些丢失的心事。
只有当我们找到了这些心事,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
随想2016-11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随想2016-11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经济在快速发展,各种报道层出不穷,可当我们难得一聚时,话题间充斥的是各种焦虑。
我发现,我们的幸福被偷走了。
在物质发展并不发达的年代,我们也会遇到各种事情,也会有焦虑,但是我们多了一种期待,一份希望。
如今我们依然惜时如金地工作,但面对以不知名的加速度发展的物价和房价来比,我们也只能望尘莫及。
在这样的一场较量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归属感,少了一份安全感,多了一份隐隐作痛的焦虑。
物质匮乏的年代长辈们很容易知足,能吃饱下一顿就是幸福。
年幼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感知快乐,满足一丝丝的要求就是幸福。
年老的时候很多人变得开明了,人生少一些遗憾就是莫大的幸福。
可是,恰恰是年富力强的青年和精力旺盛的中年人,成为了焦虑和痛苦的“中坚力量”。
他们奔波于各种场合,为了生计,不惜身体和时间地去争取一切可能变得更好的生活本钱。
但是,结果使得很多人更加失望了,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马上被物价的上涨瓜分的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
我们一辈子付出,结果还是不如二代、三代们的起点高。
于是,一部分人继续不甘心地奋斗着,今年各种精英英年早逝的消息不断涌现;另一部分开始了及时行乐,也就是逃避生活,不敢面对现实,于是骄奢淫逸,不绝如缕,最终走向极端道路的也不是没有。
那么,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曾经向往的生活去哪里了?谁能给我们答案?其实,幸福一直未曾远离,焦虑来自于贪婪的欲望,希望的生活就在眼前。
一辈子赤裸裸而来,空空如也地离开,不曾带来丝毫东西,也不曾带走任何物质。
我们的怨气太重了,那是因为对于幸福的定义出现了严重的偏离,一些恶的东西涌动在你的心头,西方人称之为魔鬼,我称之为心魔。
因为我认为魔鬼是外在的诱惑,而心魔恰恰是自己内心造成的。
没有人在逼迫你做什么,所有的要求来自于攀比的虚荣心带来的优越感。
在我看来,那是糖衣炮弹,那是痛苦的本源。
所以,很多事情带给我们的假象是我们的物质能力太匮乏了,说的直白点,就是挣的钱太少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观后感
被偷走的那五年观后感
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他爱你的时候你却不爱他,你
爱上他的时候,他却已把你忘记……
去以前去过的地方,做以前做过的事情。
两个人如果情还在,做什么都感觉会是新鲜,心与心的距离决定每一个细节的温度。
爱情,需要给彼此适时的关心与注意。
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
久了都需要出去透透气,放松一下心情,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一阵子,也许还能保持新鲜感,但是两个人生活一辈子,这种新鲜感
就很难保持。
空气都需要经常流通,更何况是在一起要生活一辈
子的两个人呢。
平淡,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冷漠,我们自己没有
发现,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注意。
我们连注意自己的耐心都没有了,又怎么会去注意和你要想伴一辈子的人呢。
两个人,彼此关心,彼此注意的时候,世界再也容不下别人;两个人,互不关心,互补信任的时候,再大的空间也是多余。
就算你什么都不记得了,我也会在你身边陪着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爱情,开始是质数,结局是
合数,过程则是变数。
谁也预测不到谁是谁的未来,谁能陪自己
走到最后,向往美好结局的两个人,在一开始就认定彼此是唯一,在过程中一起坚持,偶尔惊喜,偶尔平淡,偶尔耍耍脾气,不管
怎样,不忘初心,那最后的最后即使结局不那么理想,放得始终。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以儿童幸福感为中心,发掘孩子最关心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参考指导,深入剖析培养孩子自信和勇敢能力的家庭教育的读物。
以作家和家庭教育专家孙瑶为主角,结合实际和研究成果,分析孩子发展过程中缺少的幸福感,让家长们能够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来思考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经营管理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用于帮助孩子实现本身的价值和价值观。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可以简单地把这两者归结为因果关系。
在学习《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获得幸福感,也可能与家庭环境无关。
以孙瑶为例,孙瑶作为一名家庭专家和慈善家,他的儿子一直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而他的妻子却处在一个不太理想的环境,比如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家长经常参与他的护理,这样的现实环境显然会对他们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孙瑶仍然有着非常丰富的幸福感,他跟他的孩子一起享受旅行、阅读和游戏等活动,这就说明,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幸福感并不直接相关,其实,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共同分享每一刻的幸福。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学到很多。
首先,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不仅包括家庭物质的舒适和安全,而且包括孩子感觉自己受到家庭爱的温暖,父母能够与孩子共同玩耍,无论是在实际动作上,还是在心灵上,都能够给孩子提供温暖和幸福感。
其次,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许多情感波动,孩子要学习理解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感,这也是要求家长的重要环节。
孩子的自觉性在发展过程中,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和勇敢的精神,不能以让孩子做什么就给予什么来刺激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收获成就感,给予正确的肯定和鼓励,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并让孩子真正乐在其中。
最后,让孩子拥有实践的机会。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谁动了我的幸福?议教师的幸福感缺失
谁动了我的幸福?幸福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提升幸福感不仅能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和平更美好的地方。
坦率地说,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不过我一直在渴求和追求着幸福。
但什么是幸福呢?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解释,甚至一万零一种解释。
所以“幸福”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语。
曾经看到了一篇很简单的文字,现在内容都差不多全忘了,印象中只是记得,每天睁开眼,你还可以看到阳光,你就是幸福的人;当你吃上早餐,想到还有多少正在被饥饿困扰的人,你就是幸福的人;当你背着包去上学或者工作,那么你就是更幸福了,因为你还有学习与工作的机会,多少人都在羡慕你呢!偶尔聚会,大家一起乐呵,美不可言。
工作中遇到难题,有领导以及同事的指教。
亲情,友情。
或许再加上点爱情。
你还体会不到幸福吗?然而,对于我这个常常因为工作而烦恼的人,幸福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当职场成为一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每个人都希望在这场PK中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可有一天却突然发现,所谓的人生价值无非体现在成绩数字、绩效考评、艰难争取来的几百元涨薪时,严重的挫败感就会出来作祟。
不断增长的生活压力,复杂的工作环境,正在一点点的销蚀着所谓的职业幸福。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普遍流传的两句话。
从这两句高到不能再高的赞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然而,狭隘如我,却总是不怀好意的揣测隐藏在这溢美之词背后的阴险。
你说工作压力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各种评价和考核及考核与待遇的挂钩使得我们丝毫不敢松懈,心里总是“绷着根弦”,可在外人眼中,享受着双休日和寒暑两假的老师简直是无病呻吟;你说工作太忙,每天五点半左右起床,奔赴学校,早自习、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备课,如果是班主任,还要没事找学生谈谈话,经常是从出门到回家,两头见不着太阳,可谁让你是“灵魂工程师”呢?你面对的可是“祖国的未来”啊!如此高而沉的帽子一压,怎不叫人诚惶诚恐?牢骚啊,埋怨啊,统统收起来,继续忙碌而沉默着。
《被抢走的幸福》观后感
毒品对家庭危害很大。
观看完《被抢走的幸福》后,我更是深刻认识到了这点。
小武失去了父爱,他的父亲就是因为染上毒品,从而一步步的将这个家庭带向了不幸。
首先,造成了家庭经济的破产。
吸毒需要大量的资金,毒品对金钱的消耗之大可以用“烧钱”两个字来形容。
拿2009年上半年的海洛因价格来讲,海洛因根据其纯度的差别,可以卖到300~1200元/克。
根据吸毒者毒瘾大小,一个吸毒者每天吸食海洛因可达30元~1000元。
据不完全资料显示:在我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毒品纯度的不同以及毒瘾的大小,按毒品的最低价格计算,一个吸毒者每月吸食海洛因的费用在500~10000元之间。
普通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需要。
而且相当多的吸毒者根本没有职业,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没有。
吸毒这么庞大的开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能有多少家产来挥霍?家具电器卖了,房产也卖了,父母被遗弃了,养老金被抢去吸毒了,公司也“吸”空了,工作丢了,甚至孩子也卖给人贩子,还有妻子被逼迫卖淫换取毒资的,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会一贫如洗,流落街头。
曾有人形象地描述吸毒人员为了获得毒资而变卖家产的劣迹为“三光政策”,即骗光、偷光、卖光。
其次,造成了家庭结构的解体。
吸毒不仅仅是对家庭经济的危害,更为灾难性的是整个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
只要有人,钱没了可以挣,但是人都没有了,家还会有吗?一个吸毒者对家庭的伤害,首先是家人身心方面的伤害。
有些吸毒者经过一定时间是的吸毒,由于毒品对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精神障碍,为了吸毒心里只有自己,不顾及家人感受,不关心家庭事务,甚至打骂虐待父母、妻子、儿女。
而且家人为了应对其吸毒所引发的家庭变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为了挽救教育其重新做人,所经受的巨大心理创伤和承担的巨大责任与心理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夫妻之间,无论丈夫吸毒还是妻子吸毒,最终大部分夫妻会选择离异。
最后,我呼吁,远离毒品,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
2023年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最近,对一本书着迷——(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李跃儿。
她生于上个世纪某个愚人节,上天却偏偏赐给她一颗聪明的心灵。
她最大的天才在于怎样让别人快乐。
她能将生活中那些最不起眼的芝麻绿豆炒得绘声绘色、出神入化,让你乐得一塌糊涂。
在她的身边,庸常的生活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愉快矿藏。
这是朋友莲子对她的评价,这样一个有趣的人,让我对她的故事特别期待。
作者李跃儿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那么我们教师和家长都是参与制作鞋子的人,鞋子制作的大小、形状等等是否适宜孩子,是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深思的。
正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想法了解缺乏,总是按照我们成人的想法与模式,把孩子塑造成为我们眼中的形态,却使孩子们没有了自我,可见是我们成人拿走了属于孩子们的幸福。
我们总认为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吃的喝的家长随时满足孩子,穿的用的根本是最好的。
记得有一次大班商量会,主题“你幸福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刚开始说的全是幸福的事,例如:吃的什么好吃的?玩过什么好玩的玩具,看过有趣的电影等等,直到有一个声音出现。
有一个孩子说我不感到幸福,我们很惊异,问他因为什么感到不幸福呢?他说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不爱我,总是强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我不喜欢过周末,因为我周末的课外班特多,还有我不喜欢的课,很难熬。
说完他很沮丧,好似又回到了他不喜欢的那个教室,那个课程。
这时他好似勾起了其他孩子的记忆,也纷纷说了自己感到不幸福不愉快的事,原来孩子们的不幸福大于幸福。
李老师的书中也是提到了这样一位母亲,她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才3岁就上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美术班、舞蹈班、思维班、奥数班、英语班等等,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点时间与精力去玩,生活的不像一个幼儿,可逐渐发觉孩子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孩子觉得她是一个坏妈妈,一点也不爱她,而她的妈妈也觉得无奈与委屈,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考虑,我们的家长会感到焦虑,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想法与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在最初就扼杀了孩子的兴趣,那才是最恐怖的。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观后感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观后感刚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寻思着,“谁啊?这么缺德,还偷孩子的幸福?”带着这个疑问我就一头扎进去看了。
书中(节目里)那些例子,真的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身边好多教育的问题。
咱们大人啊,有时候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那个“偷幸福的贼”。
就比如说,咱们老是想让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走,觉得学这个有用,学那个将来能有出息,完全不管孩子自己是不是感兴趣。
就像硬塞给孩子一堆他不喜欢的食物一样,孩子能开心吗?我记得里面有个例子是说孩子画画,孩子本来画得天马行空的,充满了想象力。
可大人非得说什么太阳不能是蓝色的,房子必须是方方正正的。
这就好比把孩子想象的翅膀给剪断了,孩子心里得多委屈啊,那幸福的小泡泡不就一个一个都破灭了嘛。
还有啊,现在好多家长就只盯着成绩。
孩子考好了,全家欢天喜地;考不好,那脸拉得比驴脸还长。
这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价值就只在那几个分数上,压力大得不得了。
这哪还有幸福可言呢?幸福应该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各种美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乐趣,而不是被分数绑架。
咱们大人总是以“为你好”为借口,做着一些让孩子不幸福的事。
其实啊,孩子就像小树苗,他们需要的是阳光、雨露和自由生长的空间,而不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着。
看了这本书(节目)之后,我就想,咱们得好好反思反思自己了。
可不能再做那个偷走孩子幸福的“大坏蛋”了。
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哪怕孩子犯错了,也应该用一种充满爱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一顿臭骂或者惩罚。
只有这样,孩子的幸福才能找回来,他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像在充满花香和阳光的花园里自由奔跑的小天使一样。
我觉得这本书(节目)就像给咱们这些大人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提醒我们要守护好孩子的幸福,别再让它偷偷溜走啦。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观后感
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观后感咱就说这孩子的幸福啊,那本应该是像花儿一样自然盛开的东西。
可是呢,书里(影片里)讲的那些事儿,就好像有一只只无形的手,在孩子的幸福花园里乱薅乱拔。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那些事儿了。
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高级玩意儿,但整天傻乐呵的,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幸福得很纯粹。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好多都被各种补习班、考试压力给包围了。
这就好比本来孩子可以在大草原上撒欢儿跑的,结果被圈进了一个小笼子里,还得不停地跳圈儿,这幸福可不就被偷走了嘛。
书里(影片里)提到家长和老师有时候就不自觉地成了“小偷”。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股脑儿地给孩子报好多班,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老师呢,为了成绩,教学也变得机械起来,把孩子当成了装知识的小罐子,拼命往里塞。
就像我邻居家那小孩,才上小学呢,周末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什么钢琴课、奥数课、英语课。
那小孩每次看到我,眼神里都透着疲惫和无奈,我就想,他的幸福都被这些安排给挤没了。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家长和老师,社会这个大环境也有责任啊。
大家都在比,比谁家孩子成绩好,比谁家孩子会的才艺多。
这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比赛,孩子在前面跑,后面是各种压力在追,哪还有心思感受幸福呢?我觉得孩子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像书里(影片里)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
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一会儿。
要是家长和老师能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多给孩子一点爱和理解,少一点逼迫和要求,那孩子的幸福啊,肯定能慢慢地找回来。
看完这本书(影片),我就想啊,咱们可不能再让那些无形的手去偷孩子的幸福了。
得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好孩子们的幸福,让他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咱们这个世界能多一点纯真的快乐。
谁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谁在破坏我们幸福的生活心得体会
谁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谁在破坏我们幸福的生活心得体会幸福的生活是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它代表着满足、快乐和平安。
人们会不断追求各种利益和物质,以达到他们对幸福的定义。
然而,幸福的生活往往来自于无形的东西,而破坏幸福的则是人类的欲望和人际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发现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关爱、友善和慷慨,而破坏我们幸福的生活的则是贪婪、自私和欺骗。
首先,给了我们幸福生活的是那些关心和关爱我们的人。
家人、朋友和伴侣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和支持,使我们感到被珍惜和重要。
无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在欢乐时刻,他们都愿意与我们分享和承担。
他们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和满足感,使我们感到被接纳和理解。
正是这些人的陪伴和爱护,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其次,友善和慷慨的人也给予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社会上的人,他们的友善和善意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被接纳。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愿意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这种友善和慷慨的行为不仅让我们感到喜悦和感激,也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他们的存在和行为给予了我们幸福的感觉。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发现我与我周围的人建立了许多深入、真实的关系。
我学会了去关心和关爱他人,去理解和原谅他人的过失和错误。
我也体会到了友善和慷慨给予我的快乐和满足。
然而,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我很难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动机,我也遭遇到了一些贪婪、自私和欺骗。
然而,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真正关心和爱护我的人。
2023年幸福读后感汇编15篇_1
2023年幸福读后感汇编15篇幸福读后感1当杨一帆问老师树怎么画时?老师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树枝、树干、树叶、树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说“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把作业变成乐趣。
我尤记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学钢琴,那的老师说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来吧,而不是你去练钢琴、你去弹钢琴。
还有《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诗歌课时,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书中的绪论撕掉。
在朗读着惠特曼“哦,我!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在载运无信仰者的绵延的车厢中在充满愚蠢人的城市里身处其中的意义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这儿,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这个强有力的戏演下去,而你能贡献一首好诗歌”时,又怎能拿着一套理论让学生们去解读呢?朗读,忘我的朗读,在操场上朗读,在山间朗读,用生命朗读。
这才是教育,这才是智慧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育不是溺爱,但更不是“严教”。
李跃儿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亲。
会把儿子赶出家门,会抓住儿子的胳膊怒吼,会让儿子因恐惧连拉裤子都不敢吱声。
幸好,她终能领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连人都成不了。
读书笔记我对照着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愤怒咆哮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严苛,是不是凶起来像不可遏制的泼妇。
孩子是需要赏识的。
就像许久前看的那个视频,一杯水会因为别人夸它纯净而更加纯净,别人批评他污浊而日益污浊。
这让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师对伊夏父亲说“在所罗门岛,当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来耕种,他们不会将树砍掉,他们只是在树的附近聚集,然后开始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的时间,树就干枯了……”更让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小侄女学习自觉性不高,贪玩。
小侄女事后对我讲“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说好话。
我都和我同学说,我小姑姑要来,我老期待的。
”我愣了一下,自责自己不当的言行,也庆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幸福读后感作文900字
关于幸福读后感作文900字3篇幸福读后感作文900字篇1假期里,受朋友的推荐,读了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这本书给我感触颇深的不仅是书中的内容,本书作者李跃也从不同层面讲述了自己的转型.李跃的糊涂,傻气,可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与年龄阶层的人性本面,更诠释了教育与爱育的本质区别,以平等自由的心态来享受欣赏孩子用生命巨章缔造的童话乐土.而在这其中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卢勤的著作,卢勤专著中提倡的赏识教育,从解读孩子内心,关注孩子外在的健康成长,到放权让孩子自由支配,树立主人翁的责任与意识,倡导了一种教育的新型理念,而在这种漫长的教育与实践中走的也并不顺畅,大到家长,老师,小到青少年,在经历了太多失败教育后,理解了教育不是支配,居高临下的威严施教者,而是如何将教育升华成爱,来激励促进自身的成长,我想李跃与卢勤在教育方面应该都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在李跃的书中,每一篇都可以堪称经典.例如<<鸡毛掸子>>一文,就给我很多的启发.最近,我班刚转学来的小朋友,生性活泼好动,总喜欢招惹小朋友,一次,我让小朋友去排队喝水,小家伙一把就把排在他前面的巩翰林推倒了,其他的小伙伴赶忙扶起巩翰林并要求他道歉,小家伙却噘起嘴一脸不悦道:"我没错."一边拿起水杯向指责他的小朋友泼去......站在旁边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手打了他的屁股两下,没想到小家伙一脸不服气委屈的大哭起来,大叫道:"你们人多欺负人少,我再也不上幼儿园了."小家伙的一句话立刻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无形中我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于是我把两个小家伙叫到了一起,给他们讲道理,听孩子解释,并让他们当着大家的面握手言和,一个短短的小插曲让我明白了,在严格管教孩子以后,一定要用温暖真诚的心接纳他们,让他们知道严厉是更深沉的爱.其实在李跃的书中会有很多的故事及相关事例值得我们深思,而恰恰是生活中想当然的小事,让我们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儿童的幼小心灵,埋没了孩子的潜力,而教育就想当然的成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隔阂,教师走不过去,孩子不愿走进来,使两者成为对立面.曾有人这样说:现在的孩子都很个性,现在的教育不象教育.我要说的是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向标,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一套观念,他们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作为施教者怎么样才能很好的保护好孩子个性的一面,又要剔除孩子不尽完善的一面,我想在李跃的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跃不是圣人,算不上是教育的专家,但她却是一个个性十足,及具影响力的施教者.她对自己不偏不倚,教育败笔,优秀案例都在书中一一展示,与其说这是李跃的财富,不如说它是我们每个人或缺的教育宝藏,而我相信,每一个人不一定是天才,但每个人却都有一样别人或缺的?是什么?它在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平凡中的天才!幸福读后感作文900字篇2《小猴子找幸福》是一本寓言故事合集,其中的每一篇寓言创作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思考,也给了读者很大的启发。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成纯海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今天当我今天站在这里说出这两句话时,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的说这些话都只是美丽的空花瓶而已,除了忽悠人没有实际的意义。
但是当世上最纯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在我们耳畔响起;当世上最真的笑容一次又一次在我们眼前绽放;当我们亲手栽培的小树一天一天逐渐长成参天大树,难道我们不为之动容?我想此时此刻在每一个教师心中一定有一道美丽的弧线划过,一种职业幸福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然而不幸的是如今我们听得最多的往往是老师的抱怨:工资怎么这么低?职称评审怎么这么难?如今的学生怎么这么不好教?仿佛一夜之间,教师成了世上最差的职业,选择教师成了我们今生最大的错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让原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孩子王”变得如此倦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别人身上,恰恰出在我们教师自己身上。
也许你会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或是胡言乱语,其实不然。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我们为什么如此倦怠的原因吧!有人说工资太低是主要的原因。
我们不可否认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我们教师的工资的确是微薄的,但是我敢说就是工资再翻一翻,我们也不一定能消除内心已经积蓄很深的倦怠感,更别提找回初上讲台时的那份激情了!也有人说教育制度不合理是主要原因。
任何一种改革都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实践证明每一次教育改革的周期大约15年到20年之间。
不知各位有没有听说2011年上半年曾经在美国轰动一时的虎妈的故事。
2011年,一个被称为“虎妈”的美国华裔女人在美国迅速蹿红,《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都对她进行了连环式的报道,一时间,她的风头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她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中,虎妈介绍了自己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
她骂女儿是垃圾、并制定比如十大“家规”: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有科目低于A;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等。
谁偷走了你的幸福心得体会
谁偷走了你的幸福心得体会在生活中,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幸福被偷走,心灵受到伤害。
我曾经也遭遇过类似的情况,下面是我从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状态,而非外在的因素能够真正影响到我们的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将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希望通过与某人的关系来获得幸福。
然而,这种依赖和寄托是不稳定的,容易被破坏。
所以,我明白了要真正获得幸福,我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来寻找幸福感。
其次,我学会了放下过去,释放心中的怨恨和痛苦。
在我遭受伤害时,我曾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对于伤害我的人心生怨恨。
然而,我懂得了放下过去的重要性。
怨恨只能使我心灵更加疲惫,而释放过去的伤害能够让我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
我选择原谅那个偷走我幸福的人,并且向前看,不再被过去所困扰。
此外,我明白了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在经历了伤害后,我曾一度陷入消极的思维中,对于未来失去了希望。
然而,我懂得了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我开始学会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发现一些积极的方面。
积极的思考能够帮助我摆脱负面情绪,重新恢复我的幸福感。
最后,我学会重拾我的兴趣和激情。
在遭受伤害的时候,我放弃了许多我喜爱的事情,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然而,我意识到重返我的兴趣爱好能够为我带来内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我重新开始追求我喜欢的事情,参加活动,并且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这些经历帮助我重新找回了我失去的幸福。
总的来说,被偷走幸福的经历让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心得体会。
我明白了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我们不能依赖他人来获得幸福。
同时,放下过去,积极思考,重拾兴趣和激情也是重建幸福的关键。
通过这一系列的体会,我学会了更加独立和自信地面对生活,重拾我的幸福。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对抱怨被偷走幸福的人,你要问他一句:“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解读故事:小时候父母从来不关心我,他们更爱弟弟。
我的个性孤僻倔强,不爱说话,也没有什么快乐。
我很努力,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却到了一个国家机关,那里的人年纪都比我大很多,我们没有共同语言。
一次报表出错,他们也懒得理我,我觉得自己不重要。
后来我离开机关到了一家公司,能力很快就得到领导的认同,许多重要的事都放手让我去做。
但我在领导面前说话不自然、发言不大胆,与同事的交往也不主动。
生活、工作很压抑,也不开心。
我有一次短暂的爱情,对方后来离开了我,我很受伤,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人。
我有几个朋友,朋友们都比我发展得好,更让我自卑。
我感觉我的幸福被偷走了,怎么努力都不行,我怎么能够走完我的人生?幸福没有客观的标准,它的构成有三个:一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二是我们个人对幸福的价值认同;三是我们的身体与心灵是否舒适和谐。
三个构成都与当事人有关,与他所处的地位、社会肯定、他人赞同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大。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拿不多的工资,干许多的活,受人指使和压制,被亲朋好友轻视,等等,如果他认为这是到达成功必须付出的经历,他会对生活充满幸福与进取心,因为他知道他正在朝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如果他认为一辈子都会忙忙碌碌,遭人看不起,那么每一天都会举步维艰。
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内心选择的结果。
故事中的主人公缺乏自我认同,小时候也没有幸福的体验。
当然不是他有过什么创伤,只是他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很狭隘,无意识地在扮演一个不幸福的人。
我们对儿时的评判可能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评判,一切不快似乎是在重复过去的创伤。
认为自己没有社交能力,对权力人物恐惧、不自信、不满足,以及时时刻刻的挫败感,其实是源于儿时没有建立起对幸福的感知。
同时,故事中的主人对生活还有不恰当的期待,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即便天上掉肉饼,拿到了饼子他也会恐惧再失去,依旧没有快乐与幸福。
谁拿走了小孩的幸福读后感doc
《谁拿走了小孩的幸福》读后感李跃儿那个人一开始我并非熟悉,熟悉她来自于她的这本书《谁拿走了小孩的幸福》。
掀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挚的言语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富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
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碰着、看到、听到的故事。
不讲什么缘故,应该如何去做。
她用一条条一般的字句,领导你不由自主得去领会、去试探,让人欲罢不能,越读越深切,完全地沉浸其中……在李教师的书中有对小孩至高的爱,就算一个杀人犯、恶魔,她也未置一句恶语。
在她的心中,每一个小孩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
因此,小孩犯得一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
第一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书中有如此一段话,我经历犹新:小孩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从来建构对那个世界的熟悉,当他觉察他身旁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以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觉察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以为那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不能轻易爱他,也可不能接纳他。
我很认同这段话,在现今那个高速发咋还能的社会,咱们更多关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式。
教育者被要求高学历、高素养,各类技术的竞赛、书面的文章……而咱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被评定能不能胜任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时,是不是要再次评定他是不是怀有一颗有爱的心?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二者间,咱们更趋向于保育。
方才离开父母的小孩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
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壮大的技术知识都是无力的,若是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小孩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小孩的顽皮,他恼了;面对小孩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
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若是咱们心中都有爱,是不是就可不能显现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虐伤小孩的事件了呢?李教师的书中贯穿全文的确实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教师的爱、同伴的爱,缺一不可!教育者的爱尤其重要,他引导小孩幼小的心,让他们锻炼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他呵护小孩受伤的心,以爱抚平破碎使其强韧;他珍惜小孩懵懂的心,使他们有一个温暖的臂弯……谁拿走了小孩的幸福?或许咱们都要反思,看完全书我才感觉这句话是如何的刺眼,如何的惊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感》的读后感
幸福是什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幸福的?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吗?工作能让人感到幸福吗?拥有充分的自由会不会更幸福呢?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却仍然感觉不幸福,我想你肯定会说,这太简单了,三岁小孩都会,不过你答的大部分都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包含可能非常复杂的哲学,很少有人能懂,但有一本书,教会了我,这本书是《少年哲学智慧启蒙丛书》严春友主编,他用哲学智慧,化解成长中的问题,还让孩子,拥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本书叫《谁偷走了我的幸福感》就今天,我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说说第一次看这本书吧,我本来是心不在焉,因为我以为这本书里面不是枯燥的文字,就是只有大人才能懂的意思,结果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就给我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里写着我最喜欢的学习方法。
上面是故事,下面是解答,还有插图,和我想象完全不一样,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套丛书特别搜集了孩子经常碰到,容易困惑的问题,通过案例和分析引发孩子思考,帮助孩子解答内心的困惑,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说实话,我真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每人一套,让幸福感常驻我们的心中。
幸福是什么?我是这样理解的,坦然面对你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往往迷失在困惑之中,一有困难就着急,而没有真正去体会和面对,那么就会焦虑,就会难受,就会推三阻四。
自然幸福离我们远去,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去做好这件事,也就无法体会解决困难过程中的乐趣,比如,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作业,我老想着去玩,没
有真正用心去做,所以往往一整天没有写上几个字,妈妈急了,我也急了,两个急性子急到一起去了。
妈妈说我的时候,很难受,我有时候还想狡辩,结果两败俱伤啊,大家都很苦恼。
后面爸爸和我一起体验比拼做作业,结果一对比发现自己错了,就使劲想赶上,认认真真的,很不错哦。
结果我居然超过了爸爸,自己也很开心,实际上世界上的困难最怕认真二字,而幸福和乐趣也就这挑战困难的乐趣之中。
另外呢,还要有良好的心态,物质上面的享受永远无法满足,有时候我们常常要求父母买高级玩具,玩最好的游乐设施,其实呢,很多时候,幸福来自我们的内心,一个小玩具或一张简单的游乐园门票已经足够了,爸爸妈妈能够陪我们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感呢?其实来自于我们不满足的内心。
只要我们珍惜生活,锐意进取,快乐学习,幸福一定会悄悄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