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科技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梳理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最终确立。
(2条件:①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2.中心: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进程: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
4.主要成就及影响(1电的发明与应用: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完成钨丝灯泡等一千多项发明。
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部门。
影响:开辟了“电力时代”。
(2钢铁工业的发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3新兴产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4传统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5垄断组织的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增大。
(3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活动(1到1900年,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千米,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浙师大附中庞威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导入: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提问: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新课讲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四 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
线索一 科技成就
(一)中国科技成就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造纸术
古代科技 四大
伟大贡献之一
成就 发明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
火药
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古代科技 成就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 指南针 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 四大
提供了重要条件 发明
活字 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 印刷术 影响
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3 名中
国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 神舟十四号 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 载人飞船出征 式开启。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中国
太空 身影,全体中国人民也在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航天强
国梦想
设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答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把科教兴国战 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发明“麻沸散”,最早运用
“麻沸散”与
于麻醉手术;创编的“五禽戏”
“五禽戏”
古代科技
能强身健体
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就
明朝李时珍著,在世界医药史上
《本草纲目》 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药
学巨典”
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建成之后,成都 都江堰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古代科技
沟通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
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载人航天技术等把中国人的活动范围扩展 航天工程 到太空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十一)·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
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近代时期的现代化进程:1、新航路的开辟与整体世界的出现(1500年前后—1760年)(1)发展进程:欧洲人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大规模地扩张和殖民。
到18世纪60年代,西方的殖民势力遍及美洲,到达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的沿岸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桩强行卷入国际交换领域。
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2)经济联系的特点:以西欧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为中心;国际贸易开始具有全球性;贸易的商品种类突破了奢侈品的范围,大众消费品和日用工业品增多;贸易数量大增;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之类的有固定组织的市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1760年—1860年)(1)发展进程:工业革命18世纪印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
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和蒸汽机的使用,工厂制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工业革命它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对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建立了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3)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使各国生产社会化,劳动专业化,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把一系列国家的生产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整体世界的形成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 确立:四次会议 • 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 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
• 国际组织: 联合国
• 演变 -两大阵营的对抗(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
-美苏争霸(50年代后期--90年代初)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 • 动摇:70年代
建立 ⑵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
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⑶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
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⑷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原因: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力量的逐渐强大,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 特点:⑴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⑵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
军事、意识形态
⑶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 主导作用
•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 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对 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
⑵消极作用:
① 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②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经济 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 利影响。
③ 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 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地区战争 爆发的根源。
中考专题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含答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三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专题点睛】世界的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主要包含下面几个层面的含义:⑴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⑵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⑶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
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⑸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理解探究】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4、整体世界的形成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表现。
5、世界整体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6、经济全球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提示:新航路开辟、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提示:原因、表现、影响提示:经济、交通、人口、文化、体育、娱乐、服饰、饮食等领域提示:联系近代中国历史的侵略与反抗和中国近代化提示:改革开放、加入APEC和WTO、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笔记归纳】一、(一)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20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
科技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形成专题综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20世纪初,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技术使世界像一个“地球村”。
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1、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2、影响: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全球化起步。
二、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初)1、工业革命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交通运输工具—蒸汽机车。
2、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新交通工具与新通讯工具—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3.、影响:随着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工具出现,世界日益紧密联系。
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而形成。
20世纪初,工业革命使整体世界完全形成。
世界越来越小,工业革命大大加速全球化的发展。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20世纪中叶开始)1、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影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化趋势大大加速,全球化程度空前加强。
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
3、全球化背景下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当今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联合国,基本职能是制定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
4、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
启示:○1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进步不断推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3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各节基础知识整理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含义:从l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同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
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①市场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
②前提条件: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
③生产资本: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4)工业革命代表人物及发明①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并于1785年正式在工厂投入使用。
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③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5)工业革命的时间:l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到l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率先完成。
(6)工业革命的意义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7)工业革命的扩展:l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2.“科学的世纪”(1)时间:19世纪。
(2)表现:①工业革命期问,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
②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
③大学里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出现了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
④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⑤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达尔文的的《物种起源》问世,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后半期。
(2)领先国家:德国和美国。
专题1科技进步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一、科技进步与整体世界的形成(一)、1、三次科技革命概况:2、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代表性事件: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近代化历程艰难起步。
代表性事件:洋务运动。
2、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代表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②中国进一步向西方国家学习,但都没有取得彻底成功。
代表性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封锁,使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仍然取得了一些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代表性成就: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导弹1966、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1970)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代表性成就:杂交水稻的推广(袁隆平)、神1—8、嫦娥1号、嫦娥2号、天宫一号等。
3、对科技的基本认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3、科技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4、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用之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核武器)5、只有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及时抓住历史的机遇,才能促进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如日本实行明治维新)6、当代世界,谁能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就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
(如19世纪末美、德后来居上)(二)、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及代表性事件:1、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全球联系加强,整体世界开始形成;2、工业革命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村”形成,全球化空前加强测试题:1、“这次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
【典例3】(26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 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 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 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 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 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 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 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2)正确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积极方面 (1)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 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稳定。 (2)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 经济的发展,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以更多的得到先进 的产品和技术。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4)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典例精析】
【典例1】(2009年江苏高考24题)(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 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 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 ,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 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 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 特殊意义?(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 什么影响?(2分)
◆消极方面 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是 美国向外扩张的工具。
2、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
(1)发展历程
①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影响的因素:新航 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②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影响的因 素:工业革命
③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影响 的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困境阶段(一战后至二战后):影响的因素:苏联 (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1929~1933年经济危 机,各国设置关税壁垒、世界大战
专题八 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工业化、全球化
专题八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工业化、全球化一、新航路开辟及其整体世界的形成(一)新航路开辟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商品交换贸易的扩大。
2.目的: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求财富。
3.探索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4.四条航线和航海家:①迪亚士首航——发现好望角;②达·伽马——到达东方印度;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④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5.影响:实现了欧、亚、非、美洲大陆的互相沟通,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也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二)殖民扩张1.起因: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殖民主义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殖民掠夺方式:①在美洲强占印第安人土地;掠夺黄金、白银。
②在非洲进行黑奴贸易。
③在亚洲进行殖民扩张和鸦片贸易。
3.影响: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三)整体世界的形成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系在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整体世界基本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化(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①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②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2.原因: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3.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4.重大发明:①棉纺织业;②动力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③冶金、采矿业等行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④交通:汽船、火车。
5.扩展(结果):法、美、德、意、俄、日等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6.影响: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汽车工业
新
石油工业 兴
化工技术 工 业
化工技术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科技革命)
3、重大发明与成就
(5)传统产业的发展
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美国“钢铁大王” 卡内基(1835-1919年), 是美国最大钢铁制造商, 衣锦还乡后,跃居世界 首富。而在功成名就后, 他又将几乎全部的财富 捐献给社会,足以与诺 贝尔相媲美,成为美国 人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 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卡内基回答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有两个基本因素: 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贫苦之家,小时候常常吃饱了这一 顿,不知道下一顿的食物在哪里?我晚上常听见父母为 了应付面对的穷困而叹息。所以我从小就力求上进与发 奋,决心到长大之后要从我手中击败穷困;第二、凡事 不论大小,都要认真的去做。我12岁时做过纺织工人, 我努力地要把纱纺好。后来我又做过邮差,我尽量记住 我那邮区里每户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后来几乎我 每一家都熟识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认真的做好它, 以后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你了。”
卡特尔: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
额利润,在划分市场、商品产量、价格等一个或 几个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垄断性联合。 在生产、销售、财务和法律上均保持自身的独立。
补充知识:垄断组织的产生
形式: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
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高级形式,通常指同
类商品或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从生产到销售全面合并,而形成的垄断联合。 企业本身独立,但在法律和产销上均失去独立性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与世界
•
•
科技作用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更加引起人类重视,科技既“以人为本” 又“尊重自然”,力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当代的科技革命在促进生 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保护人类的社会空间和生态环境,开发了一 系列诸如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绿色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通过技术的使用实现生产"增产 减污",从而达到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到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地区,目前又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在经济分工和产业结构演化的基础上,各类国家在世 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格局不断变化,世界经济重心不
断迁移。
•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历史轨迹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三节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
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历史轨迹
1、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在英国的形成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以蒸 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的巨大发明浪潮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促成了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大西洋两岸的转移
在英国产业革命的带动下,欧美等先进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 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迅猛发展,导致了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先是由英国转向 欧洲大陆,由于美国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在欧洲大陆停留时间很短,又转 向北美洲东部。大西洋两岸共同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西洋时代。
蒸气机,制造技术
第二产业兴起
经典电磁场学、热力第二定律, 进化论
电力,电力技术
第二产业繁荣
相对论、量子论、系统科学
材料、能源、信息技 术 生命技术、环境技术
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40年前后,将是新科技革命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带来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
谁能真正把握住新科技革命的趋势、特征和战略先机,谁就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中获得领先优势。
当前,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
历史已多次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将对世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新科技革命正以人工智能、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生命创制等为核心快速孕育发展,对人类社会很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变革。
自1860年以来,四次科技革命一波接一波地兴起、衔接、交迭,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科技发展与创新十分活跃的「科技革命时代」。
大约150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文明经历了和平与发展、战争与革命、前进与倒退的历史进程。
在以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上,世界上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了第一次,其主要标志是电气化与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的利用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第三次,其主要标志是互联网从军用扩大到民用。
从21世纪初开始的第四次,其核心是信息技术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
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与世界力量格局。
其中,不少国家就是抓住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在激烈竞争中迅速崛起、后来居上,从而改写了当时的经济版图和世界格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所谓科技革命,从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就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换言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和产业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发生了5次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目前世界正处于第5次技术—经济长波的下行阶段。
观察以往历次革命,对世界发展格局的改变,往往是以新科技带来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创造新供给、引发新需求、缔造新生活、发展新经济而实现的。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二、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专题
2013-7-22
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形成 生产 Nhomakorabea的发展和运输的
科技革命 促进了交 通运输的 变革。
便捷使得国际分工体系 和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 资本主义 对外扩张 方式发生 变化:商 品输出— 资本输出
新兴工业部门带来经济
结构的变化
2013-7-22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金银)——世界货币体系(金本位) 第一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萌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社会分工 的形成 劳动效率提高 世界经济的萌芽 贸易的形成 世界市场
国内市场
国际分工
产业革命
世界市场 形成的前 提
2013-7-22
世界市场 形成的基 础
世界市场得以 最终形成
三次科 技革命
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内容
第一次 18世纪60年 蒸汽机的发 科技革 代~19世纪 明和运用 70年代 命 第二次 科技革 19世纪最 电力的广 后30年 泛运用 命
2013-7-22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贸易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 生产一体化 科技全球化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013-7-22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 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 发挥世界市场的竞争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金融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 消极影响—— 各国经济不稳定和风险性增强 弱化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推动下,社会生 产力进一步提高, 国际分工进一步加 深。
6科技革命与全球化问题(1)
中国的 19世纪60—90年代
建国后取得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成就,
应对
发起洋务运动
制订“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
说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全球化从历史上看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三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信方面日新月异的 成就大大缩短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距离,使人们生活在“地球村”之中,世界各 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状态日益明显。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等。重点要认识推动全球化的因素和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原 子能、航天技术
信息化时代(电子时代) 美国
主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 新能源:电力(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国际互联
要 明珍妮纺织机,1783 电灯);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网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克
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
入“蒸汽时代”,形成两大对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 立阶级,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 入“电气时代” 度,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工工
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影
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 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国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成
隆技术发展
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 果
火车
①技术革命几乎同时在美国、德国等 ①由美国开始,迅速波及世界;②
①英国率先开始,英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帷幕,见效快;出现大量的科技成果,科技转化为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专题七 世界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doc
专题七世界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学法指导:1.注意概括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变化过程、分析历史原因;2. 注意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每一阶段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高考预测:1.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了解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是近年来涉及较多的新的命题点;2.经济全球化及其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是多年来的热点;主题一整体世界的形成知识整合一、变化过程1、第一阶段:16-18世纪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发生→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A.背景①16-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少数国家确立。
②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15-18世纪,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了荷、法,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表现①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②市场上商品种类明显增多,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③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影响①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③各大洲的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2、第二阶段:19世纪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A.背景①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在全球确立统治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③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出现。
B.表现①欧美列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说明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专题四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
专题四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知识梳理】2、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⑵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因为西国家的侵略,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失机遇。
⑶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社会动荡(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加上建国后左倾错误及十年文革,使我们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3.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5.经济全球化★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和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接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⑴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欧盟的成立、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⑵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的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会议;同年,中国也正式成为WTO的一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科技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形成
2012、5、16 说明:本专题中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同学们已作好了笔记,本次不再详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听说了一连串英国人的名字,是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推动完成了英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次飞跃,以至于当以展示先进技术发明为主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筹划举行时,世界各国都认为它在伦敦举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1.(内容)材料一中的“第一次飞跃”是指工业革命。
它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其主要发明成果有:蒸汽机、汽船、火车。
同时主要发明的顺序是:手工纺车-珍妮纺纱机-蒸汽机
2.(与英国关系)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奠定物质基础。
3.(对其它国的影响)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革命和改革运动---海地的黑人奴隶起义、日本明治维新(1868),
(对中国的影响)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消极影响),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如: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积极影响)。
张之洞在武汉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工业是发生在其背景下,(作用)客观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拉开了武汉近代化序幕,使武汉逐步成为全国工业重镇之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新成果的盛会,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等大量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1、(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日益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至今人们直接感受它所带来的“恩惠”是:汽车、飞机、电灯、有线电话、有线、无线电报、有轨电车等。
主要产生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水力---蒸汽---电力。
2、(与美国关系)材料二中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世博会是为了纪念100年前美国独立战争中《独立宣言》发表这一事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美国、德国超越英国成为上第一、第二号大国,同时各国家各地区交往频繁,
3、(与中国关系)对比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的展品,应该意识到:尽管中国传统手工业技艺精湛,但中国近代的工业水平落后了,因为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因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至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0%至90%,世界各国的经济表明,新发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研投入的100%以上。
1、.(内容)新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科技革命的影响说明了(或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
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它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美国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3.(对中国影响或意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我国紧随科技进步发展,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我国在航天技术、核技术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提出了“863”计划。
极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交往更加频繁,中国深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
5.(核问题与中国)核技术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核武器首次运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发展核事业,主要是加强国防力量,对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6、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责影响,结合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交通工具)各举几例说明。
答:A、蒸汽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促进了纺织、煤炭、生铁等生产的巨大发展,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同时它的广泛使用,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B、内燃机的发明,促进航空事业的兴起,1903年飞机发明,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但飞机也被运用于军事,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包括现代战争,给交战国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同时造成了石油资源等的大量消耗,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我们的态度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C、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原子能在电力、医疗、生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原子能也被用来制造成具有空前的,灾难性杀伤的原子弹,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D、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快了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质量。
③加速了信息传递,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④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E:科技创新(交通工具)能丰富人们生活、改变世界,交通运输工具能促进社会发展,又带来交通运输发展,节省出行时间,扩大人们活动范围,改变生活方式等。
7、(武汉发展)当前世界发展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武汉经济要得到稳定发展,你觉得要如何做: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③紧随科技革命潮流,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8、(与武汉关系)近年来神龙汽车、富士康等跨国公司和中国光谷相继落户武汉,,武汉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说明了(意义、原因):A、武汉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武汉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与世界联系不断加强。
C、紧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9、在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中:(注意关系的把握),对整体世界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事件有:
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第一次工业革命----整体世界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地球愈变愈小,整体世界高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空前加强
9、感悟: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①科技革命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推动力
科技创新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