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课|教科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的镜片特点: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等装上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3.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或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4.近视眼镜不是凸透镜,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老花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第二课怎样放的更大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3.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4.电子显微镜可以把图像放大到200万倍,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菌和病毒。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2.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触角形状:蝗虫、蟋蟀——丝状,蝴蝶——棒状,蚕蛾——羽毛状,蚂蚁——膝状,天牛——鞭状。
3.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蝇的眼睛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的物体。
5.受蝴蝶鳞片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温控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着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
6.使用显微镜方法步骤概括起来是:(1)(安放);(2)在低倍镜下(对光)(3)抬高镜筒,(上片);(4)(调焦)看物镜,降低镜筒;看目镜,慢慢抬升镜筒直至能看清标本为止;(5)(观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1-6课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龚效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第2页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教学过程
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课《使用工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好。
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①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②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③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科学探究①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②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科学态度①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②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1-4课复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对1-4课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的概念,杠杆的概念,特点,用力情况,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轮轴的概念,用力情况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杠杆和轮轴的用力情况【教学内容】1、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膀。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1、使用工具 3、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得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起下木板上的螺丝钉,用螺丝刀这种简单的工具最合适。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阴力点。
3、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
2、杠杆的科学4、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如撬棍,动力臂>阻力臂;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镊子,动力臂<阻力臂;当这两段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是等力杠杆,如天平、跷跷板等,动力臂=阻力臂。
1、省力杠杆有:钳子、剪刀、起钉锤、压水井、起子、核桃夹等。
2、费力杠杆有:火钳、镊子、夹子、筷子、钓鱼竿、裁缝剪刀等。
3、等力杠杆:台秤、天平、跷跷板、订书机等。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利用的就是不等臂杠杆原理。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5、支点不一定都在重力点及阻力点之间。
6、伸出手臂拿取东西,手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
7、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天平。
8、“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说的话。
这句话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
3、大轮带动小轮省力,小轮带动大轮费力,轮越大越省力。
4、轮轴的秘密4、生活中的轮轴有:方向盘、门把手、风扇、扳手、螺丝刀、水龙头、钥匙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共22页)
1.你们已经了解了一般工具的用法,我们亲自来用一用吧。老师这里有钉了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请问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教学难点: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机械和简单机械。
2.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支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一个学生上来也搬不动)
哎,总得想个办法呀!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简单机械来帮我们完成这件事呢?用什么工具呢?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板书:杠杆
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选择对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得多。做工时选择工具要讲究学问,巧妙地使用工具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生活更美好。
五、课外延伸
对于简单机械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我以研讨→探究→研讨的模式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也动口,自主获取新知,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同事们的反映来看,本节课达到了各项教学目标,本课特点有三个:
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使学生不断地深究工具的最恰当使用方法即使工具的科学性,自然而然地总结出: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工具进行了再一次的观察和使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中。
教案序号:课题:2、杠杆的科学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 第一复习教科版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复习课教案1、回顾认识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回顾认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并且掌握杠杆、轮轴、滑轮、斜面在使用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来证实滑轮的作用。
1、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2、意识到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形成仔细倾听和积极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演示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等方法,来证实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作用;能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相关问题。
(研究滑轮作用):铁架台,滑轮(2个),回形针,棉线,钩码,弹簧测力计。
其他准备:轮轴实验视频,幻灯片,复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一、出示自行车图片,找出车上的简单机械。
1、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说说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
先从我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开始,请找出自行车有哪些部分运用了简单机械?2、教师小结车上的简单机械,(板书简单机械类型);并结合幻灯片介绍回顾自行车是如何工作的。
师:看来大家掌握知识真的很多,找到了自行车很多的部分都有运用简单机械,看图片你都找出来了没有。
(板书:轮轴、杠杆、斜面)师:除了上面三种简单机械类型外,我们还学习了那种简单机械类型?(板书:滑轮)(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简单机械类型,树立整体框架,初步体会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回顾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汇报、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1、学生在复习记录单写出自己知道的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记录;时间5分钟。
)师:大家一定还记得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接下来你们小组填写复习记录单。
(可以写这种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也可以写出生活中运用这种简单机械的例子。
)2、展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师生共同小结完善知识体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问候与热身:教师微笑进入课堂,向学生致以亲切的问候,短暂地讨论近况和天气等日常话题,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导入主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复习课程主题。
教师可以问:“大家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习的《科学》课程有哪些重要内容吗?”以此激发学生回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回顾课程大纲: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学期《科学》课程的大纲,包括主要章节和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方向和脉络。
设定复习目标:明确本次复习课程的目标,比如强化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或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增强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以简短介绍自然界中的神奇现象或是生活中的科学应用等。
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进入复习主题,还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明确复习目标,为接下来的复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和重点。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随着新学期的结束,我们即将迎来紧张的复习阶段。
在这个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和重点。
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我们接触到的科学内容。
我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物质的性质、生命的多样性、自然界的循环等丰富的知识点。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将引导大家回顾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在物质科学方面,我们重点学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应该掌握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硬度、密度等,并了解了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熔化、凝固等现象。
我们还深入探讨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探索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演化过程。
同学们通过学习生物的构成和特征,了解了不同生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能力。
我们还关注了生物的繁殖和遗传规律,这些都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第一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第二节: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与适应3. 第三章:能源与环境第一节: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
3. 提高学生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能源的分类与利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生物标本能源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生物观察记录表能源分类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能源模型等,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科学探究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举例说明。
(2)生物的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展示生物标本。
学生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介绍生物的进化与适应,举例说明。
(3)能源与环境讲解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展示能源模型。
学生进行能源分类练习。
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步骤2.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进化、适应3. 能源与环境:分类、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列举生物的分类特征。
(3)简述能源的分类及利用。
2. 答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1-2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理解上,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实验操作,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工具箱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物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单元的物质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的简单机械原理,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内容依据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的核心知识点。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自然界的水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第三章:电能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安全用电常识4. 第四章:光与色彩光的传播与反射颜色的形成与混合眼睛的保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原理与组成、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水的循环过程。
2.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节约用水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水的循环实验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水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水资源。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吗?如何节约用水?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顾相关知识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梳理本章知识点。
学生跟随课件,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循环过程2.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3.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4. 光的传播与反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并举例说明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出示除了显微镜之外所需的实验器材: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脱脂棉纤维。
(2)教师取出准备好的水,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水的来源,是取自池塘、鱼缸,还是提前培育的。
3.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装片。
(2)学生观察并记录。
三、研讨1. 展示交流。
2. 讨论:我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四、扩展1. 资料阅读:资料介绍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小的世界。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草履虫:像鞋子会运动能繁殖线虫:细长会运动水蚤:小虾米身体内部在不停流动……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展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工具发展过程的流程图。
3.小组交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4.总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微生物与健康一、 二、回顾与总结眼睛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约0.1毫米 几十倍左右 2000倍左右 200万倍左右 微生物医药 食品 农林业 垃圾处理。
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计划电子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定义和其他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内容;2、通过复习,使后进生能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内容;3、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习的科学实验和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进行操作。
4、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养成热爱科学学习的兴趣和永久学习探究科学的精神。
二、复习内容本次复习具体分为两册八大板块。
(一)六上册1、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单元,复习常见的几种简单机械,和它们不同的结构以及功能,了解自行车上的简单构造。
2、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单元,复习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了解铁塔不容易倒的秘密3、第三单元:“能量”单元,复习电与磁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性质,掌握改变电磁铁的磁极与磁力大小的方法,分析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4、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认识生物的种类的多样性,分析得出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明确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三、复习策略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科学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
2、认真上好复习课,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小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3、复习中仍然适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到人人有事做,人尽其力,其方法可以采用,标高不一,量化不一,教师辅导,学生互帮。
4、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归类,突出重点,分类复习,例如基础知识类、实验操作类、简答类等。
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不能让知识链条出现断裂。
5、对平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加强复习间的过程评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特别督紧后进生的复习情况,多鼓励,多引导。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涉及生命科学领域,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等。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掌握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掌握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生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物特征的观察实验。
如:观察植物的叶子、茎、根等部位,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课,主要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宇宙》、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内容。
1.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运动;(3) 地球的气候;(4) 宇宙的组成;(5) 恒星与行星。
2.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性质与运用;(2) 光的传播与反射;(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 温度与热量;(5) 空气质量与环境保护。
3. 第三章《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三态;(2) 物质的溶解与结晶;(3) 力的作用;(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5) 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恒星与行星的形成、物质的三态变化、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模型飞船、光学器材、声音发生器、磁铁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气候等知识。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如制作简易的光学仪器、探究声音的传播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宇宙的组成、恒星与行星。
2. 生活中的科学:水的性质与运用、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温度与热量、空气质量与环境保护。
3. 物质与能量:物质的三态、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磁现象。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2. 了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资源的分布与保护;电与磁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的认识和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1)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保护。
(2)地球上的资源:讲解资源的种类、分布,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电与磁: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价值、保护2. 地球上的资源:种类、分布、节约与保护3. 电与磁:原理、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列举三种地球资源,并说明其分布和保护措施。
(3)阐述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还能维持生态平衡、稳定气候等。
(2)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分布: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保护措施:加强资源勘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3)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器设备;磁铁、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优质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生物分类。
2. 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3. 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了解电与磁的基本原理。
5. 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传播规律、电路原理、简单机械的应用。
重点:生物分类、生态系统、光的折射与反射、电与磁现象、简单机械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模型、生态图片、光折射与反射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简单机械模型。
2. 学具:学习卡片、画图工具、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物的分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光的传播、电路原理及简单机械的应用,结合实践情景,使理论联系实际。
3. 实践:进行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电路,观察简单机械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生态系统、光的传播、电路原理、简单机械原理。
2.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重点知识,使板书清晰易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分类,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简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5)解释杠杆原理,并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保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完整word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4课复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对1-4课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的概念,杠杆的概念,特点,用力情况,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轮轴的概念,用力情况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杠杆和轮轴的用力情况【教学内容】1、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膀。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1、使用工具3、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得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起下木板上的螺丝钉,用螺丝刀这种简单的工具最合适。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阴力点。
3、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
2、杠杆的科学4、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如撬棍,动力臂>阻力臂;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镊子,动力臂<阻力臂;当这两段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是等力杠杆,如天平、跷跷板等,动力臂=阻力臂。
1、省力杠杆有:钳子、剪刀、起钉锤、压水井、起子、核桃夹等。
2、费力杠杆有:火钳、镊子、夹子、筷子、钓鱼竿、裁缝剪刀等。
3、等力杠杆:台秤、天平、跷跷板、订书机等。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利用的就是不等臂杠杆原理。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5、支点不一定都在重力点及阻力点之间。
6、伸出手臂拿取东西,手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
7、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天平。
8、“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说的话。
这句话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
3、大轮带动小轮省力,小轮带动大轮费力,轮越大越省力。
4、轮轴的秘密4、生活中的轮轴有:方向盘、门把手、风扇、扳手、螺丝刀、水龙头、钥匙等。
小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第一使用工具【教课目】科学观点:机械指的是利使劲学原理成的各样装置。
杠杆、滑、斜面等都是机械。
机械又被人地称工具。
程与方法:常在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如拔、和木螺),做同的事情,用不一样的工具成效是不一样的,并从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工具。
感情、度、价:意到工具和机械能够帮助我做一些事情,适合地用工具和机械能够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教课重点】用不一样工具解决【教课点】不一样工具解决的原由。
【教课准】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刀、开瓶器、羊角、小刀、子、老虎(教);有三个、 2 个、两个木螺的木板一。
【教课程】一、入新同学,个美丽的窗花剪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以外能做些什么事?(剪、剪指甲⋯⋯)那么子能帮助我做哪些事情?(出示子)二、我用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经常用工具来帮助我做事情,今日我就来研究我常用的工具(板:使用工具)2、你知道哪些工具?他能帮助我做什么事?大家在小内一下,而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本P2 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填表工具名称能够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能够做哪些事情4、小组报告:请一个小组登台来介绍,并且能够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供给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习,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边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采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假如要把钉子冲木板中拿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适合?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察看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虑你需要哪些工具?3)谈谈你选择这些工具的原由2、小组长领资料,组织小构成员展开实验3、全班沟通:谈谈你们方才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合的吗?分组讲话共同议论。
四、达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察看P3 的三幅图,请你在右侧选择最适合的工具来达成这 3 项工作。
并且谈谈你选择的原由。
2、油桶经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构成定滑轮能够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对机械和工具单元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形成知识链。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讨论、反馈在形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习重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难点:知识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卡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六年级科学的全部知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系统的复习一下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先浏览一遍目录,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学了哪些简单机械。
二、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学生整理出学过的简单机械。
2、复习每课的知识点。
3、重点复习各类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4个勾码,杠杆尺在()情况下不会平衡。
A.第2格挂2 个勾码B.第4格挂1个勾码C.第3格挂2个勾码
2、水龙头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滑轮
3、最早发现杠杠和滑轮使用原理的科学家是()
A 、牛顿B、阿基米德C、亚里士多德
4、“称砣虽小,却压千斤”,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杠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 ) 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斜面、轮轴
C、杠杆、斜面、轮轴
D、杠杆、滑轮
6、下面哪种杠杆用起来最省力。
()
A、B、 C
7、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C滑轮组
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9、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A、跷跷板
B、楼梯
C、螺丝刀
D、扳手
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 B. C.
12、我们曾用螺丝刀为工具来做一个“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这时的螺丝刀就是()的机械。
A、轮轴
B、杠杆
C、滑轮
二、判断题
1.使用轮轴时,轮越大越不方便,也就越费力。
()
2.锥子、擀面杖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工具。
()
3.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
()
4.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5.斜面都能省力。
()
6、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7、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
8、小杆枰也是一个杠杆类工具,制作小杆枰时,要固定好提绳的位置,不然,做出来的小杆枰就不能准确称出东西,提绳的位置实质就是杠杆支点的位置。
()
9、在生活中,我主要运用了轮轴的省力作用,即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
10、动滑轮、滑轮组都能省力。
()
11、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杆工具必然费力。
()
12、斜面和杠杆都是省力的机械。
()
13、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
14、自行车的脚蹬子应用的是轮轴。
()
15、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越费力。
()
16、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美观。
()
17、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
18、筷子是省力杠杆。
()
19、开瓶器应用了杠杆原理,订书机没有应用杠杆原理。
()
20、滑轮组中使用的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
21、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钳子最方便省力。
()
三、实验题
1、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动滑轮可以定滑轮可以滑轮组可以
2、右图有问号一边的钩码会动吗?
如果会动,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
并说说为什么?
3、给你2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4、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并说明它们分别
是哪一类型的杠杆。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滑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①、使用A 装置提起50克的物体,在不计摩擦力的 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 50克(<;=或>)。
②、在A 、B 二个装置中, 装置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设计:
工具和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斜面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设计的意图在于向老师们展现我的复习过程及方法,练习题中的实验题设计为第二课时完成。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