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电梯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件-电梯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课件-电梯](https://img.taocdn.com/s3/m/99aaacb1b52acfc788ebc91b.png)
LOGO
8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
7.1 电梯基础知识
LOGO
7.1.3 电梯机房
❖ 机房位于电梯井道的最上方或最下方,供装设曳引机、控制柜、 限速器、选层器、配线板、电源开关及通风设备等。
这是使电梯轿箱升降的起重机械。
(1)电动机
❖ 电动机也称为马达,是拖动电梯的主要动力设备。它的作 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此转矩输入减速器, 减慢转速增大转矩,带动其输出轴上所装的曳引轮旋转(无 齿轮电梯不用减速器,而是由电动机直接带动曳引轮旋转), 然后由曳引轮上所绕的曳引钢丝绳将曳引轮的旋转运动转化 为钢丝绳的直线移动,使轿厢上下升降运动。
6
工业特种设备安全
7.1 电梯基础知识
LOGO
7.其它类别
(1)自动扶梯:分轻型和重型两类,每类又按装饰分为透 明无支撑、 全透明有支撑、半透明或不透明有支撑、室外用自动扶梯等几种, 一般用于大型商场、大楼、机场、港口等处。
(2)自动人行道:主要用于机场、车站和码头、工厂生产自动流水 线等处。
(3)液压梯:用液压作为动力以驱动轿厢升降,有乘客梯、载贷梯 之分,一般用于速度低、载重量大的情况下。
(1)曳引式:由曳引电动机驱动电梯运行,结构简单、安全, 行程及速度均不受限制。有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两种。交流 电梯有单递、双速、调速之分,一般用于低速梯、快速梯, 采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梯一般用于快速、高速电梯,采用 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或交流电整流设备和直流电动机 组成的机组。
(2)液压式:用液压油缸顶升,有垂直柱塞顶升式和侧柱塞 顶升式。
❖ 电梯诞生一百多年来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的方便, 但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灾难。因设计不合理、产品不合格造成 了人身伤害事故;因安装不合格导致了电梯伤人事故;因作 业人员违章操作造成了伤人事故。百年来,人们为了电梯的 安全运行做了不懈的努力,电梯安全运行设施不断完善,安 全性能不断增强,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标准不断健全。 但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电梯产品质量的不合格,电梯处于 不安全状态,造成电梯人身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3893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b.png)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
尊敬的乘客:
欢迎乘坐本建筑物的电梯!为了确保您的安全,我们特别向您提供以下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告知:
1. 请在进入电梯前注意身体健康状况,若感到不适,请避免乘坐电梯。
2. 乘坐电梯时,请确保您的手和衣物等物品无卡顿现象,以免发生意外。
3. 在电梯内,请保持安静,避免打闹和乱动,以免影响他人乘坐和电梯正常运行。
4. 请勿随意触摸电梯内的各种按钮,以免误操作导致电梯故障。
5.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请不要慌乱,按下紧急按钮或者使用紧急电话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救援。
6. 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异味或者晃动等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7.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严禁翻越或逗留在电梯门口,以免危及自身安全。
8. 请勿擅自改变电梯内部装修和设备,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以免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9. 禁止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电梯,以免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情况。
10. 若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请按照应急疏散指示迅速有序地离开电梯。
11. 请妥善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避免遗失或被盗。
12. 若发现他人在电梯内有违规行为,请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我们诚挚地希望您在乘坐电梯时能够遵守以上安全规定,共同维护好电梯的安全环境。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
祝您乘坐愉快!
此致敬礼!。
特种设备电梯分类标准
![特种设备电梯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047f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特种设备电梯分类标准
特种设备电梯分类标准主要根据安全风险大小和实际使用情况来划分。
包括以下四类:
1.一类电梯:用于运载人员或者人员和货物。
设有驾驶室或者控制室,且轿厢在电梯并道中直接运动的电梯。
包括多层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二类电梯:用于载货的电梯,包括起重机。
升降机升降货梯等。
3.三类电梯:用于专业施工或者维修作业的电梯,主要为作业人员提供便利,包括工作施工升降机、维修作业升降机等。
4.四类电梯:用于特定场所的电梯,包括矿用提升机、港口提升机、冶金提升机等。
此外。
根据《电梯安全等级划分标准A级》,电梯安全等级还可以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其中,A级电梯可安装改造维修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技术参数不限: B级电梯可安装改造维修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额定载重显不大于5t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以及所有技术参数等级的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 C级电梯可安装改造维修额定速度不大于1.75m/s,额定载重量不大于3t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以及所有技术参数等级的杂物电梯、自动人行道和提升高度不大于6m的自动扶梯;D级电梯较少使用,一般特定场所会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分类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制定:审核:批准:。
特种设备 电梯 安全要求
![特种设备 电梯 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2fcdd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1.png)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要求1. 电梯的分类及用途电梯是一种特种设备,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其主要用途是垂直运输。
2. 电梯的安全要求2.1 设计与制造要求电梯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能稳定,符合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2.2 安装与验收要求电梯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和投入使用。
验收应以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为依据,包括电气安全和运行试验等。
2.3 维护与保养要求电梯设备应按照电梯维护和保养规范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电梯的良好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保证电梯能长期、稳定、安全地运行。
2.4 日常使用要求在电梯日常使用中,应遵循以下要求:•电梯载重量和速度不得超过规定值;•操作员应按要求操作,乘客应按要求进入和离开电梯;•非紧急情况下不得强制开关门;•有人在电梯内妨碍电梯正常运行,应及时处置。
3. 安全管理要求3.1 安全责任落实电梯用户单位应确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设备实行日常监督和管理,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3.2 安全培训要求电梯操作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具有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对其他使用人员也应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电梯安全意识,减少电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电梯运营管理电梯运营管理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包括日常巡查、检查和超载超速等违规行为的处理,以及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4. 电梯的安全预防措施4.1 预防电梯坠落为了防止电梯坠落,电梯要安装坠落保护装置,以及平衡重等安全装置,确保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停止。
4.2 预防电梯夹人为了防止电梯夹人,电梯门不能在运行时打开,并且要有光帘和红外线安全装置等人身安全装置。
4.3 预防电梯意外事故为了预防电梯意外事故,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检查和试验,确保电梯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并及时修缮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电梯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电梯](https://img.taocdn.com/s3/m/3af184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5.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电梯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电梯。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用电梯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电梯困人、电梯坠落、电梯火灾、电梯触电等事故。
三、事故预防1. 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电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2. 对电梯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立电梯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电梯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4. 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电梯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成员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电梯专业人员组成。
3. 各成员职责如下:(1)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和指挥。
(2)分管领导: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
(4)电梯专业人员:负责现场救援操作和指导。
五、应急救援程序1. 发现电梯事故后,立即向电梯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电梯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
3.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切断电梯电源,确保现场安全。
(2)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尽快将困人乘客救出。
(3)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查找事故原因。
(4)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恢复正常运行。
4. 救援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救生绳、救生圈、消防器材等。
2.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提高救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电梯》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电梯》](https://img.taocdn.com/s3/m/d0aad1a383c4bb4cf7ecd191.png)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五、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连续运输机械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五、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3.主要参数
1)额定速度(m/s) 空载情况下运行速度,0.5m/s、 0.65m/s、 0.75m/s
2)倾角(°) 与水平面最大夹角,自动扶梯>30°;自动人行道:
0~12° 3)提升高度(m)
第二节 电梯的安全管理及检验项目 三. 检验项目及方法
1.机房部分检验项目及手段
1)建筑结构
2)电气线路
3)控制柜检验
4)曳引机检验
5)限速器检验
第二节 电梯的安全管理及检验项目 三. 检验项目及方法
2.轿厢与层门部分检验项目及手段
1)层门的检验及手段
2)轿门的检验及手段
3)轿厢的检验及手段
4)轿顶检验及手段
无电抱闸。 ◇减速箱:控制电动机转速和转矩。 ◇曳引轮:传动和承担重量。 ◇底座:固定曳引机。 ◇导向轮:调节轿厢与对重装置的相对位置。 ◇控制柜:电器装置与信号指挥中心。 ◇限速器:防止过速装置。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四、电梯系统的构成
2.电梯的井道系统
电梯轿厢的运行通道。主要包括
1)井道:通道及配套设施安装空间。 2)导轨:轿厢运行轨道。 3)导靴:防止扭转和偏斜,电梯平稳运行装置。 4)对重:平衡轿厢重力的装置。 5)轿厢:承载人或货物的箱体。 6)安全钳:与限速器配合使用,轿厢失去控制时起制动作用。 7)曳引钢丝绳:拖动轿厢的绳索。 8)随行电缆:与机房控制柜相连,实现电器控制、开关、照明、信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曳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曳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曳
第一节 电梯的分类及特点
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f2d5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a.png)
一、总则为加强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验和监督管理。
三、安全管理职责1. 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 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3.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制度,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4.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四、使用要求1. 电梯等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改造和维修。
2. 使用单位应确保电梯等特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符合安全要求,无安全隐患。
3. 使用单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4. 使用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特种设备发生故障、事故等情况。
五、维护保养1. 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 维护保养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3. 维护保养单位应确保特种设备在维护保养期间,安全可靠运行。
六、检验检测1. 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电梯等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3. 检验检测结果应真实、准确,及时反馈给使用单位。
七、事故处理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使用单位应总结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监督检查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电梯的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的定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bf44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2.png)
电梯的定义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梯,是一种用来运送人和物品在建筑物内部上下移动的垂直交通工具。
它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现代社会,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物中,电梯更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将会对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我国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法律还规定了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电梯是长期使用的设备,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护单位进行,并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这一规定有效地保障了电梯的运行安全。
法律还对电梯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建筑物使用单位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电梯使用台帐,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和检查的情况,以备查验。
这一规定加强了对电梯管理的监督,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特种设备安全法》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规范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电梯的全过程,保证了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法律规定了电梯的检查、维护、故障处理等各项内容都需要经过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
这些规定大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电梯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我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危险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电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特种设备安全法》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电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33e5b4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f.png)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保护乘客和设备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梯的安全管理。
1.3 电梯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2.1 成立电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a. 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b. 组织电梯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c. 处理电梯安全事故和故障;d. 培训电梯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e. 记录和报告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
2.3 电梯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3.1 电梯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电梯的各项安全设施是否正常。
3.2 乘客在使用电梯时,应遵守电梯内的安全提示,不得有危及电梯安全的行为。
3.3 电梯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乘客安全,并及时报告。
3.4 严禁超载使用电梯,电梯内应有明确的载重标识。
第四章维护保养与检查4.1 电梯应定期进行专业维护保养,保养周期和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2 电梯安全管理小组应组织定期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电梯运行状态;b. 安全装置的完好性;c. 电梯门的开闭情况;d. 报警和通讯设备的功能。
4.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第五章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5.1 应制定电梯应急预案,包括电梯故障、停电、火灾等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5.2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
5.3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第六章培训与教育6.1 定期对电梯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6.2 培训内容包括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维护保养知识等。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使用图解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使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9d35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3.png)
自动扶梯的应急
被夹者旁边的人也应帮 助其呼救,并想办法帮 助其尽快抽出被夹物, 减轻伤害。扶梯操作人 员和出入口的乘客听到 呼救声后,应该快速按 急停按钮,使扶梯停止 运行。
36
自动扶梯的应急
发生身体某些部位或随身 物品被挤压进扶梯缝隙的 情况时,被夹者应大声呼 救,召唤扶梯出入口的乘 客和操作人员按动红色急 停按钮,使扶梯停止运行。
37
31
电梯的应急
意外灾害和停电都可能造成电梯停运困人。 假如你是被困乘客之一,你该怎么办?以 下是电梯专业人士给出被困轿厢中的自救 方法:
多数情况下,乘客因为电梯停电而困在轿 厢内,此时电梯轿厢卡在上下两层之间。 轿厢内空间狭小并且乘客互相不熟悉,容 易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最重要的是应该保 持镇静,千万别惊慌,被困乘客应该互相 安慰。
28
正确使用电梯
尊老爱幼,文明乘 梯。轿厢内空间小多空间。
29
正确使用电梯
及时通报故障,文明 乘梯。搭乘电梯时, 发现电梯有异常刮蹭、 振动和异味,要及时 通知电梯管理或维修 人员,确保电梯安 全。
30
正确使用电梯
帮助他人,文明 乘梯。帮助赶乘 电梯的人按开门 按钮;帮助手提 物品的人按楼层 按钮;帮助残疾 人操作电梯。
停电时,轿厢内应急灯将会点亮,乘客 应听从电梯司机的指挥。如在无司机状态 下,需马上按动轿厢内操纵盘上警铃按钮 或对讲按钮求救,尽快与大楼管理以及电 梯维修人员取得联系,也可用随身电话拨 打操纵盘上的救援电话,告之故障电梯的
位置和简要现场情况
32
电梯的应急
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后,只需耐心 等待, 照顾轿厢内老弱妇孺,通常 情况救援人员将在30分钟内即可赶 到现场。
乘坐扶梯时应该站在梯级右侧耐 心等待,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不要 占用左侧通道和在扶梯上快速急 行,这样既可以方便他人行走也 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别人碰撞。有 些客流量较大公共场所,如地铁 站、商场的扶梯每个梯级的正中 间画有黄色警示线,提醒乘客。
特种设备电梯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电梯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4238b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c.png)
特种设备电梯责任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责任制度。
2. 本责任制度适用于所有安装、使用、维护、检验和监督管理电梯的单位和个人。
二、电梯使用单位责任1. 使用单位应设立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职(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2. 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 使用单位应对电梯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处于良好状态。
4. 使用单位应确保电梯内紧急报警装置和通讯设备有效运行。
三、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责任1. 维护保养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电梯维护保养。
2. 维护保养单位应制定电梯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操作。
3. 维护保养单位应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4. 维护保养单位在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责任1. 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电梯检验检测。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出具真实、准确的检验检测报告。
3. 检验检测机构在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
五、监督管理部门责任1. 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
2. 监督管理部门应对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3. 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电梯安全相关信息。
六、事故处理与报告1.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使用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 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事故调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七、法律责任1. 对违反本责任制度的行为,由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2.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责任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485a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1.png)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概述电梯是现代城市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特种设备。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各国普遍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探讨其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升电梯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规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内容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法律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梯以及与电梯运行相关的设备的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责任:电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3.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负责电梯行业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4.安全评估和测试认证:电梯安全评估和测试认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电梯的性能符合要求。
5.事故报告和调查:发生电梯事故后,相关责任方应及时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6.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法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意义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1.加强电梯安全监管: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监管,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2.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该法的出台将提高电梯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的安全需求。
3.推动行业发展: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对电梯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修等环节的要求和标准,有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4.加强责任意识: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促使电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注重电梯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电梯制度
![特种设备电梯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c31e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4.png)
特种设备电梯制度特种设备电梯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管理。
2. 特种设备电梯包括但不限于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观光电梯等。
3. 电梯使用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电梯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二、电梯安全责任1. 使用单位应设立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三、电梯安装与验收1. 电梯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2. 安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应组织验收,确保电梯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四、电梯日常维护保养1. 使用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 维保单位应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制定维保计划,并记录维保情况。
五、电梯安全检查1. 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电梯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电梯安全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电梯运行状态、安全装置、应急设施等。
六、电梯使用管理1. 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使用规定,明确电梯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电梯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七、电梯应急处置1. 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 发生电梯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八、电梯档案管理1.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档案,记录电梯的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信息。
2. 电梯档案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九、电梯安全培训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电梯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
十、违规处理1. 对违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使用单位应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2. 对因管理不善导致电梯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使用单位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特种设备电梯隐患排查制度
![特种设备电梯隐患排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f4ef3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4.png)
特种设备电梯隐患排查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用电梯的隐患排查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电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电梯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电梯使用单位应设立电梯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三、隐患排查内容1. 电梯设备安全状况,包括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
2. 电梯使用环境,包括电梯井道、机房、底坑等。
3. 电梯维护保养情况,包括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质量等。
4. 电梯操作人员资质,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四、隐患排查周期1. 日常检查: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日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
3. 年度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专业机构进行的全面安全检查。
五、隐患排查程序1. 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时间、内容、方法和责任人。
2. 实施排查:按照计划进行隐患排查,详细记录排查结果。
3. 隐患处理:对发现的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制定整改计划,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
4. 复查验收: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已彻底消除。
六、隐患记录与报告1. 建立隐患排查档案,记录每次排查的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 对于重大隐患,应及时向电梯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七、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电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82fd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1.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特种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
三、安全责任1. 电梯生产单位、安装单位、维修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电梯的安全运行负总责。
3. 电梯操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熟悉电梯操作规程,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4. 电梯维保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规定进行维保工作,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四、安全管理措施1.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等环节,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电梯安全。
2.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等环节,应当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工作质量。
3. 电梯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4. 电梯维保人员应当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5.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档案,包括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等记录。
6.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梯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五、监督检查1.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安全监察工作。
3.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检查情况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六、奖惩1. 对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培训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d9308e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9.png)
7、在深夜或非上班时间被困在电梯里,就有可能几小时没有人走近电梯。在这种情况下,最 好能忍受饥渴,注意倾听外面的动静,如有行人经过,设法引起他们的注意。
电梯安全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电梯? 二、电梯有哪些种类? 三、电梯存在哪些安全故障? 四、电梯出现困人如何自救或救人?
一、什么是电梯
二、电梯种类
三、电梯有哪些安全故障
• 1.电梯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关人 • 2.电梯轿厢的端底和冲顶 • 3.轿厢运行过程中晃动 • 4.轿厢称重装置松动或失灵 • 5.电梯层、轿门闭合时有撞击声 • 6.层门未完全关闭轿厢就运行 • 7.曳引机发热,冒烟致使闷车 • 8.电梯运行中,对重物晃动过大,舒适感差 • 9电梯向上向下运行时出现时慢时快,甚至停车 • 10电梯层门不能关闭等
3、如不能立刻找到电梯营救人员,可立即拨打 119电话叫消防员。消防员通常会把电梯绞上 或绞下到最接近的一层楼,然后打开门。
4、如果外面没有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在场,不要自行爬出电梯。
5、千万不要尝试强行推开电梯内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想要打开外门安全脱 身当然更不行。电梯外壁的油垢还可能
1、如果自己和客人一起被困,首先自己保持镇定,并且安慰困在一起的客人;如果单独客人 被困,同样要安慰客人并马上打电话求救,安慰客人电梯有安全系统不会有危险,电梯有通风 系统,有刹车系统很安全不会让人窒息不会往下掉。
2、利用电梯报警器、对讲机、手机求援,如无报警器、对讲机,手机又没信号时,可在电梯 门缝隙处拍门叫喊,请求电梯门外的人营救。
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cdac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8.png)
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二、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1. 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小组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员、操作员、维修人员等。
3. 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检查制度等。
三、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详细的电梯操作规程,包括启动、运行、停止、故障处理等步骤。
2.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制定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给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五、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
2.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 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档案,记录隐患的发现、整改和验收情况。
六、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1. 制定电梯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流程和责任分工。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上报。
七、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2. 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3. 培训记录应存档备查。
八、法规与标准遵守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及时更新安全管理措施,以适应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九、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进行考核。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特种设备电梯检查要点
![特种设备电梯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34e2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b.png)
特种设备电梯检查要点一、前言特种设备电梯是指用于运送人员或物品,设有固定的轨道和运行部件的电梯。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特种设备电梯检查的要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操作。
二、电梯检查的步骤1. 外观检查进行电梯的外观检查。
包括电梯轿厢、井道、轿厢门、井道门等部分的检查。
要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锈蚀等情况。
特别要注意轿厢门和井道门的开闭是否灵活,门锁是否可靠。
2. 电气系统检查接下来,进行电梯的电气系统检查。
包括电气控制柜、电动机、电缆、按钮等部分的检查。
要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特别要注意电动机的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按钮是否灵敏。
3. 机械系统检查然后,进行电梯的机械系统检查。
包括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部分的检查。
要检查各个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问题。
特别要注意制动系统的可靠性,以确保电梯停靠时能够牢固固定。
4. 安全装置检查接着,进行电梯的安全装置检查。
包括超速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轿厢平层装置等部分的检查。
要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特别要注意限速器和安全钳的调整是否准确,超速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
5. 操作检查进行电梯的操作检查。
要检查各个按钮、指示灯、报警器等操作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准确地控制电梯的运行。
特别要注意报警器是否响亮清晰,按钮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三、检查记录与维护在进行电梯检查时,应当及时记录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定期进行维护记录的归档和整理。
四、检查频率与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特种设备电梯的检查应当定期进行。
具体的检查频率和标准可以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特种设备电梯的检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同时在每次维护后进行简要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梯的机房,轿厢,层站,井道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电梯机房: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极限开关、控制柜、信号屏、选层器和层楼指示器、导向轮等。
轿厢:包括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和轿门等组成等。
层站:包括层门、层楼指示器、层门呼梯按钮等
井道:包括导轨、导轨架、对重、补偿装置、控制电缆、限位开关、减速开关、缓冲器等。
2.电梯的规格型号如何编?
3.电梯的五个安全装置是哪些?
超载限制器
电梯限速器
电梯安全钳
电梯缓冲器
自动门锁和联动装置
4.电梯的事故类型?
人身伤害事故:坠落剪切挤压撞击触电烧伤
设备损坏事故 :机械磨损绝缘损坏火灾湿水
复合型事故: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设备损坏
5.电梯事故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1)电梯运行中因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乘客被困轿厢内时,应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救援,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剪切”、“坠井”等事故。
(2)为解救被困的乘客,应由维修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
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要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
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取“渐渐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3)电梯运行中因机械和电气故障出现冲顶或蹲底时,工作人员应要求轿厢乘客保持镇定,远离轿门,拨打求救电话或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4)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5)发生震级或强度较大的地震时,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地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6.电梯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KT)载货电梯(HT)病床电梯(BT)杂货梯(ZT)建筑施工用电梯(JT)
2)按驱动方式分:
曳引式:由曳引电动机驱动电梯运行,结构简单、安全,行程及速度均不受限制。
有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两种。
交流电梯有单递、双速、调速之分,一般用于低速梯、快速梯,采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梯一般用于快速、高速电梯,采用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或交流电整流设备和直流电动机组成的机组
液压式
齿轮齿条式
3)按提升速度分
低速梯:速度为0.25、0.5、0.75、1m/s,以货梯为主。
快速梯:速度为1.5、1.75m/s,以客梯为主。
高速梯:速度为2、2.5、3m/s,用作高层客梯
4)按操纵方式分
KP:轿内手柄开关操纵,自动平层,手动开关门
KPM:轿内手柄开关操纵,自动平层,自动开关门
AP:轿内按钮选层,自动平层,手动开关门。
XPM:轿内按钮选层,自动平层,自动开关门。
KJX:集选控制(有人驾驶or无人驾驶),自动平层,自动开关门
KJQ:交流调整集选控制(有人驾驶or无人驾驶),自动平层,自动开关门。
ZJQ:直流调整集选控制(有人驾驶or无人驾驶),自动平层,自动开关门。
5)按涡轮减速器
有齿轮电梯: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用于低速电梯和高速电梯
无齿轮电梯:曳引轮、制动轮直接固定在电动机轴上用于高速、超速电梯
6)按机房位置
机房设置在井道的顶部,钢丝绳驱动的电梯
机房设置在井道的底部,如液压式或场地有特殊要求的钢丝绳驱动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