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及说课稿
《找骆驼》教案15篇
《找骆驼》教案15篇《找骆驼》教案1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仔细分析的思考方法。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朗读课文。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不同于一般情况,是没有见过骆驼的一位老人竟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老人是根据什么找到的吗?读读课文,你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三、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读课文,找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着急的语句。
2、怎样描述商人的动作?表现什么?3、读读老人说的三句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找出重点词语。
4、读读商人说的三句话,可以看出商人什么心情?5、老人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商人为什么忿忿地说话/表现了商人什么心情/四、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告诉我们什么?2、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想象两人之间的对话。
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二部分内容。
1、说说“不紧不慢”的意思。
老人为什么不紧不慢地说?2、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驮的是蜜和米、缺了一颗牙齿?3、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呢?4、从老人所说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二、理解第三部分内容。
1、读课文,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果然”是什么意思?2、什么叫指点?从哪些语句看出老人指点商人?三、总结全文。
1、说说丢失的骆驼是怎样找到的?2、老人和商人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学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四、巩固练习。
1、写法有什么特点?2、从哪些语句看出老人观察细致?《找骆驼》教案2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骆驼》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骆驼》教案15篇
《找骆驼》教案15篇《找骆驼》教案16 找骆驼教学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6课,《找骆驼》。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__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找骆驼》教案2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胡子、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
(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品味,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
四、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1、师:同学们,你能帮商人写一个寻物启示吗?2、交流想法,教师总结。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 15篇《找骆驼》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找骆驼》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能够找到骆驼的方法是什么。
课前准备:学生事先预习;教师制作课件;事先板书好课题。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今天,刘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破案找骆驼,可是茫茫沙漠要寻找一只走失的骆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先考考你们的观察力怎么样。
2.提供在线小游戏:对比两幅图找出不相同的地方。
找骆驼教案集合六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六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A案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角色朗读,表现人物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篇2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找骆驼教案集合7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7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课件:猜谜语引入。
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自读自悟师:读课题,根据老师给你们提纲自渎课文,让你们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2、理解词义师: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词语?忿忿:很生气的样子。
不紧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样子。
3、齐读词语4、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词语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四、学习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师:把你的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也听听别的同学有什么发现。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认真。
好,谁来说说,商人走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1)出示: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重难点:篇一认真揣摩老人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点的过程,学习老人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好品质。
《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2、对了,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到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4、学生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究竟找到了没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跛驮忿哄啃(1)小组读生字。
(出示)跛驮忿哄啃(2)书写:驮忿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理解词语“果然”,进行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9、齐读课文。
四、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玻()龄()芬()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加深您对于找骆驼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1篇《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关于找骆驼教案5篇
关于找骆驼教案5篇找骆驼教案篇1设计理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同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1、懂得遇事要认真观测,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育质疑、解疑的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
〔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同学沟通〕随机出示〔课件〕:骆驼商人老人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
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同学质疑〕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晰;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我们在下节课再争论。
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讨论的问题呢?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觉有价值的问题了吗?出示:老人是怎么指引商人的?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知了我们老人指引商人找骆驼的方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到底往哪儿去了,你应当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同学探究。
1、出示本节课讨论的问题: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贯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他为什么要指引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讨论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纳哪些方法?〔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争论:人多聪慧多。
2023年精选找骆驼教案三篇
2023年精选找骆驼教案三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2023实用的找骆驼教案4篇
2023实用的找骆驼教案4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幻灯出示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6.找骆驼(齐读课题)(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2.引导质疑听老师读课文,想想刚才提的问题,哪些听了就解决了。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4.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
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
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哪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话是怎么说的?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意思、用词、标点、语气、心情等方面去考虑。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找骆驼教案三篇
找骆驼教案三篇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6找骆驼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玩出了名堂》,告诉我们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发现了微生物。
今天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初读课文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④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深究①教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②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老人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③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
④师生评议。
交流体会①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
实用的找骆驼教案三篇
实用的找骆驼教案三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A案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角色朗读,表现人物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篇2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找骆驼教案模板锦集6篇
找骆驼教案模板锦集6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
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1、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
“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指导读懂学习提示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3、指导预习课文要求: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②检查预习情况、4、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课文主要讲什么?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1、复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讲读课文1——9自然段。
①轻声读课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讨论后得出结论:商人走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驼着蜜,右边驼着米;缺了一棵牙。
③骆驼的这些特点是谁对谁说的?在课文的哪一部分?(1——9)④指名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这时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着急————生气)⑤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⑥课文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着急?(从赶上和谈话中省略提示愈)⑦出示小黑板:1、╳╳说:“………”2、“…………╳╳说“…………”3、“…………:╳╳说:”………………“4、“………………”这儿要注意讲情对话的4钟形式试读商人的话⑧“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生气了?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指导有感情读商人作后说的话。
2023年关于找骆驼教案三篇
2023年关于找骆驼教案三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
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1、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
“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指导读懂学习提示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3、指导预习课文要求: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②检查预习情况、4、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课文主要讲什么?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1、复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讲读课文1——9自然段。
①轻声读课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讨论后得出结论:商人走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驼着蜜,右边驼着米;缺了一棵牙。
③骆驼的这些特点是谁对谁说的?在课文的哪一部分?(1——9)④指名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这时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着急————生气)⑤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⑥课文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着急?(从赶上和谈话中省略提示愈)⑦出示小黑板:1、╳╳说:“………”2、“…………╳╳说“…………”3、“…………:╳╳说:”………………“4、“………………”这儿要注意讲情对话的4钟形式试读商人的话⑧“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生气了?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指导有感情读商人作后说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找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学法:自读自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表演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猜谜语,引出课题。
二、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
1 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勾画出文中的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反馈
1、指名读生字、词语。
2、课文讲了什么事,小组派代表回答。
四、再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老人和商人谈骆驼特点的对话,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
交流反馈:(生自读并标注)
师: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
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某学生扮演)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指导加上动作)
师:再读对话,你们发现老人的发问有什么特点没有?
(生答:都用到了同一个词语──“是不是”,这个问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老人说的骆驼的特点具体、全面,不过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难怪商人会忿忿地指责老人。
请大家读一读商人说的话。
五、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三(出示要求)
交流反馈:
我们来读老人说的那段话。
这段话该怎么读?什么叫“不紧不慢”?(指导朗读)
师:老人看见了什么?(生画下相关内容)
师:老人看见了这些现象,他又知道了什么?
(生用另一种符号画下相关内容)
师:我想要知道你们画得对不对,该怎么办?请男同学读“看见”
的内容,女同学读“知道”的内容。
(男生、女生分别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学习使用“是不是”发问。
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所以忿忿不平。
当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出原因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做一回聪明的商人。
当你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来问一问老人?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示范:请问,您是不是看见了,所以知道)
师:同学们会问吗?自己试着问一问老人。
(生自由练习)
师:谁能够连起来问一问?
(同桌互相说,然后群体表演,扮演老人的学生也要表现得越听越高兴,为商人的聪明感到高兴)
五、自由质疑,理解寓意
师:课文中的老人请商人顺着脚印去找。
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问问题: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
师:是啊,为什么要让商人顺着骆驼脚印去找呢?我们来讨论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
师: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同学们觉得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样的一位老人?
六、当堂训练
你觉得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16、《找骆驼》说课稿
羊泉中心小学何春艳
《找骆驼》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下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实行准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使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实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有人说过:“教无定法”但是老师在实行教学设计时,要求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随时调整,
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所以设计本课采用的教法如下:
1.情境教学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爱探索、易感染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做游戏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2.以读代讲法:在语文水平体系中,,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三、说学法:
根据常规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本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读读、画画、议议中整体感知文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在共同交流中,情境交融,构建新知
四、说教学思路:
(一)、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共同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发展学生语言,也要重视思维训练,努力把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在《找骆驼》这篇课文中,老人说出了商人走失的骆驼的三个特点。
但是,在课文中并没有展开描写老人的思维过程,课文留白处为学生思维发展预留了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特点的,再用自己的话说出老人思维的过
程,用课前游戏和课中画图为学生的思考作铺垫,引导学生可以从正面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
这一过程,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要在课堂上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让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
在《找骆驼》这课的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让学生弄明白老人知道了骆驼的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三个特点这两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堂教授中年级学生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有所提升,这才是语文课语文性的体现与落实。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老人向商人发问时用上的“是不是……”这个句式,让学生学习发问,发问的内容则是展示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特点的思维过程。
如此一来,就把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说板书:
本文板书直观、形象,用简洁的文字,表现出老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教育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本课教学我努力地体现“以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语文课上的知识、语言、思维等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