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4月23日9:00—11:302018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着建立‘三结合’(周人、殷人、土着三者结合)的政治权力”。
这一做法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B.扩散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形成了“君权至上”模式D.打破了社会的血缘政治25.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
该局面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26.宋代社会出现“士商合流”的现象,一方面商人劝子读书仕进或弃商从儒,一方面士人摆脱儒家“君子安贫若素”的古训,投身于商贾行列。
该现象有助于A.新的商业文化的形成B.对外贸易的发展C.程朱理学地位的加强D.社会性质的变化27.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
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
”该材料可证明A.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B.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D.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28.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
其反映的实质是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29.1896年,严修任贵州提督学期间改革学古书院,提出了32字箴规:“义理之学,孔孟程朱;词章之学,班马韩书;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
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B.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C.新式教育得到普遍认可D.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30.1940年夏,后方形成了8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包含了汽车修配、化学、冶炼、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
贵州省2016届高考4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上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版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
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 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25.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的诏令。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26.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这表明A.土地买卖日益频繁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27.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28.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输运性质。
贵阳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文综-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B B A C B D B B A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B C C B B A D C D C 题号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A B D C B C B D A A C【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发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会使大气湿度增高,故A答案正确。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重庆酉阳农户用青蒿的种植代替粮食作物的种植,直接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
3.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从图中可以看到,等高距为200米,甲地的取值范围为0~200米,图例表示的山峰高度范围为600~800米,其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800米,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C选项的799米。
4.本题以等高线为背景,考查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
从图中可以看到①地与②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56km。
将此段距离作为参考长度,该图幅南北距离约为此段距离的两倍,距离相隔约111km,所以南北之间纬度相差约为1°。
5.此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气温的判读,地形的判读,水上娱乐中心和疗养院的选址问题。
①地海拔约为400米,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因此该地气温比海平面约低2.4℃,故A错误;③地等高线较为密集,且为山脊附近,平坦地形较少,不适合建大型水上娱乐中心,故C错误;④地为山谷地带,为集水线,阳光稀少,且存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不宜修建疗养院。
故D 错误;②地为等高线向高值突出的位置,为山谷地带,是集水线,可能发育有河流,故B正确。
2016年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试题
2016年**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4页,4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某河流源区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河流源区的地势A.东南高,西北低B.北高南低C.西北高,东南低D.南高北低2.该河流源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A.大气降水、地下水B.地下水、湖泊水C.湖泊水、冰雪融水D.冰雪融水、大气降水读冷空气影响下的海南岛气温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3~4题。
3.本次冷空气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4.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影响甚大。
读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示意图(图3),回答5~6题。
5.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延迟约A.12年B.16年C.20年D.24年6.我国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B.用工成本上升C.环境承载力降低D.人才外流严重以互联网为工具手段的网络消费为消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读京东商城2006年和2011年网络消费区域联系最大引力线示意图(图4),回答7~8题。
7.京东商城2006年到201 1年A.广东网络消费的联结次数明显减少B.上海网络消费的联结地位得到加强C.重庆成为新的网络消费联结点D.网络消费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及区域分异特征8.影响网络消费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是A.交通与信息化B.信息化和居民收入C.居民收入与政策D.政策与交通读俄罗斯北方航线示意图(图5),回答9—11题。
9.该航线中,破冰任务量最小航段的经度范围是A.30°E~60°E B.60°E~90°E C.120°E~150°E D.150°E~180°E10.船行至摩尔曼斯克时,恰好看到太阳从正北方地平线上升起,此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5时50分B.9时10分C.13时10分D.17时50分11.北方航线沿岸大陆自然带A.经度地带性明显B.纬度地带性明显C.垂直地带性明显D.由地形引起的非地带性明显12.与汽车中长途客运相比,高铁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更能满足人们基于快捷、经济、安全等综合考虑的出行需求,逐渐成为城市间中长距离客运交通方式的首选。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图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1 Word版 含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全国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b卷) 含答案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2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26。
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7.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28.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
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29。
1849年,思想家徐继畲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曾说:“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创立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骏乎三代之遗意焉.”这说明徐继畲A.主张中国实行美国的共和制B.推崇夏商周的社会制度C.力主汲取民众意愿推进改革D.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30.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31.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普通用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II)历史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2.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3.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4.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5.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6.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7.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 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Ⅲ)历史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Ⅲ)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及其影响.青铜器本身是祭祀祖先的器物,现在强调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D项正确.商周时期的文字都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 项错误.材料中“追颂祖先功德”表明宗法制并没有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的铭文体现在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错误.故选D.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对汉承秦制的理解.汉初实行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故B项正确.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故C项应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B.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考查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价值.艺术的价值需要自身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价值和唐太宗时代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两相作用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故C项正确.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ABD三项应排除.故选C.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商业的发展.考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材料反映的雇工地位的提高,市原因是城镇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故排除D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排除BC两项.故选A.5.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根据题干“甲午战后”“英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A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梁启超属于维新派,主张改良思想,故排除.白话文运动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改良思想的开端应该是在19世纪60、70年代,由早期维新派提出,代表人物如王韬和郑观应等.故D项错误.故选C.6.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考查清末新政和张之洞的思想的根本目的.“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这些词都是外来词,禁止使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 项正确.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学习西方,也不抵制维新思想传播,故排除AC两项.故选D.7.如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考查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要抓住关键词“1932年”“抗敌”等,联系到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故D项正确.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从材料体现不出来,故排除AB两项.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故C项错误.故选D.8.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抓住题干时间“198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B项.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完成,故排除C项.1980年并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D项.故选A.9.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材料“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反映的是反对神,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故排除AB两项.注重物质生活材料并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故选D.10.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查美国工业革命.抓住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当时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同一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并不符合史实,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向美国扩展.故C项错误.铁路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BD两项.故选A.11.如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图是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反映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D项正确.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都不符合题意,属于干扰项,应排除ABC三项.故选D.12.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历程.考查对法国总统权力的变化的认识.题干反映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了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总统权说明权力增大,这有利于维护政局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应排除.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答案】(1)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中国的社会救济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博得“仁政”美誉而实施.英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圈地运动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出台.救济方式:相同点:都有政府力量参与,起到主导作用;都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救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都有法律保障.不同点:中国救济办法比较单一笼统,涉及的人群比较狭小,强调刑罚的惩戒;英国的救济划分详细,涉及的人群比较广泛,出台了专门的法律.(2)发展:从产生原因看:战后国家动荡与社会主义竞争是直接诱因,减少贫富差距;涉及内容更广泛,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领域;1948年艾德礼首先宣布建成社会福利国家制度;从发展过程看,经历了兴起、日渐完备、1973年经危受挫、1980年缩小规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两国福利制度.考查中英两国福利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救济方式的异同以及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1)第一小问从材料里面概括基本上能得出答案.“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可以得出共同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根本目的主要从两国具体的国情上进行思考.第二小问比较异同,相同点从政府作用、资金来源和关注对象上思考.不同点,使用的法律、保障的群体上思考.(2)第二小问要结合教材内容才可得出答案.主要从产生原因、涉及内容、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概括.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答案】信息:1898年秦皇岛、三都澳、岳州开放,标志着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开始.说明:这些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有本质的不同,即权自我操.清政府自行开放形势扼要之区,商贾荟萃之地.原因是近代重商思想发展的结果;以自开抵制约开,挽回利权;解决财政困难.【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考查对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主动开设30余个商埠的认识.题干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分析时要抓住时间1898到1910年,通过识图可知,列强压抑下,中国主动开放30个口岸,几乎在东南沿海,提取一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注意所提取信息明细必须源自于材料,不管文字本身还是图片,信息点千万不要有遗漏,答论据时可以从这些通商口岸开辟的本质、原因、目的等角度进行说明.15.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答案】(1)内容:改变拓跋珪时的做法,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尊崇“天子七庙”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2)意义:改用汉族的庙号制度,加强了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和意义.(1)本小问的内容只需从材料概括即可.要抓住关键词“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归纳概括即可.(2)本小问的意义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再结合第一问组织答案即可.结合所学可知,改用汉族的庙号制度,加强了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16.材料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摘编自《严复集》(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答案】(1)认识:提倡主权在民,反对主权在君;国家人民的公产,君主官吏是人民的公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水平.(2)评价:在19世纪末,提倡开民智,直接动摇了君主论的基础,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在20世纪初,宣传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水平,使改革和革命两股思潮竞相赛跑,皇族内阁出台后,立宪派导向革命阵营,加速清朝灭亡;民国初年,他承认民智低下的事实,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默许,但并不认可袁世凯用帝制取代民国.严复是一个学贯中西、尊重国情、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解析】本题考查严复的民主思想.考查对严复的民智思想的认识和评价.(1)本小问的认识只需概括材料即可.“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可以得出提倡主权在民,反对主权在君的认识;“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以得出国家人民的公产,君主官吏是人民的公仆的认识;“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可以得出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水平的认识.(2)本小问的评价需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解答即可.抓住“不同历史时期”这个关键词,从三个时间段进行评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国初年.17.材料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难以维持;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英、法、德等国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霸权主义的奠定;威尔逊个人思想的形成.(2)原因: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并没有给予他全力支持,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共和党的挑拨导致公众舆论压力巨大;英、法操纵巴黎和会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考查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和受阻的原因.(1)本小问的背景,要从一战这个大背景下思考,结合美、欧、俄国三者状况以及威尔逊个人思想的形成归纳解答即可.(2)本小问的原因,需要从美国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如国内:政治因素并没有给予他全力支持,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共和党的挑拨导致公众舆论压力巨大等.国外:英、法操纵巴黎和会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等.18.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答案】(1)原因:受国外大学管理办法影响;国内大学校长独揽大权.(2)特点: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做法,把西方大学管理方法引进中国;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让各位老师参与其中;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组织选举产生各教授会,规划各的教学工作.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做法,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新文化运动.考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特点以及对蔡元培的贡献的评价.(1)本小问的原因只需从材料概括即可.要抓住关键词“留学期间”“校长独揽大权”等信息.(2)第一小问的特点只需要从材料概括即可.“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贡献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再结合第一问组织答案即可,尤其要放在新文化运动这一大背景下思考.。
2016年贵州高考适应性试卷word版
2016年贵州省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word 版)第Ⅰ卷 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
据此完成1~2题。
1.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从中亚进口A .棉纤维、原油B .机械设备、丝织品C .货运车辆、钢材D .电器、电子产品2.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对我国的影响有A .电子工业升级换代B .入境务工人员明显增加C .提升我国能源安全D .根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石灰石造纸是利用现代工艺将石灰石粉与少量的塑脂混合,经过新型造纸设备吹塑之后形成纸张。
该种纸张生产成本低,具有无毒防水、可降解、不易燃烧等优点。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我国该新型造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 .对环境保护的重视B .科学技术的进步C .原料获取较为便利D .市场需求量扩大 4.若该类型造纸业得到推广后,宜发展的省区有A .青、沪B .贵、津C .陕、甘D .桂、滇 图2为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景观和2015年部分节气日期。
图中景观为一地理摄影爱好者在2015年3月22日的杰作,此景观一年中只有两天能拍摄到。
据此完成5~6题。
5.2015年再次拍摄此景观的日期为A .3月23日B .6月22日C .9月22日 D.9月24日 6.央视大楼楼高234米,周围也以高大建筑物为主,其主要原因是A .再造人文景观B .建筑技术先进C .缓解交通拥堵D .土地租金昂贵图3示意澳大利亚北部某季节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7~9题。
7.该季节甲地A .温暖湿润B .温暖干燥C .寒冷干燥D .低温湿润 8.影响甲地盛行风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④地势起伏状况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9.图示季节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 .江汉平原油菜花开C .华北平原枫叶正红D .五大湖畔银装素裹图4中甲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P 、Q 两点的风向,乙图示意甲图中P 、Q 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
贵州省贵阳市 高三 月适应性检测考试 一 文综答案 pdf版
[试卷免费提供]贵阳市2016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2016年2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B C D C D A B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D C A B C B A C D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D B A B C D C B A D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按做答所选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36.(24分)(1)亚历山大贝3月~9月气温偏高,10月~次年2月气温偏低;气温年较差小。
(4分)(2)中上游河段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大,支流多;(4分)下游河段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支流少。
(4分)(3)河口附近位于浅海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奥兰治河带来的营养盐类;位于离岸上升流影响区域,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等。
(6分)(4)过度集中于煤炭发电,低污染的发电方式比例较小。
(2分)在满足电能供给条件下,降低煤炭发电比重;发展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低污染的电能。
(4分)37.(22分)(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多样,喀斯特(岩溶)地貌广布;(4分)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起伏大。
(4分)(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较高,冬暖夏凉,全年可生产;(4分)降水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分和糖分积累,多汁味甜。
(4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5 页(3)选育适宜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品种多季、绿色生产,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等。
贵州2016届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
考试时间:3月21日9:00-11:302016年3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提出,“夫天下之民物众矣,若必欲其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
该观点A.继承了“天人感应”的思想B主张对人性加以束缚C挑战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D.质疑了封建君主专制25.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
这反映A.君主的权力被削弱B.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26.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
宋代孑L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人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
这表明A孔子祭祀规格不断提高B.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C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D.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27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頫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
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B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C.民营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28.甲午战后,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
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们A.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较清醒B认为法英俄将继日后侵略中国C“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严重冲击D要求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机29.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2016届高三3月招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届3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四个地区2013年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性别比 C.年龄构成 D.职业构成【答案】1.B2.D【解析】试题分析:1.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数量增加较快;老龄化进程加快;甲图65岁及以上人口小于7%,没有老龄化问题,故排除选项A;丙地区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总人口减少,故排除选项B;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到16.60%,而丁图0—14岁人口约为40%,与乙图的15%左右较为接近,故选项B正确。
2.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对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影响;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劳动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构成无关,故排除选项B、C;未来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不会首先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由于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出生人口需要育婴师、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所以首先影响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九寨沟和龙宫均会出现美丽的“五彩森林”(树叶以红、绿、黄为主的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两地出现五彩森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较低,地势相对高度较大 B.气候温和,土壤肥沃C.深居内陆,气温日较差大 D.地处迎风坡,水汽充足4.九寨沟一般在10月份左右可以欣赏到美丽的五彩森林,龙官要欣赏到此类景观,宜在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答案】3.A4.D【解析】试题分析:3.由图可知九寨沟和龙宫位于我国四川省与贵州省,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没有深居内陆,夏季高温多雨,不是气候温和,故排除选项B、C;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夏季处于偏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排除选项D;图中显示九寨沟和龙宫所处纬度较低,九寨沟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汇处附近、龙宫位于云贵高原,两者地势相对高度都较大,森林资源丰富,而且枫树等树种多,易出现五彩森林,故选项A正确。
贵阳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综-答案.资料
贵阳第一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解析】1.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根据指向标即可判断B正确。
2.本题考查交通区位因素的变化,贵阳地处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科学技术因素已经超过自然因素,成为推动轨道建设的关键因素,故D选项正确。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有利于郊区城市化,但不会严重破坏自然景观,缩短各区域间距离,C选项正确。
4.本题考查等值线的数值判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高的为乙(大于1014hpa,小于1016hpa),最低的为甲(1000hpa),因此两地气压差最大不超过16hpa,C选项正确。
5.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天气判读,甲地风向为西南风,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晴朗无风,B选项正确;丙地位于暖锋锋前,有连续性降水,C选项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出现降温和降水,D选项错误。
6.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及等压线判读,该区域为欧洲西部地区,冰岛附近为低压,即可判断该季节为冬季,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在冰岛附近形成低压中心,故该月可能为1月,A选项正确。
7.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及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岛屿位于亚洲东部,为北海道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D选项正确。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1页)8.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及自然地理特征判断,由上题可知,该地为北海道岛,应为温带季风气候,A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主要位于岛屿中部,故水系呈放射状发展,B选项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选项错误;该岛附近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D选项正确。
9.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中的昼长计算,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西八区区时(120°W)为22日3时40分,而P地经度为105°E(即东七区),故P地的地方时应为18:40,因此图中晨昏线为昏线,已知P地的位于昏线上,即日落地方时为18:40,则P地日出的地方时为24−18:40=5:20,P地的昼长=18:40−5:20=13:20,故B选项正确。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带解析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带解析一、选择题24.《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考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人文精神【解析】从题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惟人,万物之灵”“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信息可知,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民本思想是要求君主以民为基础,以民为根本,要求君主实行仁政,以此来巩固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唯物主义是指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即物质第一,意识第二,题干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25.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闭关锁国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脆弱C.海禁政策的恶果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清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等信息可知,作者主要强调了明朝的海禁政策给沿海一带以海为生的百姓带来了极坏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突出海禁政策给沿海人民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明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4月10日9:00一11: 30贵州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
今假父(即继父)盗假了(即继予),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做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25.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死”的诏令。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26.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这表明A.土地买卖同益频繁 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27。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山刺并督监察御史。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A.监察是丞相的一项重要权力B.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C.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权D.对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28.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偷运性质。
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中国的禁烟不利于扭转对英的贸易逆差B.鸦片贸易合法有利于从经济上打败英国C.说明了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D.未准确认识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牛的危害29.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问,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
”梁启超意在说明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30.图5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
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
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
该材料揭示出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B.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中国C.国人仍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观念31.中共中央提出:“为了使民族统‘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
从中可知A.中共中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B.中共已经形成了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C.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D.中共“左倾”盲动错误日益趋于严重32.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问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
”材料表明A.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罗马发展’‘C.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冈D.罗马法为近代两方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33.“冷战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中一段特殊时期。
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
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者,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
”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文化是冷战期间一种特殊武器B.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C.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D.冷战期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34.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这表明苏联工业化建设A.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B.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C.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D.导致地方的失业率偏高35.据(美)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
移民的涌入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柒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
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
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
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
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
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
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
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
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
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
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搞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
(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
(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中期以来,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试以“大国的兴衰”为主题,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文提纲。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 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传统,实行有所作为的治国方略,先后对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有:一、西汉前期,货币很不稳定。
除中央铸币外,还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
固货币的大小、轻重、规格、质量都很混乱,严重影响民间的商业交换和国家的赋税征收。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用于全国,并严禁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同时宣布废除一切旧币。
二、削弱征兵制,以募兵为职业兵,常驻京师,以保卫京师和皇帝。
侍从军有三支,还有八支禁卫军,由招募的职业兵组成,驻京师,亦用于出外作战。
三、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部为一个监察区,管几个郡;部设刺史一人,都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负责,官阶都不高,权力却很大。
史称这是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的治术。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的改革举措。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9分)4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如果遏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
”——摘自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材料二“……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把大批的武装部队驻扎在我们各州;割断我们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不得到我们的允许就向我们强迫征税;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我们逮解到海外的地方去受审,剥夺我们的‘宪章’,废弃我们那些最宝贵的法令,并且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政府的形式:他一向掠夺我们的海上船舶,骚扰我们的沿海地区,焚毁我们的市镇,并且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等等……在他施行这些高压政策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曾经用最谦卑的词句吁请改革。
然而我们屡次的吁请,结果所得到的答复却只是屡次的侮辱……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摘自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所体现的主要思想。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殖民地对美国态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从1 894年到2 01 0年前后的11 6年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日两次“擦肩而过”,在许多方面有着诸多不同。
中日两国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实力经历了两次“换位”。
如果以时间来界定这两次“换位”的话,第一次是1 8 94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刚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立即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入中国,挑起甲午战争,在陆海两方面打败外强中千的老大清帝国,并逼迫清廷割地赔款,实现了对中国的超越。
第二次则是2 01 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