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究
临床研究医药卫生2015年8月·41·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究孙冰堃尚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尚志 150600摘要:目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对照组患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观察组患者的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指标可以在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肺炎衣原体感染;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08(2015)08-0041-01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以中枢神经感染广泛原发性脱髓鞘为主的疾病,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差,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白质脑炎等[1]。
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有学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对此,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对接收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以及4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有关内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为(40.5±9.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为(41.3±8.9)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例,脑室出血患者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例,所有患者中不包括严重的肝肾肺功能不全、心脏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精神异常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3.脑实质损害
4.脑神经损害
5.老年人TBM的特点
头痛、呕吐较轻,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约半数患者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但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而引起脑梗死的较多。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大多正常,部分患者血沉可增高,伴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得患者可出现低钠和低氯血症。
1.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
3.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十、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新乡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2010年10月18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2.脑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则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
3.蛛网膜下腔出现大量多形核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物,蛛网膜纤维化,渗出物被局部包裹;
4.室管膜和脉络膜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
5.脑实质中偶有局灶性脓肿存在。
临床表现
1.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结核病病史或接触史
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CSF淋巴细胞增多及糖含量降低等特征性改变
CSF抗酸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PCR检查
鉴别诊断
隐球菌脑膜炎
脑膜癌病
治疗
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系统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抗酸染色阴性亦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组疾病,它们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现象,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这些疾病可以根据病因、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
一、根据病因分类
1. 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免疫性视神经炎等,其病因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2. 遗传性脱髓鞘疾病:例如亨廷顿舞蹈病、艾迪生-韦斯特菲
尔德病等,这些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
二、根据病理特征分类
1. 感染性脱髓鞘疾病:例如脑脊髓膜炎、隐球菌病等,引起脱髓鞘的原因是感染性病原体。
2. 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纤维的脱髓鞘。
三、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1. 进行性脱髓鞘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病情会逐渐加重。
2. 假性、复发性脱髓鞘病:例如急性播散性脱髓鞘性脑白质炎,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和缓解。
虽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在病因和病理特征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脱髓鞘引起的神经损伤,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受阻。
这些疾病都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包括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等。
这些疾病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都是一个挑战。
这些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情况有所改善。
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病原体的分布、临床症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疾病治疗情况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3. 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为30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包括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等。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体分布、治疗情况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等来总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规律和特点。
4. 研究意义:该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同时,该研究结果还能为预防和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5. 预期结果:本研究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疾病治疗情况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总结,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揭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规律。
(2) 分析病原体分布情况,对病原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有效治疗提供指导。
【精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减少压力,有助
于降低脱髓鞘疾病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02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并积极控制血压、血
糖等危险因素。
疫苗接种
03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预防病毒感染引发的
脱髓鞘疾病。
早期筛查与诊断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脱髓鞘病变。
详细描述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深入探索,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新药的靶点选择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加速了新 药的研发进程。目前已有多种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为治疗中
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
临床试验与治疗策略优化
公共卫生策略与全球合作
总结词
面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全球应加强公共卫生 策略与合作。
详细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对人类 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国应加强公共卫生策 略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水平。 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共享研究成果 、联合开展临床试验以及推广最佳实践经验等方式, 共同推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这有助于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
包括视力障碍、肢体无力、感 觉异常、平衡失调、协调障碍 等。
病因
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如病 毒感染)有关。
治疗
以控制症状和减缓疾病进展为 主要目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和康复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定义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 关键 词】 肺 炎衣 原体 感 染 ;相 关性 ; 中枢 神 经 系统脱 髓 鞘疾 病
中图分类号 :R 5 6 3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2 0 — 0 1 5 7 — 0 2
平均 ( 4 3 . 4 士 4 . 7 )岁 ,选取 同期住 院接 受相关治疗 的2 6 例非 中枢 神经 系统脱髓 鞘疾病 患者作为对 照组 ,其 中男 1 4 例 ,女 l 2 例 ,年龄 1 9  ̄ 6 0 岁 ,平均 ( 4 3 . 7 土4 . 3 )岁。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 义
4 2 . 9 % ( 6 / 1 4 ) ,女性 阳 性率为 4 1 . ( 5 / 1 2 ) ,对照组不 同性别 I g A和 I g G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观察组 鄞 例患者 ,
[ g A 男性 阳性 率 为 5 8 . 9 % ( 1 0 / 1 7 ) ,女性 阳性 率 为 6 2 . 5 % ( 1 0 / 1 6 ) ,I g G 男性 阳性率 为 6 4 . 7 % ( 1 1 / 1 7 ) ,女性 阳性 率 为 6 8 . 8 % ( 1 1 / 1  ̄ 6 ) ,观 察
组 不 同性 别 I g A和 I g G 阳性率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O , 0 5 ) I对照 组 I g A 阳性率 为 1 9 . 2 % ( 5 / 2 6 ) ,I g G 阳性率 为 4 2 . 3 % ( 1 1 / 2 6 ) ,观
察组 I g A 阳性率 为 6 0 . 6 % ( 2 0 / 3 3 ) , I g G 阳性率 为 6 6 . 7 % ( 2 2 / 3 3 ) 。 观察组I g A和 I g G 阳性 率 高于对 照 组 , 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O . 0 5 ) 。 结论 中枢神 经 系统脱髓 鞘 疾病 与肺 炎衣原 体 感染 具有 一 定的相 关性 ,肺 炎衣原 体 特异 性抗体 I g a和 I g G 可 能成 为诊 断 中枢 神 经 系统脱 髓
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n o s e s㊀2021,37(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2-2694.2021.00.036 综㊀述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袁㊀帅,吴移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 .31872643)通讯作者:吴移谋,E m a i l :yi m o u w u @s i n a .c o m ;O R C I D :0000G0001G6883G1677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衡阳㊀421001摘㊀要:肺炎衣原体(C h l a m yd i a p ne u m o n i a e ,C p n )是一类具有独特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C p n 感染过程复杂且致病类型广,除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有文献报道,C p n 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㊁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C p n 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合理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关键词:肺炎衣原体;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阿尔兹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 37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㊀文章编号:1002-2694(2021)04-0368-05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i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w i t h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s t e md i s e a s e s Y U A NS h u a i ,WU Y i Gm o u(I n s t i t u t e o f P a t h o g e nB i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C h i n a ,H e n g y a n g 421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h l a m yd i a p ne u m o n i a e ,a n o b l i g a t e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 o r g a n i s m ,h a s a u n i q u e b i p h a s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c y c l e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f e c t i o n i s a c o m p l i c a t e d p r o c e s sw i t haw i d e r a ng eo f p a th o g e ni c t y p e s .I na d d i t i o n t oc a u s i n g c o m Gm o n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C .p n e u m o n i a e c a nc a u s ec h r o n i c p e r s i s t e n t i n f e c t i o no fm u l t i p l es y s t e m s .C h l a m yd i a p ne u Gm o n i a e i s c l o s e l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f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d i s e a s e s .H e r e ,w e s u mm a r i z e r e Gs e a r c h p r og r e s s i n th e c o r r e l a ti o nb e t w e e n C .pn e u m o n i a e a n d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d i s e a s e s ,a n d p r o v i d e i m p o r t a n t i n f o r m a Gt i o n f o rm o r e r e a s o n a b l e g u i d a n c e o f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h en e a r f u t u r e .K e yw o r d s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A l z h e i m e r s d i s e a s e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v a s Gc u l a r d i s e a s eS u p p o r t e db y t h e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N o .31872643)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uY i Gm o u ,E m a i l :yi m o u w u @s i n a .c o m ㊀㊀肺炎衣原体(C h l a m yd i a p ne u m o n i a e ,C p n )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双相发育周期的专性胞内寄生菌,在功能和形态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在细胞外,衣原体以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 l e m e n t a r y b o d y,E B )的形式存在;当E B 侵入宿主细胞后,E B 分化为具有繁殖性的网状体(R e t i c u l a t eb o d y ,R B );随后,R B 通过二分裂进行复制并生成子代E B ,后者通过裂解和挤出的方式离开宿主细胞感染邻近细胞[1].C pn 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其感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㊁交界性改变以及血脑屏障破坏等,因此常参与中枢神经系统(C e n t r a ln e r v o u ss ys t e m ,C N S)疾病的发生㊁发展.有研究报道其与动脉粥样硬化㊁冠状动脉疾病和神经炎症相关[2G3].本文将就近年来C p n 与C N S 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㊀C pn 感染导致C N S 疾病的可能机制C p n 能够感染包括巨噬细胞㊁单核细胞㊁淋巴细胞㊁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类型分布广泛,由感染引起的疾病在许多器官系统中都有可能发生.因此,经上呼吸道感染后,C p n 可引起全身性传播.在应激条件下,C p n 以不再复制㊁增殖的异形体(A b n o r m a lb o d y,A B )形863式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当所处环境有利于其自身活跃增殖时,它可以转换为R B 重新进入循环发育周期[4].C p n 可抑制宿主细胞凋亡以逃避C D 4+和C D 8+免疫识别,并通过上述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在宿主体内进入隐蔽而静止的感染状态[5].这种宿主不能完全消除病原体所致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是C p n 致病的重要因素.C p n 感染后可通过改变连接复合物蛋白从而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促进单核细胞通过人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受C pn 感染的迁移巨噬细胞进入C N S 后可响应由感染触发以及自身免疫过程引起的炎症,进一步促进C N S 内炎症的发生发展[3,6].在通过血脑屏障并进入C N S 后,C pn 可进入慢性持续性感染状态,对炎症及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慢性而持久的影响.在其他病因诱发的疾病病程中,进入持续性感染状态的C p n 也可因为免疫力的降低㊁疾病造成的病理改变或炎症发生等因素重新活跃,推动炎症及自身免疫的发展,继而影响疾病的进程.因此,过去的研究中,感染性因素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M u l t i pl es c l e r o s i s ,M S )㊁阿尔兹海默病(A l z h e i m e r s d i s e a s e ,A D )等慢性C N S 疾病可能的重要病因,C pn 作为潜在病原体被密切关注.2㊀C pn 与多发性硬化M S 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炎症㊁脱髓鞘和轴突变性为特征,同时影响灰质和白质,是较为常见的C N S 脱髓鞘疾病.M S 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多重且尚不清楚的相互作用的结果[7].在过去的20年,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感染在M S 中的作用,并对患者进行了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检查,发现有许多慢性感染和M S之间存在联系[8].新的假说认为,M S 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感染性因子表达的抗原分子模拟C N S 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和脂多糖,这种分子模拟可能导致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激活,从而诱导C N S 的炎症[9].许多研究建立起了C pn 与M S 之间的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并为M S 发病机制中感染性因子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表1).表1㊀C pn 与M S 的相关性研究进展T a b .1㊀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i n 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w i t hm u l t i pl e s c l e r o s i s 研究者M S 患者人数/名对照人数/名检测指标检测方法患者检出率/%对照检出率/%S r i r a m 等[8]3727C pn 菌株C S F 培养64.811.13727C p n MOM P P C R97183727C pn A bO D 值E L I S A 86(高于对照)低于M S 组3720抗体特异性W B9220I v a n o v a 等[10]10150C pn A bO D 值E L I S A 9.80L a y h GS c h m i t t 等[11]10-C p n MOM P P C R50-G i e f f e r s 等[12]5867C pn D N A 巢式P C R 210㊀㊀MOM P (m a j o ro u t e rm e m b r a n e p r o t e i n ):主要外膜蛋白;A b (A n t i b o d y ):抗体;C S F (c e r e b r o s pi n a l f l u i d ):脑脊液;P C R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聚合酶链式反应;W B (W e s t e r nB l o t ):蛋白免疫印迹;E L I S A (e n z ym e l i n k e d i m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Gs a 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㊀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研究小组关于M S 患者衣原体检测水平的报告存在着极大差异.一项针对85名M S 患者和50名对照组受试者的研究证实,对照组和M S 组患者的C p nI g G 或I gM 均无相关性[13].另一项研究对M S 患者脑脊液进行巢式P C R 检测,M S 患者㊁其他炎症性神经疾病和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的C pn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L i n d s a y 等分别检测了复发G缓解型M S ㊁原发性进展型M S ㊁横贯性脊髓炎和正常对照者的脑脊液中包括C pn 在内的7种病原体相关D N A ,结果均未检出[15].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这些研究均为横断面设计,涉及的样本量小,且未将C pn 检测与M S 的病程有机偶联起来,不能正确评估感染或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否在M S 症状出现之前[16],这提示今后的研究中应区分病程进行相关的大数据研究[17].C pn 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增加T h 2的激活,在实验性过敏性脑炎(一种以T h 1和T h 2通路激活为特征的M S 模型)中,C pn 的存在可加重破坏性的炎症过程[18].在评估利福平和阿奇霉素治疗C pn 效果9634期袁㊀帅,等: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的多项临床试验中,M S患者在核磁共振钆增强病变㊁复发率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没有显示出任何有益的结果;但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显示脑实质体积显著减小,这是全脑萎缩的标志[19].这些数据表明,C p n感染不会直接启动自身免疫过程,而是加重了炎症或加速了自身免疫状况的改变从而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3㊀C p n与阿尔兹海默病A 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是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被认为是导致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A D发病有三个主要因素:神经炎症过程㊁氧化应激和血管因素[20].许多假说表明累积感染与A D有关,从而将神经炎症和感染性病原体在A D病因中的作用联系起来[21].C p n和A D之间的相关性在B a l i n等的研究中被首次提及,该研究在90%的散发性A D患者的大脑中检测到C p n 特异性D N A,而对照组均未检出[22].此后Gér a r d 等从A D患者的脑组织匀浆中培养出了具有代谢活性的C p n,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星形胶质细胞㊁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均是A D脑内C p n的宿主细胞[23].感染细胞与A D脑组织主要的两个病理特征:神经炎性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密切相关.神经炎性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样β蛋白(A m y l o i dGβ,Aβ),最新的研究认为Aβ引起的神经毒性启动了相关的病理过程[24].C p n和其他感染的流行病学评估表明,感染与A D之间存在相关性[23,25G26].其中一项研究从通过鼻腔接种感染C p n 的B A L B/c小鼠脑中分离出了C p n,并发现了与C p n感染相关的Aβ沉积发生在典型的A D患者受影响的大脑区域,如海马㊁齿状回和杏仁核.这些沉积斑块被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包围,有时还包围脑血管,这些与A D相似的病理变化进一步证明了C p n和A D之间存在相关性[25].病理性Aβ的沉积增加导致巨噬细胞㊁小胶质细胞㊁淋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并导致了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淀粉样斑块形成所致的脑部炎症将释放过多的活性氧,这进一步促进了A D的发展[27].虽然Aβ产生过多的原因尚不清楚,但C N S的炎症被认为在A D 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28].在B a l i n等关于A D患者脑组织的神经元㊁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中鉴定出C p n的研究发表之后,许多研究小组探究了星形胶质细胞作为C p n宿主的作用[22,24].Z e i n等[24]研究表明C p n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微管相关蛋白t a u和微管相关蛋白G2的m R N A水平降低,而磷酸化t a u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β(G l y c o g e n s y n t h a s e k i n a s e3Gβ, G s k3β)的m R N A水平升高.t a u蛋白的减少将破坏宿主微管的稳定,淀粉样斑块的形成也可导致t a u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从而降低t a u蛋白与微管的稳定结合,破坏微管结构[28G29].C p n感染的星形胶质细胞中G s k3β活性的增加可能促进由过度磷酸化的t a u蛋白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从而促进A D病理发生.这提示C p n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t a u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失调,促进了淀粉样斑块的形成,继而引起神经炎症,最终以神经元死亡导致慢性的㊁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形成类似于A D 患者的病理变化[24].尽管许多研究表明C p n感染与A D相关,但C p n引起脑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C p n参与多种C N S疾病的调查结果都否认C p n作为引起A D的单一病原体[30],C p n可能扮演着在实验性过敏性脑炎模型中类似加重炎症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的重要角色[18].4㊀C p n与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A S)性血管疾病是具有多年慢性进展性的一组疾病,也可引起急性临床事件.A S发生在脑部血管时可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可导致的疾病包括临床常见的脑卒中.最初A S被认为是简单的脂质堆积损害,有新的研究报道A 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这表明慢性感染在A S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31].已有研究小组在外周血单核细胞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组织㊁脑和其他器官A S病变中分离到高水平的C p nD N A,证实C p n与A S之间密切相关,而A S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32G33].有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 p n I g A㊁I g G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4],S U等的一项M e t a分析也得到类似的结果,C p n感染与脑梗死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这进一步说明了C p n在脑卒中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重要作用[32].A S性血管疾病的形成包括内皮细胞损伤㊁单核细胞聚集㊁脂质堆积㊁斑块形成㊁斑块破裂或侵蚀以及血栓形成等一系列阶段,已有证实C p n在最初感染时进入脑血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加重A S[35].C p n脂多糖(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Gi a e 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c L P S)和热休克蛋白G60(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h e a ts h o c k p r o t e i n60, c H S P60)是两种与A S形成相关的毒力因子.c L P S07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4)能够通过T L RG4刺激N FGκB和p44/p42MA P K通路触发关键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36].慢性持续性C p n感染可以引起c H S P60大量分泌,在血管内,c H S P60触发并增强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导致A S的形成[37].c H S P60和人热休克蛋白G60(H u m a nh e a ts h o c k p r o t e i n60,h H S PG60)有高度同源性,h H S PG60可诱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促使其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如I LG1㊁I LG6和T N FGβ,基质金属蛋白酶(M a t r i x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Ga s e,MM P s)以及人内皮细胞分泌粘附分子[38].C p n也可通过T L R s诱导A S,可导致血管细胞功能障碍㊁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血管损伤部位的募集㊁泡沫细胞的形成和斑块的不稳定[39].在A S 的晚期,促炎细胞因子和MM P s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使斑块容易破裂.此外,C p n通过T L R2/4依赖途径诱导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斑块中新生微血管的形成,引发微血管源性斑块内出血,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40].有证据表明,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到肝脏的运输受到C p n感染的巨噬细胞的调节.这些巨噬细胞能够抑制胆固醇外流,导致胆固醇在外周积聚.此外,这些受感染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和破坏特定的脂蛋白,导致巨噬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典型的A S病变[41].有许多的研究证实了C p n与A S以及与之相关的脑卒中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但抗感染的临床研究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也尚未找到直接相关的致病机制与靶点[39].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似乎通过诱导A S进展㊁血栓前激活和房颤等机制在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42].似乎不只是单一的感染,而是来自多个因素的感染后果影响了卒中的发病[43].C p n等病原体感染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直接作用㊁交叉反应㊁具体致病机制和分子基础仍需深入研究,这有希望为今后A S及相关脑卒中的预防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策略.5㊀小㊀结随着C p n研究的大量开展与不断深入,关于其作为C N S疾病的可能病因与危险因素的认识日益加深,对其所引起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尽管具体致病机制和直接作用尚未明确,但C p n感染和病因复杂的C N S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㊁多发性硬化和脑卒中之间存在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在上述由多种因素影响而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C N S疾病中,尽管C p n 可能不是疾病的直接病因,但通过加重炎症过程或诱发及加重免疫反应从而在病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关于如何进一步明确C p n感染与C N S疾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对今后C N S疾病在感染方面的预防㊁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利益冲突:无引用本文格式:袁帅,吴移谋.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37(4):368G372,377.D O I:10.3969/j.i s s n.1002G2694.2021.00.036参考文献:[1]H y b i s k eK,S t e p h e n sR S.M e c h a n i s m so fh o s t c e l l e x i tb y t h e 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 b a c t e r i u mc h l a m y d i a[J].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U S A,2007,104(27):11430G11435.D O I:10.1073/p n a s.0703218104[2]S r i r a mS.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o f t h e c e n t r a l n e r vGo u s s y s t e m[J].C u r rO p i nN e u r o l,2001,14(3):355G359.D O I:10.1097/00019052G200106000G00015[3]M a c I n t y r eA,H a mm o n dC J,L i t t l eC S,e t 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G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a l t e r s t h e j u n c t i o n a l c o m p l e x p r o t e i n s o f h u m a n b r a i n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c e l l s[J].F E M SM i c r o b i o l L e t t,2002,217(2):167G172.D O I:10.1111/j.1574G6968.2002.t b11470.x[4]S c h o b o r g R V.C h l a m y d i a p e r s i s t e n c eGa t o o l t o d i s s e c t c h l a m y d i aGh o s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s[J].M i c r o b e sI n f e c t,2011,13(7):649G662.D O I:10.1016/j.m i c i n f.2011.03.004[5]K u nD,X i a n gGL i nC,M i n g Z,e t a l.C h l a m y d i a i n h i b i t h o s t c e l l a p o p t o s i s b y i n d u c i n g b a gG1v i a t h em a p k/e r ks u r v i v a l p a t h w a y [J].A p o p t o s i s,2013,18(9):1083G1092.D O I:10.1007/s10495G013G0865Gz[6]M a c i n t y r e A,A b r a m o v R,H a mm o n d C J,e t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p r o m o t e s t h e t r a n s m i g r a t i o no fm o n o c y t e s t h r o u g hh u m a n b r a i n e n d o t h e l i a lc e l l s[J].J N e u r o s c i R e s,2003,71(5):740G750.D O I:10.1002/j n r.10519[7]C o s s uD,Y o k o y a m aK,H a t t o r iN.B a c t e r i aGh o s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i n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J].F r o n tM i c r o b i o l,2018,9:2966.D O I:10.3389/f m i c b.2018.02966[8]S r i r a mS,S t r a t t o nC W,Y a oS,e t 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o f t h e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i n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J].A n nN e u r o l,1999,46(1):6G14.[9]W a l v o o r tM T,T e s t aC,E i l a m R,e t a l.A n t i b o d i e s f r o m m u l t iGp l e s c l e r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p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y r e c o g n i z eh y p e r g l u c o s y l a t e d a d h e s i no fn o nGt y p e a b l eh a e m o p h i l u s i n f l u e n z a e[J].S c iR e p,2016,6(39430.D O I:10.1038/s r e p39430[10]I v a n o v a MV,K o l k o v a N I,M o r g u n o v a E Y,e ta l.R o l eo fc h l a m yd i a i nm u l t i p le s c l e r o s i s[J].B u l l E x p B i o lM e d,2015,159(5):646G648.D O I:10.1007/s10517G015G3037Gz[11]L a y hGS c h m i t tG,B e n d l C,H i l d tU,e t a l.E v i d e n c e f o r i n f e cGt i o nw i t h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as u b g r o u p o f p a t i e n t s1734期袁㊀帅,等:肺炎衣原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w i t h m u l t i p l es c l e r o s i s[J].A n n N e u r o l,2000,47(5):652G655.[12]G i e f f e r sJ,P o h lD,T r e i bJ,e ta l.P r e s e n c e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D N A i n t h e c e r e b r a l s p i n a l f l u i d i s a c o mm o n p h eGn o m e n o n i n a v a r i e t y o f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d i s e a s e s a n d n o t r e s t r i c t e d t o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J].A n nN e u r o l,2001,49(5):585G589.[13]A g h a e iM,A s h t a r i F,B a h a rM,e t 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s e r o p o s i t i v i t y i n i r a n i a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A p iGl o t s t u d y[J].N e u r o lN e u r o c h i r u rP o l,2011,45(2):128G131.D O I:10.1016/s0028G3843(14)60023G2[14]C o n t i n iC,C u l t r e r aR,S e r a c e n iS,e ta l.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m o l e c u l a r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D N Ai sa s s o c i a t e d t o c l i n i c a l a n db r a i nm a g n e t i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a cGt i v i t y i na s u b s e t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r e l a p s i n gGr e m i t t i n g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J].M u l tS c l e r,2004,10(4):360G369.D O I:10.1191/1352458504m s1049o a[15]L i n d s e y J,P a t e lS.P c rf o rb a c t e r i a l16sr i b o s o m a lD N Ai n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J].M u l t S c l e r,2008,14(2):147G152.D O I:10.1177/1352458507082149[16]M a r r o d a n M,A l e s s a n d r oL,F a r e z M F,e t a l.T h e r o l eo f i nGf e c t i o n s i nm u l t i p l es c l e r o s i s[J].M u l tS c l e r,2019,25(7):891G901.D O I:10.1177/1352458518823940[17]M c K a y K A,K w a nV,D u g g a nT,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o n s e to f r e l a p s i n gGr e m i t t i n g a n d p r i m a r yp r o g r e s s i v e 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B i o m e dR e s I n t,2015,2015:817238.D O I:10.1155/2015/817238[18]D uC,Y a oS Y,L j u n g g r e nGR o s eA,e t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G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o f t h e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w o r s e n s e x p e r iGm e n t a l a l l e r g i ce n c e p h a l i t i s[J].JE x p M e d,2002,196(12):1639G1644.D O I:10.1084/j e m.20020393[19]S r i r a m S,Y a oS Y,S t r a t t o nC,e t a l.P i l o t s t u d y t oe x a m i n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t h e r a p y o nm r i o u t c o m e s i n r r m s[J].J N e u r o l S c i,2005,234(1/2):87G91.D O I:10.1016/j.j n s.2005.03.042[20]A l i e vG,P r i y a d a r s h i n iM,R e d d y V P,e t a l.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m e d i a t e d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a n dv a s c u l a r l e s i o n s a sm a r k e r s i n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a l z h e i m e r d i s e a s e[J].C u r rM e dC h e m,2014,21(19):2208G2217.D O I:10.2174/0929867321666131227161303[21]L i C,Z h a oR,G a oK,e t a l.A s t r o c y t e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n e uGr o i n f l a mm a t o r y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a l z h e i m e r sd i s e a s e[J].C u r rA l z h e i m e r R e s,2011,8(1):67G80.D O I:10.2174/156720511794604543[22]B a l i nB J,Gér a r d H C,A r k i n g E J,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 l oGc a l i z a t i o no f C h l a m yd i a p ne u m o n i a e i nt h ea l z h e i m e r sb r a i n[J].M e d 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1998,187(1):23G42.D O I:10.1007/s004300050071[23]Gér a r d H C,D r e s e sGW e r r i n g l o e r U,W i l d t K S,e ta l.C h l aGm y d o p h i l a(c h l a m y d i a)p n e u m o n i a e i nt h ea l z h e i m e r sb r a i n[J].F E M SI mm u n o l M e d M i c r o b i o l,2006,48(3):355G366.C h l a m y d o p h i l a(c h l a m y d i a)p n e u m o n i a ei nt h ea l z h e i m e r sb r a i n[24]A lGA t r a c h eZ,L o p e zD B,H i n g l e y S T,e t a l.A s t r o c y t e s i n f e cGt e dw i t h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d e m o n s t r a t ea l t e r e de x p r e sGs i o n a n d a c t i v i t y o f s e c r e t a s e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o f b eGt aGa m y l o i d f o u n di na l z h e i m e rd i s e a s e[J].B M C N e u r o s c i,2019,20(1):6.D O I:10.1186/s12868G019G0489G5[25]L i t t l e C S,H a mm o n d C J,M a c I n t y r e A,e t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d u c e sa l z h e i m e rGl i k ea m y l o i d p l a q u e s i nb r a i n s o f b a l b/cm i c e[J].N e u r o b i o lA g i n g,2004,25(4):419G429.D O I:10.1016/S0197G4580(03)00127G1[26]B uX L,Y a oX Q,J i a oS S,e t a l.As t u d y o n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b eGt w e e n i n f e c t i o u sb u r d e na n da l z h e i m e r sd i s e a s e[J].E u rJ N e u r o l,2015,22(12):1519G1525.D O I:10.1111/e n e.12477[27]L iY,T a nM S,J i a n g T,e t a l.M i c r o g l i a i n a l z h e i m e r s d i s e a s e [J].B i o m e d R e sI n t,2014,2014:437483.D O I:10.1155/2014/437483[28]M a c c i o n i R B,G o n zál e zA,A n d r a d eV,e t a l.A l z h e i m e rᶄs d i sGe a s e i n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f n e u r o i mm u n o l og y[J].O p e nN e u r o lJ,2018,12:50G56.D O I:10.2174/1874205X01812010050[29]I q b a l K,A l o n s oA d e l C,C h e nS,e t a l.T a u p a t h o l o g y i n a l z h eGi m e r d i s e a s e a n d o t h e r t a u o p a t h i e s[J].B i o c h i mB i o p h y sA c t a,2005,1739(2/3):198G210.D O I:10.1016/j.b b a d i s.2004.09.008[30]B l o c kJ.A l z h e i m e r sd i s e a s em i g h t d e p e n do ne n a b l i n gp a t h oGg e n s w h i c hd on o tn e c e s s a r i l y c r o s st h eb l o o dGb r a i n b a r r i e r[J].M e d H y p o t h e s e s,2019,125:129G136.D O I:10.1016/j.m e h y.2019.02.044[31]P o t h i n e n i N V K,S u b r a m a n y S,K u r i a k o s eK,e t a l.I n f e c t i o n s,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a n d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J].E u rH e a r t J,2017,38(43):3195G3201.D O I:10.1093/e u r h e a r t j/e h x362[32]S uX,C h e nH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c e r e b r a li n f a r c t i o n r i s k:am e t aGa n a l y s i s[J].I n t J S t r o k e,2014,9(3):356G364.s.D O I:10.1111/i j s.12248[33]W o h l s c h l a e g e r J,W i mm e rM L,N a g l e rD K,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Gt i o n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d e x t r a c r a n i a la r t e r i e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t r o k e a n d i n c o n t r o l s:C o mb i n e d i mG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c a la n d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a n a l y s e s [J].H u m P a t h o l,2005,36(4):395G402.D O I:10.1016/j.h u m p a t h.2005.02.003[34]P i e c h o w s k iGJ o z w i a kB,M i c k i e l e w i c zA,G a c i o n g Z,e t a l.E l eGv a t e d l e v e l so f a n t iG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g aa n di g g a n t iGb o d i e s i n y o u n g a d u l t sw i t h i sc h e m i c s t r o k e[J].A c t aN e u r o lS c a n d,2007,116(3):144G149.D O I:10.1111/j.1600G0404.2007.00819.x[35]C h e n J,Z h uM,M aG,e t a l.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a n d c e r eb r o v a sc u l a rd i s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GaGn a l y s i s[J].B M CN e u r o l,2013,13:183.D O I:10.1186/1471G2377G13G183[36]C o s t aC P,K i r s c h n i n g C J,B u s c hD,e t a l.R o l eo f c h l a m y d i a lh e a t s h o c k p r o t e i n60i n t h e s t i m u l a t i o n o f i n n a t e i mm u n e c e l l sb y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J].E u r J I mm u n o l,2002,32(9):2460G2470.D O I:10.1002/1521G4141(200209)32:9<2460::A I DGI MMU2460>3.0.C O;2GM(下转第377页)273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4)[10]L i o uB H,D u hRW,L i nY T,e t a l.A m u l t i c e n t e r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o f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r e s i s t a n c ei n S e r r a t i a m a r c e s c e n s i n T a i w a n [J].J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 I n f e c t,2014,47(5):387G393.D O I:10.1016/j.j m i i.2013.04.003[11]陈国华.2013-2017年苏州某院分离的粘质沙雷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情况分析[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8.[12]刘九榕,邵博文,周宇石,等.一株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测定[J].生物学通报,2019,54(3):50G52.D O I:10.3969/j.i s s n.0006G3193.2019.03.019[13]傅仁杰,祁雪连,丰凯,等.一株分离自黑翅土白蚁的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定及特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76G82.D O I:10.3969/j.i s s n.1000G2006.201804003[14]W uP,S u nP,N i eK,e t a l.AG u t C o mm e n s a l B a c t e r i u mP r oGm o t e sM o s q u i t oP e r m i s s i v e n e s s t oA r b o v i r u s e s.C e l lH o s tM iGc r o b e[J].2019,25(1):101G112.e5.D O I:10.1016/j.c h o m.2018.11.004[15]C a i r n s B J,P a y n eR J.B a c t e r i o p h a g e t h e r a p y a n d t h em u t a n t s eGl e c t i o nw i n d o w[J].A n t i m i c r o b A g e n t sC h e m o t h e r,2008,52(12):4344G4350.D O I:10.1128/A A C.00574G08[16]M a l i k D J,S o k o l o vI J,V i n n e rG K,e ta l.F o r m u l a t i o n,s t aGb i l i s a t i o n a n d e n c a p s u l a t i o no f b a c t e r i o p h a g e f o r p h a g e t h e r a p y[J].A d vC o l l o i d I n t e r f a c eS c i,2017,249:100G133.D O I:10.1016/j.c i s.2017.05.014[17]X i a oX,L i uY,Z h a n g X,e t a l.C o m p l e m e n tGr e l a t e d p r o t e i n s c o n t r o l t h ef l a v i v i r u s i n f e c t i o no f A e d e sa e g y p t i b y i n d u c i n g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p e p t i d e s[J].P L o S P a t h o g,2014,10(4): e1004027.D O I:10.1371/j o u r n a l.p p a t.1004027[18]R e h m a nS,A l i Z,K h a n M,e t a l.T h e d a w no f p h a g e t h e r a p y.R e v M e dV i r o l,2019,29(4):e2041.D O I:10.1002/r m v.2041[19]R a y m a n nK,C o o nK L,S h a f f e r Z,e t a l.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o f S e rGr a t i am a r c e s c e n s S t r a i n s i n H o n e y B e e s[J].m B i o,2018,9(5):e01649G18.D O I:10.1128/m B i o.01649G18[20]丛聪,魏炳栋,袁玉玉,等.上世纪50年代中国噬菌体研究成就回顾及思索[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9,40(5):401G409.[21]C a f l i s c hKM,S u hG A,P a t e lR.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l l e n g e s o f p h a g e t h e r a p y a n d p r o p o s e d s o l u t i o n s:a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E x p e r t R e vA n t i I n f e c tT h e r,2019,17(12):1011G1041.D O I:10.1080/14787210.2019.1694905[22]C h a nB K,A b e d o nS T,L o cGC a r r i l l oC.P h a g e c o c k t a i l s a n d t h e f u t u r e o f p h a g et h e r a p y[J].F u t u r e M i c r o b i o l,2013,8(6):769G783.D O I:10.2217/f m b.13.47收稿日期:2020G07G27㊀编辑:王晓欢(上接第372页)[37]K o lA,S u k h o v aG K,L i c h t m a n A H,e ta l.C h l a m y d i a lh e a t s h o c k p r o t e i n60l o c a l i z e si n h u m a na t h e r o m aa n dr e g u l a t e s m a c r o p h a g et u m o rn e c r o s i sf a c t o rGa l p h aa n d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Gp r o t e i n a s e e x p r e s s i o n[J].C i r c u l a t i o n,1998,98(4):300G307.D O I:10.1161/01.c i r.98.4.300[38]N e t e aM G,S e l z m a nC H,K u l l b e r g B J,e t a l.A c e l l u l a r c o m p oGn e n t so f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 s t i m u l a t e c y t o k i n e p r o d u c t i o n i nh u m a nb l o o dm o n o n u c l e a r c e l l s[J].E u r J I mm u n o l,2000,30(2):541G549.D O I:10.1002/1521G4141(200002)30:2<541::A I DGI MMU541>3.0.C O;2GX[39]L i B,X i aY,H uB.I n f e c t i o n a n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T l rGd e p e n dGe n t p a t h w a y s[J].C e l l M o lL i f eS c i,2020:1G19.D O I:10.1007/s00018G020G03453G7[40]D o y l eB,C a p l i c eN.P l a q u en e o v a s c u l a r i z a t i o na n da n t i a n g i oGg e n i c t h e r a p y f o r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J].JA mC o l l C a r d i o l,2007,49(21):2073G2080.D O I:10.1016/j.j a c c.2007.01.089[41]F a z i o G,G i o v i n o M,G u l l o t t iA,e ta l.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i nGf l a mm a t i o na n d C h l a m y d i a p n e u m o n i a e[J].W o r l d JC a r d i o l,2009,1(1):31G40.D O I:10.4330/w j c.v1.i1.31[42]E s e n w aC C,E l k i n d M S.I n f l a mm a t o r y r i s kf a c t o r s,b i o m a r kGe r s a n da s s o c i a t e dt h e r a p y i ni s c h a e m i cs t r o k e[J].N a tR e vN e u r o l,2016,12(10):594G604.D O I:10.1038/n r n e u r o l.2016.125[43]L u c c h e s eG,F l o e lA,S t a h l B.C r o s sGr e a c t i v i t y a s am e c h a n i s m l i n k i n g i n f e c t i o n s t os t r o k e[J].F r o n tN e u r o l,2019,10:469.D O I:10.3389/f n e u r.2019.00469收稿日期:2020G05G20㊀编辑:王晓欢7734期肖小平,等:1株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合并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合并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合并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的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阿奇霉素;丙种球蛋白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
因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肺炎支原体不但会引起肺部感染,还会合并诸多并发症,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该种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1],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
通常是应用抗生素治疗,但临床效果不一,预后不甚理想。
本文为了深入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合并的临床疗效,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中,共包括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7.3±1.0)岁。
观察组中,共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5±1.1)岁。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数据库的初步构建的开题报告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数据库的初步构建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myelinating diseases,简称CNSDDs)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缺失或破坏神经髓鞘为特征。
该疾病可影响人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和认知功能,严重时会导致失明、瘫痪和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NSDDs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使得其治疗和预后分析存在困难和挑战。
因此,建立CNSDDs的数据库会为医生提供关于其病情、治疗和转归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以促进对其深入了解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CNSDDs的数据库,为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病例资料和患者信息,以促进对该疾病的深入了解和治疗。
研究内容:1. 收集CNSDDs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
2. 收集CNSDDs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症状、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3.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转归情况等因素,对CNSDDs的患者进行分类和归纳,并形成数据库。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构建一个初步的CNSDDs数据库,为该疾病的病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病例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信息整合和归纳。
研究难点:CNSDDs是一种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CNSDDs的病例收集和归纳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整理相关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统计。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为CNSDDs的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推动其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发表时间:2016-06-03T09:31:01.6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作者:郑建华龙舟[导读]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种表现,且其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
郑建华龙舟(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人民医院内科 535000)【摘要】在临床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是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相关的一种疾病,同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主要特点为髓鞘破坏、脱髓鞘病变,髓鞘病变分为障碍型和破坏型,障碍型髓鞘是由于遗传代谢功能障碍造成的,破坏型则是一种继发性的全身性疾病。
炎性脱髓鞘疾病,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加上临床上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会造成误诊,影响患者的治疗。
本文则针对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413-02引言: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种表现,且其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
目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的主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孤立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脊髓炎等[2]。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临床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造成误诊、漏诊等,影响患者的治疗[3]。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影像学技术等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4]。
为此本文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了解,具体如下: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其有多种临床症状,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就是其常见的类型[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治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治疗研究袁国丹【摘要】目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临床比较.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5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单药实验组)24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7±4.78)天,较对照组(22±5.91)天明显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故确诊患儿应当在早期联用阿奇霉素与丙种球蛋白,改善预后.%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zithromyc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and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complicated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 infection. Methods 54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complicated with CNS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 azithromyc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 azithromycin monotherapy) .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 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5%) (P<0. 05). The disappeared time of fever, headache, vomiting, somnolence and convul-s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was (17 ± 4. 7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2 ± 5. 91)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5). Conclu-sion Azithromyc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is better than azithromycin mo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complicated with CNS infection. So the children which are confirmed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combine with gamma globulin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ognosis.【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6(021)005【总页数】3页(P819-821)【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神经系统损伤;小儿;临床治疗【作者】袁国丹【作者单位】400036 重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二科【正文语种】中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导致小儿呼吸道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不断攀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治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治疗研究智艳英【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为研究案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方面临床效率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4【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临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作者】智艳英【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儿科,辽宁沈阳1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小儿,易对患者身心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抗生素药物能够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但长期使用过后可能会增大感染概率,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易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主要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为研究案例,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为研究案例。
对照组患儿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3±5.2)岁;临床症状:5例抽搐、12例发热、11例嗜睡。
观察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4±5.3)岁;临床症状:6例抽搐、11例发热、11例嗜睡。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研究进展汤化民;罗天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IIDDs)是一组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炎症为主的疾病。
这些疾病虽然存在相似的病理因素,但在组织学、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主要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 isolated syndromes,CIS)、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nromyelitis optica,NMO)、急性播散型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同心圆硬化(Balo’s Concentric Sclerosis,BCS)、【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09(035)001【总页数】2页(P6-7)【作者】汤化民;罗天友【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 IIDDs)是一组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炎症为主的疾病。
这些疾病虽然存在相似的病理因素,但在组织学、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主要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 isolated syndromes,CIS)、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急性播散型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 ADEM)、同心圆硬化(Balo’s Concentric Sclerosis , BCS)、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 TIDD)等。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分析胡瑾;王世平;刘开扬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9)012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脱髓鞘、炎症为主,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多处。
【总页数】2页(P2062-2063)
【作者】胡瑾;王世平;刘开扬
【作者单位】075000,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53200,河北冀州市医院重症医学科;075000,河北北方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究 [J], 孙冰堃;
2.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探究 [J], 孙冰堃;
3.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J], 胡淑梅;张利焕;张爽
4.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9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疗效观察 [J], 李星
5.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分子机制和脱髓鞘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 [J], 邓鑫;金宇晨;邢琨;禹洁;邓斯颖;张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相关抗体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相关抗体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
展
林柳余;杭海伦;张纪红;陆杰;陈道文;石静萍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22(35)3
【摘要】CNS炎性脱髓鞘疾病是免疫介导的,可引起视神经、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部位脱髓鞘病变;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MOG-IgG)相关疾病(MOGA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等。
特异性诊断生物标志物水通道蛋白4抗体的发现使得NMOSD的病理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上取得显著的进步;抗MOG-IgG 是MOGAD的致病性抗体;髓鞘碱性蛋白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等在CNS 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上述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216-220)
【作者】林柳余;杭海伦;张纪红;陆杰;陈道文;石静萍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5
【相关文献】
1.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2.OCB、抗MBP抗体及抗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3.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4.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在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脱髓鞘疾病相关视神经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5.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所致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7例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7例分析
谢振华;张卓鸣;郭来成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24)8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有刺激性咳嗽、不规则发热,常有头痛、呕吐、嗜睡、抽搐等.以白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大剂量激素及丙球冲击疗法可减轻免疫反应、封闭抗体,对控制疾病的的发展、促进恢复有一定效果.结论肺炎去原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后遗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总页数】1页(P502-502)
【作者】谢振华;张卓鸣;郭来成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1;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4例临床分析 [J], 张敬华;杨显责
2.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分析 [J], 聂晶鑫;桑宝华
3.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分析 [J], 聂晶鑫;桑宝华
4.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研究进展 [J], 高科; 赵武; 杭航; 刘义; 宋慧芳
5.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0例临床分析 [J], 刘淑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 ・
中枢 神 经 系统 脱 髓 鞘疾 病 与 肺 炎 衣 原 体 感 染 的相 关 性 研 究
许 晓辉 ,马聪 敏 ,韩 月珍
( 郑 州 大 学 附 属 洛 阳 中心 医 院神 经 内 科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9 )
摘 要 i目的
探讨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脱 髓 鞘 疾 病 与 院 内 肺 炎 衣 原 体 感 染 的 相 关 性 , 为 临 床 诊 断 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M ET HODS To t a l l y 9 5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d e my e l i n a t i n g d i s e a s e wh o we r e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f r o m Ma y
两 组患者 I g A、 I g G阳性率 , 采用 S P S S 1 9 .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处 理 分 析 。 结 果 对照组男性 、 女性 I g G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4 8 . 7 8 、 5 2 . 1 7 , 对 照组 男性 、 女性 I g A 阳性 率分别为 2 1 . 9 5 、 1 7 . 3 9 , 两组患 者性别 间 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
Ab s t r a c t :OB J EC TI V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d e my e l i n a t i n g d i s e a s e a n d h o s p i t a l - a c q u i r e d Ch l a my d i a p n e u mo n i a e i n f e c t i o n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关 键词 :中枢神经 系统脱髓 鞘疾病 ; 肺炎 衣原体 ; 相关性
中 图分 类 号 : R1 1 .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5 — 4 5 2 9 ( 2 0 1 5 ) 1 4 — 3 2 4 3 — 0 3
C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c e n t r a l ne r v o u s s y s t e m d e my e l i n a t i ng d i s e a s e a nd Chl a m y d i a pn e umo ni ae i n f e c t i o n
XU xi a o — hu i ,M A Co ng — mi n。H AN Yue — z he n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A{ { t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L u o y a n g C e n t e r, L u o y a n g, He n a n 4 7 1 0 0 9 , C h i n a )
意义 ; 观察组 I g A 阳性 率 6 4 . 2 1 显著 高于对照组 I g A 阳性 率 2 6 . 4 4 , 组 问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观 察 组 I g G 阳性 率 6 7 . 3 7 , 显著高于对照组 I g G阳性率 3 6 . 7 8 ,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 观察组 男性 、 女 性 I g A 阳性 率 分 别 为 6 O . 4 7 、 6 3 . 4 6 ,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观 察组 男性 、 女性 I g G 阳性 率 分别 为 6 7 . 4 4 、 6 1 . 5 4 , 比较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脱 髓 鞘 疾 病 的 发 生 与 肺 炎 衣 原 体 感 染 具 有 一 定 的 相 关 性, 肺炎衣原体指标 I g A、 I g G 有 可 能 成 为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脱 髓 鞘 疾 病 诊 断 的 重要 参 考 指 标 。
2 0 1 0 t o Ma r 2 0 1 4 we r e c h o s e n a s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me a n wh i l e ,8 7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o n -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d e my e l i n a t i n g d i s e a s e we r e s e t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h e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c o l —
中华 医 院感 染 学 杂 志 2 0 1 5 年第 2 5卷 第 1 4期
C h i n J No s o e o mi o l Vo 1 . 2 5 No . 1 4 2 0 1 5
・3 2 4 3・
d o i : 1 0 . 1 1 8 1 6 / c n . n i . 2 0 1 5 — 1 4 1 6 3 5
收集 2 0 1 0年 5月 一2 0 1 4年 3月 住 院 的 9 5 例 中枢 神 经 系 统 脱 髓 鞘 疾 病 患 者 作 为 观察 组 , 选 择 同期 住 院 的 8 7例非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 为对照组 , 采 集 其 脑脊 液 标 本 检 测 肺 炎 衣 原 体 特 异 性 抗 体 ( I g A、 I g G) , 对 比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