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衣经

合集下载

中国历朝服饰的归纳

中国历朝服饰的归纳

战国妇女服饰战国妇女的曲裾深衣曲裾袍服展示图(参考出土帛画复原绘制)。

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

“衽”就是衣襟。

“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

“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

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

深衣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

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展转运肘功能。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绾,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

戴冠玉人及复原图·战国商周服饰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饰复原绘制)。

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

“衽”就是衣襟。

“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

“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

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商周貴族服飾東周男子服飾汉代服饰汉代男子曲裾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

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

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汉妇女曲裾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州铜山汉墓出土陶俑)。

中国传统纺织工艺书籍

中国传统纺织工艺书籍

中国传统纺织工艺书籍
中国拥有悠久的纺织工艺史和丰富的传统纺织文化,因此也有许多相关的书籍。

以下是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书籍:
1. 《织绣略》:是中国古代纺织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著。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古代的纺织工艺、纺织器具、纤维材料以及织物的分类和纹样等内容。

2. 《针灸甲乙经》:是一部明代的医学和纺织工艺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纺织的知识,如桑蚕的饲养、蚕茧的处理、纺纱、织布等。

3. 《经纬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科技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纺织的知识。

书中详细介绍了纺织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纺织技术的发展、丝绸的制作等内容。

4.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关于纺织的内容。

书中涉及了纺织工艺、丝绸的制作、纺织品的分类和纹样等。

5. 《缂丝》:是一本明代的纺织工艺书籍,主要介绍了缂丝的制作方法和技术。

缂丝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纺织品,采用丝线穿在织物上形成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以上是中国传统纺织工艺书籍的一些例子,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和文化,为今后的纺织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中国服装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那个时期,原始人使用兽皮作为材料制作衣服,并用兽齿、鱼骨、石珠和海贝来进行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并采用天然材料如兽皮和植物来制作衣服。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子,而不是裤子。

在周代,深衣制袍服开始被创造出来,这是一种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和直裾袍之分。

这种袍通常作为礼服穿着。

在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的印花技术被发明出来。

___被视为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同时,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开始出现,纹样以菱形、方棋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

平民服装以浅色系为间色。

___(黑)色为主正色,并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衫裙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式。

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

史称“裤褶服”。

在隋唐时期,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出现了,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

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

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有复杂的头饰(金钿)。

唐代锦以组织细密、设色精良为特点。

男子的服饰在宋代分为文官和武官两种,文官穿圆领袍衫,衣长及地,武官则略短至膝下。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

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侧重经济交流B.崇尚和平交往C.凸显对外开放D.强调多元互鉴2.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均输》篇,其中的算题,反映了当时官营运输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制订详密计划分派运量、调度运力,并且严格规定运输行程的情形。

这体现出数学成就的发展得益于()A.政府的高度重视B.经济计划的制订C.生活的实际需求D.交通运输的发展3.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

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术,北方汉语中也充斥“胡虏”之音。

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人口迁移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4.租庸调是均田制时期的赋税制度,它以身丁为本,是一种以丁口为纳税对象的制度;两税法以资产为本,将土地及其他资产作为纳税对象。

这种变化反映出()A.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B.国家财政收入趋于稳定C.百姓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明朝江南地区有诸多士大夫在家族设置义田,赡族救贫。

士大夫们还制定义田管理条规,将义田的土地册上报户部钤印下发府县确认,以为凭据,以期“家法之永赖国法”。

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A.强化政府的基层治理B.保障宗族救助的落实C.弘扬耕读传家的精神D.营造和睦的宗族关系6.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

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

衣服经

衣服经

一货源每天看见很多人关心找货源,好像有了好的货源,生意就有了保证。

但刚开始,其实在商店里,最不重要的就是货源。

俗话说,三分货,七分卖。

这个时期,记住,不选自己爱的,只选容易甩的。

举例:我拿20元一件小衫。

10件。

1件卖了145元,1件80元,剩下的,每天要求自己无论如何卖一件。

务必高于80元。

可能有人说了:真黑。

我告诉你:衣服的价值,在于卖的过程。

有多少顾客,是缺衣服穿的?女人买衣服,在于享受买的过程。

买这些价位衣服的女人,是不会跟你认真的,他们只是觉得不贵,玩玩,可能不是很好,目前不是很需要,但留着以后小搭小配还可以。

价钱吗,穿的出去,反正又不贵。

便宜了,不会穿。

不信你试一试--20块?太贵太贵!10块好了,我买给家里保姆穿的!!!卖衣服,要爱自己的货。

时间卖长了不要嫌弃。

我拿货也有后悔的时候。

我会总结教训,但我还是把它当最美的衣服推销。

我那时候的信念:垃圾都可以参与商品流通,何况我卖的是新衣服!不是夸口,客人冲着我的热情来的,熟客一大堆。

最高纪录,一天营业额3000多,起码要赚2000多。

最低700,也有利润400多点。

4个月后,第二个店开张了。

我挖了个送快餐的女孩,600元工资,到我这里1500,她真做到了销售大于一切。

我们这个市场,1500是合理工资(当时),但要熟手。

我偏不信,我相信激情。

我开始调整拿货方法了。

找货不如找伴。

我跑遍了所有的市场,经过再三挑选,选定两家批发商。

为什么?跟庄!眼光好,不如跟旺家。

有很多人进货,喜欢东拿西拿,自己觉得眼光好,拿货象"血拼",象购物。

我不会。

我集中两家拿,熟了是大客。

别人看不到的新版,我能拿,再熟了,开始退退换换。

好版我也跟得上,坏版我就想法换,压货少不说,家里风格相对统一,不会乱七八糟,搭配起来一条路。

看看那些品位妹妹拿的货,我笑死了。

我的强项是销售,我不会在拿货上耽误的。

我不停的赚钱,开店,18个月,共开4家。

由于我什么都尽量卖,批发商都被我感动了。

上海戏剧学院考研 参考书目

上海戏剧学院考研 参考书目
《电视剧写作概论》,姚扣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32电视剧导演素质测试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王心语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吴素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通俗电视剧艺术论》,曾庆瑞、郝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050401艺术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目、作者及出版社
611艺术与美学理论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参考书目、作者及出版社
613影视艺术理论
《电视概论》,张雅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影视艺术教程》,王光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电视艺术美学》,高鑫,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电影的读解》,颜纯均,中国电影出版社
《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
《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张马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821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发展史
• • • • • • •
原始 商代 周代 战国时期 魏晋 南北朝 唐代
• • • • • • •
辽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朝 近代 现代
原始 •
动物的毛皮 是人们服装 的主要材料。 当时还没有 绳、线,可 能用动物韧 带来缝制衣 服
商代
这个时期的织物 颜色,以暖色多
商周时期的染织 方法往往染绘并 用,尤其是红、 黄等正色,常在 织物织好之后再 用画笔添绘
牛仔1
休闲服装
现代唐装
校服
童装
婚纱.晚礼服
西服
服装发展趋势
西式风格服装将稳定发展 女装以其紧随时尚、个性消费的特性,注定了女装 选择多品牌战略 休闲服装继续旺销
周代
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 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 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 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 上还挂有玉制的物 男子服饰
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 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 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 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 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 穿时绕至背后,带系扎
女 服
战国时期
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 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
清朝1
清 代 皇 帝 朝 服
清 代 皇 帝 龙 袍
清朝2
清代皇后凤袍
晚清云肩
清朝3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晚清刺绣衬衣
清朝4
太平天国忠王龙袍
太平天国宽袖服
清朝5
清代八旗兵甲胄
清代武士铠甲
近代
近 代 妇 女 袄 裙
近 代 旗 袍
近 代 旗 袍
• 近代以前与现代的服装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 服装款式多样,而且色彩斑斓。
元代2
元 代 织 金 锦 袍 元 代 男 服 辫 线 袄

极简中国服装史

极简中国服装史

在每个时期的具体章节中,目录的设计更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例如在 “宋元明清的规制与革新”这一章中,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服饰特色,包括男 装、女装、童装等,同时还有关于服饰材料、工艺、图案等方面的描述。还涉及 了当时的社会风俗、礼仪制度等与服饰相关的文化背景。这种设计使得读者可以 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能对每个时期的服饰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元明清三代,蒙古族和满族的统治带来了新的服饰元素。蒙古族的长袍和满族的马褂都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汉族的服饰。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服饰也逐渐商业化,各种纺织品和布料成 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内容。
进入近代以后,西风东渐,西装和中西合璧的服装开始出现。民国时期更是推翻了数千年的衣冠 制度,服装开始走向现代化。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中国服装逐渐呈现出 了更为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服装也开始有了更为现 代化的元素。”
“民国时期,中国服装开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在 这个时期,中国服装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款式、新面料不断涌现,满足 了人们对于时尚的需求。”
《极简中国服装史》的目录还注重了对比与类比。在各个时期之间,通过对 比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揭示了中国服装的演变规律;而在同一时期内,则通过 类比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的服饰,展现了服饰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对比与类比的 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服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极简中国服装史》的目录设计既全面又详略得当,既注重了时间顺序的线 性结构,又突出了各个时期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使得整部著 作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而且也为中国服装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极简中国服装史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华服典章神佛衣境

华服典章神佛衣境

2017 中国纺织121文|闵杰 贾一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

宗教服饰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宗教形象的标识、宗教思想的载体和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形态类别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款式、色彩、纹样等对各民族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日前,“华服典章 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了帷幕。

本次展览由纺博馆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约两个月,分为“巫舞神服”、“锦佛装”、“衣泽清真”三个单元,来自民族文化宫博物馆228件(套)宗教服饰藏品首次规模展出,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服饰。

在宗教信仰上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色彩的民族,往往喜好以图腾物或其它崇拜物作为服装的装饰性花纹,比如展出的一件内蒙古鄂温克族的萨满服饰,其神帽上就有两支铜制鹿角,因为鄂温克人相信神灵居于山巅、树梢等高处,认为神灵下凡后就停留在形式树杈的鹿角上。

神裙上还用彩色丝线绣有日月、树木、飞禽、走兽等纹样,既代表萨满铜自然诸神的亲密关系,华服典章»神佛衣境——中国首个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登场又象征萨满无所不能的幻形能力。

萨满服饰是萨满跳神祭祀时通神的重要工具,帮助萨满实现灵魂附体,从而预知凶吉,消灾祈福。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较多的信仰者。

在与佛教相关的活动和仪式中,服饰是神圣的精神力量,表达了复杂的观念和象征意义,发挥了标志性功能,体现出综合的多功能特点。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藏传佛教僧人的着装基本上为上身穿红色无袖的坎肩“堆嘎”,下身围紫红色僧裙“夏木特”,外披一件紫红色的袈裟“查散”。

这些衣物的着法以及选料缝制方法,因教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此次展出的一组格鲁派僧服,包括黄色的帽子、黄色的法衣和红色僧裙。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

中国服装史读后感中国服装史,就像是一部超级酷炫的时尚大片,只不过这个大片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每一个朝代都是一个独特的“时尚季”。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古代的衣服就是那种宽袍大袖,千篇一律的样子。

但读完才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这里面的门道可太多了。

咱先说说先秦时期吧。

那时候的衣服就像是从神秘的祭祀仪式里走出来的一样。

特别是深衣,看着简单,其实是把天地乾坤都给穿在身上了。

上衣下裳连在一起,象征着天地相连,这哪是衣服啊,简直就是古人把哲学穿在了身上。

而且那时候的衣服颜色还有特殊含义呢,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穿的,感觉就像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色彩密码”,不同身份的人得对号入座,穿错了估计就像现代人穿错了礼服去参加婚礼一样尴尬。

到了汉朝,衣服就开始变得大气起来了。

曲裾深衣和直裾袍服就像是汉朝的“时尚双骄”。

曲裾那弯弯绕绕的线条,就像汉代人含蓄又深沉的性格,走起路来衣袂飘飘,感觉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人。

而且汉代的服饰图案也是超级精美,云纹、动物纹啥的,感觉每一个图案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

这时候的衣服,已经不仅仅是遮羞保暖的东西了,更像是一种文化的展示牌。

唐代可就不得了了,那简直就是中国古代服装界的“时尚巅峰”。

唐代的服装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

女性的衣服那叫一个开放啊,低胸襦裙都出来了,和之前朝代的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色彩那叫一个鲜艳,红的像火,绿的像翠玉,感觉唐代人把彩虹的颜色都穿在了身上。

各种配饰也是琳琅满目,什么金钗、玉佩,走在路上估计是叮当乱响,就像自带背景音乐一样。

我都能想象出唐代的女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长安的大街上争奇斗艳的场景,那场面肯定比现代的时装周还热闹。

宋朝的服装呢,就像是从一首宋词里走出来的。

风格变得简约、淡雅了。

和唐代的华丽相比,宋代更像是一个低调的文艺青年。

衣服颜色也没那么浓烈了,大多是淡色为主。

而且宋代的衣服很注重实用性,看起来规规矩矩的,但却有一种别样的精致。

就像宋代的瓷器一样,虽然没有唐代那么绚烂,但却透着一种高雅的气质。

中国衣经

中国衣经

对中国衣经的认识远古时期,衣服是用来遮寒避暑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衣服越来越讲究,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服饰工艺历史的源远流长,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个朝代的服装,出现了开始讲究的商代服装;服饰齐全的春秋战国服装;古朴的秦汉服装;分类繁多的汉代服装;工艺精湛的唐代服装;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高雅的宋装,堂皇的明装,华贵而等级严明的清装。

以及品种齐全、绚丽多彩的现代服装等等古代服饰由于传统观念,都是偏向保守。

就宋代而言,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

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

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礼服穿用。

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

这是保守的美;而要说我们年轻人比较熟装不仅为了遮体暖身,更是为了分辨人的身份。

比如清朝冠顶上那颗小小的顶珠的有无和所用宝珠的颜色、大小,,都能显示出不同的官阶和身份来。

至于寻常百姓,也能从穿长衫和短打来区分其不同的社会地位这是保守的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起来,时尚成为了大众的追求。

发展至今,服装更是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服装不仅是美的代言词,更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

现代服饰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服饰的款式不断翻新,追求品牌,高速淘汰。

这些构成了现代服饰当今的特点。

现代服饰的款式新颖,样式独特,服饰具有个性化、自然化和环保化。

但唐装、宋装、清装等古韵犹在。

就现代服装来说,要形成流行,必须要在服装设计中凸显创意的成分,才能够不断地满足人们多变的需求。

现在流行的趋势和理念,有的很明显,有的很模糊,有的相互冲突;有的则界限分明,有的奇妙,能振奋人心,但有的却不足为奇。

面对这些,我们的在校学生,该如何追求我们自己的风格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舒服,其次再到风格。

自从对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对衣服有了一定的认识。

中国古代纺织品之研究鉴赏书介

中国古代纺织品之研究鉴赏书介

中国古代纺织品之研究鉴赏书介《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文学作品的鉴赏如此,中国古代纺织品也是。

因为中国古代的纺织品太丰富、太复杂了,要鉴赏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

鉴赏纺织品要知道其品种,了解其技术,读懂其图案,还要熟悉其历史背景、使用的场合、基本的用途、权衡价值等;另外,还要关注相关的服饰研究。

要真正学会鉴赏,有很多先决条件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些都要求我们广泛阅读相关的著作或专门的文章。

由于中国古代纺织品的鉴赏研究是随着中国纺织考古发现及其研究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逐次地为文物爱好者推荐鉴赏纺织品文物的书籍,同时也介绍部分服装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从建国以后至今的古代纺织品、服装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不同的研究侧重,在此,第一个时期:建国以后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其间中国的纺织品考古已经由自己的考古学家进行,重要的考古发现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和北京定陵等,研究者主要有夏鼐先生和沈从文先生。

夏鼐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纺织品考古的先行者和倡导者,曾主持过北京定陵、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等发掘工作。

夏鼐先生在纺织品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以考古发现的古代丝绸为证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我国古代的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和《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丝绸》(《考古》1972年第2期)三篇论文,内容涉及丝绸织物结构和图案、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代丝绸的考古学研究新方法等,在中国古代纺织品研究领域起着开山辟路的导引作用。

沈从艾先生先以文学成名,是鲁迅先生赞扬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沈从文先生改行转入历史文物研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三十年,先后完成《中国丝绸图案》(王家树绘图,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明锦》(张仃、雷圭元、吴劳合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9年)、《龙凤艺术》(作家出版社,1960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等代表性的著作。

《中国衣经》记录中国服饰文化五千年

《中国衣经》记录中国服饰文化五千年

《中国衣经》记录中国服饰文化五千年从服饰起源至清末民初5000年,将中国服饰的变迁呈长卷史诗般展示,8个分篇遍及历史、类型、材料、设计、制作、着装、民族、文化等领域,表现了无数纱衣锦袍的美妙和精良。

这就是苏州大学博导、教授缪良云披星戴月历经6载编著的《中国衣经》。

近日,这部作品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被称为国内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服饰百科全书”。

破解中国古代服装设计师不登史书之谜谈及《中国衣经》,缪良云感慨颇深。

他说,作为一名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有责任把中国辉煌的服饰文化展示给世人。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

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服装市场在外来浪潮的冲击下,逐渐产生了一种“扬外抑内、重洋轻本”的倾向,主流服饰的款式、流行趋势和工艺等都是国外的。

缪良云说,中国服饰相继几千年,积聚了难以数计的服饰类型和式样,这些服饰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艺术,是无数艺匠智慧的结晶。

但是,史册上却没有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原因是中国服装设计的主要形式是群体式设计,除最高统治者外,任何人都难以凭个人意愿来制定某种冠服。

同时,冠服设计制作属工艺范畴,在重艺轻技、重师轻匠的封建社会,工匠的名字很难登录史册。

不过,茫茫“衣海”中,时时可寻独具匠心的经典之作: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为习骑射计,引进改制胡服式样,致使国势大盛;汉高祖刘邦,曾亲自设计并以竹皮制作“刘氏冠”;东汉梁翼之妻孙寿,所作的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等,使京都翕然;而近代伟人孙中山,授意设计的“中山装”,融中国传统观念和近代服装风格于一体,其式样严谨、简洁、大方,蕴藏着设计者强烈的主观愿望……编写中国第一部服饰百科全书。

缪良云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服饰文化,同时,中国的服装制造业急需理论指导,公众的审美情趣更需引导,于是,年近花甲的他决定编写一部贯通华夏历史、反映中国服饰变迁的著作。

从1994年开始,他先是花了整整1年时间着手《中国衣经》框架的构造,接下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图片。

中国古代衣服的发展史(doc8)()

中国古代衣服的发展史(doc8)()

中国古代衣服的发展史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是穿衣服的。

人为什么要穿衣服?有人说是为了护身、为了御寒,这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的;有人说是为了遮羞、为了礼貌,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的;也有人说是为了好看、为了吸引异性,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解释的。

当猿刚刚进化为人的时候肯定没有穿衣服,我们的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不得而知。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

《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

我们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从而可以知道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

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

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

那时的人们一定也穿衣服了,只不过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罢了。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

《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

"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

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

"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

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住。

商代遗址中出土过许多骨质的发笄。

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

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

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

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

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

《礼记·深衣》孔颖达正义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

"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

《緇衣》簡本與傳本章次文字錯簡異同考徵

《緇衣》簡本與傳本章次文字錯簡異同考徵

《緇衣》簡本與傳本章次文字錯簡異同考徵虞萬里【期刊名称】《中国经学》【年(卷),期】2005(000)001【摘要】傳本《緇衣》比郭店、上博簡本多出第一、第十六、第十八三章,且章次排列不同,文字多寡不一,所引《詩》《書》亦前後錯亂。

本文追溯鄭玄、皇侃、孔穎達等人的分章意圖,羅列簡本與諸家章節分合爲表,以顯示諸家對經典詮釋的差異;著眼於先秦文獻篇章結構之發展,分別將簡本、傳本列表,歸納、分析其内容,確定《緇衣》章節序次應定位爲“以類相從”而無層次結構深意;利用先秦文獻對多餘三章進行勘同,揭示其與《緇衣》其他章節内容一樣,與孔子有關,爲孔子的語錄或思想。

進而勾稽秦漢之際簡牘圖籍散亂的史實,劉向、劉歆校書的體列特點,對傳本二十五章的形成進行推測:儘管《緇衣》古本允可來源多端,由於多餘的章節文字適見於隋唐間猶存的《子思子》,因而傳本《緇衣》很可能原爲《子思子》中的一篇。

由於韋絲散絕,簡牘錯亂,西漢經師無法復原先秦《緇衣》原本次第,面對内容近同的散亂簡牘,誤將《子思子》其他篇章中章節語句闌入《緇衣》,據“以類相從”的原則重新排列,然後被編入《禮記》以成今貌。

辨析思考傳本中五處引《詩》引《書》的顛倒舛錯及脫漏、增入文字的字數,結合西漢簡牘“傳記”的形制尺寸,推測傳本的祖本很可能是一種簡長一尺左右,每簡書寫十至十二字上下的文本。

【总页数】40页(P132-171)【作者】虞萬里【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鄭玄所見三禮傳本殘闕錯簡衍奪考 [J], 虞萬里2.郭店楚簡《緇衣》考述 [J], 連劭名3.鄭玄所見三禮傳本殘闕錯簡衍奪考 [J], 虞萬里4.由《緇衣》探討先秦與西漢儒家觀點之異同——以簡本第二至四章爲中心 [J], 郭静云5.上博簡《周易·萃》卦辭斷占語“吉”考異——兼述《萃》卦《彖傳》“利貞”脱文説 [J], 謝向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系 11对外汉语
校园装
淑女装
休闲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韩版装
拉链收腰呢子外套,短款修 身的版型,穿在身上很显瘦。 有种军装风的感觉,内搭条 纹打底衫,下穿黑色哈伦裤, 系带短靴,帅气十足。
毛呢翻领大衣,配上宽松的 毛衫、深色打底裤,靴子选 择长筒靴是最合适的,显瘦 显高,甩去冬季服饰的笨重 感。
百搭装
嘻哈装
嘻哈

你希望不一样的风格,渴望挣脱束缚,所 以你会扔掉捆住你灵魂的“正装”,穿上 让你释怀的嘻哈装,嘻哈装通常大得超过 父辈们的心理承受力,宽松的装束配上轻 松的心态,你会发现自己得到超脱,生活 中的枷锁也慢慢随之消融。。。那你就算 个嘻哈人了。。。
旗袍款式
领型: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 无领 、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等。 开襟:斜襟、 中开襟、半圆襟等。 扣型: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 蝴蝶扣、单色扣、双色扣等。 袖型: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 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 大喇叭袖
旗袍
旗服袍礼
现代旗袍
自然优美,体现东方女性苗条的身 段和典雅端庄的风度来
旗袍特征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 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 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 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 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 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 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 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 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
选用小花、素格、细条 丝绸制做的旗袍,可表 现出温柔、稳重的风格。
旗袍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