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合集下载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起源早,以农手为基础,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 占主导地位。 2.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业活动受官府控制,逐步突 破时空限制,官营、专卖长期存在。 3.城市商业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边境、 对外贸易繁荣。 4.货币丰富:由物物交换到金属货币,北宋:最早的纸币。 明代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5.商人组织:由官商到私商,明清现以地域为纽带的大 商帮。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下。 6.场所变化:城市到农村;先定时空后打破
二牛二人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犁的改进 直犁到曲辕犁








犁评“进之则箭下, 入地也深;退之则 箭上,入地也浅”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制作材料:
骨、木、石
青铜、铁
(2)制作方法:
打制、磨制
金属冶炼、铸造
(3)使用的动力:
人力
畜力
自然力(风力、水力)
(4)农具种类: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青瓷熊形灯
白瓷公道杯
唐 南 青 北 白
白瓷凤首瓶
越窑青瓷莲花碗
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名窑不断涌现
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明洪武——景德 镇窑釉里红四季 花卉纹瓜棱罐
明宣德——青花瓷器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 莲纹碗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的个体农业经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为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

2014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2014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 商人 人称为“ ”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 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 水平不高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 务的 柜坊 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朝 元朝
明清
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 币“ 交子 ” 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出现“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 . 晋商
知识点 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①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 大作坊 生产。 •②凭借 国家权力 ,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 •③生产不计 成本 ,产品大多精美,冶金、 制瓷 、丝织 等 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手工业发展概况 •①冶金业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 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 许多国家。 •(2) 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形成“丝绸之路”, 赢得“丝国”誉称。 •(3) 瓷器远销欧洲、非洲,中国被称为“瓷器大 国”。
知识点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概 况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至隋 唐 隋唐
2014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 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了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 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 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早期农业(原始社会、夏商周)
1、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 1)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农业格局:南稻北粟(世界最早种植)
北方:黄河流域——旱地——粟麦 南方:长江流域——水田——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 格局?
气候不同,地理条件
半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3)灌溉工具:
现代筒车
3)唐朝:筒车
4)宋代:水力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
5)明清: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分析: 1.水利工具是农业进
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 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进步之处在于(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C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历史必修② ——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中国 世界
古代
近代
现代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1. 基本结构:
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
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千年不绝的山火”
文献记载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 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
饶财。” ——《盐铁论》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2 、生产工具:
石、木、骨制农具:耒(lěi)耜(sì) 、石锄、石犁、石镰。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很少)

必修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

必修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掌握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3.理解古代中国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2.经济的基本结构;3.经济的特点;4.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必修二》;2.教学工具:电子投影仪、黑板、彩笔、PPT等;3.教学素材: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10分钟)利用PPT或板书,呈现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并简要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主要经济活动。

分组探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朝代,深入研究该朝代的经济结构;2.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分析该朝代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3.学生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形成小组报告。

小组报告与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他们研究的古代中国朝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并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引导学生总结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15分钟)在学生的讨论和报告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如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技术的创新等。

探讨古代中国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经济的繁荣带来社会的稳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等。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与现代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并展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短文,并列举相应的论据进行论证。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必修2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
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 , 有最决定的作用。例如埃及、朗巴底、荷兰等处的治水工作。印度与 波斯的治水工作,也是如此。 这些国家借人工运河所行的灌溉,不仅供土 地以不可缺少的水,并在淤泥的形式上,由山上流下矿物性肥料。 阿拉伯 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与西西里的产业繁荣的秘密,就是在灌溉工事上面。 ” (2)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 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提示: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或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秦的统一 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 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牛耕、铁农具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用来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翻车 《齐民要术》 筒车、曲辕犁 踏犁,弥补耕牛的不足 宋元 《农桑辑要》,元朝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 (1)原因: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2)表现: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有的朝代曾经征收 “泰半之赋”;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徭役 (1)含义: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积极意义: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影响 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 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济日趋活跃。 • (2)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 •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
变化。
7
• 2.时代特征
• (1)战国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 些都城一般都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是贵族用的奢 侈品,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密切,而且 各个诸侯国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封 建社会初期发展的时代特征。
13
• 2.(2018·全国文综卷Ⅰ,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 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 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 为生,受雇期间,若A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 就。这反映出当时 ( )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15
• 3.(2018·江苏历史卷,4分)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 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 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 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D 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 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 线索2: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 古代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历史悠 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技术水平领先。明中 3
• 线索3:古代商业的发展:模式固定→突破限制→出现商 帮。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最全汇总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高中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全套教案)人民版 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全套教案)人民版 必修2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起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77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777人民版PPT课件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况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先秦 时期
商代:初步发展
西周:交易活动频繁, 货币(骨贝和铜贝)
从兴起到繁荣
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商业中心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发展表现
时期 对内商业 对外商业
运输
贸易
市场
城市和城 镇
金融
秦汉 时期
商运活跃
开辟陆 上丝绸 之路
长安、五 统一货币
严格的时 都
认识——商业发展的特点
1、从时间上看:
起源早,阶段性特征明显
2、从形式上看: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3、从载体上看:
城市商业发达
4、从贸易范围上看: 国内和国外贸易全面发展
5、从货币种类看:
货币种类日益丰富
6、从商人群体看:
商人群体活跃,明清出现商帮。
7、从地位上看: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被看做“末业“
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抑商政策 坊市分区
坊、市时 空限制打 破, 纸币流通
资本主义 萌芽、市 镇商业繁 荣、商帮、 闭关锁国
课堂练习
1、《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D 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 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 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 环、领抹之类,至“晓市即”散突,破谓时之间鬼限制市,子。
设有晓—市—、(夜宋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 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 去处,通绝……”

高中历史必修二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0章
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
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文化交流的机制与平台建设 文化交流的领域与内容拓展 文化交流的成果与影响
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外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与经验 文化融合对:于推动文明进步的意义
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5章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 成与世界市场的开拓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世界市场的开拓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世界市场的开拓
世界市场的开拓
世界市场开拓的过程与特点 世界市场开拓的影响与意义 世界市场开拓的原因与条件
第19章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理论与治疗方法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与诊断方法 中药的种类与应用方法 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的特点与效果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医学的创新与发展成就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前景展望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探索与实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与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与价值

2024年高考总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练+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总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练+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历史·必修2·人教11.历史文献中“神农,能殖嘉谷”的说法,反映出( )A.神农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B.古代先民进行农耕生产的实践C.中国是最早种植稻谷的国家D.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1.B 【解题思路】 “神农,能殖嘉谷”,意为神农氏种植出了优良谷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个体牛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C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中“伐木”“焚烧”“点种”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刀耕火种的简单农业生产方式,答案为C项。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战国时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由“一人……不过十亩”到“挟五口,治田百亩”,体现的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结合时间信息及相关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等的应用及耕作方法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故选B项。

4.唐代后期,江东地区的劳动人民发明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

短曲辕犁的出现( )A.标志着牛耕技术的普及B.加速了江南经济开发C.标志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标志着犁壁首次使用4.B 【解题思路】 标志着牛耕技术普及的是汉代犁壁的问世而非短曲辕犁的发明,故A项错误;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相当完善,这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的发明,必然有利于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而非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犁壁发明于汉代,故D项错误。

5.《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甽(沟)。

”这反映的是( )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D.轮作法5.A 【解题思路】 材料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低凹的垄沟里,而不种在高凸的田垄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田垄上,而不种在低凹的垄沟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最新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最新最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石器) (2)石器锄耕(耒耜) (石器、木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3)铁犁牛耕: a 春秋战国时出现并逐渐推广 b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隋唐时期:曲辕犁标志我国耕犁的完善,为后世沿用时间:春秋战国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分散);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②农业技术:精耕细作;③生产模式: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二、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 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商朝— 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元代的纺织业,明清花楼机,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主要的衣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的特征1、起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经营模式:官营、家庭、民营手工业长期并存3、经营方式:规模大、部门多、分工细、技术领先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区:江南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冶金瓷 器丝织业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两个部分。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起到了农业经济的补充作用。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制陶业、铁器业等。

纺织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以家庭手工纺纱织布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手工织布业。

制陶业则是以瓷器制作为主,瓷器成为中国独特的工艺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古代中国铁器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铁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工具和武器的提高,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需要耕地、劳动力和天候等要素,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人力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还受到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地租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地租制度的存在使得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财富,并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地租的征收使农民负担沉重,为地主和贵族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为辅助,官僚经济对整个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经济结构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特点,也为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会考要求掌握唐宋的成就即可)(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必修 第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讲

必修 第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讲

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黄河流域出现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货币交易、铁器制造等成为普遍现象。

随着汉朝的统一,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进入了鼎盛期。

第二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

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农业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同时还种植茶叶、蚕桑、棉花等作物。

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用了农耕技术,包括种植技术、耕作技术等。

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主要分为纺织业、陶瓷业、制茶业、造纸业、冶金业等。

这些手工业生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城镇和农村,这些手工业生产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同时也有一些商家出资办厂,雇用工人生产。

商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主要包括城市市场贸易和货运贸易。

在城市市场贸易中,商家主要从事商品交换,通过买卖商品来获得利润。

在货运贸易中,商家主要从事运输业务,运输各种商品到各地进行交换。

古代中国的商业主要以私营商业为主,同时还存在着官营商业。

第三讲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经济制度落后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虽得到一定发展,但其发展程度都不高。

地理条件限制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也各不相同,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例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较难进行农业生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内循环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通过内部循环进行发展。

农民生产农产品,手工业生产各种手工制品,商业主要进行本地商品交换,这种经济方式主要针对本地市场,对外贸易相对较少。

重农抑商古代中国经济制度的特点之一是“重农抑商”。

封建统治者认为商人只会谋取自身的利益,而不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考虑,因此对商业的发展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推崇。

高一历史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学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艺术生专用)★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基础知识填空:一、农业(一)发展原因:①生产力水平提高;②生产关系调整;③有利的社会环境;④有利的地理环境;⑤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前代的继承(1)产生原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生产力的提高;封建__________ 确立重农政策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封建剥削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2)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3)评价:①肯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比较稳定;小农经济是国家___________主要来源,是封建统治的基础②不足:具有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封闭性和脆弱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易受到天灾。

战争威胁)近代以来成为阻碍资本主义_________成长主要原因(四)土地制度1、演变:(原始)氏族集体所有制—→(奴隶)____________制—→(封建)封建土地___________2、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1)成因:①生产力的提高。

如_________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②生产关系的调整:赋税制度改革和变法。

如战国时期秦国的__________变法等(2)来源:转化;赏赐;垦荒;但最主要的是土地__________3、土地兼并(1)原因:土地私有制(根);封建经济发展(主)(2)解决:均田和限田;鼓励垦荒(3)影响:①土地利用率高,形成_________耕作方式;②土地开垦增多,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③引起经营方式的变化:(明清时期)租田制日益普遍化,农村劳动出现▲(五)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地域:形成‘南稻北粟’两大中心;②经济结构:以___________手工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即男耕女织)③耕作方式:借助牛耕技术的提高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而形成主要的耕作方式是______________④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经济;⑤土地制度:基本形态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II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_____________
(2)我国农业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_____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__________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_____为生产、生活单位,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_____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______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______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__________的牢固存在。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有。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

春秋出现私田。

(3)战国确立了封建。

4、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汉代:发明了播种工具。

还出现了牛耕和三人驾驭两头牛的。

魏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

唐朝:水稻种植普遍采用移栽等技术。

江东地区出现了,至此,中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

宋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南宋时期,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明清: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和。

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区域。

《》和《》是著名的农学著作。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周时期,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商朝的_____________世界稀有。

3.东汉杜诗发明______,用水利鼓风冶铁。

4.魏晋南北朝发明________
5.唐代制瓷形成两大系统。

6.宋代江西的,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

7.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

8.明清时、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

那时还出现了和。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

世界第一大港
(8)明清:出现商帮。

如,、(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和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
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两者都是为维护。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1、妨碍海外的开拓;2、抑制的原始积累;3、阻碍的滋长;4、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5、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必修II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课
1.(1)刀耕火种(火耕)
(2)“耜耕”或“石器锄耕”
(3)牛耕;铁犁牛耕
2.(1)家庭;农业、家庭手工业;自然;基本
(2)自然
(3)自然经济
3.(2)井田制
(3)土地私有制。

4.垄作法;耧车;二牛抬杠;耦犁;齐民要术;育秧;曲辕犁;稻麦复种制;江浙;玉米、甘薯;专业生产;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第二课
1.青铜器
2.司母戊鼎
3.水排
4.灌钢法
5.南青北白
6.景德镇;瓷都
7.珐琅彩
8.苏州、杭州
第三课
1.(1)市
(3)界限
2.(5)市舶使;柜坊、飞钱
(6)交子
(7)泉州
(8)徽商、晋商;盐业;票号
第四课
1.生产力、商品经济
2.(1)商鞅变法;自然经济;封建;工商业
(2)封建统治秩序
(3)十三行;市场;资本;资本主义萌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