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境责任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环境犯罪的防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
境 为代价 的 。诸 如 当 时震 惊世 界 的八 大 环 境 污染 事件 中, 日本 就 占据 了 “ 壁 江 山 ” 半 。也 因 为 这 震 惊世 界的 四大环境 污 染 事 件 , 日本获 得 了“ 害先 公 进 国家 ” 的称 号 。从 这 些 环 境 污染 事 件 中 , 以看 可
环 境犯 罪是 指 自然 人 或非 自然 人 主体 , 故意 、 过 失或 无过失 实施 的污染 大 气 、 、 壤 或 破坏 土 水 土 地、 森林 、 原 、 稀 濒 危 动 物 等 生 态 环 境 和 生 活 草 珍 环 境 , 有 现 实危 害 性 或 实 际危 害 结 果 的作 为 和 是
( 北大学 河 政法学 院, 北 河 保定 0 10 ) 70 2
摘
要 : 惊世 界 的 四 大公 害 事件 使 日本 付 出 了惨 痛 的 代 价 , 在 环 境 犯 罪 的防 治 问题 上 日本 能 够 实现 较 快 转 型 。 通 过修 震 但
正《 日本刑 法 》 制 定 《 于 处 罚 危 害人 体健 康 的公 害 罪 法 》 并 通 过 采取 强 化 市场 调 节 、 励 科 技 创 新 和 加 强 环 境 教 育等 措 、 关 , 鼓
完善 等问题 , 因此 , 必 要借 鉴 日本 的 先进 做 法 和 有 经 验 , 完善 中 国的环 境 刑 法调 控 机 制 , 治 中 国 来 防
日趋 严峻 的环境 犯罪 。 日本 的 环境 污 染 事 件及 其 环 境 犯 罪 的 特 点 日本 在 上 个 世 纪 的工 业 化 过 程 中 , 环境 污 染 问题 相 当严 重 , 一定 程 度 上 可 以 说 是 以牺 牲 环 在来自不作 为 的行为r 1
。随着 国 民经济 的 高速 发 展 ,
日本农业环境保护对中国盐碱地改良的启示
( ) 索绿色农业模式 。 1探 日本鼓励根据各地 区 情况 , 探索适合本地 区发展 的绿色农业模式 , 发展 环 保 型农 业 。 以与 自然 生 态 相 协 调 为 前 提 , 力 实 努 现农药 、 化肥施用减少 三成 , 形成病 虫害观测预 防 体系, 病虫害 防治多样化 、 综合 化 , 成机械 除草 形
观, 共担风 险 , 推动有机农业 运动。 () 3 开发低 害农药 , 加强农药 的注册 管理与使
用 指 导 。 1本 现 在 注 册 的农 药 大 约 有 6o o种 牌 3 o
食 的 种 植 、 售 , 肥 、 药 、 料 等 的 购 买 和 销 销 化 农 饲
号, 注册审查非 常严格 。 农林 水产省农业资材审议
维普资讯
天 津农业科 学
i A r utrl c n e n gi l a S i c s c u e
2 0 1 ( )4 — 08,4 3 :3
・土壤 肥料 与节 水灌溉
日本 农 业环 境 保护 对 中 国盐碱 地 改 良的启 示
武 春 霞 , 静 慧 , 长 城 杨 杜
20 0 7年 3月 9 1 日天 津 市 农 业 科 技 代 表 团 访 — 5
问 了 东 京 、 马 、 波 、 叶 等 地 。对 1 农 业 粮 群 驻 千 3本
目标不单是不使用农 药 、 化肥 , 还包括对 直接与土 壤消耗 、化学物 质过多投入相联 系的市场流通系 统 进 行 控 制 。形 成 生 产 者 和 消 费 者 共 有 的 新 价 值
W U C u - i YANG Jn - u D C a g c e g h n xa , ig h i, U h n - h n
( .ot utrl e at n, ini Agiutr C l g , ini 3 0 8 C ia 2F rsr e ate t f ini F rs B  ̄a , ini 1H rcl a i u D pr t Tajn r l a o ee Taj me c ul l n 0 3 4, hn ; .oet D p r n o Tajn oet y m y r u u Taj n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起步虽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却很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整备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社区)教育体系,使社会(社区)教育不仅适应,并促进了国家振兴,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新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特别处终身教育思潮的广泛流传,日本社会(社区)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综观日本的社会(社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可发现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诸多特点和经验。
中国与日本虽然基本国情不同但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具有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是由中国传人而发展起来的,两国在教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借鉴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其对我国社区教育有很多启示。
一、建立社区教育法律、法规,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展开日本社会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法律。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26条“教育权利”的思想和《教育基本法》(1947年)的原则,日本政府又颁布了《社会教育法》(t949年)、《图书馆法》(1950年)、<博物馆法》(1951年)等—系列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3条对其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的任务作出如下的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依据本法及其他法令的规定,通过设置和运营奖励社会教育所必须的设施,举办集会、制作与颁发资料以及其他方法,努力创造环境,以便全体国民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和—切场所,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提高文化教养水平”。
该条表明,为创造一个全体国民可以自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教育环境,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日本有关社会(社区)教育的法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都市化、高学历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使社会(社区)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有关社会教育的新的法令法规不断对《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和《博物馆法》,即“社会教育三法”加以充实。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一)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日本公司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两重目标,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当企业利益与民族利益发展冲突时,注重后者而不是前者,群体价值观念鲜明。
这在公司的发展远景和经营理念中都有所体现。
日本的松下公司这样表述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目标:“讲究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
遵守产业人的本分,鼓励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改善,致力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由此看出,日本企业在追求经营理念的同时,也强调通过优良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来回报和服务社会,进而赢得社会好评,使企业生命得于延续。
松下电器作为从社会调用人才、物品、金钱来经营事业的企业,通过其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它的使命。
可见,日本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西方企业仅仅追求利润的奋斗目标不同,而是将追求效益的企业使命和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历史使命和企业的历史使命定位在一个高水平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加剧,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
日本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显得尤为明显。
在具体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切实做到实现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遵纪守法,保证经营的公开和透明性;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
也正是由于日本企业这种定位,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日本企业提倡以人为本,以企为“家”的全员团结协作精神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推行一种“家”的企业文化。
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方面切实做到肯定、认可、关心、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同时员工与企业间保持着较为深厚的类似“家人”与“家”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则,同事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论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论战后日本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引言: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萧条,工业几乎崩溃,农业生产也只有战前的一半。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长期不断的,没有限制的外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将长期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
”但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战败后的日本,却用三十年的时间,超越英法德苏,爬上了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位置。
战后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如此迅速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可否认,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朝鲜战争和冷战时期的种种有利因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日本内部不断改革的结果。
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有利的经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事。
摘要: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分析的热门话题,而究其原因,其中不仅仅有美国对其的大力扶植和在美国占领和军事庇佑下的稳定的国内局势和周边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日本对其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
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发展启示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大力扶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美国对其实行了长达7年的占领。
正是在这七年里,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的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并对日本长期持续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进行政体改革,使日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在战后初期,日本农业萧条,甚至不能满足国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美国对日本实施援助,提供大量的食物,以解决日本的饥荒问题。
同时也保障了日本国内的安全局势稳定,为日本战后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了遏制以中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美国将日本作为远东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转而大力扶植日本,主动提出缓和战争赔款,为日本发展生产,稳定国内经济局势提供了条件。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
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形成 的法律体系
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过程
生产 阶段
!
循 环 利 用 相 关 法 律
二二二二工二二
资 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汽车业和建筑 业并驾 齐驱 ,成为 支撑 日本经 济 发展的主导支 柱产业 之一 。 日本 的环境 产业 主
要分为技术系 环境产业 和人 文系 环境 产业两 大 类 。其中技术系环 境产业 又分为 工业 污染 防治 技术 、废弃物适 当处理 、生物 材料 和 环境调 和 型设施、清 洁 能源 和 生态 系统 修 复 5个 部分 , 人文系环境 产业则 分为环境 咨询 、环境影 响评
其从环境 与资源保 护管理 的角度 ,将 环境 产业
2 、日 本环境 产业介绍
分为污染管理领域 、绿 色技术 产 品领 域 及资 源
日本 自2 0世 纪 7 0年代 以来 ,一直 致力 于
环境管理 领域 ;在 分布行 业上 ,不仅 限 于制造 开发环境技术 ,在 2 0 0 0 年 , 日本环境产业市 场 业 ,还 涵 盖 了农 、林 、渔及 其 他 各 产 业 领 域 。 规模 达 2 9 9 4 4 4亿 日元 ,从 业 人 员 为 7 6 8 5 9 5 0 0 4年 , 日本 环 境 产 业 已经逐 步 成 由此 可见 ,它将环保 产业作 为环 境产业 的 内核 人 …。在 2
一
、
引 言
来理解 。而 我 国也 是沿 用 O E C D的定义 ,只对
1 、环 境 产 业 定 义
环保产业进行相 关立 法 。为 了便 于 比较 ,笔 者
据统计 ,全 球 环 保 产 业 的 市 场 规 模 已从
环境产 业通 常定义 为满足 用户 的环境 需求 也采用 O E C D的定义进行分析 。 并创造出经 济价值 的产业 …。与环保 产业 有所 区别 ,其外延更加 广泛 ,但 目前对 二者 尚无 明 1 9 9 2 年的2 5 0 0亿美元增至 2 0 1 1 年的 6 0 0 0亿美 确 、统一 的界 定 。O E C D( O r g a n i s a t i o n f o r E c o — 元 ,年均增 长 率 8 % ,远远 超 过全 球 经济 增 长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干预产业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干预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影响该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纵观全球,产业政策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明确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发展、高速增长,引领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业政策愈来愈引起西方世界各国的重视,也对于当前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日本实施的主要产业政策1、“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1945-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国民经济基本上陷入瘫痪状态,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恢复生产,通过大力扶持基础工业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资设备和能源的支持,带动其他行业恢复生产。
煤炭和钢铁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政府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优先发展煤炭和钢铁两个部门的“倾斜生产方式”产业政策。
“倾斜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努力增加煤炭生产,并将其重点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加钢材生产;然后又将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进而增加煤炭生产;以这两个基础工业部门相互促进、循环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为核心,为其他工矿业的恢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再以此逐步推动电力、农业化肥、运输等其他基础工业部门的恢复,逐步带动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倾斜生产方式”的效果: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好转,重要基础工业部门产量明显增长,由此形成了基础雄厚、扎实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为改变日本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对下一阶段采取的产业政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产业政策。
2、“产业合理化”的产业政策(1950-1955年)1949年后日本经济重新出现了不稳定局面,“倾斜生产方式”宣告结束。
日本学术界通过展开“开发主义”和“贸易主义”以及“静态国际分工理论”和“动态国际分工理论”两场大争论,确立了“贸易立国”发展战略。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环境保护
【关键词】自然观; 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 废物处理; 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
日本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倾环境保护技术上精益求精尽量避免以损害自然界生存的方式谋求发展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6 期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环境保护
王长汶 1 李 云 2 ( 1.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2.聊城市水利局 山东 聊城 252000)
● 【参 考 文 献 】
[ 1] 梅原猛.《共生与循环的哲学》[ M] , 日本: 小学馆, 1996. [ 2] 苑崇利.《日本概观外文出版社》[ M] , 北京: 外文出版社, 1999. [ 3] 佐々木端枝.《日本世情》[ M] ,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4. [ 4] 周平.《日本风情录》[ M] , 上海: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5. [ 5] 橋本道夫.《日本环保行政亲历记》[ M]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7. [ 6] 小宮山宏.《地球可持续技术》[ M]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日本是 个 灾 害 频 发 的 国 家 , 地 震 、火 山 、台 风 、海 啸 等 经 常 对 日 本 人的生命形成巨大的威胁。日本人深切地感觉到大自然的变幻无常, 也由此更加憧憬风调雨顺、幸福安定的生活。因此, 日本人对待自然的 态度与其说是对抗与征服, 不如说是忍从与融合, 在合理利用自然的 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自然。日本某一研究所曾做过一次民意调查, 将 对 自 然 的 态 度 分 为 顺 从 、利 用 、征 服 三 类 。调 查 结 果 是 主 张 “顺 从 ”的 占 33%, “利用”占 40%, 而“征服”只占 17%”。日本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可 见一斑。
企业文化论文(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企业文化论文(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的总和,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企业文化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入手,探讨其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1.1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培训在日本企业中,员工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2 培养员工忠诚度通过培训和发展,日本企业能够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加愿意为企业付出努力,并长期留在企业中。
1.3 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中国企业可以借鉴日本企业注重员工培训的做法,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忠诚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2.1 日本企业强调团队合作日本企业文化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员工之间互相协作、相互支持,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2 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强调团队合作,日本企业能够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使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协同工作,实现共同目标。
2.3 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中国企业可以借鉴日本企业强调团队合作的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三、追求持续改善和创新3.1 日本企业追求持续改善日本企业文化中,持续改善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
企业鼓励员工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寻求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3.2 鼓励创新思维通过追求持续改善,日本企业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保持竞争力。
3.3 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中国企业可以学习日本企业的持续改善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创新思维,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4.1 日本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日本企业文化中,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重要价值观。
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
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经验及启示黄新锋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摘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企业在环境保护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日本的企业环境管理在推动本国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措施和特点,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对策,以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效益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越加深刻,由于人类毫无节制的开采和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由于自身不恰当的环境行为而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荷。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物中,有80%来自于企业。
因此,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减少企业的环境负荷,是当前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措施及特点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企业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将企业的行为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0世纪中期的公害事件之后,日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走上了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道路。
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的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成为环境保护的典范国家,日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广泛开展环境教育。
日本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与日本企业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密切相关。
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的“公害教育”,2003年《环境教育法》的颁布,更是推动日本的环境教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环境教育促使日本企业积极营造保护环境的企业文化,对外宣传企业的环保产品和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活动,对内通过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
2.推行企业环境会计。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背景分析 (3)1. 战后日本经济现状及挑战 (4)2. 日本政府政策与措施 (6)3. 高速增长时期特点与成就 (8)三、“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理念解读 (9)1. “共同富裕”概念及其内涵 (10)2. 日本“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表现 (11)3. 经济增长与共同富裕关系分析 (12)四、日本战后经济增长对中国启示 (14)1. 重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15)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17)3.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18)4. 重视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9)五、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22)2.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24)3. 地方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25)六、中日对比下的中国策略优化建议 (26)1.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7)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 (29)3.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30)4. 倡导勤劳创新,弘扬共同富裕价值观 (31)七、结论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被称为“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这一时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全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一发展模式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府同样需要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还表明,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日本整顿网络环境对中国的法律启示
对于 接 入设 备生 产 商 该 法规 定
,
拥 有手 机 的 中 学 生 中 利 用 过 滤 服 务 的
只有 36%
,
。
速发展 另
,
面 也带 来 了
。
一
个 网 络低 俗
应 采 取 预 装 青 少 年 不 良信 息 过 滤 软 件
,
相 较 用 户 自 愿 申请 过 滤 服
内容 的 新 滋 生 地 务 中心
16
I J
u
ly 0 8
。
2 0 0 9 N E W M E D IA
网 络 传播
并 把 这 些 信 息 提 供 给 开 发 不 良信 息 过
滤 软件 的企业 及 其他 相关人 员的 民间
团体
”
及
“
建 立 并保 存 与 防 止 青 少 年 浏 览措
”
。
保 除 《 证 青年 少安全 安心 上 网环
施 相关 的 记 录
“
i
-
m o
de
”
服务 ( 日
,
日 本 各 级 警 察部 门 还 公 布 了 青 少
当从 手 机 及 P H S ( 日本 的 个 人 无 绳 市
‘ ,
本 移 动 电话 互 联 网 连 接 服 务 类 似 于 中
“
年 不 良信 息 举报 电 话 并 实 施
,
“
网 络巡
话 系 统 类似 于 中 国 的
犯 罪受害 虐待等 各
,
即晚上
10
时到第二
“
天早
”
时停止 网站
天 24 小时
。
的 不 良信 息
,
旦 发现
警 方可 要 求 网
日本更生保护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0年第7期下社会工作social w ork[作者简介]在日本,对出狱人(还包括免除刑罚执行者和缓起诉者等)的社会保护被称之为更生保护。
它是由国家主导的旨在使实施了犯罪或者违法行为的人,在平常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健全的社会人,通过接受指导、帮助实现更生(新生)的制度①。
溯及其理念渊源,它是在吸收中国《唐律》宽缓、怜囚等宽严相济的刑罚理念基础上,兼采英美和大陆法系思想和制度之长,再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所创制出的颇具特色的司法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出狱人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将出狱人保护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出狱人保护制度还很不完善,在以下方面问题尤其突出:首先,出狱人回归社会后,受歧视现象严重,他们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怨恨或自暴自弃的态度,进而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流动人口日益增多,人户分离已成为普遍现象,这造成部分出狱人回归社会后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最后,尽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但总体来看,缺乏系统性,实践操作上也有所欠缺,与出狱人保护的法制化发展轨道不相符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发展,应当通过借鉴日本更生保护制度,完善中国出狱人保护制度。
一、日本更生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日本最初的更生保护设施:静冈县出狱人保护公司明治十六年(1883年),神道教的神职人员池上雪枝就在大阪开设了一所名为雪枝的感化院,即日本最初的非行少年感化院。
作为成年人出狱保护设施的先驱,则是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金原明善氏设立的静冈县出狱人保护公司,专门帮助从监狱释放后回到社会的人员。
金原明善氏设立静冈县出狱人保护公司的起因是:明治时期,静冈县内的静冈监狱里关押了一名重罪囚犯。
许多看守都对这个囚犯的矫正感到很棘手。
然而,当时在任的副监狱长却始终坚持对该囚犯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教育,终于收到良好的效果,使这个囚犯开始了真心的悔罪,临出狱前,他庄重地对副监狱长发誓:“今后决不再犯罪”后离开了监狱。
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研究及对中国环境产业的启示
用 。在 美 国称 为 “ 环境产业” , 在 日本 称 为 “ 生态产业” 或
“ 生态商务” 。通 俗 一 点 讲 就 是 跟 环 境 有 关 的 各 行 各 业 , 在保护环境 、 服 务 人 民 的 同时 创 造 一 定 的价 值 。
2 . 2 日本 环 境 产 业 的发 展 历 程 2 O世 纪 6 O年 代 , 随着 经 济 的高速 增 长 , 日本 的 环
境 状 况 也 急剧 恶 化 , 日本 在 经 济 领 先 全 球 的 同 时 , 环 境 污染 问题 也 成 为 了其 另 一标 志 , 日本 国 民 深 受其 害 。到
[ 4 ]梁 晓 辉 , 李光明 , 黄菊文 , 等. 上 海 市 电子 废 弃 物 产 生 量 预 测 与 回
摘要: 指 出 了全 球 环 境 问 题 日益 凸显 , 已成 为 当前 国 际社 会 的 焦 点 问题 , 以 日本 环 境 产 业 为 例 , 分 析 了 日本
环境 产业现状及发展历程 , 探 讨 了其 对 中 国环 境 产 业发 展 的 启 示 。
关键词 : 环境产 业; 污染 ; 温室; 治理 ; 借 鉴
入 大 量 的人 力 物 力 , 然 而 环 境 问 题 并 没 有 因 此 得 到 改 善, 相 反 随着 日本 的生 产 、 生 活方 式 向 大量 生 产 、 大量 消 费、 大 量 废 弃 的类 型 转 变 , 环 境 日益 恶 化 , 终 于让 日本 政 府 认 识 到 建 立 可 持 续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性 。 日本 的 环 境 产 业 也 不 再 仅 仅 局 限于 防止 环 境 公 害相 关 的产 业 部 门 , 而 是 扩 大 到 所 有 与 增 加 环 境 负 荷 相 关 的各 个 产 业 部 门 ,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内容提要]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
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制造业新经济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
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
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
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
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
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引言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调整城市结构,提升城市能级、质量和承载力,在土地利用上控制增量和盘活存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旧城区内建筑老化、道路狭窄、配套落后、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更新需求旺盛,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如何务实和高质量地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已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放眼全球,东京、新加坡、纽约、伦敦等发达城市都在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更新,其中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典范。
2 东京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特点21世纪初,日本开始在国家层面推进城市更新政策,试图通过城市更新刺激经济复苏、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中心——东京,其城市更新的实践非常成功,在215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吸引了约1350万人口,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虽然日本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但东京的人口仍在增长。
究其原因,就在于东京是一座持续更新的城市,城市结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一直处于更新建设之中,面貌日新月异,使得东京能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2.1 依托轨道交通,发展城市节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始终引领着东京城市结构的更新。
东京中心城区的JR山手线是一个闭环轨道交通,它串连起代表城市中心的东京站、若干副都心和城市重要节点,而且山手线上的大多数站点都是汇集多条轨道交通的枢纽站。
20世纪60至9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东京都市圈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摊大饼”模式。
但20世日本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肖锦成 马志宇 郭丽丽摘要:我国正在面临与日本同样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问题,但是日本城市更新工作起步较早,其特大城市东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做法。
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东京通过持续的城市更新,解决了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功能欠缺、土地管理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大城市病”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和国情对比,总结出东京城市发展和更新的特点,分析其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东京城市更新的具体做法、经验和两种典型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日本责任保险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0 0 0
0
5
50 0 O
险市场 , 我 国产 险 公 当前 所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是 日本 是 当今 世 界 卜最 发 达 的保 险 市场 之 一 , 保 险发 展水 平一 直 位于世 界 前列 。据 瑞士 再保 《 ima 杂 志统 计 ,《 4年 E本 总 保 费 收 入 为 Sg 》 2) 0 t
加快 我 国责 任 保 险 发 展 的 一 些具 体措 施 。
二、 日本 责 任 保 险 发 展 的历 史 和经 验 ( ) 任 保 险 在 日本 非 寿 险 一 责 中的地 位
责 任保 险 是 口本 非 寿 险 业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险 种 保 费 收 入 该 在上 世 纪 7 O年 代 末 就 已 经 达 到 其 非 寿 险 业 务 的 2 ~ 3) 5 ( 20 ( 3年 日本 赔偿 责任 保 险 的净保 ) 费 收入 为 3 6 5 6亿 日元 , 所有 非 在 寿 险业 务 巾 约 F 4 1 , 新 险 与 . 在 ( 相 当于原 有 的水 险 、 险 而 言 指 火
维普资讯
日本责 任保脸 的发展
1 . 。责任 保 险 是 保 险 业 的高 05 端 市 场 , 发 展 水 平 是 衡 量 一 个 其 国家保 险业 发 达 与 否 的标 志 。本 文 以介 绍 口本 责 任 保 险 的 发 展 经
验 为 主 , 结 合 我 国 同情 提 出其它
5 % 4
展 和产 险公 司竞 争 力 的提 升 。近 几年 来 , 国 我
任 保险 的发 展 可谓 曲 高 和 寡 , 业 务一 直 被 国 该 保 险公 司视 为 难 啃 的 硬 骨 头 , 任 险业 务保 费 责
日本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对中国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
第41卷第1期2020年2月水㊀道㊀港㊀口JournalofWaterwayandHarborVol.41㊀No.1Feb.2020收稿日期:2019-01-02ꎻ修回日期:2019-07-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7065)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TKS190106)作者简介:熊红霞(1979-)ꎬ女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ꎮBiography:XIONGHong ̄xia(1979-)ꎬfemaleꎬseniorengineer.日本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对中国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熊红霞ꎬ戴明新ꎬ彭士涛ꎬ胡健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ꎬ天津300456)摘㊀要:文章介绍了日本东京湾社会经济现状和环境污染破坏原因ꎬ并重点阐述了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所采取的对策及实施后的效果ꎮ随着中国渤海湾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对渤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ꎬ根据渤海湾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ꎬ提出可借鉴日本东京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ꎬ从规划编制㊁政府引导㊁环保新技术应用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渤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ꎬ为渤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ꎮ关键词:渤海湾ꎻ东京湾ꎻ产业发展ꎻ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图分类号:U65ꎻX5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43(2020)01-0119-06湾区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ꎬ成为世界众多一流城市发展的共同体ꎬ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往往集中在湾区周边ꎬ如纽约湾区㊁旧金山湾区㊁东京湾区等[1]ꎬ而这些经济发达的湾区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ꎬ而这些湾区也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2]ꎬ研究其经验和教训对渤海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ꎮ 十一五 ㊁ 十二五 期间ꎬ渤海湾地区的产业快速发展ꎬ掀起了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热潮ꎬ上马了一系列的大型项目和工程ꎬ对渤海湾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ꎮ 十三五 期间ꎬ渤海湾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ꎬ这对渤海湾地区的资源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因此ꎬ在分析渤海湾环境问题的基础上ꎬ总结借鉴东京湾环境恢复和建设经验ꎬ为今后渤海湾经济建设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ꎮ1㊀日本东京湾的产业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1.1㊀东京湾的自然及产业概况东京湾是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的半封闭海湾ꎬ像一个布袋ꎬ内宽口窄ꎬ深入内陆80kmꎬ东西两侧被房总半岛(千叶县)和三浦半岛(神奈川县)所环抱ꎬ通过两个半岛之间狭窄的浦贺水道与西邻的相模湾会合后ꎬ与太平洋相连ꎬ岸线总长约1650kmꎬ海域面积1320km2ꎬ陆域面积7881km2ꎮ东京湾是日本的政治㊁经济和产业中心ꎬ人口约2900万ꎬ区内有东京㊁横滨㊁川崎㊁船桥㊁千叶等5个大城市ꎬ以及市原㊁木更津㊁君津等工业重镇ꎻ东京湾临海地带的填海造地主要用于大型产业基地开发㊁港口开发和工业用地ꎬ工业主要包括钢铁㊁有色冶金㊁炼油㊁石化㊁机械㊁电子㊁汽车㊁造船等ꎮ东京港货物年吞吐量4000ˑ104tꎬ是日本第6大港ꎮ良好的岸湾条件和20世纪下半期后不断的填海造陆ꎬ特别是二战以后城市化加速ꎬ环绕东京湾的海滨90%都被开发成人工海岸线ꎬ出现了很多人工岛屿ꎮ东京湾填海面积已达252.9km2ꎮ东京湾的地形由于填海和疏浚的原因ꎬ造成浅滩丧失ꎬ另外填海造地使周边区域的水深有所增加ꎮ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和产业021水㊀道㊀港㊀口第41卷第1期密集ꎬ大批工厂排放的 三废 ꎬ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ꎬ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ꎬ如大气遭受污染ꎬ海水水质变坏ꎬ赤潮频繁发生ꎬ海洋生物资源退化ꎬ天然岸线被人工岸线替代ꎬ沿海湿地几乎丧失殆尽[3]ꎮ1.2㊀东京湾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对水环境的影响ꎮ东京湾海水交换时间具有夏季短㊁冬季长的特点ꎬ年平均交换时间约28dꎮ这种水交换特性ꎬ造成了从下水道经由河流排海的陆源污染物容易在东京湾累积ꎮ东京湾水质恶化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ꎮ依托东京湾发展起来的东京大都市圈ꎬ包括东京都㊁琦玉县㊁千叶县㊁神奈川县等一都三县ꎬ面积13562万km2ꎬ占全国总面积的3.5%ꎬ常住人口为3850万人ꎮ流入东京湾的主要河流有江户河㊁荒河㊁多摩合㊁鹤见河等ꎬ带来大量的陆源污染物[4-5]ꎮ据调查ꎬ东京湾水中污染物69%来自富含氮㊁磷等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ꎮ东京湾因开发活动所进行的围海造地ꎬ形成了临时工业基地ꎬ区域内有东京㊁横浜㊁川崎㊁千叶㊁船桥㊁琦玉等大城市ꎬ以及市原㊁木更津㊁君津等工业重镇ꎬ工厂排污造成了水质污染ꎬ东京湾水环境污染21%来自工业废水[4-5]ꎮ(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ꎮ1965~1975年间的大规模围海造地ꎬ填埋了25000hm2海面ꎬ相当于东京湾两成的海域面积ꎮ大规模的填海造地ꎬ严重破坏了东京湾的生态环境ꎬ使得纳潮量减少㊁海水的自净能力减弱ꎬ最终导致海水水质恶化㊁海洋生物资源退化ꎮ围海造地还严重破坏了东京湾的湿地ꎬ明治时代的湿地90%以上已经丧失ꎬ造成潮间带生物生存环境退化ꎬ极大地降低了自然海岸和滩涂具有的水质净化和生物生存的功能ꎬ东京湾大部分自然岸线已经被混凝土直立护岸取代[6-7]ꎮ而围海造地在湾内形成的较大规模的疏浚洼地ꎬ成为贫氧水团容易发生的海区ꎬ也是青潮的多发区ꎮ每当水质恶化ꎬ出现贫氧水团ꎬ或者发生赤潮时ꎬ就会造成大量生物死亡或者迁移ꎮ多年来ꎬ由于海底沉积了相当厚的污染物ꎬ90年代以来ꎬ赤潮频发ꎬ给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后果ꎮ据东京湾环境情报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ꎬ自1979年起ꎬ东京湾赤潮的高峰期出现在1982年左右ꎬ当年出现了69次赤潮[8]ꎮ2㊀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第一期(2003~2012)为了恢复人与海洋的自然接触ꎬ再现 美丽富饶的东京湾 ꎬ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和二期ꎮ其中一期计划于2001年12月4日制定ꎬ2003年开始实施ꎬ由日本国土交通省㊁海上保安厅㊁农林水产省㊁林野厅㊁水产厅㊁环境省等相关部门参与ꎬ涉及埼玉县㊁千叶县㊁东京都㊁神奈川县㊁横滨市㊁川崎市㊁千叶市ꎮ该计划的目标是快速恢复湾内海水环境ꎬ增加生物量ꎬ再现美丽富饶的东京湾ꎬ第一期的主要任务是削减陆域污染负荷㊁改善海域环境质量㊁实施环境监测[9]ꎮ2012年相关部门对第一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10]ꎬ并制定了第二期的实施方案ꎮ2.1㊀削减陆域污染负荷(1)采取的对策ꎮ为了减少排入海湾的污染物ꎬ该计划提出通过控制污水排放量ꎬ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ꎻ普及和提升改造下水道㊁农村排水设施ꎬ合并处理净化槽等各种生活排水处理设施ꎻ建立河流直接净化设施ꎬ以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ꎻ通过建立多种多样的管理制度和措施ꎬ减少面源污染源的排放量ꎬ并号召市民参与到计划中来ꎬ回收水体中的浮游垃圾等ꎬ通过削减陆域污染负荷达到改善港湾水质的目的ꎮ(2)实施效果ꎮ①污染负荷总量ꎮ2013年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ꎬ通过调查发现ꎬ东京湾流域COD㊁TN和TP的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193㊁199㊁12.9t/dꎬ与2006年的水质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值相比ꎬ分别降低了5.2%㊁7.0%㊁7.2%ꎬ东京湾的污染负荷正在稳步减少ꎮ②水质改善情况ꎮ选取COD㊁TN和TP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ꎬ调查发现ꎬ东京湾海域海水上层㊁下层的COD大体上持平ꎬ虽然没有明显的改善ꎬ但是看不出恶化的倾向ꎮ水体中下层TN在慢慢好转ꎬ而TP变化极为缓慢ꎬ但是可以看出有好转的趋势ꎮ③DO改善情况ꎮ日本将水体中DO含量低于3ml/L(4.3mg/L)的水定义为贫氧水团ꎮ每年夏季对东京湾底层DO情况进行监测ꎬ监测结果表明ꎬ通过实施一系列水质改善措施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ꎮ但作为最大目标的底层DO改善并不显著ꎬ海湾内部夏季会产生贫氧水团ꎬ导致青潮爆发进而导致大量生物死亡ꎮ因1212020年2月熊红霞ꎬ等㊀日本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对中国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此ꎬ底层贫氧水团对底栖生物的生存带来影响ꎮ2.2㊀改善海域环境(1)采取的对策ꎮ海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对污染严重的河流进行底泥疏浚ꎬ同时开发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技术ꎬ最终将疏浚底泥用于浅滩的底质改善ꎻ另外ꎬ利用清扫船回收并清除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游垃圾ꎬ还进行赤潮回收技术的开发ꎻ同时进行积极的宣传ꎬ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ꎬ推进NPO(Non ̄profitOrganiza ̄tion)和渔业者等的海底垃圾回收和海滩清扫活动ꎮ提高海域净化能力:尽可能地保护现存宝贵的湿地㊁海涂等资源ꎬ在政府记录备案ꎮ以恰当的管理手法再生㊁创造海滩㊁浅场及海滨藻场ꎬ放置利于生物附着的港湾构造物ꎬ结合地域特性ꎬ将垂直护岸改造为利于底栖生物栖息的斜坡护岸ꎬ另外ꎬ对临海地区用地掘砂造成深坑洞进行回填ꎮ再者ꎬ恢复区域不局限于海涂㊁藻场等大规模区域ꎬ同时对一些民众比较关心的重点区域进行恢复ꎮ(2)实施效果ꎮ经过10a的努力ꎬ减缓了东京湾的海域污染负荷ꎬ在此期间ꎬ共进行了约308300m3的污泥疏浚ꎬ覆砂约460700m3ꎬ覆盖面积约47.1hm2ꎮ通过消除㊁覆盖营养盐等内部负荷源来改善底质(削减营养盐等溶出量㊁削减DO消耗量)㊁改善水质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量ꎮ在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实施期间ꎬ通过清扫船回收了大约7486m3浮游垃圾ꎬ由NPO和渔业者等开展的海底垃圾回收和清扫活动共进行了41次ꎬ11882人的参加ꎬ回收约44.3t垃圾ꎮ在东京港羽田海域有效利用疏浚泥沙修复了4.1hm2滩涂ꎬ在川崎港东扇岛地区修建了1.4hm2人工海滨湿地ꎬ增加了亲水空间ꎬ在东京港中央防波堤实施了海滨建设ꎬ约3.0hm2ꎬ在东京湾内开展了3处滩涂㊁滨海湿地修复工程ꎬ恢复了约30%的藻场面积ꎻ在千叶港葛南中央地区㊁东京港运河等4处修建了长约2215m具有生物附着功能的港湾构造物和13.9hm2的滩涂藻场ꎬ通过监测调查发现ꎬ构造物具有栖息地的功能ꎬ底栖生物和鱼类等多种性有明显的提高ꎬ实现了自然环境的再生ꎮ从东京都㊁千叶县及神奈川县赤潮的调查数据来看ꎬ再生计划实施后ꎬ无论是都县ꎬ还是整个东京湾ꎬ赤潮发生次数都有随着时间减少的倾向ꎮ在千叶港及湾内部发现还存在有大量的贫氧水团ꎬ并且发现贫氧水团所在区域水质恶化严重㊁底栖生物几乎不存在ꎮ因此ꎬ对千叶港及湾内部存在的深坑进行了填埋ꎬ泥沙回填量约1500万m3ꎬ并在千叶港千叶中央地区ꎬ安装了高浓度氧水发生装置ꎬ以改善底质环境ꎮ2.3㊀建立东京湾监测系统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海底DO及底栖生物ꎬ通过船舶等加强海潮流及水质监测㊁依靠人造卫星实时监视赤潮等的发生ꎬ并将监测数据进行共享ꎬ同时还发动民众参与监测活动ꎮ对东京湾区域定期开展包括底层DO在内的环境基准项目的水质调查ꎬ千叶县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公布了根据国家测量值制作的贫氧水团速报ꎬ从2008年度开始国家及九都县市等联合开展每年夏季的东京湾水质调查ꎮ在东京湾设置了浦安冲㊁千叶港波浪观测塔㊁千叶港口第一号灯标㊁川崎人工岛四处定点观测点ꎬ并安装了水质连续测量的装置ꎬ其中千叶港海岸的千叶灯标上的水质连续测量的装置每隔1h对DO㊁水温㊁盐分㊁浊度㊁叶绿素A浓度以及每隔水深1m的海水的流向㊁流速进行观测ꎬ并在网站上公开监测数据ꎮ另外ꎬ九都县市还定期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底栖生物调查ꎮ千叶县ꎬ东京都ꎬ神奈川县分别记录了各自海域赤潮发生次数ꎬ发生期优势浮游生物㊁水质等ꎮ海上保安厅利用人造卫星的观测数据ꎬ记录赤潮等的发生㊁变化过程及消失等情况ꎬ并在网站公布观测成果ꎬ相关监测结果在网站上可以进行查询ꎮ2.4㊀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第一期总体效果评估通过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第一期(2003~2012)的实施ꎬ使流入港湾的污染负荷减少ꎬ由于沙滩和藻场的修复和建造ꎬ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ꎬ具有显著的效果ꎬ但是ꎬ作为行动计划(第一期)评价指标的湾内底层的DO没被改善ꎮ东京湾的环境再生ꎬ不是短期能达成的ꎬ是通过在不同地方实施小规模的环境改善ꎬ一个一个修复工程的积累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ꎬ同时还要制定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ꎮ3㊀中国渤海湾现状221水㊀道㊀港㊀口第41卷第1期中国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ꎬ三面环陆ꎬ北起河北省乐亭县大清河口ꎬ南到山东省利津县新黄河口ꎬ面积约14700km2ꎬ是一个半封闭性内湾ꎮ沿岸主要行政区包括天津㊁河北省的沧州㊁唐山以及山东省的滨州㊁东营五市ꎮ渤海湾沿岸港口众多ꎬ其中天津港㊁黄骅港和曹妃甸港是三个最大的港口ꎬ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海港ꎬ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ꎮ渤海湾优越的地理位置㊁特殊的地质地貌㊁良好的气候条件㊁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点开发岸段ꎮ近年来ꎬ由于多个国家级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实施ꎬ渤海湾沿岸经济发展迅猛ꎬ集中了化工㊁港口㊁养殖㊁油气㊁矿产㊁旅游㊁盐业等多种工业活动ꎬ为了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ꎬ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ꎬ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工程[11]ꎮ特别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滨海新区ꎬ至2014年1月ꎬ人工填海造地面积210km2ꎮ将2016年渤海湾海岸线与1984年进行比较ꎬ发现滩涂面积从2244km2减少至约746km2ꎬ减少了三分之二ꎻ植被面积从375km2减少至约28km2ꎬ面积减少超过九成ꎻ海洋面积减少296km2ꎬ其中超过一半被盐田侵占ꎬ三分之一被港口及临港工业侵占ꎬ海水养殖和城市开发侵占面积也较为可观ꎬ但均不超过一成ꎮ渤海湾入海河流众多ꎬ有海河㊁蓟运河㊁独流减河㊁永定新河㊁潮白新河㊁子牙新河等12条河流注入ꎬ并有大沽排污河和北塘排污河等多条排污河排入ꎮ渤海湾每年接纳天津㊁北京和河北省的污水约10亿tꎬ有些污水直接在岸边排放而未有任何污水处置工程ꎬ渤海是中国的半封闭型内海ꎬ由于封闭性强ꎬ水交换周期长ꎬ陆源排污导致渤海湾成为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区域之一ꎬ特别是无机氮污染比较严重ꎬ无机氮质量浓度在0.321~1.010mg/L之间ꎬ平均为0.575mg/Lꎬ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ꎬ但自2013年有所好转ꎬ无机氮质量浓度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12]ꎮ张文亮等研究结果表明ꎬ渤海湾溶解性无机氮的极小剩余海洋环境容量在I类和Ⅱ类水质标准下均为负值ꎬ渤海湾的DIN已经超标[13]ꎮ渤海湾一系列的开发建设活动ꎬ对渤海湾滩涂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ꎮ填海造地和陆源排污使近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下降ꎬ破坏海域潮流系统[14-15]ꎬ降低沿海滩涂对污染的隔离处理功能ꎬ削弱了海水自净能力ꎬ导致水质恶化加剧ꎬ造成近岸水域污染ꎮ滩涂围垦改变自然海岸格局ꎬ对生态系统产生强烈扰动ꎬ侵占了生物栖息环境ꎬ打破了近海生物链ꎬ导致物种减少㊁渔业资源衰退ꎮ4㊀对中国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4.1㊀渤海湾与东京湾的相似之处渤海湾与东京湾都是半封闭型海湾ꎬ环湾地区经济发达ꎬ城市众多ꎬ人口密集ꎮ东京湾沿岸城市主要有东京㊁横滨㊁川崎㊁千叶等ꎬ人口达3850万人ꎮ渤海湾面积1.59万km2ꎬ沿岸城市主要有天津㊁沧州㊁唐山㊁滨州㊁东营等ꎬ渤海湾沿岸常住人口总量为3676.05万人ꎮ两湾气候带较近ꎬ均受季风影响ꎮ两湾地区都聚集了多个港口ꎬ渤海湾主要有天津港㊁黄骅港㊁曹妃甸港㊁秦皇岛港㊁京唐港等港口ꎬ东京湾有横滨港㊁东京港㊁千叶港㊁川崎港㊁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ꎮ两地工业基础相似ꎬ都建有临港工业区ꎬ工业密集ꎮ两地的发展都依托港湾资源ꎬ由于工业污染㊁无序开发㊁围海造地及上游人类活动影响ꎬ对港湾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ꎮ4.2㊀渤海湾与东京湾的不同之处港口条件不同ꎬ渤海湾有几条较大河流的注入ꎬ河流含沙量大ꎬ滩涂广阔ꎬ淤积严重ꎬ为典型的淤泥质海岸ꎬ而东京湾只有几条小河注入ꎬ海湾淤积较小ꎻ两湾产业发展过程不同ꎬ东京湾的现代经济整体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ꎬ已经形成了高密度㊁大规模产业群和人口密集的东京都市圈ꎻ渤海湾地区的开发自改革开放开始ꎬ仅有40余年ꎬ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大步推进ꎬ信息化也刚刚起步ꎮ两地工业发展成熟度不同ꎬ东京湾内京滨㊁京叶两大临海工业带是日本发展最为成熟的临海工业带ꎬ其工业产值及人均产值在日本众多临海工业带中位居首位ꎮ东京湾拥有较为庞大和坚强的制造业ꎬ其企业是内生的ꎬ根植性强ꎬ工业化是在自身技术革命或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之后ꎬ主动地实现的ꎬ并正在集中精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实现产业升级[10]ꎻ渤海湾地区重化工业密集ꎬ钢铁㊁石油㊁化工㊁装备制造产业是渤海湾地区的支柱产业ꎬ临海经济还不成熟ꎬ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调整和换代升级ꎮ4.3㊀对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3212020年2月熊红霞ꎬ等㊀日本东京湾环境再生计划(一期)对中国渤海湾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启示东京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ꎬ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ꎬ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ꎬ中国渤海湾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ꎬ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和当今先进的环保理念ꎬ让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ꎬ探索出适合渤海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发展之路ꎮ日本东京湾的发展历程及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渤海湾的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有如下启示:(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ꎬ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ꎮ对湾区内的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ꎬ分工合作ꎬ使其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ꎻ东京湾土地资源稀缺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ꎬ日本政府多次对东京湾的规划和开发方针进行修改ꎮ在渤海湾开发建设中ꎬ各种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ꎬ根据渤海湾的环境特点进行产业布局规划ꎬ重点保护好自然岸线和滩涂ꎬ尽可能维持自然浅滩原貌等原生态资源ꎬ减少人为干扰ꎻ制定渤海湾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ꎬ对退化的岸滩实施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ꎬ建设湿地公园㊁自然保护区ꎬ加强沿海滩涂资源㊁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ꎮ(2)以政府为主导ꎬ推动环保事业发展ꎮ充分发挥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指挥和宏观调控的作用ꎬ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体制ꎬ并不断制定与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㊁标准和制度ꎬ依法促进环保工作的实施ꎻ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企业予以引导ꎬ增强其环保意识ꎬ鼓励其对环境保护进行投资ꎬ同时ꎬ政府利用市场机制ꎬ联合科研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开展污染防治研究ꎬ制定和不断完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ꎻ政府带头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环保产品ꎬ不断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ꎮ(3)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ꎬ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ꎮ随着渤海湾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ꎬ沿岸工业发展迅猛ꎬ重化工仍将是渤海湾地区的支柱产业ꎬ同时渤海湾还将成为国家重要石化产业基地ꎬ另外ꎬ装备制造业也将成为渤海湾的新兴支柱产业ꎬ这些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影响ꎮ因此ꎬ渤海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ꎬ应借鉴东京湾的经验教训ꎬ引进先进的环保理念ꎬ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措施ꎬ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ꎮ同时ꎬ在引进消化外来技术的过程中ꎬ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ꎬ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ꎮ(4)建立完善的渤海湾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ꎮ针对渤海湾ꎬ建立系统的监测和观测站位ꎬ国家设立海域环境保护基础调查站位ꎬ各个涉海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建立不同侧重方向的监测站位ꎬ并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技术手段ꎬ对渤海湾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变化进行长期观测ꎬ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环境数据与信息的资源共享ꎬ为渤海湾的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ꎮ(5)加强民众的环保意识ꎬ推动全民环保ꎮ日本十分注意培养民众的环保节约和节能意识ꎬ积极倡导全民参与环境保护ꎮ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内容ꎬ通过学校教育㊁传媒宣传等ꎬ使保护环境㊁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准则ꎮ同时ꎬ利用市场机制ꎬ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开展环保及减排工作ꎬ如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ꎬ并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ꎬ利用能源价格和提高环境税税率等手段调控企业的环保行为ꎬ以减少环境污染ꎮ中国渤海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ꎬ应该让民众积极的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ꎬ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ꎬ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ꎬ推动全民环保ꎮ5㊀结语通过对比日本东京湾和中国渤海湾的异同ꎬ对中国渤海湾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重视规划引导作用㊁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㊁发展创新驱动的环保技术及产业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推动全民环保等五点建议ꎬ对进一步加强中国渤海湾生态环境保护㊁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ꎮ参考文献:[1]鲁志国ꎬ潘凤ꎬ闫振坤.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5ꎬ32(11):112-116.LUZGꎬPANFꎬYANZK.Researchontheeconomycomparison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globalBayarea[J].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ꎬ2015ꎬ32(1):112-116.[2]唐天均ꎬ谢林伸ꎬ彭溢ꎬ等.东京湾水环境治理对深圳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ꎬ2014ꎬ39(12):42-44.TANGTJꎬXIELSꎬPENGYꎬetal.StudyonwaterenvironmentmanagementofTokyobayareaandenlightenmentforShenzhen421水㊀道㊀港㊀口第41卷第1期[J].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ꎬ2014ꎬ39(12):42-44.[3]马明辉ꎬ关春江ꎬ洛昊.东京湾环境恢复与建设规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ꎬ2011.[4]七都县市首脑环境问题对策委员会-水质改善对策讨论会.东京湾底栖生物现状调查结果[J].全国公害研究会志ꎬ1999ꎬ24(3):149-161.[5]安藤晴夫ꎬ柏木宣久ꎬ二宫胜幸ꎬ等.1980年以后东京湾水质污浊状况的变迁─根据公共水域水质测量数据对东京湾水质的长期变动分析[J].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年报ꎬ2005:141-150.[6]环境局.第4次自然环境保护海域生物基础调查报告:第1巻.滩涂[R].东京:国土交通省ꎬ1997.[7]小仓纪雄ꎬ高田秀重.东京湾100年环境变迁[J].安全工学ꎬ1995ꎬ34(5):325-331.[8]佐佐木淳ꎬ矶部雅彦ꎬ渡边晃ꎬ等.东京湾青潮的发生规模関考察[J].海岸工学論文集ꎬ1996ꎬ43:1111-1115. [9]东京湾再生推进会议.东京湾再生行动计划最终总结[R].东京:东京环境局ꎬ2003.[10]东京湾再生推进会议.东京湾再生的行动计划(第一期)期末评价报告书[R].东京:东京环境局ꎬ2013.[11]王军ꎬ林晓红ꎬ史云娣.海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讨-日本东京湾发展历程对青岛的借鉴[J].中国发展ꎬ2011ꎬ11(4):5-8.WANGJꎬLINXHꎬSHIYD.DiscussionontheBayDevelopmentandCountermeasuresfor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J].ChinaDevelopmentꎬ2011ꎬ11(4):5-8.[12]张文亮ꎬ刘泓ꎬ冯剑丰ꎬ等.渤海湾入海溶解无机氮总量控制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ꎬ2015ꎬ31(1):41-44.ZHANGWLꎬLIUHꎬFENGJFꎬetal.ResearchontheTotalDissolvedInorganicNitrogenFluxintotheBohaiBay[J].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ꎬ2015ꎬ31(1):41-44.[13]杨璐ꎬ刘捷ꎬ张健ꎬ等.渤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学研究ꎬ2018ꎬ36(1):93-101.YANGLꎬLIUJꎬZHANGJꎬetal.ZooplanktoncommunityvariationanditsrelationshipwithenvironmentalvariablesinBohaiBay[J].JournalofMarineSciencesꎬ2018ꎬ36(1):93-101.[14]涂晶ꎬ白玉川ꎬ徐海珏ꎬ等.渤海湾围垦工程引起的岸线及潮流变化[J].港工技术ꎬ2017ꎬ54(4):1-4.TUJꎬBAIYCꎬXUHYꎬetal.ChangeofCoastlineandTidalCurrentCausedbyBohaiBayReclamationProject[J].PortEngineeringTechnologyꎬ2017ꎬ54(4):1-4.[15]张云.规划工程建设对渤海湾水交换能力的影响[J].水道港口ꎬ2010ꎬ31(6):621-625.ZHANGY.InfluenceofplannedprojectinBohaibayonitswaterexchangeability[J].JournalofWaterwayandHarborꎬ2010ꎬ31(6):621-625.EnlightenmentsofTokyobayrevitalizationactionplan(2003~2012)inJanpantoBohaibayinChinaXIONGHong ̄xiaꎬDAIMing ̄xinꎬPENGShi ̄taoꎬHUJian ̄bo(TianjinResearchInstituteforWaterTransportEngineeringꎬ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onWaterTransportEngineeringꎬMinistryofTransportꎬTianjin300456ꎬChina)Abstract:Thesocio ̄economicdevelopmentstatusand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ofTokyobayinJapanꎬwithemphasesonthesuccessfulexperienceofTokyoBayRevitalizationActionPlan(2003~2012)wereintroducedinthispaper.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economyꎬtheenvironmentproblemsinBohaibayareawereincreasinglyserious.Accordingt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situationandtheactualsituationofindustrydevelopmentinBohaibayꎬtheexperienceandlessonsfromtheTokyobaycanprovideusefulinformationfortheenvironment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Bohaibay.Muchattentionsshouldbepaidtotheplanningcompilationꎬgovernmentguidanceꎬnew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andpublicparticipationtoimprovethemanagementsystemsoastoprovidethereferencefortheecologicalrestorationofBohaibay.Keywords:BohaibayꎻTokyobayꎻindustrialdevelopmentꎻenvironmentprotectionandrestoration。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
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Environmental Industry Promotion Act)是日本政府于2002年制定的法律,旨在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加强环保产业和经济的结合,提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该法案对环境产业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该法案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环境产业特区、支持环境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鼓励环保创新和技术转移、为环保企业提供财政、法律、政策上的支持等。
那么,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经济产业转型的启示是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环境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产业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
而环境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技术创新是环保产业的关键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提出了鼓励环保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问题,这也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环保产业需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收益来源,为环保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撑。
3. 政府支持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日本环境产业促进法为环保企业提供财政、法律、政策上的支持,这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政府的支持可以在资金、政策、法律等多个方面为环保企业提供帮助,从而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
中国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为环保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
4. 破除行业壁垒促进环保产业的合作与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而在环保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破除行业壁垒,促进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点 及 对 中 国 的 启 示
李 鸣
(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 摘
生态文化研究所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
要] 日本是一个环保大圆, 日本对 日本政府、 企业和公众环境责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历程 , 今天它 的“ 环境可持续指数” 在 亚洲名列前茅。 日本的经验教训、 治理对策及管理机制对于中国实施绿 色发展战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 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 即从政府层面, 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 , 提升绿色发展的 宏观管理水平; 从 企业层 面, 应 大力培育企业环境责任文化 , 打造更多中国特 色的生态企业; 从公众层面 。 应全 方位开展环境教育 , 构建中国公众环境责任运行机制。 [ 关键词 ] 生态文明; 环境责任 ; 日本 [ 中圈分类号] X2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4 6 6 ( 2 0 1 3 ) 0 2 — 0 0 3 0 — 0 5
水俣 病 事件 、 骨痛病 事件 、 哮喘 病事 件和 米糠油 事件 的游行 示威 、 抗议、 申诉和请 愿活动 也越来越多。与此
二、 环境责任 内涵、 特征与分类
( 一) 环境责任的 内涵和特征 关于 环境责任 , 学 术界还 没有形成 统一而权 威 的
所 引发 的 日本公众 反公害 运动接 二连三 , 一波又 一波 解释 。有 的称 之为生态责任 , 有 的称之 为绿色责任 , 有 的称 之为生态环 境责任 。学者一般对政府生态责任和
超型现代 化发展战略 , 奉行 的是经济 增长中心理论 , 其 天 的 日本 已经从 “ 公害大国” 变为 “ 环保大 国” 。本 文试
目标 是 追赶和 超越 欧 美发达 国 家 , 从1 9 5 5 年到 1 9 7 3 图从环境责任 的视角剖析 日本“ 环境可持续指数 ” 在亚
[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 十二五” 规 划研 究项 目《 绿 色财富观研究》 ( 1 1 DK s 0 1 0 ) 和广西高校 自治区级精 品课程( 桂
教 高教[ 2 0 1 0 1 1 0 0 号) 阶段性研 究成果
[ 作者简介] 李鸣( 1 9 5 7 一
事 生态文 明方 面研 究 。
节 约型 、 环 境 友好型 社会 , 就 属 于积极 责任 诸如 有些 企 业排污超标 , 个 人滥砍乱伐 , 破坏 森林植被后 受到的 法 律、 道 德方面的惩罚 , 就属于消极责任 。
) , 男, 湖北京 山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态文化研 究所所长、 教授、 硕士研 究生导师 , 主要从
3 0 I 2 0 1 3 :  ̄ 第 2 期 ( 总 第 1 3 9 期 )
J OUR N A LOF T HEP AR T Y S CHO OL
…
刚
囝
《 责任政府 构建与政府生 态责任》 、 潘岳 先生 的《 呼 唤中 国企 业的绿 色责任 > 等 等。我 们认 为 , 所谓 环境 责任 , 指在生态 文明时代 , 在 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 构建和谐 社 会的宏观 背景 下 , 政府 、 企业、 各类社 会组织 和公众
对保护生 态平衡 、 促进生 态环 境 良性循环 、 促进人 类与 环境 的和谐 共 处应承担 的义 务或职 责 , 以及没 有做 或
没有做好份 内应做 的生态环境 义务或职 责所要承担 的
不利 后果 , 包括积 极和 消极两 个层面 的环 境责任 。其 内涵特征表 现为 : 时代性 、 可持续 发展性 、 伦理 性 、 法治 性、 国际性和战略性等。 , ( 二) 环境责任的分 类 1 . 积极环境 责任 与消极 环境责任 从原 始 文 明到 今 天 的生态 文 明 ; 从“ 人 类 中心主 义” 到人与 社会 、 自然和谐 共 处的生态 理念 ; 从敬 畏 自 然到依 赖 自然 ; 从 主宰 自然 、 破 坏 自然到尊 重 自然、 保 护 自然 、 和谐 自然、 感恩 自然 。人类与 自然 的关系可谓 跌宕 起伏 、 惊 天动地 。 人类对 自然生 态 系统 的态 度和 行 为正 在发 生质 的变革 。与此相 应 , 责任也 被赋 予 了 新生命 与 内涵 , 即从 对 生态环境 不 负责任 到主动地 履 行 责任 。诸如政 府主动通过政 策和 法律机制来 保护生 态环境 , 发展循环 经济、 低碳经济 、 绿色发展 , 构 建资源
同时 , 政治 精英 也开始介 入并参 与到这场 大规模 的全 企业 环境责任 研究 的 比较 多。 比如钱 水苗先 生的《 政
民运动 中 , 环保成 为 了一 次全 国性 的政治 运动 。于是 府 环境 责任 与 ( 环境保 护 法 ) 的修 改》 、 黄爱 宝 先生 的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2
年 的近 2 0 年时间里 , 其G D P 增长率基本在 1 0 %左 洲名列 前茅 的原 因与特点 , 从 中探 索可借鉴 的生态环
右。然 而 , 日本战后经济 的高速增长 , 是 以消耗大量资 保理念及做法。
源和能 源、 破 坏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为代价 的, 由于 片
面地注 重工业 化发展 , 忽略 了环境保 护 , 最终导致环境 污 染、 公害 事件频 发 , 以致成为 “ 公害大 国 ” 。… ’ 由
日本政 府痛 定思 痛 、 理性 反思 , 开 始调 整经 济发 展模
一
、
前 育
式, 制定 了大量的环保法律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 并且 由 财政拨 出巨额 资金用于环境技术开发及生态保护和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众所周知 , 日本 是 一个 自然 资 源 十 分贫 乏 的 岛
国。第二 次世界 大战结 束 以后 , 日本政府 执行 的是赶 境治理 。 日本政 府、 企业和公众通过几十年 的努 力,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