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分析——基于亚太八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劳动力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实证_曾先峰
HO2 3.578 3.335 1.590 5.804 4.059 4.515 0.044
H03 0.556 0.513 0.642 1.786 2.678 4.479 0.114
H04 0.545 0.601 0.831 1.618 2.902 3.679 0.098
H05 0.470 0.368 0.763 1.703 2.640 3.903 0.112
工业增加值。我国对工业的统计口径在 1998 年有较 大调整,对于 1985~1997 年的工业行业增加值数据,本文采
表1
部分年份工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平均增长率 (单位:万元/人)
行业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年增长率
H01 0.307 0.348 0.463 0.775 1.464 1.980 0.095
Yt - 1,i Yt - 1 ,那么 st - 1,i 表示期初时行业 i 的产出占全部产
出的比重。那么(3)式可以进一步写为;
∑ ∑ ∑ g(Xt) = st - 1.i g(Xt,i) + xt - 1,iΔlt,i + xt - 1,iΔl t,ig
i
i
i
(Xt,i)
(4)
(4)式表明,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以被分解
张浩阳(1973-),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金融经济学。
投入而对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因 此,经济增长间接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
本文认为,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应从两个方面推 进碳减排工作。首先应高度重视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显著 正向作用,以及经济增长经由能源消费对碳排放产生的正 向影响,通过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数量与强度,切实控制并降 低碳排放;其次应重视资本投入对碳排放的负向作用,以及 经济增长经由资本投入对碳排放产生的负向影响,通过强 化资本对能源的替代而实现碳减排目的,最终实现经济、能 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摘要] 本文利用1990-2010年的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量比关系的实证模型。
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的正响应,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冲击产生的也是正响应;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V A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1 引言能源消费与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由于过多地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在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0.74℃;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升高1.6℃~6.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至少在90%的可能性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所致。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责任,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联合国的历次环境大会的推动下,缔约国先后共同制定并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中国属于《京都议定书》中的附件Ⅱ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内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中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加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但同时也对中国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炭消费量 、 经济增长 、 产业结构 、 能源消费结构 、 能源利用效率之间 的关系。王鉴雪 和宁云才[ 4 ] 运用误差修正模 型和格兰尼
因果关 系检验研究 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系和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 的因果关系。
V0 l _ 41 NO. 6
2 0 1 3年 1 1 月
NO V . 2 0 1 3
能源消费 、 经济增长 与碳排放总量之 间的关系研究
以辽 宁省为例
付 云鹏 祝 国君 马树 才
( 1 . 辽宁大学 信息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2 . 辽宁大学 经 济学 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用E K C 空 间计量模型 , 检验 了我国各 省之 间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依赖性 , 讨论 了碳排放 E K C拐点的地区差异性 , 并 给出相应
的政策建议 。郑长德和刘帅 [ 8 ] 运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和空 间滞后模型估计对我 国 3 1 个地 区的经济增长 、 劳动力和碳排放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5
第二, 研究经济增长 与碳排放之间 的关系 。李明贤和刘娟( 5 ] 通过对 中国 1 9 7 8 — 2 0 o 6年 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 相关分析 、 回归分析和因果关 系研究表明 :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起推动作用 , 但 是碳排放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王礼刚 [ 6 ] 将碳 排放量引入柯布 一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 , 研究 了资本存 量 、 劳动力投入和碳 排放量对 贵州 经济增长 的影响 , 结果表 明: 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 入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较 为显著 , 而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魏下海和余玲铮【 7 ] 运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结构及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1 2 Y J A 7 9 O 1 7 6 ) 。 .
①徐程 程 为本 文通 讯作 者。
囤
一
A
能源来看 , 储量较大 , 煤炭储量为 1 . 5万亿 吨 , 居世界第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碳排放国 , 控制二氧化
三位 。 石油为 7 O 亿吨 。 居世界第六位 , 天然气为 3 3 . 3万 碳排放 ,实现 2 0 2 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 亿立方米 , 居世界第十六位 , 而水力资源及水电均居世 度在 2 0 0 5 年的基础上下降 4 0 %一 4 5 %的 目标是 中国作
找 出这 些 因素 对碳 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的经 结构 以及技 术 创 新 与碳 排放 的关 系 ,
济结构仍以高能耗 和高碳排放产业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 排放 的贡献程度以及存在的差异 , 从而探索一条节能减
的数据 , 1 9 9 0年中国重工业比重为 5 0 . 6 %,而 2 0 0 8年 排的可行之路。
选择。
【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 能源消费结构; 技术创 曹
主要来源 , 有必要寻求其他低 碳排放能源替代煤炭 途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 品种齐全。但 由于人 口众多 , 人 径之三即加大技术 创新投资 的力度 。开发利用清洁能
均能源分配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几种常用的 源、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
2 . 面板数据 的协整检验
协 整概念是 2 0世纪 8 O年代 由恩格尔( E n g l e ) 和格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其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然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特征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趋势,分析影响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评估不同政策措施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果。
本文将提出促进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目标。
二、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中国长期以来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增加。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毕业论文选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经济就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
下面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一:1、乌海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3、内蒙古资源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4、循环经济模式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5、新疆南疆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驱动力分析6、生产性公共支出、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多地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7、基于海洋生态产品的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经济激励额度评估8、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9、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10、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绿色索洛模型”的分析12、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13、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1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评述15、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16、从宏观数据看中国经济的当下格局与长期增长前景17、创新驱动、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溢出及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18、从共享单车上树现象谈如何有效管理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119、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20、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21、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沿线国家产业层面数据的反事实模拟22、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23、新兴经济体国家工业化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24、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25、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26、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27、美国经济政策转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8、浙江县域土地经济效益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29、中国海洋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30、房价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3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32、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不同负债结构国家的经济影响33、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34、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效应分析35、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省份面板数据36、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二:37、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与实施38、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39、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解释力和话语权240、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41、中国FDI与ODI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42、马克思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43、农业机械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44、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45、区域人口、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情景预测研究46、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47、我国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与实证研究48、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倒U型关系:杠杆率非对称变化机制视角49、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50、城市群内部经济服务化空间互动关系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51、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格局演变52、湖南省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演变53、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54、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投资社会风险探究55、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回顾与反思--兼论中国宏观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6、新常态、新经济与商业银行发展转型57、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58、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尾效”研究59、中国经济增长拐点问题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和微积分学的实证分析60、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61、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62、“一带一路”与“中美经济博弈”63、滞留的集体主义:微博场域经济议题的社会共识现状与表达64、全球变革时代下的中国经济发展65、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366、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时空分异67、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68、基于VAR模型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69、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提升的驱动作用研究70、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71、绿色发展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环境经济影响?--基于非参数方法的解答72、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三:73、财政激励、政府偏好与地区经济增长7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75、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调控7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77、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78、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79、基于景气状态的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时序性研究80、珠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8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8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83、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84、基于空间计量的云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85、中国-欧亚经济联盟FTA的经贸效应模拟分析--基于GTAP模型及偏效应分解86、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87、双向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来自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88、金融发展、微观企业创新产出与经济增长--基于上市公司专利视角的实证分析489、中国经济增长与三个产业能源消耗的结构调整90、利润率下降与中国经济新常态91、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分析--以陕西省为例92、考虑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区间非线性经济调度研究93、中国旅游投资与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与差异分析94、人口密度、能源消费与绿色经济发展--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95、区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演进关系及其减排潜力研究96、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97、金融发展缘何抑制了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98、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99、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动力--兼论“简政放权”如何动态释放改革红利100、共享经济下网络平台的法律地位--以网约车为研究对象101、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2、甘肃省生态资产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时空变化格局1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104、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与其城市经济的偏移增长及重心耦合态势研究105、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转换研究106、中国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107、生产商规模不经济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选择108、经济转型视野的“去库存”与房地产市场稳健性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四:109、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110、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5111、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112、作为经济伦理的经济共享理念113、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114、城市化、人口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115、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风险及应对116、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117、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18、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119、中国城市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溢出性120、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121、“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22、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和规律123、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124、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双重冲击下的世界经济125、习近平国有经济思想研究略论126、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兼论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异同127、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128、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研究129、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医疗费用上涨对我国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分析130、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基于单一国家和多国的动态CGE模型1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132、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现状与问题的思考133、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研究134、经济增长理论的要素供给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6135、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136、金融集聚与区域民营经济成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门槛模型的实证137、浅析体验经济环境下服装品牌的体验设计方法138、经济因素对服装流行色趋势影响的实证研究139、循环经济下的闭环模式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启示140、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141、中国经济的“双重”结构转型与非平衡增长142、经济集聚、经济距离与农民增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143、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144、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提高本科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五:1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146、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147、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48、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149、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150、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逻辑151、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的关系及发展前景152、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析153、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154、“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及其效应分析155、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56、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7157、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效应--基于联立方程的检验158、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159、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160、基于通用分布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动态经济调度161、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162、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163、中国金融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分析164、中国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研究165、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166、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面临的挑战167、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68、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169、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170、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171、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172、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江苏省为例173、政治关联与经济增长--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174、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175、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176、在职消费经济效应形成机理及公司治理对其影响177、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178、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9、最优金融结构的存在性、动态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180、要素重新配置型的中国经济增长181、中国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分权的可持续性89。
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
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作者:张淼来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也大幅度上升。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寻二者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尽管都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联系。
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进一步显示,GDP对碳排放量存在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协整一、引言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07年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人类活动的因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已提高到90%以上。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在没有新政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将使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6摄氏度,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向空气中排放产生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的大国,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公开承诺到2020年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因此,研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关系分析理论上,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下:(一)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由于碳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作为主要的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根据生产理论,通常情况下,要素投入的增加会带来产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反之,生产要素的匮乏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双重影响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效果。
一方面,依据规模效应,当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经济增长将通过边际能耗倾向产生对能源消费引致需求,拉动碳排放量的上升。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可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降低碳排放量。
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应有三 方面含义:一是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任何一件事物的可持续性需在空间和时 间上永远地连续下去,人类社会也要保持 它的连续性;二是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展不仅包 括经济的增长,更要保护环境和资源,不 断提高使用资源的利用率,以满足人类持 续发展的需求;三是可持续利用 (Sustainable Utilization)。指可再生资源 的利用要保持在它的可更新的限度之内, 这样才可永远地持续利用下去。本文关注 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更多采用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定 义,关注资源的最佳配置,关注福利的代 际公平。
(GDP);P 为人口数量。
一般的,倒 U 型的 EKC 模型的基本
函数有三种: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以
及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与对数形式相结
合的模型,根据现有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研究的常见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
根据模拟的图形结果、模型检验参数,比
较判定系数 R2,在三种函数模型中进行
优选,最后本文选择以下模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经济学
1. 引言 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伴随着这 种物质文明的进步,一系列阻碍经济发展 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人口爆炸性增长、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 坏、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等,所有这些都威 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命运。于是人类开 始用一种理性的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发 展过程,意识到现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必须 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 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迄今为 止,未形成一致的定义。最初一般认为,它 的内涵是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 发展下去。而今人们更深感到生态压力对 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严重性,所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了延伸。就当前看 来,1987 年布伦特兰夫人所给出的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最为大家所接受。其定义 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小企业和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效用 所导致;2001 年以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随着人均 GDP 的大幅增加而有所恶 化,这可能是由于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的 宏观政策导致大批高耗能、重复性的基础 设施项目和工业项目盲目上马导致的。 此研究表明,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和人均 GDP 的关系曲线并不呈现发达 国家所描述的倒 U 型,二氧化碳的排放 仍然处于恶化阶段,没有证据显示库兹涅 茨曲线拐点出现的迹象。如果没有环境政 策的干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能不会随 着经济的增长而自动下降。这条 N 型曲 线意义在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污 染量和人均污染量并非必然经历一段时
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国内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自《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中国
统计年鉴 ) 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用地 区 ) c 生产总值 ( P) GD 来衡量 , 能源消费用能源 消费总量 ( C) E 表示 ,劳动力用就业人 员
台地 区 )能 源消 费和 经济 增 长 间的 因果 关 系。检 验 结 果 显示 ,能 源 消 费与 经 济
内容摘 要 :在 改进 的 c D 生产 函数 理论 — 的基 础上 , 文分析 了我 国 17- 09 本 98 20 年
3 个省 市 自治 区 ( 包括 西藏和 港 、澳、 O 不
因果关系 , 本文将应 用如下改进 的C— D生
产 函数来研究我 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问
的 因果 关 系 :
基 国省 衡 板 据 实分 于 内级 平 面数 的证 析
(n =lA an + lL gn + ) IY n + lK bn + lE m 来进 行
了马来西亚、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 湾地 区的数据 , 分析结果显示前两者的能源 消费与国民收入互为因果 , 而后两者 的国民
收入和能源消费只存在单 向的因果关系。 相 比之下 , 国内学者的研 究虽然起步晚但得出 的结论是类似的。黄敏 和赫英 ( 0 6) 2 0 采用 三因素 C S生产 函数 ,建立了我 国能源消 E
GDP和 K均 表示原指标的实际值 。由于统 计年鉴上有部分年份的能源消费数据缺失 ,
所 以本文使用的数据 为非平衡面板数据。
关 键 词 :能 源 消 费 GDP 面 板 协 整
因果 关 系
在保持稳定 的经济增长的同时, 如何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是各国在制定能源
和环境保 护政策时最关心 的问题 。当前 我 国正处 于高速发展时期 ,更应该合理处理
基于全球视角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THE WHOLE WORLD区域治理基于全球视角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天津市财政局财政投资业务中心 郑道芃摘要:经济增长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不断增加的能源消费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WDI)为基础,对全球不同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系数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分成五种情景对高、中、低等收入国家进行分析。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进行分组回归,实证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收入水平(以人均GDP衡量)的上升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技术进步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还不显著,因而仍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开发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型能源。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IPAT模型;面板数据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1-0071-0003一、引言和文献综述环境问题是全球范围的重要议题,而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排放数量大、增长快的主要气体,因此在对能源碳排放的研究过程中,常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考察对象,进而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核心的研究问题之一。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需要能源的消耗,所以能源消费是不断增加的。
特别是在使用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保持同比例变化的。
因此,为了解释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关联性,在一方面,可以使用脱钩系数进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其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描述为倒“U”型,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从恶化向优化转变的特征。
现有文献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这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拐点的判断,林伯强等(2009)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拐点进行判断,并分解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因素;许广月(2010)利用中国的省份面板数据对中国以及三大区域环境库兹涅茨的存在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东部和西部的拐点进行判断。
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分析
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分析冯宗宪;陈志伟【摘要】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
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
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vincial level, using de⁃coupling theory,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Arc-GIS softwar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ecoupling trend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 presents weak decoupling. After decomposing identity causal chain with progressiv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we find that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industrial sector and the steady advancement of electrification in energy consump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in slowing down the increase rate of carbon emissions, whereas the depend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industry, especially on heavy indus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 in the provinces of China during the same period.【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空间趋势;脱钩;聚类分析【作者】冯宗宪;陈志伟【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F124.5[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5.01.009当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3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_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
是研究视角 , 都日趋丰富 , 得出了许多有现实与政策意义的结论 。 但是 , 对中国碳减排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 首先 , 行业碳排放量的核算中 , 而使用 如火电行业 ) 没有考虑二氧化碳的转移排放 。 碳排放集中在公用事业部门 ( 电能的行业不直接排放碳 。 采用综合能源碳排放系数 ( 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 比率) 计算电能的碳排放量 , 会产生误差 。 其次 , 行业碳排放量的计算仅仅根据行业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2 年第 3 期
的能源消费量增加很快 , 且其结构变化很大 , 用 G D P 与能源消费总量或碳排放总量 的比例所计算的能源强度或碳排 放 强 度 , 并 不 能 真 实 地 反 映 能 源 的 利 用 效 率 或 能 源 结构的变化 。 从分部门 ( 主要是工业 ) 研 究 看 ,王 峰 等 采 用 LMD I指 数 分 解 方 法 , 分 阶 段 研
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的 9 . 0% , 比 1 9 9 0 年增长了 1 7 1% ,1 9 9 0— 2 0 0 7年 中 国 碳 排 放 增 量 相 当 于 同 期 全 球 新 增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 7 8 . 8 5 亿 吨) 的
③ 他还从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视角 , 探讨不同行业征收不同环境税的政策 , 以 性。 ④ 林伯强 、 姚昕 和 刘 希 颖 采 用 C 减少总体碳排放 。 G E 模型研究碳减排如何倒逼能源 ⑤ 林伯强 、 孙 结构调整 , 探讨能源结构变化导致的能源成本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传旺基于我国经济增长 率 、 人 口 总 量 、 城 市 化 率 、 能 效 水 平 、 产 业 结 构 以 及 能 源 结
① Z 究了中国 1 9 9 5—2 0 0 7 年六大部门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 。 h a n g等 人 基 于 优 化 指 数分解方法 , 分析中国 1 9 9 1—2 0 0 6 年第一产业 、 工业 、 交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四大 ② 上 述 研 究 表 明, 规 模 增 长 是 碳 排 放 增 长 的 重 要 因 部门碳排放量变化的背后 因 素 。
开放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21 0 1年 9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Z ein nv ri ( u nt sa dS c l ce c s o r a o h j g U ies y H ma i e n o i i e) a t i aS n
V o . 1。 N o 14 .5 S p 2 I e . 01
DOI 0 3 8 /.s n 1 0 — 4 X. 0 1 0 . 1 :1 . 7 5 j is . 0 8 9 2 2 1 . 7 1 1
开 放 经济 对 碳 排 放 的 影 响
基 于 中 国地 区 与行 业 面 板 数 据 的 实证 检 验
使 企 业 改进 生 产 技 术 , 少 排 放 。 减 [ 键 词 ]开 放 经 济 ; 排 放 ; 商 直 接 投 资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国 际 贸 易 关 碳 外
Th mp c fOp n Ec no n Ca b n Emiso s e I a to e o my o r o sin :
Ch na o h n e o I nd n s ra pa l i b t i r gi na a i du t il ne da a, wh l e po t nc e s s a bo e ison . t ie x r i r a e c r n m s i s H o v r he i l n e o e c o y o a bo mi son n d fe e t r g on nd i us re we e ,t nfue c fop n e on m n c r n e s i s i if r n e i s a nd t i s s ws dif r nt c r c e itc . Re i na if r n e n c r n e ison e l c he d v l p e t ho fe e ha a t rs is g o ld fe e c s i a bo m s i s r fe t t e e o m n
能源消耗、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An Em p i r i c a l S t u dy o n t h e Re l a t i o ns h i p b e t we e n En e r g y Co s um pt n i o n, Ca r b o n Em i s s i o s n a nd Ec o n o mi c Gr o wt h
S e p, 2 01 3
能源消耗 、 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
以河 南 省 为 例 刘 战伟
)
要】 结合河南 省 1 9 7 8 -2 0 1 0年 间的样本 数据 , 采 用协整分 析 、 V E C M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 , 实证 分析了能源 消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0 3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0 [ 基金项 目] 2 0 1 2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 基于C G E模型的我国低碳发展政策构建研究” ( 1 2 Y J A 7 9 0 2 1 4 ) ; 2 0 1 2 年河南省教育厅人
第l 5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月
南 昌航空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Ha n g k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 0 l j . 1 5. No . 3
耗、 碳排放 和经 济增 长三者之间 的关系 。结果表 明 , 能源消耗 、 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 碳 排放与 能源 消耗和经济增长之 间存 在单 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 向因果关 系。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论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一、能源消费相关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主要有三种: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及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时代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有限的能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需求的矛盾等等。
因此,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负面影响的传统经济理论已不足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下面对两种新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低碳经济理论当前,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为全球第一。
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实现资源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提出由英国政府在2003的能源白皮书,主要面对人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压力。
低碳经济是典型的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产生废弃物少的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
1.大力开发低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低碳技术作为动力支撑,积极开发“三低”的新型能源。
因此,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低碳能源。
2.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脱钩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变量的增长率呈现分离状态甚至是相反方向的变动。
将脱钩理论运用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当中,就可理解成能源资源的脱钩。
如下图所示:3.低碳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赋予时代的特色后发展起来的,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
它的发展并不是摒弃了一些传统的产业,而是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将传统的“三高”产业发展成“三低”产业。
通过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行业转变成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上的保障。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分析
・
--
—
—
第 l 总第 27 期( 0 期)
21 年 1 01 月
工业 技 术 经 济
ol lo n sra e n lgq lEeonom ia l ma fIdutilTe h oo ia e
22 我 国单 位 国 内生 产 总 值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比 00年
收 稿 日期 :21 _o_ 2 oo _ 6 _4 - 基 金 项 目 :第 4 中 国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面 上 资 助 项 目 ( 目编 号 :2 1o742 o 7批 项 0 o 4o 9 ) 作者简介 :张丽峰 ,东: z l k ̄秦皇岛分校讲师 ,经济学博 士,中国社会科学 院城市发 展与环境研究 所博士后 。研 究方 向:能 源经济 、 l z 低 碳 经 济 、计 量 经 济 等 性 的环 境 问 题 ,其 主 要
原 因是 由于 大 气 中 温室 气 体 浓 度 的 不 断增 加 。气
20 年 下 降 4 % ~4 % ,作 为约 束性 指标 纳 入 国 05 0 5 民经济 和社会 发 展 中长 期 规划 ,并 制定 相应 的 国
Jn. 1 a 2 1 0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能 源 消 费 对 碳 排 放 影 响 分 析
张丽 峰 ,
( 中国社会 科 学院 ,北京
[ 摘
10 0 ) 0 0 5
( 北大 学秦 皇 岛分 校 ,秦 皇 岛 O 6O ) 东 6O 4
要]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经济迅猛发展 ,能源消费量 随之增加 ,二氧化碳排放量也 不断增 长,
内统 计 、监 测 、考 核 办法 。但 近几 年 ,我 国能 源 消 耗和碳 排放 的增 长速 度开 始大 于经 济增 长速 度 ,
能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关联性分析及能源转型策略discussion
能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关联性分析及能源转型策略discussion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及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因此,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减少碳排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本文将分析能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的关联性,并探讨一些能源转型策略。
首先,能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和能源消费中,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并将其转化为所需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量。
而能源消耗量的降低直接导致碳排放的减少。
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其次,能源转型是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碳排放减少的重要策略之一。
能源转型是从传统能源到更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过程。
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碳排放量较大,严重影响气候。
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碳排放量较低甚至零排放,使其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选择。
因此,通过推动能源转型,我们可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碳排放的减少。
在能源转型策略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激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清洁能源技术。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减税或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参与清洁能源项目。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研发新能源技术和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加快能源转型的进程。
另外,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也需要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
他们可以采取使用低碳技术、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这些目标。
此外,企业还可以进行碳排放披露和碳交易,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减排目标。
个人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节约用电、用电高效设备和降低碳排放的消费习惯,也可以为能源转型和碳减排做出贡献。
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弹性脱钩模型
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弹性脱钩模型邢红【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卷),期】2019(035)010【总页数】8页(P1244-1251)【关键词】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弹性脱钩模型; 长江经济带【作者】邢红【作者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1 引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始终是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对能源消费的依赖不断增强,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大量的碳排放,既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考察能源消费、碳排放、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借助NoteExpress软件,在CNKI上分别以“能源消费、碳排放、经济增长”为关键词和篇名,共搜索到114篇文献,其中刊文量最高的是《统计与决策》,为7篇;其次是《生态经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均为4篇;第三是《资源科学》、《科技管理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工业技术经济》等,均为3篇。
共有81篇论文,累计受180项各级各类基金资助,有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从研究方法看,定量考察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越来越多,主要有:①以EKC模型、Grange因果检验模型为代表的计量经济方法,主要对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李金克等[1]利用EKC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将在2025年经过库兹尼茨曲线拐点;牛叔文[2]、翟石艳等[3]分别以亚太8国、我国长三角为研究对象,基于面板数据模型、ARDL和Granger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②以动态CGE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投入—产出法,主要分析与预测各种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郭正权等[4]构建动态CGE模型对我国2007—2030年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变化特征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模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将不断降低;付雪等[5]编制了能源—碳排放—经济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应用线性规划方法给出经济增长最大化和碳减排双目标下各地区分产业碳排放指标与结构调整规划,模型结果表明应削减能源消耗并将重工业转移出中国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 a t t so r a rc ia in f a c e u aet er lt n h p b t e n e o o c go h a d c r o m s in r— s r c :I i f e tp a t l g i c n e t r g lt h e ai s i ew e c n mi wt n ab n e s e g c s i o o r i o
o e o n r sae h g e h e eo i gc u t e , h l O2e sin fp r i G n e n t n r o s mp p d c u t e ih rt a i d v lp n o n r s w i C m so so e t DP a d p ru i e e g c n u — i r n n i e i n u y
国的能耗和碳排放 指标优 于其它 3个发展 中国家, 但次于发达 国家。为在 国际气候谈判 中寻 求主 动, 国应积 我
极 转换 能源结构 , 通过技 术进步提 高用能效率 , 促进节 能减排。
关键词 : 太八国 ; 源消耗 ; 排放 ; 亚 能 碳 面板 数 据 模 型 ; 面板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中 图分 类 号 :0 22 F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2 7 3 2 1 )5— 0 2— 9 lo ~95 (0 0 0 0 1 0
( . ol eo a hadE v om n Si c ,a zo nv sy 1 C lg e fE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ni n et c neL nhuU ir t, r e ei
2 KyL brtr o eenC i 'E v om n . e aoao W s r hn s ni n t £ ,a zo nvrt,azo 30 0 C ia yf t a r e e L nhuU i syL nh u70 0 , hn ) , ei
d c in h sp p ra ay e a s i ewe n e eg o s mp in GDP a d c r o miso sfr8 A i u t .T i a e n z sC u a t b t e n ry c n u t , o l l y o n ab n e sin sa—P cf o n o aicc u — i
t n o h r rae lw rt a h  ̄tr ‘ e i d x s o n r y c n u t n a d c b n e sin n C i a a e b t r i ft e f me o e h n te l e . T n e e fe eg o s mp i a o m s s i h n et o o r h o n r i o r e ta eoh r h e e eo ig c u t e , u fro e eo e o t e .F r r ma t ei tr ai a l t e h n t te re d v lpn o n r s b t n e rt d v lp d c u r s o moep ci i e t n l i en — h t i i i o n i a v n n n o c ma g t t n , hn h u d p o t n r —svn n mi in rd cin t ru h n w e e g s d tc n lgc r ge s o i i s C i a s o r moe e e g ao l y a i ga d e s o e u t h o g e n r u e a e h oo ia p o s . s o y n l r K wo d : i r s 8 Asa—P cf o nr s n ry c n u t n; a b n e s in ;p n l aamo e ; a e a i c C u t e ;e e g o s mp i i i o c r o mis s a e t d l p n l—b s d VEC o d a e M
摘
要: 处理好发展与 减排 的关 系现 实意 义重 大。本 文 以亚太八 国为 对象, 用 面板 数据 模 型, 析 17 运 分 9 1—
20 0 5年间能耗 、 D G P和 c 0 排放 的关 系。结果表明 , 三者之 间存在长期均衡 关系。由此 建立的面板回 归模型显 示, 发达 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 , 单位 能耗和单位 G P排放 的 C , D O 低 而发展 中 国家则相反 。我
t e h s a i ls a e r g e s n mo ess o h t e a i ab n e sin e e n n ry e ce c n d v l we n t e e v r b e .P l e r si d l h w t a rc p t c r m so sl v la d e eg f i n yi e e — a n o p a o i i
t e r m 9 1 t 0 5 u ig te p n ld t .T e rs l n iae ta 。 ee a e ln i r sfo 1 7 o2 0 sn h a e aa h e ut i dc t h t t r g—mn e ul ru r lt n hp e s h r o q i b i m eai s i sb — i o
中国软科 学2 1 00年第 5 期
能源消耗 、 经济 增长和碳排放之 问的关联分析
基 于亚太 八 国面板 数 据 的实证 研究
牛叔文 , 丁永 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 翥 , , ,
( 兰州大学 1 资源环境 学院,. . 2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甘肃 兰州 70 0 ) 30 0
Ca a l to hi m o g En r y Co u p i n, us lRe a i ns psa n e g n m to s
Ec n m i o h a d Ca b n i s i n o o c Gr wt n r o Em so s An Emp rc lSu y Ba e n Pa e t o i — a i c Co n re i a t d s d o n lDaa f r8 Asa— P cf u t s i i i NI S u—we DI U h n NG n Yo g—x a IYi—x n i L i LUO a g—h a Gu n u NI Yu U n—z u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