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摘要】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但在注射时容易导致皮下出血。
本文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的重要性、影响皮下出血的因素和皮下出血的危害,研究发现不同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有一定影响,建议实践中应采取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来降低皮下出血的风险。
结论显示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为提高低分子肝素注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轮换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规律、影响、危害、实践方法、效果、建议、局限性、未来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时被广泛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轮换对于减少皮下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皮下出血是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是非常必要的。
过去的研究表明,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频繁更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和降低组织刺激的风险。
如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进行轮换,以及如何正确实施注射部位轮换,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因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减少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以及注射部位轮换的实践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皮下出血效果进行评估,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及部位致皮下出血的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及部位致皮下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娜李华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致皮下出血的注射方法及部位。
方法我们采用轮换组病人100例腹壁皮下(早左晚右)垂直进针的方法注射,按压时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针眼
5min,传统组病人100例随机选择注射部位,注射相距2cm/次,左手绷紧治疗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呈30~40。
刺人针梗(一次性1mL注射器的2/3),回抽无回血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棉签方向垂直于进针方向按压针眼3min。
两种按压深度均为皮肤下陷1cm。
结果两组疼痛比较:轮换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淤血程度比较,轮换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轮换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皮下出血、淤血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皮下出血。
减少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致皮下出血的方法和体会(一)
减少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致皮下出血的方法和体会(一)
【关键词】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
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因其腹部皮下注射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而被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抗凝作用、注射按压方法不当、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协同作用以及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等因素1],极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皮下血肿,局部疼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治疗效果。
为此广大护理同行研究了许多方法预防及治疗皮下血肿,2008年3月—2009年3月通过对本科51例冠心病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情况进行观察,笔者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于本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36~76岁,平均56.7岁,全部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病人血小板、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1.2操作方法选用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规格0.5ml:5000AXaIU),注射器是厂家专门配套的1cm注射器,其针头长约1.2cm,在脐周围U状区域5~10cm范围内(脐周1cm 除外)左右交替皮下注射。
操作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呈40°进针缓慢注射(速度以45秒为宜),对于体质消瘦、腹部脂肪薄的患者采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腹部皮肤垂直进针法2]。
注射完
毕,以原进针角度拔针,拔针后用干棉签以中等力度(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按压10min,1次/12h,连续6~14次,共注射560次。
1.3结果患者感觉不痛或稍微疼痛,局部出现直径为0.2mm的瘀斑者2例,瘀斑直径>2cm且有硬结者1例。
其余均未出现皮下出血。
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减少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效果分析
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减少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降低保胎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的风险,使护理服务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应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进行循证护理理念的有效渗透,以联合护理实践的方式,高效落实护理任务。
方法:从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保胎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分别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有效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结果:实验组联合护理方案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的皮下出血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保胎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化护理的对照组。
结论:构建PDCA循环管理模式,再将循证护理理念渗入其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是整体优化保胎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护理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循证护理;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护理效果引言:皮下出血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反应,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难以建立良好心态,无法听从医护人员的指挥,使自身病情得到更好地控制。
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注射,能够起到一定的保胎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流产风险,让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
现阶段,护理人员要用正确的护理方式,带给患者最佳的治疗体验,赢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有序推进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同步提升患者的保胎信心、护理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和积极作用。
基于此,本文特意对100例保胎患者进行了科学分组,探讨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希望以下内容的报道,可以为其他的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的50例患者,最大年龄3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9.96±1.45)岁。
实验组的50例患者,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32.01±1.72)岁。
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LMWH)皮下出血的改良办法
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LMWH)皮下出血的改良办法【摘要】目的 :对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LMWH)皮下出血的探析。
方法:选取在2020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妇产科需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孕产妇,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俩组,分别给予常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比俩种注射方法对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的哪种更优更适合临床使用。
结果:实施不按压的注射方法后实验二组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出血情况减少,且实验二组的方法更简单便捷,适合临床操作。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皮下出血;改良办法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经分解强化精制而成的新型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LMWH)具有极强的抗凝抗栓性能,同时具有生物利用性高,体内半栓期长等优点,LMWH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产科抗心磷脂综合征复发性流产和产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领域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的作用稍有不慎,易引起皮下出血,在传统规范操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致出血的发生率极高,据国内文献报道,局部皮下出血面积可高达8CM*10CM 皮下出血不仅影响后续注射部位的选择,还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现业内文献研究有俩种皮下注射的新方法应用于临床,且区别较大,本次实验将针对俩种注射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一:抽取药液以后,嘱患者手臂叉腰,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处选择注射部位垂直进针,无需回抽回血,进针深度2/3,推注时间10秒以后停留10秒,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10分钟以上。
方法二:抽取药液以后,留取0.1ml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保留,嘱患者手臂叉腰,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处选择注射部位执笔式垂直进针,无需回抽回血,进针深度2/3,推注时间10秒以后停留10秒迅速拔针后无需按压,如穿刺部位有血液溢出用棉签轻轻擦拭干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选取在 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收取的30例需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孕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各15例,实验一组:所有孕产妇年龄20-42岁,体重55-90kg;每人接种针数3~8针。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针深 度 ,确 保药 液 注 人 皮 下 脂 肪 层 ;回抽 无 回血 后 缓 慢推 注 药液 ,并 在 注 射 全 过 程 保 持 皮 肤 皱 褶 状 态 ,直 到注 射完 毕 再 放 松 皮 肤 。此 法 能 始 终 保 持 药 液 均 匀 注入 皮下 脂 肪 组 织 ,减 少 局 部 组 织 的 损 伤[5 ;并 使 捏 起部 位皮 下 间 隙增 大 ,易 于药 液 扩 散 ]。垂 直 腹壁 皮 下注 射针 头 易 固定 ,保 证 注 射 深 度 ,而 捏 起 皮 肤 又 可 避 免 因针 头 刺人 过深 ,导致 药 液注 入腹 腔 甚 至 刺伤 脏 器 的严重 后 果 ;同 时 又 可 压 迫 皮 肤层 ,防止 药 液 渗 入 真 皮层 。垂 直进 针 减 少 针 头 与 皮 肤 及 皮 内 的接 触 面 积 ,降低 了损 伤 皮 内 的 毛 细血 管 的 危 险 性 ,亦 降 低 了 患 者 的痛 阈 。但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对 固 定 针 栓 、抽 回 血 、推 注药 液 不是 很方 便 。 1.2.2 垂 直 回抽法 有不 少 学者 进行 了相 关 的临 床 试 验 ,得 出 了注射 前 不 排 气 ,推 药 前 后 回抽 针 栓 可 以 减 少皮 下 出血 的发 生 ,与传统 的方 法 比较 有 显著 性 差 异L1 。该 方 法 是 在 垂 直 皱 褶 法 的基 础 上 加 以改 进 : 注射 前 不排 气 ,避免 了针 头 和针 尖 上 附着 药 液对 局 部 的刺 激 。此 时 针 头 腔 内 有 少 量 空 气 ,推 药 前 回抽 针 栓 ,使 这 一 小量 空气 回到液 面上 后 再 推药 。这样 也 避 免 了空气 进 入 组织 的可 能 ,而 且 使药 液 得 到 充分 的 利 用 ;注射 完毕 停 留 5 S,目的 是 待 药 液 基 本 扩 散 ,避 免 药 液 过 多存 留于 针尖 部 ;拔 针 同时 回抽 针 栓 可避 免 针 头腔 内 留有小 量药 液 随针 尖 带人 针 眼 ,刺 激皮 肤 引起 出血 。张 华口妇报道 ,使 用 预 灌 针 剂 时 ,针 筒 内有 0.1 ml的空 气 ,注 射 时 针 头 向下 ,把 空 气 弹 至 药 液 上 方 , 注 射 结束 后 0.1 ml空 气 正 好 填 充 乳 头 及 针 梗 ,这 样 既 不浪 费 药 液 ,也 保 证 注 射 前 后 针 尖 部 位 无 药 液 附 着 ,避免 了 针 头 刺 伤 表 皮 毛 细 血 管 而 引 起 的局 部 出 血 。笔 者认 为 注射 前不 排气 、推药 前 回抽针 栓 等 办法 都是 可 取 的 ,但 通过 研究 发 现注 射 完 毕停 留 5 S,并 不 能使 药 液全 部扩 散 ,此外 ,拔 针 时 回抽 针 栓 ,有 可能 将 注入 的 药液 抽 回到 注射器 中 ,造 成 剂 量不 足 。而 观察 中发 现 停 留 15 S或 以上 ,拔针 时不 回抽 针 栓 ,针 尖 部 没有药 液 带 出 。这样 既避 免 了 以上 弊 端 ,又保 存 了优 点 。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通过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常见部位、轮换注射部位的意义、影响皮下出血的因素分析、不同部位皮下出血的比较以及规律轮换注射部位的建议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注射使用体验,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轮换注射部位对减少皮下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部分提供了管理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本研究为完善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策略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注射低分子肝素、轮换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规律、影响因素、管理建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常见部位、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但在注射低分子肝素的过程中,皮下出血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瘀斑或疼痛时。
为了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低分子肝素会导致局部皮下组织破坏和血管损伤,增加出血的风险。
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同一部位受损的可能性,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不同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和皮肤厚度也会影响注射的吸收速度和药物稳定性,进而影响药效和副作用的发生。
通过对注射低分子肝素部位的轮换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部位进行轮换注射,我们希望能够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影响皮下出血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我们希望为低分子肝素使用中的皮下出血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改进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减少皮下出血的作用
( 责任 编辑 : 李现红)
0 0
改进 的低分 子肝 素 注射 方法对 减 少皮 下 出血 的作 用
李 伟
摘 要 目的 通 过改进 低分 子肝 素腹部 皮下 注射 的方 法 , 一步 减 少皮 下 出血 的发 生 率及 减 少 出血 面积 。方法 选择 临床诊 断 进
的不稳 定性心 绞痛 、 需皮 下注射低 分子肝 素 的患者 , 每例 患者 的 1 将 O次皮 下注射 分 为对照 组和 改进 组 , 行 自身对 照。 察 皮 进 观
下 出血的例 次及 出血 面积 的大小。结果 改进组 不仅 局部 出血例 次明显减 少, 而且 未发 生较 大 面积 的瘀 斑( 于 O2mx .c )P 小 . c 02m , <
顶端部分形成血栓 , 导管顶端周围的血流量不足, 导管扭曲等 。这
些 原 因 的鉴 别 , 由导 管 内腔 向 留置 静 脉 缓 慢 注 入 造 影 剂 , 此 可 以 得到 导 管 内腔 以 及导 管 顶 部 周 围 的情 况 因血 栓 引起 血 流 不 畅 。 者 , 用尿激酶35 可 万单 位 加 生 理盐 水 2 l 释 , 留 1 —0 n m稀 保 5 2mi再
OO 。结 论 .1 采 取 改进 的 注 射 方 法 可 降 低 皮 下 出血 发 生 率 及 避 免 较 大 面 积 的 出血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6 6 1 (0 8 0 9 0 8 — 2 10 — 4 1 2 0 )0 — 0 7 0
关 键 词 : 分 子 肝 素 ; 下 注射 ; 低 皮 出血
维普资讯
当代 护士20 年第 9 ・ 08 期 学术版
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致皮下出血临床观察探讨
[ ] 强, 昭 方. 1 王 鲍 消化性 溃疡 急 症 30例 处 理体 会 . 医 学, 0 新
1 9 ,7 6 :2 3 1 9 6 2 ( ) 3 0— 2 .
[] 6 叶任 高. 内科 学. 6版.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35 9 人 2 0 :0 .
起淤斑 。
3 讨 论
换脐周注射部位 , 减少 注射 针头处药液 , 延长按压注射部 位时 间 , 减少皮 下出血 、 紫 , 青 取得 了交好效 果 , 现简介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对 笔 者 所 在科 住 院 的脑 梗一在 A区 , 晚上 统一 在 B区 , 每天 每次 注射 区域 固定 ,
避免了注射部位随机性 。 122 用 1m 注 射器 垂 直 进 针 , 气 时 勿 使 药 液 进 入 针 尖 与 针 .. l 排 梗 , 而 降 低 了浅 层 皮 下 组 织 中药 液 浓 度 而 减 少 出血 机 会 , 微 从 而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8月 第 8卷
第1 8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多重 ||
| 曩毒| 曩- | _|誊| 碧 曩 。 ≯要 曩 曩
| 曩 一≯
2 结 果
作用强 , 良反应少 , 不 给药方便等优点 , 是临床治疗 心脑血管梗 塞
的 有效 方法 。部 位 的 差 异 易 致 注 射 部 位 皮 下 出 血 , 者 所 在 科 笔 20 对 7 09年 0例 脑 梗 塞 患 者 采 用 统 一 的 注 射 轮 转 表 , 规 律 地 更 有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研究
低 分 子 肝 素钙 对 体 内 动静 脉 血 栓 形 成 有 抑 制 作 用 。 有 效 其 性 、 全性 均 优 于 普 通 肝 素 。 下 给 药 每 天 1次 或 2次 , 可 发 安 皮 即
挥 抗 凝 作 用 Ⅲ 。 注射 后 腹 壁 皮 下 出 血 是 常 见 的 不 良反 应 . 血 出
3 讨 论
Ja g uPr vn e Ja g u2 2 4 h n ) in s o ic ,in s 2 0 2 C ia 中 图分 类 号 : 4 2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 0 9—6 9 ( 0 8)0 10 4 3 2 0 1 B一2 0 7 0—0 1
满 意 的 效 果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 临 床 资 料 .
选 择心 内科 2 0 0 6年 6 一2 0 年 6月 住 院 的 月 07
伤 。由 于护 理 实 行 轮 班 制 、 碎 事 多 的 特点 , 无 统 一 注 射 轮 换 琐 若 表, 随机 轮 换 注 射 部 位 往 往会 导致 一 个 部 位 重 复 注 射 , 加 了局 增
惠 艳 , 玉玲 , 张 姚志蓉
注 : 秩 和检 验 , 经 两组 皮下 出血 面 积 比较 . P<O 0 1 .0。
Hu n, a ln Ya io g( n a o pi iYa Zh ng Yu i g, o Zh r n Do gf ng H s — t lof r t a Fis Pe l op e’S H os ia o Li n ng n Ciy ptl f a yu a g t
st orp te t o d c e s O mol u i f a i n s t e r a e l W e ec -
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与否与减少皮下出血的护理体会
21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9期三体综合征,占7.7%,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阴性的3121例患者中,随访2998例,占96.1%,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0.03%,未进行随访123例,占3.9%。
本文例举5例21-三体综合症的胎儿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
表 5例21-三体综合症的胎儿的情况序号年龄筛查结果AFP(ng/ml)HCG(mlu/ml)羊水核型妊娠结局1381/1120.2950111.147,XX,+21终止妊娠2351/1854.45179256.247,XX,+21终止妊娠3361/6320.19269332.147,XY,+21终止妊娠4351/31427.3254568.2未做分娩,47,XY,+21 5391/747826.9827239.6阴性分娩,47,XY,+213 讨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检测技术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胎儿的检测的方法越来越多,唐氏综合征便是胎儿最为常见的缺陷疾病之一,如果孕妇没有及时进行终止妊娠处理,就会导致胎儿分娩后出现智力不足,特别是孩子在年龄增长后,这种情况就会越加明显,而且患有该疾病的婴幼儿往往都会夭折,给孕妇以及孕妇的家庭带来很多痛苦,所以对于胎儿的筛查至关重要[3]。
唐氏筛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该检查方法的准确度较低,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所以对于唐氏筛查呈现阳性的孕妇一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羊水穿刺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最终的检查结果[4]。
本文就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羊水穿刺结果比对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呈阳性高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1]赵新明,赵予韬.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羊水穿刺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3):342-343.[2]周希亚,戚庆炜,蒋宇林,等.高龄孕妇胎儿唐氏综合征中孕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卫生经济学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2,21(3):209-213.[3]戚庆炜,蒋宇林,刘俊涛,等.对高龄孕妇于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0):737-741.[4] DÍAZDÍAZ, Oscar, LIÑEROARANA, et al. Biomasa y densidad de praderas de thalassia testudinum en la baha de mochima, Venezuela[J]. Acta Botnica Venezulica, 2011(1):217-226.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血栓溶解有间接协同作用,在神经内科常用于进展型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动脉介入支架术后等病人。
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7 年 第 4 卷第 23 期2017 Vol.4 No.234529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张 政(江苏省连云港连云区149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摘要】低分子肝素(LMWH )能够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抑制,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不必要实施实验室连续检测,且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每天仅需皮下给药2次,就能够保证良好的抗凝效果。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优势为出血倾向小、无需监测凝血时间、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等优点。
低分子肝素在多种疾病治疗中都有应用,但是实施皮下注射后容易有出血表现,所以必须做好相关护理,本研究具体分析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右下角护理措施。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23.4529.01LMWH 因其抗血栓作用强,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治疗[1],作用优于普通肝素,可明显缓解普通症状,减少心绞痛次数发生,有效改善血流变指标[2]。
但临床使用也也会有多种不良反应发生,常见的为血小板减少、皮下淤血、疼痛、皮下血肿等[3]。
这样可导致患者及家属心理的恐惧,对护理工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纠纷。
现将注射部位,进针方式,推药速度,按压时间,皮下脂肪厚度等影响因素及对症处理综述如下。
1 注射部位1.1 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选择在脐上下5 cm 、左右10 cm (避开脐周 1 cm );患者取仰卧位,将腹部皮肤于脐周上下提起,从而不会于皱褶形成,深浅度掌握难度较大,用力不当也会导致毛细血管受到损伤,穿刺过深会导致腹直肌受损,过浅又会进入皮内[4]。
脐周两侧皮肤比较松弛,捏起后皱褶形成难度小,皮下脂肪注入药物后基本不会达到肌层,所以很少出血。
研究证实,选择在左下腹使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皮下瘀斑硬结的发生,考虑到这个部位的解剖位置,与右下腹相较,左下腹对于脏器的损伤可能性更小,安全性更高。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注射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治疗方法,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等病情管理中。
长期注射低分子肝素可能引起皮下出血,特别是在注射部位。
轮换注射部位是减少皮下出血的一种重要策略。
本文将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了解皮下出血的发生机制对于选择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皮下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中溢出到皮下组织的现象。
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
它也会使血小板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血管壁的损伤。
加上注射时的创伤,使得皮下出血的风险增加。
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同一部位的创伤,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
多项研究表明,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风险。
一项研究对84名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轮换注射部位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6.7%,而单一注射部位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3.3%。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显著减少严重皮下出血的风险,且不影响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的具体方法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腹部皮下组织注射低分子肝素。
在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时,可以将腹部划分成若干区域,每次注射都选择不同的区域。
可以将左右腹部交替使用,以保证注射部位的均匀分布。
还需要注意避开有明显皮肤破损、瘀斑或肿块的区域,以减少创伤。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有效降低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皮下出血风险。
通过选择腹部皮下组织等多个注射部位,并合理安排轮换顺序,可以减少创伤集中,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这一策略的宣传与指导,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注意培训患者正确注射的方法和技巧。
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讨更合理的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来预防血栓形成。
注射部位轮换的原理是减少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的皮下出血风险。
皮下出血虽属常见但却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研究表明,不同注射部位在皮下出血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因此建议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注射低分子肝素时的操作规范性,保障患者注射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对于降低患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皮下出血、作用机制、危害、影响、建议、规律、减少发生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相关疾病。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皮下出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在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中,皮下出血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
目前,有关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和注射部位轮换的原理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推断不同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减少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会增加患者皮下出血的风险。
通过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和注射部位轮换的原理,分析不同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注射方案。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注射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过程中,定期更换注射部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会导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增加。
本文将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并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注射部位轮换,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很多患者由于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或者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导致皮下出血的发生。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造成局部皮下组织的受压和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和出血。
皮下组织的纤维化和水肿也会增加皮下出血的风险。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于减少皮下出血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呢?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建议每次注射时选择不同的部位。
应该避免在局部有皮下瘀血或者肿胀的部位注射,以免加重皮下出血的风险。
在注射前应该仔细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有明显的皮肤破损或者炎症的部位进行注射。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除了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避免过快或者过深的注射,以免造成皮下组织的受压和损伤。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也非常重要,一般建议使用0.3毫升或0.5毫升的注射器,选择25号或者26号的针头进行注射,以免对皮下组织造成过大的损伤。
患者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一旦出现局部瘀血、肿胀或者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加重皮下出血的情况。
对于容易出现皮下出血的患者,可以在注射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5分钟,帮助止血和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静脉血栓症和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法,但由于药物特
性和注射部位的不同,容易引起皮下出血。
因此,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减少皮下出血具有
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皮下出血的原因和规律轮换注射部位的
策略等方面分析其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皮下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破坏了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导致出血。
当然,注射时的针头选择、注射速度和注射深度也是影响皮下出血的因素。
为了减少皮下
出血和疼痛,注射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应该尽量避免在皮下动脉和静脉处注射,而应该选
择肚脐周围的皮下组织注射。
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是减少皮下出血的重要策略之一。
根据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可
以将注射部位分为上臂、前臂、腹部、大腿和小腿等五个部位。
注射时,应该采用轮换注
射部位的方式,每天更换一次注射部位,以防止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从而达到减少皮下出血,延长注射时间,增加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的目的。
腹部轮换注射卡减轻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瘀血的研究
腹部轮换注射卡减轻低分子肝素注射致皮下瘀血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轮换注射卡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病人1852例,按时间前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使用腹部轮换注射位卡,观察例数为1019例,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观察例数为833例,观察两组皮下瘀血率及出血面积。
结果:实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瘀血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腹部轮换注射卡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皮下瘀血发生率及瘀血面积。
【关键词】腹部轮换注射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皮下瘀血【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025-02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由普通肝素分解强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
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快速而持续地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出血危险性低,无须实验室检测[1]。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人的治疗,不良反应是引起皮下瘀血和血肿,严重时会出现硬结和坏死。
黄和平等[2]报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瘀血发生率达30.13%。
皮下瘀血不仅影响之后注射部位的选择,还以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及费用[3]。
经研究表明,规范轮换注射部位可以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后产生的皮下瘀血[4]。
因此,为方便临床护士简单有效的规范轮换注射部位,我科自制了腹部的轮换注射卡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在减少皮下瘀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52例,男1105例、女747例,年龄32~78岁。
纳入标准:①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史,并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②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凝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各项指示在正常范围内;③入院后除口服拜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外,未使用过其他抗凝药物;④患者知情同意。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进行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时,皮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对皮下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机制和作用尚未完全明了。
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不同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注射部位的比较,了解不同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我们还将探讨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选择和轮换的原因,以及这些选择对皮下出血的预防作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体的操作建议,减少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1.3 意义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
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进行规律轮换是非常重要的。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患者因为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增加。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不适和疼痛,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研究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和注射部位选择的原则,可以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轮换注射部位的作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和合理的用药建议,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2. 正文2.1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减少皮下出血方法的探讨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减少皮下出血方法的探讨
沈德婷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30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操作前按摩,注射前不排气,注射前后回抽,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等方法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结果:7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均<1 cm × 1 cm,1例患者出现1.5 cm × 2 cm,其余均无皮下出血,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持针方法、进针角度、注射部位、注射间距、排气方法、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总页数】1页(P6643-6643)
【作者】沈德婷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院,广西,北海,53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影响 [J], 翁莉萍
2.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减少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后皮下出血效果评价 [J], 全静;何建书;张继翠;邹剑
3.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减少皮下出血方法的探讨 [J], 沈德婷
4.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与否与减少皮下出血的护理体会 [J], 许利华
5.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与否与减少皮下出血的护理体会 [J], 许利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规 律 轮 换 注 射 部 位 减 少 皮 下 出 血 的
研 究
凤 维 萍 田腊 玉 郭红 林 陈永 梅
【 摘要 】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时轮换 注射部 位与皮下 出血 的关 系 , 找出有效 的轮换
素培 的影 响.中国中医急症 ,0 8 1 ( ) 62 4 20 ,7 5 :5  ̄5 . [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 会慢性 阻塞性 肺部疾病 学组.慢性 阻 2 塞性肺部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 核和 呼吸杂志 ,0 2 8(5) 20 , 2 :
4 3 4 0. 5 -6
川芎嗪是活血化淤药物 川芎的提取 物 , 主要成分 是 四 其 甲基 吡嗪 , 广泛应用 于心脑血管性疾病 、 栓性疾病 、 心病 血 肺 等。川芎 嗪具有加 速氧 自由基 清 除 , 抑制血 小板 聚集 , 降低 CP O D加重期患者血流黏滞度 , 改善微循环 等功能 , 可升高 并 P 水平 , O 降低 P O C 水 平 , 高 治疗 效 果 。动物 实 验 表 提
照 组 随 机 选 择 注 射部 位 。
1 1 研究对象 .
选 择 20 0 8年 1月至 2 0 0 8年 5月在本 科住
12 2 注射方 法 用 1ml .. 注射器 抽吸药 液 , 注射 前不用排 气 , 筒 内有 0 1ml 针 . 的空 气” , 并擦 干针尖 部位 残余药 液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区域 , 个 象 限 内两 个 区域 如 AI A ; 1 B ; 1 C ; 1 每 、2B 、2C 、2D 、 D ; 2 脐上下分别 为 E 、 2区域 , lE 2次注射相距 2c m 左右 , 注 射时 自患者 的腹 壁按 照从 左 向右 、 上而下顺 序在相应 的部 从 位注射 , 如第一针在 A 1处注射 , 第二针则 在 A 2处注射 , 第三 针则在 B 处 注射等依次类 推 , 1 每针 间距 2e 每次 注射后 , m, 护士在治疗表 上相 应部位 注 明注射 日期 、 间 、 签名 。对 时 并
血程度 。
有规 律地 轮换 注 射 部 位 可 以减 少 皮 下 出血 发 生 率 及 出
【 关键词 】 低分子肝素钙 ; 皮下 注射 ; 出血
低分子肝 素钙对体 内动静脉血 栓形成有 抑制作用 , 已 现 广 泛应用 于过敏性紫 癜 的治疗 , 主要选 择腹 壁皮 下注射 , 因 为腹壁皮下 血管 、 巴管 丰富易于吸 收。但 临床上 由于不 规 淋 律轮换 注射部位 易致 注射部 位皮 下 出血 、 瘀血 , 成患 儿 心 造 理 紧张 , 影响患儿使用该药 的依从 性 。为减 少皮下 出血 的发 生, 本研究 通过有规律 地更 换腹 部皮 下 注射部 位 , 而减少 从 了皮下 出血发生 率及 出血程度 , 促进 患儿康复 。
[] 刘 忠 , 4 李永春 .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 鼠肺泡 中肿 瘤坏 死 因 子. 的 影 响.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0 9 2 9) d 20 , 9( :
19 19 . 0 2— 0 4
细胞介素一 (L8 和肿 瘤坏 死 因子- T F ) 8 I一) ( N - 浓度 , 制 炎 抑 症细胞生成 , C P 对 O D大 鼠气 道炎 症具 有 明显 的抑 制作 用 。 近年来 , 内有学 者将 川 芎 嗪用 于 C P 国 O D急性 加 重 期 的 治 疗, 并取得较好效 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 治疗组 的临床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芎 嗪能有 效 改善患 者 的咳 喘等症 状 , 川 且无明显 良反应 , 可作为该病 的治疗方 法之一 鼠支 气 管 肺 泡 灌 洗 液 中 白 川 OD
[ ] 李 之茂.川芎嗪对慢 性阻 塞性 肺疾病 患者 血气分析 与血浆纤 3
维 蛋 白原 的 影 响 .湘 南 学 院 学 报 ( 学 版 ) , 0 7 9( 医 2 0 , 2):
2 2 4_5.
参 考 文献
l 刘忠 , j 李永春.川芎嗪对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大鼠模 型 白细胞 介
[ ] 张庆年 , 5 李萍.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 重期 合并 呼吸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0 8 1 ( ) 15 .0 7 2 0 ,7 8 :0 116 . [ ] 容剑雨 , 6 李文.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急性发 作
21 0 0年 3月 第 4卷 第 5期
C i JMo rgAp 1Ma 2 1 V l4. hn d D u D . r 0 0. o_ N0 5
・
1 3・ 5
的炎症细胞释放多 种介 质 , 这些 介质 破坏 肺 的结构 , 进 中 促
性 粒 细 胞 炎 症 反 应 。
做 好 患 儿 的解 释 工作 , 患 儿 平 躺 , 露 注 射 部 位 , 士 消 毒 让 暴 护
院 的过 敏 性 紫 癜 患儿 3 0例 , 性 1 男 5例 , 女性 1 5例 , 龄 3~ 年
1 4岁 , 平均 ( .7±25 岁 , 71 .0) 人选 条件 : 用药 前 常规 检查 ①
注射部位的方法 , 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儿 3 0例 , 将
观 察 组 皮 下 出 血
其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各 1 5例。观察 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 素钙时有规律 地轮换注射部 位 , 照组 随机 对
轮 换 注射 部 位 , 组 各 注 射 10例 次 , 察 两 组 皮 下 出血 发 生 例 数 及 出 血 程 度 。结 果 两 5 观 率及 出 血程 度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 . 1 。 结 论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