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比研究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各国高校毕业生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不同国家的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异同点和影响。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政策之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建立。
这些服务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招聘信息发布等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此外,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如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招聘毕业生。
同时,政府还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和支持。
**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中国相比,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也各具特色。
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注重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美国政府通过减税、提供创业基金、简化创业流程等方式,支持毕业生创业。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密切,企业经常到校园招聘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灵活的劳动市场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年轻人。
欧洲政府通过提供就业补贴、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同时,欧洲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
**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对比**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
共性之处在于,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毕业生就业。
差异之处在于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中国政府更注重提供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而美国和欧洲更注重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
另外,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就业机会、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就业竞争激烈,毕业生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较大;而在美国和欧洲,由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也更广阔。
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否通过就业而成功 , 可 以发 挥 自己 的能 力 , 彰显 自己 的个 性 比较
、
两 国大 学 生就 业 现 状 比较
的能力 和个 性 ”( 6 4 . 8 % “ 认 为公 司企 业有 发展 前景 ”( 5 6 . 6 % o
值 得 一 提 的是 , 选择 “ 为 了成 为 成 功 人 士 ” 的 中 国 大 学 生 比例 为 2 1 . 9 %, 而日 本 大 学生 只有 6 . 7 %。 对 于“ 想 成为 什 么样 的职员 ” , 中国 大学 生选 择 比例最 高 的 是 “ 成 为公 司 的 核心 人 物 ” , 而 许 多 日本 大
二、 两 国大 学 生就 业观 念 的 差 异
受 传 统 文化 、 价值观、 家 族观 念 的 影 响 , 中 日大 学 生 就业 观 念
上存在显著差异 , 从 而 导致 就 业 难 是 其 根 本 原 因 。 笔 者 在 黑 龙 江
三、 两 国大 学 生就 业指 导 的 差异
1 . 理 念 的 差异 。 日本 的就 业 指 导理 念 是 培 养大 学 生 的 生存 和 自我 实现 的能力 , 日 本从5 0 年 代 以后 , 把原 来择 业 指导 扩展 为生 存
方式 指导 和 自我 实现 能力 指 导 , 确立 了生 涯辅 导 的理念 。 而我 国现
外 国语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日本九州大学 、 日本上越教育大学
等 高校 做 的 调查 报告 显 示 , 在择 业标 准上 , 中 国大学 毕业 生 对 于能
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将对中日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就业挑战和创业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两国就业创业政策的实施情况。
在将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并提出启示和建议,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中日两国的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中日毕业生、就业政策、创业政策、比较研究、挑战、创业环境、政策实施、优劣势比较、启示、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加,中日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愈发凸显。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就业创业政策的差异性备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
中日毕业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他们面临的就业挑战和创业环境也存在着差异。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日毕业生也面临着更具竞争力的就业环境。
研究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可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跨国人才的流动和合作。
通过深入比较中日两国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可以为中日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两国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对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分析两国政策的异同之处,深入探讨其优劣势和效果。
通过对中日两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毕业生就业创业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也可以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指导,促进中日两国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考察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文章以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为中心,比较了两国就业现状的差异,并分别阐述了其就业现状的成因,归纳总结了对我国改善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启示思考一、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比较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大学的升学率越来越高,与之相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国出现了大学生泛滥现象,因而就业层面上大学生也是供过于求,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而日本则是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状态低迷,导致了日本企业的用人需求减少,造成了日本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虽然两国都出现过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但是日本很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便从中脱离,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状况却持续至今。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看一下目前两国就业率的差距。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2018年春季大学毕业生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0%,这一数值也达到了日本从1997年开始进行这项就业率调查以来的历史新高。
文部科学省分析道:日本经济稳步恢复的基调下,企业的招聘意向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有更多的就业职位和就业选择。
反观中国方面,根据日前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统计显示, 2017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本科91.6%,高职高专92.1%。
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乍看这一数据,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数年前中国的“上学无用论”。
那么同样是经历过大学生就业难的中国和日本,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完全脱离大学生就业难的泥沼,而日本就能够做到就业率的逐年稳步上升呢?本文将针这之一问题对中国和日本就业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首先,中日两国大学生在就业意识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并不是选择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考研,继续升学,也就是近年来一直持续升温的“考研热”现象。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面临的大学生就业挑战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比较与研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步入社会。
然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就业难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中国的高校数量庞大,但不同高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容易找到就业机会,而许多普通高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竞争的困难。
其次,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选择了热门专业,导致相对就业率偏低。
再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了就业结构矛盾。
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了一部分就业岗位的变动,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最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保障力度不够。
部分失业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困境,缺乏就业安全感。
二、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普遍较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高水平的教育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次,美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和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工作。
再次,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失业救济制度完善。
失业大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救助和援助,减轻了生活压力,增加了就业的灵活性。
最后,美国鼓励创业和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创造就业岗位。
三、中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与借鉴通过对中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存在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首先,中国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日语韩语就业前途分析报告
日语韩语就业前途分析报告日语和韩语都是亚洲重要的语言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对这两种语言的需求也在增加,为学习和掌握这两种语言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下面是对日语和韩语就业前途的分析报告。
一、日语就业前途分析1. 翻译/口译领域:日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许多国际企业都与日本有业务往来,经常需要与日本公司进行交流,因此对日语翻译和口译人才的需求很大。
在这个领域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翻译和口译服务。
2. 旅游业: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掌握日语可以在旅游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导游、酒店前台接待员、旅游顾问等。
3. 教育领域:由于日本的文化、艺术和科技领域发达,很多人对日本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兴趣,因此对于教授日语的教师需求也很大。
可以在学校、语言培训机构或私人补习机构中担任教师岗位。
4. 外贸进出口企业:日本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和出口能力。
在外贸进出口领域工作,熟悉日语将为企业的业务拓展和沟通提供便利。
5. IT/互联网行业:日本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
在这个行业工作,可以利用日语与日本团队合作,也有更多与日本企业合作的机会。
二、韩语就业前途分析1. 韩国文化传媒行业:韩国的音乐、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而且韩国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在与韩国有关的传媒行业工作将有更多的机会,例如演员、艺人经纪人、制片人、导演等岗位。
2. 韩语教育:随着韩流的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学习韩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能够教授韩语的教师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学校、语言培训机构或在线教育平台等地从事教师工作。
3. 韩国企业:许多韩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业务,掌握韩语的人可以在这些企业中找到就业机会。
无论是销售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懂韩语的人来协助沟通和合作。
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许多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
本文将对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一、就业市场需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取决于就业市场的需求。
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尤其在一些发展欠缺的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就业市场更为宽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这些地区对高科技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因此,国内大学毕业生需要更加关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就业前景,调整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教育体系质量教育体系的质量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教育体系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国内,一些高等学府的教学质量优异。
这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并与企业合作,将学生紧密联系到实际工作中。
这些学校在就业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其毕业生也往往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一些国外的高等院校在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更为灵活和创新。
这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就业技能培养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是大学毕业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外的大学对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养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国内,大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础学科的学习。
虽然这种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比之下,在国外,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并且获得相关的职业资质认证。
这使得国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反思与借鉴:中日韩大学生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自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 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 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2.7%,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 一,标志着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到 2020年达到 40%的目标。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 算,高校毕业生数从 1999年的 90万猛增到 2017年的 795万,再创历史新高,年均增速高达 12.9%。城镇 就业人员增幅(当年城镇就业人数减上一年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缓慢,从 1999年的 336万人增长到 2016 年的 1018万人,年均增速为 6.7%。[1]677-700相比之下,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就业人员增幅 的平均增速,而且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换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2015年麦可思调查显示,毕业生在离校 时尚未确定就业去向(除“已确定单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5类)的人数比例达 到 8.3%。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似乎一年比一年严重(图 1)。
一方面,日本、韩国和中国同为东亚重要的经济体和国家,其地缘和文化与我国一直被誉为“一衣带 水”的邻邦,大学毕业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求职心态和职业规划都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了解其 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相关经验对我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的高等教育 系统起源较早,综合水平、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都值得研究和分析。本文将通过对比中日韩三国大学生 失业问题的现状,找出三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主要成因,尝试借鉴日本和韩国关于解决大学生 失业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整体改善。
中日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
239职业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总第205期No.12. 2019Sum 205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对日本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两国在具体操作实施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通过研究,梳理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借鉴其好的经验,从而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日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存在的相似性 1.两国都是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实施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查阅文献发现,我国与日本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在制定、开展、检验以及反馈这些过程中,都是在政府主导作用下进行。
两国都是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能够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主要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来进行制定。
日本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主要由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负责。
文部科学省负责制定出台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为日本高校大学生提供宏观指导;厚生劳动省负责就业问题、劳动保障、劳动环境监管、社会福利等。
此外,有一个特别机构即学生职业综合支持中心,这个机构会在不同地区设置相应的学生职业中心,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所有的培训指导都免费进行,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2.两国都存在着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本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在近代就已经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我国在1978年时从计划经济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两个国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来运行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然而,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我国政府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高校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日本在其国家经济转型时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是通过采取制定就业促进政策来缓解就业难的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探讨不同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分析不同国家的解决方案和启示。
一、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就业问题涉及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水平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
就业形势的不同表现在就业率的高低、失业率的变化以及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等方面。
1. 就业率与创业在某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低失业率和强大的产业支持体系。
这些国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以及就业机会的不足等。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 薪资水平与职业发展薪资水平与职业发展空间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指标。
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通常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薪资,并且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而且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这主要是由于供需失衡、就业岗位结构不合理以及人才流动的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二、解决方案与启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同国家采取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产业支持与创业创新某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强大的产业支持体系,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经验,着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支持。
2. 教育改革与市场需求对接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
一些国家通过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他国家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制定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教育课程和培养计划。
3. 职业指导与人才培养为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各国纷纷加强职业指导和人才培养工作。
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报告: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引言二、中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 教育方式的不同2. 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3. 人口红利的失去4. 企业招聘“熟人”现象5. 企业信任危机三、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解答1. 改变就业导向2. 打造个人品牌3. 增强职场竞争力4.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 自我减压四、中日大学生就业难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红的三无身份2. 案例二:小王的弱势高校身份3. 案例三:小李的就业尴尬4. 案例四:小张的“名牌烦恼”5. 案例五:小林的双学位犯愁五、结论一、引言中国和日本作为邻国,本已是很多方面都存在交流的。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教育以传递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日本的教育则是以教育整体人格为主要目的。
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都日益凸显。
因此,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去谈大学生就业难,就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话题。
二、中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 教育方式的不同中日两国的教育方式各具特点,中国强调知识的传递,而日本强调个性的培养。
由于日本的基础教育强调人格的塑造,因此他们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更为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格魅力,而且更加强调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
2. 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就业市场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机会少,而日本则相对稳定。
日本机会更多时,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多,反之亦然。
不过,随着日本的经济下滑,市场逐渐饱和,也让大学生就业机会不如以前。
3. 人口红利的失去中国在90年代的高速发展中,曾经拥有人口红利的优势,大批年轻人就业从业,GDP迅速高涨。
但当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时,这样的人口红利效应已经明显减弱。
而日本,由于经济停滞,人口老化,就业机会逐渐减少。
4. 企业招聘“熟人”现象企业招聘的熟人现象是占传统招聘的很大比例,在中国和日本都普遍存在。
中日韩自贸协议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探讨
[收稿时间]2020-06-28[基金项目]南宁师范大学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自贸协定下中韩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发展对比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程潇凝(1989-),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摘要]中日韩自贸易协议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自贸区的建设推动了中日韩贸易取得突破性发展,这给大学生创业以及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从当前情况看,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及就业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本研究主要从中日韩自贸协议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中日韩自贸协议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自贸协议下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希望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日韩自贸协议;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1-0134-032021年1University Education在中日韩自贸协议的作用下,相关政策有利于促进并拓展经济合作发展领域,为地区经济发展带去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这也给地区大学生的创业以及就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基于中日韩自贸协议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并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趋向,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中日韩自贸协议与地区经济发展2011年的日本地震促使自贸区建设进程加快,如果按照抵近运输的原则,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地点有望选择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地。
在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政府建议以山东为中心,首先建立三国经济合作先行区和示范区。
而青岛作为山东的重要城市之一,与日本、韩国之间在经济贸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合作关系。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在青岛地区,韩国企业累计投资约为132.4亿美元,是青岛当地所有外来企业中投资最高的。
青岛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拥有港口的巨大优势,这会进一步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为后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中日韩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业 已经 步 人 市 场 化 ,而大 学 的教 育 体 制 改革 较 缓 慢 ,专 业 设 置
调整 滞 后 ,毕 业 生 所 学 习 的专 业 结 构 与市 场 需 求 出现 错 位 ,严
中 日韩 三国 大 学毕 业 生 人 数 呈 递增 趋 势 ,劳 动 力 总量 巨大 ,社 会需 求 增 长 缓 慢并 存 在 供 需 不 平 衡 ,劳 动力 市 场 总体 需 求 短 期 内难 以大 幅 增 加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大 学生 就 业 市 场 供求 矛 盾 必将
展 领域 的需 要 。高 等 教 育 的这 种 封 闭状 态 ,不 能准 确 反 映 劳 动 力 市场 需 求 的变 化 , 导致学 校 人才 培 养 有 较 大 的盲 目性 。高 等 教 育 培 养 的某 些 专 业 毕 业 生往 往 只具 有 理 论 知 识 ,缺乏 实 际 操
国大学 生 就 业 困 难 问 题 的共 同特 点 。在 各 自国家 的高 等 教 育 发 展 过程 中 ,都 出现 _高校 在 专 业 与课 程 设 置 、学 生 录 取 等 方 面 『
的改 革举 措 对 社 会 发 展 和需 求 缺 乏 预 见 性 、高等 教 育 过 快 地 普 及 等情 况 。这 无 形 中 增加 了毕 业 生 就 业 的 难 度 :高校 毕 业 生 就
生 进 行 不 同 内容 、不 同方 式 、不 同程 度 的指 导 。 日韩 两 国 的就 业 指 导 已融 入学 校课 程 ,成 为 现 代 大 学 教 育 中 必不 可少 的环 节 之 一 , 由于 大 学 与社 会 的联 系 日益 紧 密 ,大
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日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必定需要从各各方面考虑和研究,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新需求。
我们的邻国日本,尽管与我国在政治体制、市场化程度上有所差异,但是通过对日本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经验研究,会对我省现阶段的大中专生就业创业政策、高校的就业指导等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日本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受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影响,日本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较严峻。
为此,近几年、日本政府、企业、高校把毕业生就业问题定位到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兴盛的战略高度。
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不断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
使得日本2014年春季毕业生就职率达到96.7%,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3%,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四年的持续上升。
1、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日本政府实施的是以“国家主导型”就业创业政策,并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日本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
制定的有关法律有:《日本宪法》、《雇佣对策法》、《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劳动基准法》、以及《最低工资法》《短时工劳动法》等,并对就业原则、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2004年到2009年期间,日本厚生劳动省出台了“培养青年就业能力的援助项目”。
自2010年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为期5年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呼吁各大高校着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011年10月1日厚生劳动省实施了“求职者援助制度”,2014年厚生劳动省提供“促进就业稳定补贴”。
在平成27年8月(2015年8月)实施了《对新毕业生等的就业支援制度》,2015年支援925.3千万日元,2016年886.2千万日元。
今年文部科学省还出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援助项目”,向通过审查的130所的大学,每年提供约2千万日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日本厚生劳动省会对就业政策进行评价,包括政策的事前评估、中期评估和事后评估;绩效评价和总体评价。
大就生就业难_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就生就业难在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日两国作为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人口大国,在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以2012年春季毕业的大学生为对象的企业联合招聘说明会11月6日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说明会期间预计有约5.8万名学生和约500家企业参加,但是,企业希望获得更优秀人才的倾向并未改变,严峻形势将持续下去。
在就业难方面,中日两国有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
在中国,大学生规避就业压力一般会选择继续深造或报考公务员,以至于中国的“考研热”和“考碗热”热度年年不减。
公务员在日本大学毕业生中也颇受青睐,也有像中国一样的考公务员的培训班。
在日本,高考早就无需用“过独木桥”来形容,入学门槛的降低导致大学生的素质也随之降低。
这又和中国何其相似。
2009年中国有611万大学生毕业,据官方数据,就业率为68%,至少100多万大学生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大学生就业难使得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弃考现象。
与中国企业招聘偏向于学生的工作经验不同,日本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应届毕业生。
日本企业为争取优秀人才而过早进行招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还给企业自身带来了负担。
这在中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讲,一般都会忙着求职,很少关心学业,大四的上半年一些企业就和学生签订协议了。
就业难对于两国政府来讲是一个考验,但是产生的原因不同。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社会政策不完善;高等教育模式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缺少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毕业生就业社会支持系统等。
这一方面,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健全,另外,日本政府为保证大学生就业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比如优化就业环境,从体制、财政上保障大学生就业。
而日本的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形势恶化,削减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因而,对于中国来讲,应对就业难除了要保持经济增长,还要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就业保障机制。
中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日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日本留学,这也使得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同时,中日两国的就业市场、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需要对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适合个体发展的就业指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探究其差异、存在问题及优势,为中日留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可行的就业指导方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如下:
1. 文献综述:搜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告、案例等资料,了解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指导模式及其差异等方面的信息。
2. 案例分析:以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模式的特点、优势和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3. 问卷调查:以中日两国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两国学生对当前就业指导模式的认识及对未来就业的期望等方面的信息。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探究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差异并提出改进建议,为留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可行的就业指导方案。
此外,本研究所得的结果也将为相关机构、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推动中日两国之间的人才交流和经济合作。
大学生对于国内外就业机会的比较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于国内外就业机会的比较调查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就业机会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大学生对国内外就业机会的看法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调查结果,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国内就业机会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国外就业机会的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1. 对于国内就业机会的看法和态度大多数受访的大学生(70%)认为国内就业机会较多。
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国内市场庞大,发展潜力较大;(2)对于国内的政策了解更多,更容易适应;(3)学校提供的国内就业资源相对丰富。
然而,仍有30%的受访者认为国内就业机会有限,他们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激烈的竞争导致就业压力增大;(2)地域限制使得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有限;(3)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2. 对于国外就业机会的看法和态度相较于国内,大多数受访的大学生(60%)认为国外就业机会更具吸引力。
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薪资待遇较高;(2)国外就业经历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3)国外文化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拓展。
然而,仍有40%的受访者对国外就业机会持保留态度,他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增加了适应难度;(2)个人家庭因素,例如亲情牵绊;(3)部分国家的移民政策和工作签证限制。
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对于国内外就业机会的看法,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看法和态度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信息来源不同:大部分同学对于国内就业机会的了解更多,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和亲友的信息传递;而对于国外就业机会的了解相对较少,主要依赖于媒体和网络。
2. 教育背景和专业的影响:大部分受访的大学生专业倾向于研究国内市场,因此对国内就业机会更为关注。
而一些学生可能选择学习国外相关专业,对国外就业机会更有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变 化 。高 等 教 育 的 入学 起 点 、_ 会需 求 、培 养 模 式 、教学 方 丰 十
式 、培 养 目标 等 都 发 生 了一 系 列 变 化 ,它要 求 高 等 教 育 培 养 数
以亿 计 的高 素 质 劳 动 者 、数 以万 计 的专 门人 才 和 大 批拔 尖 创 新
人 才 。毕 业 生 就业 取 向 、就 业 形 式 的 多样 化 导 致 了高 校 必 须 时 刻 关 注 社 会需 求 ,培 养适 应 市 场 需要 的综 合性 人 才 。
中 日韩 三国 大 学毕 业 生 人 数 呈 递增 趋 势 ,劳 动 力 总量 巨大 ,社 会需 求 增 长 缓 慢并 存 在 供 需 不 平 衡 ,劳 动力 市 场 总体 需 求 短 期 内难 以大 幅 增 加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大 学生 就 业 市 场 供求 矛 盾 必将
展 领域 的需 要 。高 等 教 育 的这 种 封 闭状 态 ,不 能准 确 反 映 劳 动 力 市场 需 求 的变 化 , 导致学 校 人才 培 养 有 较 大 的盲 目性 。高 等 教 育 培 养 的某 些 专 业 毕 业 生往 往 只具 有 理 论 知 识 ,缺乏 实 际 操
中 日韩大学 生就 业 问题 比较研究
坐
莫海 燕
陈
刚
( 西物 资 学校 ,广 西 南 宁 50 0 ) 广 3 07
【 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玛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日益严峻。文章通过对 比中 日韩三 国大学生就业 问题的特点 ,总结 出其相 同之 处与
不 随之 处 ,并在 此 基 础 上提 出了解 决我 国 大学 生 就 业 问题 的 相 关建 议 。
峻 。而 与 我 国 相邻 的韩 国 和 日本 ,其 高 等 教 育早 已进 人 大 众 化
阶段 ,但 大 学生 就 业 同样 出 现 了 就业 难 的问 题 。 近几 年 ,韩 国 大学 生就 业 似 乎 回 到 了 1 9 9 7年 “ 业 即 失 业 ” 的 金 融 危 机 时 毕 期 , 日本 的 失 业 率 也 一 再 更 新 战 后 最 高 记 录 ,大 学 生 就 业 较
矛 盾更 加 突 出 。
随 着 我 国 高 等教 育 步 人 大 众化 发展 阶 段 ,不 仅 高等 教 育 规 模 快 速 增 长 、大 学 生 人 数 急 剧 增 加 ,也 出现 了大 学 毕 业 生 增 多 、就 业 率 偏 低 等 现 象 。 总 体 来 看 ,我 国大 学 生 就 业 形 势 严
【 关t诩 】 大学生就业 ;问题;比较
【 中圈 分 类号 】2 1 【 献 标识 码 】 【 章一 号 】64 08 (0 7 1~ 2 0 0 F4 . 4 文 A 文 17 ~ 68 2 0 )2 0 1 — 3
一
、
中日韩三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正面l 临调整 ,需 要 完 成减 裁人 员 的任 务 ,实 际 上早 已不 招 收 大 学 生 了 ,而 大 学 中相 关专 业还 在 继 续 大 规 模招 生 ,没 有 对 市 场 的 吸纳 能 力 进 行 考 察 。 同 时 ,不 少 高 校 缺 乏改 革 和 调 整 的 积 极 性 、主动 性 ,对 政 府 存在 依 赖 性 ,专 业设 置 和专 业 调 整 不 是 面 向 市场 需 求 ,而 是单 纯立 足 于 自身 的师 资 条件 等 ,造 成 结 构 性
国大学 生 就 业 困 难 问 题 的共 同特 点 。在 各 自国家 的高 等 教 育 发 展 过程 中 ,都 出现 _高校 在 专 业 与课 程 设 置 、学 生 录 取 等 方 面 『
的改 革举 措 对 社 会 发 展 和需 求 缺 乏 预 见 性 、高等 教 育 过 快 地 普 及 等情 况 。这 无 形 中 增加 了毕 业 生 就 业 的 难 度 :高校 毕 业 生 就
随着各国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根据希金斯的需求理论分析现阶段中日韩三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递增趋势劳动力总量巨大社会需求增长缓慢并存在供需不平衡劳动力市场总体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必将长期存在三国大学毕业生将持续面临就业难问题
维普资讯
作能力。 ( )高 校 专 业设 置 过 细 ,毕 业 生 适 应 面窄 。 3 ( )高 等 教 育 的 专 业 结 构 层次 不 合 理 ,出 现 本 、专 科 比例 4
倒置现象。
长期 存 在 ,三 国大学 毕 业 生将 持续 面 临 就业 难 问题 。
二、中日韩三国大学生就业特 点
根 据 教 育 部 部 长周 济 在 教 育 部 2 0 0 5年 度 工 作 会 议 上 的讲
话 ,我 国高 等 教 育 在 校 生 规 模 超 过 2 0 0 0万 人 ,2 0 0 6年 毕 业 大
学 生 达 到 4 3 人 。随 着 各 国 高等 教 育 的继 续 发 展 ,必 然 会 影 1万 响到 高 校 毕 业 生 的就 业 ,根 据 希 金斯 的需 求 理 论 分 析 ,现 阶段
难。
作 为 人 才 市 场 的供 给方 ,高 校 的 专 业 结构 调 整 滞 后 于市 场 需 求 。其 原 因 主要 有 4个片 面 : ( ) 部 分 高 校 的短 期 “ 利 ” 行 为 ,不顾 社 会 需 求 盲 目招 1 功
生 。 例 如 有 些 热 门专 业 像 会 计 、 营 销 、电 子 商 务 、计 算 机 等 , 出 现 乱 招 、滥 招 现 象 ,两 三年 前 就 供 大 于 求 现 存 还 继 续 扩 招 。 有 些 专 业 虽 然 学 生 入 学 时 市场 有 旺 盛 需 求 ,但 等到 学 生 毕 业 时 已供 大 于 求 。 ( ) 高 等 教 育 的 封 闭性 。 目前 高 等 教 育学 科 专 业 建 设 多 以 2 学 科 自身 的逻 辑 发 展 为 依 据 ,较 少 参 照 现 实 社 会经 济 建 设 和 发
( ) 似 之 处 一 相 1 学 科 专 业 设 置 与 市 场 需 求 相 脱 节 .
中 日韩 三 国出 现高 校 培 养 的人 才结 构 与社 会 所 需 的人 才 结 构 不统 一 ,是 造 成 大 学毕 业 生 就 业 难 的 重要 原 因之 一 ,也 是 三
高 等 教 育从 精 英 走 向大 众 化 ,不仅 仪 是 量 的 增 加 ,更 是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