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府,除了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外,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精神和健康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体育教学大纲。
一、体育教学目标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此外,体育教育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竞争意识,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二、体育教学内容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体育基本理论、体育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
在体育基本理论方面,学生将学习体育的发展历程、规律和原理,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在体育技能方面,学生将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培养运动能力和技巧。
在体育健康知识方面,学生将学习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生活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三、体育教学方法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和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此外,教师还会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
四、体育教学评估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
教师会定期组织考试和测试,评估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反馈。
通过评估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五、体育教学资源上海交通大学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设施。
体育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体育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体育学阶段,主要是希腊古典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393年)和罗马时期(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的体育学。
在这个阶段,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和宗教需要,重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注重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
第二阶段是近代体育学阶段,起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重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注重体育运动对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影响,发展了一些体育哲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社会学等学科。
第三阶段是现代体育学阶段,起始于20世纪初,由于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竞技水平的提高,使得体育学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体育学开始建立科学体系,包括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态学等新兴科学。
第四阶段是后现代体育学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现代体育学的批判和反思。
在这个阶段,体育学开始注重体育文化的研究,探讨体育在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作用,拓展了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第五阶段是当代体育学阶段,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体育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阶段,体育学开始注重跨学科交叉,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体育现实问题。
同时也注重体育学的应用,将研究成果与实际运动和管理实践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学校体育的变化发展
21世纪以来,国家更注重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健康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基准。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学校体育的变化发展,旨在清晰认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把握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明确发展目标。
通过文献查询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搜集了关于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历史变迁,不同时期教学大纲,时代背景等相关论文著作。
一、不同时期的学校体育1.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1978—1984):体质教育我国学校体育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体育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学校体育百废待兴。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文化水平提升,为学校体育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学校体育开始走向新阶段。
1978年教育部修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颁布的大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
1982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体育司工作汇报上,就如何抓好学校卫生工作,指出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三个为主”就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
这个时期以体质教育为核心,学校体育工作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
反映了我国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体质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要,一定程度上只强调学生体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特别是在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竞技运动的发展.这一思想过于重视竞技比赛,从而忽略了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
2.学校体育进入新时期(1985—1999):百花齐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校体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低级的生理需要需求,它对于学生增强体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等方面显示出强大作用力。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员和选材骨干 队伍 ,为历届亚运会 、奥运会后备人才 的选拔和 培养发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有效地提 高了优秀运动 员的成 才率 。
作是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研 究和实践应用 的快速发展期 、巅峰 期 ,其特点是 :有组织 、有领导 、有计划 、系统地开展应用性 选材研究 ,运用多学科 方法建立 了项 目选材指标体系和选材等
级评价标准 ,此阶段 出了一批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
及人 类遗 传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 理学 、 育测量学 、体育统计学等。历 体 经多年的发展 ,运动员科学选材形成了众多理论模式 ,国外有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选材研究中心依据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
地和优 秀体 育后 备人才苗子库 ,开展 二线优 秀运动员的年度追 踪 测评 及一线招生选材测评 。在理论研究 上 ,选材研究 中,于 2 0 年启动了 “ 芽行动计 划一 06 春 上海市二 、三线运动员科学
选材模 式的研究” .新建与修订 了包括 田径、游泳 、击剑 、跳 水等 1 个项 目2 个分项 的运动 员选材指标体系和标准模型。在 5 3
22选材 标准阶段 .
2 世纪8 年代初 至9 年代 中期 ,这一 阶段的选材研 究工 0 0 0
要通过运动员选材来提升 国家优秀体育后备人 才的资源 。
1运动员科 学选材 的定义
体育科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以多门学科 为基 础。运动 员 科学选材 又是体 育科学中的分支 ,亦以多学科 为拓展基 础 ,涉
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
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竞技比赛,到现在的多元化、专业化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体育运动的发展之路。
一、普及化与大众化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普及化和大众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参与到各种运动项目中来。
各种体育赛事的举办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同时也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普及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
二、专业化与职业化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专业化与职业化成为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同时,职业联赛和职业运动队的出现,也使得体育运动更加市场化、商业化。
专业化与职业化不仅让体育运动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也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
三、科技与体育的融合科技与体育的融合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来,如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数据分析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
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也为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未来,科技与体育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入,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环保与可持续性环保与可持续性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运动赛事的组织者和运动员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体育赛事组织者和运动员的共识。
在运动场馆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各种环保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以及赛事结束后场馆的再利用,都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未来,环保与可持续性将会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办法 -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是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学生组织。
第三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所属院校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的基本任务:(一)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学生。
(三)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党团组织生活。
第五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受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在校团委、体育系的指导下,承担本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由校团委、体育系统一划拨和管理。
社团通过会费缴纳、接受奖励或赠与等其他形式获得的经费由社团自主管理,但其财务活动必须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
第七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的成立,应当经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审查同意,并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八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的成员应当是全日制高等院校中具有中国国籍、正式学籍的研究生、本科、专科学生。
第二章学生体育社团的成立第九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在必要情况下,委托其他学生管理机构进行社团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第十条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5名以上的学生联合发起,发起人必须具有开展该社团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未受过校纪校规处分;(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三)有规范固定的活动场所;(四)有至少一名社团指导教师;(五)有规范的章程。
学生社团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
步履不停,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
步履不停,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作者:刘煜来源:《留学》2021年第23期体育是超越国界融合全世界文明的人类共同语言。
从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到1896年举办首届奥运会,百年间人类在体育运动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在体育的世界里,那些发挥自身潜能、无限拼搏的运动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努力。
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在世界各大体育赛事中不断刷新纪录,这本质上表明了一个国家的“飞”速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体育一词的: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体育运动,但却没有用“体育”一词,事实上,“体育”是个舶来语。
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由东渡日本求学的学子回国后带回“体育”一词。
而关于“体育”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则见于1904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里:“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地。
”在 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道:“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
”自此以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涌入,我国开始设置更具多元化的体育课程,综合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我国体育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开启体育新时期、现代体育理论形成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开启体育新时期: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体育商业化蹒跚起步。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社会参与体育的思路,开始对出租场地等体育相关有形资产进行开发,这是体育产业兴起的第一步。
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的中国回归到国际体育大家庭中,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980年,我国首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冬奥会,我国的28名运动员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中,共参加了5个项目17个单项的比赛。
stadium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精读 -回复
stadium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精读-回复标题: 球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引言:球场作为体育赛事和庆典的场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球场的精读,我们可以追溯球场的过去,了解现在的球场发展,以及展望未来球场的进一步变革。
本文将分别从球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讨论,重点关注球场的建设发展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变革。
一、球场的过去:球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的斯巴达竞技场和罗马的大体育场是远古时期著名的球场。
然而,这些球场与现代的体育场馆具有明显的不同。
过去的球场设计简单,通常只是开放的空地,用以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
没有现代化设施和基础设施,观众席位有限,影响了球迷的观赛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场开始逐步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化进程为球场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人们开始意识到球场应该提供更好的设施和观众座位。
第一代现代体育场馆出现,如伦敦的温布利球场和美国的芝加哥兵工厂体育场等。
这些球场引入了混凝土结构和大型看台,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更舒适的座位。
二、球场的现在:现代的球场随着科技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现今的球场不仅仅是体育场馆,更是全方位的体育娱乐场所。
球场的发展超出了体育赛事的范畴,它们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现代球场在建筑设计上更加注重细节和创意。
球场的外观和造型成为了建筑师们表达创意、展示城市形象的机会。
一些标志性的球场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和中国的鸟巢国家体育场闻名于世,并成为了各国城市的象征。
此外,球场的设施和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代球场配备最先进的音响系统、LED大屏幕和照明设施,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效果。
高速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覆盖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和发布社交媒体内容。
球场内还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和购物中心,使观众在观赛间隙有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三、球场的未来:随着技术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球场将继续发展和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学校体育的变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学校体育的变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体育也在这股浪潮中不断发展与演进。
从教育理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场地设施,每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学校体育开始受到重视。
此时,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课程设置相对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田径、体操和球类运动为主。
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注重基本技能的传授。
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只有简陋的操场和少数几件体育器材。
但即便如此,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依然高涨,体育课成为他们释放活力、放松身心的重要时刻。
进入 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体育有了新的变化。
教育理念逐渐从单纯的体质锻炼向全面发展转变,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项目,还增加了武术、游泳等特色课程。
教学方法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
同时,学校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也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教师走进校园,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部分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
而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依然简陋,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21 世纪初,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体育课程标准不断完善,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选择开设各种体育课程。
同时,体育评价体系也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以体育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体育水平,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参与度、运动技能掌握、体育品德等方面。
在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得到了极大改善。
许多学校修建了现代化的塑胶操场、体育馆,配备了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材。
上海交大体育硕士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考研真题
上海交大体育硕士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考研真题第1章学校体育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A.增强学生体质B.增进学生身心健康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答案】B~~~~【解析】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过程。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2学校体育的发展道路大致可分为初创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发展阶段。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严重破坏阶段B.调整阶段C.突破阶段【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57年),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1990年3月12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3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答案】A~~~~【解析】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1632~1704年)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
4下列()著作中阐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A.《忏悔录》B.《论教育》C.《爱弥儿》D.《教育漫话》【答案】C~~~~【解析】《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的问题。
作者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1立志篇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1.2失败的思维方式1.3悲壮的学习方式1.4你的身价是多少?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1.7做研究的兴趣1.8关于工作2访谈集2.1为了留学而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2.2做真正的研究2.3管理者的智慧2.4认识设计类课程2.5保研者说2.6小心项目的陷阱2.7破解留沪政策,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3生存技巧3.1选课原则与选课技巧,占好坑3.2人文、经管类课程3.3突击备考3.4正确解读成绩算法,合理重修3.5旁门左道立志篇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You trust in the lord ;your ass belongs to me. Welcome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
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
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
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
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
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
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
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
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学不懂?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
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近代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
一、体育起步阶段(1840年-1949年)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接触西方体育运动。
当时,西方体育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外国传教士和学校进行的。
传教士们将各种体育项目引入中国,如足球、篮球、网球等。
这些体育项目的引入开启了中国现代体育的起步阶段。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体育组织的兴起,如中国体育协会、中国田径协会等。
这些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正式组织化。
同时,一些体育赛事也开始出现,如全国运动会、全国篮球锦标赛等。
二、体育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这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体育运动普及工作。
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此外,中国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乒乓球选手邓亚萍、羽毛球选手李宗伟等。
三、体育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理念和管理模式。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会、亚洲运动会等。
在这一阶段,中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等体育场馆纷纷涌现。
此外,中国的体育产业链也越发完善,从体育用品制造到体育赛事组织,都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不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阶段。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3篇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第一篇: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时学校体育还处于萌芽状态。
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下,体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也只是朝令夕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兴起,学校体育逐渐显现出起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逐步得到了政府支持和重视。
1951年,全国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校园体育活动——“达标活动”,规定了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健康指标,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依据。
此后,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的法条和政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体育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1980年,全国“少儿体育活动周”首次展开,这标志着学校体育在国家层面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1986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学生每周体育课时数,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1995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指导纲要》,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提出了“身心发展、全面素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此后,学校体育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升级,不断提升了其教育和社会功能,成为了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篇:中国学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80年代以前,学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不全,很多学校还没有室内运动场和游泳池,这对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其次是学校师资的不足。
在以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文化课教师兼职担任,缺乏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全面的体育教育。
再有就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这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逐渐跨越了这些阻碍,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体育科学发展历史论文
体育科学发展历史论文体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起点,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系统地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在现代,体育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运动员的训练、身体机能、运动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体育科学开始逐渐形成,并开始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建立起来。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体育科学发展迅速,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
体育训练、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防护、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体育科学的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手段也日益先进。
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防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科学、更健康的运动方式。
体育科学不断推动着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科学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我们相信,体育科学会为人类进一步探索运动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21世纪以来,体育科学在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研究运动对脑功能的影响、体育运动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以及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运动选择与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科学在运动损伤防护方面的取得的进展也为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通过对运动损伤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更加先进的防护设备和训练方法,大大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科学必将继续蓬勃发展。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运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运动训练和营养指导会更加普及,人们的运动健康水平也将得到长足的提升。
总的来看,体育科学的发展历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方法,更为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改善贡献了力量。
新形式创造新功能——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建筑设计
看 台相交 叉的问题 又为通风管道提供足够 的敷设 空 间。看 台最后一排采 用白色条纹 凹槽 吸音 板为围
护墙 。一组 圆形 空调 喷口随着看台的起伏有序地排
体 育馆 以透 明玻璃 、钢结构和膜材料诠释 了现
代技术。银灰色金属屋面 中部洁 白的 “ 帆拱 型骨
项目 的膜结构空 问更独特 、完 美,我们在设计 中采 用单层钢 管网状结构体 系 而且精心推敲屋 顶所 有 构 件的造型和色彩。如马道底 部采用白色 穿孔吸音 铝板, 所有音响采用 白色箱体 等 , 创造 出色彩纯净 、 形式简单、轻盈 大气的膜结构顶篷。为降低 夏季阳
3 造型独特
了室内空气质量 , 为使用者提供 更舒适 的室 内空间。
5 巧妙 的空隙
技 术 运 用 与 创 新
1 膜 结 构
上海交大体育馆观众看 台的最后一排与建筑外
墙 之间有意留下 1 的空隙 .既解 决屋顶膜结构 与 m
膜结构 的运 用使人们在 室内就 能感受自然界 的 光 和热 ,无任何压抑感 ,从而放松心 情。为了使该
众休息 厅 ,再通 过高窗排出室内 ,形成 了很 好的自 然对流通风效 果 既节 约了空调能源 ,又大大改善
交通 畅通 。沿路设有两个 运动 员出入 口、新闻媒介 人 员出入 1 、工作人员和残疾人 出入 口以及面 向南 : 3 面礼仪广场 的贵宾 出入 口。场馆 内部 观众和其他人 员在垂直方 向上分流 ,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大楼梯将
北高南低的金属屋面 ,既呼应训练场地及 观众
思 考
通过项 目 成后 的反思 , 建 笔者渐渐领 悟到新形 式创造新功能是未来建筑 的发展方 向之一 。随着科 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筑形式也将推 陈出新 ,而不 像过去只能附属于功能 或者受技术水平所限而影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课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篮球部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团队配合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
教学重点:1. 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
2. 团队配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篮球基本技能的熟练运用。
2. 团队配合的默契程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时间:10分钟2. 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3. 目的:提高学生身体机能,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能训练1. 时间:30分钟2. 内容:a. 运球: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要求动作规范,运球平稳。
b. 传球:学生进行原地传球练习,要求传球准确,力量适中。
c. 投篮:学生进行原地投篮练习,要求投篮动作标准,投球力度适中。
三、分组练习1. 时间:20分钟2. 内容:三人制篮球比赛,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 目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与放松1. 时间:10分钟2. 内容: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b.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时间:10分钟2. 内容: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原地运球、传球、投篮的练习。
二、实战演练1. 时间:30分钟2. 内容:五人制篮球比赛,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 目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团队配合精神。
三、技巧讲解与训练1. 时间:20分钟2. 内容:a. 讲解篮球比赛中常用的技巧,如突破、挡拆、抢断等。
b. 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四、总结与放松1. 时间:10分钟2. 内容:a.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b.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分组练习和实战演练,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战能力。
3.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篮球技能。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教学优秀奖申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科研方面(一年来发表论文)
1. 对高校女生800米跑畏惧心理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 3. 4. 5.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 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 动文化的互动发展 《搏击·体育论坛》2011/2 论足球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浙江体育科研》2011/4 体育游戏: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媒介 《运动》2011/4 体育游戏: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体育 科技 》2011/6
6. 青奥会:奥林匹克精神的现代价值的再诠释 《山东体育科技》2011/6 7. 体育游戏的价值和教育优势 《福建体育科技》2011/12 8. 北京奥运会的教育效应及对南京青奥会的借鉴与 启示《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9.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10 10. 基于人文篮球为理念的体育教育探索 《山东体 育学院学报》 2010/11
第三,与学生做朋友,教学相长。 巧妙教授体育理论课,师生坦诚相待,亦师亦友。 我会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把排球文化、排球的基本理 论、裁判规则等融入平时的课堂,而在理论课时,我就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坦诚交流。比如,我会向学生 推荐最近看过的好书、好电影、好电视等,和学生分享 美好。因为好书和好电影就是隐形老师,伴随成长。我 还会在体育理论课时穿上漂亮的裙子、带上丝巾,给学 生讲服装的搭配,丝巾的打法等。学生还会给我推荐他 们最近读过的好书、好电影、好课程等,我很受用哦! 我有个精美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学生告诉我的一 些话语,表扬的我会更努力,建议的我会积极采纳,还 有学生推荐的好书目录等,现在的学生阅读面很宽泛, 我很羞愧,有不少书我都没看过,今后得加强阅读。由
教学方面 第一,保持亲切自然、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严 而不厉,及而不过。 热爱体育,享受运动,乐观自信,追求“润物细 无声”的教学境界,身体力行,做体育健身的践 行者。说心里话,我自己觉得,要让学生喜欢体 育课,首先要喜欢我们老师本人,正所谓“亲其 师,信其道”。我经常看到,我们系里有一部分 中老年教师已经把体育生活化了,比如赵文杰老 师/徐持忍老师等,看到他们当了几十年的体育 老师,都要退休了,还是那么喜爱体育,我很是 敬佩。在体育课上,我也和学生一起锻炼。
体育教育发展专业历程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在19世纪中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重视。
1804年,丹麦体操师范学院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的体育教育机构,为后来的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1907年,美国春田学院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体育教育专业。
随后,欧洲、亚洲等地的国家也开始纷纷设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
在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逐渐崛起,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也随着体育产业的壮大而不断壮大。
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始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国际合作也日益频繁,推动了各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发展。
在中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成立了专门的体育学院和体育系,开始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
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体育教育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今,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已经成为了培养高水平、专业化、高素质的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总的来说,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仍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资料)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8多年来,就十分重视学校体育。
早在1898南洋公学(交大前身)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提出“强国强身、崇尚文化、注重体育、健康向上”的体育思想贯穿至今。
“以学问为执业者亦有以调剂身心之快乐,贵校之体育会亦为调剂心理之一种,有勤学太过者则可籍体育以舒散其精神。
”——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蔡元培(1901—1902年在任)体育运动“不仅足以发展学生之体力,并足以引起热心,增进智能”,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养成尚武精神的作用,“故当竭力鼓励之”。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唐文治《中学校会议答问》(1907——1920年担任交大监督、校长。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诚以国运之盛衰,民族之兴替,先长于国民体力之强弱”。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主任张铸(1921—1927年在任。
)争自濯磨,勤于练习,持以毅力,葆以恒心。
——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1929——1942年在任。
)孙文为我校《南洋周刊》和《技击部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册》题写了刊名和“强国强种”四个字。
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行全国的法令性文献,影响深远。
不仅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作了规定,而且对当时体育课的内容、目的作了一些简要的说明,使教育工作者能明确体育课的作用和意义。
这个章程在“高等学堂”各专科课程设置中也规定了每周2—3节体操课,授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并指出了“学堂体操场,宜分屋外屋内二式”,“体操用器具,均宜全备”。
交大体育史上的第一1898年冬,南洋公学举行第一次运动会,比全国性运动会(1910年)早12年,可以说是我国体育会史上最早的运动会之一。
申国权,交大参加奥运第一人1915年,学校童子军正式成立,是我国中小学最早建团的学校之一足球和技击运动(即武术运动),是本校开展较早的两项运动。
在辛亥革命前夕,足球已达到一定水平。
圣约翰大学是本校的足球劲敌,经常开展比赛。
以后,又有东方六大学体育联合会组织的六大学足球锦标赛,每到决赛时刻,常常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足球也就成为当时本校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1912年成立以“发扬国粹、强健身体”为宗旨的交通部南洋大学技击部。
1915年起,技击运动列入本校运动会项目之中。
1917年,二十周年校庆时,技击表演尤为出色。
1922年应沪江大学化妆演讲团的邀请,赴无锡表演。
校友陆定一也是当年技击爱好者,赴无锡表演时,陆定一参加了三个项目,是演出节目最多者之一。
六大学的体育交流(运动会、足球赛等)1914年成立六大学体育会,成员有金陵、东吴、沪江、圣约翰、之江、南洋;后加入东南、复旦。
1925年因南洋退出,不久解散。
南洋篮球队获冠军民国17年(1928年)交大足球队东征日本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20年代获八大学棒球冠军。
1933年全国运动会“苏武牧羊勿忘国耻”奖牌1933年全国运动会强身强国奖杯百年见证—体育馆12月5日举行体育馆落成典礼。
设有室内游泳池,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室内跑道等,为全国高校建立最早的体育馆之一。
交大体育的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8年来,始终重视体育教育。
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坚持“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2001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00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奖,2004年“大学体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先后3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连续6次蝉联全国高校体育“十佳校长杯”,时任体育系主任孙麒麟教授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8年获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奖及国家精品教材奖。
体育系成立于1986年。
目前已经形成一所(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科研所),两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乒乓球交流中心),一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一学位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科研与教学训练相结合”和“课程为核心,群体为基础,竞技为亮点,科研为动力”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交大特点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校领导与全民健身我校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构建以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为内容、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贯穿于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学生网上自主选课、选师、选时,融入完全学分制体系,积极挖掘和开发校内、社会、自然的体育资源,形成了必修课、通选课、指定选修课、新生研讨课等多元结构和民族传统、现代竞技、时尚流行等多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努力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
2006年在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交大代表高校发言,并把交大经验以简报形式报送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等。
课内外相结合,创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1、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中心,构建多元化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国家精品课程《大学体育》的建设,牢牢抓住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体育教育的核心环节。
我校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必修课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本科生三、四年级的通选课,研究生的指定选修课、体育举趣班等,形成了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留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多元化体育课程结构,共开设娱乐体育、球类运动、艺术类、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理论及其他共六大门类38项课程。
在教育部质量体育工程五大奖中,我系悉数获得构建多维立体的体育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将体育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真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评价体系。
建立“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已批准985三期立项500万),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跟踪研究,建设了学生体质健康动态数据库。
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2007年97.62%、2008年98.80%、2009年99.02%、2010年99.09%、2011%、2012%、2013%2、以学生体育社团为核心,全面构筑学生体育健身网络为营造浓郁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于1986年成立学生体育总会,至今已拥有40个单项体育协会,60%以上的学生参加一个体育社团,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使得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实施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交大学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2011年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高校团体一等奖。
这是继2010年之后,我校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
2011年,为使我校体育社团发展更趋成熟并更加规范化,学校参照2003制定的《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条例》,重新修订并颁布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管理条例》,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加快交大体育社团管理规范化进程,使各个学生体育社团协调健康发展,让所有交大学生体育社团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让交大学生群体体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2011年,为使我校体育社团发展更趋成熟并更加规范化,学校参照2003制定的《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条例》,重新修订并颁布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管理条例》,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加快交大体育社团管理规范化进程,使各个学生体育社团协调健康发展,让所有交大学生体育社团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让交大学生群体体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3 以运动竞赛为抓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比赛充分发挥学校各组织各部门的作用,组织开展全校性的、院际的、院内的、专业与专业的、班级与班级的、学生社区楼与楼宿舍、各单项体育协会内的以及个人报名参赛的体育活动每学年达90余项。
学校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鼓励学生个性化参与,鼓励学生个性化参与。
“体总杯”、“希望杯”、“新生体育节”、“思源杯”、“巾帼杯”、“智力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已成为全校学生关注并参与传统体育赛事。
每学年举办28项体育活动,700多个参赛班级,85%的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
2011年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20项,获24项一等奖,其中组织的跳踢比赛获“优秀赛区奖”,受到上海市政府表彰。
交大获全国大学生阳光体育乒乓球比赛一等奖(1)把校园体育赛事转化成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
把校体育文化节、校运会团体操表演变成拳、操、舞完整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
(2) 在开展传统赛事的同时,学校继续推广新兴项目的比赛活动,加强健身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让交大体育协会成为拓展学生素质的平台,让更多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对生命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构建起一个人性化的大学生体育健身网络。
12.9冬季学生长跑运动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传统品牌赛事之一,2010年又加入“健康跑”,2012年5月“校园跑邀请赛”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强身健体。
通过院系发动,鼓励学生参与阳光晨跑。
两年一届的校运会和教职工运动会也是推动学生与教工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方式。
(3) 围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节系列活动。
邀请奥运冠军校友明星,举办体育明星联谊活动,开设体育文化讲座,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审美能力。
组织交大高水平运动员,成立“学生教练团队”,深入体育社团指导。
增强交大学生荣誉感、自豪感。
(4) 交大——复旦文体对抗赛,交大所有参加文体对抗赛的学生参赛热情高,主动要求增加训练次数,通过训练比赛,充分展现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我校学生的运动技能,展示我校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并积极引导和带动上海市高校体育的整体发展。
4 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全国20多所百年高校参与的《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写。
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身、娱乐、教育、激励等功能,对于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百年名校皆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素材可供发掘。
百年名校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和梳理,是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举,是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研究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笔。
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钻研历史,展望未来,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见解。
校内校外相结合,积极开拓体育课程新资源1、利用社会资源设置课程,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与上海市射击中心合作,为爱好射击运动的学生设置了射击课程,接受高水平的专业教练的指导。
在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规划十五国家课题基础上,从2002年正式开设了“野外素质拓展的技能与技巧”课程,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把课堂拓展到大自然,丰富了大学体育内涵。
2、以学区共建为导向,大力提升大学体育的辐射功能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努力为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