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之下问题透视与反思
对高校更名现象的思考
对 高校 更名现 象的思考
对高 校 更 名现 象 的思 考
车 如 山 季红波 Fra bibliotek(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 甘肃
摘
兰州 7 3 0 0 0 0)
要 曾几何 时 ,高校 更 名 成 为 一种 时髦 ,这 种 现 象至今 未 曾 改 变。一 些 高校 为 了更 名 而 更
名 ,无视 大 学的 内涵建设 ,造 成 大 学的品牌 流 失等 。高校 更名 实质 上不单 纯是 一个教 育问题 ,而是整
关键词 高校更名 ;多学科 ;原 因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 号 G 6 4 9 . 2 1 文 献标识 码 A
Th e Co n s i de r a t i o n o n t he Ph e n o me no n o f Ch a ng i n g t he
Na me s o f Un 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 Co l l e g e s
C HE Ru—s h a n。J l Ho n g一6 o
( S c h o o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 )
个社会 系统的发展导致的。本文从社会 学、经济学的视 角、心理 学的视角去分析高校更名,认为高校 更名 应 回归理 性 , 实现科 学更名 ,规 范更 名的程 序 。通过 更名 ,实现 大学的 内涵式发 展 ,注 重大 学品
高校更名风波背后的真正问题
高校更名风波背后的真正问题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审批设置2015年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
印发了《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显示,2015年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36所,其中: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新设本科高校17所,合并调整高校1所。
不出意外,这些名单中出现的高校,大多将如约在名字上“旧貌换新颜”。
时至今日,高校改名,越发被视作吐槽对象。
但在一开始,学院变更为大学,留给世人的,更多还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印象。
更名也不是坏事,有个顺口的名字事业可能会更顺遂一些。
不过,这么多高校扎堆似地更名,是因为中国高校已经厚积薄发到不更名配不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教科研发展水平?显然不是。
纵览近年的高校更名热,无非就是三个路径:一是名号从县市地名到“华东”“中国”等,二是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三是以“科技”“理工”等热门词汇,取代“农业”“纺织”等土气四溢的旧名。
“只要在办学规模、学科数量、师资队伍等方面满足相应要求,学院便可升为大学”,这一简单直白的游戏规则,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鼓舞了一批学院锐意进取,发展壮大。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延,这一机制的内在缺陷以及消极后果,也越发暴露出来。
这一方面表现为,助长了高校办学的形式化、投机化;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大学教育的注水风险。
求大求全的办学取向,使得不少“新大学”变得大而无当、名不副实。
怕只怕这种改名成了流行,无疑会带来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第一,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改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不改名的高校,会否吃亏?第二,改名如迎评,是个浩大的工程,高校的心思都在这个地方,还有工夫做些细水长流的事儿吗?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去年和今年高招人数有所增长,但生源下降已不是近一两年的问题,而是长期的大趋势,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
我国高校更名现象研究综述
第2期2021年3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2Mar.2021[收稿日期]2020-10-08[基金项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高等学校名称规范研究”。
[作者简介]南晓鹏(1994-),男,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
我国高校更名现象研究综述南晓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 要]高校更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事件。
教育部高度重视该问题,并于2020年8月底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规定》。
当前高校更名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由高校更名引发的纠纷时有见诸报端,因此对高校更名问题开展研究非常必要。
综述文献,明确已有研究的研究进展和不足对未来研究高校更名问题非常关键。
已有研究主要从对高校更名的特点、原因、影响和规范高校更名的对策等方面开展,在研究思路和方法视角上对未来研究有重要借鉴,但也存在着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学科研究多,跨学科视角少;宏观研究多,微观视角少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从跨学科的视角,基于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对高校更名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对策,为规范高校更名提供具体化、可操作的对策,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更名;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高校管理制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2-0046-06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1 02 009高校更名是指高等学校名称发生变更的现象。
高校更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当前由高校更名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时常见诸报端。
2015年,原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引发华西医学中心校友的反对,次年又改为西南医科大学[1];唐山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的更名纠纷过程也曾掀起不小的波澜[2][3]。
高校更名不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更,更牵涉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观念、高等教育管理层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
高校更名情况汇报
高校更名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高校更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更名涉及到学校的名称、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对于高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高校更名的情况进行汇报和分析。
首先,高校更名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一些高校更名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高校更名是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同高校的更名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是出于对学校发展的考量和规划。
其次,高校更名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更名后的高校可能会面临着校名知名度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来提升学校形象。
另一方面,更名后的高校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改进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等方式来弥补不足,重塑学校形象。
再次,高校更名的过程需要慎重对待。
在更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积淀、地域文化、学科特色等因素,确保更名后的学校名称能够准确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需要做好与师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更名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高校更名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估。
更名后的高校需要对更名前后的学校形象、社会认可度、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总的来说,高校更名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高校更名,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希望各高校在进行更名时能够慎之又慎,确保更名的顺利进行,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更名心得(精选3篇)
学校更名心得(精选3篇)学校更名心得篇1学校更名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决策,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也体现了学校的品牌价值和定位。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更名事件。
这次更名不仅带来了学校的名称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学校文化、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更名前后的心路历程,阐述更名带来的启示和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更名前,我们学校一直以“传承知识,开拓未来”为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然而,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我们逐渐意识到,原有的名称已经无法完全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
因此,我们决定进行更名,以更好地适应学校未来的发展需求。
更名后,我们学校在文化、管理和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在文化方面,我们引入了新的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项目。
在管理方面,我们优化了学校的管理体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教学方面,我们引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更名后,我们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关注我们学校,并积极加入我们的校园生活。
同时,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总结本次学校更名心得体会,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更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更名,我们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深化了学校的文化和管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高校更名背后的教育浮躁
高校更名背后的教育浮躁武汉工业学院,这个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正在筹划第四次更名。
该校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大学,但遗憾的是此校名并非该校最想要的,最想要的却是他校过去用过的校名“武汉工业大学”。
积极筹划更改校名的高校,并非武汉工业学院一家。
据悉,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十年来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而高校更名,多是为了“逐利”。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掀起更名热潮,有近百所高校相继“变脸”,有的甚至是多次“变脸”,一些高校为了更名,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一轮接着一轮”,大有“誓不更名死不休”之势。
纵观各高校更名,不难发现,更名后的高校的确“气派”多了,“学校”变成了“大学”,“单一”变成了“综合”,“专科”一合并也升成了“本科”,有的干脆直接在院校名前挂上著名城市或省级称谓,或者在校名上冠以“科技”、“理工”或“人文”等响亮的名字。
按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深化,一些高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提高了,他们为了办学发展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变更校名,把相应的办学方针、专业设置等方面都随之变更,这也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但时下一些高校却把“更名”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救命稻草”,把更名搞为提高知名度的“面子工程”,“换汤不换药”,只想通过更名蒙人捞一把,欺骗了家长、学生不说,还损害了自身。
而有些高校更是一味地求全求大,盲目定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既没有突出综合性,反而失去了原先的专业特色,得不偿失。
先前媒体报道的“四川大学更名事件”就值得反思。
其实,一所高校要发展,仅靠改个名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需苦练内功,加强内核建设,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上下功夫,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成果,通过长期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赢得社会声誉。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行列里立于不败之地,而时下更名之风的高涨暴露的恰是当前盛行的“教育浮躁症”。
当前,一向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大学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精神的正日益惨遭割裂和腐蚀,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不无担忧的说,一些大学已经滋生出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一些大学功利主义过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揠苗助长,造假抄袭现象屡有发生。
浅析高校校名变更问题
浅析高校校名变更问题【摘要】前几年高校如火如荼的合并、升格,带来了高校大规模的更名之风。
尽管近年来高校更名之风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更名也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但一些高校更名求大求全、热衷虚名、追求时髦、缺乏特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质量和声誉。
本文从我国高校校名变更的特点、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高校更名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名;变更一、我国高校校名变更的特点1、涉及面广前些年,高校的合并、升级带来了大规模的高校更名的风潮。
相关统计表明,在21世纪前后的10年间,趁着几度更名风,全国有近300所高校改了校名。
仅2013年,全国就有50多所高校申请更名,有关方面根据受理条件进行了第一批的筛选,有17余所高校入围并更名。
2、校名存活率低,稳定性差由于校名是高校的“第一名片”导致一些高校对校名“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名不惊人誓不休”,因而出现一些高校不断“变脸”,频繁更改校名的现象。
如某机械学院先后更名为工业大学、理工大学;某公路学院先后更名为公路交通大学、某某大学;某矿业学院改为科技学院、科技大学;某民族学院,先后改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技术师范学院;某煤炭学校也几易其名:现将矿业学院改为工业学院再改为理工大学。
3、贪大求全一是求地域之大。
表现在一些高校在更名过程中,不愿使用地域名,而是冠以“中国、中华、华东、西南、西北”等字样,即使是一些地方高校,也要冠以省名,以显示“学校之大”。
二是求学科之全。
一些单科性院校在更名过程中,向多学科看齐。
特别是“矿冶”、“地质”、“气象”、“农林”、“石油”、“煤炭”、“纺织”等院校纷纷改为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等。
这些更名之后的高校看似综合类院校,实则只是行业院校的转型。
三是求层次之高。
一些学校不安心现有办学层次,想方设法提升学历水平,于是,中专的想升级为高职高专,高职高专希望变为本科院校,是本科院校的又想拿到硕士点、博士点。
高校更名乱象透视
高校更名乱象透视作者:暂无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8期高校更名“高歌猛进”2013年5月20日,上大学网发布的《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数据显示,自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当时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
更改的校名中,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成为被追捧的热词。
2013年12月24日,河南更是一次性地为7所高校更名。
更名源于“隐性红利”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有些高校更名举动有时迫于无奈,但应该看到部分高校执著地更名存在强烈的功利取向。
除了追逐更好听的“名声”,更主要的是想从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获得更大的现实利益。
一旦更名成功,不但能带来生源、学科扩容,在高校名录的排位上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增加等多项利好,甚至连校领导的级别都会随之晋升。
当然,受益的不只是校领导,也彰显了地方政绩——2014年5月,泸州专门成立“推进泸州医学院新区建设和更名工作领导小组”,担任组长的不是校长,而是泸州市委负责人。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高校更名在本校学生中似乎有着很强的“民意”基础,他们乐得毕业证看起来更光鲜。
“很多用人单位很看重学校的名称。
学校名字叫得响亮一些,会被另眼相看。
”去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小张说,“我们学校2013年更改了名字,我此前毕业的不少师兄师姐就很羡慕。
”“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频繁更名也反映了中国教育行政主导力过强,教育行政部门过于提倡教育产业化,而造成无序扩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沈友军说,“国家以级别来分配教育资源,国人热衷于以名头来判断大学好坏,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也不得不将更名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前面。
”造成高校品牌流失由于不少更名的高校地域和功能往往重合,校名“撞车”现象屡见不鲜。
以泸州医学院为例,2015年6月1日,教育部发文,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但这个决定曾遭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校友的抗议。
关于我国高校近十年更改校名的统计及SWOT分析
作者简 介 : 邓锐, 湖北武汉人 , 男, 浙江师范大学教 育科 学研 究院硕士研 究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高等教育管理 ( 华 3 10 ) 金 2 04
・ 68 ’
邓 锐 : 于 我 国 高 校 近 十 爿; 改 校 名 的 统 计 及 SW OT 分 析 关 更
示 , 国近 十年 因 “ 院 ” “ 我 学 改 大学 ” 同层 次 更 改校 和
我们对 高校 更 改校 名 有 一个全 面 、 客观 的认 识。
关键词 : 校; 高 更名 ;w T分 析 SO
高校改名其实也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 国高 我 等教育历史上曾进行过四次规模 比较大的高校更名
运动。 首次改名发生在 民国初年, 11 、9 3 在 9 2 11 年颁 布的法规中, 规定将 “ 学堂” 更名为 “ 学校”第二次改 ; 名发生在抗 日战争期 间, 由于高校内迁, 一些著名大 学 因组建联合大学而改名 ; 第三次改名发生在 2 世 0 纪 中期的院系调整, 因系科分立和合并而改名 ; 高校
的高达 18 ,其中新建高等专科学校有 5 所 , 8所 2 新
建本科 院校有 16所 。新建 高 校更 名约 占高校 更名 3
总数的 5%。可以预测 , 4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国新
建高校更名 占高校更名总数 的比例还会居高不下 ,
甚至还会有上升的趋势。 第二 ,学 院” 大学 ” “ 改“ 和同层次更改校名是推 动我国高校更改校名 的第二动力 。根据表 l 数据显
5 9 1 5
1 4 3 4
组、 升格变迁而更改校名 。[ 1 ] 由于不 同时期高等教育 所处 的环境迥异 , 导致不 同时期高校更改校名呈现 不同特点 , 人们对此 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高校质量特色制胜“更名”之风当休矣范文
高校质量特色制胜“更名”之风当休矣范文目前,我国有2700多所高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毛入学率达26.9%,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
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以推动高校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的高层次会议上,“办学特色”是被屡屡提及的“热词”,很多与会者不约而同道出“秘籍”。
1.大学注重本科教育育人属性的“回归”在我国蔚为壮观的高校之林,30多所“985”大学和100多所“211”高校,无疑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上端。
这些由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无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其领军作用和指标意义均无可比拟。
然而,当一些高校热衷于申博士点、硕士点,跑资金、争项目,甚至为学院“升格”大学而疲于奔命之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目光转向“本科教育”。
因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牢牢把握本科教育的质量;必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将之作为高校“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以“集全校之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题所作的大会发言,在与会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陈骏介绍说,南京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三三制”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三个“百分百”政策:即百分百课程开放,百分百专业开放,学生百分百自由选择课程、专业和发展方向。
与之相适应,每个专业都建立了“准入准出”标准:“任何学生只要满足专业准入标准,都可以选择心仪的专业学习;只要毕业时能够满足专业准出标准,都可以从该专业毕业。
”其核心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无独有偶,浙江大学向会议提交的书面交流材料也围绕本科教育展开。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为了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和育人环境,浙大专门成立本科生院,并设立“卓越教学奖”,重金奖励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高校考核教师的标准和导向,再次明确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工作的根本认识,回归了大学的育人本质。
中国大学校名乱象及其治理思路
中国大学校名乱象及其治理思路作者:屈振辉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第02期摘要:近几年来,中国大学更名浪潮风起云涌。
在这股浪潮背后存在着种种乱象,其主要表现为高度趋同化。
这些乱象是传统思想和社会现实等多重作用下导致的结果,已对高等教育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大学治理是大学内在理性发展的必然,校名治理应成为大学治理的重要方面。
治理从理论上有外部和内部两条路径。
校名治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控,更需要大学自身理性觉醒之后的自治。
大学在命定校名时应借鉴国外大学的通行做法,也可从学生行业分布或学校主干学科考虑,并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以实现“多元共治”。
关键词:大学治理;大学校名;校名乱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034-06校名是大学最具有识别性的标志,也是大学品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校名往往能简明地反映大學的历史、地理、学科专业或行业等特征,有时还可以传达出大学理念、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
因此,校名作为大学品牌最重要的标识性符号,承载着学校一代代师生员工辛勤努力的汗水和共同的希望,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实力,是影响大学品牌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1](P57-58)在宗族意识极强的国人心中,姓名非常神圣,自古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即使是现代的公司、企业也不会轻易更名。
但当代中国大学的更名之风却颇为流行。
有研究者统计,我国高校在2003~2010年间更名的有348所,占2010年全国高校总数的15.1%[2];也有媒体报道,2010~2015年,“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
”[3]追求校名的“高大上”是这股风潮的主流。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但按照现在中国某些大学的理解,“所谓大学者”首先是名字要大。
某位大学校长甚至曾经这样感言:“大学要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名字。
90年代以来高等院校更名现象探究
90 年代以来高等院校更名现象探究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90 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经过合并、升格后更名,掀起了更名热潮。
本文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认为高校更名是在制度环境中,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需要迎合组织结构中政府的喜好资源支持和社会公众的文化认知,取得自身的合法性,并维持和提高声誉以在组织领域内取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更名;合法性;社会承认;合法性机制;声誉制度、研究背景高校更名现象近年来可以说是备受社会舆论,特别是高考考生及其家长的关注,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高考生与其家长的消费者由于重名文化心理、重面子等迷恋名牌,迷信校牌的心理还是相当普遍。
在无法全面掌握信息的今天,除却综合实力等因素,会因地区“名贵” 、或者热门时髦高校名,简单地判断高校的地位与声誉,填报相关的志愿。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有不少因为其“校名”而受?_的高考生而产生的纠纷的现象,公众备受困扰。
二、高校更名现象组织社会学探析90 年代的高校更名现象中,之前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指指出其范围大、比例高、多次频繁、盲目跟风等的特点。
为何更名现象如此频繁?以下将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从其引发高校更名现象的动力机制分析,从合法性机制、声誉制度进行组织社会学的探析。
一)基于合法性机制视角合法性机制指法律制度的作用,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90 年代以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设置了社会公众认可的高校水平等级,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展开激烈的竞争。
合法性机制诱使高校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
在宏观上,合法性机制导致了制度设施层出不穷,迫使各个组织不断地接受制度环境的约束,走向趋同化,这也是高校在组织结构设置上具有相似性。
从微观来看,合法性机制诱使人们采纳那些“合乎情理”的社会角色和行为,以便得到社会承认,促进组织发展。
中国六年来近五百所大学更名更名乱象是为何
中国六年来近五百所大学更名更名乱象是为何中国六年来近五百所大学更名更名乱象是为何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成为家长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江苏南京市民张丹妮称女儿想学纺织,原本计划报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但在江苏高校名单中却找不到这所学校。
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大学“更名之风”愈演愈烈,不少学校打出“提升教学质量”等旗号。
但事实上,很多学校更名只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不仅让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无所适从,其追求“高大上”和急功近利的思维也不利于大学精神凝聚。
高校更名成为跟风乱象“‘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和‘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一个学校吗?有什么特色专业?”山西一位考生家长找到记者,说校名让他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两所学校分别由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名而来,原本两所优势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学校,更名后仅一字之差,给考生及家长带来困惑。
记者就此致电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对方不以为意:“学校都会在新校名后附上原校名啊!”记者打开这两所学校的官网,果不其然,大号字体的新校名后,都有个括号,赫然标注着原校名。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学校对口单招提前录取批次投放200个名额还招不满,更名后今年投放1000个名额仍供不应求,他强调更名只是招生人数上涨的原因之一,学校内涵发展才最关键。
当记者再次追问那为何要更名时,他说:“高职院校把‘农业’等校名改为涵盖范围更广的‘科技’‘理工’是大趋势,其他省这种情况也很普遍。
”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高校林立的江苏近两年也有16所高校更名或升格,今年江苏又有多所高校为更名“摩拳擦掌”,经教育部审核后砍掉一部分,但仍有5所学校筹备更名。
高校更名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名号从县市地名到“江苏”“华东”“中国”,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
二是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高校层次不断升级。
三是用“科技”“理工”等热门词取代“农业”“纺织”等,“综合性”越来越强。
高校改名换姓:换个马夹,也许真就耽误你的青春放光芒
高校改名换姓:换个马夹,也许真就耽误你的青春放光芒江湖好汉崇尚“行不改名,坐不更姓”。
可是,如果不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及时改名换姓,很可能一辈子寂寂无闻、做小伏低,压根儿成不了江湖好汉呢。
鲁迅原名周樟寿,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韦唯原名张菊霞,成龙原名陈港生,刘德华原名刘福荣,关之琳原名关家慧,孙悦原名孙洪娟,李玟原名李美琳……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光鲜人物,当然和各自的才华、勤奋、机遇有莫大关系,可是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他们还守着起先的名字不变,大家如今会是什么感觉?没有人不喜欢响亮、大气的名字,高校当然也难免俗;人能改名,大学也不例外:199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高校的合并、升格,以及单科院校的迅速扩张,大学改名成为中国内陆一道奇特的风景。
高校更名不是马夹的简单更换,一般都会牵涉到层次定位、学科结构、区域布局等问题,再加上一些高校在更名时或跟风、或求大、或大耍无厘头……结果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因为傍名校、模仿秀,长着“山寨名校脸”或“孪生兄弟相”的大学越来越多;因为校名中的地域色彩被淡化或泛化,难知尊驾何方的大学越来越多;因为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大而化之,我们再也难以通过校名大略看出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下面,我来揭开众多中国大学校名背后的玄机。
│ 『学院』改『大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大学”应当是学科比较综合、教学科研水平比较高、具有相当规模、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比对“学院”的要求高。
当某些学院的综合实力达到某种高度之后,自然会产生把“学院”升格为“大学”的诉求,这也算是一种最顺理成章的更名原因,比较著名的,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邮电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外国语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不太知名的则更多:海南师范学院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挂上了北方民族大学的牌子,天津商学院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南京医学院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等等。
对高校更名“热”的“冷”思考
··教育部每年发布高校更名的公告几乎都会引发人们对高校更名的关注,甚或招致某些受到损害或自认为受到损害高校的不满和质疑。
[1]有些更名纷争不但引起所涉及的高校发声,而且还可能招致媒体议论不断。
其实,任何人或者机构都应该而且必有其姓名或名称,如果仅将其作为一个相互区别的符号,更名与否似乎无关痛痒。
但是,大学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大学名称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大学的品牌与特色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一所大学的理想、信念、精神和文化。
随着高校本身的发展,或为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更名以便名实相符,完全无可厚非。
但众多高校争相更名,则多少显得有些异样。
为数不少的高校为校名更改不惜费时耗力,而且因更名而产生纷争与强烈关注,想必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此,冷静思考高校更名的是是非非,不无必要。
一、我国高校缘何热衷对名称的变更据不完全统计,1980—2017年中国共有700余所高校更名,其中,2012—2017年有超过200所高校更换了校名。
据学者观察,我国高校更名均趋向“高大上”的样态:一是“做加法”,如把铁道改为“交通”,把“工”改为“理工”或“科技”;二是“做减法”,脱掉那些“土气”不吸引眼球之名,如“脱师”“脱农”“脱矿”等;[2]三是采取“累进性”更名,地方院校和行业性院校大多把校名的地域范围越“更”越大、学科门类越“更”越广、层次或“档次”越“更”越高、学校类型越改越强,[3]如鞍山钢铁学院2002年更名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再更名辽宁科技大学;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中国传媒大学;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我国高校缘何如此热衷更名?(一)直接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的政策调整我国高校大量更名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院系调整和新建专业院校时期的命名和更名。
此次的院系调整是根据苏联的大学模式,取消大学中的学院,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科,或建立专门学院,或合并到已有的同类院校,按大学、专门学院及专科学校三类分别调整充实。
高校“改名”背后的思考
高校“改名”背后的思考作者:王寿斌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4期每年招生季节,随着高考成绩的发布和志愿填报工作的相继推进,赶场参加各类招生咨询会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
咨询会上,满眼都是“名校”,名目繁多的各种优惠和诱惑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
而家长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往往是:“你们学校原来叫什么名字?”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却要追根溯源、查问学校的历史,乍一听来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然而,仔细琢磨、慢慢回味,也不难理解家长们的疑惑。
俗话说:言为心声。
家长想着查询学校的校史校名,显然饱含着家长的一番苦心。
首先是对高校“更名热”的质疑。
近年来,高校“更名热”一直热度不减,“升格热”始终持续升温。
中专校升格成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校升格成本科,省属院校非要加上个“东南西北”的组合,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也要嵌上个“国际”名号唬人,明明是职业院校的,也都有意无意地以简称代校名,省掉“职业”抬高身份,而在校名中去掉行业属性,改叫“信息”“科技”的更是数不胜数。
学校名称三番五次变更,对学校来说是有“身份”了,家长们却被弄得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分不清“李鬼和李魁”,因而在填报志愿之前先问清身份来历便在情理之中。
其次是对老校品牌的追思。
从历史传承来看,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品牌专业或优势学科,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口口相传,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口碑。
很多名校之所以出名,并非其每个学科都很优秀,而在于有一部分学科或个别学科在业内享有盛誉,虽然屈指可数,但足以承托社会的信赖。
家长追问学校的“身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想追思老牌的学校和老校的品牌。
尤其是那些曾在20年前参加高考、亲历过报学校和选专业、如今又在替子女选择志愿的家长,对自己心目中的高校品牌念念不忘。
再者是家长对优质教育的理性追求。
毋庸讳言,眼下有很多家长和考生是“看校名上学,看名称选专业”,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育人质量长期低迷的大环境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理性地在追求学校的育人质量。
2011年广西工学院谈更名大学有感
谈更名大学有感——广西工学院之更名现在在广西工学院人人都在谈论地一个话题,那就是更名大学地大事,作为广西工学院地一名学子,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都期望它早点到来.对于更什么名字,我们都在期待中.更名是长远伟大地理想,我们广工地每个人都在努力,更什么样地名字更符合实际,更合理呢,对我们地学校地长远来说意义更重大呢?这个话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地话题.对我而言,更名早已经是迫不及待了,回忆当初听说咱工学院要更名于是欣然前往,决心奔往广西工学院,三年过去了,泪水没过了希望.而如今谈到更名难免有些兴奋,又有些怀疑,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学校欲更地三个大学名字是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理工大学和柳州大学.下面就我个人地一些想法、管窥之见和大学分享一下.广西科技大学——多气派啊!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为什么呢?听起来顺耳、洪亮、有分量,很多人都很拥护这个名字,却又时刻在想是不是只是梦想而已呢?谁也不得而知,起码我不知道.毛泽东说过要务实求发展,这句话点出了做事地道理,首先得务实,不能像大跃进一样,一跃千里,最后找不着北了,应该是“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请客”那样,才是实际地路子.就我个人地看法是我们学校还不具备更名享有这样名字地实力,事实上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从我地所见所闻和观察中发觉工学院真没有这样地条件,“科技”广西工学院何以体现科技二字?没有哪方面地实质能说明我们有科技地高成分,更名为广西科技大学是不切实际地,确切地可以说是荒谬地.如果真地更了这样地名字,我想一段时间内出现地是一种泡沫教育,就是说表面地教育地价值是抬得很高地,但是实际上是空洞匮乏地,就像股市上面地股票和现在地房地产一样含泡沫成分很高.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更名广西科技大学是不切实际地,是不符合条件地,也是不适合地.记得当初刚进广西工学院地时候就听说要更名为广西理工大学,当时真地是兴奋不已,时间过去,抹去了很多地期待,留下地只是失望.广西理工大学——其实是个很不错地名称,我个人认为有其中符合实际地因素,找对我们学校地基础和发展方向地,但从我们学校地师资力量、学生学风、学校领导、政府支持力度、地理位置、学校文化底蕴等更名这样地学校似乎仍然有些欠缺,我个人认为更这样地名字,勉强可以够得上,但是加大教学力度、改善师资力量和加快学校设施建设是前提.谈到一些好听地大学名字,我们不禁地激动起来,每个人都希望我们学校能更名为更洪亮、更有分量地大学名,毕竟我们都是其中地一份子,在这里我要说地是我作为学生我一直都热爱着我们地学校,尊重我们地领导和我们地老师,更名大学是每一成员地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有这这样地一个搞笑地是事,在宿舍谈论更名大学地问题时,出现这样地趣事:有人说我们可以更名为龙城学院,有地却说更名为龙城大学比较好,还有地人说龙城大学是挺不错地,有没有想过更名为潭中大学,听起来似乎很让人发笑,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学校立足点是什么?在我们学生眼里学校整体地情况什么样地呢?今天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地心声.柳州大学,在我看来这个名字是最适合地,虽然说从长远地发展来看这样地名字是有点吃亏,但是起码这样很务实,很切实际,务实求发展嘛.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在我看来我们学校地不具备、不满足更名好地大学地条件:. 地理位置:我们学校在柳州,却属于自治区管辖地学校,同时却又不被自治区重视,身处柳州却得不到广西财政收入最大地城市地拥护和大力支持,又似乎被自治区慢慢遗忘地学校,据我对我们学校情况地了解,更名为广西科技大学和广西理工大找不到准确地支持力,哪一方才是真正地支撑点..领导和师资条件:就我个人观察和在此受教育地三年中我看到一些问题,工学院地领导似乎对教育地本质已经产生偏离,对学生地发展不注重培养.所谓地育人为本地体制体现地虚无缥缈.首先从领导方面来看,学校不支持学生地个性化发展,总是牵制学生要按他们给地路子去走,完全按照领导地意愿去实行,这样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地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抹杀了他们地创造力,这样能教育出什么好学生?我举个很贴切地例子,某些系学生会地每个部地部长和副部长都是学校领导地内定地,这就大大地压制了学生之间地竞争,而让一些学生开始学会巴结.大学本是一个自由竞争地时代,民主地开放团体,却总是让一些无名地牵制,抑制学生地发展.师资力量不够,我不敢说我说地都是对地,但是我要把我真实看到地、感受到地说出来,广西工学院地师资力量远远不够,而且有地教师出现严重地教学能力跟不上等问题,不重视教学责任而看重个人利益;还有地老师学历高,但是不会教书,只能心领神会,而无法表达,育不出好地学生,有人会说那是学生地问题,难道教学地失败教师地责任不大吗?教育是关乎祖国地未来发展大业地基石行业,是绝对不能马虎,教师是光荣地传教者,是神圣地职业,作为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们钻研知识、开拓未来.但是现在很多地老师上课方式不尽理想,照本宣科,上课无精打采,备课不充分,课件一用就是几年,更新甚少,讲课方式孤噪无味,学生不愿去听,对学生体现得地关心不够,有地老师下课后就只想着回去看股票,没有用心去教育学生,教学教学老师不仅仅要教人知识和技术、技能,更重要地是教导人们做人地道理和如何做事.老师总体不受欢迎,很切实际地可以表现有:平时上课学生总是在睡觉,做自己地事情,开讲座地时候掌声都没有几次!!!这样地教学水平、教育方式否符合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理工大学地教育吗?不过总地来说还是有很多优秀地老师地,我说出地是我所理解地和我地心声,同时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更好地老师..硬件设施:大家都知道广西工学院地硬件设施相对来说不够齐全地,但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我们对学校地这一块还是很有信心地,因为我们看得见,但是要更名成为一个洪亮、而有长远意义地大学名称还是远远不够地,一方面是教学楼,现今勉强够用,图书馆过小总是爆满,而且没有一个安静、舒适地环境让学生去学习,这与好地大学地图书馆相比是绝对不能媲美地,另一方面就是文娱设施有限,作为一所大学运动和娱乐设施都远远不足,何来地更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工学院地运动设施这么少,领导们明明就知道很多学生喜欢运动、打球,却为什么不在球场安装照明灯,增加设施地利用率呢?这点是不是能体现领导对学生地一个关心程度呢?这样地硬件设施对更名理想地大学是不满足要求地..学校地文化底蕴和学风:学校地文化底蕴不够和学风不足,说到学生本身,似乎给老师地感觉就是不想去学,不愿意去学,我也不否认,但是我要说地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地现象,原因有:一、是中国地大学前地教育制度让学生们进入到大学后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中国地教育制度是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地学习都是为了考试、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地工作,学生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地思想,不仅仅如此,学生从小就处于一种被压制地状态,在很小地时候就没得玩,物资和精神是需要找回平衡地,以致到了大学没有人管了,长期没有得到地东西是最需要补充回来,所以大学生就拼命地玩,寻找自由.这是中国教育长期形成地后果.二、学生本身也不够上进,对于求学没有很大地最求,很多学生地修养不够和思考地位置还没有找准,大都没有信念、没有理想,以致大学四年庸庸碌碌地度过,什么东西都没学到,同时学校地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去,这样教师地教和学生地学相互牵制,最后出现一个弱势、恶性循环.学生毕业后由于没有学到什么真才实学,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大地作为,不能给母校带来更大地回报和影响.学风地不足体现地是学校地文化底蕴气氛不够,这样就没有一个足够地文化地氛围,去孕育更多地才子.这就是我对广西工学院更名大学地一些看法、想法,可能有很多地方面我没有看到没有想到,而说出了一些与事实不符地情况,但是这就是我真实地看法.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我们学校能更名为广西科技大学,但是实际就是实际,我还是选择柳州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更名之下问题透视与反思“10月25日,甘肃省教育厅考察评估专家组对兰州商学院更名事宜进行了考察评估。
专家组认为兰州商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达到了大学设置的标准,已经具备更名大学的条件,并一致同意将兰州商学院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
”时下,点开每日甘肃网或商学院校方网等一系列官方网站,不难发现,更名财大成为这一时段的重要话题。
如同文中所言:“不仅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强烈愿望,几代兰商人的期盼和梦想,也是学校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布局,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兰商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然而,事实真像文章描述中的一样,基础设施完善,学科设置合理,所有的人都拥有幸福感,能踏踏实实投入所有的精力于学习中吗?其中有些观点确实令人不敢苟同。
一. 学生视角下观察到的学校各方面现状(一)从学校基本建设和后勤方面来讲,具体情形就可略知一二。
1.公寓管理方面,对于广大学生的财产根本没有保障。
贵重物品丢失后,管理方总是归咎于学生自己没有保管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再观其他学校的做法,陌生人到楼下,楼管会一眼认出并非该楼的人员,从而进行严格的登记。
而现在的我们,一方面,贵重的物品不可能做到随身携带,另一方面宿舍中更没有安全保障,不禁让人陷入两难境地。
又怎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该干的事中去呢。
2.后勤保障方面。
澡堂时常关门,水房十有八九会停水。
用电也是叫人头疼的事,管理方声称为了宿舍安全,要限电限压。
不错,讲用电安全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不从基础设施方面考虑,来保证用电的安全呢?再退一步讲,学校财政条件有限,设施只能这样,那么为什么又会在楼管﹑公寓辅导员公寓中搞特权。
3.再看校园环境,每每经过学校大门口时,那一堆堆不堪入目的垃圾,与高大庄严的大理石校门极不协调。
试问一下,还有哪所高等学府的门前是这番景象。
(二)既是高等学府,那么我们还是必然要回归到学习这个主旋律上来。
大学里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莫过于图书馆,喜欢学习的同学们必然会尽情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由于新校区刚刚建设不久,我们还没有正式的图书馆,只有一个图书流通部。
这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问题又出现了,图书流通部隔三差五的以各种理由不对外开放。
在开放时间的设置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图书馆人员下班和同学们下课时间一样,大家又如何赶得上他们的节奏呢。
在这样的状况下,加之大家的惰性被引发出来,学风日益低下再正常不过了此外,为了迎接财经大时代的到来,学校开始实行学分制,也提高了对学分绩点的关注程度。
我们知道,学分制源于西方国家的大学,后来借鉴到国内,然而我们只不过是把这一套体制的外壳照搬了过来,而好多实质的内容被抛弃掉。
在学分制下,西方国家的大学开设了很多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学科,在我们这里就变成了非此即彼,只有八门选修课,而且选不选不由学生,学校开什么就必须选什么。
学生们完全变成了一部不知疲倦的复读机,在单调无趣和无奈中消磨他们的时光。
这显然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
而学分绩点又成为许多学生的软肋。
学校规定,凡平均学分绩点低于1.7就要面临重修的可能。
也就是说即便你没有挂科,全部通过,但平均达不到七十多以上,你的平均学分绩点仍将达不到1.7,很可能面临重修。
对于挂科的学生来说,补考即便高分通过,学分绩点也只记1.0,所以一旦挂科,补考通过与否都会有一定重修的机率。
在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从众多的选修科目中选择科目进行修读,以此来弥补不足的绩点,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的科目,情况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就大不相同了,只能赢不许败,一失足便成了千古恨。
在以上种种的情境和举措下,学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说比高中之时有过之而不及。
学校这种高压政策下,轻松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成为海市蜃楼。
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这又是国内教育界中的通病。
早在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景山学校题词时就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为什么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还是教育?无需置疑,现在的确存在着教育误国的危险现象,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这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最大失误。
还有什么失误比“忽视学生身心健康”更为可怕?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成最大的威胁。
以成绩论英雄,以毕业率来排名,这是不公道和不公正的判定标准。
重点院校可以享受优惠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流。
而地处非重点地位的学校,要想获得这些优惠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流,必然会把提高升毕业率和社会声望作为改变身份地位的砝码,由此出现教学上的以时间换空间的不正常现象,这一现象必然会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代价。
而重点院校为永享优惠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流,亦会重演着以时间换空间来比拼学生身体的剧目。
这一判定标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者可以违背科学的教育规律,不按规律出牌,让学生们在挑战生理极限上走钢丝。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压力过大采取轻生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他们面临各种困境和心理疾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而学校也没有把学生心理健康这块真正重视起来,许多高校的心理辅导中心也处于半瘫痪状态。
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为受教育者搭建未来就业的平台,而不是培养一些高分低能没有创新精神的书呆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有两句名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在我个人看来,做好问责和监督是保障。
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令不禁的教育尴尬,必须强化长效问责机制的建设,这是保障科学办教育的前提基础,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则是根治教育乱象的有效保障。
因此,我们建议必须建立一支由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如家长委员会),他们的问责权和监督权应得到法律认可和保障。
按照自愿的原则,他们受命于社会公众,监督一切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人和事,问责各种巧立名目乱收学生费用的人和事,他们的意见将是各级组织任免聘任各级教育行政官员的重要参考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自然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三.高校争相改名问题的反思时下各高校争相更名,究竟原因何在?一个理由说这样做是要“同国际接轨,”以免在对外交往时造成误解。
这个理由听上去也很堂皇,但是同样令人生疑。
因为国外的大学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命名法。
欧美最著名的大学也是各有其名称,翻译成中文,有的叫大学,有的叫学院,有的冠以国家之名,有的以其创办者命名,也有许多取其办学的核心内容。
举一个大家常提到的例子,麻省理工学院,英文缩写MIT,叫学院(Institute)而不是大学(University)。
这所著名的大学与哈佛大学不仅在地域上比邻,在名声上也不遑多让。
北京一所理工学院前些年也改名为大学,但其英文名称中大学二字用的却是学院(Institute)而非大学(University)。
这样,其英文缩写便是BIT,与麻省理工学院只一字之差。
该校的主政者显然了解“接轨”是怎么回事。
相信其他热衷于更名的学校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
那么,大家真实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大学更名意在升格,升格的好处就多了。
且不谈升格对个人的好处,对机构,升格意味着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简单地说,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
教育的资源,包括学校的资质认定、办学规模、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乃至于教育的具体内容等,概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决定和分配。
事实上,大学更名本身就是这体制中的一项内容。
因此,更名涉及的便不仅仅是“名”,而且是巨大而实在的利益。
问题是,这种更名与教育何干?回答是:更名与教育无干,然而其传递的信息却关涉教育的命运。
这样讲是什么意思?在美国,最受人尊敬的名校里不乏“学院”(College)。
在法国,第一流的大学尽是规模小而极精的“学院”。
可见教育质量的高下与大学的名称无关,而决定于大学的办法。
大学的办法也许没有一定之规,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大学的办法也不同。
不过,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能够开发心智,涵养人性,传递、维护和创造知识。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者,秉持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探索。
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必不能成就好的大学。
若是漠视乃至敌视这样的要求,那便是扼杀教育了。
判断一种教育的办法是不是成功,自然有不止一个角度、一种指标。
但有一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传统。
一所好的大学必定有属于自己的传统。
传统无形,却是大学历代学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大学的灵魂所系,精神所在,而校名不但是这传统的核心内容,更是这传统的象征。
轻易地改换校名,说明这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令人骄傲的和值得尊敬的传统。
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大学竞相更名这件事不过表明了以往教育的失败。
既如此,不改教育体制,只是通过更名和扩张来改革教育,无论大学盘中物可能增加多少,教育的改善,可求而得乎?201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