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案例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新型电子产品的企业。
2018年,科技公司研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子设备,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该专利于2019年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1810XXXXXX。
此后,科技公司开始生产和销售该新型电子设备。
与此同时,另一家名为“创新电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电子”)也生产和销售类似的新型电子设备。
经过市场调查,科技公司发现创新电子的设备与其专利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涉嫌侵犯其专利权。
于是,科技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创新电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判断创新电子的产品是否侵犯了科技公司的专利权。
2. 确定创新电子的侵权行为给科技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3. 判定赔偿金额。
三、法院审理1. 专利权侵权认定法院首先对科技公司的专利权进行了审查。
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实施权。
在本案中,科技公司的专利权利要求书明确了其专利产品的技术特征,包括结构、功能、技术效果等。
法院经审查认为,创新电子的产品与科技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包括关键部件的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
因此,法院认定创新电子的产品侵犯了科技公司的专利权。
2. 经济损失认定法院认为,由于创新电子的侵权行为,科技公司的产品销售受到了影响,市场份额下降,因此科技公司遭受了经济损失。
法院要求创新电子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科技公司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科技公司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因市场份额下降导致的销售收入减少;(2)因侵权行为而增加的研发成本;(3)因侵权行为而增加的市场推广成本;(4)因侵权行为而增加的维权成本。
3. 赔偿金额确定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在本案中,法院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1)科技公司的专利权价值;(2)创新电子的侵权行为对科技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3)创新电子的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4)创新电子的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比分析
重 要 因素 的 国际 贸 易 也 被 赋 予 了新 的 内涵 , 国 际 问 技 术 合 作 与 技 术 贸 易 得 到 了快 速 的发 展 。 据 联 合 国 有 关 机 构 统 计 , 际 间 技 术 贸 易 总 额 国 16 9 5年 仪 为 3 0亿 美 元 , 2 到 0世 纪 9 0年 代 已 经 超 过 10 0亿 美 元 , 2 0 0 而 0 0年 高 达 5 0 0 0亿 美 元 , 平 均 增 长 率 接 近 1 , 长 速 度 已 经 超 年 8 增 过 了 服 务 贸 易 与 货 物 贸 易 。 世 界 贸 易 的 主 要 形 式 和 竞 争 手 段 正 在 由 原 来 的 货 物 贸 易 、 务 贸 易 服
人类社 会从 2 1世 纪 开 始 逐 步 迈 人 知 识 经 济 的 新 时 代 , 界 经 济 结 构 也 随 之 发 生 深 刻 的 世 变 革 , 识 的 积 累 和 增 长 则 是 推 动 这 一 变 革 的 知
重 要 力 Βιβλιοθήκη 。 这 一 新 的 形 势 下 , 为 全 球 化 发 展 在 作
情况, 分析 了贸 易中知 识产权 矛盾存在 的 必然性及 其 成 因, 并得 出 了大力提 高我 国企业知 识产
权 意 识 和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 之 与 我 国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制 度 的 发 展 相 协 调 的 结 论 。 使 关 键 词 : 识 产 权 ; 易 冲 突 ; 际 比较 知 贸 国
孟 凡 臣 孙 伟
( 北京 理 工 大 学管 理 与 经 济 学 院)
摘 要 : 国际 贸 易 自由化 的务 件 下 , 识产 权保 护 对一 国福 利 情 况的 影响 具有 不 确定性 . 在 知
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案例分析报告(doc 28页)
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之痛知识产权是什么,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知识产权能干什么和怎么干好————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之一知识产权报记者李启章吴辉张璇裴宏曾旭辉徐进中国企业的专利化生存之痛(上)据调查,目前中国DVD企业比鼎盛时期大大减少,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一息尚存,惨淡经营。
是资金断裂、管理不善还是决策错误?其实,同日益严峻的专利化生存环境的变化相比,这些内部原因都微不足道。
在今天,专利不仅关乎企业财富的多少,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专利制度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专利战已经习以为常。
在WTO的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已经逐渐削弱。
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和商标已成为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表现出令众多跨国企业无法招架的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中国彩电、电冰箱、录放机、照相机、摩托车、皮鞋等的出口量均占国内产量一半以上,有近百种商品产量名列世界第一。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2年至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679亿美元、1103亿美元、1655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6.1%、62.6%和50.2%。
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80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其中出口935.2亿美元,增长32.4%。
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直接挤占了传统跨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引起了恐慌。
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一些企业接连向中国企业发起专利诉讼,兴起国际诉讼。
这些专利纠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企业或组织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计;二是范围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纠纷涉及的产业和部门越来越多;三是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已提出了针对中国的337条款调查数目在不断增加,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揭示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和保护的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美中贸易战中华为事件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华为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美国政府指控华为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限制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华为坚决否认了这些指控,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来反驳。
然而,此案在国际贸易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并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案例凸显了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失去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将面临市场壁垒和技术壁垒的挑战。
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是各国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的自我保护和维权之举。
因此,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案例二:阿里巴巴与假冒商品阿里巴巴是中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之一。
然而,由于假冒商品问题,阿里巴巴面临着国际贸易的不信任和诟病。
虽然阿里巴巴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品牌商合作打击假冒商品,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很多消费者仍担心在阿里巴巴上购买到假货,这对阿里巴巴在国际贸易中的声誉和业务发展构成了困扰。
这个案例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连接卖家和买家的桥梁,承担着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
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才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案例三:国际药品专利纠纷药品专利纠纷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的原则,即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要确保贫穷国家能够获得廉价的药品。
然而,一些大型制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通过各种手段阻止了廉价药品的生产和流通。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一.引言本文旨在综合介绍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知识产权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专利权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A和公司B2. 案件概述:公司A声称拥有一项核心技术专利,并指控公司B在其产品中侵犯了该专利权。
3. 分析和解读:通过详细分析公司A的专利,法庭认定公司B确实侵犯了公司A的专利权。
法庭判决公司B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公司A相应的损失。
三.商标权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C和公司D2. 案件概述:公司C注册了一款名为“BrandX”的商标,并指控公司D在其产品上使用了类似的商标,侵犯了公司C的商标权。
3. 分析和解读:经过调查和比较,法庭认定公司D确实侵犯了公司C的商标权。
法庭判决公司D停止使用相似商标,并赔偿公司C的损失。
四.著作权案例1. 纠纷双方:作者E和出版商F2. 案件概述:作者E声称其所著的一本畅销书被出版商F 未经授权地印刷和发行,侵犯了其著作权。
3. 分析和解读:经过调查和取证,法庭确认了作者E的著作权,并判决出版商F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作者E的损失。
五.专有技术案例1. 纠纷双方:公司G和公司H2. 案件概述:公司G声称其拥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公司H 未经授权地使用了该技术,侵犯了公司G的专有技术。
3. 分析和解读:经过专业鉴定,法庭认定公司H确实侵犯了公司G的专有技术。
法庭判决公司H停止使用该专有技术,并赔偿公司G的全部损失。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各案例的报告、证据材料、法庭判决书等。
详细内容请参阅附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权:指在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授予发明人或其受让人排他的权利,从而保护其发明创造。
2. 商标权:指注册商标的权利人享有对其商标的使用、转让和许可的专有权利。
3. 著作权:指对作品享有的一种法定的权利,包括对作品的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权利。
高新技术进出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以新疆为例
保持其在高技术领域 的垄断优势 , 其知识产权或 含有知识产权 其实 际价格的暴利与发展 中国家或消费者进行不 等价交换 。 对 的商品的贸易具有强烈 的内部化倾 向。 这种倾 向具体表现为跨 于新 疆而言 , 虽然 近年来对 外贸 易连年顺 差 , 由于知识 产权 但 国公司的高技术或含有 这类 高技 术专利 的商 品 、 专有技术 的商 保护使其 对外 贸易不等价交换 现象却进一步 加剧 , 贸易条件更 品主要流向其拥有多数或全部股权 的国外子公 司。 知识产权 与 加恶化 。相对新疆 的资源 型以及劳动密集 型优势产 品, 由于无 含知识产权商 品的 内部化 贸易倾 向 ,限制 了商 品流通 的领域 , 形要素含量低等特 点而价格疲 软 , 与发达国家进行技 术贸易 在 阻碍 了先进技术 的流通 与应用 范围 , 而形成贸 易壁 垒 。与一 从 般非关税壁垒措施 不同 , 它是 由技术或技 术商品 的输 出国主动 采取 的 , 目的仍然 是 限制竞 争 , 其 保持 自己产品在 市场 中的优
随着 我国与世 界各 国贸易 的拓展 , 高新技术 进出 口贸易在
我国对外 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国作 为 WT 我 O成员 , 一定要 高度重视 WT 与贸易有 关 的知识产权 协定 》 O{ 中的规定 , 加强 对对外 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 护和管理 , 充分发挥 知识 产权制度
从 进出 口贸易额 的绝对数字上 看 ,无形 的知识产权转让 , 还远 远比不上有形货物买卖 。 如今 , 知识产权贸易继 货物贸易 、 服务 贸易之后 成为构建世界贸易体制 的三大支柱 之一 。 1 . 贸易和服务 贸易 中技 术 因素的增长 。 货物 在服务 贸易中 ,
誓专 | J ≥ 研 0 题 l 究 l
高新技术进 出 口贸易 中的知识产权 问题
涉外著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尤其在知识产权领域,双方争议尤为激烈。
本案例选取了中美贸易战中的一起知识产权争议案,旨在分析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争议焦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在中国注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研发。
被告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在美国注册成立的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生产和销售。
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新型抗癌药物的技术专利,并在我国申请了专利保护。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市场销售了与甲公司专利产品相似的药品,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侵权行为后,向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同时,甲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申诉,要求禁止乙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侵权产品。
三、争议焦点1. 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甲公司主张,其专利在我国得到有效保护,乙公司在我国境内无权侵犯其知识产权。
而乙公司认为,我国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原则限制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2. 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甲公司认为,乙公司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构成侵权。
乙公司则辩称,其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存在一定差异,不构成侵权。
3. 知识产权赔偿金额: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赔偿因其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乙公司则认为,赔偿金额过高,与其侵权行为不符。
四、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我国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甲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在地域上受到保护。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市场销售侵权产品,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因此,甲公司的主张具有法律依据。
2. 知识产权侵权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侵权判定应综合考虑专利技术特征、侵权产品技术特征等因素。
在本案中,乙公司销售的产品与甲公司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足以认定乙公司构成侵权。
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研究报告
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研究报告【正文】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引言】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几个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挑战及对策,以期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案例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1.1 案例描述此案例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
某中美合作企业在开展研发合作时,其中一方突然终止合作并侵犯了对方的知识产权。
1.2 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合同约定不明确,无法明确各方的权益边界;- 双方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和体系存在差异;-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匹配导致维权困难。
1.3 解决对策- 加强跨国知识产权合作,明确合同条款,明确各方权益、保护范围等;-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促进不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协调;- 增强维权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案例二: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问题】2.1 案例描述某知名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作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他人盗用,并在其他平台上进行传播,从而侵犯了原作品的版权。
2.2 案例分析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导致版权侵权问题更加突出;- 网络平台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防止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3 解决对策-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健全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开发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水印技术、版权保护软件等,来识别和防止盗版行为;- 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
【案例三:知识产权合规管理】3.1 案例描述一家跨国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未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合规管理,结果导致其他企业利用该知识产权提出诉讼要求,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3.2 案例分析从案例中可以总结以下问题:-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合规管理机制;- 对外出售技术等知识产权时,未能充分了解相关法规和合同规定;- 在研发过程中,未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案件层出不穷,其中涉及的问题也日益复杂。
下面我们将就几个知识产权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商标侵权案例。
某公司在注册商标时,发现有一家竞争对手恰好注册了与自己商标相似的商标,且在同一领域进行经营。
因此,该公司提起了商标侵权诉讼。
经过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对方公司构成商标侵权,需要赔偿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商标侵权是一种常见的知识产权案件,对于企业来说,及时注册和保护自己的商标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专利侵权案例。
某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发现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自己的专利技术高度相似,且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
因此,该公司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经过法院审理,最终判定对方公司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权,需要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专利侵权是一种严重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于企业来说,保护自己的专利权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著作权侵权案例。
某作家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篡改、复制并用于商业用途,于是提起了著作权侵权诉讼。
经过法院审理,最终判定对方侵犯了该作家的著作权,需要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并停止侵权行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著作权侵权是一种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于创作者来说,保护自己的著作权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产权案件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对于企业和创作者来说,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注册和维护自己的商标、专利和著作权,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同时,对于侵权行为,需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促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国际技术贸易案例分析
国际技术贸易案例分析1.某省钻头厂与美国史密斯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从美国史密斯公司引进某种类型的地矿钻头生产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中的“鉴于”条款规定“史密斯公司拥有某地矿钻头生产专利,能够合法地向引进方授予制造某地矿钻头的生产许可证……”。
许可合同签订后,在双方的密切合作下,很快生产出合格的合同产品,但当该产品销往美国后,美国休斯公司提出诉讼,指控某省钻头厂的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试问:(1)某省钻头厂是否必须应诉?(2)某省钻头厂还具有什么权利?2.2005年我国某省某公司与荷兰某公司草签了一项引进挖泥船设备和制造挖泥船专有技术的许可合同,其中有这样一条款:“对那些挖泥船用户的总机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注册的,假如与荷兰某公司的利害关系无冲突和将无冲突,那么这些挖泥船的建造和交船可以进行,对上述情况必须经双方协商最后判断。
对荷兰某公司利害关系是否存在或是否将存在冲突,最后由荷兰某公司单方决定。
”试问:对这样的条款我方是否应该接受,为什么?1.答:(1)某省钻头厂不必应诉。
根据“鉴于”条款的规定,应责成美国史密斯公司应诉。
因为“鉴于”条款主要说明双方当事人签订许可合同的目的和愿望、受方引进技术的目标、供方转让技术使用权的合法性和该项技术是否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等。
这些说明具有潜在的法律作用,即要求双方在签订许可合同时就明确做出某些法律上的保证。
一旦双方因合同发生纠纷,仲裁机构或法院就可以根据这些保证,解释其他有关条款,判断谁是谁非,分清责任。
在本案中,供方史密斯公司对其转让的某地矿钻头生产专利技术的合法性作为保证,一旦受方某省钻头厂的合同产品被第三方指控为侵权的行为.该公司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2)由于供方史密斯公司的违约行为而造成受方某省钻头厂的经济损失,受方有权向供方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
2.答:这样的条款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9条第(七)项规定,技术进口合同中,不得合有下列限制性条款:不合理地限制受让人利用进口的技术生产产品的出口渠道。
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它不仅关乎创新者的利益,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案例一:“_____”商标侵权案“_____”是一家在某特定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
然而,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未经授权使用相似商标的产品,试图混淆消费者,获取不正当利益。
该侵权行为对原品牌造成了多方面的损害。
首先,消费者可能因为误认而购买到质量低劣的仿冒产品,从而对原品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侵权产品的低价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原品牌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受到挤压。
在这个案例中,原品牌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维权。
他们收集了充分的证据,包括侵权产品的样本、销售记录以及相关的宣传材料等。
同时,聘请了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以确保在诉讼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运用法律条款和证据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法院经过仔细的审理和判断,最终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并判决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以及公开道歉等。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对于企业来说,要加强品牌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侵权行为的迹象。
同时,要注重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案例二:“_____”软件著作权纠纷案“_____”是一款具有创新性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业绩。
然而,不久后市场上出现了一款与“_____”功能和界面极为相似的软件,涉嫌侵犯其著作权。
侵权软件的出现对原创软件的开发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大量的潜在客户被侵权软件吸引,导致原创软件的销售量下降。
另一方面,侵权软件的低价策略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使得原创软件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原创软件的开发者迅速采取行动,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对两款软件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和分析,以确定侵权的事实。
同时,向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并准备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国际技术贸易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
国际技术贸易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浙江省民营企业中国通领科技集团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在美国本土依法维权,成为第一家在中美知识产权官司获胜的中国企业。
GFCI(接地故障漏电保护器)产品是美国政府为保护居民人身安全而强制推行的安全装置,在美国拥有年销售量3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通领科技是全球生产GFCI产品的五家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向型企业,通领科技拥有46项专利,其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
由于高科技含量远远领先于同行,通领科技在进入美国市场后,引起了行业巨头莱伏顿公司的恐慌。
莱伏顿于2004年发起了恶意的专利诉讼,采取了在美国司法界也很罕见的刁蛮的诉讼手段,将通领科技的4家美国经销商的董事、股东以及管理人员的所有私人财产全部诉上法院。
面对这种情况,通领科技积极迎战,在付出了高额的诉讼费用,经历了3年多的漫长等待后,通领科技拿到了两份“马克曼命令”,认定通领集团GFCI产品采用的永磁式电磁机构原理的漏电保护技术没有侵犯美国莱伏顿公司的558专利和766专利。
2007年7月10日,新墨西哥州地方法院判决通领科技集团的GFCI产品不侵犯莱伏顿公司的专利权。
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分区法院布朗宁法官下达判决书,判定中国通领科技集团制造销往美国的GFCI产品,不侵犯莱伏顿公司第6246558号美国专利。
目前莱伏顿公司正积极寻求与中国通领科技集团和解。
长达28页的判决书中指出:2007年4月12日,法庭举行了听证会,认为通领科技的器件并没有包含“558”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关“复位接触件”和“复位件”等要素,和以等效的方法完成同样功能的相同或等价的结构,因此法庭认定通领科技等被告依法胜诉。
近些年来,我国的技术贸易不断发展,面临了很多以前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在技术贸易方面,我国比之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经验少,实力较弱,也面对着一些大国的诸多不平等待遇,吃过很多亏。
知识产权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本文将以某公司侵犯知名品牌商标权案为例,对知识产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服装生产与销售。
2010年,该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与知名品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进行销售。
被侵权方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三、案件审理过程1. 被告答辩某公司答辩称,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的标识与知名品牌商标相同或近似,系偶然巧合,且公司并未将侵权标识作为商标进行宣传。
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 法院审理法院审理认为,某公司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与知名品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已构成商标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因此,法院判决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本案中,某公司侵犯知名品牌商标权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被侵权方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旨在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2)侵权行为是否使用了与被侵权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3)侵权行为是否具有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
在本案中,某公司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与知名品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已符合上述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
3.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2024年TRIPS知识产权案例
TRIPS知识产权案例一、引言知识产权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技术创新、保护企业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重要协议之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旨在为成员国提供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降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TRIPS知识产权案例,探讨TRIPS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二、案例一:印度药品专利制度改革1.背景印度在加入WTO之前,实行了一种独特的药品专利制度,即不授予药品产品专利,只授予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专利。
这种制度使得印度药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生产仿制药,降低了药品价格,使广大患者受益。
然而,这种制度与TRIPS的要求不符,TRIPS要求成员国对药品产品授予专利。
2.改革过程为了遵守TRIPS的规定,印度于2005年修改了其《专利法》,开始对药品产品授予专利。
然而,这一改革引发了国内外广泛争议。
一方面,印度国内药企担心专利制度改革会削弱其竞争力;另一方面,国际药品制造商指责印度仿制药企侵犯其专利权。
3.案例分析印度药品专利制度改革案例表明,TRIPS在推动成员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与保障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是各国在实施TRIPS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案例二:美国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争端1.背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认为中国企业大量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商标和版权。
2007年,美国向WTO提起诉讼,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争端解决过程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中美双方进行了多轮磋商。
2010年,WTO专家组裁定中国部分法律、政策和做法违反了TRIPS的规定。
随后,中国对相关法律进行了修改,以符合TRIPS的要求。
3.案例分析美国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争端案例表明,TRIPS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平台。
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维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秩序,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
知识产权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软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智能办公助手”软件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同类软件研发的企业,在得知甲公司的软件后,认为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未经甲公司许可,在其软件产品中使用了与甲公司软件相似的界面和功能,并在市场上销售。
甲公司发现此情况后,立即向乙公司发出停止侵权通知,但乙公司并未停止侵权行为。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乙公司是否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以及如何确定赔偿金额。
三、案例分析(一)乙公司是否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1. 侵犯著作权甲公司开发的“智能办公助手”软件属于计算机软件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其软件产品中使用了与甲公司软件相似的界面和功能,侵犯了甲公司的复制权、改编权等著作权。
2. 侵犯商标权甲公司的“智能办公助手”软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名称“智能办公助手”已构成商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乙公司在其软件产品中使用了与甲公司软件相似的名称,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
(二)赔偿金额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在本案中,甲公司因乙公司的侵权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占有率下降、客户流失等。
法院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甲公司的实际损失法院应调查甲公司在侵权期间因乙公司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份额、销售额、客户流失等。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1:章节一、概述1.1 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1.2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背景和现状1.3 本文的目的和结构2:章节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框架2.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2.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角色和职责2.3 国际贸易组织(WTO)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内容和要求3:章节三、知识产权案例分析3.1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分析3.2 欧盟与印度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案例分析3.3 与韩国之间的知识产权冲突案例分析4:章节四、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4.1 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案例分析4.3 推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未来方向和挑战5:章节五、结论和建议5.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总结5.2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解决的建议和措施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请参阅附件一、附件二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IPR):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对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一个专门处理与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广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和规则。
- 国际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是负责监管和推动国际贸易的全球性组织,其中的知识产权协定(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greement,简称TRIPS)规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和要求。
精简范本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案例导言微软 v.s. 谷歌微软和谷歌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产品领域,也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
在2010年,微软指控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侵犯了微软的专利,并向谷歌索要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长时间的法律斗争后,谷歌同意向微软支付专利使用费,并达成了双方的和解。
这个案例引发了许多关于软件专利的讨论,尤其是对于软件是否应该被授予专利保护的问题。
一方面,专利保护可以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保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
但另一方面,对软件的专利保护可能导致创新受限,限制了技术的发展。
这个案例也揭示了知识产权在科技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苹果 v.s. 三星苹果和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方式厂商之一,两家公司之间经常爆发知识产权纠纷。
其中最著名的是2011年的一起案件,苹果指控三星的智能方式侵犯了苹果的设计和专利权。
法庭最终裁定三星侵犯了苹果的专利,并判决三星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于设计专利和外观保护的讨论。
有人认为,设计专利的保护可以鼓励公司进行创新设计,推动产品的不断改进。
但也有人担心,设计专利的保护可能导致市场上的同质化产品增加,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此案例也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提出了挑战,即如何平衡各方的权益,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结果。
路易威登 v.s. IACC路易威登是全球知名的奢侈品牌,而IACC(国际反盗版联盟)是一个专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组织。
这两者之间曾发生多起案件,其中一起案例是路易威登指控一个在线零售商销售假冒路易威登商品。
IACC代表路易威登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成功打击了这个假冒商品的销售。
这个案例显示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奢侈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奢侈品牌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品质保证。
而盗版商品的存在,不仅会侵犯品牌的声誉,还会导致销售额的下降和市场份额的流失。
通过以案释法,可以有效打击盗版行为,保护奢侈品牌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合作案例解析
知识产权合作案例解析一、案件背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知识产权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一个知识产权合作案例入手,对合作各方的权益、合作模式以及案件的最终结果做出分析和解析。
二、案件分析该案例涉及公司A和公司B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
公司A是一家技术领先的电子设备制造商,公司B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软件开发公司。
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将公司A的技术和公司B的软件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 合作内容公司A将其核心技术授权给公司B使用,公司B则提供定制的软件解决方案,以增强公司A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
双方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知识产权和利益。
2. 权益保护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他们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范围。
公司A在协议中确认其为原始知识产权持有人,并授权公司B在合作项目中使用相关技术。
同时,公司B同意对公司A的技术进行保密,防止知识产权泄露。
3. 合作模式公司A和公司B采取了联合研发的合作模式。
双方的技术团队紧密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
在此过程中,双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
4. 项目成果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地开发了一款全新的电子产品。
这款产品融合了公司A的核心技术和公司B的软件解决方案,具备了市场竞争力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该合作项目也为双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5. 案件评估该案例的成功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胜利。
公司A通过与公司B的合作,将自身的技术发挥到极致,并推出了更加创新的产品。
公司B则借助公司A的技术优势,加快了软件开发进程,提高了产品质量。
双方共同分享了创新成果,为市场增添了新的竞争力。
三、案件启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知识产权合作可以带来共赢:公司A和公司B通过合作,将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范围,确保双方的利益不受侵害。
表现出专利被用来设置贸易壁垒的案例
表现出专利被用来设置贸易壁垒的案例专利被用来设置贸易壁垒的案例引言:专利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授予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进行独占性的权利。
然而,有些公司或个人可能会滥用专利制度,将其用作设置贸易壁垒的手段,以阻碍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一个案例来展示专利被用来设置贸易壁垒的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
案例背景:假设有一家公司A拥有一项关键技术的专利,并在该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品效能和降低成本,因此其他竞争对手希望进入该市场。
然而,公司A意识到如果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并可能失去其市场份额。
公司A决定使用专利制度来设置贸易壁垒以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第一层次标题:滥用专利制度公司A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滥用专利制度以设置贸易壁垒。
1. 申请大量无效或过于广泛的专利:公司A故意申请大量无效或过于广泛的专利,以增加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难度。
这些专利可能与其实际技术并不相关,但仍然可以用来威胁其他公司,并增加其进入市场的成本。
2. 滥用专利诉讼:公司A通过提起无根据或不合理的专利侵权诉讼来滥用专利制度。
他们可能会以微小细节或模糊的技术要求为由,对竞争对手进行起诉,迫使其停止生产或销售相关产品。
这种滥用行为不仅会给竞争对手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耗费时间和资源。
第二层次标题:影响和后果公司A滥用专利制度设置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1. 垄断市场份额:通过滥用专利制度设置贸易壁垒,公司A成功地阻碍了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
这使得公司A能够保持垄断地位,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这种垄断地位可能导致价格操纵和消费者福利下降。
2. 创新受限:专利制度的本意是鼓励创新,但滥用专利制度设置贸易壁垒可能对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公司可能因为无法进入市场而受到限制,无法使用相关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这可能导致行业的创新速度放缓,甚至停滞不前。
3. 不公平竞争:滥用专利制度设置贸易壁垒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与案例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问题。
在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竞争核心,各个国家也都在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保护力度。
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保护知识产权的首要目的在于鼓励技术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个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
跨国公司越来越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能力,以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在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法律体系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贸易相关知识产权协议》等。
这些协议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加强合作,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共同发展。
二、案例分析:小米专利战在国内,知名的智能手机厂商小米曾遭遇了一系列的专利纠纷。
2013年,小米在美国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手机产品,随后就被多家公司起诉侵犯专利。
这些公司包括博通公司、InterDigital公司、美国大学等,他们声称小米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利。
虽然小米公司表示不会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手机,但这些专利官司对小米公司的声誉和业务拓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专利官司,小米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小米公司先后与博通公司、InterDigital公司等进行了专利授权的谈判,避免了专利官司的发生。
同时,小米公司也积极展开专利布局,不断申请专利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维权。
三、案例分析:中国品牌维权之路在民族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法规的不规范以及维权成本高等原因,我国很多企业遭受到了侵权和抄袭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政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之痛知识产权是什么,对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知识产权能干什么和怎么干好————对部分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之一知识产权报记者 李启章 吴 辉? 张 璇 裴 宏 曾旭辉 徐 进中国企业的专利化生存之痛(上)据调查,目前中国DVD 企业比鼎盛时期大大减少,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一息尚存,惨淡经营。
是资金断裂、管理不善还是决策错误?其实,同日益严峻的专利化生存环境的变化相比,这些内部原因都微不足道。
在今天,专利不仅关乎企业财富的多少,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专利制度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专利战已经习以为常。
在WTO 的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已经逐渐削弱。
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和商标已成为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表现出令众多跨国企业无法招架的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中国彩电、电冰箱、录放机、照相机、摩托车、皮鞋等的出口量均占国内产量一半以上,有近百种商品产量名列世界第一。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与技术贸易案例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出口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2年至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679亿美元、1103亿美元、1655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6.1%、62.6%和50.2%。
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80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其中出口935.2亿美元,增长32.4%。
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直接挤占了传统跨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引起了恐慌。
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一些企业接连向中国企业发起专利诉讼,兴起国际诉讼。
这些专利纠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越来越大,国外企业或组织索要的专利费用和赔偿额越来越多,动辄数以亿计;二是范围越来越广,从打火机、拉链等传统产业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纠纷涉及的产业和部门越来越多;三是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已提出了针对中国的337条款调查数目在不断增加,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
从1998年到现在,334起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占47个,涉及农产品、制造业产品等多个领域;四是手段越来越隐蔽,专利往往隐藏在标准和技术壁垒之后发挥作用;五是外国企业往往结成产业同盟对中国整个行业或主导企业提起专利诉讼,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对某些产业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面对种种专利纠纷,中国大部分企业往往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最终吃亏甚至失去立足之地。
综观近几年的教训,中国企业吃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在国际市场上,跨国企业倚仗国家强势的经济和科技背景,利用自己掌握的专利技术,以及对专利制度的透彻理解和专利战术的熟练运用,对中国企业频频发难,意欲维护或抢占市场份额。
一些跨国企业筑起的专利壁垒也越来越高,而且形式越来越复杂,包括专利费高要价、重复收费、打包式收费、滥用诉权等做法,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
案例1:温州打火机遭遇专利技术壁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浙江温州充分利用价格比较优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
目前温州地区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500多家,年产金属外壳打火机6亿多只,销售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打火机经历了数不胜数的贸易摩擦,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手段,对温州打火机出口制造各种障碍。
首先是1994年,美国以保护儿童安全为由,出台了CR法案:即规定2美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加装保险锁。
其结果是温州打火机对美国的出口量全线萎缩。
而当温州打火机占据了欧洲大部分市场时,欧盟仿照美国提出CR法案,2002年提出反倾销立案调查,2003年又提出对打火机实施ISO9994.2002标准。
虽然后来温州打火机协会经过积极交涉,欧盟撤销了反倾销调查,推迟了CR标准的执行,但温州打火机进入欧盟市场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由于安全锁的技术以及一些标准的检测设备已被发达国家的公司申请了很多专利,因此,温州打火机厂商要么支付专利费,增加成本,丧失价格优势,要么放弃欧盟市场。
隐藏在技术壁垒背后的专利成了温州打火机企业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拦路虎。
温州打火机遭遇的技术壁垒问题也是中国传统产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知识产权、行业标准等技术壁垒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保护政策,专门用来打压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而国内传统产业中的一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价格和成本的竞争,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案例2:芬兰企业利用法律变化遏制中国铜管企业河南省新乡市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是一家专业生产制造制冷冰箱、空调用精密铜管的企业集团。
1995年以来,该企业不断实施品牌和资本扩张战略,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先后攻克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矛头直指北美、欧洲市场。
早在1988年3月26日,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就在中国申请了“一种铜及铜合金管的制造方法”的专利,随后获得授权。
这项技术也同时在美日德等40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
自1991年开始的10年间,金龙先后从芬兰奥托昆普引进了多条铜管生产线,并支付了专利使用费。
2001年,金龙通报了准备在上述中国发明专利保护期届满日,即2003年3月26日,在河南新乡再建两条铜管生产线,并和日本公司合资在上海浦东再建一个铜管厂。
然而,中国一些知识产权法律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
2001年12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80号公告,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将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20年。
芬兰奥托昆普专利的保护期,也因此延长到了2008年。
2003年3月,芬兰奥托昆普公司以金龙三条生产线专利侵权为由,向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提出侵权申诉,要求每条生产线支付专利许可费400万元人民币,三条线共计1200万元人民币。
最终,金龙通过贴牌为美国最大的铜管加工企业Wolverine公司供货的方式,曲线登陆美国市场,并与芬兰奥托昆普达成和解协议:支付后者7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条件是芬兰奥托昆普让出其在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不再找金龙的麻烦。
跨国企业利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时机,向中国企业索要专利费,应该是合法的。
但是国内企业在做投资决定时应该考虑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的变动,避免陷于被动。
案例3 :莱伏顿起诉美国经销商“敲山震虎”?从2004年4月起,美国莱伏顿公司陆续对浙江东正电器有限公司在美国的主要客户发起了多起侵权诉讼。
同年10月6日,东正正式介入新墨西哥州地方法院作为被告应诉莱伏顿的专利诉讼案。
今年3月,莱伏顿公司又把东正公司的另一家美国客户告上了美国法庭。
莱伏顿公司的主要目的不是专利维权,而是把专利诉讼作为商业竞争的工具,把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一举赶出美国市场。
莱伏顿公司通过首先攻击东正公司的美国客户,藉此威慑中国产品的美国经销商,让他们放弃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同时,希望利用2个专利陆续发起5个侵权诉讼的高昂诉讼费和诉讼周期拖垮东正,让你即使赢了官司,也会输了市场。
还有的跨国企业通过兴起专利诉讼,启动海关保护措施等措施,扣押中国竞争对手的货物,吓唬经销商、代理商,达到保护市场或延迟对手商品进入,换取自己产品进入市场时间等目的。
这是近年来跨国企业运用专利手段打击中国对手的普遍手法。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卷入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这首先是因为国外的专利壁垒越筑越高,而且形式越来越复杂,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专家担忧,一旦同类案件大量增加,中国一大批出口龙头企业将遭遇一场场不公平的“角斗”。
因此,国内企业在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的同时,更应增加运用知识产权规则的能力,通过缔结联盟、加强标准运作等方式阻止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权利滥用。
(待续)中国企业的专利化生存之痛(中)二、中国企业尊重和保护专利的意识还相当薄弱。
目前,全社会尊重保护与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氛围还尚未形成,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不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
案例4 :立项不检索 2500万元科研费付之东流1997年,四川省某物理研究院下属的环保所准备开发一项环保技术,前后共投入科研经费2500万元,历时4年,研制成功“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技术”。
该项技术对于烟尘的治理、保护环境作用极为明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当环保所准备大力推广该项技术、并想申请专利时,才发现日本一公司早在1988年已有相同的技术、并已在中国申请了专利。
这一情况使环保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企事业单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的现状。
只有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在科研立项、研发之前首先进行检索查新,才能避免有限的科技资源人为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案例5 :中国电池厂商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仍是“软肋”2003年5月,美国劲量控股公司与旗下的电池生产子公司Eveready,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诉讼对象是包括中国7家公司在内的24家美国境内外电池公司,缘由是其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受到侵害,要求ITC就此展开调查,并禁止这些企业生产的无汞碱锰电池进入美国市场。
这7家中国企业是: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广东正龙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有限公司、广州虎头电池集团公司、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浙江三特电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2004年6月,ITC初审判决中方败诉。
中方坚持上诉,由新成员组成的ITC 审判委员会最终裁定中方没有侵权,并否定了原告专利权的有效性。
但这样的结果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遭遇“337条款”所不多见的。
对于被诉侵犯专利权,南孚对外法律事务负责人表示,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作为国内销量名列前茅、已经拥有品牌知名度的电池厂家,南孚常受到假冒产品的侵害为此,数年前他们就在国内及北美、欧洲申请了商标保护。
但他们从没想过申请专利——他们从不认为无汞碱锰电池生产是一种独创技术。
7家中国电池企业虽在专利侵权案中反败为胜,但也暴露出“知识产权观念淡薄”仍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软肋。
实际上,比亚迪与三洋、索尼,华为与思科,深圳东进与英特尔、深圳炬力与美国sigmate等等,几乎所有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都有这样一个共同之处:一方面,中国企业过去不仅很少在国外申请自己的专利,就是国内专利也很少申请,一旦遇到诉讼,基本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是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中国企业没有专利费收入,竞争主要靠价格。
面对被指控专利侵权的威胁时,出路只有三条:要么支付高昂的许可费,要么打官司,要么主动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