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冲刺基础训练(打印版)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之“百日冲刺”物理试卷答案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之“百日冲刺”物理试卷答案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之“百日冲刺”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解答】解:A、由于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变化时,体积也相应发生变化,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温度无关,所以水银质量不变,故B正确;C、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改变,由公式ρ=知,水银的密度也会变化,故C错误;D、温度计显示的是物体的温度,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银的温度相应变化,故D错误.故选B.2.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成像原理B.近视眼成像特点C.看到水中鱼的光路D.睡莲在水中的倒影【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之一: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3)水中鱼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认为光沿直线传播,人看到的鱼是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所以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4)睡莲在水中的倒影关于水面成轴对称图形.【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之一: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错误;B、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即为近视眼成因示意图,故B正确;C、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人看到的“鱼”在A′点,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如图所示:故C错误;D、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可知睡莲在水中的倒影关于水面成轴对称图形,即花瓣应朝下,茎朝上,故D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慢蒸发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3)液体的沸点是随气压而变化,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大;(4)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解答】解: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也能变为水蒸气,故A错误;B、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高压锅是增大压强以提高沸点,这样锅内才能达到更高的温度,故C错误;D、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形成降雨,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甲、乙两柱形容器的质量相等,若装等质量的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S甲>S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分析得出压力P甲、P乙大小关系;固体压强公式p=分析得出压力F甲、F乙大小关系.【解答】解:甲乙质量相等,且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F甲=G甲=G乙=F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h甲<h乙,所以P甲<P乙.故选D.5.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重越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小B.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C.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消耗电能越少D.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1)根据电表的正确使用,即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判断体重显示表;(2)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3)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W=UIt可知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工作时间有关.【解答】解:A、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杠杆左端下降,右端上升,滑片P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故A错误;B、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故B错误;C、由W=UIt可知,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工作时间有关,而工作时间不知,消耗电能的多少无法判断,故C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测试仪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故D正确;故选D.6.如图,小曦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曦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B.小曦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阻力C.小曦对箱子做了功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箱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解答】解:AB、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箱子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等于推力,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错误;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箱子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路中()A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阻R 2两端电压减小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阻R 2的功率变大C .电流表示数变小,总功率变大D .电流表示数变大,总电阻变小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为R 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 测R 2支路的电流; 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 应用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为R 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 测通过R 2的电流,开关S 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示数变大;A 、电源电压不变,开关由断开到闭合过程中,电阻R 2两端电压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 错误;B 、电阻R 2阻值不变,电阻两端电压U 不变,由P=可知,电阻R 2的功率不变,故B 错误;C 、电源电压U 不变,电路电流I 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由P=UI 可知,总功率变大,故C 错误;D 、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干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两并联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阻值,电路总电阻变小,故D 正确; 故选D .二、选择说明题(每题5分,共10分)8.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所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相同B .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大C .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大人功率大D .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大 选择理由: 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h 相同,但大人体重比小孩的大,由W=Gh 可知大人做功多;爬楼梯所用时间相同,根据P=可知大人的功率大 . 【考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分析】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h 相同,但体重不同,根据W=Gh 判断两人做功的大小关系;比较大人与小孩做功大小和所用时间大小,利用P=比较二人功率大小.【解答】解: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但大人体重比小孩的大,由W=Gh可知大人做功多;爬楼梯所用时间相同,根据P=可知大人的功率大.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但大人体重比小孩的大,由W=Gh可知大人做功多;爬楼梯所用时间相同,根据P=可知大人的功率大.9.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PZ220﹣25”、“PZ220﹣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B.乙灯的灯丝细,电阻大C.两灯串联在家庭电路中时,25W的灯亮 D.两灯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时,25W的灯亮理由: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由P=I2R可知,电阻较大的灯泡亮.【考点】电阻;电功率.【分析】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可知两灯泡的电阻大小关系,再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比较灯丝的粗细;最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P=I2R可知串联时比较亮的灯泡,根据P=比较并联时亮的灯泡.【解答】解:(1)根据P=可知,额定电压相同时,甲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电阻大;乙灯泡的额定功率大,电阻小;当电阻丝的材料和长度一定时,电阻丝越粗,电阻越小,因此甲的电阻丝细,乙的电阻丝粗;故A、B错误;(2)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由P=I2R可知,电阻较大的灯泡亮,即串联时,甲灯泡亮,由P=可知,两个灯泡并联时,电压相等,电阻小的亮,即乙灯亮,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由P=I2R可知,电阻较大的灯泡亮.三、填空题(共13分)10.厨房里蕴含养丰富的物理知识.如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增大压强;菜快要炒熟时,在厨房以外的其它房间也能闻到菜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子的热运动.【分析】(1)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2)一切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扩散现象就表明了分子运动论的正确性,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答】解:(1)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容易将菜切断,(2)炒菜时,温度很高,炒菜的芳香分子运动剧烈,扩散到空气中,在书房也能闻到香味,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1.周末小明骑自行车去游玩.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他捏紧车闸,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当小明看到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超越自己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向后(选填“前”、“后”)运动的.当他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2)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解答】解:用力捏闸时,刹车皮与轮胎之间摩擦增大,刹车皮发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小明骑自行车与汽车同向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小明和汽车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小明是运动的,并且人在汽车的西面离汽车越来越远,因此以汽车为参照物人向后运动;小明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继续向前运动.故答案为:做功;后;惯性.1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木箱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20 N,在匀速运动中,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40 J,推力的功率为20 W.【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2)根据丙图利用s=vt计算出3~5s通过的距离,知道推力,利用W=Fs计算出推力做的功,然后根据功率为P=求出功率.【解答】解:(1)由丙图可知,在1~3s内木箱做加速运动,在5~6s内木箱做减速运动,只有在3~5s内木箱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由乙图可知,在3~5s内推力F=20N,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0N;(2)由丙图知,木箱3~5s内做匀速运动,v=1.0m/s,由v=可得,该过程中木箱通过的距离:s=vt=1.0m/s×2s=2m,推力做功:W=Fs=20N×2m=40J,推力对木箱所做功的功率:P===20W.故答案为:20;40;20.13.小明家的电度表在10min内转了12转.如图所示,他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计算出了此时家用电器的功率为100 W,当电路中同时接入功率为1000W的电饭锅,干路电流为 5 A.【考点】电功率的计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分析】(1)72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72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求出转盘10min内转了12转消耗的电能,根据P=求出用此时家用电器的功率;(2)当电路中同时接入功率为1000W的饭锅时,先求出总功率,利用P=UI求出干路电流.【解答】解:(1)因720r/kW•h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所以,在10min内转了12转消耗电能:W=kW•h=kW•h,工作时间:t=10min=h,则此时家用电器的功率:P===0.1kW=100W;(2)当电路中同时接入功率为1000W的电饭锅时,电路中的总功率:=P+P′=100W+1000W=1100W,P总由P=UI可得,干路电流:I===5A.故答案为:100;5.14.如图所示,重为700N的工人用450N拉力将重为8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他做的有用功是8000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8.9% ,写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写出一种)【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1)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s=2h;已知物重和物体被提升=Gh可计算出有用功;高度,根据公式W有用=Fs求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2)求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知道拉力大小,利用W总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求出了拉力做的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拉力的功率.【解答】解:(1)物重G=800N,物体被提升高度:h=10m,工人所做的有用功:W=Gh=800N×10m=8000J.有用(2)由图可知,s=2h=2×10m=20m.总功:W=Fs=450N×20m=9000J,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8.9%;(3)由η====可知,在动滑轮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答案为:8000;88.9%;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四、作图及应用题15.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1)如图甲,当站在地面上的人接触裸露的火线时,人会触电,说明人体是导体(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如图乙是小明正确使用测电笔的过程,测电笔中有一个880kΩ的高阻值电阻,这个电阻与氖管是串联连接的.当用这个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氖管发光,若人体及氖管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0.25 mA.(2)如图丙,人的前臂实质是一个费力杠杆,好处是可以省距离;(3)如图丁,一个成人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68×107J,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干木柴=1.2×107J/kg);这些热量若给水加热,最多可将多少千克的水从20℃烧开?请通过计算说明(标准大气压下)【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杠杆的分类;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根据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进行分析,即电阻与氖管串联后的总电阻等于两者之和,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最小的电阻.已知测电笔中的高阻值电阻和家庭电路的电压,直接利用公式I=进行求解即可.(2)人的前臂在用力举起物体时,其阻力作用在远端,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3)干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即水吸收热量,根据Q放=mq变形后可求得干木柴的质量.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根据题意可知,Q吸=Q放,利用Q吸=cm(t﹣t)求出加热水的质量.【解答】解:(1)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人体是容易导电的,所以是导体,这也是人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当用测电笔测火线时,电流需要经过人体,所以电流应该很小,因此电阻需要很大,故应该将高阻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2)如图,在人的前臂在用力举起一个物体时,其支点在最左端,而阻力在最右端,动力是肌肉的收缩,因此,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已知家庭额定电压为220V,高阻值电阻为880kΩ,由欧姆定律公式I===0.25×10﹣3A=0.25mA;(3)由于Q放=1.68×107J,则m干木柴===1.4kg.由Q吸=cm(t﹣t)可得:可加热水的质量m===5kg.故答案为:(1)导体;串;0.25;(2)费力;可以省距离;(3)这些能量相当于1.4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这些热量若给水加热,最多可将5kg的水从20℃烧开.16.如图1是我国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风机叶片和发动机组成.(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风机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2所示,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受到向上(选填“上”或“下”)的压强差,使风叶旋转.(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有数据表明,当风速为5m/s时,风机1s内获得的能量为104J,这些能量再转化为电能,可供1只“220V 20W”电灯正常工作1min,请通过数据计算出风机发电的效率.【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能量利用效率;能源的分类.【分析】(1)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资源.(2)叶片上面弧形,下面平面,风经过叶片时,分析叶片上下空气流速,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分析压强大小,分析受力情况.(3)风力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用电磁感应原理.(4)知道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求出有用功,知道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1)风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资源.(2)由乙图知,叶片的上面是突出的弧形,下面是平面,空气流过时,上面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空气流速,上面压强小于下面压强,叶片受到向上的力.(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把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是电磁感应现象.=104J,(4)根据题意得W总小灯泡消耗的电能W=Pt=20W×60s=1200J,有风机发电的效率η=×100%=×100%=3%.故答案为:(1)可再生;(2)上;(3)电磁感应;(4)风力发电的效率为3%.17.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图所示,重为1.5吨的电动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它是由安装在车头部位的电动机驱动,电动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5kW,持续输出功率为50kW;该车具有出色的动力表现,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用时11s,运动路程165m.求:(1)电动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空车放置在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求其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3)在持续输出功率下,当电动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该车所受阻力.【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1)知道电动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2)空车放置在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电动汽车的重力,又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出压强;(3)已知电动汽车的持续输出功率P、行驶速度v,由P=Fv求出牵引力,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阻力.【解答】解:(1)由题可知,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用时11s,运动路程165m,则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5m/s;(2)空车放置在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500kg×10N/kg=15000N;它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p===3.75×104 Pa;(3)电动汽车的持续输出功率P=50kW=5×104W,行驶速度v=l00km/h,由P===Fv可得,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1800N;F牵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1800N.所以,该车所受阻力:f=F牵答:(1)电动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2)空车放置在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其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75×104 Pa;(3)在持续输出功率下,当电动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该车所受阻力为1800N.五、探究实验题18.下面是同学们在研究影响电热因素中所做的几个实验,(1)小航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开始时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1>R2.①实验中,烧瓶中装比热容比较小的煤油的原因是用煤油比用水更容易看出温度的变化;②闭合开关后,发现B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由此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小,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③请应用上述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如图乙是某款电热烤箱的电路原理图.R1、R2为电热丝,R 1>R2,该电路可通过改变开关的闭合、断开的情况,实现高温、中温、低温挡之间的切换.想要实现高温档,开关S1闭合(选填“闭合”或“断开”)S2接 a (选填“a”或“b”);想要实现低温档,开关S1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S2接 b (选填“a”或“b”).(2)小妍和小玉又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装置中除了R甲>R乙外,其余条件均相同.①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电阻丝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等.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电阻大的在相同电流、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多,升高的温度快.②小妍提议利用该装置改装成“比较食用油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保持甲的器材不变,只把乙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食用油.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变化小的液体吸热能力强.她们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不对,没有控制电阻丝阻值相等.(3)小新看到实验室里有这样的一套新实验器材,如图丁,也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说明书上写了: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可反应出该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根据该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B.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Ω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C.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考点】焦耳定律.【分析】(1)①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温度变化越明显越好,因此选取比热容较小的液体;。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专题一、光学应用和光学图像综合以及声学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光学,会出2道选择题,声学部分在样题中未出现,但是考纲中有要求。

本部分的要求如下:①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③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④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都是电磁波。

⑤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⑥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⑦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小孩在平面镜中的像B.水中的筷子向上翘C .山羊的影子D .白鹭在水中的倒影2、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 .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C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D .墙上的手影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潜望镜B.小孔成像C.光的色散D.放大镜4、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A. A处B. B处C. C处D. D处A.B.C.D.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7、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8、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 渔民叉鱼D.照镜子9、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10、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1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3、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1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16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专题二、热学综合和物态变化1、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C.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3、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5、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6、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五)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五)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物理试卷(五)※考试时间共90分钟物理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共28分。

其中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9~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

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淮安市夏季平均气温约50℃B. 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2sD. 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2.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关于黑板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板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B.用粉笔写字时,粉笔的密度在逐渐变小C.粉笔灰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黑板擦接触黑板的面积越大,擦黑板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4.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滚来滚去.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镓”液化,需要吸热B.手对金属“镓”做功,“镓”的内能增大C.“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D.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5.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中,属于电动机原理的是(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7.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

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8.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娄底高铁南站站台上设置有安全线,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旅客排队上车用的C.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可能不变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C.水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10.下列操作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B.使用电冰箱时要接到三孔插座上C.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试电笔尾部的金属部分D.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升高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减小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D.杯中水的温度降逐渐升高11题图12题图16题图12.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装修房屋时检测甲醛污染指数非常重要。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三)(pdf)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三)(pdf)

~~I'J<J~••••· ~~7tfiai'J<J%~~m••I?J•arl;J¥~8<J~~~~~-•~~~?
kW·h
-Iol1lslt Ill .....
22.0V 500)A 50Hz 2500R/kW·h
#.ll.it4Jt...lii
( 111 1 2 )
( 111 1 3 )
If! (11114)
c. ~~*oo~~8~~tt. ~~7**~~oooo•~
z (I!J5)
13. 00 6 iE:~'fi:J:l1~£~~M"~~ML Jti:J:l~OO~:PJfYi:,_ _ _ _ _ _ _ _ ~ ~.11. ¥1±l~~r.m~~-~J\1Zffl~17tl _ _ _; z:.oo~EJfYi:._ _ _ _ ~*:]'[·
w.~0015Wf7Fo/t7-~1iffi:EI'J<JWfl, ~~!IX-~:Iiic1im:E.~Jfl7ffift~-'f~fi:~. :tEW~~-'f
at. lt:EYilW<ffiliUJRJ7tllft!'J<Jh:19l~ C:!zllOO 16 ?JT7F), Jltlltf'Z¥-f-'f~~~-BJ:JRJ
~fL~
A.
A. A~~-~~~*~7~ C. ~ig-=f § El3ftlfflf$;l;IJ8{]J!lt~ o. 3 m/s
B. m~m~m~~$~8~ D. l;IJM~£~ lOON
A
.B
c
D
5. ~moom~~ITII~M%_!!L fA~~-iHHt;to~f$~Jfllt~. ~~:tfl~~~~f.t~P'l~~8{]~( 6. :¥:~~$~.&iiJ8"J-®~:EIR3;!li.;~. rYuiJU!i:J:l.lE11JH~~ A. ~l;~Jmffll.k·~~M. ~~~l.k~~~~~ B. ~~~l;IJmi~~. ~~~~m~~~~~P'l~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一)(pdf)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一)(pdf)
&!m
A. F1>F2 W1>W2 B. F1=F2 W1>W2 C. F1=F2 W1 <W2 D. F1 <F2 W1 <W2
3. A1*m-Z9JBt, Jtnt.(~;&~!i:t.I'SJ ~&;&~!i~:&~lizfBJKffi.~t:~. ~0~r1:.fit~t, -~~"J,,t.,¥m:wt~
g/cm3• :firJZ;:]Jj!~"¥-, *tl;f-;$51-ffi'Ji~:it--~
13.2012:¥6 J3 16 B "1Ej11+1JL%" ~A ~ffl{}pj(;:r}]titt-t, 5Gmf.I*J§¥M:JJU!f2:1S@Jf.Jft::t(~:JS@J, :iS@]
16.@
-, 1trn~~~Jt\ll 07Jl!2, IsJl!215-27J'-, 19Jl!245t, 2oit\lls5t, ;~:t167J\.>
17. ~5R7t~JA.~~#-4MrP1~maJ3fi-Jfft*OO o ,¢.!_, fPJ~f'=1:&Jt~o:fJTM, B5;o;tt&M7t~~01JT~t7t~
*~· ~aoo~~tl:l&M7t~~~M7t~. #aoo~~w~M7t~~~~~~~-
.@
18.@
19.@
20. ;J\a)JIEJ~~Uffl A, BM"!fPJ{<t:, ~t1i1b, ~§i'K~~;f;t1*Jl: "ffi)JB{]{i:ffl~:k*~1t.Z.ttl~ff:k" 8{]~~­ :tzoOOM:lF.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试卷共6页.2.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作图和设计电路图可用铅笔).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两个小鸡蛋重约10NB .冬季我市最低气温约-20℃C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D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 /s 2.如图1-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4.如图1-2所示的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5.木块重10N ,在2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木块在5N 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前进了0.2m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3N C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5N D .拉力做的功是1J6.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7.如图1-3所示,开关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平面镜中的像水中的笔向上翘起图1-1AB眼睛被放大镜放DC 屏幕上的手影图1-2 装有履带的坦克ABC D铁轨铺在枕木上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书包带做得较宽图1-10右滑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8.如图1-4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卷 03(考试版)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卷 03(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中考模拟冲刺卷(三)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28小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括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D .若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它一定保持静止状态2.“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间有引力 3.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北方很多地区充分利用风力来发电,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神舟”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 .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 .光电池和VCD 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电磁波传递信号5.下列实验中用来研究电流产生磁场的是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断时续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B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的C .手机用“WiFi”上网是利用红外线传递信息D .“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B .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C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江西省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卷试题答案(二,pdf)

江西省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卷试题答案(二,pdf)

冲刺卷物理(一)参考答案1.s =v t I =U R2.响度 信息3.反射 折射 4.相互的 运动状态5.惯性 熟鸡蛋 6.平衡 不变7.内 做功 8.S 1㊁S 2闭合 S 1闭合㊁S 2断开9.甲 乙 10.红外线 X 射线11.C (解析:C 是电功率的单位,A B D 才是电功单位.)12.B (解析: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ħ,此选项错误;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 霜 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C .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此选项错误;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错误.)13.C (解析: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玻璃棒带的是何种电荷,所以无法知道吸管带的是何种电荷;B .不知道吸管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吸管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C .无论带何种电荷,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带的是同种电荷;D.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不可能是带异种电荷.)14.A (解析:由图可知,F 1为动力,其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此时力臂为O E ;F 2为阻力,其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想最省力,力臂最长应为O C ,即力F 1沿着由C 指向F 方向,只有选项A 符合题意.)15.A (解析:A.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 ㊁C ㊁D 项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16.B (解析:A.试电笔要求应用手接触尾部金属片,才能使测电笔正常工作,故A 握法错误;B .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接地,故应使用三孔插座;故B 正确;C .大功率电器电流较大,若多个电器同时使用同一个插座,会使导线上电流过大,而发生事故,故C 做法错误;D.由于导线绝缘皮老化漏电或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几乎为零,会造成电流过大,引发事故;故D 错误.)17.C D (解析:A.重力G 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下;B .压力F 的方向应是垂直斜面向下;C .弹簧被拉长,手受到的弹力方向是水平向左;D.A 对B 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18.A B (解析:当S 1,S 2都断开时,L 1,L 2,L 3串联;当S 1,S 2都闭合时,L 1,L 2,L 3并联;所以C ㊁D 错误;关键是画出等效电路图.)19.答:从微观角度看,固态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1分)液态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1分)气态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1分)从宏观角度看,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没有流动性;(1分)液态和气态都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都有流动性.(1分)20.解:(1)物块A 体积为V =(0.1m )3=0.001m 3则V 排=V -V 露=V -(35)V =(25)V =(25)ˑ0.001m 3=4ˑ10-4m 3 (1分)F 浮=ρ水gV 排=1ˑ103k g /m 3ˑ10N /k g ˑ4ˑ10-4m 3=4N (1分)(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F 浮=G ,ρ水g V 排=ρ物gV (1分)ρ物=ρ水V 排V =1ˑ103k g /m 3ˑ(25)=0.4ˑ103k g /m 3(1分)(3)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弹簧的弹力:F =F 浮-G =ρ水g V -ρ物gV (1分)=1ˑ103k g /m 3ˑ10N /k g ˑ10-3m 3-0.4ˑ103k g /m 3ˑ10N /k gˑ10-3m 3=6N (1分)21.解:当只闭合开关S 1,滑片P 置于最左端a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0=20Ω且R 1串联,R 2未接入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电流I =0.2A , (1分)则电源电压U =I (R 0+R 1)=0.2Aˑ(20Ω+R 1) ①(1分)当开关S 1㊁S 2均闭合,滑片P 置于最右端b 时,R 0未接入电路,电阻R 1和R 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 ᶄ=0.6A (1分)(1R )=(1R 1)+(1R 2)=(1R 1)+(12R 1)可得:R =(23)R 1 (1分)则电源电压U =I ᶄR 并=I ᶄˑ(23)R 1=0.6Aˑ(23)R 1 ②(1分)电源电压不变,由①②可解题:R 1=20Ω (1分)U =8V (1分)22.解:(1)电热丝电阻R =U 2P =(220V )2605W=80Ω (1分)(2)由图象可知,豆浆机正常工作一次电动机工作时间t 1=2m i n,电热管工作时间t 2=8m i n ,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 (1分)电流做功:W =P 1t 1+P 2t 2=100Wˑ2ˑ60s +605Wˑ8ˑ60s =3.024ˑ105J (2分)(3)豆浆机3m i n 内消耗的电能W 实=12000k W ㊃h ˑ50=140k W ㊃h =9ˑ104J (1分)豆浆机实际功率:P 实=W 实t =(9ˑ104J )(3ˑ60s)=500W (1分)电路实际电压:U 2实=P 实R =500Wˑ80Ω (1分)U 实=200V (1分)23.(每空1分)(1)乙 -4(2)a 图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 图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闭合开关会导致电源短路 c 图是电流表不能与用电器并联(3)快 B 24.(每空1分)(1)右 (2)ρ=(m 2-m 1)V(3)81.4g38c m 3偏大 B C A 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25.(每空1分)(1)15 (2)凸透镜 同一水平 (3)倒立 c (4)前 凹26.(第(4)问2分,其它每空1分)(1)见图1(2)变大 变大(3)2.5(4)见图2(5)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I/A U/V3.02.01.0O 0.20.40.6图1图2冲刺卷物理(二)参考答案1.牛顿 大气压强 2.乙 升华3.直线传播实4.机械无规则5.平衡不变6.是熔点7.摩擦起电负8.= >9.火a b10.电磁波能11.D(解析:A.声音在空气和泥土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小于在泥土中传播速度,故A错误;B.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B错误;C. 震耳欲聋 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12.B(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只有选项B中的光路图符合题意.)13.B(解析: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他们的速度v保持不变,v-t 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路程s甲小于乙的路程s乙,即s甲<s乙,由v=s t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14.C(解析:车轮制成圆形,在车轴上加润滑剂,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都是减小摩擦;C车把手套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15.B(解析:A.用硬棒橇重物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B.用夹子夹食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C.用开瓶器撬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用羊角锤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选B.)16.B(解析:A.电热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B.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C.电磁感应原理;D.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㊁断电时无磁性.)17.A B(解析:A.章鱼的吸盘就是利用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章鱼压在物体表面上,因此利用了大气压;故A说法正确;B.飞鱼的鳍是利用飞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从而受到向上的升力,因此利用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说法正确;C.螃蟹的螯又硬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故C说法错误;D.根据P=ρg h可知,深海处的压强很大,由于浅水处的压强小,因此深海带鱼不能在浅海存活.故D说法错误.)18.A C D(解析:如甲㊁乙㊁丙是电压表,当S1闭合后是一个串联电路,甲测量R1的电压,乙测量R2的电压,丙测的是总电压,故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可知:U丙=U甲+U乙,故该选项A正确;甲是电压表,乙㊁丙电流表,S1断开后,两个电阻各有一条路径,就是并联电路,故B错误;若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同时是电流表,即此时发生电源短路,是不允许的,故C正确;如果两只电阻并联,需要S闭合,S1断开.此时甲是电压表,乙㊁丙是电流表,并且丙在支路,乙在干路,所以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故D正确.)19.答:(1)因为自行车行驶时,人与车有共同速度;(1分)当人直接从车上跳下来,着地时脚的速度为零;(1分)由于惯性,人的上身还要保持与车行驶时的速度,所以向前倾倒,可能摔跤.(1分)(2)因为下车时人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下车时用力向前推自行车或等停下自行车后,再下车.(2分)20.解:(1)根据定滑轮特点,由图乙得:G 石=G 水=m 水g =ρ水V 水g (1分)由图甲得鹅卵石在水中:F 浮+F =G 石F 浮=G 石-F =ρ水V 水g -ρ水V g =ρ水ΔV 水g (1分)=1.0ˑ103k g /m 3ˑ150ˑ10-6m 3ˑ10N /k g =1.5N (1分)(2)ȵF 浮=ρ水gV 排ʑV 排=F 浮ρ水g =1.5N1.0ˑ103k g /m 3ˑ10N /k g =1.5ˑ10-4m 3 (1分)ȵ石块浸没,ʑV 石=V 排=1.5ˑ10-4m 3ρ石=m 石V 石=ρ水V 水V 石 (1分)=1.0ˑ103k g /m 3ˑ(225+150)ˑ10-6m 31.5ˑ10-4m3=2.5ˑ103k g /m 3(1分)21.解:(1)通电2m i n 壶中水吸收的热量:Q 吸=c 水m 水(t -t 0)=4.2ˑ103J /(k g ㊃ħ)ˑ1.5k g ˑ(44ħ-30ħ)=8.82ˑ104J (2分)(2)R =U 2P =(220V )2800W=60.5Ω (2分)(3)消耗的电能:W =30(1200/k w ㊃h)ˑ3.6ˑ106J /(k W ㊃h )=9ˑ104J (1分)电水壶的实际功率:P =W t =9ˑ104J 2ˑ60s =7.5ˑ102W (2分)22.解:(1)当闭合S ㊁S 1㊁S 2时,R 1㊁R 2并联,电流表测R 1支路的电流,SR 2P R 1AR 1的阻值:R 1=U I 1=12V0.3A =40Ω (1分)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R 1消耗的电功率P 1=U I 1=12Vˑ0.3A=3.6W (1分)R 2消耗的最小为P 2=U 2R 2=(12V )2100Ω=1.44W (1分)电路的总功率P =P 1+P 2=3.6W+1.44W=5.04W (1分)(2)当闭合S ,断开S 1㊁S 2时,SR 3R 2P R 3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P 3U 3=0.9W3V=0.3A , (1分)R 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所以为保证整个电路安全,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 (1分)R 3=U 3I 3=3V 0.3A =10Ω电路的最小电阻,R 总=U I 3=12V 0.3A =40Ω (1分)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相等时,R 2=R 总-R 3=40Ω-10Ω=30Ω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30Ω~100Ω (1分)分)((2)乙 25.33~25.37m L 之间(3)电压 0~450V(4)337.5 2.5024.(1)①电源(1分) ②不能(2分)(2)①错误(2分) ②将两只灯泡交换位置,再比较亮度(2分)25.(1)秒表(停表)(1分) 98(1分) 保持不变(1分)(2)(a )D (2分) (b )如图所示(2分)PS S ′第25题第26题26.(除注明外,每空1分)(1)如图(2分)(2)0.28 0.7(3)①b ②大 ③温度冲刺卷物理(三)参考答案1.额定电压是220V 252.电磁波 3ˑ1053.摩擦起电 凝固4.都不 接地线5.压缩冲程 306.凝固 放7.> Ⅲ8.a ㊁b 早一些9.串 小10.乙灯 1.8W11.D 12.B 13.C . 14.A 15.C 16.A 17.A C 18.A D 19.(1)增大物重,减小滑轮重(每条1分)(2)由于照明电路的用电器均为并联,用电高峰时即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增多,导致总电阻减小,而使干路上的总电流增大,导线上分压增大,则用电器两端电压减小,电灯不能正常工作.(关键词: 电器增多总电阻减小 ㊁ 导线上分压增大 或 电器两端电压减小 )( 总电阻减小 或 总电流增大 , 导线上分压增大 或 电器两端电压减小 )(3分)20.解:(1)开关S 1闭合,S 2断开,当滑片P 滑到a 端时,R 1与R 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 =U R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U I =8V 0.1A=8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R 的电阻值:R =R 总-R 1=80Ω-10Ω=70Ω (3分)(2)开关S 1㊁S 2均闭合,当滑片P 滑到b 端时,R 1与R 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ᶄ=R 1R 2R 1+R 2=10Ωˑ40Ω10Ω+40Ω=8Ω,则干路电流表的示数:I ᶄ=U R 总ᶄ=8V 8Ω=1A (3分)答:(1)滑动变阻器R 的电阻值为70Ω;(2)若开关S 1㊁S 2均闭合,当滑片P 滑到b 端时,电流表示数是1A.21.(1)将其搬到车箱中做的功为:W =m g h (1分)(2)根据题意 觉得特别轻 ,可以理解物体的密度可能小于液体的密度,也可能大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要分情况来得:如果m V >ρ,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ρg V (2分)如果m V =ρ,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ρg V (2分)如果m V <ρ,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m g (2分)22.解:(1)当卡丁车满载并静止在水平沙滩上时,对沙滩的压力:F =G =3600N ,卡丁车对沙滩的压强:p =F S =3600N 0.2m 2=1.8ˑ104P a (2分)(2)由P =W t =F s t=F v 可得,此次行驶中卡丁车的牵引力:F 牵=P v =2.3ˑ104W 10m /s =2300N (2分)(3)牵引力做的功:W =P t =23000Wˑ10ˑ60s =1.38ˑ107J,由η=W Q 放可得,完全燃烧汽油放出的热量:Q 放=W =1.38ˑ107J 25%=5.52ˑ107J,由Q 放=m q 可得,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m =Q 放q =5.52ˑ107J 4.6ˑ107J /k g=1.2k g .答:(1)当卡丁车满载并静止在水平沙滩上时,它对沙滩的压强为1.8ˑ104P a ;(4分)(2)此次行驶中卡丁车的牵引力为2300N ;(3)以该速度行驶10m i n 需要燃烧1.2k g 的汽油.(4分)23.(每空1分)(1)35~42ħ 38.1ħ 不高于38.1ħ(2)25.230(3)运动 小于 大于24.(每空1分)(1)不同 同一 (2)同一 作匀速直线运动 (3)等于 (4)同一 未控制小球质量相同25.(1)各支路中电流之和(1分)(2)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的电阻之比的倒数(2分)(3)3.33 3.75 6 8.57(2分)(4)其中一条支路的电阻不变,另一条支路的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1分)(5)电源电压(1分)26.(1)2(1分) (2)距离(1分) (3)明暗(1分) 夜间行驶,车内不开灯(1分)(4)上方(1分) 高(2分)冲刺卷物理(四)参考答案1.时间比较路程 c m2.照相机 电磁波3.音调 音色4.甲 丙5.引力 运动越剧烈6.电流方向 右7.正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8.S 2 S 2㊁S 39.压缩 做功10.增大 做功11.B 12.C 13.B 14.D 15.A16.C 17.B C D 18.C D 19.(1)①油的比热容较小,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的快;②油是绝缘体,使用起来安全性比较高;③油的密度较小,移动起来比较方便.(2分,写到前面两个就给满分)(2)加热时,腔体的油体积会膨胀;若在腔体内注满油,油受热膨胀易胀坏腔体,引发安全事故.(2分)(3)①避免电热管露出油面,在这种情况下,通电加热有可能导致电热管处于油面以上的部分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②不利于对流.(1分,写到前面这个就给满分)20.解:(1)(2)箱子底面积为:S =0.5mˑ0.5c m=0.25c m2箱子对地的压强为:p =F S=500Nː0.25m 2=2000P a (2分)(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根据绕线的方法可以知道:绳子段数为n =2ʑF =(G 物+G 动滑轮)ːn =(500N+8k g ˑ10N /k g )ː2=290N (2分)(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ːW 总)ˑ100%=(G h ːF s )ˑ100%=(G h ːF n h )ˑ100%=(G ːF n )ˑ100%=(500Nː290Nˑ2)ˑ100%=86.2% (2分)21.解:估算方法:在锅内装入1.5L ㊁温度为20ħ的水,通电后16m i n 水开始沸腾(水温为100ħ).(1)16m i n 电饭锅消耗电能(总功):W 总=P t =600Wˑ16ˑ60s =576000J (2分)(2)m =ρV =1.0ˑ103k g /m 3ˑ1.5ˑ10-3m 3=1.5k g . (1分)水吸热(有用功):Q 吸=c m (t -t 0)=4.2ˑ103J /(k g ㊃ħ)ˑ1.5k g=504000J (2分)(3)η=Q 吸W 总ˑ100%=504000J 576000J=87.5%. (2分)答:在锅内装入1.5L ㊁温度为20ħ的水,通电后16m i n 水开始沸腾(水温为100ħ),估算电饭锅的效率为87.5%.22.解:(1)U L =12V ,P L =3W ,灯泡L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 L =P L U L =3W12V=0.25A (1分)(2)闭合S ,断开S 1㊁S 2,灯泡L 与电阻R 1串联,而此时灯泡正常工作,则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L =12V ,而电源电压为U =72V ,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U 1=U -U L =72V-12V=60V (1分)灯泡L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 ,电阻R 1的阻值为:R 1=U 1I =60V 0.25A=240Ω (1分)(3)S ㊁S 1㊁S 2均闭合时,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R 2并联,电源电压为U =72V ,则U 1=U 2=U =72V ,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 大=100Ω, (1分)R 2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P 小=U 2R 大=(72V )2100Ω=51.84W (1分)电阻R 1的阻值为240Ω,而U 1=U 2=U =72V ,此时通过R 1的电流为:I 1=U R 1=72V 240Ω=0.3A (1分)电流表A 1测通过电阻R 1的电流,电流表A 2测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 1的量程为0~0.6A ,电流表A 2的量程为0~3A ,通过R 2的最大电流为:I 2=I -I 1=3A-0.3A=2.7A , (1分)R 2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P 大=U I 2=72Vˑ2.7A=194.4W. (1分)答:(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25A .(2)闭合S ,断开S 1㊁S 2,灯泡正常工作,电阻R 1的阻值为240Ω.(3)S ㊁S 1㊁S 2均闭合时,R 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51.84W ㊁最大值为194.4W.23.(除注明外,每空1分)(1)1mm 3.48 337.5 (2)①匀速直线②3 ③如图(2分)t /s0.10.20.30.40.50.30.60.91.21.5s/m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1)(2分)(2)大 (3)温度 (4)①改变力的方向 钩码的质量②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25.(除注明外,每空1分)ʌ设计并进行实验ɔ变小 变小ʌ分析论证ɔ厚 前 凹ʌ拓展延伸ɔC (2分)26.(每空1分)(1)电阻(值) 保护电路 (2)A B (3)横截面积 (4)变大 (5)材料。

2017九年级物理冲刺试卷及答案

2017九年级物理冲刺试卷及答案

2017九年级物理冲刺试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生活常识你认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0.005吨B.一名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36千米/小时C.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20伏D.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瓦2.真空铃实验过程中,随着气体抽出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了响度与( )有关?A.振幅B.频率C.距离的远近D.介质的疏密3.下列关于“粘”字表示的一些物理现象描述不当的是A.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吸盘式挂衣钩能“粘”在墙上,是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电荷的缘故D.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液体在瞬间凝固的原因4.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5.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已知动滑轮重30 N,不计摩擦,则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C.拉力的功率是99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6.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A.灯泡L1亮度不变、L2变亮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7.两个灯泡L1标有“6V 3W”字样,L2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6Ω,把它们串联后接入某一电路时,灯L1、L2均能正常发光,这个电路两端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A.12V,3WB.12V,1.5VC.9V,3WD.9V,1.5W8.如图4为老式电话机的原理图。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四)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四)

2017年物理中考模拟冲刺题物理试卷(四)※考试时间共90分钟物理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共28分。

其中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9~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

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8 A D.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2.下列光理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3.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变大4.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5.如图中,能表示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6.小满、小希和小梦按各自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图所示.其中电路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的是()A.小满B.小希 C.小梦 D.都不对应7.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7题图11题图12题图8.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类比法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10.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 开关要接在火线上B. 维修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C. 雷雨天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D. 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铁线替代11.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的浮力C.甲的密度比乙小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甲的重力12.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3 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5 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 ΩC.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为1.8 W D.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1 W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练习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练习

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试题练习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考物理冲刺试题练习,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越________。

题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金题精讲题一:电视机遥控器前端有一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它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 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题二:下列设备工作时所发出的波,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A.超声波检查身体时发出的超声波B.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发出的微波C. 电视发射塔发出的电波D.互联网光缆中传播的光波题三: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 )A.微波传送B.超声波传送C.光纤传送D.空气传送题四: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线发射传播信息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题五:下列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A.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B.接收无线电波C.检波器取出音频信号D.耳机放音&nbsp;&nbsp;题六: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B.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C.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题七: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3G手机通信业务。

使用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精选(一)、选择题1.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

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 2.5”的单位是()A. nmB. ^mC. mmD. cm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3. 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B. 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C.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D. 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4.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 .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 .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5、小红在剧场里观看晚间演出,一个穿白色上衣、蓝色裤子的演员在红色灯光下翩翩起舞,小红看到演员服装的颜色是()A .上衣为白色,裤子为黑色B .上衣为红色,裤子为蓝色C.上衣为白色,裤子为蓝色 D .上衣为红色,裤子为黑色6. 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A .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D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7、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8、如图8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方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的标度间距相等)()A.210NB.70NC.140ND.280N9、如图工人用动滑轮将重10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时间为10s.若不计绳重、动滑轮的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A .拉力F 做的功为1000J ,功率为500WB .拉力F 做的功为2000J ,功率为500WC .拉力F 为5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2m D .拉力F 为5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4m二、填空题10、有一个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 已知小球在空中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填: “一直加速”,“一直减速”、“先加速后匀速”或“先加速后减速” 。

) 11. 如图7所示,装有水的容器内有一个开口朝下的试管悬浮于水中,当温度 保持不变时沿容器壁缓慢加水, 随水面升高试管将 _________ (填 上浮”、悬浮’ 或下沉”)。

12、 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实际的过程抽象成“物理模型”,例如使用铡刀铡草时,可能把铡刀的形状、材料等,在物理学中把它看成杠杆,这就是铡刀的“物理模型”。

现在用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并绕着油桶的另一 面上拉,如图3所示,它的物理模型是 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_____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 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分过程,请帮助他完成 下列填空。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1) 实验原理: n = __________ 。

(2) 实验器材:滑轮组一套、轻重不同的两物块、刻度尺、 _________ 、铁架台、细线。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3)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物,相关数据收集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序钩码重钩码上升的高绳端的拉力 绳端移动的距 机械效率 号/N度/m/N离/m/ %① 40.11.8 0.374.1②6 0.12.40.3(4)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恒定的(填“是”或“不是”)。

端用力将油桶沿斜图12(5)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I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评估与拓展(6) 小明同学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测力计的示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弄得小明同学一时不知该何时读数,你认为他在测量中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 时读数。

⑺提升相同重物时,增加动滑轮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w四、计算题15、把一质量为56g的石块,放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g 取“ 10N/kg)"求:(1)石块的重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精选(二)一、选择题1、 下列事件中,不是利用浮力工作的是: ()A .磁悬浮列车 B .轮船C .热气球D .密度计2、下列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体操运动员参加单杠比赛时,先要在手中抹点镁粉,这是为了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B. 我们称为“孔明灯”的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气球内空气密度变小而产生升力使热气球升空的C. 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后倒,这是因为汽车正在刹车减速D. 旅客必须在安全区域等候上火车,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可能发生 事故 3、 将重为20N 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 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 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18N B.16N C.14N D.10N 4、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 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 7所示。

在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5、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 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对 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C.是人的听觉“延长” 了时间 6、 如图1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确的是( ) A. 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 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 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 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7、 医生常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听诊器的作用是 A .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C .改变声源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如图6所示,一木块竖直浮于盛水的容器中, A.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C.杯底受的压强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 )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 D •向人体发射超声波,获得体内疾病信息 当将它取出后横置于杯口时,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杯底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减小 地面受的压强不变 D.杯底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都变小 O 为支点.物体A 是边长为 A 对水 9、 如图22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 0.1m 的正立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 4N 的物体B 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 平桌面的压强为 300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为2NC .物体B 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D .物体B 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 ) B .物体A 受到的重力为3NA 受到的拉力减小 1N A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 1N 10、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目6中考物理基础训练、填空题11、如图4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

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 _______ m 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12、我国首艘“辽宁”号航空母舰现已服役,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_ 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 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3、如图4所示,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为5N,此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14、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物体重为25N,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2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 Pa。

1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小孔成像B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C •雨后的彩虹D •游泳池内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三、实验探究16. 左下图所示,MN是平面镜,B为发光点,A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

试画出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和与这条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请保留作图痕迹)。

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调。

N 。

20 mm |l^-圏【中考物理基础训练(2 )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16(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填能”或“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